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孙佩苍》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2 02:09: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孙佩苍》是一本由孙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孙佩苍》读后感(一):路漫漫其修远兮
很高兴并祝贺《寻找孙佩苍》成书面世!此书的部分内容我曾有幸先睹为快。
2012年6月孙元老师从台湾回来,把“台湾纪行”的日记发到搜狐网上。阅读时觉得他此行寻找档案发现重要线索的过程犹如电视台看到的“档案”节目,期间跌宕起伏、柳暗花明,不禁暗暗叫绝,同时也为他的执着感动。
2013年8月一天早上,收到孙老师发来的“明尼苏达文件”,他说昨天从出版社签约后,等地铁时忽然想起书中所写与中央美院的纠葛那一两句不咸不淡的话会让读者不解甚至误会,干脆单写一章,说个透。途中腹稿已有了八九成,到家立刻拍摄文件,接着打开电脑猛敲键盘,直至午夜一气呵成。我为他那不眠之夜起伏波澜的心绪情感所感染,竟有一种为他送去一杯咖啡的冲动。
漫漫寻找是个苦旅,幸然,我们也能看到其间的快乐和收获。用他的话说,找到的记录没有成为证据链。遗憾的同时,也相信他还会继续寻找下去。
孙老师要用《寻找孙佩苍》作为在与爷爷天国相见时的礼物。书的最后两句充满伤感,令人潸然。血脉之情飘荡在阴阳两界,他在遥望彼岸的祖父,似聆听嘱托。
路漫漫其修远兮,汝将上下而求索。孙老师,我们期待真相大白之日!
加油!
《寻找孙佩苍》读后感(二):尋找孫佩蒼的民國史:真相是否依舊引而不發?
一口氣讀完理想國的這部《尋找孫佩蒼》,值得強推一下。說心裡話,這是一部幾乎不可能的書,外圍的,少的可憐的線索,強烈的猜疑和推理,依舊隱蔽在歷史真相裡的迷霧。這部書到底為我們提供了神秘硬“八卦”?
但是透過這一切,透過似乎沒有說服力的尋找。我們還是感受到了作者--這位退休電氣工程師的文筆下巨大的回憶的力量和呼喚。
值得深思的和警覺的是
1,孫佩蒼的真實的死亡到底是被暗殺,還是意外。
2,孫的收藏是被哪一位美術界大佬給“合法性洗劫”。讀過此書似乎依舊明白作者的暗示所在了。
3,孫家和美院的恩怨。
4,孫是否被地下黨所“策反”,以致有了後來的殺身之禍。
這是一部值得引起進一步深究的書。而書中彌漫的人文氣息也彌補了書的史料的不足。
《寻找孙佩苍》读后感(五):客从何处来
1月24日。这一学期的最后一天。下午,在办公室里读《寻找孙佩苍》。从图书馆里借出来几天,都没有去翻。到时陈丹青的那句“凡民国有为之人,莫不身后留祸,及至湮灭无闻。”让人触目惊心。
其实,对于这本书而言,我几乎是用一个下午就翻了一遍,大体知道,这是一个叫孙元的人,在自己61岁的那年,开始寻找自己爷爷的故事,以及在这个寻找过程中的一些际遇。
他的爷爷叫孙佩苍,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是陌生的,对其他读者来说,想必也是如此。这本书封面“孙元著”的下面是“陈丹青序”这四个字,的确,这本书的前言有陈丹青的一个序言,通过序言能大致了解孙佩苍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后面要发生的一些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央视播出过一档栏目,叫做《客从何处来》。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嘉宾,走访各地,探访家族故事。说的是“奔波万里百年,去认领尚未启封的血脉遗产,心底的疑问将要面对,家族疑团将被解开,谁会在远处,等你的到来?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
这其实是幸运者,可如孙元等人而言呢?基本上是找不到了,即使找到,也可能是一些当时报章上的只言片语。当然,孙元也是幸运,毕竟,孙佩苍还有一些故事和一些藏品,可对于更多的人而言,他们对于一个家族的历史谜团,往往是云深不知处。
这本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蒋碧薇,因为,在蒋碧薇的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了孙佩苍的这个名字,但对于他人而言,也是很少会面对一本书去寻找另一个人的影子的,除非这个人是你刻意寻找的。蒋碧薇的回忆录,大陆的两个版本我家里都有收藏,我也都读过,但对于孙佩苍这个名字却全然没有印象。但对于另外的人而言,却完全不是如此,他可以为此两岸三地的奔波,这是对于家族的重新认同。而这也估计是理想国出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当然,家族认同在很长的时间内,被打的七零八碎。除了时间将记忆风化,还有国事更迭,世事如棋,到头来,只记得谁的江山,马蹄声慌乱。上学,先去学习别人家的家谱,却忘了自己出身何处,其实,你我可能都不是洪洞县大槐树下的人,孙元如此,你我亦是如此。
如今,笑问客从何处来。
《寻找孙佩苍》读后感(六):读后感
严重的好奇心使我用三天的时间读完《寻找孙佩苍》这本书。一位年逾花甲老人的寻找,支离破碎的记录,书山文海的搜寻,两岸三地的奔波,只为寻得呈现其祖父的历史真相,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一个人的离奇死亡,一批西洋艺术精品的失踪,一群知名艺术家的哑声,使三代人蒙受不白之冤,背负历史的沉重。孙佩苍作为中国美术史上西洋油画第一收藏人,亦或国民政府要员,没有完整的档案,实在离奇。
孙佩苍三十出头时,或许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远涉法兰西实现自己追寻艺术的梦想,亦或出于政府委派研习西方艺术振兴华夏之目的。在异国他乡勤工俭学、紧衣缩食实现其对艺术的追逐,回国后投身教育,并担当国民政府要职,足见其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心。
孙佩苍在艺术上的造诣从其论述“中国和西洋美术关系”的鲜明观点中一览无余,在当时能够提出“若能固有之风味,兼西方之良法,必可得美术之大观也”,这不就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吗?。
关于孙佩苍的死因,个人猜测是图财害命,因为结果是人死了东西没了,估计在死后还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以至于其生前的挚友不敢做声,解放后,由于孙佩苍的国名党身份也使其艺术知音不敢为其正名。
这本书好看在于,其一:作者凭一己之力未能寻得其祖父完整的历史记录,留下诸多悬疑;其二:孙佩苍作为中国西洋美术收藏大家亦或是国民党要员,死因不明、藏品丢失以及档案记录的缺失使得其身世扑朔迷离,给读者留下悬念。
读完这本术后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承担解开其中的谜团的责任,如果能够完整呈现孙佩苍的个人历史,其结果将对艺术、收藏、教育等领域具有极大影响。
《寻找孙佩苍》读后感(七):寻找更多的孙佩苍
寻找更多的孙佩苍“孙佩苍是我去世七十一年的祖父,寻找他的历史痕迹始于2007年,那年我已经六十一岁”——《寻找孙佩苍》这本书的开头,短短的一句话,已经暗示了记忆的断裂,预示了寻找的艰难。《寻找孙佩苍》的作者孙元,本来只是断断续续从父辈那里听到一点祖父的故事,退休后读到《蒋碧薇回忆录》里对祖父的记录,“他一生俭约,省下钱来专门搜购艺术作品。所以他的收藏极为精美丰富,如今异地身亡,他的家属还在陷区,这样的结局,实在太凄惨了……”,他感到自己越来越放不下祖父的生活、事业、理想、遗憾以及死亡的真相。于是,孙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辗转沈阳、台北、日本、美国,探寻祖父孙佩苍人生,寻找已经堙没的真相,并对孙佩苍的离奇死亡和藏品的消失提出质疑。“爷爷,请告诉我,除了留学你还做过什么?民国史中的你是善是恶,是忠还是奸?你到底死于何因?在成都收藏品丢失是真的吗?”
孙佩苍是谁?孙元的寻找大致拼凑出了他的一生。“孙佩苍,曾任东北大学教授、里昂中法大学校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第一收藏家。旅欧期间凭一己之力搜购了包括库尔贝、德拉克洛瓦、苏里科夫作品在内的大师原典,徐悲鸿是其至交好友,吕斯百王临乙以师相称,于1942年在成都举办画展期间离奇猝死,从此在历史中消失,大量藏品也不知下落。”
和大多数那个年代出国学习艺术的人不同,孙佩苍去往法国留学时已经三十多岁,那时他已有三个孩子,且妻子正身怀六甲,他自己又完全不懂法文。这是一条备尝艰辛之路。在法国期间,他节衣缩食,收藏了大量西洋画。他和徐悲鸿成为挚友,后者也赠送了他诸多画作。孙佩苍回国后曾经从政,但曾对自己的儿子说后悔卷入政治,台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的档案里说他 “沉默寡言,崇尚道义,长于美术,有学者风,惟魅力较小,缺乏政治兴趣,对党忠实”。孙佩苍的死因至今未明,不知道是疾病还是暗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暗杀、是谁下的手,孙元也只是根据找到的线索提出一些假设。孙佩苍去世时,留下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美术藏品,但经过他生前一些朋友代为保管“一段时间”后,几乎全部凭空消失。另外一部分寄存在上海沦陷区的藏品,1949年后在政治风波中被“交公”,80年代归还时家人又发现有不少缺失。作为中央美院的学生,陈丹青1978年曾看到部分孙家人“交公”的藏品,多年后依然赞赏不已。但这两次藏品的遗失,真相至今不明。
齐邦媛曾写给孙元:“您在这断裂漂泊的世界寻找祖父孙佩苍的踪迹,即是历史的延续”。但从成果上来说,孙元的寻找说不上是“成功”,隔着漫漫几十年,隔着社会的动荡与巨变,尽管已尽了全力,他能找到的只是散落世界各地图书馆档案袋的只言片语,所呈现的史实或许只是历史的很小一部分。他未能找到自己一开始想要的“真相”,也未能解开孙佩苍死后身边藏品的下落。但那些只言片语已印证了这位民国时期大收藏家一生的凄凉。孙元凭着个人的力量,孤独地寻找祖父孙佩苍这件事本身也让我感慨,探究历史真相的路费时费力费心,需要极大的勇气。
陈丹青在序里写到:“说句残忍的话:相较六十年来无可计数的冤案,南北各省更其曲折惨淡,以至渺无人知的例,委实太多太多。历史无情,人于是变得无情,无知于历史,则人也无知:当年外人看画,如我辈,不过听进‘军阀时代出洋官员所购’这一句,便再不追诘,可在孙家后代,此书每一问,非仅是讨还血肉至亲的家族史,也是为捡回起码的真相与自尊。”历史需要这样的真相与尊严,可仅仅这100多年里的战乱、动荡、分离、强权又掩盖了多少人事的真相。有时想起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的我感兴趣的人和事,一方面常常有一种无法抵达他们的无力感,一方面又不屑于那些通常的偏见,极希望有更多的档案被人发掘。孙佩苍本身还有太多谜团待解,更多的孙佩苍也等着有心人去追寻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