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三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三调》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0: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三调》读后感10篇

  《历史三调》是一本由柯文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3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三调》读后感(一):2002年柯文访谈录

  问:周锡瑞的《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于 1 987年出版后 , 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 并获得费正清东亚历史研究奖 , 你为什么还要倾注那么大的精力来研究义和团?

  柯文答:周锡瑞教授已经写了一本很好的有关义和团的书 , 许多中国的读者们很欢迎 , 你为什么还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再写一本有关义和团的书 , 对 , 我也再写了一本有关义和团的书。 我一看到这个问题 ,就感到奇怪 , 中国有一百多个研究义和团的历史学家 , 却没有人说已经很多研究义和团的历史学家 , 为什么要再加上一个呢?

  问题本身太弱智了,好在老爷子圆的漂亮

  《历史三调》读后感(二):历史的三个调~

  柯文所撰寫的這本《歷史三調》主要選擇了義和團這樣一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在歷史學界還是在其他人文科學界乃至宗教界產生極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作者毫無疑問從各個角度還原和分析了這一事件,但是其筆法又不止於此。其書的三個部分其實完全可以獨立來看待,歷史、經歷和神話這三個分析和認知的方式,在我看來可以被視為歷史學、人類學和政治三個學科角度來看待這段時期和材料,我們有理由相信作者視自己義和團的分析是可以退而廣之到整個歷史中的,“我假设寓于义和团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也适用于其他历史事件。”因此分析文章中的材料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作者所提出的這三者的關係和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對這一關係的認知。

  在講這本書之前允許我先談談自己閱讀期間的種種感受,首先是對於義和團這個事件本身的感受,義和團在此之前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的,雖然在看了一些太平天國的材料之後我對義和團所能表現出的理智狀態沒報什麼希望,但是真正讀的過程中還是讓我總是發出驚嘆,原來義和團的內容如此“豐富”,它的隊伍中幾乎囊括了所有的中國古代戲曲和小說中的主要英雄人物(我們有理由相信其實只有戲曲),使用的種種法術也基本上是中國所有的神怪小說(或者說說書的所講的故事)的集合,而且看上去義和團還頗了解時事,他們所提出的那個“二十五條”中推翻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之章程。其次是在閱讀謠言這一章的時候感受到的不寒而栗,因為這些類型的謠言仍舊由於各種願意而半真半假的流傳著,只不過對象變了一點。最後,從總宗教和性別的角度,閱讀和準備講稿的期間這本書所出現的材料對我衝擊很大,所以這段我會略講。

  回到《歷史三調》這本書,這本書雖然使用了大量的檔案材料和回憶錄之類的,但是柯文更多的是從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寫這本書,從序言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試圖證明歷史學家重塑歷史的工作與另外兩條認識和分析歷史的途徑是格格不入的。雖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後兩條的影響力和說服力更大。(這裡就會讓人感覺到他身為歷史學家的優越感和一種身處高位的驕傲感)。作者同時強掉自己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講述義和團的這段歷史(雖然他的這本書所使用的材料足以寫一本回朔義和團歷史的著作),而在於考察與歷史敘述有關的一系列問題。本書的章節劃分很清晰,第一部分是總結歷史學家從歷史的角度對義和團的一個描述和認識,是一種縱向的描寫;第二部分是考察義和團運動的直接參與者,即擴大了研究的對象的範圍,橫向的延伸了研究;第三部分則是看待這段歷史在偃旗息鼓很多年之後由於不同的政治目的所引發的不同的爭論和“神話化“的過程。按照作者的理論,歷史學家是有勝於當時的事件經歷者的地方的,他們雖然是親歷者,但是仍舊囿於自己的政治地位、受教育程度、時間和空間,歷史學家卻可以像上帝一樣縱貫整個事情的發展並且可以看到其對以後事情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柯文的這本書更像是歷史中的歷史,他縱觀了義和團這個點的歷史研究成果,深入進了這個事件,最後又給這個事件的研究的影響下了定義。

  首先是作為事件的義和團(作者安排三段順序的原因在序言中已經提過了,我便不再贅述),也就是一個歷史學家重塑的過去。作者在緒論中提出一個問題即歷史學家的工作是真實和完整地重現過去發生之事呢還是捨棄一些確實存在的史實並添加一些未曾發生的事情后形成新的歷史呢?似乎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歷史學家的倫理就是尊重事實尊重材料,但是柯文認為那是不可能的,雖然說敘事很重要,但是真正寫進歷史書的歷史必須是經過整理的,因為歷史是對過去的解釋,而事實是錯綜複雜的。歷史學家所做的事情更像是複述過去,也就是說在他理解了過去的精髓之後再把這段歷史以眾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寫下來。況且作者認為,即使是完全的不失真的敘述,由於原材料的問題也會受到個人的情感的影響。因為即使是個人對於自身經歷的敘述也會在一遍遍的敘述之中被修飾。作者之後講了歷史學家的另一個使命——由於歷史學家已經了解了這件事情的結果,他可以賦予這件事以歷史意義。毫無疑問,義和團的拳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參與的這次活動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作者自己亦認為其實在之前有很多機會使得這件事並沒有這麼大大影響而只像很多暴動中的一件。然而歷史學家的所有結論都是在知道後義和團時代的發展的情況下作出的。雖然之後作者也提到了歷史學家雖然有一定的高於事實的地方,但是仍舊收到歷史材料的限制,但是作者認為能夠判斷歷史事件的地位、對結果的預知和對歷史的解釋是歷史的最大特點。

  以上就是作者對於義和團事件的解釋和敘述(以一個歷史學家的名義),接下來就進入第二個部分,在我看來,第二個部分更像一段一段的人類學家的著作,運用人們的回憶錄或是寫下的書信和留下的檔案,看到那段歷史中人們在思考什麼,又是什麼促使這件事情這樣發展的。雖然作者對這樣的研究方式提出了批評:人們的經歷和感受太具有主觀色彩。但是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歷對於今天的我們去看待那個時代的種種群體的心理活動是很有價值的。在經歷這一部分,有這幾種群體:普通的農民、義和團的拳民(其中也包括紅燈照)、傳教士和教民(也包括外國人),作者在這一章主要講述了五個主要的歷史元素(或許不太合適),並且從這些群體對著一現象的看法來說明義和團的一些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農民,農民在那個時代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自然災害,先是洪水後是大旱,民不聊生的可怕經歷顯然會對他們的心靈產生難以磨滅的創傷。持續的旱情使得他們心情煩躁,進而開始抱怨當局。他們的焦躁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和對象。(中國農民的天生逆來順受性格)當義和團出現,他們對於義和團所體現出的神奇的技藝往往好奇,出於獵奇的心理觀看,進而會相信他們的神力而被他們吸引。而當法術不靈的時候,他們中有的人就要倒霉了——婦女,被視為不潔的來源的婦女在後期甚至不能出門,亦不敢出門擔心受到迫害。正如文中那個哭訴的婦女所言,她們總是受苦的那個。隨著事態的發展,民眾成為謠言最主要的受眾,他們因此而情緒大幅度波動,他們同樣也是謠言的創造者,一般他們創造的謠言都是那種充滿希望標誌他們美好願望的。

  其次是義和團的拳民,他們到處張貼告示,認為乾旱是由洋人和天主教會惹怒上天所引起的,其實他們的宣傳不過是利用了人們的焦躁心理,因為下不下雨這件事並不由人們決定,而殺洋人卻是人們可以控制可以解決的,等於是給人們一個期望。義和團的動機也許並不僅僅是解決旱災才提出要驅趕和殺戮洋人的,但是他們的歇斯底里的行動無疑是人們試圖緩解和轉嫁矛盾的方式。義和團的另一個儀式則是將神附體,這是他們為主體的儀式,作者提出的問題是,義和團本身究竟信不信自己的將神附體,他們通過念咒語和武術的方式來施展法術,作者講了一些人的例子,他們往往都是覺得義和團很熱鬧而加入的,不過我們也不能斷定就真的沒有人感受到那種感覺,畢竟我們的材料是有限的。和義和團相比,紅燈照似乎更為法力無邊,她們不但會放火而且還會飛,雖然我總覺得對她們的描述像是女巫騎著掃帚一樣。她們並不會受到穢物的影響,誠然,我們也沒有發現他們除了燒了西洋16國以外的旁的貢獻。她們更是謠言的主人公之一,比如她們會飛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極大的謠言。。。他們還是謠言的製造者,比如對天主教會的種種駭人聽聞的謠言。。。

  總結起來,從這三種人,作者分析了義和團的動機,分析了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之外義和團為什麼會蔓延,還有有關謠言的問題和種種導致死亡的暴行。其實每一個部分都值得非常仔細的人類學分析。特別是謠言那一段,作者對謠言的分類和提出的觀點引用至今也很有價值。

  最後講到的神話的義和團,所謂神話的義和團,簡單來說就是被政治所利用的義和團和相關的歷史事件。義和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神話過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特性被強化和修正,最早是在新文化運動,反帝;其次是文化大革命,不但包括紅衛兵革命,同樣包括婦女革命的需要。在這些神話的過程中,那一些歷史學家從來都不是以解釋歷史為主要目的的,雖然他們往往打着這樣的旗號,然後不斷的改變那個歷史群體那個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價值。其實這個東西到底會不會再發生,完全就是取決於神話的宣傳,而並不是取決於這件埋沒在歷史故紙堆中的事件本身。或者說是某些人需要它怎麼樣,他就會怎樣。

  我本就無意多講最後一部分,所以直接跳到結論,作者在結論強調和解釋了諸多在序言中所提出的問題,就比如歷史學家和神話製造者的區別,但是作者毫無以為是會反對我在之前將經歷的部分按照人群來劃分,因為他認為正如材料永遠不可能窮盡,那個群體的思想亦不可能窮盡和被我們全面的了解,只有歷史學家的工作才能真正看到事件的本質,通過歷史學家才能理解那個事件,甚至那個時代的人都不會有歷史學家了解。至於神話創造者更是會歪曲和扭曲歷史。在只有歷史學家才可以理解事件這個前提之下,作者進一步強化了歷史學家的優勢和局外人的特點,似乎我們只熟悉人類學的局外人的觀點,但是歷史學家是天生的局外人,事實上,他們比我們雖然難以進入局內,但是他們可以看到更寬闊的局外,這是優點亦是缺點。

  總結起來,作者其實正是通過這樣一個歷史分析,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義和團這個事件多個角度的情況,其材料的翔實程度嘆為觀止,另一方面,他提出了歷史學家究竟應該關心的是什麼。和馬克布洛克提出的歷史學家的技藝中認為歷史是研究人的有所不同,不過究其根本,他們都是在討論歷史究竟是研究什麼的,真正的歷史究竟是幹什麼的這個話題。

  最后还想说的是,其实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有很多的共通的地方,他们是相对的,历史学家面对的是漫长的时间,而人类学家所需要处理的是浩如烟海的材料。

  《历史三调》读后感(三):历史三调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柯文

  在阅读历史书籍的时候,我常有的感觉就是不确定感,这种感觉来源于: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科书受到意识形态、成功者书写历史和脸谱化人物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一面的,是不完整,甚至是完全扭曲的。二,历史本身,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总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我们要想相对过去有很深入的认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另一个历史的概念出现了,历史是历史学家通过对一系列真实的史料(过去发生事件)的理解和解读,最终形成历史著作,借助对这些著作的阅读,我们来了解过去。但历史学家的解读就一定是确定的,正确的么。历史学家解读的历史是真实可靠的么。我们常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做的就是准确恢复过去的本来面目,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其结果就不是历史,事实上,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一方面,受到历史学家个人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历史著作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他的主观判断。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史料,史料并不是绝对真实的,甚至是片面的,当我们考察某一历史现象时,也会发现难以解读,因为所存史料太少。而且就算史料充足,不论他能够选择和实际选择的史料多么接近真实,多么接近人们的实际经历,但最终写出来的史书在某些方面肯定有别与真正的历史。按原样恢复历史是不可能的。历史书籍向你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历史就是事情本身。所以往往我们谈论的历史,指的并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而是经过整理后写进书中的历史,是历史学家对时空和人物的善意观察。

  这样说来,历史是不可知的了?作家约翰弗农写过,“历史最终的不可知性欺骗着对历史特别有兴趣的那些人,人们强烈的感受到历史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是跟在我们身后的一个幽灵,当我们回过身去,他就消失了”。然而正是历史的这种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和短暂性对历史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利用搜集到的证据和自己的所有想象力,努力去理解和解释历史。

  这样说来,历史真的难以还原。在以前这是个让我难以确定的命题,现在看来是正确。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作者柯文。我看了前面几十页,觉得很有共鸣。事件、经历和神话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应该是经历、事件和神话。他将历史比作经历(就是我们认为的原汁原味的历史,历史事件发生时的人直接经历的历史),事件指的是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他将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解读认定为重塑历史的过程,鉴于我们上述的原因,这个历史有别于真实的历史),神话,顾名思义就是将历史事件神话化,用作者的话就是“代表的是以过去为载体而对现在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解读”。(类似于建国后推崇李自成啊等等,是有目的借用过去对现代帮忙,应该算是扭曲的历史)作者认为,事件(重塑的历史,历史学家的著作),经历(应该算是当事人写的当时事,类似梁启超写戊戌变法之类的)和神话是人们了解历史的三条途径,但明显的后两者对普通读者而言更有说服和影响力。

  历史学家重塑历史,历史学家知道历史事件发展的轨迹和方向,知道事件的最终结果,使他们拥有广阔的视角,可以自由的跨越时空,可以理清一些人的经历是怎样与另外一些人的经历发生联系的,还可以理清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关联的一系列事件是怎么形成范围更广的历史事件的。但缺点是,1、知道历史事件的结果,使历史学家赋予在此之前的历史事件一些意义,一些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并不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为事件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所知的意义。2、在历史著作结论中或间接或直接体现出历史学家对后果的预知。“他们重塑历史的过程普遍是以已知的结果为起始点的,接下来就是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结果。历史学家的作品(历史书)通常始于过去的某一时刻,然后往下推,而历史学家的意识(他们的观点)则始于其后的某一时刻,然后往上推。历史学家成果的秘密在于事后认知和回推立论”。我觉得说的真是很不错,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我们尽量避免预设论点,但是这真的很难,比如我写阵图,我在论文里,是按照年代顺序,但在写论文前,我知道宋代军事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造成的结果,所以我是站在宋代崇文抑武的大前提下,资料搜集全以此为出发点,从结论推论点。想避免这个真的不容易。3、由事后认知和回推立论连带一个问题,就是“推定已成事实的结果的必然性”。某个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吗,柯文认为“没有任何事情的结果是注定的。事情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向任何方向演变。。。。。历史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读者不再认为发生于其后的必然是其结果,相反,事情的发展史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举个例子,看《中间地带的革命》你会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直至最后的胜利,这其中充满了变数,就某个具体事件来看,偶然性真的很大。

  我们受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影响,总觉得在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某个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其实真的不是绝对的。讲到这里我的另一个困惑就是,如果某个具体的事情不是必然的(如1937年卢沟桥事变),那么历史进程的重大节点事件的发生是不是必然的呢(共产党取得中国)。有待思索。

  作为经历,经历者塑造真正的历史,他们在当时不可能知道历史学家知道的事情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他们是真实处在可能出现多种结果的环境中,只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可能性被排除了。他们也可能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做出解释,成为解释他们亲身经历的历史学家。但,他们的解释和历史学家的解释可能有很大差异。就像我们解读戊戌变法和梁启超的解读就有很大不同。

  关于神话部分没有具体看,先写这些吧。

  《历史三调》读后感(四):浅谈这三调

  要讲的这本书名叫《历史三调》,副题为“作为事件、经历、神话的义和团”。从题目变可窥见此书要从事件、经历、神话三个维度来构建义和团这个历史事件。在这之前我先讲下此书作者以及他写作此书时的用意和探索。

  作者柯文,早年就读芝加哥大学本科,后转入哈佛大学,师从美国中国学开山始祖级学术巨擘费正清、史华慈继续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方向研究。初期的研究困于语言水平,着手于传教士对中国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由此开始思考、质疑传统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西方中心观”主导下的“传统/现代”、“冲击/回应”范式。通过对晚清早期维新人士王韬的改良思想考查。70年代初期,其研究范式“渐渐向寻找中国内部的变革的动力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从反思其师费正清提出的“中国中心观”出发的“中国中心观”(著述:《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对此有系统阐述)。《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成书于1997年,柯文从近代中国历史出发,通过义和团这一对后续历史有重大烙印的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描述,阐发其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最熟悉,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便利更丰富,但是中国人讲述的中国历史是视角更宽阔、更能促进中国人的认知进步、更能贴近历史真相的吗?60年代以后中国越来越封闭的同时世界各国却在不断丰富着对中国研究的成功。门户重开的80年代中国,历史耽误的知识累积、长期闭塞的视角使得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借别人的眼光来看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去。虽然这很窘迫,可是即使是现在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看我们自己依然对重新认识自我和开阔视角很有益处。通过这本书我更加充分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

  柯文认为,历史学家在重塑历史的过程中区别于人们的直接经历和为政治宣传目的建构的神话。历史学家的宽泛视角有别于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历史学家力图在重塑历史的过程中更加接近确切、系统和中立,但通常事件的描述又会导致过于单薄和简单化。在这三者矛盾中作者一直尝试达成历史学家工作的更高可能,于是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义和团这一历史事件从事件、经历、神话三个角度来讲述,同时将作者的探讨贯彻前后。

  一,从事件角度讲述的义和团起义的历史。在全书这一部分显得单薄,不过可以理解,历史学家重视的是根据知识层面的确当行而非感觉层面的确当性来勾勒历史事件。在众多材料中历史学家最终是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得到系统的事件叙述。这部分纵向讲述了义和团的起源发展。1900年前后以神附体、拳术气功为特征,以青年农民、季节性富农、无业游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起源于鲁西北地区并席卷北方。义和团最早与大刀会相关,并收巨野教案的潜在影响。最终义和拳形成,因对教民不满愤恨而排斥杀害教民甚至发展到洋人。在义和团形成发展过程中政府左右摇摆的态度给了义和团发展的空间,也最终迫于洋人的压力站在外国人一边一起镇压义和团,签署《辛丑条约》。

  二、从参与者的经历角度来讲述义和团。作者认为,史学家笔下的史实是建立在预知事件结果来推断可见的,这个思维路径是不够科学合理的。可见的事实一定是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吗,还会产生什么可能呢?而事件的参与者是无法预知未来、理解局限的,他们只知道自身的想法、感受、行为,可是当他们回忆来重新叙事时又不免立足于自身经历和惯性进行建构。二者各有优缺,在这二者这件如何平衡又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这一部分作者是通过横向研究将自然灾害(包括洪灾和旱灾,这两种灾害给人们带来了饥饿和生存绝望,但比之洪灾,旱灾开始和结束的不确切带来更多民众的焦虑、恐慌和对生活的无期望。很多参与者都以旱灾为时间节点可见一斑。灾害使农闲的青壮年无所事事也促使义和团的发展)、降神附体仪式(民间认为神降临凡间进入义和团体内使之能力大增、刀枪不入。这和中国民间戏剧紧密结合,在信与不信该降神附体的问题上,很多义和团成员存在于表演和现实之间。)、法术与妇女秽物败法、谣言(反教反洋的谣言盛行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焦虑)和死亡这几个义和团起源发展的因素和特征呈现出来。

  作为神话的义和团。这一部分并不是最着重的部分,却是在疑虑的前提希望着重探索的。该部分通过写了以下几个神话建构: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分子基于精英意识批判义和团的愚昧无知、非理性,其立足于通过知识和科学改变中国的期待)、五卅运动后(共产党将义和团运动看作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文化大革命(将对义和团的态度上升到检验革命真假的高度)。神话与历史是不同的,历史神话制造者在对历史进行塑造使之为政治、意识形态、自我修饰和情感方面的现实服务。神话在缺乏可惜的证据时往往早就奇异荒诞的结果。因为神话横亘在我和具体真实的历史之间使我之前并不了解义和团的全部确切的历史,但我仍认为历史的神话在具体的现实环境和公共空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前提是在历史的学术空间给予挖掘和追求确切事实足够的自由,公共空间的神话基于合理的诉求。

  在贫乏的历史知识和学术能力的前提下,对于此书我还是有些问题,自然也有着对于作者叙述的疑虑。我也希望以后的重复阅读和知识能力渐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期待的基础上希望我的疑虑不至于显得幼稚。1.在叙述义和团形成发展的过程时,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来讲述天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饥饿绝望甚至于讲这种焦虑转移到外来因素即传教士和洋人身上,可是在近代史上中国不断受到外来势力的军事、商业、文化侵略,传教士有多大的程度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来促进中国人思想启蒙和文明进步呢?我一直保留着作者作为外国人的身份影响其看待中国历史事件的预设。外来入侵势力无法否定其目的性,那么作者也无法忽视几十年的势力入侵带来的经济、生存问题和排斥心理的累积,再次基础上天灾带来的情绪累积只是导火索。 2.中国普通农民的反抗虽然被国内外的精英学者认为是无知非理性粗暴的,当然事实上也不可否认很多程度上这样的,可是基于农民本身对于这一事件的神话又是怎样的呢?而这样的神话在国家主体政治文化神话的影响下是什么状态呢?而这一状态对后来武力反抗外来侵略有什么影响呢?本书在第二部分讲作为经历的义和团运动时描述了亲历者的行为和感受,但中国后来历史过程中的主体神话下这些知识层次低的底层人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认知同样重要。当然作者没有提及有其原因:(1)、难以找到确切丰富的资料,现存的文字资料反映的是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农民作为中国底层却无法忽视的人群因为知识层次没有准确文字资料存在。(2)、本书意旨在于亲历者事件当时的感受行为,神话部分强调的是有广泛政治文化影响的意识。但是,我认为,中共后来领导全国工农联盟运动和全民抗日战争时义和团在民间的影响是否在时间的流传中有那么一些启蒙呢? 3.本书中作者引用的内容翔实,知识宽度很大,除了论证中国史实的大量文献、报刊、文学作品,还借用国外类似历史资料来论证其看法,角度丰富,思维缜密。我的疑虑是,作者大量引用的文学作品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历史事实吗?诚然这样的引用是可以的,但是具体的限度有吗,又是什么?文学和学术是不同的,文学基于现实的存在经过了加工创作。如果具体的事实经过被引用不会产生观点过度的问题(如本书中引用鲁迅《祥林嫂》中讲述义和团运动时的景象),但小说中的言论观点可以随意使用吗?很多文学为了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往往夸张某些言论,如果这些言论被引用是不是不够合理。

  希望再读可以有更多收获,也能填补我的无知。作者作为学者的修养我不赘述,只是略谈了感想。

  《历史三调》读后感(五):历史是个什么玩意

  花了两个晚上时间读完了《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部分读的太细慢,一部分读的又过于粗化了。深深感到,历史学家真的是最啰嗦的人,也是最自以为是的人,更是最爱吃饱撑着没事瞎想找抽的人。史家可真有个毛病,引彼家之言,借此人之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一句能说完的事情分五句说,美其名曰“逻辑”与“严谨”。哎,读着这些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大作,你得时刻警惕陷入他们精心建构的逻辑、理论甚至“事实”的怪圈,这可是真是一件煞费心神的事情。

  大多数人觉得历史好玩,是因为他们把它当做故事来看,看的是热闹,事实上,如果历史真的是人们茶钱饭后用来谈笑取乐的话资或者仅仅是一系列真实的史料的堆积,那么所有的历史学家或许都应该另谋职业了,历史研究失去了其本该存在的立根之本、发展之源。蔡孑民云,“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辩其是否,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也,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一语道破了史学的价值意义及史家与读史者的使命追求,以古为镜,鉴古知今,人类文明的车轮才能更有力地向前。

  不可否认,历史具有一个天然的弊病,诚如本书所说,书籍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做这件事。生活告诉我们:他做了这件事。书籍是向你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生活就是事情本身。历史是对过去的解释,而事实错综复杂的。历史研究很容易陷入的一个旋涡是:错误的推定已成事实的结果的必然性——即发生于其后者必然是其结果。但是事情可能在任何时候向任何方向演变,而历史学家往往是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寻根溯源,企图用历史事件的结果来说服我们:因为这样的原因,所有有了这样的历史结果,这实在是一个可笑的悖论。

  另外,正如埃里克.霍尔斯鲍姆所指出的,“所有的历史学家”,不管他们抱着什么目的,都在创造“历史传说”,“他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粉碎并重构历史的各种形象”,即使在向某一被神话化的历史事件提出质疑的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制造出一些神话。历史学家受其性别、阶级、种族、时间和教育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头脑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观念,而这些自觉不自觉地观念一旦带入历史的研究中,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便是史家“自我标榜”的史学。实际上本也无可非议,史学研究本身便是带有自我主观意识的一家之言,社会所希望看到的是这一家之言的认可度与有用性。

  本书以义和团运动为写作靶子,实际上是在向人们阐述一个观念:史家构建的历史与作为亲历者实际经历的历史和神话化的历史,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是不同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而后两者对普通读者具有更的说服力与影响力。这种差异决定于三者不同的历史、现实空间,目标视野等。简单来说,历史学家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着全方位的了解,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要解释历史事件本身,而且是要解释他与之前之后历史进程的联系。而这种解释,正如前面所说,只是对过去的高度简化与浓缩,它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的意识里包含着人的所有情感与目的。处在历史的坐标的一点上,他只是主动或被动参与者,预料不到,也无从把握事态的未来走向;处在个人生平坐标的一点上,这只是个体生命中一段短暂的经历,不久即会退出历史舞台,他看待历史的眼光显然有别于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洞悉结局的历史学家的眼光。作为史家争论围绕的焦点人物,也是某种意义上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他往往保持缄默,或者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谈起过去的亲身经历,这时也很可能因新的环境的压力(更不用说记忆的流失了)而在叙述时(口述史),对亲身经历的原始含义做相当大的改动。而神话制造者则着重于从历史中汲取能量,为现实的宣传或目的服务,他们对历史的诠释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意识形态、自我修饰等。每个神话是为了迎合一部分人、一段时期的需要。正如对许多欧洲人来说,自十六世纪以来,哥伦布是个探险家与发现者,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冒险精神的人物,一个顶住反对风浪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历史的英雄。而对乔治三世统治下受到压迫而不得不远赴美洲的先驱者来说,哥伦布是”逃脱旧世界暴虐统治“的象征。19世纪末,意大利裔美州人因哥伦布出生于热亚那而大事庆祝和纪念,而同时期的非洲裔的美洲人则把他树为帝国主义和种族剥削的典型象征。也正如20世纪之交改良派对义和团“邪教”、“异端”的定义与批判,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对义和团的翻身与推崇,以及文革时期的重新定义等。

  冯友兰说历史是个任人装扮的女孩子,道出了历史的可塑性与主观性,实际上,本书在向我们抛出并试图解答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我们是相信历史学家的遑遑大著,还是宁可寻找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历史浩如云烟,有些人永远进不去,有些人进去了却出不来,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来甄别、品味历史的真伪趣味,千古悠悠,沧海横流,一代代人,道不清,说不明,看不透,我想,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

  本书虽通俗易懂,却也不乏闪现作者思想光辉的吉光片羽,有些句子比较耐读,整体上结构也比较清晰。翻译的不错。

  《历史三调》读后感(六):一段多角度重塑的历史

  义和团的主题是我选择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陌生而且鲜有了解,历史书上对其的描述也只是只言片语,在过去的我看来,更多地是作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背景来存在;碰巧我也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于是就理所当然地读了起来。

  对于义和团运动,国内外都持有不一样的观点,课本上对其的定义,是一次群众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但站在国内外史学家的角度看来,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阐述,或是说这是一场披上政治色彩的宗教性活动,或是说是民间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宗教战争,或是说这是人们在自然社会国际环境逼迫下的极端行动等等等等。然而站在我的角度看来,那就更不具有可考性了,书中提到的每一种观点都来自于当事者的亲述或是政治家史学者的观点,不管来自那一方,都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在没有充分了解这段史实的情况下,对于这段历史被一次次彻底否定,洗刷,神话的历史,我也只能一点一点地了解罢了。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很有分量的,事件——经历——神话,三个部分,来自三种不同的立场:历史学家,当事者经历者,后人的角度。如果说仅仅只是把历史交给史学家的话,那样的历史是有别于真实的历史的。

  柯文在书中一再表明了自己写作的方式和立场“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实际上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在重塑历史的时,必须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截取二者当中特别重要的内涵,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这样的观点无疑冲击了我以往对历史的看法,在过去,我对于历史更倾向于阅读史实,认为真实的历史取决于真实的史料,而忽视了我们本身在重塑历史时,也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倾向而忽视平衡点,然而史料更多的也只是史学家们重塑后留下的罢了;同时柯文在书中另有提到的一点是“直接经历者哉以后的岁月中会不断地’改造’他们过去的亲身经历,以便保持个人经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然而这让我想起的是我上一篇读书笔记,我选读了一本以亲历者叙述为主的对于抗日战争的叙记,当读着当事者的叙记时,对于抗日战争,我更多的带入的应该是满腔的愤慨,对于历史缺少一定的分析,然而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引发我的一阵深思,我们把重塑历史交给了历史学家,但在我们自己内心对于历史的塑造,是需要更多的阅历、平衡和判断的。

  首先想说一说对于作者的看法吧,柯文,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他对于义和团的看法,站在“洋人”的角度看来,虽然带有一定贬义的色彩,但作者更多地是从中国的立场出发的,结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民俗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史实,是一本难得地很完整的读物,事件、经历、神话三个部分的相互冲击无疑地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的疑问,同时这也是本书带给读者们冲击最大的一个方面:“真实的历史”和“重塑的历史”之间到底有着多远的距离呢?”

  其次想到就是关于本书对主题,义和团运动;从回忆录看来,义和团运动带给我更多的感受是不理智的,虽然历史给予了它“农民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帽子,但无法否定的是这段历史给当时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我想结合书中阐述的对于义和团运动中一些具有特点的史料,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1.关于降神附体:对于义和团降神附体的仪式,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不相信的,在我看来,放在今天,就像是邪教招摇撞骗的愚昧举动。赫德在1900年说:“虽然中国人对感觉范围以外的东西一无所知,但他们过分相信超自然的力量,所以他们容易相信义和团的种种法术。”这无疑是一种宗教现象,在抵制西方基督教的同时又赋予了义和团运动与宗教色彩,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愚昧的。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群众的盲信盲从却是很悲哀的,这是在极端背景下人民的不理智,是拳民对民俗传统的曲化,还是清政府穷途陌路的体现,这些或许都是这些闹剧的原因吧。

  2.饥荒干旱背景下义和团的行动:干旱和排外主义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人民在极端的环境下爆发的情绪化的运动,在我看来是十分不理智的,结合义和团赋予的宗教色彩,恶劣的自然灾害使洋人传教士和华人教民成为替罪羊,美部会传教士贝如意在日记里表示:“这个国家充斥着最野蛮的谣言和威胁。”露美乐写到:“正是由于久旱无雨,他们才在这里闹事,并不是因为义和团。”林敦奎对义和团时期自然灾害的研究表示:“不少灾民是以天时好坏作为参加运动的主要动机。”在社会集体性质的恐慌下,谣言四起,大众的轻信盲从带来更多的是混乱,让人民这种作乱式的运动带来了更多的是烧杀抢掠,社会动乱。在洋人眼里看来,或许这是残忍粗暴的,但在中国人民看来,这或许仅仅只是近代摸索之路上的一次失败。“中国问题的根源深藏于中国文化中”但导致这些的源头需要追溯的源头可能需要结合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信仰,同时不能否定的是清政府的无能和虚伪,清政府的无能无法平息人民的狂躁和怒火,甚至一度扶持义和团运动,结合前后的历史,或许无能两边倒的晚清政府更是罪魁祸首。

  3.新文化运动时期被神话的义和团: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民主革新的追求把义和团运动推向了愚昧,封建迷信,不理性,盲从无知的反面,同时,这是中国历史上对义和团的一次彻底否定。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义和团运动的依据也是新文化运动最为抨击的封建老传统,本书中举的两个例子是陈独秀先生和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言论,柯文写到:“中国的精英反大众文化的这种明显倾向,在新文化运动结束后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不局限于个人的范围……当义和团因迷信、落后、愚昧无知和盲目排外而受到攻击时,他们是被当作更为普遍的大众文化的代表看待的。而不仅出于知识原因,而是出于社会原因,中国的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内心里都是鄙视大众文化的。”这一点无疑是很让人反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义和团的神话和批斗,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对新文化的宣传需要,这段时期以及之后对于义和团的神话,或许一定层面上,是带有目的性的。

  这三点是这本书带给我三个印象比较深刻也比较值得我思考的部分,但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再带给我对于义和团这段历史的了解之外,带给我的更多的还是对于历史本身的探讨和思考。以往的我只是一味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看来,留给我自己思考的空间就少了很多,留给这段历史的空间也就微缩了,然而我们在自己衡量历史的同时,也是需要自身的思考和判断的,作为一个知道“历史结果”的后来人,我们往往对于历史判断得过于主观,在这本书里,柯文搬运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却没有断章取义地对此作下定义,而是以一种审视、质疑地态度对其提出了疑问,把判断留给了我们。“历史往往被修饰得越来越美观”读过这本书,也启发了作为后来人的我,当我们审视历史,重塑历史时,在了解时应该不断的重塑、平衡自己的观念,这不仅仅代表着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一种责任。

  《历史三调》读后感(七):《历史三调》书评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vent,Experience,and Myth)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柯文(Paul A. Cohen)先生的代表作。柯文先生曾经师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和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教授,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蜚声海内外,其一系列著作业已成为历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说来惭愧,作为一名中国近现代史的硕士研究生,直到最近在老师布置了讨论任务后我才硬着头皮看完了《历史三调》这本书。我一向比较排斥阅读国外学者的著作,一是因为译者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译文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二是因为国外学者往往采用跨学科的论证方法,并且文章中充斥着太多的纯理论分析和学理性很强的专业名词,使读者既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三是因为国外学者和中国读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行文习惯有所差异,有些论证的事例更是闻所未闻。这次阅读《历史三调》,我同样遇到了上述问题,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阅读、认真笔记、仔细琢磨的基础上,不说完全看懂了这本书,起码我理清了全书的脉络,搞清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并由此产生了一些个人关于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一句话,《历史三调》这本书引导我思考了许多看似毫无用处,实则意义非凡的基本历史问题,使我对历史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

  《历史三调》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分别详细论述了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运动。第一个部分和第五个部分是“序言”和“结论”,分别对作者的创作目的以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可能会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历史三调》虽然通篇都在讲述义和团运动,但是它并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准确点说,它更像是一本通俗的史学理论专著。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而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陪衬。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作者旁征博引、论证得力,在准确表达自身史学思想的同时,作者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并将义和团运动鲜为人知的一面,甚至是丑陋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长期深受历史教材“毒害”的中国读者而言,实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何谓“历史三调”?作者在全书末尾的结论里交代得很清楚,“历史三调”就是人们“了解历史的意义、探寻并最终认识历史真相”的三个途径,即事件、经历和神话。通过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对事件、经历和神话做如下理解。事件、经历和神话是人们认识和塑造历史的三个途径。事件的主体是历史学家,其塑造历史的方式是通过梳理历史事实,进而理解和解释过去发生之事,并赋予其相应的历史意义。经历的主体是历史的亲历者,其塑造历史的方式是“直接创造过去”并在事后将自身的经历公诸于众。神话的主体是神话创造者,其塑造历史的方式是出于特定的目的而对历史事实中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加以特殊解读。在书中作者将音乐领悟里“曲调”的概念引入到史学研究中,认为正如不同的乐器能够演奏出旋律各异的曲调,由于持有不同的原则、尺度和目的,历史学家、历史的亲历者和神话的创造者在塑造同一历史事实时也会反映出完全不同的音调或“调子”。

  看完《历史三调》后,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给我们布置阅读任务的良苦用心——《历史三调》确实是一本值得历史初学者认真咀嚼、细细品位的好书。历史是什么?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历史?我们怎么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些看似空泛而又平淡无奇的基本问题,往往正是我们初学者所忽视,但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历史研究好比砌楼房,历史的基本问题是房基,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是砖块。而历史初学者往往本末倒置,或者干脆忽视“本”的作用,房基还没打好就直接给房子添砖加瓦,试问这样没有根基的研究如何能出成果?《历史三调》正如一盏指路明灯,在它的引导下,相信每一位读者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都会有所启迪,并对历史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对于刚刚走进历史殿堂的初学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历史是什么?古今中外,无数先贤哲人都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日看到陈谦平教授为某书所写序言一篇,其中正有关于此问题的论述,文章说道:历史既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发生或经历事情的记载,也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笔者颇为赞同上述观点,遂取之与我所用。翻开字典,“历史”的基本释义是“已过去的事实”和“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对于这个解释,无需赘言,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提出异议。但如果把历史的定义局限于此,未免过于片面与狭隘,难以突出历史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借鉴作用。如果从历史的借鉴功能出发,历史被定义为“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同样恰当。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追求历史真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通过认识过去来让自己明白现在,从而改变未来。所以在历史研究工作中,史实的记载与考证只是一个部分,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才是重中之重。历史学家更应该做的是从纷繁的历史事件中理清头绪,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历史渐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此借鉴今人活在当下,赢在未来。这,其实也正是研究历史的意义之所在。

  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历史?这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由于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人们通常只能通过前人的记载或是考古发掘来了解那个真实和客观存在的历史。那么,后人仅凭考古和文献资料就能够还原出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全过程?谁能确定我们对过去事情的记载或叙述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历史,所有历史都是主观构造的历史。历史真相无法寻找,更不可能完全复原真实的历史。在《历史三调》中,作者亦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事件、经历和神话在历史认知方面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完全还原客观的历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历史信息纷繁杂乱,千丝万缕,随着时间的消逝,必然会有部分内容被有意或无意地从历史的长河中抹去,这对于宏观的历史研究来说或许无关宏旨,但是对于微观世界,对于与此息息相关的个人和群体而言,这样的损失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一些真相就此会成为千古之谜,永远找不到答案。而且,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的亲历者和神话的制造者,他们在塑造历史的时候都会将一些个人的、主观的思想和意愿夹杂其中,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认识来还原历史。或许有人会以历史学家“去伪存真”、“秉笔直书”的治史传统加以反驳,但事实上,再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不可能完全持有中立的笔触来书写历史,因为他们也同样受到自身思想认识的限制,他们永远不可能超出自己的思想之上和感受能力之外去理解历史和书写历史。

  建构主义历史观认为:任何历史资料对历史面貌的反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把历史的本来面貌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历史研究可以不断地接近真实,但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原貌。笔者虽然承认历史学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出客观的历史,但并不据此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历史学家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神话在历史领域的泛滥。相反,历史学家应该,也有可能有所作为,历史学家应该发扬“求真”的治史传统,不断追寻历史真相,努力将神话驱逐出历史研究领域。正如田径场上的百米赛跑,虽然人类永远不可能用零秒跑完百米冲刺,但无数运动员仍然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刷新纪录。其实历史研究亦是如此,虽然无法完完全全还原出客观的历史,但历史学家也要向着这个目标走下去,擦去历史的尘埃,打破历史的神话,无限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历史学家的天职和永恒的追求。

  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正确认识历史?亦或是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学家、历史的亲历者和神话制造者重新塑造的历史?作者在成长为历史学家的过程中,始终认为历史亲历者复述的历史、历史学家书写的历史以及神话制造者炮制的历史在真实性方面是依次递减的。换句话说,作为了解历史的不同途径,作者认为经历优于事件而又优于神话。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作者逐渐修正了自己的看法——“上述三种途径之间虽有明显的矛盾,但在其各自领域内,都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其实,就真实性而言,事件、经历和神话并无优劣之分,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历史认知方面都不可能达到纯洁无暇的真实,而且没有任何一条路径可以达到绝对的历史真相。仅仅希望凭借一种途径来认识历史、还原真相是不可能的,这个命题本来就是一个神话。因此,在认知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三种路径同时并用,在“同”中印证真实,从“异”中发现虚假。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静止地站在某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视野过于狭隘,甚至会出现偏差。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亦是如此,偏听一家之言只会堵塞耳目,影响试听。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历史?笔者认为唯有将事件、经历和神话兼容并包,择善而从,以三维之相对真实,来追寻绝对之客观历史。即使我们不能完全还原客观的历史,但通过多方比对,我们亦能描绘出一幅相对清晰与完整的历史画卷。

  《历史三调》读后感(八):讲个好故事啊。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柯文的历史三调从历史学的几个问题中进行探讨,但是却响应着社会学中同样的疑问。对于义和团运动,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这种统一性的说法方便历史学家讨论研究,对具体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对于平常百姓人有另一种说法,这更是一种体验,日常生活中的法术、干旱、谣言以及作者最后探索出来这个百姓都惧怕的“死亡”,经验中的义和团运动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碎片化,对于要求拼接出完整画面的统一性有一定的挑战;另一种是柯文探讨的作为神话的义和团,这种义和团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幽灵,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新文化运动当中都看得到义和团的影子,或者被正面用作抵御帝国主义,或者被负面用作反封建的范本。

  作者在自己的结论中探讨的问题比较有意思,1,他选择三个key的原因以及着三个key的含义;2,历史的相对真实性;3,自己作为叙述者不可避免的某种局限性。

  三个key的含义很清晰,我在读的过程中也基本可以总结出来,这是一个三维坐标,在这个三维坐标当中包括事件、经历和神话,而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三个方面也可以看做是,材料、经验和工具;一种是作为历史学家手头的文本存在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真实的历史镜像;另一种是作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经历的琐碎日常,其只是丰富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时代背景,在之后人们的生活冲击当中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至于源于人们的某种自圆其说性会有扭曲;还有一种是作为社会中被利用的工具,它常常可以作为某种佐证,或者用作正面例子,找到其中有利方面进行扩展阐述,或者用作反例加以批判。

  三维棱镜中的义和团似乎更加不确定了,而这也就走向柯文所说的相对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历史,这就是一个历史学家能做的,或者说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可以做的。

  而在这之后还要反思,自己作为这样的一个“手艺人”或者“翻译”,是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这种传达的?这种影响程度有多大?这种影响程度能否控制?这就需要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旨趣,而在审视自己研究的过程中,正是布迪厄所说的一种反思性要不断起作用的时候。

  看完《星际穿越》,看到大家都在讲故事,期待自己也讲出一个比较好的故事吧!

  《历史三调》读后感(九):一声叹息

  记得以前读《圣经》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要从书的本身念出它本身的含义,以经解经,绝对不能念提炼解读后的《圣经》。否则,很容易误读,错解了本意。

  《圣经》毕竟还有一本书在,读历史就会很悲伤。基于事件,代表的是对过去的一种解读,而实际上,此后历朝历代,人们会按照自己的见解去重塑过去。因此,读历史,不仅是在读某一个时代,而且是在读此后的很多个时代:影响、目的、解读。

  有时候念着念着,自己也会很迷茫。所有的事情究竟是隐情,是真相,抑或是幻象?虚空的虚空,隐情早已随着逝者进了墓穴,寻求真相又太过渺茫,幻象却张扬宏伟又浮华易变。

  所谓三相,都是实相,也都是虚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