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生意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生意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生意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大生意人》是一本由赵之羽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生意人》读后感(一):五斗米廣播操

By 亂
最近兩個月,陸陸續續收到了不少書,有熟人相贈,有小編約稿,還有好幾本無緣無故寄來的所謂暢銷書。天地蒼黃,歲月蹉跎。恰恰這段時間,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太多,完全抽不開身,來來回回只寫了一篇書評。
遙想半年前,一則為打發時間,一則為謀幾個買書錢,一整月下來,密集地寫了近二十篇小文。房間內收到了好書爛書,也堆得半人高。心想,到了冬天,若是窮單位不發烤火費買柴,這些書或許能派點用場。現在看來,它們可能真的必須取義成仁了。
半年了,買書錢不出意料地失約,烤火費也如約沒發。也許不是因為那幾塊銅板,但也不得不說,恍然間發現,個人的勞動必須依靠充足的現實貨幣來證明價值。意識到這些,實在有點晚,不過,即便早個幾年,現在大概也只會打幾聲哈哈。
前幾年在圖書館特藏室泡著時,從民七十八年,到民三十八前,一直往前回溯,到光緒年《東方雜誌》《時務報》……恍如隔世,夢一場。百年間,文字裏的中國人,幾乎沒有變化,從骨氣、血氣、稚氣、靈氣一樣也不少。若是拿到現在,他們便如孩童一般,哪是我們這些人的對手。他們那年代的“病毒疫苗”太少了,人太嫩了。對了,那時的書還能一讀再讀,那時的雜誌還不是廣告冊。
於是,帶來一個問題,讀書皆為稻糧謀,日日對五斗米做廣播操。哎呦,又是一閃眼,當年最愛吹牛、最沒節操、最會打官腔的南郭小子,在舞臺上幾個照面,肩膀上就多出五道杠。愛吹牛、對上沒節操、對下打官腔這些南郭必備特征,華麗變身為“核心價值觀”。究其原因,只有一個,昔日之南郭,已成今日之土豪。
現代社會,越出眾,笑話越多,只有銅板能把坑鋪平,把絆子掃清,把面子撐滿。別的不說,這點,土豪們真做到了。不信?你看人家標哥,心急火燎地剝開“扭腰時報”的裙子,讓縱橫報壇一百六十多年的“Gray Lady”險些晚節不保。臉皮厚,鈔票多,造孽啊。
“發展”“正能量”“XX夢”一類的詞,私下從不忍用,只因為早年那樣清純可人,紛紛與土豪抓了欄桿、撕了床單。看吧,在生活裏,你還有丁點能力反抗嗎?
不想做五斗米廣播操,想重新撿起碎了一地的節操?那就趁自己還清醒,讀一讀《大生意人》吧。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大生意人》读后感(二):让人欲罢不能的坑

我得说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好久没有读过这样样一本让人觉得抓着我的心让我要往下读的小说了。一开始就觉得语言特别自然流畅,很符合人物特点,尤其是特别贴合故事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几乎没有什么生硬、突兀的语句出现,让人觉得就是身临其境地听着经历过那一切的人在身边讲这个故事。看完书之后才知道原来作者就是满族人,还是满文创始人的后人,可谓是家学渊源,而且多年来从事清朝商业史的研究。难怪能把这个清末的商场故事讲得这样有滋有味活灵活现
故事的主人公叫古平原,书里说他被≪明清商贾奇闻录≫尊称为“商王”,是在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这群大生意人中最天才、最具传奇色彩,但却名不见经传一个人。我上网查了一下,居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真有过这样一个人,或者他的原型是谁,又或者是作者借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虚构出来的人物。
古平原的人生,简直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换句话说,就是老天爷见不得他好过。本来也算是徽州的小康之家,谁知一笔买卖让爷爷丢了家业丢了命,换了老爹接手生意,誰知又是一笔买卖音信全无生死不知,只剩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所幸自己天姿聪慧,眼看着就要金榜题名,从此升官发财平步青云,谁料想竟会莫名其妙身陷囹圄,不仅没了功名,还被发配为奴。九死一生逃回关内,豁出命去跑了一单大生意,想不到是个要人财两亡的大阴谋。死里逃生完成交易回去复命,没想到又被人揭破了逃人的身份……
古平原后来成为了传说中相当牛逼闪闪的人物,“从贩卖一袋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成为财倾天下的首富。”这固然是因为他出身于徽州商贾之地,从小耳闻目睹皆是计智奇出的从商手腕,再加上他自己又是灵活机变,往往能从绝境处寻获生机,不仅反败为胜还能以小博大,以死谋生;但我认为,最终成就古平原的,是这两个字——“善良”。如果他没有救下老常,压根还在关外为奴,也不会有后来所有的故事:如果他没有不计得失帮老常运盐,他也不会有机会逃进关内:如果他没有好心拉李钦一把,也就没有机会见到他几年来一直心心念念寻找的人;如果他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帮老常一家除厄解困,也就不会有让他扬名立功的第一单大生意……我多希望不是因为是在小说里所以才有这样的因果。我希望这世上的奸商都不得善果,像古平原那样的义商才能财源滚滚来。
书是好书,故事也是好故事,我原以为这么厚一大本肯定是讲了主人公一生的故事,没想到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是刚开了个头。居然是!个!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最不厚道的是居然断在这么千钧一发的时刻,在我们的主人公命悬一线的时刻,居然就!这!么!完!了!我当然知道主人公肯定是刀下脱险了嘛,要不然还哪儿来的一代商王呢?可是还想要知道他究竟是怎么脱险的,当初又是为什么被害,最终又是怎么成为那个传奇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大生意人2≫。

  《大生意人》读后感(三):把一套几千年的玩法玩出新意的大生意人

       如果一个故事,让你读了欲罢不能,我想,这就是一个好故事。每一重悬念,待要解开,又有新的谜题。让人犹如上瘾一般,一直追随故事看下去。这时,这故事本身到底是什么题材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只是一个好故事,吸引你全部视线的好故事。于我而言,《大生意人》便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哪怕它讲述的是我并不感兴趣的商道,哪怕它没有那些我爱的华丽辞藻,哪怕它没有我迷恋的美好意境,但它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足以令我着迷的好故事。
       《大生意人》,在故事的主角还未登场时,已设了一个悬念,让我开始对这个即将出场的传奇人物充满期待
       “一个连面儿都没露的年轻人,居然能把县大老爷都摆不平的事情顺顺当当地解了,水火不容的两边居然都能听他服他,不知这人是何方神圣?”这是常四老爹的疑问,也带动着我的好奇心。待到古平原登场时,也却未让我失望。不怒自威的气势,仿佛洞悉世事的含笑眸子,然后便解了常四老爹的燃眉之急
       以逃犯的身份如何出的关,如何保住了常四老爹的老宅,怎样过了那别人闻风丧胆的黑沼泽,又是以怎样的非常手段收拾了大管家巴图。这一重重的故事引我一路看到了结尾。作者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赘述这些人物的个性,却用一个一个事件的发生令人物有了血肉,用犹如电影剧本的笔触令这些人物鲜活了起来,翻开书卷,就犹如看到了一幅清末的画卷,一部穿过时光尘埃的怀旧电影。
       书中的女性角色不多,苏紫轩是一个,常玉儿是一个。两人出场的方式不同,常玉儿虽不及苏紫轩的出场那般令人惊艳,却是比苏紫轩更加令人容易亲近喜欢。苏紫轩初见李万堂时的沉着和心计,还有泼出窗外那一杯毒酒的狠绝,让我对她未来会给我带来的故事充满期待,但我爱上的,却是那个勇闯那达慕的当世花木兰常玉儿。
       她舍了自身的清白名声救了古平原,却并未因此居功。因她在沙漠迷路却并未狠心杀马饮血活命,于是,这匹马救了她出了这吃人的沙漠戈壁。这个小女子,善良、倔强、懂得进退。也许不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但却犹如冬日的腊梅般,倔强的芳香绽放,不招摇,也不做出楚楚的姿态博取同情。这样的美丽,更加带着力量,穿透人心。
       同样让人不会忽略的一人则是乔松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且容不得鸿鹄有志,否则岂不衬得他们猥琐渺小。”这是乔松年和古平原交心之谈时候所说的一句话,这话落在今时今日,也是受用的。细想想,这种妒忌的劣根确实一直被沿袭了下来。于是,很多人的梦想妥协了世俗的眼光,最后也成为了那碌碌无为的一人。古平原是要做有风骨的大生意人,而乔松年身上,同样有一种风骨,让他在万千的人群中被显得那般出众。
       古平原说过徽商的一句老话:“钱是救命药,亦是杀人刀”。只是最终,不知他有没有坚守住商人的底线,用这“救命药”保住自己及常四老爹一家,用这“杀人刀”杀了那奸商的邪恶心肠?最初也是最大的悬念,张广发又为何陷害了这古平原成了关外的流犯?且待下一部,已经不再是读书人的古平原再一一为我们揭开谜团,看他如何扶摇直上,翻云覆雨!

  《大生意人》读后感(四):有风骨的一代商人—古平原

     开始关注晋商是偶然间看到由杜雨露、宁静及侯勇演绎的《白银谷》,虽然个人认为这部以晋商为背景的电视剧更多的偏向于康家的家庭纷争,但是剧中豪门深藏的善恶恩怨、晋商之间的明争暗斗、商家周围的官场宦海、士林儒业、武林镖局、西洋教会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上情节张弛有度,演员表演有力度,故事有铺垫及悬念,堪称一部上乘之作。尤其是饰演康家掌门人康老太爷的杜雨露一个人支撑起全部的精髓,很多地方高潮迭起,让人叹为观止,演员的魅力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抵正式因为如此,才开始关注晋商的。
    之后的几年有一部同样是以晋商为背景的商战电视剧红遍全国,那是由陈建斌、蒋勤勤及马伊琍共同演绎的《乔家大院》,这部剧侧重展现乔致庸波澜壮阔一生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晋商之间虽有竞争,但主要是提携和帮助。晋商向来都很团结,具有团队精神,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伸出援手。
    此书中的主人公古平原与乔致庸生活在同一时代都处于光绪年间,国势衰微,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义和团风起云涌,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局面之中,他们都是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曾期望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虽各自有各自的人生际遇但最终都迫于命运无奈走上了经商之路。
   在书中理藩院尚书崇恩大人曾对古平原说过:“因掌管过贸易、赋税这样与商人打交道的职司,见过的商人不少,有手腕的不胜枚举,有风骨的商人却是见过两个,一个是山西的乔致庸乔东家,另一个就是你了。”
   我个人分析崇恩大人认为乔致庸与古平原是有风骨的商人,盖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不是自愿从商,从小都是读经史长大,能正确摆布信、义、利,行是真正的儒商之道。
   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
    古平原便是一位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他本是一名读书人,十四岁成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却在参加会试时被人陷害流放宁古塔,刑期未满却因遇到夹带私盐的常四老爹帮其脱离守备的严查因缘际会逃回关内,做起了一代大生意人。为了彻底摆脱权势泼天王大贵对常家住宅的觊觎之心,古平原带领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穿越黑水沼,在途中因为和各路商人结交大彻大悟,“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状元郎”,认为自己不再是个读书人。
   不再是读书人的古平原渐渐的展露自己的商业才华,走上了经商之路。“热河政变”中他敏锐地意识到商机,低价买进红绫鞭炮使得常四老爹一家得以摆脱陈赖子的威逼;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一场大战,瘟疫席卷草原,他从悬济堂接手送货的生意,带领晋商历尽艰辛到达蒙古且得知是场骗局,他以药换药硬是把一条死路走出了生机,通过斗智斗勇扳倒了漠北王爷的大管家,从而得到王爷及清朝一品大员的认可及器重。
   在书的结尾,古平原是流放的逃犯的身份即将昭然若揭,他是如何解决这个身份问题,从而成为一代“商王”的,敬请期待第二部的上市。

  《大生意人》读后感(五):英雄都是有出处的

        
       自古以来就是官商勾结,才能成为一代首富。单纯的靠商或者靠官,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本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把这一套本领做到了极致了,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游刃有余的游走在官商匪之间,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故事自然而然的由此而来。
       晋商徽商早就闻名天下,就算不了解他们的事迹,但是名号早就在坊间流传。比如大名鼎鼎的胡雪岩,还有像电视剧《大宅门》的老白家,还有《乔家大院》中描写的乔致庸,我们都耳熟能详了。而本书中的名不见经传的古平原,却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被冠以最天才、最具传奇色彩的,这倒是让我很感兴趣。在政治背景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徽商却能如此的繁荣,其间的至高经商智慧和命运玄机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寻了。还好,现在有了这本《大生意人》,正好学一学经商之道,哪怕只学到些皮毛,也够我受教终身了。
待续。
     前些日被爸爸的朋友借去了,爸爸还以为我看完了呢。那老爷子前天才还回来,又借走了第二本,看样子是着迷了。我也得以将第一部看完。
       第一部看完之后,真是英气在胸、不吐不快的感觉。作者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对了清史都有穿插介绍,包括对慈禧、恭亲王,以及蒙古部落的历史,都各有侧重加以讲述。各个包袱抖落的干净利索,没有赘言。赵老师语言凝练,功底深厚,超出我的评论范围了。真的觉得比《甄嬛传》更吸引人。我不喜欢剧透。真本书看完真是觉得荡气回肠。开篇的一场如箭在弦的血案,就引出了主人公,未见其人,先见其威。足见主人公运筹帷幄、才智过人。不过还是未免有点唐突。不知道后两部是否对开篇有所交代。虽然知道书中的主人公定会大难不死、化险为夷,但仍然禁不住胆战心惊,跟随书中人的命运起伏而难以平复心情。古平原自幼聪颖过人,因祖父和父亲都因经商而丢掉性命,所以其母才禁其经商。不过耳濡目染加之天资聪慧,自然是一块好材料。可惜造化弄人,虽然得中举人后孤身进京赶考,本以为前三甲是没问题了,却因人设计而成了流犯,被发配边关10年。其实我有点怀疑京商李万堂莫非是古平原的生父?呵呵,我都被我这个想法吓到了。
       这部小说比武侠小说更加精彩。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虽然古平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过这一路走来惊险万分,多次都是九死一生。多亏机智过人,加上这五年来在关外学得的经商经验,还是克服险阻,逢凶化吉。古平原虽然满腹诗书,但没有文人的酸臭;虽然懂得经商之道,但并非唯利是图。他注重诚信,以心交人。所以才会处处遇贵人。这在当今这个时代也是一个警醒:待人真诚,自然会吉人自有天相。
       书中的人物各个形象鲜明,需要浓墨重彩之处,作者也不吝惜笔墨。非紧要情节也一带而过。玉儿乃女中豪杰,有勇有谋。为了救古平原一命,献出自己的清白之躯。希望她不要是个凄惨的结局呀。虽不是大家闺秀,却秀外慧中,最适合做古平原的夫人。刘黑塔给人就是张飞的形象,有勇无谋、忠厚仗义。而乔松年他日定会为古平原尽犬马之力。李钦虽是纨绔子弟,但也讲究江湖义气。事后估计会和古平原成为好友,也会因道不同而分道扬镳。哈,这样妄自揣度作者的构思不好吧。第二部估计明天就能还回来,我真有点迫不及待了。
       这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徽商的故事,比武侠小说更精彩。更重要的教你经商之道。你值得看。真的,信与不信,在你翻开书的那一刹那就有定夺了。

  《大生意人》读后感(六):大生意人:为中国商人“立传”

“商人”,本就指商朝的遗民,可谓源远流长。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商的遗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以做生意维生。于是,才有了“商人”一行。故“商人”始于“贱民”。农耕文明时代,农业为立国之本。传统思想中,无商不奸,士农工商四大行当,“商人”最为人不齿。但历朝历代,商人一直在历史的角落里默默地存在着。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产品流动的需要使商人从历史的幕后走上前台。直至今天,发展经济已成为立国之本,而商业贸易是发展经济的不二选择。
回首几千年的商业发展之路,怎不令人感叹唏嘘。
难得作者赵之羽以此《大生意人》为中国商人“立传”,把他们的幕后故事公之于世。作为家学渊源、文史造诣深厚、多年致力于研究清朝商业史的赵之羽,称得上是最懂清朝政商关系的小说家了。
作为系列的第一部,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命运多舛的主人公古平原。其出生于商业之乡徽州歙县,未免蹈其祖、父两代经商死于非命的下场,其母不顾贫寒供其读书。据考前了解,赴京城会试的他有把握进二甲,可在科场遭人陷害致发配关外。十年刑期过半的他担心家中老母,巧设机谋,用商队掩护侥幸逃亡入关。
为了帮恩人脱离困境并赚取一笔钱回家乡,开始了冒着生命危险的经商之旅。每次都是九死一生、命悬一线,而他都以过人的智谋险中取胜。但闯过一关,会有更加凶险的一关等在前面,可谓险象环生。其机智巧谋,大智大勇,天生的商业智慧,令从业几十年的商人自愧弗如。其为人的境界令蒙古王爷、朝廷大员深为感佩。
我想,这皆源于其商业的遗传基因和无意中成就的“儒商”身份吧!但见不得阳光的逃犯的身份是他无法去除的紧箍咒。
作为第一部,头绪纷繁的故事情节已为后文埋下了诸多伏笔。
漠北蒙古商业之旅死里逃生的他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可刚回到太原地界,就被守候着的冤家逮了个正着。按奉天大营的海捕文书,只要验明正身即可就地正法,古平原陷入了绝境。
文字指瑕:第202页,第四段首行有“其实分分钟都可能没命”中,作为咸丰年间的平民应该不会有“分分钟”的概念吧。

  《大生意人》读后感(七):大生意人的政商智慧

有人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看完《大生意人》这本书,套用这句话:商人不可怕,就怕商人有文化。
主人公古平原有文化。他从贩卖一袋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一代首富……其间,进与退,显与藏,顺境与逆袭,阴谋与阳谋,商业手腕与政治心术,人脉运营与处事智慧,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无不将中国生意人几千年来的“玩法”趋于极致。
主人公古平原有文化。“别人彻底没救的生意,被古平原玩活了”:“热河政变”了,他意识到大清全国需要欢庆,就低价买进了红绫鞭炮。“商机的来临总是静悄悄的”:在蒙古,漠南、漠北萌发大战,瘟疫席卷草原,他手中握有的一味药,成为发财的资本……对别人来说,那是一场危机,对于他而言,却是难得的商机。“从此,古平原不再是一个读书人”:他原本是一名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却被人陷害,流放到宁古塔,彻悟“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状元郎”,从此走上了经商之路。“古平原有自己的生意经”:大局要越做越大,细节要越算越细;坏交易的背后,永远有一笔更大的交易;要出价,就出个让人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价……“没有‘对的’玩法,就用‘我的’玩法”:一个私盐贩子,如何在夹缝中翻云覆雨、扶摇直上,成为通吃政商两界的清朝首富?他的这套“玩法”,就是在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下做生意的至高智慧和隐秘准则。
古平原的业绩是可敬的,古平原的智慧是可怕的。他的成功之处,其实就是在于:他比任何人更懂得“讲政治”,他参透了政商关系,长袖善舞,扶摇直上。
其实,和古平原同时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如此。
细数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大商人的下场:吕不韦为秦始皇诛杀,沈万三被明太祖流放,石崇为绿珠而夷族,弦高为犒师而破家……如此一来,掐指算算上下五千年,商人若是出人头地,竟没几个有好下场。“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胡雪岩曾经说过:“我是天从人愿,赌博一生,看似风光无尽,实则如履薄冰。”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在中国,政商关系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话题。”商人、政治,从来就是不可分开的两个矛盾体。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财商”的高低有两个参数——对市场的敏锐,对政治(政策)的敏感。
当下,有些人看“政商关系”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政商关系,在大众舆论中一向不具有好名声。通常被解读为政商勾结、权力贴现、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坏之源。你看:厦门远华案、沈阳慕马案、上海周正毅案、北京黄光裕案……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但是,再看:鲁冠球、吴仁宝、王石、马云、刘永好、尹明善、李书福、王健林等。这些企业家都是处理政商关系的高手,他们的秘诀似乎在于:“与政府走得很近,但不与特定的官员走得很近,绝不形成金钱上的对价输送关系。”
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在回应反腐问题时指出“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这里我也想表个态。”“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如今,新一届政府反腐工作紧锣密鼓,一批“老虎”、“苍蝇”纷纷落马,不良的政商关系也惶惶不可终日。
星月集团总裁胡济荣说: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政府创造环境,放水养鱼;企业创造财富,鱼不断长大,加速繁殖,回报社会。作为企业领头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国家大力提倡的我们该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国家不提倡的我们就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企业要做大做强,寄希望于打政策的“擦边球”是行不通的,只有将企业发展的战略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做到“鱼水情深”,才能走得更远。
这才是上乘的政商智慧。

  《大生意人》读后感(八):政商之道

曾经去徒步过徽杭古道,古早时候的安徽商人,挑着重重的货担一步一步的走出了这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时候就很想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徽商,做一番研究。作为杭州人,自然对徽商杰出代表“胡雪岩”倍加推崇,而本书以清朝为历史背景,作者以细细勾勒了一位考取功名未遂并惨遭陷害的读书人古平原,通过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转型成为生意人的道路。谈论商人难免会提到政治,从中可以窥视到中国几千年下来政商关系,值得细细揣摩、体味。
偏安一隅自然是最好,但一旦踏入了从商之路,也许从此安宁是路人了。把危机变成转机,就算不为大事业,为保自身一生平安,也是不得不修行的技能了。别人看来四两拨千斤的高招,自然也要融入到自己生活的血液之中。
坐在写字台前舞文弄墨的笔者,自是没啥本事的,看一眼这政商之道,也不免心惊胆战一番。而作者能以文化人之情怀,洞穿从商之事,洞穿之事又不直言挑破,而注入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着实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经历一场奇幻而又真实的冒险。
不仅让笔者也胸怀激昂一下~借用《天道》中丁元英那首诗表达此时心境,真是再合适不过:
“本是后山人,
偶坐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上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是每一个井底之蛙都适合攀上去看一下上面的风景,有时,刚上了井口,就被炫目的光芒刺晕,失足落下万丈深井。
做人眼光要看得远,但也要看得宽,世界会给那些有远见的人让路,同样也会给宽心的人平和。
期待《大生意人2》的出版,向徽商致敬!

  《大生意人》读后感(九):是不是看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是不是看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大生意人,生意做得很大,赚很多钱。可以在农村盖很大很高的楼房,成为村里最风光的人,全家人都为我自豪和骄傲。
这个理想的缘由来源于家里的贫穷,那种令人焦头烂额的拮据,又被人轻视,说话声都响亮不起来。再个原因是,经常看村里的人每天起早贪黑做生意,听到一些周围的人发财的故事,有点耳濡目染的感觉。因此,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像他们一样,做个生意,买进,卖出。或是生产一个东西,然后卖出。我以为这样就算得上生意人了。
不然,做什么样的买卖才算生意人?做多大的生意才算大生意人?作为一个大生意人要拥有怎么样的智慧才称得上是企业家?我想这些肯定是有个说法的,从古至今的一些标志性人物可以阐释以上问题,比如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王炽、孟洛川……
如今认真想想,我的理想其实仅仅是想有钱而已,而并非想成为一个生意人,因为我根本不懂生意。
尤其是看了这本《大生意人》后,我发觉生意首先是一门专业性极高的事情,就像你也会写字,但你不一定就会成为一名作家,天赋是关键。
《大生意人》讲述了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叫古平原的无名小卒从贩卖一袋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一代首富。
据说,本书作者赵之羽称得上是最懂清朝政商关系的小说家。从这本书呈现商场的“进与退,显与藏,顺境与逆袭,阴谋与阳谋,商业手腕与政治心术,人脉运营与处事智慧,一招一式,一言一行”,确实写得很丰富和精彩,作为一本历史小说,作者很好得将历史轶事和经商智慧编织在一起。假如拍成一部连续剧,我想肯定是非常好看的。
显然,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学点生意经,古为今用。
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的古平原对生意这个事情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生意过程看起来是非常复杂的,但他看起来是“单纯”的。我以为这才算得上是大生意人。
最近,我流浪至杭州。就住在胡雪岩故居附近的一家青年旅舍,每天出门都会经过他创办的胡庆馀堂中药店。隐约觉得有一种穿越感。
我在想,我最近的小买卖,它是关于比特币的。我是如何从一个拥有多个比特币,变成只有微量比特币的人。本有机会来次屌丝逆袭,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更屌丝的屌丝。我想来想去,或许我不适合做这些事情,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财运。
但我依然在寻找屌丝逆袭的机会,为了鼓励我自己,我又看了一遍电视剧香港经典电视剧《大时代》和电影《华尔街》以及这本《大生意人》等。
我想,一部电影或一本书,一个故事,有时就是有让你成为那主人公的力量。
或许,它仅仅是给我带来点幻想而已。
2013.12 刊于成都《明日快1周》

  《大生意人》读后感(十):比金庸更精彩

这两天正打算重新拾起金庸老师的十四天书看一看,但我顺手拿起这本书看下去以后,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完全忘了金庸老师的茬。
之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比金庸老师的武侠更加精彩,倒不是因为赵之羽老师的写作技法和故事情节比金庸老师更高,在这方面,两人大概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的。
双方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故事主题和角色类型上,正是由于这一差别,这本《大生意人》才具有十四天书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价值。
金庸老师的侠客,虽然身负非凡之力,却始终无法走出传统与历史的困局,徒有千钧之力,万夫之勇,赤诚之心,却终究不能定国安邦,不能革新时代,纵然在江湖中闯荡许久,奇遇无限,最终最好也只不过得一个仙缘侠侣,远遁尘世的个人小团圆,而即使是背起家国大义的侠客,能够尽责如郭靖,牺牲如乔峰,这样的豪杰人物也终究无力阻挡历史的沉重,化解世间的苦难,这不是因为他们作为人不够杰出,而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武与侠担不起的历史难题,解不开的文明之结。
然而,仙侠无能为力之处,商人却有法可想,从结构和剧情上来看,这本《大生意人》的主人公所遭遇的奇遇和凶险,与金庸式的武侠奇遇颇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面对小人的奸邪诡计,豪强的欺压抢夺,官府的横霸凶残,赵之羽笔下的主人公没有技压群雄的惊世武功,也没有羡煞凡夫的仙侠奇缘,完全是靠着智慧与胆识,责任与道义,忠诚与勇气,与同伴们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主人公身上现实主义的闪光品质与准确判断,比起虚无缥缈的绝世武功,更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借鉴。
当武侠们为了虚荣面子相互厮杀之时,古平原却与最底层的民众一起,为了生存发展而艰辛努力;当武侠们还被囚禁在小农经济的门户之争、华夷之辨中缠斗不休的时候,古平原的商队却用马蹄、车轮、船队,越过了高山大漠、草原沼泽、关内关外,大江南北,将不同的地区、种族、文化,用共同的利害博弈与生死逻辑连接在一起。
于是,商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所能展示的视野,比起侠客与骑士,广阔和高远了无数倍。
武侠传奇与帝王权威其实同样建立在农业经济之上,现实中武艺再高超之人,也不过是一夫之敌,而帝王的权力却由万人敌的军事艺术所护卫,故而武侠在现实中无法战胜帝王,理所当然。
然而商人所代表的文明力量却拥有超越这种陈旧历史的力量,通过运输货物,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能够创造固步自封的农业所无法企及的生产效率;而更重要的是,贸易往来联通了不同的民族、国度、文明集群,现实货物、技术、思想文化的跨地区交流和低成本扩散,推动了人类全体的文明进程,如果没有商人阶层的努力,人类今天必然依旧停留在黑暗的帝国战争与蛮武霸权之中。
在我“大中华”封闭落后的历史传统中,鼠目寸光的统治者和文人集团只知痛斥商人的所谓奸利,却根本理解不了要做真正的大生意,必须立足于充足的信用和广泛的沟通理解,而也只有这样的信用和沟通体系,才有可能将人类带入近代文明。然而在帝国武夫蛮横武力和宫廷文臣腐朽思想的反复压榨摧残之下,中华文明的商业体系迟迟无法健康成长,让中华文明的整个历史被帝王宫斗,文臣权争,武夫暴行等毫无创造力的老把戏长久占据。
在这个意义上,赵之羽这本描写传统中国商人的小说,是对我们民族长久缺失的历史和意识的重新补完。通过重新发掘那些被官场文章所掩盖的往日民情,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传统中沦丧已久的闪光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