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00: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读后感精选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不懂经济学的奥维尔(《1984》书评)

  在这个初夏的阴天里,我浏览完了《1984》这本书。之前大概零散的看了五六十页,然后今天集中花时间把它读完了。不得不说这本书写的蛮吸引我。水平所限,只能妄加揣测书中所述,并提出一点疑问,留一个纪念,待以后掌握更多的知识后再加以深入思考。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选择观看与否----------------------------------------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文中把极权主义横行的世界描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确如此,人们向猪猡一样没有思想的活着,说服自己掌权者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所有有不正确思想的人(书中称之为犯了“思想罪”)都要被人间蒸发。这也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起某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奥维尔的确是伟大的,他在这些故事尚未发生前就预料到了这些故事将会发生。但是,这样的世界设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有时时刻刻监视着他们的思想警察,每个人的房间中还装有“电幕”,该电幕可实现双向通讯,既可以向人们宣传思想,又可以当做监视器来监视人们的私人生活,并且只要有人做了一点和统治者思想相违背的事情就会被当做犯了“思想罪”而被抓起来,经历过一番严刑拷打然后被人间蒸发。

  讲完了设定,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种设定是不现实的。这也是我说奥维尔“不懂经济学”的原因。

  显然1948年的奥维尔未能瞻望到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统治者想保持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和有互联网的时代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统治者可以很轻易的控制所有信息来源——只需要发布很少量的报纸,印刷很少量的书籍并且不断的对历史进行篡改就可以。因为信息来源少,所以对历史的篡改也是很容易的。只是修改历史所需要的成本是很高的。书中描述,需要将发行过的有问题的报纸全部收回再加以重新印刷,要保证有问题的报纸一张不剩完全被收回所需的成本可是极其高昂的。只要留下一张没被修改的报纸,人们就能很轻易的发现统治者的骗术。保持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就算在奥维尔描绘的世界中也是高到无法想象的。更遑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篡改历史并且篡改人们对历史的记忆,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了。

  再者,维持人们的恐惧也是成本很高的一件事。国家暴力机器的运转是需要成本的。“思想警察”不是白干的。书中描述的“没过几天就有一个人被人间蒸发”的情景实现起来是需要极高成本的。可以认为温斯顿最后是被人间蒸发了,这么看来,被人间蒸发的时间很长并且会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每家都装有的“电幕”,书里面写到电幕是很昂贵的东西。很难想象每家每户都装备电幕的成本该有多高。有了电幕还不算,还要有人时时刻刻监控着每个人的行动并且日夜不休,这又需要极高的监管成本。为了实现极权,管理者还要改革语言文字,创造一种表意极为模糊的“新话”,光是新话辞典就编了十个版本。这样做成本多高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么高的制度成本下这个国家还能顺利运行下去,也只有在小说中才能实现了。

  并且,有一个温斯顿,就会有千千万万的温斯顿,并且会有更聪明更不鲁莽的温斯顿。也不是每一个温斯顿都会被人间消失,时代永远不缺乏殉道者,总有能够克服101房间恐惧的人。人类对真理以及自由的求索是永无止境的。

  “真理与自由”是有价值的东西,越是缺乏真理与自由,获得真理与自由能带给人的效用水平改变程度也就越大。当获得真理与自由的价值与为了获得真理与自由而付出的代价之差远远超过了极权主义的价值与为了实现极权主义而付出的成本(包括维持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和建立国家暴力机关来控制人们思想的成本)之差时,极权主义的世界就会轰然垮塌。

  《1984》读后感(二):说一说译者。

  译者是我文学上的益友。这是其翻译生涯的处女作,出于捧场、出于好奇,我是要读读的。 这本书文学青年应该都不陌生,包括村上春树向其致敬之作<1Q84>,它所隐喻的极权社会的权力意志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自古至今,无论多么恐怖的政治和罪恶,没有一个极权社会敢于封杀人的情爱。就算淫欲帝王和强奸犯,也尽在情爱之理中。这是生命延续的本能,也是阅读这部政治寓言小说的突破口。奥威尔在小说中反对任何目的的意识形态和集体主义。 理论上,人的自由应为所欲为,想爱谁就与谁做爱。据此,可解读出为何温斯顿在严刑拷打后说出那样荒诞的一句:我爱老大哥! 成熟的译者必然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对于语言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超乎一般的小说作者。廖广莲虽为初译,通篇可见优雅、克制和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陈述着触目惊心的思想大清洗。她冷静地在大脑内部处理着语言间的运算,而形成中文的间离感。附以表现主义的插画,小说英文场中弥漫的扭曲、压抑的现代意味,在汉语语境下获得重生。值得一读。 苏生 2106/6/23

  《1984》读后感(三):莫要《1984》的寓言照进现实

  奥威尔在《1984》里构想了一个乌托邦的极权主义社会,英社党统治下的大洋国,所有人、所有事、所有时间、所有历史都被英社党所监视、控制,不允许有反抗活动,杜绝个人行动,甚至还设置了脸罪和思想罪,从表情、情绪、思维、精神上保证对个体的绝对控制,历史被随时篡改,并要求你接受和相信,家庭亲情被摧毁,人性本能被压制歪曲。为了确保英社党以及老大哥的绝对正确,报纸、刊物、书籍、电视节目被无数次的修改、翻印、销毁。为了维持民众澎湃激情与高昂斗志,战争状态以及假想人造的战争一直被保留与宣扬……

  书中的某些细节觉得相熟,或者正是当下某个邻国的现实状态,或者在过去的某段时期也被我们所经历过,但毫无疑问,现在我们的大部队绕过了这些陷阱,正昂首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然而,我们必须时刻警醒着,警惕着那些极权的动机,那些看上去很美的乌托邦构想,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团结每个人的自由意志,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

  《1984》读后感(四):《1984》插图珍藏版 群言出版社

  在来写书评之前,我还在和译者廖小姐说:我作为这本书的插图设计师,买书、写书评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其实是一个很爱买书和看书的人,但是极少写书评,总觉得自己写的不透。我在大学时期有读过《1984》,但是我没有想到我会和它会有现在的这样一个缘分,当我收到稿约时,内心是十分雀跃的, 但同时也很踌躇,深怕自己手中的笔无法贴切的解读出原著的质感和味道,为此,我再多次通读小说原文,为了能找到更合适的风格,也尝试了很多的草图效果,最后选用的铅笔这一十分常见的表现媒介,欲想表达出原著中的那种粗涩的氛围感等……我不止一次的说:这一版《1984》就像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怀胎十月,他终于来了。很感谢斯坦威图书公司和群言出版社参与工作的团队,他们让我的“孩子”品相很好,出图效果、书册质感都很棒,同时,再次我希望购买《1984》插图珍藏版的每一位读者,在收到书时是惊喜的。

  《1984》读后感(五):荒诞的世界

  荒诞的世界 评《1984》 在老大哥为首的政党下,生活的人们,似乎被教化了,麻木了,不再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不能有自己的思维,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控制了,没有了活力。 温斯顿,在那个被老大哥的政权控制的时代里,更像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更像是一个如何被转变思想历程的缩写。 在他的记忆深处,隐隐约约有着城市最初的印象,有最初生活的印象,有欢唱的歌谣,有母亲和小妹的影子,只是记忆的混乱,让他都难以确定,那些不断出现的片段,是否与影片有重叠的关系……不知他的成长经历里,是否被送进劳改所,是否受过少年侦查队的训练,而这一切不过是平常的驯化日常。 如同以奥布兰为首的教化工作,对温斯顿这类有着异类思想的改造,分学习、理解、接受三步,不断地进一步强化对老大哥的认同和忠诚。只是这学习的过程,更像是严刑拷打下的委屈求全,是对折磨的求饶,是对痛楚最深层的认识,而不是真正的认同。然而,囚禁的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妥协而改变,紧接着的是对精神上的折磨,他们会迫使你放弃挚爱,出卖对方,放弃情感上最后的一根绳索。 不断地通过三国战争来控制产品的消耗,控制国民分配和供给,通过电影、书刊、报纸等一切宣传途径,将反叛人物的行为扭曲,引起民众的愤怒和绝望,从小抓住孩子的思想灌输,建立少年侦察队,到处分布电幕和麦克风,监视人们的行为,伪造和篡改文件,摧毁一切不符合老大哥传统的档案……都印证着那句话: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一切都不过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过去而控制现在,控制未来,巩固高层集团的政权,一个有着双重思想的荒诞虚假的世界。 那些有着“思想罪”的人,无一不是从世界消失了,从档案中消失了,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不见。 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所有的一切仿佛就是谎言,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堆积起来的世界。 人们生活在谎言里,巧克力等生活用品,不断地克扣,单薄的衣物,发黑的面包,令人作呕的“胜利杜松子酒”,濒临倒闭的住房,然而政府还依旧不停地报道生产计划的完成,超指标达成,形成一个假象,关于生活满意度的假象,关于生活幸福感的假象。可人们的生活依旧贫困,依旧温饱不济,不断地边缘挣扎。

  《1984》读后感(六):过程大于结果

  《1984》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也是村上春树、钱钟书、王小波等人的集体致敬之作。

  故事背景发生在1984年,但是作者乔治·奥威尔,出版这本小说的时间是在1949年。

  可以说,乔治·奥威尔假想了一个未来世界,这个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

  《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现年39岁,他在大洋国的真理部做着篡改历史的工作。

  有必要介绍一下,大洋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四大职能部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和美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负责经济事务。

  《1984》被世界文坛誉为“反乌托邦”的讽喻小说,小说深刻地刻画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社会。

  所谓“乌托邦”,是指人类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东方的世外桃源,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

  而“反乌托邦”,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它反映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受控于物质。

  以《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的经历为例,他生活在一个毫无隐私的状态下,所发出的每个声音都有可能被偷听,除非在黑暗中,否则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有可能被细细观察到。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这个社会的成员,都被一个叫“老大哥”的人洗脑着——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温斯顿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捍卫着真理和理智的人。

  “思想罪并不致人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当温斯顿在日记上写下这段话,他内心的觉醒和斗争使他走在一个如迷宫一样的精神世界里——

  “同时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明知道它们两者之间的矛盾但又深信不疑;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拥护道德一边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不可能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温斯顿就在这种双重思想的压迫下,有意识地诱导自己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中,然后,再次意识不到自己刚刚所完成的自我催眠行为。

  小说的结局以失败告终,“正义”并未战胜“邪恶”,温斯顿“依旧”热爱他的老大哥,但就其整本小说的斗争过程,有它的永恒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THE END-

  《1984》读后感(七):浅谈英社改造逻辑

  奥布兰O’Brien在温斯顿Winston面前不厌其烦地伸出四根手指问,“这是几根手指?”

  仁爱部的审讯,当然不是过家家,他称改造的第一步为“学习”。

  学习什么,学习如何让二加二不等于四。

  两份我们称为“二”的数量加在一起就是称之为“四”的数量了,想让其不等于四,只需更改对于“四”的定义,或是对于四的数量级的称呼即可。

  像我们今日指着一团半球状面制品说是馒头,而一旁的青菜为香菜。我们只需互换双方定义即可说白的是香菜而青的叫馒头,因此二加二当然可以等于五,因此奥布兰O’Brien当然可以在宣称和我们打仗的一方是欧亚国的下一刻改口说是东亚国,这没有关系,定义变了嘛,当然也就可以伸出四根手指说是五或者是三,定义是可更改的,英社玩的就是这套游戏。

  然而不论他指着四根手指说是几根,都无法更改他所伸出的那四根存在,他所称的“学习”是更新温斯顿Winston的意识,四根存在可以称作五,但他只要不更换手指那存在便永远是四的数量级。

  英社的理论缺陷的巧妙性在于,上述可被攻击和反驳的那些定义的存在性永远只在现时,那些不再存在的和尚未存在根本算不上存在,因为其无法被证明所以无法被攻击,现时存在的才是可证的,奥布兰O’Brien借由现时存在的定义可变性故意忽略了“可证明”这一前提条件而推及过去,得出“过去可改变”的结论,使“并不是好的玄学家(原文为metaphysician)”的温斯顿Winston的意识(此处所指为柏拉图“四线段”理论中的第二区域,对应自然物的信念)模糊进而重组。

  第二阶段“理解”分为三个步骤,英社的强大、英社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条件。

  权力来源于不平等,而不平等一定是阶级的不平等,个人拥有权力只是表象,掌握权力的实则为集体。Big Brother(是否有其人不做讨论)作为大洋国的独裁者早已丧失了其作为生物个体的存在意义,其只是英社的一个符号象征,贴上一身光环供人瞻仰和致敬的存在,真正的独裁者是整个英社,BB(如果存在)终有一死,奥布兰O’Brien也会死,内党成员会一批批迭代,但英社作为一个集体在理论上是永生的,不存在自然生命周期。

  之后奥布兰O’Brien提到了“集体唯我论”这个词。唯我论是极端主观主义,而集体唯我论却不是唯我论的集体存在,而是截然不同的理论,若说唯我论是幻觉,那么集体唯我论所看到的就是信念,这也正是绝大多数民众所处的认知领域。大多数人认为真,那就认为真,这就是集体唯我论的核心观点。

  英社为了实行集体唯我论而将大洋国置于战乱和反党分子的双重威胁下,虽说两者的实际威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依靠这种宣传可以实行有预谋的战时共产主义,将大洋国建立在仇恨之上,“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除了恐惧、仇恨、狂欢和自卑外,再也不会有其他的情感了”。

  第二阶段让温斯顿Winston理解英社的独裁措施是为了让其绝望,让温斯顿Winston了解英社是如此不可想象的一个恐怖,比其本来认为的要可怕太多。其实在奥布兰O’Brien和温斯顿Winston的狱中会面之前奥威尔Orwell展示给读者的英社一直是个容易钻空子的独裁政府,奥布兰O’Brien揭示温斯顿Winston的经历只是一场“楚门的世界”而已,漂亮的反转,绝望的不只是温斯顿Winston,还有读者。

  最后一步叫做“接受”,将温斯顿Winston的思想彻底正统化,让他献身集权,但温斯顿Winston已经献身爱情了。

  ‘I have not betrayed Julia.’

  You will.

  温斯顿Winston最后的稻草就是自己与外界仅存的联系:他与茱莉娅Julia的爱情。他相信即使处于如此绝望境地,还是要相信一下人性的美丽的,他们的爱情绝不会被摧毁。

  直至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最后温斯顿Winston所受的“鼠刑”不做赘述。

  “栗树荫下,我背叛你,你背叛我。”

  世上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改变的呢。

  除了爱着老大哥以外。

  He loved Big Brother.

  《1984》读后感(八):是痛苦一世,还是痛快一时,这的确是个问题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乔治•奥威尔这本《1984》,写在1948年,表面上是对法西斯独裁后世界的悲天悯人,实际上也是……吧。有时候我们很难把独裁归类,是一人专制还是一群人专治,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所以当读到书中老大哥时,会心一笑也是理所当然的。

  正如《资本论》的诞生,并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反而,正是资本主义从中获得的经验要更多,我们都是知羞耻懂善恶的人,没有哪本天书一出,就足以撼动什么,没大意思。也不可能。

  所以你完全可以把这本《1984》当做一本科幻来看,讲些耸人听闻的故事,正如老舍口中所说的那本《1958年的英国》一样,充满了惊险的幻想和阴森的谣言。

  别人不知道,我是最近才知道不信谣,不传谣这个说法,我绝对的支持,可拿不准的是,哪些是谣,谁又在辟谣。面对一个个应验了的谣言,使我更关注新闻了。对于这种预言式的消息来源,我相信这是时代的进步。

  而时代的确是在进步的,我们看到该加护栏的加了护栏,不该加的也加了,自己没想到的,别人想到了,提前替你避开风险,幸事。

  我承认书中的做法,有些,我甚至欣赏。正如曾被人问到过自己的理想,我答,过猪一样的生活。在《V字仇杀队》中有句经典对白,“思想是杀不死的”。可如果给思想定了罪,那就不好说了,“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用一个中性词去赋予它褒义,再用反这个中性词赋予它贬义,这种手腕的有趣,便是始终能够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将内斗进行到底,自我消耗,使人们将供给不足,生活的不满得以宣泄。

  计划分配也没有错,我们有计划地打破现行的计划是为了制定更大的计划。这个过程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一百年不会变。

  可老大哥不在了啊,或许,我们已经成了老大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路来,给小兄弟们做个样儿瞧瞧。于是我们张贴标语,悬挂条幅,把口号印在每个人眼里,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可口可乐第一次在电视上做广告一样意义深远。

  也许过了这个年纪,就不会再讨论什么抵抗、接受和依赖之间的问题,这都是吃饱喝足之后拍桌子骂厨子的市井吧?也许我呢,做了半辈子的顺民,选择性的请安、鞠躬、作揖。腰板儿虽尚未挺直,但至少弓得不是那么难受了。

  我以为这便是进步。

  更让人欣慰的是,《1984》一版再版,每次,都以不同的款式警示自己,谨言慎行。

  《1984》读后感(九):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世界

  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早在1949年就出版了,奥威尔的这部作品可以说影响了全世界很大比例的人,如今由群言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插图珍藏版,可以拿来收藏。对于世界的根本,奥威尔看得很深,在书中可能世界显得很恐怖,很压抑,但是现实有时候就是如此,只不过在小说中用巧妙的语言被夸大了。

  故事背景发生在1984年,这是霍乱的年代,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了整个世界,并且这些国家的内部也十分混乱。如何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他们想到的办法是篡改历史,改变语言,等等一些列手段都是为了控制人们。这样就能够使国家的人们对自己的领袖抱有无上的崇拜,也对敌国产生无比的仇恨,这样的社会成天被灰暗的气息笼罩着。

  故事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十分完整,国家的体系也合理,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不和谐。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样,他们看不到真实的东西,就连思考都不能用自己的大脑,这样就没有了更多新的思想来实现进步。领袖只能站在国家的最高点,但是他们却认识不到整个国家都在井里,领袖只不过是在高一点的地方罢了,不过依然是井里。这样的生活根本称不上是生活,不过是一群行尸走肉。说服人民是很重要的,但是方式一旦极端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领袖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就忽略了根本的目的。

  当只有一个正常人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是融入这个疯狂的环境还是自己保持本我。书中主人公其实是最痛苦的,因为看的越清也就越能够发现丑陋的东西,他将自己所看记录下来写成日记,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这其实是很难得。国家之间的战争化为了主人公一个人的战争,他对抗着这个世界所谓的真理,但是结局真的很残酷。最终主人公终于忍受不住他被这个世界所打败了,作为读者我觉得很可惜,但是面对如此境遇,他已经做得不错了。我们不能奢望一个人做任何事都完美,一个人也是很难去改变一个世界的。作者在一开始给我们希望,把男主带给我们,但是最后又给我们以沉重的打击,最终是让我们认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呢,到底该不该坚持,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1984》读后感(十):乌合之众@1984

  乌合之众@1984

  E.B.怀特曾说,“暴君并不怕唠叨的作家宣扬自由的思想——他害怕一个醉酒的诗人说了一个笑话,吸引了全民的注意力。”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但在他的笔下,如同一个触目惊心的标签,振聋发聩,警醒着世人。

  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公温斯顿可谓是一个极权主义下充满矛盾的缩影。他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支持什么;温斯顿在真理部工作,但日常的工作是负责纂改历史,他知道怎么做,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在笔记本上口诛笔伐“打倒老大哥”,在电网前却噤若寒蝉;遇见了灰色时代中那一抹红——茱莉亚,人性觉醒,激情萌动,但爱情却“在遮荫的栗树下,你出卖我,我出卖你”中伤逝,至于他自己,最后一切都解脱了,斗争已经结束,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1984的政治寓言里支离破碎的景象感悟很多,对书中麻木却又疯狂的人们更是不可思议,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书中大家仿佛习惯于在沉默中沉沦,甚至某种意义上“死亡”。上帝让这群人毫无指望却又从不反抗,就像他总是会把解药放在生病的人旁边一样。

  也许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可以解释一二。《1984》与《乌合之众》两书虽然题材文风显著不同,但是伟大的作品往往会在某些地方耦合关联。

  温斯顿在与茱莉亚交往过程中,爱情初萌芽,人性有所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找寻光明。在“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1984,“他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捍卫着真理和理智的人”。温斯顿就这样看着它,冥冥中感受到一种敬畏之情。它究竟是为谁歌唱?为什么要歌唱?没有伴侣,没有对手而言,为什么要飞到这种偏僻的树林里,独自高歌?

  孤立的个人有对刺激反应的加工能力,而群体缺少这种能力。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而不会对智力起到任何作用。温斯顿在群体里却往往迷惘麻木,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成为疯子,“可是,接下来的一刻,他又跟周围的人重新站在一起,攻击戈斯坦因的那些话都是真实正确的。在这个时候,他对老大哥那种憎恨又变成了崇拜,老大哥形象越来越高大,像一个所向披靡、毫无畏惧之心的保护者,对抗着从亚洲来的乌合之众……有时候,你甚至可以自动地将自己的仇恨对象如变魔术一般变来变去。”

  在1984的时代,人们表面似乎拥有自由,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所有的自由都受到限制,甚至与情感都消灭了,只剩下恐惧、仇恨、狂欢和自卑。人们不再有什么好奇心,生命中毫无乐趣而言。这个时候,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体的有意思行为,群体中累计起来的只有愚蠢的智慧,而并非天才的智慧。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奥威尔洞察入微,措辞犀利,观点也许有些极端,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天才为之责任,对历史和现实的事件产生触目惊心的契合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