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纽约客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1: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客读后感10篇

  《纽约客》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客》读后感(一):狂欢,是梦碎的声音。

  整本《纽约客》印象最深的还是《Tea for Two》那一篇,安弟出车祸,罗去停尸间认尸,明明可以一笔带过的认尸过程,白先勇偏偏不,他把尸体的惨状描绘得淋漓尽致,只差搬在你眼前。

  “一位警官领我去认尸,他指着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他说那是安弟。安弟的脑袋被压扁了,他那顶白绒帽给血染得通红,脑浆和绒线帽粘搅在一起,他的眼珠子被挤了出来,下巴整个歪掉移了位,露出上下两排白牙来。他的一双腿也轧断了,只剩下一截身躯还能辨识,他那件银灰的大衣,整块整块都是殷红的血迹。”

  我以前觉得,淡淡一笔带过,才是伤到极致。可是当时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才知道,白先勇就是要写得字字入心,让读者看到罗所看到的,让读者体会罗所体会的。才知道罗为什么“神智稍微一清醒便会大喊大叫,发了狂一般。”

  他写了Tea for Two最好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最快乐的日子,罗和安弟在一起“成家”最幸福的时光,尔后急转直下,先是安弟死了,罗伤心到发狂逃离纽约,回来时Tea for Two已衰败转手,老友都染上艾滋一一去世。罗是幸存者,但他没有任何幸运可言。

  白先勇要写那场八十年代席卷纽约的艾滋,但他不写明,他把一个个人拉出来,让你看看那个时代的每个缩影,再问问你痛不痛。

  《纽约客》读后感(二):白先生的第一本,《纽约客》

  今天早晨躺在凉席上,吹着电扇读完《纽约客》,读完以后就冲去上班了。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当年青春版的《牡丹亭》大火的时候,没看过,但就记住了这么一个人。

  后来再认识他是通过蒋方舟,她在书里谈自己和白先勇先生见面、交谈,也一并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身世,流离颠簸啊。不过听蒋方舟的介绍,很入迷,对这位白先生很有兴趣,想读他的书,但很快就忘记了。

  后来也在其他地方见过......照片。

  后来,某一天突然想起了他,可能他给我发了心灵讯息,哈。

  《纽约客》是一本小说集,不得不说,每一篇都是一个风格,好像是在看不同风格的作家的小说,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这也和白先生的经历有关吧,他不属于纽约、台湾、上海,经历痛苦、落魄、富贵、荣华,所以每一篇小说都是一段经历吧,每段经历里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最喜欢《Tea for two》,他给我创造了一个幻梦,当我沉入梦中,幸福大笑的时候,他走过来,推推我,我不情不愿地醒过来,他和蔼地笑笑说:醒了吗?都是梦。我发现我哭了,为什么要叫醒我嘛!为什么要给我一场甜蜜的幻梦嘛!又缘又气,只好大哭。但好在我还记得一点梦的内容,那就是两个相爱的男孩做到了同一天共同出生,同一天离世,多美的爱情啊,此生只能与你缠绵相爱,再不能过没有彼此的生活,对,不能。

  这一篇也是整本文集的高潮吧,有了一个升华。

  《谪仙记》读来像是张爱玲的小说,但没有她那么女性化。貌美的奇女子,总红颜薄命。

  《谪仙怨》和《谪仙记》总有些相似,但又说不出。

  《骨灰》跟《夜曲》的主题比较相近,实在是难受,就跳过了。

  《Danny boy》关于爱情,关于生命。是《Tea for two》的前奏吧。

  纽约客是文中的人,也是他,这不是纽约人的一生,这是一个中国男人的一生,这也不是纽约的样子,这是几十年来中国的样子。

  《纽约客》读后感(三):优美的悲伤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纽约客>,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要查一查白先勇是否是同性恋,一查果不其然。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把这份感情写得如此圆润饱满,枝节里全是汩动的情爱,细微处干净温暖。

  白先勇的名号,说起来最初知道也是和张爱玲有关,张派作家的噱头在我的记忆里呆了好多年,后来又有牡丹亭的缘故,但直到现在才拜读作品。竟全然没有想象中的阴郁。同样是短篇小说,同样写世俗情爱,风格和张迥然不同。张的文字世故悲凉,而白的柔和暖情。

  读张爱玲的故事,像旁观一场沉湖,看着她一步一步走入深水,从脚到腰,再到胸,水一点点漫过身体,身体一节节凉下去,你想拉她喊她,可是水早已没过胸口,她甚至朝你伸了伸手,可是不等你反应便沉溺下去,留下一片平静的湖水;而白先勇的故事是暖的,即使有悲伤,也是温存的。便是<谪仙记>、<谪仙怨>这样写美丽女子孤独弃世或落入风尘的故事,也无半分无奈或悲凉,因为你会觉得她们是愿意的,她们遵从内心,选择了最好的状态,而不是命运或人言使然,所以即使悲伤,却不至于苍凉。

  两位固然都是才华横溢的作家,风格的不同与自身境遇也不可分割,然而在我心中,白先勇是优美的大师,而张爱玲是天才。

  《纽约客》读后感(四):仍是旧时光最好

  集子很薄,一共就6个故事,一下午就看完了。与《台北人》相比,多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读着读着总也免不了和白先勇联系起来,虽然知道小说就是,读着怎么真也是假的。

  调调仍是白先勇的一贯风格,不过最后两篇有点不一样,特别是Tea for Two 虽仍是那种调调,但是却很有温度。白的叙述总是不带自己主观感情,所以读完会感慨,会叹息,心中会有一股莫名的凉意,但不会感动。不过看 Tea for Two 时却着实让人感动,至少我的眼泪是从安弟死开始一路淌到了结尾。只怪以前的生活太美,看到后面才会那样伤心。罗有一个“若能爱你,命何足惜”的恋人和一群志趣相投、患难与共的朋友,其实仍是令人羡慕,即使恋人已在天堂,朋友又都在去往天堂的路上,毕竟大家都要死的,如我至多也就还能蹦跶个40年,有了便是好。

  Tea for Two

  And Two for Tea

  Just me for you

  And you for me

  Alone……

  《纽约客》读后感(五):梦里不知身是客

  这其实只是一篇无知少年对生活的碎碎念,只是恰好在读完【纽约客】之后,这些东一词西一句的琐碎得以借着这本书拼凑起来,勉强凑成一篇不胜烦的唠叨,因而畏畏怯怯地出现在这里,希望也能借此向白先勇先生表达自己的敬意。

  最早听说白先勇的时候,我还在读初三。经历过一年多的挣扎之后,那时的我终于算是认同了自己的性取向并开始接纳自己,和那个所谓的圈子里的事情。而算是给我启蒙和教育的一本书,就是白先勇的【孽子】。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孽子】的人物和情节都几乎淡忘,但故事给我的感觉一直很清晰:故事里那个台湾似是长久的笼罩在乌云和阴霾之中,随时随地会下起雨来,间或从云层间透过的阳光也会在下一秒重新湮没在乌青之中。以至于一直以来我对阴雨天有特别的钟爱,当然也仅限于那种淅淅沥沥,下得不恼人的小雨。只怕读过【孽子】的人看到这一段话,都会从心底生出鄙夷和不屑,但这却是在那个还算单纯的年纪,对一个少年来说最为温柔和宽慰的一种感受了。

  能接触到白先勇,还要感谢那时的一个挚友,塍。在我面临中考、他面临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是他不厌其烦地数次为我寄来书和信,开导我安慰我,使我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我想我现在对于身边的朋友之所以能够这么坦诚和真实,很大程度上是他给予我的帮助。即使七年以来我从来未得和他见上一面,如今也没有了他的丝毫音信,但还是衷心的希望他会过得自在和幸福。

  而能读到这本【纽约客】,着实是一件很阴差阳错的事情。

  这个月月初,考完试因为要搬宿舍的事无奈被困在学校多呆一周,跟着毕业的学长做饭打麻将看电影,过了一段着实惬意而无虑的日子。那晚打完麻将回学校的时候,时间不早不晚,舍友都还在外面,自己也不想回宿舍一个人呆着,就想到自己认识的两个朋友。微信联系好,趿拉着拖鞋穿着大裤衩就跑向了地铁站准备去他们家坐坐。

  那是一对到今年九月就已经在一起九年的Couple,他们一起买车、买房、装修,把一个家打理得有模有样。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做客的时候,A跟我说:“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时起我就油然而生一种艳羡和期待,一边羡慕着他们,一边期待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伴侣和生活。也是那天晚上,在他们家呆得晚了,就赖着睡在了客房。也许是有些认床的关系,早晨五点多一点就睡意全无,心想着他们应该还在酣睡,也不敢随意走动弄出太大的声响,于是在客房的书架上随意搜寻,看到了这本【纽约客】。

  这是我七年以来第一次再读白先勇,当初我试着借【孽子】的余温读白先勇其他的作品,但一来觉得他的作品尽管好,但总在阅读的时候会给我无形的压抑和感伤而不愿短时间多看;二来也深知自己当时思想简单,不想白白浪费了白先勇创作的心意,留着以后看或许能有更多不同的收获。所以在书架上看到这本【纽约客】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惊喜万分,也暗自觉得:应该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白先勇,认识一下他的文字了。于是在那个早晨,我一口气读完了【纽约客】的前五篇,当时四周安静地只有翻书时的纸张声和客厅里水族箱的气泡声,而我也完全没有想到,今天的我会在电脑前写下这些神神叨叨的字。

  故事里,在安弟被列车轧倒猝然离世之前,他们的生活一直都充满了浪漫和爱意。白先勇笔下的他们就像是一对纵使享受着人间烟火、但又能飘然世外的伴侣,或者说是一种真实却又虚幻的感觉。你会觉得他们就像活生生地在你的面前,又觉得这些都只是乌托邦式的幻影,以至于我好几次都问自己:那我认识的A和B,他们的生活真的就像我看到的那么简单美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能理解他们呈现在我面前的肯定是他们希望给我看的样子,我知道他们也必会为琐事争吵、冷战,也会因为来自各自家庭的压力难过、失眠,而这些就像这个故事构架的一样,被悄然地放在了书页的另一面,因为这些细碎的伤痛终会在两个人朝夕相处的日子中掺进生活的粥里,熬成幸福的一部分。

  那些发生在纽约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个灯红酒绿的梦境,他们身在梦中,不知自己其实只是这个梦、这座城市的匆匆过客。或许只有呼啸过圣马可广场凌烈的寒风才能偶尔提醒他们的颠沛和不安,可下一刻,他们被温暖包围脱下大衣的时候,又再次沉浸到这个暖梦之中去。而这个梦究竟值得吗,恐怕也只有做梦的人才能下定论了。

  前些日子给字幕组翻译Vicious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两个老头子打闹了两季终于结为连理。我想感人的不是他们在婚礼上的誓词,更多的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像是浓汤里的调味料,一入生活的锅里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却能在品尝时触动味蕾上的每一处神经。而这对于书里的人物、对于安弟和老罗、对于A和B、甚至对于我,可能就是爱情真正的涵义。

  爱情,难免兴奋、热烈、浪漫;刻在生命册上的,应是深沉而持久的心灵撞击。

  合上书页的时候,家乡的街道映入眼帘,大雨滂沱打在窗玻璃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拖着行李下了车,突然地温度差让我打了个结实的喷嚏,似乎也在提醒我的颠沛流离。然而我知道,路的另一边有辆车在等我,车里的空气是温暖而安心的。且祝愿A和B,还有万千相爱着的人们能够一直浸淫在自己的美梦里,我也将冲进车里,吸一口温暖而熟悉的气息,继续放心的回到梦想里去。

  ——于2015年7月13日

  《纽约客》读后感(六):光芒四射的小说

  《纽约客》作者:白先勇,尔雅丛书之471,尔雅出版社。因为最近刚看过白先勇小说选,所以这本书里的很多短篇都记忆犹新,没有特别的注意。反而是在其他书里不常收录的两篇,《Tea for Two》和《Danny Boy》因为从来没有看过而印象深刻。《谪仙记》大概是《纽约客》里最出名的一个,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最后的贵族》。其实这部小说我总是看不懂,虽然里面的人物相当精彩。有点像当年看鲁迅的《过客》,虽然看起来仿佛有很深奥的意境让我不懂,但不知为什么还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下去,说不清楚是因为优秀的文笔,还是里面有什么别的魅力。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它的深奥之处就是如此简单,它不过是写了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别人哪怕是不明白为什么也一样被她眩目的光芒吸引。

  《Tea for Two》和《Danny Boy》基本是同一个题材,都是讲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侵袭纽约同性恋群的艾滋病。对那场瘟疫我知道得不多,因为时间空间都注定我这一代中国人不会注意它。但我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Jeffery》也是讲这个故事的,只不过那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电影,扔到哪里都不出水花的。也许细说起来,这两个故事并不是特别出众的小说,因为它们似乎只是忙着讲一个故事,而没有更深一层的东西。但话又说回来,小说的作用,其实也不外乎给人讲解一个读书人也许原本不了解的时间与空间。原本我有点质疑在《Tea for Two》里白先勇反常地花了大量篇幅描述酒吧里的摆设,以及里面每一个人的背景、脾性和穿戴。但现在,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纽约城,那里的经典与浪漫,独特的风光和情调,那两个穿着仔细、一边跳踢踏舞,一边唱着Tea for Two的人几乎就在离我不远的小小舞池里。能让人有这么强烈地置身其中的感觉,也许这也就是小说存在的意义吧。

  《纽约客》读后感(七):你让我见到你们辉煌灿烂的曾经是我所不能企及的

  《纽约客》读后感(八):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说到台湾文学,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因缘,往往会涉及到家国情怀,也一度泛滥和传染着困惑迷茫、不知前途如何的思想情绪,而这一点在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白崇禧之子)的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前段时间看完了他的《台北人》,这次把《纽约客》找来看,也算是重新找寻惊喜吧。

  《纽约客》是白先勇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留美期间,他看到和亲身体验到身在异乡的疏离,由此感悟中西文化差异,抒发文化乡愁,从而写了一系列以旅美华人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纽约客》之名或许借自美国著名文学杂志New Yorker,却与《台北人》正好成为一个「浑成的佳对」。从收录在《纽约客》尔雅版这个集子中的六篇小说来看,《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20世纪60年代,《夜曲》和《骨灰》发表在20世纪7、80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21世纪初创作的作品。《谪仙记》描写了一位女子辉煌却又凄凉的一生,《谪仙怨》抒写了中国姑娘的海外遭遇,《Danny Boy》和《Tea for Two》,所表现的人物群体不仅锁定同性恋者,还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人物族性身份的变化。对照这些分属不同时期的小说,或许可以发现,体现在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创作立场,经历了一个从20世纪的国族(中国)立场,到21世纪的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

  小说所讲述的对象是在纽约的中国人,他们在二战之后来到美国求学。他们在中国成长、美国受教育,然后在美国生活,渐渐与中国的传统失去联系,而与美国社会又始终存在无法超越的距离,难以建立起精神上的骨肉联系,他们在精神上与中国疏离,与美国隔膜,这种疏离和隔膜是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些有其历史原因,二战后去美国的这些“纽约客”对台湾政权缺乏信心(“纽约客”有一部分来自台湾),对红色中国又缺乏认同感(二战后,美国搞冷战政策,对中国大陆采取敌视政策,原来与国民党政权有着一定背景关系的留学生更是对新中国感到陌生、断裂)。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大陆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使得这些“纽约客”更是与大陆疏离。

  《纽约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看作是美国梦幻灭的表现,但这种幻灭不同于德莱塞、菲茨杰拉德等美国作家所表现的美国梦幻灭,白先勇的美国梦幻灭更多的是体现了特定历史阶段旅美的中国人在两种文化冲突中自我的失落与寻找,这是近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大主题,白先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此作出了自己独特的探索和反思。

  《纽约客》给我们展现出来的纽约形象或美国形象真是寒气逼人。直接的环境描写在这部短篇集里并不多见,白先勇更多的是通过故事展开的季节、具体时间来渲染环境的气氛,小说集时间多在寒冬或暮秋,具体时间主要在夜晚,整个小说集让人感觉寒意森森。《谪仙记》是雪后空气寒冽,《谪仙怨》则有着愈来愈大的风雪,《夜曲》是暮秋的午后迎面一阵暮风,凛凛地侵袭过来,《骨灰》是在十二月旧金山的冷风夹着湿雾,当头罩下,竟是寒恻恻的,砭人肌骨。这种寒冷的气氛之下,蕴藏的是“纽约客”与纽约的隔膜,这座繁荣的国际大城市,这个自由女神高举火炬的世界港口,却不能为他们无所皈依的内心提供温暖的慰藉,他们在这里不管生活了多久都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纽约客”,是无法在这个城市生根的过客。这样一个寒气森森的美国形象,一方面与“纽约客”在中西文化冲突之下的特殊心态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纽约客》探讨了两大主题,一是「人的命运」,另一个是「文化的命运」。在对前者的表述和思考中,白先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的留学生群像,他们远离故土,来到西方文明的热土——美国。通过对他们或失败或死亡或沉沦的命运书写表达了白先勇独特的人生观: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更改。白先勇对人的命运书写始终浸润着佛教徒般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显示了他对人生的忧虑与失落。全书始终交织着「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的双重思考,人的命运凸显文化的命运,而文化的命运又制约着人的命运。在文化的命运中探索人的命运,白先勇提升了《纽约客》的哲学与美学意蕴。细读全书可以发现,白先勇的《纽约客》关于人和文化的命运选择无外乎三种模式:抗争、妥协、遗忘与麻木。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纽约客》读后感(九):纽约客,异乡人

  谪仙记

  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可是这种悲伤,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彤的身世令人惋惜。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是那么的渺小和飘忽不定,上海滩来的千金小姐,生活优渥到被当地人以为是来自中国的公主,却因太平轮事件突然变成举目无亲的无家可归的、真正的“异乡客”。在大家看来,可是她并没有因命运的突然改变而变得低调,唯唯诺诺,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挣扎,她依然如故得高傲,张狂,锋芒毕露。可是其实我觉得,她还是变了。她的高傲,使她不愿轻易吐露她的悲伤,周围人态度的微妙变化,更使得高傲的她自我封闭,用表面的不在乎和高调,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慌、不安和孤独。

  她除了曾经显赫的家庭出身,自己也是有高傲的资本的,正如书中描述她的美貌——“李彤不仅自以为漂亮,她着实美得惊人。像一轮骤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周身一道道的光芒扎得人眼睛发疼的。”她死后,众人讨论她为什么自杀,张嘉行也说,她赚钱最多,说明李彤个人能力也不差。总体来说,李彤是一个优秀的人。高傲到孤独的地步,是李彤自己的选择,却也多少有些许的无奈吧。我想这也是李彤与陈寅格外有种亲密感,并不是男女间的暧昧之情,而是陈寅对她的态度的客观和中立。黄慧芬等三人,虽是闺蜜,却是她从公主到孤家寡人的人生巨变的见证者,再加上女人与女人之间天然的戒心与距离(文中说道:“女人看女人到底不太准确,我不禁猜疑慧芬不愿夸赞李彤的模样,恐怕心里也有几分不服。”)。我猜测,也许黄慧芬她们也曾发自真心去关心她,但是有的时候人就是奇怪,越是亲密的人,越是不愿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她们越是想走进李彤的内心,李彤越是抗拒。不管是以上那种原因,李彤不愿在她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孤独。而其他男性追求者,总是多少抱着功利的态度因她的外在种种而追求她,却无法真正的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只有陈寅,他一直是一个旁观者,即不带感情色彩的评价,也不试图走进李彤的内心世界,只是客观的描述着李彤。这似乎就是“安全距离”在作怪吧。李彤也并不依赖陈寅,却似乎觉得与陈寅的交流能得到片刻的轻松。这片刻的轻松,无关风月。

  李彤的美貌,容易吸引人,她的高傲,容易惹人厌,而她的叛逆与自我,却是多少人羡慕却没有勇气去尝试的。

  最后的部分描写知道李彤死讯的黄慧芬等人的反应。牌桌上一反常态的疯狂,寒夜里的失声痛哭,那是失去朋友的悲伤,是逝去的青春的悲伤,那是没有勇气去实现的叛逆终于消亡了的悲伤。在这繁华的大都市,却谁都是孤独的异乡客啊~

  谪仙怨

  黄风仪与前一篇《谪仙记》的主角李彤背景相似,家道中落的小姐孤身一人在纽约求生,都是相貌出众的美丽女子,但她们的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这些不同出自她们各自不同的选择。李彤从娇贵的小公主变成海难后的孤家寡人,却依旧拥有骄傲的心,有外貌却不依赖外貌而选择独立,本身她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够通过正常的工作来维持生计,甚至维持相对高的生活水平。黄凤仪同样出身官宦之家,但是大概因为父亲去世等原因家境衰败了,她在纽约放弃了求学,而选择放下尊严去做了陪酒女郎,也许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吧,有一个虚荣的母亲,沉溺于往日的官太太奢靡生活不能自拔,将女儿送到美国也不过是为了方便女儿钓金龟婿,受着这样母亲的耳濡目染,女儿走上这条道路似乎也是自然。

  两个人的结局不同,却都是悲伤。李彤的悲剧结局,源于她的骄傲,她太骄傲了,以至于太孤独。黄风仪则是太虚荣,从她给母亲的信中所写“女儿也一样能赚钱”,还有劝母亲不要不舍得用她寄回去的钱并且要及时还舅母钱等细节看的出,她也是有骄傲在的,只是她的骄傲不能支撑她不为金钱的诱惑而放低身段。

  李彤和黄凤仪的命运包含着那个时代女性的诸多不得已,也许当今时代依然存在。

  夜曲 骨灰

  两篇都是讲文化大革命对几代人中国人的影响。文中也并不谈领导人功过成败,或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动因等等。通过“纽约客”与“故乡人”的交谈,去展示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中国人的影响。无论是《夜曲》中归国的爱国青年,还是《骨灰》中的民主斗士民盟元老,很多热爱祖国、抱着一腔热血想用拳拳赤子之心将祖国建设得更好的人,不仅不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实现抱负,反而在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受到身心的摧残,失去尊严,甚至失去生命。让我最心疼的,一个是想要建设贯穿大中国铁路的高宗汉,和民盟元老鼎立,一个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却最后落得连死后都毫无尊严,一个为民主而战却最终落得被迫害打压。《骨灰》的最后,鼎立向“我”咨询在美国买墓地的事,特别令人感慨,是怎样的经历,让一个民主斗士心灰意冷到如此地步,以至于百年后都不愿归故里安葬?

  纽约客们仍然心怀着故土,吴振铎还后悔未曾与吕芳等人一样回国、大伯还想着百年后回故土长眠;而在大陆挣扎着活下来的吕芳、鼎立却拼力出国去了纽约,令人唏嘘。

  其中《骨灰》也涉及到了大陆台湾的对峙,对普通人、普通家庭造成的无法想象的伤痛,多少人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从分开那时起便生死无缘再见,怎能不痛心,怎能不感叹?

  出生成长在和平安定的现在的我,并不能真正理解祖辈父辈人所经历的动荡不安,却也能从各种文字、资料中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挣扎。要不然都说和平安定最可贵呢,国不安定,个人的命运更是如浮萍般飘摇不定呀!

  Danny Boy Tea for Two

  这两篇讲的都是患艾滋病的同性恋人群的故事。同性恋一直是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我对这个群体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到排除掉性别,如若是真正的相爱和坚守,我想爱情本都是平等的吧。

  但是艾滋病能够在同性恋群体中肆虐,总觉得与滥交脱不开关系。比如《Tea for Two》中的几对情侣,在艾滋病开始在同性恋群体中蔓延之前本都健健康康的,如果他们都只坚守自己恋爱,只与那唯一的爱人在一起,怎会轻易被感染呢?

  当然,我对同性恋这个群体没有什么了解,所以还是不要乱加评价他们。

  就两篇故事而言,白先生的手笔还是很厉害的,云哥内心的挣扎还有被社会被家人遗弃了的艾滋病患者们的挣扎;而《Tea for Two》中几对同性情侣开始的情谊浓浓到后来的生离死别。故事并不复杂,人物的各种感情以及人物内心情感和故事氛围的变化却很真。

  《纽约客》读后感(十):《纽约客》:中央公园的心碎

  刘俊评论说,白先勇笔下的人物,从桂林出发,经过上海、南京、香港、台北、芝加哥,终于停在世界性大都会纽约。《纽约客》的出版意味着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已不只是展现中国的人情历史、文化处境、政治动荡、精神世界,而有了众多外国人形象的融入。《Danny Boy》和《Tear for Two》这两篇小说对爱的涉及,也提升为一种超越种族、性别和文化的大爱,揭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人间灾难。随着白先勇小说题材、人物和主题的走向世界,他观察世界的角度,已不只是站在国族的立场,而是具有了世界主义的高度。这对白先勇来说,是他创作上的一大丰富和扩张。

  实际上,我很喜欢看刘俊的评论,鞭辟入里。在我看来,白先勇在《纽约客》里表现出的文字功力比《台北人》更精、更深。《台北人》里讲述的是怀着旧梦的大陆人,而《纽约客》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异国他乡的New Yorker上。

  《纽约客》全书一共六篇。《谪仙记》、《谪仙怨》着重点在留洋的女人身上,李彤自杀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美貌的她,拥有那么多追随者,然而却在大家都结婚生子之时,依旧选择孑然一身。或许那不是高傲,而是一种深层的孤独。《谪仙怨》的落差更让人心痛,黄凤仪给妈妈写了长长的信,说她过得很好,不缺钱、不缺爱,什么也不缺。然后就去了酒吧,成为一个个陌生纽约人的女郎。他们在纽约纸醉金迷,或沉沦、或以死抵抗,但都摆不脱苍白与怅然。

  《Danny Boy》和《Tear for Two》,文如其名,是更加西式与开放的故事——在艾滋病肆虐背景之下那些苟活的同性恋者。读的时候忍不住想起了白先勇的另一部同性恋题材作品,《孽子》。《孽子》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而《纽约客》可以说是它的衍生与升华。《Tear for Two》我看哭了,偌大的纽约城,灯火通明、夜夜笙歌,而这些渺小的同性恋者,却在这繁华中悄然地生,悄然地死。他们爱彼此的肉体,也爱美的歌曲、醉人的酒精,当然,他们也知道在艾滋病入侵整个纽约城的时候,如何在爱里死去,在去往死亡的路上坚持着爱。所谓向死而生,大抵是这样的感觉。

  短短的六篇小说,讲了很多个看似无关、实际上有着极大相似性的个体命运。他们或青春、或年华已老,他们在陌生的纽约城求学,也在纽约喝酒、赌博、拼命地爱和恨。在人们眼里,他们享受着New

  Yorker的光华,背后的黯然却无人知晓。

  中央公园很大,但,也有很多的心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纽约客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