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伤逝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伤逝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0:4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伤逝经典读后感10篇

  《伤逝》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伤逝》读后感(一):从伤逝到前半生——愿婚后女性依然闪闪发光

  看完鲁迅的伤逝,很心疼子君,在那个年代不顾家人反对,自由恋爱已经是非常前卫了,是爱让她温柔勇敢。可惜子君的独立只是从依附于父权到依附夫权,婚后的她完全依靠涓生,觉得这种状态像极了温水煮青蛙,并且是在一口日渐下陷的深井里,当柴米油盐成了她的全部,回忆是他们仅有的共同话题,子君也无法吸引涓生了,最后她选择默默离开他们一起寻找的小屋,从此她的一切与他再无干系,不管是心死还是自然自然生命的消亡。 我是打心里喜欢子君的,欣赏她能勇敢的来,也能决绝的离开,毕竟女性的独立也要看大时代背景是否支持。好在五十多年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中》,新子君离开以后,有机会选择重生… 没看过电视剧版的《我的前半生》,刚开始还以为是关于溥仪的纪录片呢…不过看简介觉得有点像几年前很火的《回家的诱惑》,就算有点玛丽苏,观众在闲暇娱乐中yy一下(划掉),获得点对未来生活憧憬还是不错评价有失偏颇请多包涵…

  最后摘选伤逝一句话,“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愿现今千千万万个像子君一样嫁给爱情女孩儿,在婚后也能闪闪发光永不褪色,生活愉快

  《伤逝》读后感(二):没有柴米油盐,乌托邦只是乌托邦

  前天晚上在一个多小时地铁上看完了鲁迅老先生写的这本《伤逝》。小说很短,留给我们自己去推敲和思考东西却很多很多…以至于我用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开始敲打文字

  也许当你看完这短篇小说之后再一同探讨鲁迅的笔触深意会大有不同

  故事简单世界上这样的悲剧大有所在。上世纪20年代,一对思想一致,为摒弃旧代观念年轻人为了理想中的乌托邦奋力生活在一起。由女方子君铿锵有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与涓生开始了旧时代长父辈反对声下的同居生活。子君断绝了亲人联络,涓生摒弃了老友陪伴。看似热血动容的爱情举动,长期生活的经济问题却带来了厌倦,距离,不解,甚至是最后的生死分离。可就连最后的生死之距也道不出两心的距离。这故事的的确确是悲凉的。

  也许以鲁迅的一贯笔法和文学目的,是以小人物的故事将大环境下的社会险恶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的确,20年代封建思想以及生活窘迫让每个人麻木不仁,社会的残酷让许多理想主义只能是理想,在那个无米之炊的时代,没有多少个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没有谁能在没办法填饱肚子情况下还吟诗作赋,谈论雪莱和后现代主义。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涓生与子君这样为对方似乎已经赴汤蹈火的爱情的结合无疑是悲剧,而他们当初新兴的同居生活便是踏上悲剧收场的第一步。

  一切都似乎很美好,子君苍白脸颊吐出有力的一句“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为了爱情的确是不惜飞蛾扑火,甚至把仅有的金戒指贩卖了补贴与涓生的生计。涓生在外谋生,子君从同居开始就失去了自己,或者她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独立的自己。他们因为对文学的共鸣走在一起,从前一起谈论雪莱泰戈尔,讲男女平等,可是她以为抓住了爱情就安于屋檐,自己囿于柴米油盐中,为油鸡、家狗阿随的胃辗转,失去了所有该谈论的文学该思考的思考,她将自己完全托付于爱情,全然依赖于这原本就不成熟的爱情港湾。以至于最后涓生心里竟生起这样的措辞: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

  再看涓生,他心中的自私与不负责在整篇小说中展露无疑。起初为了爱—这盲目的爱,向子君提出同居的想法,后来在爱情生厌中声讨子君囿于柴米油盐不再浪漫,最后为了自身的逃脱不顾子君而说出了分离的想法,最后还是说出了我不再爱你这一句。他是最后导致子君离开胡同后自杀的刽子手。可他最后的独白竟是,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 我似乎又看到了悲剧的延伸…

  鲁迅文学上对这个社会以及人性的揭露永远都是锐利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记得看这部书的书评时有网友留言说,这便是我的爱情。很难想象这么铁骨铮铮的鲁迅竟会伤逝这样的爱情故事。可也许也正是作者本身人生部分映射。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身边的你我他经历过乌托邦式的爱情,而乌托邦最终也是由悲剧结尾。只是过程不同而已。

  说简单一点,就是有饭吃,你才有力气去谈论精神世界,尤其是这看似圣神的爱情。鲁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性总有弱点,总有难看的缺陷。在岌岌可危经济基础上,一切以精神为向导的东西都会被击溃。无非是感觉变了,他不浪漫了,她不美了,我们不再有话题聊了。

  所以,爱情固然浪漫,心中怦然心动缘故疯狂一次固然值得庆贺。可是阻力越大,可以说是越不成熟的反抗过后的结果往往是不真实,不成功的。爱很美,但总要回归到不太好看的日常生活中,在材米油盐中的成熟才是永恒

  不然就像极了涓生说出口的话:

  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Yumi日子里的念想

  推荐书籍,烹饪,电影摄影

  《伤逝》读后感(三):当生活磨砺去我的棱角,你还爱我吗?

  子君走了,涓生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悲哀,对子君,对自己。”

  子君爱涓生,爱得热烈,爱得纯真。在那个受旧思想束缚的年代,一个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与家人反目,跟着涓生去过清贫艰苦的生活。她从不抱怨,她总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乐。为了她爱的人,她倾注着全力去做饭、喂油鸡、喂阿随,她就这样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额头上,手也粗糙起来。而最后的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句“不爱了”。

  而涓生也是爱子君的吧,只不过爱的是开始的子君,爱的是逝去的子君。当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油鸡逐渐成为佳肴,阿随也被送走,涓生的爱也消磨殆尽了。

  看书的时候想到《孔雀东南飞》,同样的坚持爱情,爱得热烈,爱得彻底的两个女子,刘兰枝为爱投河自尽,子君为爱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壮语。只是刘兰枝到死都拥有焦仲卿的爱,而子君,一无所有

  其实我对鲁迅写这种关于爱情作品是不太看好的。鲁迅,我总觉得他和涓生是有些像的。鲁迅和原配朱安,就像婚后涓生与子君。鲁迅嫌弃朱安粗鄙,不怎么搭理她,自己一门心思搞创作,而朱安挑起了家庭担子,尽善尽孝。后来鲁迅和许广平结缘,朱安则继续在老家照顾鲁迅家人。鲁迅对朱安做得太绝,他与涓生的不同在于,他对原配并无爱情,而涓生,如果说书中的子君勤劳坚定,涓生就显得有那么些虚伪不负责任

  当生活磨砺去我的棱角,你还会爱我吗?

  “伤逝”,子君的伤,涓生的伤,也是当时许许多多青年的伤。

  《伤逝》读后感(四):爱情不应为未来让步

  现代文学第一个独占一章的作家便是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高中的我们把这些称谓当做重难点和小说中心思想一起背了下来,大概老师重要便应该是重要的吧。今天,我重读鲁迅,才了解其作品真正的力量

  我想,若哪天你可以一清二楚的列出最近一次分手原因,那这个时候你便可以读懂鲁迅了。我认为鲁迅的作品有两个特点语言准确,批判到位。作家敢于说真话便不易,但能把真话说的令人自惭形秽感同身受到骨头都震颤,我想也只有鲁迅了,正所谓“字字诛心”。他的作品如一把刀,插进每一个人麻木不堪的心灵之中。即使在当今,小说中反应现实依然令人们为之痛心疾首

  今天要说的这部小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它有一个凄美名字——《伤逝》。

  全书以涓生的内心独白展开,淋漓尽致地抒写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愤的心境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感情色彩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落于俗套的爱情故事,两个理想的年轻人因为志趣相投不顾亲友的反对走到一起,然而爱情在鸡毛蒜皮、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中被慢慢风华,当激情不复存在时,他们的感情走向堙灭,而子君最终在世人的冷眼和压抑之下遗恨而死。

  其中,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涓生虚无的理想,子君虚无的爱情,这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也是男人女人根本差异。我想,若是真要分个先来后到的话,爱情有错吗?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胡,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断片了;同居以后一两月,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

  “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然而她并不觉得可笑。即使我自己以为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她也毫不以为可笑。这事我知道得很清楚,因为她爱我,是这样地热烈,这样地纯真……”

  这是涓生回忆中的爱情,他在其中也是尝到甜头的,尽管她并不如子君那样虔诚。但是他却羞于提起这“旧课”,他只当这求婚仪式是回馈子君,甜言蜜语也只因当时年少

  而对于子君来说,她放弃了亲人,变卖了首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带着涓生为之欣赏的新思想勇敢的走进未知的生活。她的勇气来自于爱情,来自于涓生给她的新世界。然而涓生唯独没有给她两样东西,便是责任和理解

  刚开始时她告诉子君,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一切都还是很有起色样子。然而,日子一久,子君因为家务操持没有时间去看书学习,而涓生因工作不顺不能带来丰厚的家庭收入以至于筹钱吃饭。现实生活的挫折摆在了二人面前。子君并没有许多怨言,她开始围着锅炉灶台尽量完成着她应该干的事情,而生活的压迫到底让她有点怯弱了。她一天又一天的变的憔悴和寡言。而涓生此时并没有给予子君信心,反而认为子君在现实面前没有很好的保持自我,终究是改变了。他把这想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开始埋怨屋子里散乱着的碗碟和弥漫着的煤无法让人安心做事情,还介意狗和鸡来同他争那一口吃食。最终他舍弃了阿随,是否预示着下一个就是子君呢?

  “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

  “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子君渐渐适应了忙碌的日常生活,她游走与庖厨之间,干着七零八落的活,活成了一个家庭妇女的样子。她为她的爱情和家庭抛弃了原先的自我。然而此时涓生把她当作自己的累赘,以至于后来他对子君对往日的温习都已变的不屑一顾。那个理想、独立、勇敢的子君在现实的面前消耗尽了之前的激情,而涓生便错以为他们的爱情也已不复存在了。于是他把实话告诉了子君,压垮了子君的最后一棵稻草,她跟着父亲回了家。

  其实,爱情并不是只在风花雪月中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中见证会更显珍贵。两个人的结合,除了带来美好愉悦的心情之外,更是主动承认一种牵绊,同时你还要做好为这种牵绊付出准备

  我想起婚礼上两人结合时那婉转、动听寄托爱情所有希冀的结婚誓词:无论生老病死贫穷富贵,不离不弃?在一起,便要准备好共享未来,你的生活便不再是你一个人的。即便以后要历经千难万险都要做好共同克服的准备。我想,若是涓生能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一点担当与理解,给自己一点信心,给子君一点信心,也不至于如此结局

  终究子君死了,鲁迅并没有介绍子君死的详细原因,只是轻描淡写。仿佛这个结局无需多言,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太过单薄,像一片飘零的落叶,经不起风的考验。

  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她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我想到她的死……。我看见我是一个卑怯者,应该被摈于强有力的人们,无论是真实者,虚伪者。然而她却自始至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

  我想,一个为爱情抛弃了亲人、抛弃了世俗的女人却被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信的男人抛弃,一定心里很苦吧。回家后大家会笑她幼稚是思想,讽刺那失败的爱情,等待她的除了铺天盖地的嘲笑与冷眼之外,便剩下无边的寂寞与痛苦。子君知道自己犯了错,而这个错让她一辈子抬不起头,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因此她只有选择用死亡来弥补,也许这对她来说也应该是一种解脱吧。

  然而,对于涓生来说,他不会背负这些来自传统观念上的压迫,甚至他可以在朋友家应和子君的事情,获悉子君的消息。对于子君曾是他爱的人这件事情仿佛没有任何情感波动。他追寻独立自主的个性、自由的婚姻,却不能提供支撑这些理想生活的现实基础,还埋怨子君独立精神的丧失。涓生的进步其实是一种假进步,他看似满脑子新文化新思想,然而并非真正落实到了生活中。对于子君来说,她看轻了爱情真正的重量,从而无法客观的估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造成自己悲惨命运。

  即使在今天,同样的故事一样发生在我们身边。初恋对象绝不是结婚对象的隐形规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毕业季便是分手季”的流行语传唱于大学校园,难道年轻的爱情真的不长久吗?我想,爱情不应为未来让步,而处于爱情中的年轻人们也应该勇敢为这份爱负责,让自己变的成熟起来,因为没有现实基础的爱情终究只是一个空壳子。

  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

  这是涓生最后的悔恨,也是令我最痛心疾首的地方。世间并非没有爱情,只是需要与责任同行。就像鲁迅在文中一再提到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也许这也间接表现了鲁迅自己的价值观。而我想说,为了让你的爱情更加绮丽,请勇敢的承担起那份责任。终究这个世界,有缘人多,善终者少。

  《伤逝》读后感(五):伤逝也是一首凄美的歌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不过,它不只是歌颂了男女青年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还深刻的描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因此,《伤逝》成为鲁迅的启蒙主义小说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峰。

  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受到“五四”新潮的影响,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曾经是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的勇敢的叛逆者。但是,家庭的建立,反而成了他们不幸的开端。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威逼,使他们的爱情很快就失去了光彩,终于以悲剧而告终。

  这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如倾盆大雨。就这一点来看,《伤逝》也可以说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散文诗。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感到,鲁迅不仅是以“理”启迪了读者,同时也以“情”感动了读者。人们终于从这情理交融的娓娓叙说中,获得了宝贵的思想认识和为之动容的艺术享受。

  《伤逝》读后感(六):悲剧的罪魁祸首

  读《伤逝》最使人悲怒之处就在于:涓生在生活之中“求生活”,在路途之中求“出路”。然前路是浑暗曲险只一条,那么对“新的生路”的无名的、意外的、新的期待,又怎么不是虚空。从“虚空”到虚空,恐怕不能有新生,却一定失了同路的子君了。

  涓生的畏缩、自私甚至是他的幼稚,都在以他为叙事视点的文本中得以全现,而充当了“失语者”的子君的陨落又放大了两人爱情结局之悲。这其中,涓生的变心是重重一击,然而又可以说,两人的爱情悲剧从最初之初就是注定了的,这种必定的命运又显出社会的可怖。

  “五四”以来,觉醒的新青年有三个显著的类型:高级知识分子,知识女性和“女性”(传统女性)。涓生属头一种,他们受到西方进步思潮的直接影响,视爱情为阵地,结爱人为战友;知识女性,在这里指的是受过教育,有自我意识,怀自由追求的女性群体,她们受知识分子指引,由进步思潮感化,但仍免脱不去落后环境与自身根底的束缚;而“女性”,(这一属名实为任性取之),则涵括社会的大多数,她们深处封建传统礼俗之中,是困境中等待被解救的弱者,也自然成为“被创造”的首选。所谓“越是无路可走越能无畏直前”,“女性”觉醒的力量是最惊人的,她们一步步走向光明,新生为知识女性,但强光晃眼,眼睛适应了之后,所见的又是另一层困境了。

  《伤逝》中,涓生属高级知识分子,而子君正是受了涓生指引的知识女性,绝不能划为与之同等的高级知识分子。(事实上,新时期鲜少有可视作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女性,而知识女性多由“女性”觉醒而来。)涓生、子君的悲剧正是从两人不同的归属开始酝酿。

  吸引涓生、子君走向一起的,是浪漫的爱情。对于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而言,爱情是他能攻克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阵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子君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这句话来时,于涓生而言,这是子君完全觉醒的标志,标志了涓生对其指引,甚至是对其创造的成功。所以搬到吉兆胡同以后,涓生眼里的子君应该是更无谓,更坚决,就如同自己一样。两人既是彼此的爱人,更是彼此的战友。然而事实之中令涓生痛心的子君的“沉沦”又确是必然。其中的缘由就在于,爱情不是子君落实斗争、补充力量的阵地,爱情就是子君的力量本身。子君,这个获得新生的传统女性,她的斗争是选择爱情而冲出封建枷锁,她的无畏与决绝来源于抛弃原有生活的彻底。也正是因为盲目的爱,因为代价之重,所以子君视涓生为患难的伴侣,绝非战友;她所求的是生存与生活,绝非斗争。

  两人之间因着归属(身份)的不同而生了隔膜,这固有的隔膜又随着两人的相处转化成不容忽视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往往又各自是矛盾的:附在子君身上的矛盾有关生活与爱情,物质生活的狼狈和艰难大大挤压了时间,抽空了心气,这对两人爱情的打击是致命性的,相处与沟通变得短暂而不能尽心。然而生存又是爱情立足的前提,弃去生活基础后的爱情只会浮空风散。所以在子君的眼里,唯一能抓住的是回忆。通过反复回忆不存在矛盾的恋爱之初,来留住心存希望的最后一点底气。而涓生面临的,却是生活与“求生”的矛盾。涓生的为争取新生活、新秩序、新世界而斗争的理想,受着物质生活环境的严重束缚。为着理想的奋斗,涓生能“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是“容易生活”的,但归根到底是不坚定,做不到坚定。“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涓生的领悟,于自己是一种对不可解的矛盾的让步。也正是困于理想与生活矛盾之中的涓生,对子君、对爱情失了望。因为爱情本是涓生自以为能补充力量、 助以坚定决心的一种信仰,一种武器,然而当浪漫的爱情力量转而成为家庭实体,便反而只能消极地“捶着自己的衣角”。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涓生于是选择了抛弃,也就是他眼中的逃离与解脱。而矛盾中的子君同时失去了生活与爱情,被选择了消亡。

  无论是涓生的抛弃,还是子君的为爱无畏,都是盲目的,幼稚的,都可以归为盲目的理想主义。而这正是领着两人一步步走向悲剧的那块黑布。然而遮人眼目的黑布不会凭空飞来,黑布只是缩影,可怖社会的缩影。这里引来一个话外题:为什么是爱情,从恋爱到婚姻,成为了新时期新青年普遍的主要战场与主要阵地?自然,婚恋本是封建礼围困最深的方面,自由恋爱又是新青年最为亲近也最迫切要争取的权利。但一定还有一点,爱情是浪漫的,浪漫的最接近于理想,而理想主义是新青年最易吸收,也唯独只能接近地到的。正如《伤逝》中可以读到的,社会困境之深险到了可怖的地步,新青年是孤立无援的,爱情是他们最可能为之斗争,最可能拿得到的,而婚恋所带来的结合,又是他们眼中由个成群,充足勇气的武器。他们似乎只能理想化地首先在爱情这个战场开战,只能将爱情视作关键阵地。然而,即使如此,现实环境的冷酷依旧让他们的斗争走向虚空。于是他们逃脱出来,重新寻找“新的出路”,而“新的出路”恐怕又只是新的虚空。涓生的“抛弃与遗忘”值得怜悯。

  写于2015年12月2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作业

  《伤逝》读后感(七):爱情和人生的辩证

  值得看无数遍。

  将失败的爱情血淋淋的剥解,但又教人反思该怎么去爱,爱不是人生:

  (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 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

  如果爱到绝处,也不要失去勇气寻找出路,爱不在,人生还在:

  ( 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

  《伤逝》读后感(八):男性话语下的女性悲剧

  《伤逝》 的副题为“涓生的手记” ,从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这篇以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中,由始至终都是涓生在以第一人称的“我”来叙述,而作为女主人公的子君,始终一言不发,处于失语状态。

  字里行间, 处处都是表现着子君的挣扎与孤独,这样的挣扎与孤独因为暗藏在文章深处, 仿佛一束始终追随在身后的哀怨的灯光, 隐隐刺痛读者的内心深处,当然,这是在涓生掌控的话语权中带给我们的,原本当他以第二身份----文本内角色出现时, 他与子君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然而子君依然处于失声或边缘地位。 我们发现是涓生的叙述将她完全裹挟了, 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子君的话语权被涓生夺去,没有言说的空间。

  这样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涓生夺取子君说话的机会?他能够完全代替子君说话发表心中的感想吗?如果是那样的话, 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口角以至于最后分手子君自杀呢?作者这样设置涓生在小说中的位置而采取第一人称, 应当是用心良苦的。

  在当时,男子不仅是自由恋爱与结婚的实践和倡导者, 当自由恋爱结婚后夫妻间出了问题, 男人还是占有社会话语优势的,他们有资格也有权利对此种结果进行种种解释。 在这一方面, 女人显然处于被动局面。

  子君话语的“被表达”,也是另一种立体地呈现——涓生自以为温柔的话语暴力。换句话说, 虽然子君勇敢地脱离了旧式家庭, 并且自以为找到了真爱, 勇敢地与所爱结合, 但是她始终没有摆脱男权的控制,只不过从父权转移到了夫权而已。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的这句话在文中多次被引用,而涓生引用子君这样的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这里, 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子君的勇敢,但另一方面涓生选择这样的话语也是有一层深意的,那就是一切都是子君的选择,子君的离家甚至死亡都不是由他促成的,而责任正在她自己。 而接下来小说的叙述更印证这种结论:他们两人结婚以后,她随即又跌入“丈夫的附庸” 的怪圈之中,沉湎于日常琐事中, 她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 她把爱自己的丈夫, 搞好家庭内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简言之, 她完全丧失了自己, 而把重心转移到了涓生身上。

  “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 ”子君讲话的声音“在我听去只是浮浮的”。 以上这些,我们分明又体验到了一个正在起变化的子君,她已经没有出走时的勇敢和坚定,已经失去了自己理想的追求,没有了婚前的浪漫,开始流于日常化,流于庸俗化。

  而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涓生呢?

  他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还有来自子君的感情压力。在我看来,这双重的压力对涓生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负担作为一个男人来说, 完全没有理由推脱。但他并不甘心于这样的状态,也不愿意面对这样双重的重担。他“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在阅读室的日子里,他思考出了“特别的人生的要义”,那就是第一,便是生活。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奋斗者而开的活路”。

  在这样的压迫下,虽然叙述者涓生并未作出明确的表态,但事实告诉我们,他选择了“放弃”—— 为了让子君不与自己受苦,为了让子君活下去,他选择了与子君分手,让子君再次回到了她父亲的家门。

  从“手记”中,我们知道子君的生命以悲剧结局,这原因或在子君个人,或在社会,但与涓生无关。 在涓生的忏悔中, 他悄悄的将责任卸载,卸载给了社会,也卸载给了“失语”的子君——在大胆走出父亲家门之后却又缩回了传统,成了一个传统女性,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读者对事件的了解和对人物的分析,资料来源处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小说副题所告诉我们的———“涓生的手记”。 而实际上,子君矛盾的“存在”又“失语”的状态,使她无法站出来为自己申辩,可以说她被强迫地承担了这次失败爱情的责任。因为以涓生的视角来审视涓生本人的言行,本来就是缺乏客观和公正的。而另一方面,涓生即使有悔恨和罪过的意思,也因为潜意识里试图证明子君死的社会和自身原因有关,而不自觉的摆脱自己应负的责任。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子君的完全依附直接导致他们婚姻出现了裂痕, 加以经济的压迫, 涓生和子君这对初步觉醒起来的爱情,从轰轰烈烈充满生机的开始, 走向了凄凄惨惨的悲剧结局。 虽然《伤逝》字里行间透露出痛惜女性在当时社会的悲剧命运,但就文章中使用的男性主控话语和男主人公拥有的地位掌控来看, 这其实是一种 “男权社会和封建世俗的社会状态的表征” , 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想要为 “出走的娜拉” 找到出路是绝不可能的, 而这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在涓生的自白下喊出的 ‘绝望的反抗’ ” 。

  当鲁迅深切的明白了在男性话语掌控的社会中女性是无法逃脱既定的悲剧命运的,就以男主人公的男性绝对话语的忏悔来颠覆男性中心的社会现实。

  但直至今日, 诸多女性依旧是“失语者”的身份,男性话语权主导的社会中,即使倡导女性的独立,却无法摆脱心中传统的男性中心地位观念。在有意无意中,仍旧表现出了对女性独立排斥的一面。

  因此,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还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不要屈从于心灵依附的惯性。 对于女性来说, 爱情不再等同于寻找归宿与依附, 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不能“只是为了爱, 盲目的爱, 而将别的人生的意义全盘疏忽了” 没有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 女性摆脱不了对男性精神上的依附,永远走不出男性强权的怪圈。

  《伤逝》读后感(九):却道故人心易变

  《伤逝》中被时常拿来到处粘贴的一句便是“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文中的涓生日日在想着要摆脱子君以便一个人宽松地过活的时也时常这样,“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先撇开涓生自身的人格缺陷,其中自私的,卑劣的,无耻的部分不说,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是从一开始便注定的。

  爱情的生发点仿佛是在共同的心灵所向上,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气,谈男女平等,谈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并由子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使涓生得到灵魂的共振。

  然爱情的悲剧却在两人的幼稚中走向必然的灭亡——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

  涓生与子君苦苦争夺的爱情果实——同居的开始方是他们幼稚的彰显之时,就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必然的毁灭的第一步开始。涓生是依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构建自己的生活的,包括生计,包括爱情,居高临下而软弱地在逼仄的生活中左冲右突。子君的勇敢和无畏却只因为爱,自我觉醒与自由追求也仅仅苑囿于爱情,一旦在一起便别无所求,终日奔忙在饭菜,油鸡和家务之间。涓生开始厌弃子君的日渐浅薄,甚至于自我抱怨,若“一个人,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因为她”,直至于“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涓生已经在心里全然无情地抛开了子君。

  涓生子君的开始是在不完全了解对方的人格之前,便狂喜似的冲破所有不顾一切地走到一起,这是双方心理的幼稚;而只是以同居的方式激烈地抗击当时整个文化却未理智地分析过这份爱情的存在状态,则是双方的思想的幼稚。

  这份爱情的开始与结束,实际完全在涓生一个人的意志之下。涓生请求子君同居,与他同品这爱情的果子,子君便不顾与家人的绝交,卖掉唯一的首饰决绝地跟他一起;涓生说出我不爱你的时候,子君甚至没有发出一声质问,只是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便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安排,当天便留下他们仅有的那么一点生活全副,离开这不再接纳她的地方。女方绝对从属于男方的意志与权利,在他们身上毫发毕现。他们幼稚的所在,便是自以为打破旧习气,自以为男女平等,自以为远离家庭专制,其实他们只是给摇摇欲坠危房涂上一层新的粉刷,然后便安居其中毫无知觉地接受最终的坍塌和毁灭。

  然而子君倾尽所有的全盘托付于涓生也是一种深的不自觉的不负责任的方式。这样一种毫无遮拦的交付,于本无任何责任观念既承受不了生命之轻亦承担不了生活之重的涓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纠缠。同时,子君毫不惋惜地搁下了自己,置自己无人能解决的内心于不顾。首先子君便不成其为自己,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忘却对自己负责的神圣责任,以致于一离开涓生便无法生存下去,以死亡作结。

  任涓生一厢情愿的意志去左右整个爱情过程的发展趋势,任凭涓生轻率地决定整个爱情的走向,却从不指出或纠正这错误。就如对孩子放之任之的失职母亲,她放弃了最基本的权利,是更深的不负责任,以及埋下毁灭的导火索。涓生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然而他却与子君以着同样的方式,放纵着灭亡的发展。实是爱情中互不努力的两个人。爱情的作用是能通过一个人而达到对整个世界更深切的热爱,由于爱情而更加迅速而深刻地成长和完满自己,长成更具生命力的自己,并携对方一起体会生命无论浓淡的喜悦,无论形式的孤独和充盈,无论数量的一切生命滋味。而子君一离开涓生后便即刻走向死亡,不得不质疑子君是否投身于真的爱情过?她竭尽生命所追求的爱情,又是不是真的得到过,拥有过?

  当然这整篇的文字是基于子君方面。然作者鲁迅先生或许只是想叙述一个吞噬真实充斥茫茫谎言和虚伪的社会,无意中却造就了一个畸形得恐怖的涓生。直至子君的死,涓生如是,“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在我所给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涓生善于将所有责任推卸,甚至不惮于虚无缥缈的一套冠冕堂皇的真理似的关于“真实与说谎”的说辞。无异于指着凶器说人是它杀的。涓生居然可以执着杀人的凶器还作悲哀状地在内心为子君送葬。最后一段的文字实可解读为,“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去一步,我要将这杀人的长刀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偷偷地)前行,换了匕首,带上鞘,做我的前导……”

  终篇都是两个幼稚不清醒的人,在轻率中一不小心便做了命运既定的殉葬品。价值只在做为标本,给予旁观者以情绪体验和经验储存,以作为自己的检视的工具。然而故事终究让人悲哀。

  .好吧,我承认我写这篇的时候很激愤。

  嫉恶如仇啊~~~

  《伤逝》读后感(十):当代的恋爱与婚姻:太不自由与太自由

  在当下这个相亲盛行的时代,恋爱结婚的前提是各种条件的匹配,甚至认识几个月就能下定决心过一辈子,自由恋爱是不是又走向了非自由恋爱呢,所谓的门当户对越来越重要,两级分化极其严重、阶层固化越来越突出的当代社会更像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为了保全自己财产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不得不依赖各种条件相当的非自由恋爱,不过也的确是这样,就像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在物质基础和爱情面前,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前者吧,因为人们都知道,后者是虚渺的,短暂的,锦上添花的,到了一定年龄也是可有可无的吧,而前者是活着必备的,是面子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为了社会的我牺牲掉真正的我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况且这真正的我经历的真正的爱情又是没有任何保质期的,是没有人能承诺它不会变的,就算有人承诺也不应该被相信,想起《北京爱情故事》里杨幂演的角色说过的一句话,比起爱情来这些包包和鞋子能带给我更强烈的安全感。

  有人认为《伤逝》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我却想说,在任何一个社会,婚恋的幸福都是短暂的,也许社会发展得越快,每次幸福的时间反而越短,因为在一个发达的社会中,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面临的诱惑更多,抵挡诱惑需要的耐力也就越强,怕是很多人没有这种耐力吧。所以啊,子君告诉我们,婚姻和爱情永远不是女人的终点和目标,不要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很多时候它往往不是,也不要以为结婚了你老公就是你的了,所有权不等于拥有,在当下这个年代婚姻什么也代表不了,把期望放低,也许只有怀着随时会离婚的心境,看待很多事情才不会失望吧,人生啊,只要活着就是无穷尽的努力,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想让你老公出轨就一直吸引他呀,真能每天被自己的老婆勾引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吧。女人可以是男人的附属品,只是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也就只能是附属品了,就算是花瓶也要经常换不同的造型吧,何况你并不是。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谁能一直陪着你,没有的。

  大学的时候还在想有的老师为什么一直没有结婚,现在想想也许是看透了爱情和婚姻吧,王尔德说过,婚姻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战胜了经验。当代社会的恋爱与婚姻,从社会角度说太不自由了,从维持时间上说,太自由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伤逝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