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送信人小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送信人小传

2022-06-30 14:01:10 作者:迁徙 来源:迁徙推荐 阅读:载入中…

送信人小传

  从上海石库门、嘉兴红船到延安清凉山、北平香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辛探索,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了一部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从谋求解放到艰辛建设再到壮阔发展,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向着同一个伟大的梦想进发。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革命者血流成河而初心不改,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杨靖宇、夏明翰等等一大批英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但迄今为止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以血肉之躯谱写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甘肃省靖远县石门乡王兴都便是其中之一,如今,能说出王兴都其人其事的人不多。

  王兴都(1906-1941),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人。其父王国治育有五儿一女,勤耕苦读成为秀才,但想中举人一直未果,便给五个儿子起名兴邦、兴酆、兴都、兴隆、兴郑,期盼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出类拔萃,为国效力,王兴都1906年出生,在姊妹六人中排行老三。

  1929年(民国18年),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大旱,疾疫流行,兵祸不断,人食草根、树皮,饥民死亡枕藉,饿殍遍野。民相食,父子不相顾。靖远县赈务会设粥厂救灾,日食粥者3000余人,会宁县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33%,断户者达18%,地震、旱灾、瘟疫、兵乱等接连不断,是个悲惨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年代。1930年,时年24岁的王兴都,为了活命而不得不逃离故土,带着弟弟王兴郑到宁夏盐池县乞讨,恰缝驻宁夏盐池县国民党部队王子元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王氏兄弟为糊口便在王子元部当兵,后随部队进入甘肃靖远。

  1941年10月,国民党驻靖远骑兵团团长李贵清小舅子被人暗杀,李贵清小舅子在军中仗势欺人,军士们敢怒不敢言。被暗杀后,国军拘捕了多名嫌疑人,王兴都既是其中之一。审讯中有人告密,称王兴都等人“通共”,给共产党送情报。最终,王兴都与地下党活动的身份暴露,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对他严刑拷打,询问我党的秘密,但他誓死不屈,饱受摧残折磨,于时年12月被国民党反动军阀杀害于甘肃榆中县甘草店,时年35岁。一个普通的地下交通员,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了党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王兴都被害时,此时王兴都的弟弟王兴郑已经离开部队,后来,同往从军的乡邻给家人带回信息,称王兴都犯了重罪被国军活埋,时节约在民国30年(1941年)农历十月底,并将在刑场上的过程讲的非常清楚,同时受刑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具体情况不详。鉴于旧社会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作为穷乡僻壤的老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敢在白色恐怖的时代与国民党军争峰此事。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王兴都不识字,在军中跟随邻村冯家窝窝当兵的一冯姓长官干事,他受何人指使搜集情报?搜集什么内容的情报?通过什么路径流向了何人手中?一直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因生活中一个偶然的插曲,终于打破了这个沉寂了多年的谜团。

  王兴都的侄孙王成功,是王兴都大哥王兴邦的二孙子,在当地乡村以风水为业。1976年农历9月,王成功受请到靖远县水泉公社水泉街道宋姓人家做法事,农人俗称“回土”;期间,该街道的住户王建华顺便也请王成功给家里人做法事去病,受法的是王建华的二女儿,小名叫小莉。做完法事,在火炉子上搭的茶罐子煮茶,吃馍馍,小莉的奶奶与王成功闲扯摸(拉家长),就问王成功,你是哪里人,姓什么叫什么?王成功照实说了。老奶奶又问王成功,你们哈思街上旧社会有个叫王兴都的人你听说过没?王成功说,哈思街上王兴啥就我们一家,好像我们王家家谱里有个叫王兴都的爷,几爷我说不上。老太太一下情绪激动起来说:“我是金花奶奶啊,旧社会就在水泉开店,我的店是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王兴都是给我送情报的,送情报的还有其他人,他们把情报送到我这,我再原封不动地赶紧送给另外一个人。”王成功当时大吃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老奶奶又说:“我和王兴都有联络暗号呢,他从后山上下来,走到我上房背后,用石头在我上房后墙上敲三下,停一下,再敲四下,再停一下,最后再敲三下。我瞭(看)没人注意了,就赶紧出门把东西拿上,啥话也不说,王兴都就走了,不在家里站(住下的意思)也不吃喝。我要把东西转给别人,也有另外的联络暗号。送来的东西基本上全部是纸条条,高头(上面)写的啥我也不知道,也认不来(不懂的意思)。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为了防止暴露,我就会紧忙把纸条条嚼的吃掉。”王成功听老奶奶讲到这里,因为来了几个朋友,要叫他出去一块儿喝酒。临出门,老奶奶又说:“王兴都暴露后被国民党活埋了,部队上的线就断了,上头通知我们小心注意。感觉茬事(事情发展势头)不对,要是有人来搜,我就展到(跑到)后山窑呢藏哈(后山里窑洞躲藏),过后松了就出来到店里续着干,这么两年多才风声松了,才展拓了(自由了)”。这时,老奶奶的儿子王建华也进门一遍一遍的催着,“再不要说啊,赶紧走”,之后再没有说下去。

  当晚喝完酒,王成功就住在王建华家,因为上房有火,热和,他睡在上炕,老奶奶睡在下炕。睡觉时,老奶奶说:“我是地下党,是解放前就入党的,到六几年我才慢慢公开说的,以前不能说。我们过去常在一起干事的几个聚到一搭,就回忆过去的事,也记起你们先人王兴都,我们的党员名册里没有王兴都,不知为啥”。停了一会儿,老奶奶叹了一声,说:“没有也好”。次日,王成功特别留意了这家人的情况,院子宽展(大),这位声称是金花奶奶的老人,六十多七十岁样子,村里人都称为王妈妈,儿子就王建华一个,小莉女娃娃长着个大方模样(意思是方脸)。

  王成功毕竟年轻,也没人提起过先祖往事,对先祖的事知道的少,他回到家翻查家谱,其上记载王兴都就是他三爷,谱载“当兵时,在甘草店被军内所杀”,生卒年代没有记载。

  过去年代,家族人们一是对非正常死亡的人忌讳不谈,二是家人有从军国民党部队的身份,也不便对外畅说。但这一次偶遇记忆,在王成功的心里装了四十多年。

  2022年6月初,退休居住在兰州的王成夫老师,为了探明这段红色历史,多方搜寻榆中革命斗争史、靖远革命斗争史、白银革命斗争史和平川革命斗争史,都没有找到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共产党靖远地下交通工作的详细描述,更没有地下交通员花名册,只有地下共产党领导人及部分骨干活动的点滴记载。

  偶然间,王成夫老师发现一篇靖远水泉地下革命斗争的回忆录文章,作者叫张学润。张学润在文章中写到:水泉地处交通要道,是兰银咽喉要塞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要道,又是古代军事重地,有长城、碉堡、烽火台、驻兵,谢子长、焦维炽、孙作宾、张秀山、张东皎等都在水泉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装斗争星火燎原,革命浪潮风起云涌,1940年(民国29年)七月,靖远地下党组织成立了陡水党支部,1941年,奶奶李金花被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4年(民国33年)五月,陡水党支部书记李保洲等人筹办“水泉消费合作社”,秘密将联络站转移到该社,并将水泉联络站设在奶奶开的旅店,委托她做联络工作,化名为李金花,这个联络站先后接待过罗扬实、王泽喜、孙殿才、梁大君等省委领导,并保证了他们的安全过境。从1941年开始,奶奶一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周旋着,保护每一位和她接触过的地下工作者,她对党忠诚、始终如一。奶奶开的旅店坐北朝南,临街有铺面,连接东面有四、五间土坯房,铺面前后有门,并有暗道,正北堆放着柴草,院后西北角有小门通向水泉后山。她的主要任务是每遇地下党组织秘密开会或碰头时,屋内都以打麻将为由商议事情,她和爷爷在外面负责站岗放哨,应对外部环境。平时如有各处来送情报的人员,她就手提一个铁茶壶在不同的地点对接,对方说出对接暗号,才能证实对方身份。

  文章内描述的金花奶奶与王成功记忆中说的老奶奶相似,王成夫老师分析,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必定是文化之人,说不定也是靖远一带小有名气的人,立刻托我这位地方文史爱好者以及白银市平川区教育局张正儒局长打听作者的信息。很快张正儒回信说,其人是平川区法院退休干部,王成夫随即电话联系张学润,对王成功提供的一些信息进行了询问,与王成功说的大致相同。据王成夫老师说,他查询靖远县党史资料、地方志有关内容,张学润文中对水泉地下革命活动和金花奶奶的身份与史料一致。

  1999-2003年期间,王家重修家谱,族人王成雄,退休前为甘肃景泰县政协委员、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现年85岁,在家谱中看见王兴都的记载只简单一句:“当兵时,在甘草店被军内所杀。”走访多处对先祖往事进行调查,有知情老人给他叙述说;王兴都是当兵时在部队上被活埋处决的,处决的原因与人命案有关,一搭呢当兵的人回来说是合伙杀了长官的亲戚,又通共,罪行很重,不然不会是活埋,应该是枪决掉。王家人本来就刚烈的很,活埋那天王兴都太刚强了,从土坑里翻起来摔着头,大骂国民党是土匪杂种,害人不得好死,以后是共产党的天下等等。

  2017年3月30日,王家族人寻到粗知当地村子历史的靖远县靖安乡范寨柯村89岁老人李二娃,据老者回忆说,王兴都被抓住之后,军内有人反映说通共,给地下党跑腿偷着送情报,一搭呢秘密干过事的也有多人,但就把王兴都、还有一个捉住活埋掉了。

  另有传言,军中地下党有意营救王兴都,所以将埋人的土坑挖得很浅,盖了不多的土,行刑军士就撤了,并且走了好长一段路。但王兴都不知道,从已经埋好的土坑里翻起身来破口大骂,行刑军士折回用枪把子将王打倒在地,重新二次行刑活埋。

  王家家族分散于靖远县现在的石门乡、兴隆乡和靖安乡、景泰县的芦阳乡等处,旧社会除两个在驻甘宁境国军内当兵和一个在陕西参加八路军外,其余全部是贫苦农民。1938年秋天,王兴都的五弟弟王兴家,原名王兴郑,因在国民党部队中涉盗枪案而逃离部队,国军派了一个骑兵排的兵力,来到在甘宁交界处范寨柯给人当顾工的他二哥王兴酆土窑门前抓人,找不到人和枪,威胁要满门抄斩王家。一次,国军来人下最后通牒,要将全家押到部队作为人质,诱迫王兴家浮出水面,幸亏当地大户人家范三老爷好心用银元和纸烟周旋打点,才只将王兴酆一人绑到部队服苦役,这位范三老爷当时家中有一辆自行车,在那个时代也算非常富有的,一个月有余,部队派民工用驴将折磨地奄奄一息的王兴酆驮送到家,不到四十天,王兴酆撇下裹脚的侣伴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悲愤忧郁过世,从此,王兴酆家妻儿寡母苦度光阴,挣扎在生死线上,一腔辛酸只能咽在肚子里,王家人便更无过多的精力去查明真相,也没有精力再去寻找王兴都的下落。

  由国军历史沿革档案知,1927-1949年,国民党驻靖远部队的营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及糜滩、三滩、东湾、打拉池、水泉、石门等乡(村),基本上是沿河驻扎。

  1930年夏季,以王子元为团长的国民党骑四师十五团从宁夏盐池县开到甘肃靖远,王子元大肆扩军,不管什么人他都收编,中共陕北特委利用这一时机,动员和派遣了一批党员打入他的军队,开展兵运工作。王子元与中共地下党员谢子长、刘志丹既是老同学,又有“把兄弟”的特殊关系,答应掩护地下党,这也是为何这一时期靖远县发展党员人数是全省最多的原因。平川水泉古称“金锁关”,两边高山雄踞,兰银大道从中横穿而过,为历代关防要隘。有汹涌澎湃的滔滔黄河,又有层峦叠嶂的高山险峰,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军事上的有其特殊性,地下联络站设立于此,意义非凡。

  本人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对王成夫老师提供的资料疏理,意外得知:民国27年(1938)初,靖远地下工委负责人张秀山指派肖焕章在打拉池一带秘密活动,组织武装爆动。后肖焕章在靖远砂梁找到参加了狼山兵变的原王子元部排长逯占魁,共同商定到打拉池组织武装暴动,遂以红帮身份,以开杂货铺为名在打拉池活动。1938年6月,恰逢李贵清部一排人护送家眷及枪械去固原,夜驻打拉池常家店,肖焕章即组织队员缴了李贵清部的枪支,王兴都的五弟王兴家“盗枪”,正是参加的这次战斗。王兴都在王子元部队中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何人介绍不得而知,受上级指派往来与水泉王吉夫妇联络点秘密传递情报,联系人是王吉的妻子李金花。

  据平川地下党入党名录,李金花是1941年入党;另外发现1938-1949年,平川区在册有地下党员66名,1938年有万良才、张生强、万国旺、刘宗道、胡进昌5名,1939年是发展党员人数最多的一年,有李保洲、黄鼎等30名;1940-1946年,除1942年、1945年没有一位,其余每年在册也只有一位,1941年当年入党在册就只有李金花一人。关于这段历史有许多许多未知内容,需我们地方文史爱好者发掘整理。

  2022年6月上旬,王氏家族后世旁孙四十多人,派代表到当年王兴都从军地宁夏盐池按民间风俗为先祖行仪,以告慰王兴都英灵。

  九十年后的今天,拂开这段远久的尘封,汇集多方口传历史,可以判定王兴都从军十多年中,是因有组织的参加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抓捕,虽备受摧残,但宁死不屈,在悲愤凛然中英勇就义,一腔热血洒在风雷滚滚、血雨腥风的陇原大地上。

  翻开我党我军的革命斗争史,为祖国、为民族献身的无名烈士占了一大半,很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捐躯的烈士,其实没有留下姓名,没有任何信息。王兴都就是无名英雄中的一员,是千千万万个我党隐蔽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下交通员之一,没有人能想起他的乳名,没有人能忆起他的容貌,没有人能说清他的活动踪影,甚至连详实的生卒年月都没有记载,他艰难曲折的隐蔽斗争革命岁月,就像划过漫漫长夜的流星,耀眼的光芒一闪而过淹没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口传的历史,因年代久远,很多细节无法考证。但也是隐蔽战线斗争的历程历史,而且是无法推翻的很重要的历史,诠释了隐蔽战线功臣们对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高度忠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取得成功,隐蔽战线的作用显得不同寻常。就像出生在旧社会的八九十岁的老人,没有出生证明,就凭族人记忆和口传互补,流传生辰属相及家族历史,延续着祖先的血脉。正如地下党金花说“我们过去常在一起干事的几个聚到一搭,就回忆过去的事,也记起你们先人王兴都,我们的党员名册里没有王兴都,不知为啥”,从某种意义上说,隐蔽战线斗争的复杂性。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今天,掀开靖远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不为人知的的一页,还原英雄本色,告慰英灵,让后代永远记住先烈的奋斗足迹,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一寸山河一寸血,王兴都,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高于天的伟大理想,只有对党忠诚与为国捐躯的口传。让我们从英雄先辈的壮烈事迹中,去感悟那些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去追寻那些枪林弹雨下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去仰望那些腥风血雨里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党的百年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今,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已经结束了,但千千万万王兴都这样的无名英雄坚守信念、追求理想、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让我们永远为之骄傲和自豪!革命先烈不畏强暴、为民谋福、视死如归的坚强品格,永远激励我们紧跟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讲好红色故事,讴歌党的光辉业绩,汇聚迈向新征程的奋进力量,矢志不渝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送信人小传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