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10篇
《享乐主义手册》是一本由[美] 迈克尔·弗洛克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一):读后感吧
《享乐主义手册》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辆火车,终点已经定了。但是你在火车上是绑架列车长,还是调戏乘务员,还是...跳出窗户,由你决定。
享乐与工作
工作是重要的,只工作不享乐会傻死,只享乐不工作会穷死。所以把握平衡是关键。
在工作中的小休息可以帮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又心情愉悦,又效率高。双赢。
找份让你享乐的工作,所谓的遵从你内心的喜悦,只有你爽了,才能施展你的才华,激发你的潜能。所以,来瓶脉动吧。
享乐的重要性
来世上走一遭,大部分人不是来修行的。这是个比天还大的理由
只工作不享乐?说的好像说的你能高效率一直工作一样。人性不可违
不管是世俗的道德,还是政府的法律,都很大程度上把你往殉道者的轨道上推,为了这个,不应该举起你手中的火把么?么么哒。
不工作的话。对于你的朋友朋友是个灾难。哦,原来你没有朋友啊。
可能让你过早的麻木。成为橡皮人。
美德与享乐
林肯哥哥说了。没有恶习的人,很少有美德。
只有特点,没有优点或者是缺点。一个特点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是优点,在另一个情况下就是缺点。
例如自律。对自己辣么狠,对待其他人的时候就是圣母么。洗洗睡吧。
你想做标本么,反正我不想
如何享乐
把自己当个孩子。去荡荡秋千,
把自己放下。做些坏坏的事情。比如成为夜店小王子
练习在deadline马上就到的情况下,舒舒服服的睡个懒觉
性,只要你第二天能起床,随你的便。
酒精,烟。让那些殉道者见鬼吧。
大麻,春药。
笑。
并不是不能享受奢华,只要有条件能享受,没啥不好
静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警告: 不要带任何功利心
成功与享乐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你的标准是享乐,那你已经成功了。
如果你的标准是成为马X,李彦X, 首先,可能性超小,从你刚上这辆火车开始时,一直不停地跑向车头,可能你还没跑到一半,已经累死了。但是,你为啥不就地起舞呢。【不会跳舞啊。
终点站到了,请下车吧。死亡
电影永远会放完,没必要总是看表,看表只会让你丧失看电影的乐趣。而已
人老的时候总需要根拐棍,这根拐棍不管是50年前受到万人追捧的校花,还是赢了你无数盘棋的小赖皮,让你感到不孤独就好,为了这个,总应该提前做点啥
很美好的愿景。
但是实现起来应该难度蛮大的。
关键在于平衡。
如何在吸毒吸得丧失自我的时候出来呢。如何在浪的飞起又不让你的老板开你的时候平安度过呢。它需要练习,需要琢磨,需要尝试。
谁不想娱乐,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理由,当我拿上这本书还没看的时候,其实已经爽爆了,因为我马上就有理由玩了。
其实作者就是想告诉你,别忘了玩。
附:每日宣言
我是肉感且性感的动物
我的生活远比我的工作重要
不管有多少,银行账户不能界定我
我对自我否帝和忍受一点兴趣也没有
我的精力很宝贵,不能浪费
我是自己的圣诞老人
如果我想要,那么我肯定是对的。
所谓现实被过分高估了
节制永远只是一个选择
《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二):借豆瓣做个摘录
但凡是人的事,就没有一件真的非常重要。——柏拉图
精神崩溃的一个最初征兆就是坚信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罗素
就连达赖喇嘛也上网,但他和他的信徒都知道,真正的极乐多半来自于静默,冥思和完全的静止。
沉溺于人工操纵的蠢话,只因为你的生活缺乏亮点
有人无论去了哪里,都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有人是他们一走,别人就快乐。
十种氛围要素
冬天的火炉
雨时的烛光
夏天的空调
柔和的光线
美好的音乐
若干的靠枕
明净的窗户
植物和鲜花
艺术
《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三):找回迷失的天性——终极快乐人生的终极意义
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按部就班的从头至尾读完这本与我内在价值观如此契合的“心灵著作”,仅仅是每每闲来无事,找来信手翻阅,从充满了轻松及诙谐气息的字里行间,寻求着一种与我内在心灵的共鸣,这种价值观的被认同感是美妙的,所以总的说来,获益是良多的。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者试图向我们传递的一种“坚定”的力量。为什么说是坚定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内在作为人类的追求天然本性的愿望与外在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角色所带来的矛盾,这种看不见的潜在的矛盾的力量是巨大的,纠结于这二者之中的选择所带来的焦虑对于我们精神的蚕食亦是无可估量的,真如同精神与物质二者的不可缺失性,我们总是试图不失去内在与外在的任何一个。
这就是为这么当代社会会出现这么多诸如抑郁症在内的各种精神类病症,我们被周遭的规则束缚到了一张极度精准的时间表上,但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天性却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不允许任何事物摧毁我们的本性,至少在面对对我们的内心存在潜在伤害事物面前不至于好不反抗而轻易投降,所以我们总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游荡,拖延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无声的反抗。但最终,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外在,因为它意味着金钱、权利、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安全感,我们很难有自信能够超然于这一切,但是此时对于心灵的背离及一段时期的纠结亦会得到来自心灵的回馈——我们容易变得焦虑、空虚、缺乏自尊。这就是我们心灵的现状。
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就是发掘出我们勇于选择内在的勇气与坚定,并允诺着随之而来的心灵的回馈将会是无比愉悦与怡人的,它鼓励我们永远坚定的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坚定就像是一种信仰,会使得我们远离在两个事物中间来回徘徊与犹豫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同时也为身处当代物欲横流氛围中的人类重新澄清了生命的意义——找回并顺从你迷失的天性,那是通向快乐的唯一钥匙。我认为这本书对我们而言的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改变我们的行为,而是改变我的内在眼光,减少我们的矛盾与犹豫,我们可以用着相对入世的行为,但应当明确它终究是在我们的天性之下的。向着快乐照耀的方向前进,这其实本身已经是一种与外在行为无关的心态了。相信带着这本书赋予我们的力量,我们一定能够与自我更为和谐的相处,同时用更多有益的情绪取代心灵的伤害。
《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四):慢一点,不要做殉道者!
在图书馆刚看完很正能量的《这辈子只能这样吗?》,正准备加油门,突然翻到这本书,一下子颠覆了我的很多观点,被及时的刹车了。
读完此书才发现自己不会生活,都是在急着往前走,慢不下来。自己对待工作,有时候也像个所谓的【殉道者】,实在很是悲哀。虽然本书作者对很多享乐的观点不可苟同(说实话也很难实现),但是大体的慢思想还是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本意。
或许,慢一点,才能更加幸福!
自己摘录的一些信息,觉得还是挺有用的(Pad繁体字摘录)~
1、只有艱辛工作、美德、犧牲和自律生活的人,他們叫殉導者。毫無疑問,殉導者是討厭的情人,糟糕的朋友,宴會上無趣的客人。
2、享樂主義信條:及時行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3、精神崩潰的一個最初征兆就是堅信自己的工作非常非常重要-羅素。
4、工作越少,收穫越多。
5、任何一個傻瓜都有本事把事情變大、變複雜、變激烈。但要讓它往相反方向發展,就需要一點天份和許多勇氣了!-愛因斯坦
6、『精力』是一種有價值的商品,不必浪費在徒勞無功的追求或者強迫癥上,可以省下時間耕耘愛情、培養愉悅和幸福。太多的人把精力浪費在維護自負和自我中心的美好感覺上了。
7、拔掉插頭,清除障礙。真正的極樂多半來自於靜默、冥思和完全的靜止。此事“存在”本身就和諧存在於宇宙之中了。(睡到自然醒,延長前戲,完全寂靜之中讀一本書,躺在吊床裏看星星,走進大海,在公園找把長椅坐下來觀察生活,在陽光下小睡片刻,不要方向的散步,消滅電視)
8、有人無論去到哪裡,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有人是他們一走,別人就快樂。-奧斯卡·王爾德
9、快感缺失(anhedonia)並非憂鬱症,它並不區分高潮和低潮,而是永遠處於精神不振。茍延殘喘的感覺,讓生活如同戳破的氣球。(一般由壓力所致)(隱居一週,什麼都不帶)
10、我們一直尋尋覓覓,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柏拉圖
《享乐主义手册》读后感(五):姐戒的不是烟,姐挑战的是自制力
很久没有认真写过什么,算是书评也好,算是读后感也罢,哪怕一小段像样点的文字。今天,既然读完了这么有代表性的一本书,还是得写两句,免得对不起自己忍受着不可言传的不爽读下来的辛苦。
总得来说,这是一本翻译不满60分的书,一点不像内容简介里面说的充满智慧。相反,当然介于我最近戒烟的前提下,书中某些“享乐”意见不敢苟同。比如关于美德,关于七宗罪,关于追求愉悦感之放弃梦想等等。也许我还没有那么超脱,虽然书中很多生活方式是我追崇的,但这不代表我就不去追求梦想。具体点说,我享受生活,尤其是我追求的生活,但是我绝不会因此把工作甚至事业舍去,这毕竟是我享受生活的基石。
但关于依赖一点,尤其针对尼古丁,颇有意味。书里写,这种依赖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针对我最近戒烟的状态,也就是说,姐戒的不是烟,姐挑战的是自制能力!
不说书,说戒烟,按书中的说法那就是我不享受生活,但是呢,我不是为了戒烟而戒烟,抽了小十年的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原因是不会丢掉的,烟草带给我的喜悦、安慰和镇定只有我自己知道。之所以决定戒烟,其实是想挑战自己的自制力。某人说过,三天即可养成一个习惯。那么我如果真的坚持三天不抽烟,是不是再也不会依赖烟草带给我的愉悦? 那么是不是以此类推,我可以用坚持三天形成学习的习惯,健身的习惯,写作的习惯,甚至,按时睡眠的习惯?
好吧,今天是第三天,结果如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