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法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法院》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法院》读后感10篇

  《法院》是一本由张小波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院》读后感(一):张小波和他的作品——沈浩波

  有个叫沈浩波的,跟这个张小波据说关系复杂。现在看他俩像死对头,各踞出版重镇,但沈浩波对张小波这本小说的解读也足够深刻:张小波竭尽所能地努力,似乎只是为了离真理更远,或者说,在他的小说中,他把真理扭曲得近乎青面獠牙.有人因其小说的荒诞,而把他称为"中国的卡夫卡",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最接近卡夫卡的荒诞气质的小说家,但他跟卡夫卡截然不同的是,卡夫卡的荒诞是为了接近那预设中的真理,而为了"深知"和"穷尽";而张小波不是,他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摧毁自己最初预设的真理,是在深陷中远离.

  这些人,都是鬼才。

  《法院》读后感(二):燃烧的迷津不如隐藏在黑暗

  《法院》无疑是奇诡浓郁,疯狂的天才之作,无论是叙述手法还是结构都是顶级水平,无论读多少遍都可以获得新的解读,完全是把小说当诗写,而结构惊人的完整,圆融,甚至混沌,太令人着魔了,它有明显的西方小说影子,甚至从措辞都不难看出,卡夫卡,博尔赫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索尔仁尼琴,萨特,整篇都是关于存在的自诘与非难,随着叙述像是被一股暗流裹住进行着不间断的思维冒险,作者带有挑战性的叙述,使节奏一直捉摸不定,时而放空扰乱,让人完全手足无措,时而陷入漩涡,让人天旋地转,手法的纯熟,直让人觉得原先的一切不过是迷梦一场,场景的衔接转换已经进入类似于梦的语境,因为心理活动和潜意识描写占据了大篇幅的文本,所以其实一直在清醒与迷乱间转换,而清醒和迷乱有时互为表里,使真实趋于更加复杂,这正是自我的挣扎,种种谵妄和出格,使这种挣扎具有浓郁的疯狂色彩,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近乎强迫症的思辨总让人像在故事之外又溜了一圈。而迷楼依然还是那个迷楼,主人公就是监狱里的伊斯卡洛,殉道甚至不惜窥探死亡的花朵。而他所有的目的或梦想已经在《燃烧的迷津》的开头讲到:具有自恋和自渎的两个向度的“想象之流亡”。乔伊斯也说过:流亡就是我的美学。那么燃烧的不如就在黑暗中,至少也安静些。

  《法院》读后感(三):小众的写作手法,要反复阅读才能看清背后的凛冽

  有一位为病人治疗痔疮的名医,于某一天被一名女患者所敲诈,之后又被逮捕,被拘留,从此开始了与法庭打交道的恶梦般的生活,而最后又被莫名其妙地释放了。这是故事的梗概。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极小一部分作家,他们不使用大众所习惯了的语言,他们也不讲述人人都听得懂的、表层生活的世俗故事,他们另有所图。张小波便是这类作家中的一员。一开始阅读我就为这篇作品那奇特的语感所吸引,我想,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会不会在讲述的过程中因为底气不足而“露馅”呢?通过反复的阅读,从模糊到渐渐明晰,一个发光的结构终于在脑海里显现出来。现在回忆起来,这个故事是如此的完美,切入的层次是如此的深,直抵人性的核心,而语言的运用又是如此流畅,充满了活力,无懈可击,丝毫不亚于那些经典的阅读给我带来的震惊。

  《法院》读后感(四):失去的救赎----《法院》读后感

  “我们都害怕死亡并恐惧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艺术家的职责不是要屈服于绝望,而是找到一味解药,来治愈存在的虚无。”----Gertrude Stein,Midnight in Paris

  《法院》,是一部并不那么精细的中篇小说。它混杂着年轻人的混乱而非智者的清晰,在故事中展现出野生的刀耕火种而非学院派的精雕细琢。这不是海明威或者萨特那样有着清晰哲学命题的文章,而是向我展示了一个画面,一个24-28岁,带着天生的些许灵气和后天的苦难在荆棘从中漫无目的的跋涉,用鲜血染红的钢铁般的双手在试图劈开荆棘,寻求可能存在的救赎。

  这本书像卡夫卡一样晦涩,但卡夫卡本来就是很难分辨真实面目的。那种不加修饰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笔头姿色平平的作者,只有踏过过那道坎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所指。这本书更像让·马·居·勒克莱齐奥一样零散甚至有一点点的奇幻,只是勒克莱齐奥的经历不够复杂,所以小说里不用受那么多的意象困扰

  我不了解作者张小波,但我深知在一本书成型的时候,作者就将一部分的灵魂压缩好封印在了文字中。但是我了解法律,更了解情感。无论作者原意是带着我们要去哪里,也许作者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这本书本身的主旨是救赎。

  故事讲述了一个医生由于在治疗中碰到了不该碰的地方,又没有同意病人的非正义要求,于是被投入了监狱。于是他感觉到了司法制度,虚无,已经更恐怖的-----自身的审判,对他固有的生存空间进行了完全而彻底的破坏。几经挣扎终于上庭之前,他被释放,或者说被遗弃。从此他失去了审判自己的机会,失去了救赎自己的机会。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讲讲故事背后的救赎。要撕开这样一部迷雾笼罩的小说,每个人需要自己的奥卡姆剃刀。在这本小说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迷雾不是那些复杂兮兮的法律词汇和程序规则,而是作者本身设身处地的情感堆积,才是妨碍我们寻找真相的东西

  在检察院呆的日子里,我发现只要进了看守所一段时间的犯人,基本上都对法律条文了若指掌,基本上比我这个当时还在复习迎接司法考试的人还要熟悉整个司法程序和里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当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一个嫌疑人拥有的法理知识足够和法官吵上几个回合而不分胜负。

  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展现了法律制度缺乏人性的那一面,法官的自大,公务员的散漫,公检法一条裤子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为我们点明法律无法真正的告诉世界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法律的技术局限性使得绝大多数案子都只能以“最有可能的那种解释”作为事实判断的依据(原文非常好,引用如下:“(法官)这一生中无所依托,其实只是从一个梦过渡到另一个梦;在路上他感觉自己是被一个幽灵吮吸空了的……不能到达情人嘴唇的吻”)。这在法理学里是正确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法律的局限性造就了一点点的荒诞感觉。医生的手术需要使得他必须接触病人的敏感部位,但恰恰他由于这一举动而被逮捕并起诉。这莫名其妙中带着一点点的虚幻,但是法律带来的强制措施却是实实在在的手段。我至今忘不了去重刑犯监狱录口供的时候看到的铁窗和囚室,钢筋混凝土之中包含着最强力的武器---体制化。

  但是法律制度中的审判还有它程序正义的一方面,这一点其实体现在整本小说中却并未为当时的作者发现。福柯在规训与惩戒中详细的为我们在载明了法律程序和刑罚实施手段的重要性和背后深层的意义。(我强烈建议每一个监狱图书馆都收这样一本书,冒着降低改造能力的风险,能为我们国家多培养一点更优秀的作品,也是值得的)。刑罚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惩罚,更在于规训犯罪者本身,改造他们使得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这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听可能会十分惊讶,“你怎么可能还能改造这些犯了罪的人?”那是你没有意识到有期徒刑的恐怖。我举一个大家好理解的数据: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他的身体损耗度是正常人的四倍。由于在监狱中你的作息必须十分规律,并且时时处于精神强压下,身心事实上都饱受折磨。这种折磨不像上班,八小时之后总有休息。这种折磨会跟着高墙铁窗牢牢的印在你的脑子里,让你无时无刻都会想起你自己的处境。越是敏感,越是想的多的人,越会体验到此时的痛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书中主角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动不动自杀啊崩溃啊什么的。作为一个敏感到可以在20米之内察觉此人是否患痔疮的医生(这个设定相当值得吐槽。。。是看走路姿势么。。。是看肌肉收缩么。。。为了突出敏感请不要这么行为心理学家好么。。。这不是lie to me好么)

  但是戏剧化的地方在于结尾之处,主角被偷偷释放。法院没有给他被审判和公开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他没有机会言说一切。他带着罪犯的烙印被释放到了世界上,失去了通过世俗规则审判自己的机会,也就失去了重生的机会。他被放回了世界,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唯一不同的是,他原本有机会也有能力审判自己,进而救赎自己。用怀疑,用剥离,用解构,借助世俗的眼光,等等手段。但是现在,他被放逐了,他被审判所抛弃。你可以说他自由了,因为他不再会被那种可以杀灭人的神经的痛苦所折磨。你也可以说他被永远的囚禁了,因为他失去了怀疑和自我批判,就失去了最后的救赎

  我可以理解张小波为什么92年之后很久都不写小说。特别作为一个敏感的诗人,当你失去了那种环境给你带来的感觉时,你仅仅凭着灵魂写作,是很难去写出与以前相同水准的东西的。30岁之前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激情写作,之后就要靠沉淀了。但是沉淀这东西,毕竟还是没有环境的强压来的快,来的一开始显得那么的有效。这种打击会让作家误以为是自身出了问题,进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艺术家都会有低潮,就算是海鸣威这样的硬汉也是一样

  《法院》读后感(五):作者确实很懂卡夫卡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也就是描写一些法院发生的事情,不会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现在还有30页没看,不过却觉得张小波确实把我带到了法院、检察院、被告、审判等等的第一现场,身临其境的感觉得益于他在书中对主人公所处境况的深刻描绘。

  卡夫卡的小说我也看了一些,说实在的,咱确实很难完全理解卡夫卡的气质,他那种略带悲伤而又穿透传统小说形式限制的描写手法,加上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从而把我这样的读者带入一种似似而非的状态,总感觉人生在一中浮动、被审判、随时可能被莫名其妙的力量击垮的状态,这就是我看到的卡夫卡。

  以前从未看过张小波任何作品,这次因为Della网友的惠赠,有幸阅读《法院》一书,见识了作者的写作功底,比如对M律师的描绘就令人回味。这是不错的作家的不错的作品,以后会继续关注他的人和他的书。

  《法院》读后感(六):标题把我误导了

  我认为这是一部不太真诚的书,近年,已很少有一部书让我看着愤怒,但这部书做到了。想想,决定读此书到购买着实冲动了,只因那让我遐思的题目和豆瓣的4颗星评价。事后回看,2月份出版的书也就100来人的评价,我居然忘记了世上有托儿这回事。

  首先来说说形式。书一到看到排版我的预感就不妙,我想一个负责任的作者是不会允许有人这么给自己出书的。本来就不厚的书每页将近一半都是空白,由此就能想到内容上的稀薄。结果一翻目录,就这居然还是三篇东西凑出来的。是为了好看呢还是为了定价高点?

  再说说内容。三篇内容除了作为书名的那篇《法院》,还有一个短篇《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和附录。作为小说的两篇我都不喜欢,先不说题材,就是这种笔法也没法让人畅快的阅读。书在宣传时极力提到和卡夫卡的联系,在内容上有所涉及。我是没看过卡夫卡的,如果卡夫卡就这文字水平即使大师我也宁肯不看。去看不流畅的东西除非是为了工作或是确实能给我带来颠覆自身体验的东西,要不,我干嘛给自己找这种不痛快?

  我很不理解作者干嘛要写个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这不是“现”是什么?从介绍中能够知道小说背景是中国,但那语言像极了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还是翻译的不太好那种。关于法律的理解与小说中法律从业人员的展现也肤浅的很,你要么完全虚化,输出价值观或展现观念;要么就写实,让接触过司法界的人能够感同身受。两者全不搭,还要起这么个大题目虚张声势。对很多不了解的人也是误导。小说整体很片段,看似穿插很多那种意识的东西,但让我觉得只是空洞,言之无物,反正我是不知道作者想干什么。两篇都是一样,荒诞的可笑!

  说实话,那我就不明白这些作家“另有所图”的“图”是什么了。您要自己娱乐不出版就是了,出版了还要不使用人人习惯的语言,不讲述人人听得懂的故事,您是想让作品传播吗?您既要卖书还不想卖的好矛盾不?我都不知道残雪之流究竟想表达啥,人人都盲目跟风的时代早晚都会过去。我一直喜欢刘瑜老师的那个绝妙的比喻,你拿着空盘子还想让人做着吃的津津有味状,大家又不是傻子!有本事你就真的做出山珍海味来,让我们叹为观止下。真有那一天,我愿意为我的轻率为今天的评论而道歉。

  顺带说一下,还好我冲动之余冷静了一下,想着看过这本书好的话再买《检察大员》,现在还少浪费了一点钱和时间。看本书的容量推测完全可以和《检察大员》合成一部书,偏偏要出两部,所以就是不真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法院》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