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10篇

2018-01-12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10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韦斯科特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一):分手在长城

  In 1988,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ense relations, Abramović and Ulay decided to make a spiritual journey which would end their relationship. Each of them walked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two opposite ends and meeting in the middle. As Abramović described it: “That walk became a complete personal drama. Ulay started from the Gobi Desert and I from the Yellow Sea. After each of us walked 2500 km, we met in the middle and said good-bye.”[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二):为什么要读一个行为艺术家的传记

  对传记之类,我向来敬而远之,迄今为止读过的不超过五本。所谓“他人即地狱”,他人的目光是地狱,以他人为参照也是地狱。因此,对他人的不求甚解,实为自保之途。但我读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一个号称行为艺术老奶奶女人的传记,目的是解一下10年前的茫然和疑惑。

  前南斯拉夫人,共产主义红旗下的蛋,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以超前、大胆的行为艺术闻名于世。而我在10年前,曾企图接近行为艺术而不成,茫然而去。2002年,我在成都一家周报做编辑,负责文学、艺术等版块。那段时间,行为艺术正在风行,各种在世人看来十分古怪,甚至血腥、恶心的作品横行于世,传说还有艺术家不慎让一头猪死在了“手术台”上,甚至吃死婴。彼时,成都几个活跃的行为艺术家,被称作“蜀中八怪”(听上去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桃谷六仙”,不像正常人),出了些像《洗河》《神框》之类的作品。有一次,我跑到老成都图书馆的楼顶,找到了戴光郁和余极等人,没想到他们在藤架下泡起花茶,跟其他成都人一样喝着茶聊着天,一点不“怪”,让我失望之极。随后的2002年7月,一个名叫《专•业•余》的装置、行为艺术活动,在画家何多苓的工作室举行,我也只好去看看。现场除了一些专业的和业余的艺术家,栗宪廷这样的大咖也在。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我便在人群中东看西看。有个木匠一直在刨木头,作品叫《刨花》。在我这种俗人眼中,唐丹鸿的《断桥》最接近艺术品。总之,看了一圈,半懂不懂就回去了。好在没人在现场杀猪什么的。过了一段时间,成都又搞了个什么行为艺术的大活动,我跑到现场,看到一个半男半女的希腊女人,在那里用红砖砌墙把自己围在里面……茫然地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就带着疑惑离开了。

  所谓“蜀中八怪”中,真正有接触的是曾循,他因为在一家报纸编副刊,经常找我约稿,但我们从来没提起那段时间的事。听说他现在开了个陶艺馆。因此,对行为艺术的疑惑,10年来一直留在了我脑子里,不得其解。

  像我这样对行为艺术充满疑问的人,自然是很有必要读一下《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的。求不了甚解,但可以求粗解。整个传记分为三大部分,从阿布拉莫维奇小时候开始写起的,很细致地描写她的父母,她那些脆弱敏感小心思,大概是为了挖掘阿布走行为艺术之路的根源。然后是她的爱情和合作伙伴乌雷,这是最重要的部分,详尽讲了阿布颠峰时期经历和作品,并且充满八卦意味。最后部分则显得极为专业,基本就是各种作品的阐释。但这个分段,也基本上呈现了阿布从“一个人”到“两个人”,最终归为“一个人”的艺术之路。

  传记的作者詹姆斯•韦斯科特曾是阿布的助手,拿到了她所有作品的档案和资料,并反复以她本人的角度,用文字形式呈现她作品的意图。他们曾试图“合二为一”。同时,这本传记得到了阿布的大力赞扬和推荐。因此我相信,它应该尽可能地体现了传主的本意,也展示了那些作品的真意。这对于艺术家传记而言,是很重要的。但也不可否认,一个活着的人出传记,也许难免美化一下自己。

  读完传记,你就会知道,一个艺术家之所以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从根本上来说,要么是“求关注”,要么是“太无趣”(觉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太乏味和无力)。阿布两者皆有。她一辈子都在求关注,各种极端的行为艺术,相当于小时候干坏事吸引大家的目光,得到关爱。她放弃了传统绘画,改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就阿布而言,她似乎达到了目的,最终成为了大受关注的世界级艺术家,但很多东西却并没有留住。惊世骇俗的爱情破裂了,最终选择世俗婚姻,最为极端的艺术形式慢慢放弃,拥有更自如的社交能力,在作品中增加温情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放弃了特立独行的对抗,回到世俗甚至媚俗中。

  这本书读到中途,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恐慌和死亡让古怪的行为艺术相形失色。传记的最后二十页,我是在不断的余震中快速翻阅的。就我而言,很难说读了这本书,就真正理解了行为艺术,理解了“行为艺术的老奶奶”。可能命中注定,我仍然会保持着对他人的不求甚解。但是10年前留下的疑惑,毕竟消散许多。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未见得要喜欢上阿布。但是读了这本传记,多少会对行为艺术家的内心有一些了解,才不至于被古怪的行为艺术吓得花容失色。

  2013/4/24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三):限制里有自由需要的一切

  知道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个人,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是从一则流传的微博开始:76年南斯拉夫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侶乌雷,12年后两人感情走到尽头,在一部《情人——长城》的艺术作品中两人从长城的一头一尾出发,在中间相遇后宣告分手。2010年,阿布拉莫维奇开始了新作品《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在MOMA艺术馆内静坐716小時岿然不动,接受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直到乌雷的出现,让雕塑般的她颤抖流泪。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高潮感人至深,因为高潮以“爱情”发力,以“爱情”成为可以贯通世相的通道,但在此之前,那1500次对视里产生了力——我在你的眼睛里,我在与世界的角逐里看到了“我”。所以到最后,“我”才无比确定地认出了我的爱。艺术现场的气力绷紧,流动,结尾处被一个意外淹没,艺术家的力被温柔的洪水垮了墙,就像是她的作品永远是为了她与世界的联系而生,更尖锐是为了更密切。这个命题里,可能没有比这个意外更适合传播的示意了。

  一开始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像所有新生的艺术冲动一样——是为了质询这个世界而来。她出生于南斯拉夫,从小接受来自家庭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特别是她的母亲,直到阿布拉莫维奇29岁时仍然命令她晚上10点前必须到家。“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因为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所以自然而然地,她创作的一开始是在对被施与的力进行反抗,按书中所说:“控制成为阿布拉莫维奇的主题。”不是为了实现控制,而是在期待控制崩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在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韵律5》中,她在场地中央放置了一颗用煤油浸泡过的木质五芒星并点燃了它,同时她也在腹部刻上了一只五芒星,先是将头发、指甲,最后是将自己也送进了那燃烧的五角星中间,结果很快因缺氧而被观众救助。自从那之后,阿布拉莫维奇对无意识乃至接近死亡的表演着了迷,如果说身体是必然的限制和依赖,那将它逼进一种临界于无形或毁灭的境地下会发生什么?

  阿布拉莫维奇继续在《韵律2》和《韵律0》中寻求答案。特别是后者,更是极端:,她将自己用药物麻醉,让观众随意挑选摆放在桌上的72种物件在她身上任意地使用,有玫瑰蜂蜜,也有匕首、灌肠器,和一把装有子弹的枪。表演结束后,阿布拉莫维奇伤痕累累,双目含泪。表演之所以终止是因为有人将枪伸进了阿布拉莫维奇的嘴里。

  人们权力摆布自己的身体,但只有当这种权力与自身有了间隙或完全脱离时,才会被看清。“对于阿布拉莫维奇而言,行为艺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她一再进入激烈的无意识状态中。她的行为艺术创造出像是练习死亡一样的伤口——在这个时候,她更能感受到活着。”身体是“剩下的最后一件东西,这是唯一无法被否定、无法被消解的东西。”阿布拉莫维奇选择用疼痛和攻击的方式使得这种唯一的不可能性更为深刻,因此也更接近可能的存在

  但正因为身体是“最后一件”东西,疼痛和超越疼痛一开始是一种突破,到后来就会变成一种意识作用模式化,这是阿布拉莫维奇所拒绝的。她换了一种利用“身体”来做命题的方式,即着力于“关系”——遇见灵魂伴侣乌雷后,这一种转换更为顺理成章。之前阿布拉莫维奇的“对手”是观众,现在在现场,她有了乌雷:一个旗鼓相当的映照。在这样的互相为境中,表演现场里的意识空间不仅是无限的,并且是丰富错杂的,“不可控制”再一次撒欢。

  在两人合作的多个表演中,有不停地迎面撞击,有静止的对视冥想,在《呼吸》里,两人不断地从对方嘴里吸入空气再还给对对方,直至近乎窒息。两人的作品通过“过于清醒,整洁,大胆”的方式存活,但一个人的痛苦能够延伸意识时,两个人互相激发的痛苦便可以形成能量。“我们在一起合作的时候引发了带有生命能量的第三种存在。第三种能量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不再依赖自己,而是拥有特有的品性,我们称之为‘那个自己’。”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曾跟着土著一起生活过,在另一种生存规则里,他们对天地和生命间奇妙的能量转换痴迷不已。阿布拉莫维奇逐渐意识到,身体只是工具,在艺术的现场里,重要的是要让能量发生,这样才能时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变成脱缰的、猛烈的、含有一轮又一轮不可思议的新生。

  而要让能量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则包含了艺术家人生的全部经验

  如果说阿布拉莫维奇在之前的表演里对自己的伤害更为激烈和彻底,但是两人互相伤害时的痛苦来得更为悲怆,前者只是决意,后者还包含了从信任里分裂出的误解、怀疑、恨意。事实证明,人之常情的伤害性更持久。在经历了12年的合作后,两人决定分手。而正是在那之后,阿布拉莫维奇开始尝试包括电影教学等各种方式,来表现民族生活状态的各种主题,一种“必须有大众”的执着再次拓宽了她的艺术事业,还有一种对世界强烈的爱使得现场的能量感染有了使命和渴望。这就是为什么在《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中,那么多人会在对视中途掩面而泣——千变万化,但世相大同。

  汉娜·阿伦特曾在《人的境况》写道:“人类不可能获得自由,除非他知道自己是受制于必然性的,因为把自己从必然性解放出来的努力虽然不可能是完全成功的,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赢得了自由。”行为艺术的“行为”便是这个过程。反抗什么,便是依赖什么;限制里有自由需要的一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四):她做她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她做她的绿茶婊

  quot;绿茶婊"这个词风行网络的时候,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对视、牵手的视频也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身穿红衣、步入老年的女子,面对众生静坐良久纹丝不动,见到多年前的男友,顿时热泪盈眶,伸出双手。这就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嗯,这个老情人相会的场面不知赚到了多少有情人的眼泪。很多深受臆想症、公主症等病症迫害的人幻象过的童话式重逢,就被他们在这场行为艺术中演绎出来。不管怎样,这个场面总比丢鞋、互掐、漠视、对眼骂街等诸多场面美好得多。(其实他们不知道两人爱情前传里有多少纠纷和官司,嘿嘿。)

  关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的爱情前传,可以来读一下这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披露了两人的共同岁月。阿布拉莫维奇29岁那年与乌雷相识,此后展开了长达12年的艺术合作。其实严格来讲,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八卦式传记。编辑把阿布拉莫维奇前六十多年的生命,分为三个部分:“南斯拉夫”、“乌雷”、“一个人的舞台”。有关童年、成长的第一部分还是蛮好看的,或许这是因为童年是人生最真挚的岁月。当然,对于那些对爱情和艺术有更真挚追求的各路高手来讲,或许后面两个部分更好看。

  关于艺术,不才七窍通了六窍,而对于行为艺术,剩下的那一窍也被泥巴糊上了。所以,即使把鄙人的大脑榨成甘蔗渣,再化成草木灰,里面也找不到几颗与艺术有关的细胞尸体。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对着“行为艺术”四个大字来指点江山。(对这部分感兴趣的童鞋可参考舒阳老师访谈的视频,他对于performance 、action 、behavior 等各种行为艺术颇有研究。赤裸裸的硬广视频链接在这里: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9232207.html )

  躲开了行为艺术,书中有个小插曲却颇耐人寻味。两人的感情到了即将难以为继的阶段,乌雷主动向阿布拉莫维奇坦白他的外遇。受到刺激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虚为自己构出一位法国作家为恋人,并说和这位作家保持着完美的性关系,以此挽回些自尊。(各位男性看官,如果你女朋友这样,你会不会觉得她疯了?)还有一些时候,她甚至会要求乌雷带她去见他的女朋友,还说他们可以一切做爱,当然3P的终极理想最终也没能成功。(不知各位看官对这种萨德式的要求又怎么想?)

  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不禁要笑了,多熟悉对不对?年少时谁没经历过这种赤子之恋?只叹当时年少春衫薄,只是懵懂初恋后紧跟而来的往往是激烈伤害。有多少女生失恋后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样歇斯底里地反击报复,就有多少男生失恋后酩酊大醉、露宿操场。曾经的我们或许还有借口:年轻没有失败。可是与乌雷分手的时候,阿布拉莫维奇已年过四张。她拥有超出我们两倍的青春。

  向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超越更年期的青春致敬!

  致青春完毕,咱们回到题头,来看一看“绿茶婊”们的人生。网络上这么定义“绿茶婊”:“总是长发飘飘,对外说素面朝天,其实化了裸妆。装出人畜无害、心碎无痕、岁月静好的多病多灾、多情伤状,喜欢瞪大眼,无辜的看着男人,其实野心比谁都大。”其实,总结下来就是故作单纯的心机女。

  “心机”这个词太好,可以脱离“婊”,脱离女性,甚至扩散到一代人身上。曾经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被夺走青春的一代人,我们一毕业便学会了中年人的精明与算计。学会了整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焦虑。(当然房子才是一个更为宏大的经济概念。)

  谁敢不承认自己正经历或经历过这种生活呢?这是一个房租与利息共长,物价与药费齐飞的年代。让老板涨两个薪水,给上份保险,都是需要动动心机的事情。否则若是某天露天席被,或者客死他乡医院,并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杜甫这等文艺前辈的遭遇不可效仿。人人都带假面具,人人都扔掉了青春,何苦为难“绿茶婊”?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拥有双倍的青春,这是她的幸运,“绿茶婊”们被挤压掉了青春,这是时代的不幸。对于备受骂名的“绿茶婊”们,阿布拉莫维奇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对比式传奇。

  所以时至今日,她是那个延续了童年的理想与热情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保留了“只是孩子”的特质。这种特质保证了她艺术作品上的纯粹与高度。而我等凡人已经被生活和岁月轮奸为各种“婊”。

  作为一个还没被彻底轮奸的“婊”,很喜欢阿布拉莫维奇的一段话:记住你的梦想/记住你自己/记住你要记住。

  谨代表本“婊”把这段话送给本“婊”。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五):意义和无意义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绪纷涌接二连三前赴后继,可在完成阅读的那一刹那,一切都恢复到了空白的状态,读传记时这样的情况尤为明显,可能是因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竟然读完了一个人的一生,感累,不爱。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艺术家在现场》的纪录片赢得了诸多观众的泪水,紧接着,这本《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死之前》的传记便出版了,全书以非常工整的时间线为线索,解读了玛丽娜从出生到成年,从主攻看上去不那么有前途的油画到最终成为“行为艺术之母”这之间漫长而又曲折的经历。但也许是女艺术家的一生太过曲折,导致全书不管怎么读都像是一篇加长版的个人简介,对于玛的那些饱受争议的行为艺术,作者詹姆斯韦斯科特展现了全面赞同的态度,认为它们均是激烈的,深刻的,动人的,但实际上,即使在玛丽娜已经功成名就之后,对于她的质疑和蔑视依然层出不穷,作者刻意的忽略或是淡化了这些反面的声音,使得全书成为了玛丽娜和她的事业的一次华丽又厚重的宣传。

  经常有人说,我们不需要关注一件作品产生在怎样的年代,环境和政治背景中,我们应当关注的是艺术家以及其作品本身。这样的说法荒谬到如同在说对于某件事情我们永远都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只需要关注它看上去是什么。在书中,政治是如此的勤勤恳恳以至于在无数次被嫌弃被抛弃之后,它依然完美的完成了对于玛丽娜艺术人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造,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生于“艺二代”家庭,如果不是成长于人民英雄的冷漠和拒绝之下,如果不是经历了五十到六十年代南斯拉夫的动荡和不安定,或许玛丽娜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玛丽娜的作品中,“渴望得到交流”成为了其最大的诉求,并不完全是因为她孤独而又压抑的童年经历,更多的原因在于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交流如同沉默,一说出来就会被语言打破。无论是最开始的《声音》系列,充满了想象力和勇气的《节奏》系列,还是她遇见乌雷之后的我大胆的称之为“不穿衣服”系列,都表现出了同一个愿望:交流,和同伴的交流,和观众的交流,通过相互碰撞的肉体,通过陌生人之间衣服与皮肤的摩擦,通过彼此面对面的喊叫及呼吸。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节奏0》,玛丽娜面无表情的矗立着,允许观众们用桌上摆放的72样物品中的任意一件对自己做任意的事情,包括一把手枪。于是我们看到,有人脱光了她的衣服,有人拿起了枪,有人替他带上玫瑰和锁链,也有人擦去她脸上的泪水。这正是我认为的交流的极致,它的表现形式完全可以是粗鲁的,狂放的,甚至是暴力的,这并不影响我们去享受它带来的快感,包括恐惧与悲伤,但所有的一切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以语言为媒介,语言只可能令一次完美的交流沦落成为彼此忍受对方的话语只为了换得自己发言的机会的无聊把戏。但这一切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让我无法自控的想到了中国艺术圈的现状,不要说交流了,就连一次平等的对话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艺术家们高高在上,平民百姓兢兢战战,在作品之前有太多的废话和多此一举的诠释,大多数的艺术家出色的完成了本该由艺术评论者负责的工作——解读自己的作品,他们以成百上千的词语构筑起城墙抵御外界的提问和质疑,却忘了本该让作品站在炮火最密集的前线。

  玛丽娜和乌雷的关系在书中占了非常大的篇幅,它也是玛丽娜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在谈到他们之间的感情时,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灵魂伴侣”这个奇怪的词汇。在我看来,构成灵魂伴侣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人绝对不能从事相同的职业,灵魂上的认同只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赞赏的基础上,而同行隐藏了竞争对手和弱者依附强者的关系,尊重就无从谈起了。

  在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乌雷和玛丽娜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在认识乌雷之前,玛丽娜的大部分行为艺术表演都她一人完成,在和乌雷结束了关系之后亦然,独独在两人交往的数年间,双人的表演渐渐多了起来,但也是在这段时间中,玛丽娜对于交流的渴望的呼声达到了最顶峰。在痛苦的《海上夜航》中,每每先离开的都是乌雷,当玛丽娜独自凝视着对面已经空掉的位子时,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如此敏感而又脆弱的她,感受到的是什么。玛丽娜和乌雷的分离是必然的,将他们维系在一起的并非感情而是能量,但凡能量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而分别给两人带来的伤痛也并非来自与情感,而来自于能量的耗损,这些他们耗费在彼此身上的能量无法恢复,无法重新的充盈身心,于是乌雷决定从另一段婚姻中重新吸取能量,而玛丽娜则开始热衷于研究石头。

  “每个艺术家都像炼金术师一样,为了个人、社会、人类的利益把各种原材料转换成金子,但他们找到的是一些现成的金子。事实上,第一个找到它,宣告它,展示它的艺术家赋予它更多的价值。”世界上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行为艺术有很多,玛丽娜做过一些,但她也创作过一些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作品。她几乎将她的身体放置到了一切可能的状态中去:静止的,运动的,平静的,激烈的,冷的,热的,嘈杂的,寂静的,痛苦的,安逸的。这些状态所带来的经验推动她朝着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为她带来了关注和利益,让她并不是那么无聊的度过了一生,而这样的生活是她真正想要的和享受的,这就是玛丽娜的成功所在。

  不知道为什么,最让我感动和难以忘记的却是在平常状态下的玛丽娜,她热情幽默充满了活力,和弟弟与侄女住在一起,她给他们泡咖啡,做菜,也争吵和怄气,纪录片和书中都记录了这一片断,这是玛丽娜生命中非常短暂和难得的一段时光,看到此情此景的我心中充满了惆怅,我十分确定那就是惆怅,但还是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六):心灯就是永远也不放弃希望

  做出版十几年了,让我全身心投入的书不多,眼下这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就是其一。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以下简称:阿布)在我出版的书中上镜过两次。第一次是《另类表述者》一书,里面有阿布学生段同学写的关于阿布的文章,我翻了翻,脑子里只记住了阿布的形象,知道了这个女人很重要,便放下了。至于文章标题叫什么,写的什么,我根本就没有记住。说心里话,那时的我内心狂野,根本静不下心来读阿布,眼中所见大多是暴露的、血淋淋的现场,我心里甚至有些反感这个人。

  暴力、血腥……这是我当时对阿布的评价,我选择性地放弃了阿布进入我的阅读视线,我很快将阅读视线转向其他。

  我想这并非我一个人的问题,多数人在阅读时都犯如我一样的毛病,我们只想看我们熟识的、了解的或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忽略了新鲜的人、事、物,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接收我们已有的和我们内心对应的信息。瞬间,只是瞬间的选择,便足以让我们再费很长时间才能与一本书或书上写的人或事相遇。

  佛家管这叫缘。我想那时的我与阿布的缘还未到吧。尽管我不是佛家弟子,但我自认与佛家有缘或受益良多。

  对于我所做的事业来说影响至深的有一本书,书名叫《包容的智慧》,我根据书中话进行了归纳,印在每一本蜜蜂出版物上。当时决定要印这些字的时候,我并不知这些字都包含哪些,要做哪些,只是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理解印了上去,后来一点点随着自己对工作、生活思考得多了,也渐渐明白做企业,过生活要想做到上面十六个字里的四个字都好比登天。倾我一生也未必能如愿。然事已至此,总还得去做。愿已发,剩下的便是坚持,长久做下去了。

  坚持最难。懈怠放松常有。于是我常把自己逼上绝路,做起事情来很少给自己留有什么余地,做出版,做书店,我常把事情造成事实,防止自己到时候意志不坚定地退了后,我担心自己犹豫,怕自己做得不够纯粹,不够坚决彻底。然而常把推自己到悬崖边上的我却忽略了身边人对我的担忧或希望我慎重一点的心意。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阿布的原因。阿布早年做节奏10或节奏系列作品的时候,我也能感觉她的坚决。她的坚决与勇气让我从中看到了自己。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不也是同她一样的吗?家人不解,亲朋反对,骂她做妓女,最后阿布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欧洲其他国家闯荡。而我所做的事情上不也一样有着诸多反对,诸多质疑?

  这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只是表面上的,我相信痛苦的根源在于我的不智。假若所有事情处理得非常到位,痛苦根本不可及身,也会不会有什么不解、反对和质疑。而质疑、反对亦或有其原因,或关爱,或支持,皆缘自身边人希望我好,皆希望我不要将自己置于绝境之地。爱是其中主要因素。当阿布60岁时,拿到母亲平日收藏的她早期的报道记录时,她理解了母亲,她知道她所需要的爱、支持、关注一直都在。只是她的母亲没有向她表达,或者是她当时选择性地没有倾听。

  “假若他日重逢,我将何以和你,以沉默,以眼泪。”《凝视》这个作品,意外地出现了温情戏,这温情将这行为艺术与大众深深关联起来。经过《情人-长城》后,决然分手的两个人在MoMA相遇,她还是爱他的,他也还是爱她的。只是因为缘分已绝,默契不在,她坚决走开。然而在骨子里,那刻骨铭心的爱都还在,在她和他的青春之时。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阿布也不例外,我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有限,如盲人摸象,更像皇帝新衣中的男孩,我们可以尽情地书写表达我们所认知的局部真理。有心想让更多人知道一些事情,甚至有传承什么使命的责任。然而我们选择的手段过于简单而直接,古人云:“无意于佳乃佳”。何时我们让自己的坚持、倔强变成习惯,让那个箍在我们头上的紧箍咒自然脱落之后,一切皆发自我们自心或源自我们一切行止的自然之举后,我们所要传达之事也就会圆融如水,顺畅许多。阿布后期的艺术创作亦是如此。

  去岁此时,我放逐自己外出行走,或是一种脱离紧箍咒之举。走是走了,然而紧箍咒却没有脱掉,倒越发紧绷了。杭州虎跑。弘一师墓前两个多小时泪眼无语静坐。二十多年前,他的事和字我非常喜欢,后忙于名利,把事与字忘到九霄云外。弘一师感动我的地方在于他做事谨严。万字如一是一种境界。常言道:“做一件事情容易,做一万件事情难。”看似简单的每一笔、每一字,感觉平淡无奇,内里却是千变万化。而这些我们的肉眼未必能看出,只有感觉才可以。阿布《凝视》这个作品也有此等妙处。整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如禅定状。那平淡无奇的眼神背后,谁人能知又有几人能晓?气息、眼神、气场等在她的作品中尽情体现,而智、爱、勇亦全都包含其中,虽空实有,这当代艺术中最为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中的“意味”与中国古人同出一辙。

  血腥、暴力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争吵、辱骂也解决不了矛盾争端。人与人相处亦是如此,欣赏、沟通、尊重最为重要。阿布早期的节奏系列作品暴力、血腥居多,就好比未能完全进化的野蛮人,他们不也是经常暴力打斗互食处处充满血腥吗?然而阿布的作品自《情人-长城》《海上夜航》《艺术家在现场》后则更增了许多向内的追求,开始以更深刻的命题来作为肌理进行创作。而这些作品只有创作者在大彻大悟、经历过生死之后才可以创作得出,这是创作的高级境界,是生死,是包容,是温情,是爱,是智,是信。

  “心灯就是永远也不放弃希望。”偶然在延参法师的微博上看到这句话。是啊,心里有光明,即便在茫茫黑夜汹涌大海之中航行,亦可以看清前路,照亮航程。阿布《海上夜航》这个作品,我又看懂了一点儿。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七):只要不停,又何需终点

  试图把一个天才拉下宝座大约是平凡人最擅长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说,我希望即便我们都做不到超凡脱俗也应该有这样的气度,即相信能成为这样耀眼的人,无疑是因为杰出的才华而不是什么内心巨大的恐惧和病态。

  缺乏关注的童年屡见不鲜,连我自己经历的是不是可以一并算入也不好说,喜好施虐受虐的人也不少见,但问题是有多少人在仓惶向世界求助的时候还记得美感。

  能做到的绝非多数,阿布无疑是其中翘楚。

  这本书关于阿布生活的部分我都印象模糊,里面的人名形形色色,除了乌雷和保罗之外的男友我全都格式化了,但我记下了好多个她的行为艺术作品,看到的时候都禁不住的想,简直太有美感了。

  从她小时候因为祖母叮嘱别乱动就一动不动的坐了2个小时到节奏,到冷暖,到休止的能量,到呼吸,到龙头,到乌雷在高墙上走,她在墙下踩他的影子,到乌雷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她站在台阶下,两人都静止不动,等太阳把影子送到组成一个拥抱等等等等,她没有哪刻停止虔诚的思索,她用一种脆弱又坚决的方式和世界对话,她力求传递恐惧和无常中最优雅的部分,她欣然接受广阔的崇拜也永远记得那个无人关注的小女孩。所有因为血腥和残忍而猎奇的人实际上就是一次次问阿布你痛不痛的人,她回答了不痛,因为这根本不是痛不痛的问题,身体只是一个载体,只是一个工具,是到达自由的牵绊,用这种最自我又最直接的方式挑战极限就是使自由度上升的实验。常规世界里的人们在滥用自己的同情心和判断标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从不忍心在深夜把自己逼至无处可去,从不舍得花够足够的心力检索过自己从哪来,到哪去,此刻应如何。用血用泪用冥想和自省,当然还不足够认识自己,也不足够读出生命的开篇和结局,但只要不停,又何需终点。

  只有愿意深入走向自己的人才有感知自己及世界缺陷的能力,自觉生活如意的人要不是有强烈的宗教信念要不就是天赋不够,无法探索自己的内核就无法察觉所处所得的荒诞。所以,我从不觉得传记有责任剖析超常的才能背后落入尘世里的孤独和痛苦,人人都有孤独和痛苦,豪门和板房里都不例外,个中差异仅在于一个人愿意或可以把多少比例分给自己,而不是迎合生活。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灵魂如同群星闪烁,其中,我最愿意长久凝视的都是一些不屈不挠回归自己的行进者,他们或许带着各种不尽如人意的缺陷,但他们永远炙热的面向自己,任凭火光冲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八):走过行为艺术的人——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对于艺术,我是一知半解;对于行为艺术,就是真正的门外汉之外的门外汉了,不说看门道,即使看热闹都似乎需要好好掂量一翻。在平日的生活现场,偶尔总是会看到一些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而进行表演的人,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模仿的雕塑,但说是雕塑似乎又拔高了很多,因为他们只是在脸上和衣服上涂满了青铜器的油彩,戴了一顶俗称为“瓜皮帽”的行头,再佩一副无镜片的圆框眼镜,于是在某个被称之为古街旧楼的地方一站便堂而皇之地称为“行为艺术”了。虽然我对行为艺术是一窍不通,但也知道这种哗众取宠的形式跟艺术没有多少关系,跟真正的行为艺术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那么,真正的行为艺术又是怎样的呢?英国作家詹姆斯•韦斯科特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将会一一告诉你答案,至于具体的行为艺术是怎样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用心体会了,但不管懂或不懂、理解或不理解,真正的行为艺术它就在那里,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注:以下简称“阿布”)的生命里……

  阿布出于南斯拉夫(注:原南联盟解体,现为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一个共产党员家庭,成长于铁托的自由主义统治时期,由于从小跟外婆一起生活而疏于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阿布一系列叛逆而不同常规的举动和想法,以求得到父母和亲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阿布逐渐形成了既开朗又孤僻的性格,她天生具有一种过度夸张表达伤痛的表演塑造能力,她总是要求自己要表现得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却是孤独和痛苦的,而借由外界的关注以求达到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便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所以可以说阿布的行为艺术的源起就是为了寻求关注,更是为了从关注中建立足够的价值自信,同时她的行为艺术的表现力本身却是诱人的,就像她本人的魅力一样不可阻挡。

  阿布的行为艺术起源于当时(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进步艺术团体OHO “艺术基于纯粹的理解”的影响,OHO对待自然物体的新模式与艺术拉回生活的先锋思想为她和“六人小组”在精神上提供了新领域,正如OHO宣言中写道的那样,“客体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接受客体的存在方式来接近客体的真实性。但客体究竟像什么?我们对客体的第一印象是客体是安静的。然而,它们能提供一些东西!”——在阿布后来的行为艺术生涯中,她一直始终坚持着这个纯粹的理念,不管是一个人的作品还是两个人的作品。阿布的作品大多是安静的,但对于观众来说这种安静却具有挑衅性的杀伤力,更有一种诱发原始能量的推动力,不管是生气也好还是发怒也好,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你确实真的被吸引了,她和她的作品让你和你的视线一直无法移开,你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她表演的一部分,但关注的焦点却永远是她和她的作品,当然这也或许是阿布自称为“行为艺术的祖母”的原因之一吧!

  阿布的行为艺术开始于贝尔格莱德,但真正的成熟和发展却是在她28岁离开南斯拉夫前往欧洲游历期间,可以说她的作品总是表现了欧洲的艺术思想和人文情怀,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欧洲,亚洲和美洲也同样也是她表达的范围。在她的作品中,《节奏》《空间关系》《海上夜航》和《情人•长城》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尤其是《海上夜航》和《情人•长城》更是不得不说的。在阿布的行为艺术里,有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他就是乌雷,他们在一起共同创作和生活了13年之久,可以说阿布的经典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完成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成也经典,败也经典”——在1988年阿布和乌雷在中国长城表演完《情人•长城》之后,他们的爱情结束了,从此以后表演行为艺术的两个人变成了阿布一个人。同时,这里必须要再单独说一说《海上夜航》,因为这件作品前后表演了99天,长期的绝食和禁欲直接导致了他们感情的危机,虽然有一些艺术观念的分歧,但这件作品无疑加剧恶化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情人•长城》更是成为了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阿布是一位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不管是艺术生涯还是旷世的爱情。“她将自己与艺术融为一体,她挑战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的作品癫狂、痛苦、梦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她是成功的行为艺术的典范,但她又是孤独、痛苦、自由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究竟是怎样一种艺术?至此我似乎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我知道行为艺术其实并不遥远,也许它就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只是区别于阿布的形式而已。或许,人生就是最真实的行为艺术。

  2013.5.9于成都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九):心不为形役,始得自由

  其实我对于艺术家向来是敬而远之的,不在同一个频率的人嘛。我自小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学画画仅限于临摹,还画的不三不四;学书法,只第一节课没上完就因为裙子被墨汁浇了而哭着回家不复再去,而且也让我之后对穿裙子之事有了心理阴影;音乐更是连音符否人认不全……总是艺术这回事,跟我是无缘的。但是阿布呢,也是在别人的再三提起里才勉强了解,并读了她的这本传记,但是,恩,说实话,还是挺讶异这样一位传奇的艺术家的。

  说了这么些废话,还是切入正题吧。

  (一)

  有段时间,办公室里处处可闻阿布之名,对,他们都管阿布拉莫维奇叫阿布,称呼自然,我不明就里,以为阿布是某一位漫画家,确实是很漫画家的名字嘛。后来,知道了她的全名,老长,每次称呼,都要在嘴里绕几个弯:阿布—拉—莫—维奇,以确定自己没有说错。不过一位艺术家罢了,全然不知大名鼎鼎的她。那时,和所有艺术家在我心目中的固有形象:神经兮兮,不同常人,惊世骇俗一般,对艺术家,我素来是敬而远之的。

  后来,偶尔看到她那张《裸体肖像与蝎子》的相片,眯着眼的她,苍白的脸庞,一只铁森森的蝎子就那样张牙舞爪地,却又规整地趴在她的面上,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就那样,看着我心里一阵发毛,终于,我知道了,原来她就是阿布啊。

  也终于明朗了两个事实:她是个行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她仍健在。谁让我心里总以为能出传记的艺术家总是过世的呢。可对她的作品、生活经历,我仍是一无所知的,也依旧没有想要窥伺的欲望。

  (二)

  那次,大家要讨论阿布,我也滥竽充数地去旁听,有同事提起她,赞不绝口,说起她出生南斯拉夫,却是国际公民,说起她的对自由的渴望,谈到她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还有她的爱情,也许是她的反叛以及对于灵魂的无终极地探索,抑或是她的行为艺术对于身体的极度不在乎撩起我对她的兴趣。

  搜寻她的资料,新闻里谈及最多的是她与同为艺术家的灵魂伴侣乌雷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那次对视,之前从未流泪的阿布,在与乌雷分隔了22年后,双手紧握,她泪流满面。的确,爱情总是能让人动容,可是,作为艺术家的她,如果仅是爱情,那也许便仅仅是另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了。阿布她体内蕴含的那种对于自由、关注与爱的渴望,使得她的作品超越她本身,超越她的爱情而成就了她。

  (三)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因为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

  每个人心内都向往自由,可是不是只有那些真正体验过不自由的人,才能真正了悟自由的真谛?出生于南斯拉夫的阿布,父母均是铁托政府的支持者,母亲是上校军官,年轻叛逆的她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她还在家中实施军事主义管理,每天她会给阿布一张清单,上面列着她当天要做的事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她极度需要母亲的关爱,可是她的母亲甚至都没有吻过她,童年时不断地挨打,直到27岁的她仍然被母亲管制,每天她必须在晚上十点宵禁之前回家,这一切都使得阿布总觉得自己被忽略,她只能倔强地、无止境地寻求自由。

  突如其来的月经,偏头痛,还有各种痛苦,很多人被痛苦打败,无法自拔,而阿布却从痛苦中得到启发,这也许是她后来行为艺术的基础吧。

  她以各种方式研究痛苦:痛苦不过是疼痛的媒介。“偏头痛之后的感觉是世界上最好的感觉,就好像绝对的幸福。没见东西都放在正确的地方,都是那么安静,那么完美。你找不到更好的感觉了。”这是阿布对于疼痛的态度。痛苦没有将她击败,相反,痛苦让她得到更多。

  (四)

  阿布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她的行为艺术,尽管之前她绘画,尔后转向物体,再次转向声音艺术,最后她花了很长时间才转变到表演她自己。而《节奏10》是她行为艺术的第一次表演。她将一张厚厚的白纸摊在地上,创造出一种舞台效果,上面放了两个录音机和十把各种形制的刀,她跪在地上,打开录音机,将左手五指分开放在之上,拿起刀刺扎手指之间的空隙,在每次扎到自己后,她就另换一把刀,直至十把刀都用完,然后停止录音,重新播放。第二次则按照第一次录音时的节奏去表演。

  她对于这种危险的游戏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后来她的《节奏》系列,一次比一次更加疯狂:《节奏5》她将自己置于燃烧的五角星里,几乎要窒息;《节奏2》她吞吃了两种药品,暴力地强迫自己失去意识……控制成了阿布的主题。她如此暴力地将自己置身于死亡的危险之中,这种控制是针对自身的,而非他人。这是不是她内心对被控制的极度反叛?她如此这般的想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与意识,而不是来自于他人。

  行为艺术,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怪异行为,可是那种表演之中的身体体验、对于痛苦的感悟,是我们无法真正领悟的。阿布的行为艺术创造出像是练习死亡一样的伤口——在这个时候,她更能感受活着。

  (五)

  “痛苦是一种学习的工具,从痛苦中,你可以超越、改变你的思考方式并达到新颖、清新的意识状态。”痛苦,让我们感受到活着。

  有时候会想,如果只是每天这样地活着,没有痛苦,我们靠什么感知活着?阿布没有去言传我们如何活着,她只是让自己去经验痛苦,借此感知活。这种自戕似的行为艺术,远非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她不是暴露狂,她不是癫狂,她也并不是失去理智,她没有受控,被控制的许是对疼痛日渐麻木的我们吧。

  还有她的《海上夜航》,对我的震撼也是极大的。单是静坐,那样一动不动。她与乌雷彼此对视,旁人看来许是荒诞至极,什么也不做,光是坐着,也是一种艺术吗?可是,那种精神上的坚持、突破,内心的交战,只有艺术家才知晓。身体静止不动能够产生的巨大的疼痛,腿部抽筋,肩膀紧绷,几乎每次都要失去意识,那种突破极限后的平静,轻松,那种感悟,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你必须百分之百地走到你忍受的极限,然后你就无所不能了。”

  忍受痛苦,并超越痛苦。阿布从藏传佛教中得到的启发,给了她能量。她一直将身体当作宇宙强加的礼物与负担,而在静坐中,她能够完全对抗身体的疼痛并超越它,她终于有了这样的权力。

  (六)

  任何艺术,都是一种精神的传递,生活的感知。阿布,选择了她的身体,并超越了身体,而趋向于向内的探索。她将对于自由、关注与爱的渴求都转化为内心的一种精神的超越。

  所有对生活的渴求,是不是到最后都是要超越的?精神得到救赎与解脱才是最要紧的。

  也许,这才是阿布给我们最值得珍视的精神。

  只有心不为形役,才是真正的自由吧。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读后感(十):作者还算客观

  作者没有一味跪舔阿布拉莫维奇,

  也通过了采访其他人尽量还原艺术行为背后的故事,

  相对诚实也让艺术家的形象更全面而丰满。

  然后发现微博那些海量转发的那些煽情句子,也是刻意的忽略了很多事实的鸡汤。

  阿布拉莫维奇对工作的狂热和自律令人可望不可及,

  充沛的能量和好客热情,交际魅力与强势保护,领导人般的特殊存在。

  只听书里的描述,个人可能更喜欢乌雷的感觉,更内敛,更复杂,也落魄许多。

  “他们分开12年后,乌雷的一位女性朋友还处于疑惑之中,问了他一个天真的问题:‘你为什么跟阿布拉莫维奇分手?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女人。’

  乌雷回答:‘我想我没那么多的魅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