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荆轲刺秦败在“包办婚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荆轲刺秦败在“包办婚姻”

2018-01-15 19:56:13 作者:龙眠清流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荆轲刺秦败在“包办婚姻”

  在勇士田光把荆轲举荐给燕太子丹,并以自杀来激励荆轲时,荆轲就意识自己与燕太子丹的“婚约”已经生效,且无法撤回了。这份“婚约”多少带些裹挟包办的意味,因此注定了两人在今后的交往中龃龉不断、矛盾重重,甚至预示着可能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荆轲与太子丹的遇合一开始就是错的。

  荆轲自幼饱读诗书,崇尚剑术。受时代风气的熏染,他苦寻机会,自我推荐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理想抱负,然而英雄失路,明珠投暗,人家不买账。屡屡碰壁后,他浪迹天涯广交朋友,论剑盖聂、争道鲁勾践、结交高渐离。在燕市上,与高渐离对酌,常喝得似醉非醉,亦唱亦哭,旁若无人,放诞不羁。他虽隐没屠市,但腹有诗书,深沉稳重,侠肝义胆,言信行果。当时燕国处士田光被誉为智深勇沉的“节侠”,十分推崇他。英雄相惜,可见荆轲也是一位堪担大任的豪士。

  “士为知己者死”,在战国时代,已成为一股社会潮流。英雄遇上明主,便是如鱼得水、花木逢春。有了明主的赏识,英雄就会身价倍增,拥有施展才华舞台,甚至有可能扬名立万,彪炳千秋。因此,为感念知遇之恩,英雄对明主一定是忠贞专一,舍身相报,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那个时代涌现出许多养士的贵族,最出名要算四大公子: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他们将天下的名士延揽门下,敬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予优厚的待遇,而这些贤才在明主急困的时候就会挺身而出义不容辞贡献才智舍生忘死众所周知的有孟尝君门下弹铗唱歌的冯谖,为信陵君窃符救赵立下大功的侯嬴,还有平原君的门客自荐出使的毛遂等。

  不过这种有时似乎可以感天动地的主臣关系,还无法与纯洁爱情关系相提并论。有情人的结合,贵在一个“情”字,他们通常是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彼此尊重患难与共超越名利。而英雄与明主的遇合,则是各有所求,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明主对英雄有知遇之恩,英雄才愿为明主肝脑涂地,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你对我有恩我对你有义的基础上的,有前提条件,有交换买卖,各有利益诉求。如果真要将他们的关系作个比喻的话,把他们比作无爱的婚姻关系似乎更为确切。这种婚姻缺少感情的基础,是利益的结合,不牢固,难恒久,最后往往会酿成悲剧。“狡兔死,走狗烹”,即是最有力的明证。

  荆轲的悲剧在于他与燕太子丹之间不仅是一场“无爱的婚姻”,更是一场“包办婚姻”。他们在缺乏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走到一起,谈不上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两情相悦,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太子丹为报见陵之耻的私怨和秦兵压境的国仇,想刺杀秦王,急需能拼命的勇士。而田光自知年老无法担负重任,于是推荐荆轲,随后为激励荆轲,自杀身亡,让荆轲别无选择。太子丹与荆轲的结合完全拉郎配,都是被逼的结果,一为形势逼迫,一为友人裹挟。

  所以接下来在刺秦的斗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人不相知,不互信,不能共划同谋,同心一意,一方是焦虑、怀疑、责备、催促,一方则是意气用事、大怒斥骂、仓促行事。他们从没进行过系统的谋划。刺秦是否必要需要哪些条件,副手的选拔与培训,如何实施,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及相应的预案等,这些问题两人都没有坐下来,真诚沟通、认真讨论、周密部署。最终事败命丧是必然的。

  回顾两人交往的整个过程,太子丹表现出来的只是焦虑、不满,以及对荆轲的怀疑。最初,太子丹是婉言微词的催促,荆轲也只是解释自己的想法和目前的困难,两人言语虽未露锋芒,但心里的矛盾已初露端倪。接着在准备信物的过程中,太子丹心念旧情,不忍斩下樊於期的头,开始与荆轲产生分歧,后来荆轲先斩后奏直接拿到了樊於期的人头。这时已暴露出两人行事风格胸怀气度迥然不同。准备好信物和行刺武器后,荆轲想等待一个得力的助手一道前往,可这人还在外地,一时赶不过来,但太子丹已耐心有限,无法久等了,竟然怀疑荆轲,担心他变卦,于是反复请求,语带责备,并立即给他推荐了一个副手秦武阳。“士可杀不可辱。”面对这样一位主子,荆轲再也忍不住了,十分生气。荆轲大声斥责起自己的主子:“今日到了秦,我若再回头,就是小人。如果你觉得我在拖延时间,那么我现在就动身!”或许这时他才真正感觉到“包办婚姻”所带来的痛苦,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理解,有的是误解、自私羞辱。一个是这等焦躁,一个是这般刚烈,标志矛盾已达到了顶点。不得已荆轲只好草率地提前行动

  荆轲对刺秦的结果早有预料。易水诀别的悲壮感动过多少代人啊!白衣白帽的送行队伍朋友慷慨的筑声、荆轲的苍凉悲歌,还有送行者的涕泪、圆睁的双眼、冲冠的怒发,怎能不让人预感到此行的凶多吉少

  随后荆轲顺利进入秦庭,拜见秦王,打开地图,图穷匕见,惊心动魄地刺杀,紧张激烈的斗争就此展开。“惜哉剑术疏”,刺杀失败,荆轲被斩。荆轲牺牲之惨烈,令人感叹唏嘘!

  尽管刺秦失败,但荆轲仍不失为一位有勇有智有谋的刺客,无愧英雄称号。从能力上讲,荆轲完全能胜任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对行动的主要目的、行动的全盘计划,以及行动可能出现的困难都有明确充分的考虑和分析,对如何进秦庭、如何接近秦王、什么时候行刺、劫持比行刺更有意义等等具体细节性的问题,他都成竹在胸,而且对秦庭的规定、秦王的心理作了详细调研和准确的分析。后来事情发展也充分证明他的谋划的确很周密,就是在秦庭上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他从容镇定,随机应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只能说,他的失败大多源于他的“包办婚姻”。他被田光裹挟,被动地选择了太子丹。偏偏太子丹又不是一位好老板,对他不了解、不信任、不尊重,以自我为中心急于求成主观臆断指手画脚。两人在互不信任中走到一起,沟通少,误解多,矛盾重重,终因意气用事、草率行动,导致刺秦失败。

  我想今人在感慨荆轲悲剧命运同时,也该从中悟出在婚姻家庭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一些启示吧。

  当然,明知是一条不归路仍坚定前行,这是荆轲最可贵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难事,如果知难就退,中途即止,那难事永远是难事。荆轲刺秦的意义大概更多还在此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