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2022-07-04 22:14:53 作者:韩敬群 来源:中华读书报 阅读:载入中…

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推荐图书:《平安批》

  唐人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诗这样写道: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昵昵儿女语,千载之下,好像还能听闻。其情其景,如在目前。但学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首写儿女情长的诗。作者朱庆馀即将参加科举,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中式”,所以请好朋友张籍把一把脉。这是诗的“本事”,一般读者未必知道,也无须知道这个“本事”,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首诗的欣赏。

  不妨说,这首诗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命力足够强大,以至于读者可以不必在意作者的原意,牢牢记住故事本身。

  现在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大力提倡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希望在中国故事中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文化的魅力。但这精神、气派、风格、魅力就像朱庆馀那首诗中的“本事”,它们必须通过一个血肉饱满的故事才能凸显出来。

  好故事特别难得,写出一个好故事应该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而不是先入为主地为概念、观念所主导。

  最近读到著名作家陈继明的《平安批》,个人觉得这部作品提供了写好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平安批》是一部写得非常扎实饱满、情感丰沛,具有深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厚度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为了写作此稿,在汕头地区挂职深扎,尽可能穷尽了这个题材所须涉及的边界和内蕴,始得成稿。可见这个时代不是缺少好题材、好故事,只是这些好题材、好故事需要我们的作家认真思考,深入钻研,力戒浮躁,力戒敷衍,才有可能拿出好作品。

  所谓平安批,平安两字,让人想到唐人岑参的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寄予报平安。”它是在“驴生拼死”的游子与株守故乡的亲人之间深深的惦念与牵挂。作者通过一生从事侨批业的主人公郑梦梅的人生经历,就像以太史公笔,详尽地记录下了侨批业在潮汕平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其中寄予了海外游子深深的故国(唐山)之情,如这样的句子:“还没挪窝,就已经有了乡关之思。”“只喝了半口(猪血汤),整个潮汕便连根拔起。”写尽了批脚与故土扯不断的牵系。

  作品的故事从民初写到2004年国内首家侨批博物馆在汕头成立,中间经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个侨批业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间写得最精彩的是抗战时期,大敌当前,批脚们自觉地投入到全面抗战的浪潮中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军队提供各种军饷和各种军用物资。

  小说的人物描写也是很成功的,主人公郑梦梅满腹文才,但忌惮于算命先生的卜算,只能将自己的爱好寄于占对之中;作为生意人,他头脑精明,但总是将义字置于利字之先;他笃于亲情,看重友情,是好父亲,好儿子,可以深交托付的好朋友;他领导了侨批业在抗战期间支援我军的事业,由此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这个时候他成为了一名深明大义的爱国者。

  文化的厚度衬托起全书,写文化,不管是书信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对联文化等,作者写起来都驾轻就熟,如数家珍。把文化的因素浸透到作品之中,如盐入水,自然无痕,而又让读者不知不觉中受到浸润。这样的功夫,在近期的中国小说中,似不多见。

  青年评论家李云雷认为:“《平安批》这部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中国故事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方法,带给我们新的思考。”这个意见称得上是见道之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