铁锅倒扣“老龙头”
2018年5月,我陪家人去秦皇岛。我们从黑龙江省铁力市火车站,乘坐晚上佳木斯始发的列车,一夜卧铺休息,第二天下午约1点30分,到达山海关站。在站前广场东侧一家旅店入住后,便去游览“天下第一关”和山海关古城。傍晚,到广场西侧一家饭店就餐,询问店家这里距离海边多远?店家把手向南指说:不远,也就3公里。
第二天早起,我们从站前广场西面的商贸城,沿着向南的道路行走,这条路叫老龙头路。道路东西两侧多为老式住宅小区,继续往南走,建筑逐渐减少,多为田野和大片土地,显得有些空旷,但有不少新建的楼盘。印象较深的是路东正在建设中的“山海雅居”楼盘,再往南走可见“山海壹号”楼盘的巨大广告牌。广告牌南是一条东西大道,叫龙海大道,西起海港区,东至山海关区南与海口道相交接。
我们站在这路口观望,西南方向有景区院落,我们走近观看,原来是老龙头旅游景区售票处,因此时是早晨尚未开门。我们沿道口向东南方向行走,这是一条景区北面的道路,也叫海口道。询问晨炼的路人,说这道路一直通向海边。我们就沿着这海口道向东南走,道路两侧有酒店旅店,规模较大的一处在路东,叫望海度假村。向东望去就看到了海面,我们来到海边,这里看海东南海面开阔,一望无际。
我们走向沙滩,沙滩不大,没有开发,原始状态,也没有游人。我们举目向南望去,只见一段长城连着一座城楼矗立在海边,底部浸泡着海水,城墙背光面灰黝黝的颜色,给人以庄重和沧桑之感,这就是著名的老龙头。
我以前常听去过秦皇岛的人,提起老龙头,当时不求甚解,去过几次山海关,便知这老龙头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起点,修建在山海关南约4公里的海边高处,并延伸到海面,就像龙头伸向大海,故此称老龙头。老龙头长城,是明代蓟州总兵戚继光所建。蓟州,即现在天津以北的地区,现在天津有蓟州区。当年蓟州总兵戚继光所防守范围,包括现在北京以北到秦皇岛等周边区域。
老龙头长城的最初修筑,是在明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当皇帝时,大约在1369年前后,命令大将徐达在山海关修建长城。到了明神宗年间,即1579年前后,戚继光负责重修入海段长城,当时称入海石城。戚继光在明嘉靖年间,即1553年前后,在山东沿海防御倭寇而成为民族英雄,当时称日本人为倭。明穆宗年间,即1567年前后,戚继光调任蓟州总兵,这才有了戚继光重修老龙头的历史。
老龙头长城的修建,实属艰难。 全部以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每块巨型条石,一般重达2、3吨,防止海水冲走。有传说,老龙头长城是等待大海退潮时,一万五千军工,用了无数大铁锅扣在海底沙滩,任凭风浪起,铁锅稳台泰山。于是在铁锅上修筑条石,在条石上建筑青砖,使这老龙头经历五、六百年的沧桑,依然挺立于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