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史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史记》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2: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史记》读后感10篇

  《史记》是一本由司马迁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7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记》读后感(一):棠棣读书《项羽本纪》共读活动第一场分享提纲

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继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分享:下相即江苏宿迁,楚汉相争,两个江苏人之间的争斗,古中国九州,江苏居其二,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姓氏与封地、封国的渊源关系。
  
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分享:项羽的不注重细节,志大意疏;项羽的“取而代之”言论一方面指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另一方面也跟其楚国贵族身份密切相关——身份的重要性——编草鞋的刘备仍打出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
  
原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分享:项羽的勇猛与项梁的果断相配合;为什么要杀会稽守——革命主导权的问题——创始人即领袖;江东不是指项羽故乡宿迁,而是吴中(今苏州);项梁在实干中考察干部,起事准备已久——成功者的光鲜与背后的“十年磨一剑”。
原文: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陈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分享:勇猛者仍然需要有德者统率——辛亥革命黎元洪故事——起义的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合法性与号召力;渡淮标志着正在开始逐鹿中原。
  
原文: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鸡石。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项梁。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
分享:对陈王的维护——道统至上的斗争策略——需求起义战争的合法性;陈王死才引发项家的起兵自立——起兵与崛起的内在逻辑;最后一句,此时刘邦明显从属于项羽。
  
原文: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分享:为何打出楚国旗号,而不是吴国或者越国旗号——起义合法性与情感号召力至关重要——寻求最广大民众的支持;此时陈婴地位不亚于项羽。
原文: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故齐将,居赵不敢归。田荣立田儋子市为齐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分享:未成事,已内讧——各家义兵之间的勾心斗角——三国时期义兵讨董卓旧事。
  
原文:项梁起东阿,西,此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分享:满招损,谦受益——亘古不变的真理;宋义这一角色的正式出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原文: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巨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分享:将巨鹿大战的序幕交待清楚;陈余的河北军——留下伏笔。
  
原文: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分享:刘邦的地位跟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迅速崛起。
  
原文: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陵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分享:楚怀王人事安排的失误——项羽仅居此位,但范增同样在领导阵营,主将空虚——自古文人统率武将,要么武将惨死(明末孙承宗,袁崇焕),要么文人不得善终;宋义善于谋略,项羽善于勇猛;宋与项的争斗,表面上是路线之争,实际上是权力之争;宋义仅凭谋略,一下子跃居项羽之上,又摆出领导派头,遭遇杀身之祸实属必然;楚怀王的权力平衡策略与失败;项羽的勇猛与果断再见一斑。
  
原文: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分享:破釜沉舟,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勇猛与果敢;各路义兵的个个心怀鬼胎;项羽的威猛震天;道统制造合法性,但实际的权力与地位,只能靠战功打出。
  
原文: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分享:乱世武将的出路悖论——战败,死,战胜,威胁主上,亦死——两难境地;陈余的劝谏策略。
  
原文: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分享:成年男人的流泪——通过表演赢得信任——演技之于社会人的必备素质;军粮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原文: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分享:秦军与诸侯军之间的矛盾——降军再反的历史诸多案例——降军与先头兵,一来通过杀戮自己人验证忠诚,一来被消耗有生力量;最后一句话,短短几个字,项羽的残暴尽显。
原文:西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分享:“不得入”三字,完全可以想象项羽的气愤与失望;刘邦阵营里也有不稳定因素,可惜未能被项羽好好使用;兵力对比上项羽的明显占优;刘邦的大志者不图小利;为鸿门宴的启幕做好全部铺垫。
(本文是蓑翁为2017年3月10日晚棠棣读书《史记·项羽本纪》共读活动第一场所作的分享提纲。)

  《史记》读后感(二):孟尝开篇

20170905读书打卡 《史记》孟尝君列传 田单列传。 孟尝君时,七雄并峙 为他在其中保全自己,提供了“国际”背景。 在自己遭到怀疑,被罢免时,可以利用别的国家,让自己在齐国继续为相。 孟尝君食客三千,人才梯队很充实。真正深谋远虑的也就冯驩、苏代两人而已。 孟尝君的策略选择中,很多时候是为了个人私利,而至国家利益于不顾(比如,某人为相,威胁他的位置,他就用计将人拿掉)。战国的战火烧了那么多年,大概就与这有关吧。 田单列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乐毅,为报黄金台上意,伐齐,大胜。拿下七十多座城池。就有两座久攻不下。一即墨,一莒。 田单用奇计,取胜。太过精彩。一鼓作气,收复失地。

  《史记》读后感(三):史记之忆

    中学课本中的《陈胜世家》开始了我与《史记》初次相见,大学的再读陈胜则加深了我对于《史记》的理解与喜爱。
    《史记》中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孔子世家》这一篇。作者司马迁用其极高的文学造诣将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的一生向读者娓娓道来。孔子的智、孔子的才、孔子的决心、孔子的毅力在这短短几千字中跃然纸上。孔子的谆谆教诲通过司马迁的笔下晕转开来,纵闭上眼,也言犹在耳。
    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史记,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具有极高可信性的史料,也能学习到那优美的文辞,感受动人心弦的文风。而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还能从《史记》中学到些什么。
     

  《史记》读后感(四):司马迁的情与意志

读《史记》,时时都有司马迁。哪怕他并非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你跟着他,他叫你,看这个,看那个,他叫你大概看看,他叫你仔细听好,你都亦步亦趋地跟着。篇章终了,你会期待听到他的解读,你会深深回味他的一点感想——太史公曰。

后世史官觉得这个格式很好用,于是依样画葫芦,也在篇章最后留下传论。讲道理,谈得失。但这是一份工作,要讲“政治正确”,只能戴着镣铐跳舞。班固在《汉书》里写《司马迁传》,几乎原文照搬了司马迁自己写的《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但在《汉书》里,丢掉了重要的一句。司马迁评价孔子的《春秋》,说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然而在班固这里,“贬天子”一句不见了。

甚至,班固在《司马迁传》的传论里,专门批评了司马迁的这种“张狂”。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班固认为司马迁崇尚道家黄老多于儒家六经,花了许多笔墨来写游侠刺客之类不法之徒,又写了货殖列传讲有钱人怎么发达,这是嫌贫爱富。

但正因为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司马迁以后无来者的共情能力表达了对于卷入历史的人之理解,之同情。“古今”之变,也因此在它一步步走来的时候有血肉,有温度。他写刘邦,游手好闲,爱酒好色,出了事儿就会大叫,咋办啊!然而他也写英雄气概。项羽一箭当胸,射中刘邦。刘邦痛弯了腰,却掩饰说,被射中脚趾了哟!

他写刺客,写游侠,写倡优,儒家传统里值得、不值得注目的,他都写。在这点上,司马迁不为任何学说摇旗呐喊,诸子百家,读书人与屠狗辈,他有足够大的胸怀去容纳,去理解,去共情。

他有这样的心气与可能。司马迁虽然是“体制”里的人,但写史书于他,不算公务。司马迁做太史,用他自己的话讲,职责是“掌天官”——管天文历法的官。所以,在《汉书》里,我们看到他出场是与壶遂联名上的一封奏议,建议改历,于是才有汉武帝时候的“太初历”。写历史,写《太史公书》是私活,这样一点腾挪辗转的空间,加上汉初残存的那点意识形态领域的缝隙,让他能自由地取舍官方的意识形态。

中国的古书分“经,史,子,集”。经是儒家经典十三经,史是史书,子是成一家之言的诸子百家,而集,是文人的作品。《史记》自然是史部,但它又其实无法分类。它是历史,是看过成败兴亡,经历过风光与不幸的司马迁对于古今、天人的“一家之言”,也是文章家司马迁咏史、述怀的经典散文。

司马迁写《孔子世家》便去鲁,去曲阜看孔子庙堂的车服礼器,看习礼的儒生,与他们一同讲学,所以他对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慕才有比套话更多的真诚;他写《魏世家》写《信陵君列传》就去魏国曾经的都城大梁,看遗迹,依然居住在那里的人告诉他,秦破大梁,引河沟而灌,三月城坏。秦破大梁,不仅是材料里干枯的文字,还是他亲自到达过的场景。

所以,《史记》当然是历史材料,是父亲司马谈临终前殷殷托付的家族野心,是他作为学问家,眼光、学识与能力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与他的生命实践融为一体的立场。有人叫这种“立场”为“史观”,但在司马迁这里,“历史”已经超过了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他的经验,也是他对于世界的判断。

《史记》有一百三十篇,有十篇因为各种原因有录无书,但是从司马迁对于一百三十篇的编排,总可以大概窥探他的“立场”与他的“意图”。本纪第一篇是《五帝本纪》,讲“为公”——尧老了,要找继承人,“贵戚及疏远隐匿者”都一视同仁。世家第一篇是《吴太伯世家》,讲“孝”——周太王有儿子三人,太伯,仲雍,季历。季历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父亲,周太王爱季历,想要他做继承人,太伯与仲雍不忍父亲为难,一气跑到了吴地。列传第一篇是《伯夷叔齐列传》,讲“仁”——孤竹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都想把王位让给对方,于是结伴跑了。原想定居西岐,武王伐纣,扣马而问,“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也不能力挽狂澜,于是采薇首阳山,求仁得仁,饿死了。

但司马迁的故事里,赵朔被奸人屠岸贾陷害,庄姬留下遗腹子,在家臣程婴的忍辱负重中长大。在这个故事里,司马迁写了一个细节对话,公孙杵臼问程婴,“立孤与死孰难?”程婴说,“死易,立孤难。”这是司马迁的自我表白,关于他为什么选择自请腐刑免去一死。为了意气,尊严去死,自然是高尚的,但高尚而脆弱。忍辱负重可以完成襟抱里尚且幼弱的志向,那就忍。不管咽不咽得下去。

中国有“写史”的传统,“历史”是对于世道最后的冷酷而公平的批判。法律尚且还要讲“诉讼期限”,但历史是没有的。每一笔下去都是最终审判。所以我们读史书会读到这样的段落:楚共王死之前,心心念念不忘他死后的谥号——历史对他的结论。他招来大臣,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灵”或者“厉”。都是恶谥。哪怕楚共王在以退为进,但起码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在“地狱”的概念尚且还没有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对一个人最有力,也最严厉的申戒是历史。

司马迁的时代,对于“历史”不大友好。秦朝有一个高效而野蛮的措施,来对付历史手里的利剑——“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到了汉代,承秦制,虽然没有高压政策,却也没有恢复先秦的史官传统。但眼光卓绝的父亲司马谈承担起了这份额外的工作,并且把它作为一项光荣的使命,传给了儿子。作为作者,司马迁的目标是作“礼”的周公,作“春秋”的孔子,是绍明是非,善恶,贤与不肖,德行与规则的准绳。所以,在《太史公书》里,司马迁两次提到了“获麟”——孔子作《春秋》绝笔那年捕获了一头麟,在司马迁的时代,汉武帝元狩元年,这头神秘而寓意丰富的瑞兽又一次出现了。司马迁认为这是对他使命感的肯定与昭明,于是这也是他预备将要搁笔的时候。

他既然拿了这支笔,便不辜负。

前些年,各种各样的“某某某说史记”很流行,我也听过。但这些打着讲“史记”旗号的讲座,只把《史记》当做一个八卦故事的一种来源,既不告诉你司马迁为什么要这么写,也不告诉你他怎样把他看见的材料组织成现在我们见到的《史记》篇章。他以怎样的宗旨做裁剪,他一定要带我们去看的细节。一百三十篇《史记》,在“某某某说史记”中,不过是历史故事大全。

但这恰恰是最买椟还珠的一种读法。司马迁所见到的材料,大多数我们也能见到。《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春秋公羊传》,《左传》(他也许看过也许没有?)诸子百家之言,甚至,我们还看到了更多的金石碑刻,看到了各种各样出土的帛书简册,睡虎地的秦简,清华简系年……我们拥有甚至比他更多的材料去补充和反驳他的叙述。这是我们用两千年换来的珍贵机会,去逼近他通过裁剪、安排所传达的“意图”。这就是读懂。也是司马迁自己讲过的他等待的读者——“后世圣人君子”(挟时间之便,况且打肿脸充当一会儿)。

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说书人,是我们后人的无知与敷衍。司马迁,他不提供茶余饭后的八卦材料,他也不等待庸俗。他以不寻常的毅力与忍耐,等待不可能的到来,哪怕他死了再也看不见,他也期待后来的圣人君子读懂他,也读懂他所指向的是非和善恶。

~~~~各位客官,欢迎关注我的公号"北溟鱼"做烤肉能喂饱上万人那个~~~~~

  《史记》读后感(五):透过李将军列传和卫将军骠骑列传论李广与卫霍为将之优劣

笔者以为,论用兵,李广与卫霍是没有可比性的,卫青霍去病是同一个级别,属于天才型的名将,而李广之流,不过是武艺出众,还有就是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就是了,连二流都算不上,根本不能与卫霍二人相提并论。
只是司马迁因为他个人的原因,对汉武帝十分不满,连带着对以裙带关系上位的卫霍二人也有了偏见,而对于悲剧性的人物,如李广,多怀有同情之心。自然了,历史学家也是人,立场带有主观色彩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读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作者的代入感给蒙蔽了。
历史上对于这三个人的评价早有定论,许多人都知道卫霍二人的军事天才,很少有人把李广视为名将。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曾经说:李靖是萧铣、辅公祏之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这就是把卫青、霍去病与韩信、白起二人并称。又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得知蓝玉大破北元后,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读者也不是傻子,历史上就有很多人注意到了司马迁对李广的偏袒,进而为卫霍二人鸣不平。比如明人黄淳耀评论:“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认为司马迁对李广和卫青的评价不公。宋人黄震在《史记评林》中则认为:“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除了后世之人对卫青、霍去病、李广三将之优劣早有定论外,时人如刘安之愚蠢,亦知卫、霍,而不知有李广。淮南王刘安欲谋反,深忌卫青之将材,其派出的刺客首选的刺杀目标就是卫青,至于李广,如刘安之流,尚且从未放在眼里,可见李广相去卫青何止道里计。明人王夫之论及刘安谋反一节,亦论曰:知无能与卫青敌,而欲徼幸于刺客,安即反,其能当青乎?即刺青,其能当霍去病乎?可见武帝一朝,论当世之名将,当首推卫、霍,如李广辈,实在不值一提。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李广难以建功立业,只是运气太背,而卫青、霍去病能够青史留名,实在是运气太好(有裙带关系)的缘故。对此,我想说的是:首先,正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所说,要想成为名将,运气是必不可少的。道理很简单,你再有军事天赋,武艺再高强,一上战场就被一个小兵给射死了,哪还谈得上什么建功立业?
其次,李广每次参战,都没有达到封侯的斩首标准(秦汉军功制度非常严苛,俗称“抢人头”,参见《史记·冯唐列传》魏尚事),不是被俘,就是迷路,难道仅仅是运气差的缘故?一次两次倒还可以说是运气太差,每次都是如此,恐怕就不是运气能搪塞的过去的了。同理,霍去病首次出战就勇冠三军,姑且可以说他是运气好,可是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的立下战功,你还能说人家仅仅是运气好吗?所以,事实就是事实。李广难以建功立业,主要是他自己军事素质的问题。
按理说,他也是老将了,为什么经常迷路失道路,而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却总是每次都有仗可打呢?电视剧《汉武大帝》曾经有这样一个细节: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前,汉武帝为他践行,在检阅他的军队时,他发现霍去病军队里有不少匈奴人,这些人携带的武器装备也与旁人不同。霍去病解释说汉军以前没有出征过河西走廊,对那里的地形和风土人情都不了解,别的不说,连哪里有水草都不知道,所以他需要向导。正好汉匈开战后,有不少匈奴人投降了汉朝或被汉军俘虏,他们正好可以作为我的向导。事实上,霍去病能精准定位,打击匈奴,肯定有匈奴降人作向导。以漠北决战一役为例,霍去病军中就有不少胡人立功封侯,比如“故归义侯因淳王复陆友、楼剸王伊即靬皆从票骑将军有功,封复陆支为杜侯,伊即靬为人众利侯”。汉武帝诏书中说霍去病部“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霍去病能取食于敌,更印证了这一点。
不然,为什么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都让匈奴猝不及防,一再惨败呢?要知道,要在人生地不熟的茫茫大漠戈壁和草原中搜寻到敌军的主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不要说可能会找不到水源,或者中埋伏了。事实上,汉昭宣时期,汉朝几次派军队远征匈奴,却常常找不到敌人的踪迹,无功而返。所以,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霍去病的成功,李广的失败绝非偶然。明人王夫之评李广,曰:东出而迷道,广之为将,概可知矣,可谓一语中的。
再看看三个人的军事素质。可以说,李广有的军事素质,卫青和霍去病都不缺;而卫青与霍去病的素质,他却没有。卫青与霍去病都骑射过人,敢于深入,胆气决不逊于李广;卫青也与将士同甘共苦,常常身先士卒。霍去病虽然做不到与士兵同甘共苦,但他总是身先士卒,用他必胜的信念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士兵跟随他全力战斗,用胜利的荣誉和赏赐激起士兵对战争的渴望,其麾下的将士所以也常常立功封侯。
霍去病虽不读孙吴兵法,但他深得兵法精要,知道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赏罚分明,能够尽力为将士争取最大的利益,激励他们为了胜利、为了战利品、为了赏赐而战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能抚恤士卒,打不了胜仗终究是无用的。
我们再看看卫青和霍去病所具有的素质,哪些是李广所不具备的。
卫青立下赫赫战功,但没有丝毫架子,为人谦逊低调,从不仗势跋扈;而李广心胸狭窄,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仗着自己的权势就把以前得罪过自己的霸陵尉给杀了,尽管别人只是尽忠职守。
另外,众所周知,杀降不祥,更不符合道义。可就是这个太史公所说的百姓无老壮皆为垂涕的李广竟然以奸诈的手段杀掉已经投降的羌人,而且还是他自己引诱投降,许诺不杀的。我们再对比一下霍去病,他奉命率兵受降,但浑邪王手下有些人不愿投降,想逃跑。对于这种中途变卦的行径,霍去病也只是震慑性的杀了想逃跑的一些人,并没有迁怒旁人,将他们全部杀掉。估计要是李广来受降,恐怕这些匈奴人一个都活不了。
再看看对于物质利益的态度,李广和许多武将一样,比较贪图功名利禄。比如他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结果因为私自接受诸侯王的赏赐而犯了忌讳,没有得到汉景帝的赏赐。
说他贪钱,是因为他几次作战不利,按律当斩,却都有巨款赎为庶人,而史书中并没有说他家世显赫,不过是八百石的小官,即使后来做到两千石的太守,也没有多少钱,更何况他老是作战不利,也得不到赏赐,想想司马迁本人就是因为没钱赎罪才惨遭宫刑的。
再看看霍去病,汉武帝给他修豪宅,他坚决推辞,回答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操!当然,我也不是说李广就不爱国,但这一对比,两人的境界高下立判。
司马迁虽然一再偏袒李广,贬低卫霍二人,但他终于还是在矛盾中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司马迁在卫青的传记中称他”以和柔自媚于上,天下未有称也“,但又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借伍被之口称赞卫青“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也”,赞扬卫青谦逊知礼、才能出众、爱护将士,是古来少有的良将。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司马迁的矛盾和痛苦了。他一方面看不起卫霍二人的外戚和私生子的低贱身份,又不得不承认二人的军事才能。
那么既然李广弗如卫、霍远甚,为何当时的社会舆论却明显更推崇“华而不实”之李广呢?(不独太史公如此)。对此,明人王夫之所见最为有识,认为这是因为李广比较擅长结交士大夫,以博求声誉之故,其论曰:以名誉动人而取文士,且也跻潘岳于陆机,拟延年于谢客(指谢灵运),非大利大害之司也,而轩轾失衡,公论犹绌焉,况以名誉动人而取将帅乎!将者,民之死生、国之存亡所系者也。流俗何知而为之流涕,士大夫何知而为之扼腕。浸授以国家存亡安危之任,而万人之扬诩,不能救一朝之丧败。故以李广之不得专征与单于相当为憾者,流俗之簧鼓,士大夫之臭味,安危不系其心,而漫有云者也。
广出塞而未有功,则曰“数奇”,无可如何而姑为之辞尔。其死,而知与不知皆为垂涕,广之好名市惠以动人,于此见矣。三军之事,进退之机,操之一心,事成而谋不泄,悠悠者恶足以知之?广之得此誉也,家无余财也,与士大夫相与而善为慷慨之谈也。呜呼!以笑貌相得,以惠相感,士大夫流俗之褒讥仅此耳。可与试于一生一死之际,与天争存亡,与人争胜败乎?
不然,以汉武之雄才大略,怎会有良将而不用,不过是他深知李广“华而不实”,难堪大任,汉军要横扫漠北,关键在于卫、霍二人,但为了照顾社会舆论,终于还是不得不做做样子,让李广参与漠北之战。王夫之接着说道:卫青之令出东道避单于之锋,非青之私也,阴受武帝之戒而虑其败也。方其出塞,武帝欲无用,而固请以行,士大夫之口啧啧焉,武帝亦聊以谢之而姑勿任之,其知广深矣。不然,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而武帝何以收绝幕之功?忌偏裨而掣之,陈余以违李左车而丧赵,武侯以沮魏延而无功,而卫青何以奏寘颜之捷,则置广于不用之地,姑以掣匈奴,将将之善术,非士大夫流俗之所测,固矣。东出而迷道,广之为将,概可知矣。广死之日,宁使天下为广流涕,而弗使天下为汉之社稷、百万之生灵痛哭焉,不已愈乎!广之为将,弟子壮往之气也。“舆尸”之凶,武帝戒之久矣。(舆尸,以大车运尸体,形容大败后之惨状)
最后,从两传(卫将军骠骑列传与李将军列传)的文字表述来看,给读者的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卫青、霍去病横扫漠北,屡建战功的事迹,都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展开的,似乎卫霍大破匈奴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具体到军功,则是如流水账式地机械记录某次战斗斩首多少级云云;反观李广之列传,却处处充斥着令人神往的传奇故事,什么神箭退敌,装死逃出生天,打猎箭矢中石没镞之类的。其中太史公刻意贬低卫霍,抬高李广之痕迹,岂不是很明显吗?而且,只要读者读完两篇传记后静下来稍稍思虑一番,就不难发现这是太史公的曲笔,李广的传记为什么主要记载的都是一些传奇逸闻(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匹夫之勇),却在表现军功最关键的斩首级数上沉默不语呢?稍一思索,其中的微妙之处不难明了,正是因为李广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军功,所以只好用这些传奇故事来装点门面;相反,卫霍的传记里虽然不少都是斩首级数的流水账式的机械记录,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卫霍马踏匈奴,横扫漠北的显赫战功。
所以,李广相较于卫青和霍去病,那可是差得远了。至于霍去病和卫青二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足以与韩信、白起、李靖等人并称于世。

  《史记》读后感(六):简评李斯列传

       极端自私、极端懦弱,是司马迁对李斯的批判。诚然,在始皇突然病逝,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畏祸贪权的李斯,在赵高一面利诱一面恐吓之下,轻易的就被拉上贼船,杀扶苏,立胡亥,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倒行逆施,最终也导致国家颠覆,而自己也家破人亡。而在李斯这一生及其丰富的政治生涯中,我们亦可学习到人生哲理。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是李斯一生的出世信条。李斯平民却到权倾天下,是他的处世信条指引着他前行。从年少时的观鼠,他就知道选择一个正确政治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他从苟卿学成帝王之术后,并未选择辅佐当时政权腐败,但却是他故土的楚国,而是选择了当时国力强盛的秦国。如果以如今的价值观来判定李斯的做法,无遗是卖国求荣,而以同是名士的屈原对比,两人同胸怀大志,但忠君爱国的屈原选择了腐败的楚国,而这也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终生郁郁不得志,唯有他那炽热的爱国爱民之心为后世所欣赏,但却辜负了他的一身才华。而追求权谋的李斯,却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华,辅佐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坚持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乃至于对全国车轨的统一,在强盛的秦帝国,到处都存在着他的影子,乃至于影响着后世。
     李斯虽凭借才华一次次地成功了,却在争名逐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在始皇死后,他在赵高的怂恿下,他被轻易地说服了。因为他的极端自私,极端保命保官的心理,注定了他不能善终的结局,他所缺乏的,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他一生只为功名利禄,为达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为了国家能控制百姓的思想,能在瞬间坑杀儒生。他在成功中一次次地跨越着道德底线,最终也只是迷失自我,而他的行为,也无法为中华从古至今的价值观所接受,因为他缺少的是一种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气魄,他欠缺的是一种爱国爱民的热心。或许,我们无法拥有李斯那样的才华,也无法拥有他那位高权重的地位,,但是我却要以李斯引以为戒,我需要一种属于自己的原则,因为他是我们走在正确道路上的戒尺,指引着我们不做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线。

  《史记》读后感(七):选读:《项羽本纪》、《吕不韦列传》

《史记》是大家上学时都在课本里学过的中国历史名著,为西汉时史官司马迁所作。我常把司马迁和司马光搞混;两个人都同一个复姓,也同是伟大的史书作家(后者为北宋时人,写出了300万字的《资治通鉴》)。司马迁个人生活更为不幸一些,在开始编写《史记》的第二年因为替李陵直言,被判腐刑(小弟弟被割掉了)。不过这虽然是他的不幸,也许是我们后世人的万幸,有可能他没有其他欲望了,把精力全放在能让他万世流芳的这个伟大工程上,从而编写出了这本巨著。
因为司马迁是史学家不是科幻小说家,他又生在西汉,《史记》写成于大概公元前91年,因此《史记》涵盖的历史时间要比覆盖1300多年的《资治通鉴》短的多,多是秦汉内容。
《史记》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本纪是写皇帝的,世家写的诸侯,列传是各种历史人物。汉朝时对项羽还是比较推崇的,认为“政由羽出”,因此虽然项羽没当过皇帝,仍然把他列到12本纪里。
《项羽本纪》比起其他章节也略长。很多人认为,《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杰出的一篇。我们熟知的很多成语,如“作壁上观”、“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沐猴而冠”、“四面楚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等直接出自本篇。没有这篇,那么多以鸿门宴、霸王别姬为题材的戏曲、电影都无从谈起。
我个人以为,项羽最后的灭亡,充满了悲剧色彩,无非是小说家言,增加传奇性质而已;其实,越是把项羽写的有勇,就越突出其无谋;充其量他只是充当替刘邦灭秦、建立帝业的一块基石而已。
项羽杀掉了准确判断出其父将要失败的命运、在秦赵相持之际劝楚军坐收渔翁之利的卿子冠军宋义,是暴力驱逐智慧的先兆,还是建立威望的必须?
项羽坑杀了秦降军20万,残暴之至,却在鸿门宴那么好的机会放过了沛公,可见没有成事的大狠心;相反,本来贪财好色的刘邦,占领了咸阳后却秋毫不犯,被范增一眼看出这人实在是有更长远的打算,为成大事而放弃小的欲望,比不知道收服人心的项羽高了许多。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 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是如此虚荣,又如此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怎么有称王天下的胸怀和智慧呢?
看这篇时很少有人能不问这样一个问题,项羽的叔叔项伯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提前把项羽灭掉刘邦的意图透露给了刘邦的军师张良;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要干掉刘邦时挺身而出,进场与项庄一起舞剑,时时以身体挡住刘邦不让项庄得手;项羽劫持了刘邦的家人想要杀掉他们时,项伯又劝住了项羽,保住了他们的命。项伯为什么要这样做?网上很多人写了长长的文章,说项伯是替侄子着想,因为不管怎么说项羽鸿门宴上杀刘邦都不合适;不过我不能同意:纯以结果来看的话,项羽最后的结局是兵败分尸,项伯却被刘邦封侯,得以善终,因此项伯的叛变行为是成立的,而他私通张良的直接原因是张良曾有救恩于他。
《吕不韦列传》这篇要短的多,也同样很有意思。关于吕这个人的生平,我之前在《吕不韦卖的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里有小结。总的来说这是个目光长远并苦心经营的人,从一个商人,抓住别人的心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奇货可居做到国父(甚至有可能秦始皇都是他私生的)。
文中最后他自尽而死;如此一个有长远眼光、编出了《吕氏春秋》的人,会防不到这样的下场吗?他找个替身为他死,自己从此销声匿迹也不是没有可能。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史记》读后感(八):读史记中之项羽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没有大成就,而学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也许有人会疑惑这样不肯可以学习钻研甚至可以说不学无术的一个人日后怎么会成为一代霸王呢?但我认为,项羽虽没有达到学术精湛的地步,可他毕竟学到了基础的知识,能够基本地处理一些相关的事务。这也是他后来能在事业上拥有自己一片天地的关键。学习就是如此,并不需要所有的知识都精通,有些只需要略微了解涉及即可。我们现代的中学阶段教育中,很多知识都是老师口中的基础知识,到大学有机会才会深入去研究,由此也可见这个道理。 《史记》中项羽观看秦始皇游会稽时说:“彼可取而代也。”此话虽说有点年少轻狂的味道,但也可见他胸怀大志。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拥有的野心。项羽力拔山、气盖世,拥有众人羡慕的优势,而他也有自己的抱负,才能成为“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纵观全篇,作者司马迁对他的态度也是比较欣赏的,即使他最终的结局是悲壮的。 这么优秀的一个英雄,最终会失败,也必然有着一些致命的缺点。他优柔寡断,分不清敌人与朋友。鸿门宴中,刘备对他的讨好,加剧了他的心软,使得刘备有机会顺利逃跑,赢得生存的机会。项羽重视兄弟情分,讲义气,但他却似乎忘了,战场上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如果说项羽不够狠毒,那么他入关后烧杀抢掠的罪恶行为,以为烹煮活人等一系列残酷刑罚,又不知该作何解释?他性情暴戾,是个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诸此种种,终于导致了他在江边自刎的悲剧。司马迁写的时候也并没有刻意抹淡他的不完美之处,而是有感情地塑造了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赞叹、敬佩的,这样的一个英雄,尽管结局并不能成为一世君王,但终究对当时有着巨大的贡献,造就了他的名声流传万世。

  《史记》读后感(九):太史公想说的:别让高墙驯化了灵魂

历史书写本身的风骨
    
    梁文道曾说,中国历史最动人之处,往往在历史书写本身。此言得之。写史者有的受家庭影响、有的受皇命所托,都着力用“实录”的方式,在汗青之中留下自己的文字;他们中大多为前代写史,因而用笔分明、忌惮不多,还有个别的为今朝今世写史,在皇权的压制下依旧风骨凛然,不为尊者讳。不论书写者最后收梢为何,这段记忆总归鲜明地留待后人查看。
    譬如《史记》,譬如太史公。
    太史公的命运早在高考作文里被讲述过无数回了,但每一回念及都令人唏嘘不已。《史记》用笔如有千钧,浩荡锋利的笔法背后却是一副残破孱弱之躯,太史公试图用他的笔、他的华彩将时空隔开,亦隔开自己令人哂笑的皮囊。我不知道徇徇儒生要多大的勇毅才能做出苟活下来的决定?
    但他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儒生,他是手握秃笔的太史公,因为有了这支笔,他足以成为与皇权抗衡力士。譬如《孝武本纪》,乍眼看上去像一部神话故事,充斥着汉武帝迷信鬼神、四处求仙的闹剧——司马迁写汉武帝是以批判为主的,但可贵的是《孝武本纪》不仅有爱憎分明的情绪的勇气,更有然而对汉武帝治国经年的严谨陈述。《项羽本纪》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刘邦的死敌项羽位列皇帝本纪之位,所倚赖者,只有太史公本人心中对英雄的仰慕以及天地正义。又譬如《陈涉世家》,司马迁将贩夫走卒(还是失败者)与周武王相提并论,与之后不少史书的冰凉冷漠全然不同。在中国历史中,英雄只是一瞬,历史是弱民与君王共同扛负的,是由懂得顺势而为的人来享用和书写的。然而太史公不同,他是千年作史者中绝少的英雄崇拜者,他直笔记述胜负,却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笔下走过的多是失败的英雄和成功的小人,而且史家爱憎分明。即便煌煌千年历史并不是由所谓英雄来书写,即便为太史公所讥刺的小人埋葬过多少英豪,太史公依旧秉持这份天真和坚毅,为英雄篆下碑刻。
    当真“浮生所欠只一死”吗?太史公的人生已不需赘述,那必定是由辛酸和血泪写就的。只是当有人可以让天地正义和风骨凌驾在生命至上,哪怕是残生,也应该得到后世最盛大的尊敬。
    历史当真无所畏惧,往往销了一本,还有千万本被用鲜血留下,藏在夹壁中,藏在地窖下,埋在心中和记忆里,中国古代皇权一手遮天,却独独敌不过史家孤弱的秃笔——原因无他,不过天地正义还在这个看似自私冷漠的民族心中长存。
英雄这种生物
    
    看过电影《特洛伊》的人或者看过《荷马史诗》的人,一定都熟悉英雄这种生物,以前读过一种论断说古希腊神话中凡人和天神所生的孩子叫作英雄,但其实看了电影,英雄无处不在,每个凡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些英雄的色彩。片是标准的好莱坞流水线作业的片,但程式化的制作下,英雄们却赏心悦目,从阿喀琉斯的恣肆到赫克托耳的内敛再到帕里斯在特洛伊城破时展现的些许勇气,无不令我等萝莉大呼过瘾。片中有一幕,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在城下决斗,这两位都是各自城邦的第一勇士,而这场争斗只有一个得生,因而于观众而言这种悲凉中夹杂感佩的情感极为强烈。跑题了这么久,我只想说明一点,英雄不止一种形态,英雄无所谓何种形态。
回到《史记》上,前文写了太史公激赏的项羽、陈胜,这些都是大众英雄,率领过千军万马,对抗过暴秦统治,于公心,于天地,都是正义的。在太史公这里,英雄远远不止这么狭隘,他们还可以是黑暗中的刺客,被官府逼得无处可走的游侠,甚至他们可以不忠于天下,只忠实于自己的信仰。譬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
严格而言,这些列传的笔法精彩如同小说,丝毫不见史书的枯涩。譬如《刺客列传》中最为人称道的一段“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太史公用的是最简洁有力的白描,一个“和而歌”,一个“击筑”,烈烈北风就穿破荒野而来,直到最后一句“终已不顾”,几乎令人泪下却又令人击节。又如写死士豫让毁面吞炭为主人智伯复仇,千机算尽,最终失败,只能在胜利者的怜悯下“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为之涕泣的又何止赵国志士?太史公的叙写看似简练,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情绪在。只因英雄之心,大概是相通的,豫让为了替死去的旧主报仇,一个本该翻云覆雨的志士成了“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的死士,三次伏击赵襄子,不惜自毁容貌、吞炭变声,最后仍敌不过赵襄子的“天命”,只能刺衣泄愤——这种人生在我们看来总归是不值的吧,这又类似太史公,本该五陵年少、才子风流,却因为内心固守的正义和坦率残度余生,在当时人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这样的人生,只需退后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但对于豫让、太史公这样的英雄来说,退一步意味着放弃对信仰的坚守,因而虽千万人吾往矣。
英雄是这样的生物:他们有的心系天下,有的尊崇自己的信仰,普遍命途坎坷、不得好死,他们有的脚踏天下、翻云覆雨,尝到了胜利者的滋味,却享用不了分毫的岁月静好,而他们中更多的,连胜利也未曾尝过,血泪流过之后,成了后来者的垫脚石。这样的人生写到史书中,大约也只能得到一声喟叹、几番萧索,英雄们短小的传记与皇帝们的动辄几万字的本纪根本无法相比——我们这个民族向来是崇拜胜利者的。太史公最可宝贵之处就自己是失败的英雄之一(起码在当时看来)因而对悲剧英雄充满敬畏和深情。民族的脊梁可能也就在此,如若人人都害怕成为历史的炮灰,那么大厦将倾之际又有谁敢站出来背负青天?英雄或许成了炮灰,但终是英雄,至于小人,无论如何金紫加身,也终归是小人而已。
站在鸡蛋这一边
村上春树有一个论断:“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他随后给出的解释让我很感动,感动的程度丝毫不下于读到荆轲、豫让时的(我这是作吗……),他说:“轰炸机、战车、火箭和白磷弹就是那堵高墙;而被它们压碎、烧焦和射杀的平民则是鸡蛋……我们每个人,也或多或少都是一枚鸡蛋。我们都是独一无二,装在脆弱外壳中的灵魂。你我也或多或少,都必须面对一堵名为‘体制’的高墙。体制照理应该保护我们,但有时它却残杀我们,或迫使我们冷酷、有效率、系统化地残杀别人。”
突然有点明白了,原来太史公和他笔下的英豪,以及村上春树们都在向那座“高墙”宣战,在司马迁眼里,那座高墙是汉武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村上春树们的高墙更抽象——是体制。二人都是文人,除却文采,他们的武器也就只有对正义和信仰的坚守,这看似虚无,当事人可能命比纸薄,然而他们的文字传扬的力量横扫千军万马。其实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斗争多是为了领土、金钱、各自利益,很多时候也不乏高墙和鸡蛋之争,到封建末年尤盛,明代杨继盛们的血肉,清代戊戌六君子的呼喊,旁观者都知道这二者相争结果必然是鸡蛋粉身碎骨,只能怀一分感佩一份悲悯,然而总有人敢后继前行,水滴石穿,最终推到高墙——这就是鸡蛋的力量。
太史公所激赏的人物也是这样,他激赏六国之中的义士远胜于秦始皇,他对项羽倾注的热情远胜过刘邦,他写荆轲比写汉武帝动情,因为他们都是一类人,为了信仰、理想或者各种欲望,不惜以死向高墙宣战。就譬如那个一直作为笑料存在的失败者宋襄公,司马迁记述了他在泓水之战中的不智,却也记述了他冒险收留齐公子昭的义举,甚至将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在世人看来宋襄公滥用仁义堪称迂腐,在太史公看来却未必如此,在权谋盛行的年代,有一位这样讲求仁义并为之身死的君王,或许才允称“王道”吧。这样不驯的灵魂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尊严,那么就在史书中给予他们尊严——我暗自揣度,太史公一定这样想过。
     梁启超说能力当和责任相匹配。我却不觉得如此,失败的英雄大抵是承担了他们能力之外的责任,但不去试一试谁又能知道这是笑料还是壮举呢?况且,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奋不顾身。别让高墙驯化了灵魂——最真切的感受。
    

  《史记》读后感(十):看成败的态度-史记与三国志

今天翻完了这遍史记,继续看三国志。
《史记》记录的是130篇,50多万字,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人物多样。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三国志》记录的是189年(外戚何进之死)到280年孙吴灭亡这100年历史,人物则为三国王将相。
时间跨度不一样,作者成文的日期和心态不一样,看人物的感觉也不一样。
看史记则更多的感觉不以成败论英雄,看三国则更多评论对错是非,如同评论刚看完的一场球赛。
成败和人生高低谷是简单又复杂的事情。
读史以知兴衰,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太史公曰:道家,无成规,无常形。
智慧一些,轻松一些,淡然,豁达一些。
不浪费生命,秉持大道,有所作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史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