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飞越疯人院》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飞越疯人院》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飞越疯人院》的读后感10篇

  《飞越疯人院》是一本由[美] 肯·克西著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一):自由与束缚的抉择

  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文学馆来说,我习惯于先看书本,再看电影。

  每每写下这种评论,更多的也是记载我看完之后的心得,并留下足迹。这本书是具有时代背景的,Ken kesey本身也是嬉皮时代的催生者与见证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当某种东西失去秩序,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当时的精神病医院里存在着EST(电击疗法)和脑白质切除术。

  而且在那个时代,正是联合机构最最嚣张跋扈时期,只要稍不留神,他们总会有办法强迫你做他们认为你应该做的事,或者迫使你像倔犟的骡子一样,为了泄恨而做了与之完全相反的事情。本书的第一人称印第安人布罗姆登也因为联合机构而家破人亡。但之后联合机构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补偿给整个部落一笔钱,但是钱怎么能够去补偿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呢?怎么去补偿一个人的自我呢?联合机构能够摧毁任何人。

  还有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麦克墨菲那贯穿整本书的“嘲笑”,他嘲笑所有的男人们,嘲笑大护士,嘲笑黑男孩,嘲笑码头上的船长,嘲笑五千幢同样的房子。因为他知道你不得不通过嘲笑伤害过你的东西来让自己保持平衡。目的只是为了防止这个世界让你彻底变得疯狂。他不让痛苦遮掩幽默,就像他也不会让幽默抹杀痛苦一般。

  嘲笑就犹如注射剂注射进了病人们的身体里,在麦克墨菲来疯人院之前,酋长在治疗之后总是会处于光明与黑暗的灰色地带,而最后一次经过电击治疗之后,他却比以往花更少的时间挣扎着走了出来,他在水底待了一百年之久,终于破水而出。

  酋长觉醒了。

  联合机构是无法一劳永逸地被制服的。能够做的就是一直不停的斗争,直到再也无力应对更多的回合,别人不得不接替你的位置。

  所以,最后的最后麦克墨菲倒下了,但他身后却站着千千万万人。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二):那些看不见的统治者

  知道《飞越疯人院》是重现经典中的一种(后来改成其中电影文学馆之一),却一直没有机会到手。

  前一段偶然看到网上有售,迫不及待的下单,收入囊中。其实,并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只是习惯的收下。

  《时代》周刊评价:“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

  从这个意义上看,肯·克西这部《飞越疯人院》(其实原名《飞越杜鹃窝》更具有象征意义)的确具有反文化的意义。

  小说中的疯人院,正是我们身处的疯人院外的现实世界。

  ”联合机构“不能不使我们想到现代社会的层层管理机构,大至联合国,小到我们就业的小公司,他们掌握着社会的种种权力,军队、警察、法律、规章、制度,种种设置,无一不在,无处不在,控制着每个人的方方面面,要求每个人要遵守社会秩序、遵守规则、遵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联合机构“的手段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人类,每个形形色色的人,所受到的制约、控制在不断地增加、不断地强化。

  正像书中的酋长所说:”联合机构“很强,很强。你不停的斗争,斗争了很长时间,直到你感觉自己越来越弱小,弱小到再也无法继续斗争,只能将斗争的位置让给别人。

  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有过强制收容制度,最终沦为将上访者强制收容。现在,似乎改变了,也许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在工作中,我们有种种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当然,这些是管理的进步,进步到严格的量化管理,比如,每个教授每年至少发表N篇论文,授课300课时,……

  肯·克西很重视自己这本书中的酋长视角,因为,酋长在本书中是作为一个慢慢觉醒的角色,不像麦克墨菲那样始终如一。最终,酋长飞越疯人院。

  不过,正如娜拉出走一样,酋长飞越之后呢?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三):脱去不适的帽子

  以前一直不懂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作品,看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之类的更是晕头转向,所以以后看着那一时期的都不愿意选择,可是这本疯人院这三个字把作为心理系的我吸引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实验,就是斯坦福大学的狱警和囚犯的角色心理的实验,在量表正常的大学生中选择一些出来,随机分配为狱警和囚犯,狱警因为变本加厉的折磨着囚犯,导致整个实验不可控进而失败,可是其中的人性表现却让人不寒而栗。《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观点,“所有伟大的故事中,一定有种有趣的人性”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里面更多表达出社会的疾病。

  在酋长的眼睛中我们看见了一个诡异的疯人院,里面是被装了机器的病人,还有不断放烟的机器。这烟让人们看不清,除麦克墨菲之位其他的病人们非常的需要这些烟雾,因为这让他们安全。

  麦克墨菲在听闻他们很多人是自愿进来这样一个处于联合机构中心的地方的时候他感到很诧异,很疲惫。可是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在我们不能适应外面的社会规则的时候就被当成了疯子,这样被排斥的感觉是让人害怕的,我们愿意选择逃避,逃避到一个让我们安全的地方。在那次出去钓鱼的途中,他们刚接触了所谓的正常人的那样的不安,那样的忸怩。

  麦克墨菲是一个伟大的斗士,在和大护士斗争着,可是这对他不是什么困难似的,好像他就为这而生,可是在听见看见他的战友的表现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让人感觉心酸,那种疲惫远超于愤怒的感觉。在后面被切除了脑白质的麦克威客眼睛在没有了那样的生气,他是死了,所以酋长后面杀了那个人偶,可是飘在疯人院上空的那个红头发的有力的兰道是活着的,在《生命的四十个清单》中说道死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肉体的死亡,二是在焚化炉的时候,三是最后一次被人提起的时候。

  酋长对麦克墨菲是爱的,崇拜的,他渴望接触那具孔武有力的像他爸爸的躯体,那样的勇敢,给他勇气,最后他逃走了,脱下了麦克墨菲的帽子,因为那不适合,酋长终于成长为他自己了,不是那个需要别人力量的酋长了,他的体型,他的膀臂。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社会中,规则是需要的,可是当规则成为了个人的时候那么就是病态的了,大护士最终不能再施行她习惯了的伎俩,只是写字就足以让人害怕,倘若失衡,就要斗争。

  那个心理失常病房的的日籍护士特别的讽刺,在正常的人里面有着不正常的管理者,在不正常的里面才有正常人的存在。

  想起一位老师说的,精神病人其实也不算是(器质性的除外)精神病人,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走不出来了。或许在他们自己构思的世界里他们是幸福的,抑或是恐惧的,但是他们至少是可以做自己的,那个高兴的,恐惧的自己。

  致敬麦克墨菲.兰道,查尔斯.契思威克,威廉姆,彼比特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四):到底谁是疯子

  没看小说 看的电影 很喜欢小麦 在那样一群被控制的群体中 他敢于鼓舞大家 把想做的事说出来并实行 我觉得他是敢于去做大家不敢做的事 他有自己的信仰 记得他们集体出海 我想他们那时是快乐的 起码他们是自由的 没被护士长束缚住 最后小麦还是没逃脱疯人院 永远的失去了活力 成了被折断翅膀的天使 还好 胆小的酋长最后被小麦感染了 他有了自己的想法 终于逃离了疯人院 还有那个比利 就那么害怕护士长告诉他妈妈 刚开始他是高兴的 因为受到大家的鼓励 后来护士长用他妈妈压迫他 他就开始哀嚎 这个多像我们啊 原本是发自内心想做的事 结果因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受限制 或者左右 最后一事无成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大疯人院 没人知道自己病了 但我们都在病着................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五):幽默

  王尔德说,我们是特地被创造出来要求幽默感的。在这个遍地洒满虚无的世界,还有什么比幽默更能掩人耳目呢?   

  幽默不仅给你化了妆,还给你带了假发换了衣服,头上别着夹子,惹人痴痴发笑。关键是这也是个人愿意而为之,既省得吐露心声,又博得他人一笑,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幽默地自嘲甚至可以把自己都逗乐了不是么。

  麦克墨菲“不让痛苦遮掩幽默,就像他不会让幽默抹杀痛苦一般”,这个能与痛苦并存的玩意是个多么美妙的存在啊。    我真心喜欢《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真心喜欢。

  痛苦自知,幽默不断,一出出戏,演好。看透着眼前的一切,直到为着该为的人冲破枷锁。放飞了的灵魂,再也不怕桎梏。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六):我只关心姿态,不关心结果

  曾经在看了电影之后单纯地将飞越疯人院理解为对一种政治制度的反叛与逃离,可我想错了。因为电影做不到把这样一种复杂的感觉表达出来。而原作者的思想只有读过这本书才能感悟出来。在我的愤青时代,曾以为电影和书是在影射苏联以及中国这样的集权国家,并以为这电影应该在大陆被禁。可我想的太简单了,书的内容不是一个政治体制能涵盖的。

  疯人院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总之指的是任何能够束缚天性的“规定”,被束缚在其中,每个人只能在原有规矩下做事,却没有勇气去思考超出规矩的可能性。在麦克墨菲来到病房之前,这里没有笑声,没有歌声,一切都是在大护士设定的“为了方便管理”的规则下进行。

  被迫适应这样一种环境,结果是忘记了这个环境本身而离不开它。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囚犯早已无力突破心灵的障碍去走入新的生活。而麦克墨菲的出现则预示着一种可能性,一种突破禁锢的尝试。“杂耍者”麦克墨菲最终扮演了一个悲剧英雄的角色,成为了植物人,而他在精神上却是胜利的,至少他的反抗影响了周围的人。不难想到在搬动仪表盘那个情节中,麦克墨菲说,他至少尽力了,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之一,不在乎结果,在乎姿态。

  回到作者身处的年代,压抑古板,摧残个性的社会风气使得妄图逃离的年轻人感到迷茫,“五千个孩子住在从火车上下来的人所拥有的五千幢房子里,这些房子看起来如此相似,以至于孩子们不时走错了家门,进了别人家的房子别人的家庭里去,吃饭然后睡觉,没人会注意到。”社会“规定”每个人在某个时候“应当”去做某件事。女人应当中规中矩地扮演社会推给她们的“角色”,孩子必须接受“同一化”的教育,成为社会的一个零件,来为社会的将来培育新的零件。

  “也许他无法看到是什么把你内心深处的笑声榨干了,其他人或许也无法看到这一点,而只是感觉到了四面八方的光束和频率所带来的压力正试图推动或者折弯你,感觉到了‘联合机构’在行动——但是我能够看到这一点。”

  酋长布罗姆登是对体制看得最透的,他知道“联合机构”的强大,反抗是不能改变什么的,最终逃不过被吞噬的命运,不过他还是认为麦克墨菲的出现仍然给病房带来了改变。

  “如果只有一个恶棍,那就是整个‘联合机构’,大护士只是他们的一个高级职员”,布罗姆登对此十分清楚,甚至他们自己也都是“联合机构”的一份子,也是联合机构的“成果”之一。他明白,拦住他们,使他们变得弱小的不仅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心的弱小。他们将自己是精神病人这个事实作为一切思考的出发点,没有勇气走出疯人院,尽管都是出于自愿来到这里,没有受到强制的约束。哈丁甚至认为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不敢走出禁锢。

  麦克墨菲不是一个过于乐观的人,他明白对抗会有什么下场,可是不甘于遵从所谓的“规则”,加上这样的“游戏”不允许中途退出,只得反抗下去,最终在这样的姿态中坚守了自己。

  故事的结尾是悲壮的,因为联合机构的力量太强大了,他的最后命运注定会是这样。于是,布罗姆登为了不使麦克墨菲成为大护士杀鸡儆猴的标本,闷死了他,最终逃离了疯人院。

  “他要对付的东西是无法一劳永逸地制伏的。你能够做的就是一直不停地斗争,直到你再也无力应付更多的回合,别人不得不接替你的位置。”

  而他的故事,最终成为了病人们心中的传奇,虽然“联合机构”不可能很容易地被战胜,但是反抗的姿态,却是“联合机构”无法消灭的。

  我只关心姿态,不关心结果。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七):需要飞越的不是疯人院,而是你自己

  不得不承认,面对曾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的影片《飞越疯人院》,我却看得昏昏欲睡。从情节的角度上来说,电影无法吸引住我的眼球,也许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精神病院人被迫反抗的故事是个奇特的题材,但在今天屡屡“被精神病”的天朝,这可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然而今天再次想起“民主宪政”这个话题,我觉得这部影片对于今日中国之体制,还是值得一提的。

  从1911年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算来,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又已经往前走完了一百年的历史,细细分辨,共和国今天的政体仍然甩不掉封建体制的影子,缺乏权力制衡,官民收入差异巨大,民众(我甚至不愿用“人民”这个词)从来都至多拥有的是财产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老百姓提前十年就知道下一届甚至下两届的“主子”——最高领导人是谁,只不过以前叫做“君权神授”,现在用“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人民代表”等术语来掩盖众所周知的秘密,我很庆幸暂时生活在还能说出写出以上这些话的年代,当然,不可否认,我也是畏惧的,因为我不像那些身在国外的学者公知,我还存在随时被“抄水表”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大。

  由于我是八十年代生人,从小听惯了的政治方针就是邓爷爷的“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后来胡爷爷在“发展才是硬道理”后面补了一句,“稳定乃是硬任务”。现在想想,不禁要问,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稳定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说发展还可以用“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来掩盖不断增大的基尼系数,那么稳定的居心颇值得揣测。记得2000年中考那会,还不断背诵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考点,十年过去了,仿佛眼前只剩下“一切为GDP服务”的“大干快上”的豆腐渣工程。在“保八争九冲十”的经济增速下,中国人越来越感到幸福感的下降,大多数人甚至连问“为什么”的勇气都没有。

  在这个历史规律的第二百年,物质丰富的极大满足造就了特权阶级的骄奢淫欲,精神贫瘠的缺乏信仰造就了底层人民的空虚和茫然。大多数的新一代的年轻人,被在“运动”后谨小慎微的长辈的谆谆教诲中学会服从,被在一切向钱看的混乱的价值观中试图找寻自我。当财富增长的越快,所有的法制、文化、公理就会越大程度的依赖和迎合物质财富,你就越成为资本压迫下可怜的卖身奴;当权力集中的越尖锐,那么你我就会像“轮奸受害者”一样沦为“嫖娼小姐”,只配在生活挣扎和折磨下呻吟。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吗?不!自省、自知、自觉,这才是成长的过程,它应该让我们每个人看清这个世界,认清这个时代,而非压抑自己的天性,去迎合这个社会,让自己的人生随着所有物质的增值而悄然贬值。但这一切不会从天而降。

  就像《飞越疯人院》里的病人们,他们难道要渴求的是一个新的护士长、一所新的有人性的精神病院?当然不!他们需要的是表达自己并非麻木不仁的权利,他们需要的是挣脱这种伪善桎梏下的樊篱。墨菲就像代表了他们呼喊的代言人,然而光靠他一人可不够,没看到当无人举手时护士长轻蔑的眼神吗?难道群众只能在冲锋者的牺牲下享受那绚烂的昙花一现吗?没看到墨菲的下场吗?这是所有革命者都会经历的,只因为你,连面对良知说出实话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们,在体制的威权下甚至将手指伸向了可怜的陷阵者,然后再缩回自己的精神病院,安心做一名“太平狗”!

  鲁迅在八十年前就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乔治奥威尔在六十年前表示“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不会觉醒。”;龙应台在三十年前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而近年“郎氏观点”则频频发问“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不是因为凭空捏造的民主制和三权分立,而是建立在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上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的思想意识。显然,中国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这不是你我逃避责任的理由。因为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是一个由你我共同构造的世界。我想,不论中国的“民主宪政”会走向何方,文明的进程只有在我们的觉知中才能推动。

  写毕此文,我无法像艾青那样说出 “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惟愿屹立于天地,无愧于江湖。

  文/卢育涛 2013.08.28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八):长忧吾心

  有意思的一本书,至少前言是发人深思的,关于一个时代和国家,或者提升至人性,那些高得不能再高的思索。只不过,纷纷扰扰之间,还是更加愿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触手可及,虽然并非样样清晰。

  记得看过一句话,还是在游戏里面的,讲的是车祸病人的绝望,在遭受全身瘫痪以及失语以后,所有的情绪出口全然被隔断,然而却留下了清晰的感知和思考,在怨天尤人以后,接踵而至的还有怀疑,怀疑亲情、怀疑友情,怀疑爱情,甚至于怀疑这个世界曾经以为美好的一切,暴躁和消极和拒绝,种种情绪也更加考验和恶化一切。这个世界,倒还真是这样,大多数东西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怀疑和考验最后都会是最不想要的那个结果,坚定执着太少,各自为政太多。

  在看纳什的传记的时候,曾经觉得精神病并非一种疾病,只是落入了一个无法逃逸的思维漩涡。想明白自然就通了,想不明白始终就无法走出。只是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或轻或重,因人而异,难以言明,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代替另一个人生活,也无法全然明白一个人最内心最本质的那些欲求,可是偏偏想去控制,偏偏想将一切塑造成心中的那个理想标准,有人用言语规劝,有人用道德约束,有人用情感捆绑,有人用强力恐吓,有人用药物迷幻,有人用教义引导。将各种方法熟稔于心,高超于行的人们自然是只手通天,不可一世的救世主,而那些影响有限的却也不甘于寂寞,总想控制更多,改变更多,只为一个规范到无聊的世界,而手段却能各种残忍,就像那个疯狂的世界里面那些疯狂的行为,只有好人和病人区别,除却那些规范化的动作,所有其他都是病态。

  千人眼中有千般世界,却始终无法扭转。即便打上标签也是如此,无法拒绝,无法忽视,无法否认。始终相信那个由大护士主导的世界无法长存,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一种制度的时间有限,什么都会结束,然后回到那个尊重人性,尊重个体的时代。只是,大护士从来都不是一个人,那是存在于万千人身上的恐怖,并不因为生命的终结而终结,世世代代流淌在每个人类的心中,即便是麦克墨菲。谁都会恐惧,有了逃避的想法之后恐惧更增加一分,有了惨痛经历之后恐惧更增加一分,有了美好的期待之后恐惧更增加一分,从来都很难拒绝。

  记得舅公在说他国外生涯时由衷说了一句,当时觉得教堂是特别让人感到安稳的地方。最近刚好在看一部教堂的记录片,里面的东西很有意思,说了很多很多以前忽视的东西。那些传达着千年以来人们恐惧和希望的方式,就这样生动的刻画在建筑之上,成为永恒,或至少很长久的艺术。无法不让人感动和敬畏。或者每一个人都会这样,无关血缘,无关肤色,无关时代,有着各种欲求,各种恐惧,却也有这个各种希望,有迷茫和挣扎的时候,却也总会用明白和安定的时候,生命就是这样,千奇百怪,光怪陆离,安然接受,淡然经历便好。但是,当想起千百万人都那样经历,千百万人在同一个地方许下同样的愿望,真会让人敬畏和感动,同感之后便是不怕。想起那个专门为女性服务的教堂,那些保佑着那个时代妇女平安生产的圣灵,那些在圣灵聆听千年的祈祷,或许,生命无法完满,权势无法登天,但是却让人满足。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九):怕

  《飞越疯人院》,花费了一个月,断断续续只看了这么一本,对于这本书的印象来自各种电影推荐以及《云图》,忘记里面是《飞越疯人院》还是《飞越养老院》,只知道大概是老人对抗护士,结果我的印象完全是错误的。就如同我对《动物农场》的期待,是同《鲁滨逊漂流记》一样的期待,全部都大错特错。

  我承认。我并没有仔细的看这本书,它比我想象的压抑,我还是期待童趣激励阳光的少女,它所讲述的一切遥远又贴切。

  独白者,布罗姆登,高大魁梧的印第安人,却胆小的要命,害怕所有东西,小小的黑人助手,但他确实最幸运的人,麦克墨菲给了他勇气,他套用麦克墨菲的玩笑话掏出了疯人院,真正的逃出。

  死去的人,契思威克,比利,他们都是麦克墨菲最热烈的支持者,一个因为麦克墨菲的沉默以死表达自己对娱乐室的争取,然而这就是最懦弱的方法,虽然《云图》说自杀并不是懦弱的行为,我也同意,但对于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男人,我心里,这种行为是懦弱的。比利,听妈妈的话的怯弱的男人,很有绅士风度,在三十一岁的时候仅仅因为摆脱了处男的身份,便无地自容,选择杀死自己,我本以为他会和坎蒂迎来一段爱情,但是这是本压抑的小说,人物的命运不会和我期待的一样的完美。

  还有哈丁,最激烈,最热情,却也最墙头草,疯的没有尊严,像个活生生的生活在都市里的势利的人,他又完美火辣的妻子,却又多疑,怕她,自说自话。

  乔治,海军十字勋章,鱼雷快艇,船长,却害怕大海,嫌它脏,也是因为这个,送麦克墨菲走上了绝路,怕。

  麦克墨菲,毫无疑问,书里的主人公,高大,红发,健康的小麦色,机智又圆滑,却在最后败的一塌糊涂,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慢性病人,不能动弹,没有生命力。文章处理的太好,让我临近文章末尾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直到最后,晴天霹雳,五雷轰顶。一次豪放快乐的玩乐,把他捆住了,没有一丝丝反抗,瞬间弱兽化,归于沉静。从仪表盘,到持续毁坏窗户,都让我以为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戏弄护士的出逃,可惜我错了。太过大意,忽视对手,是最可怕的怕。

  胜利者,拉契尔小姐,大护士,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样一个女性,她是所有体制中的施暴人的代表,无可避免,出现在这里。而所有梦想,或许就和麦克墨菲一样沉默。

  读后的感受,是最深刻的怕,每个精神病人都怕,怕熟悉的一切,怕不熟悉的一切,怕比自己强的人,怕比自己弱的人,甚至怕自己。

  走马观花,可能有误解,请多指正。

  《飞越疯人院》读后感(十):如果世界错了。。。

  嗯,今晚上跑步回来把下载的电影《飞越疯人院》看完了,书以后拜读。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世界错了,我该怎么办?影片中的麦克墨菲,我想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救世主,带给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希望,却惨死在这个精神病院的体制下。他亲历了一个正常人怎样一步步变为这精神病人的。被护士阿姨统治的时间久了,大家忘记了怎么反抗,不知道抗争。像“被无形的玻璃困住的鲨鱼”,被一粒粒小药丸给吞噬了,晃荡在走廊里,如行尸走肉。我想潇洒的说如果世界错了,请让我与全世界为敌吧。刚才酋长把窗户打破,潇洒的离开了。如果足够的powerful,让我摧毁这所有的不应该,如果时运不济,让我离开这世界,独善其身或者像莫非一样,尝试了,终不遗憾。呵呵,电影看完了,我也该睡觉了,早起还有耿大爷的课。嗯,呵呵,因为你,我来了这豆瓣,跟你学,我试着评论,浅薄之人怕是贻笑大方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