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近听到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很是震惊也很是寒心,他们怎么下得了手?那可是一群如天使般可爱的幼儿啊,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人,非人也。” 向不听话的孩子扎针,喂芥末及消毒液,甚至猥亵儿童,一无恻隐之心,二无羞耻之心,三无是非之心,还算是人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在想,我们老师是怎么了?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学中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要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
教师更要牢记“十条禁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