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朽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朽的读后感10篇

  《不朽》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朽》读后感(一):阿涅丝是理想

  一直觉得米兰昆德拉是一个刻薄的人,他把所有人物的内心挖出来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所有阴暗的,原欲的,甚至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是伟大的。有的时候我读着读着甚至会感到脸红,因为在内心最深处我的的确确是那样想的。

  所以,在这一切阴暗与虚假背后,阿涅丝的真实和逃避都更加可爱可贵。她的想法游离,漂浮在混杂的人间之上,好像在低头俯瞰这个世界的云雾蒸腾,然后一脸淡漠。然而她又不是淡漠的,对父亲的挚爱与感激,对丈夫的内疚,对妹妹的关怀,虽然都被掩盖在她的淡漠之下,可是依旧让我们感觉得到。阿涅丝一直想出世,可一直出不去。

  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淡漠却温情,怀揣着最完美的梦想。这跟《身份》中的尚塔尔有些相像,然而尚塔尔的游离更偏向于爱情,并且至少还可以找到一个让-马克使她可以逃离,阿涅丝则更带着些悲情,因为逃离的最终却是死亡。

  我一直觉得阿涅丝纯真,因为她是理想

  《不朽》读后感(二):不朽

  昆德拉的细腻并非存在于他的文笔 华丽词句的堆砌 而是其哲学逻辑。即从一个手势创造出来的阿涅丝 由手术的监控引出整个充斥着他人目光的世界 存活于这凡世 你躲避不能。

  尤为欣赏描写阿涅丝父亲的那段 他的父亲由孤独走向孤独 在下沉的 谁要登上救生艇都得拼搏一番的船上 父亲早已经被判了死刑。“我不能恨他们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把我和他们连在一起 我们毫无共同之处。”

  试图去理解昆德拉看待世界的角度 将脸埋没于几百个相同容颜的面孔前 任何一张脸都不具备其独有的特质 因此这时代缺少那些被张贴出来的特性。我爱你 便要你爱我的那份特质。而加法与减法的张扬个性 最终都将回归虚无 即佩索阿的“我是无”。

  不朽 歌德不惧怕这个词。我便也不惧怕 爱 爱不是后摇 你偷来的烟 身上那处遮掩的疤。爱是写出来的诗 是隐喻 不朽并非属于爱情的一个特质 孤寂的爱才是 不朽是躲避 是死亡。人是不朽的附属品。可歌德成了可笑的不朽 为世永存 而歌德最怕的也便是要由他人书写自己的一生。

  昆德拉是伟大的 他写新闻人和意象学家时这样说“人只不过是自己的形象。哲学家很可能向我们解说舆论不值一提 唯一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是什么。可是哲学家什么也不懂 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中 我们必将是人们看待我们的那个样子 当一个人不断地自问别人是怎么看我们的 尽力想得到别人的好感时 他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骗子或者一个滑头。可是在我和另外一个人的我之间有不通过眼睛的直接关系吗?”天真的幻想在于“以为我们的形象是一种普通的表象 在他的后面藏着独立于人们视线之外的我们的我 是一种普通的 抓不住的 难以描绘 含糊不清的表象 而唯一的几乎不再容易抓住和描绘的真实 就是我们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最糟的是 你不是你形象的主人 你首先试图描绘你自己 随后至少要保持对他的影响 要控制它 可是没有用。只要有一句不怀好意的话就能把你永远变成可怜的漫画”我把这段意象学家和哲学家的分歧读了很多遍。人言可谓 他人的评价将使你落入这样的评价中去 别人为你扣上了这顶帽子 你所做的任何事都带着这顶愚蠢的帽子 动弹不得。你并非你理解的自己 你是他人眼下的你。

  亦如交加街38号中写的 昆德拉的爱是机遇的 偶然的。昆德拉信封这样一种机遇和偶然性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他写男女主角在相遇时时钟恰好敲击了多少下 恰好手拿着一本书 恰好肚子叫了 恰好门牌号是怎样的巧合。如今在《不朽》中 昆德拉阐述了对机遇偶然性的这样一种迷恋 他渴望 也 渴求这样一番偶然。

  昆德拉通过小说人物的性格 透露自己一部分的担心 他渴求不朽 却又担心别人来书写自己的故事 担心自己的小说成为剧本 电影。因此他将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充斥着一切偶然性的成分 怎么出场退场都无需逻辑 自然而然 成为一个独立人物 而非小说情节的铺垫。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 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昆德拉的孤独感分由两种 政治以及私有化。政治上的自由 寄托于某种革命性 而私有化的则是超脱。从同类中逃脱 像梭罗躲在瓦尔登湖一样的与世隔绝。

  不朽。现世沉沦的不朽以其虚荣外衣遮蔽人心。末了 这世间再没人提及歌德的不朽。

  《不朽》读后感(三):2016年11月8日

  1.昆德拉很有辨识度,散文式的写法,灵动漂浮的思绪,安静平和的孤独感。这种写法和传统写法不一样。商业写作谁都能写,可以学习。这种写法却不是那样。如果内心无物,这种写法只会显得寡淡或无病呻吟。其实这是最理想的写作状态,也许可以学习一下:用“情绪”和“灵动感”去写一个有表达核心的故事。

  他的气质有点像《登堂入室》和《妙笔生花》,另外,可能他会和马克尔斯互相欣赏…

  不过这种写法的弱点是戏剧性被冲淡,而且容易显得杂乱无章。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并非无法避免。

  2.看到50%,我不认同昆德拉的想法。或许很多人都觉得,面具和身份是我们受束缚的表现。可是我有时有另外一种想法:剥开面具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下去,可能会发现最里面空无一物。因为“自我认知”,本来就是面具。

  3.一个人在危难关头做了一个选择。说法1:他本质上就是那样的人,所以才会在紧要时刻做出那样的选择。说法2:他做出了那样的选择,所以他向那样的人前进了一步。

  这两种说法中的情况是共存的,但是我觉得说法2优先于说法1。

  4.看到昆德拉描述的父女关系,我觉得可能真是那样。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离我们最近的父母,可能真的又是最远的。女儿觉得和父亲彼此抱有好感,可是毕…生都没有过亲密交谈,除了在女儿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觉得在一般情况下,我和我爸可能就是这样吧。可是我不想止步于这里,我还有可以做的事情…我想进入另一种相处模式,尽管有点困难和尴尬。

  《不朽》读后感(四):勿忘我疯女的不朽——读书感受

  勿忘我疯女的不朽——《不朽》读书笔记

  “她回头向他微微一笑,并做了一个手势,伸出手来在空气中挥了挥”。这个出乎意料、优美的手势,像一道闪电的痕迹一样留在了阿涅斯的心里,也同时留在了我的心里。

  阿涅斯一直使用这一手势,直到小自己八岁的妹妹洛拉也学会了这一手势,她慢慢放弃了这一习惯的动作,其实,这一手势即是米兰昆德拉所塑造的阿涅斯。

  她为什么会放弃?这不仅使我想到书籍开头在浴室里的那个女人,高亢的声音重复这“我喜欢出汗”的中心思想。她只将“我喜欢出汗”作为个人的特点,此时你即使也不喜欢马上洗冷水澡而更愿意出汗,也不得不缄默了。同样,阿涅斯讲这手势作为了个人的特征。

  阿涅斯在引用这一手势开始时,她将这一手势作为个人的标志,着重强调的是个人的存在意义。在他第一次看到这一手势时,感觉“心中模糊的希望被唤醒”,即是阿涅斯自我意识的第一次发现,在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手势的同时,肯定自我独特性带来的满足感,这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然而,洛拉对她“不协调”的模仿使她心生难以忍受的不满,并且这个手势使用的泛泛,更让他对于这大众化的手势逐渐放弃。

  其实妹妹洛拉与开始的阿涅斯很相近,她用墨镜为特征,营造着“我一直哭的眼睛红肿”的悲伤气氛。极其讽刺的,这样的矫揉造作的风格恰恰吸引着妻子死去后的阿涅斯的丈夫保罗。作者通过此,将保罗和洛拉连在了一起。洛拉和保罗一样,是人类社会中一员,而同时,正是阿涅斯的对立面。

  放弃手势同时,则更是阿涅斯明晓人类平庸性的开始。正如书中写道“任何一个阿涅斯,任何一个保罗,都没有被编进电机计算机的程序,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原型:这个人是从一大批原始模型的普通派生物的样品中抽出来的,毫无个人本质。就跟雷诺公司产出来的一辆汽车一样,要找到这两汽车的本体意义之所在,就必须超越这辆汽车,到设计师的档案中去寻找。这一辆车区别于那一辆汽车,仅仅在于汽车的序列号。每个人的序列号就是他的脸,是偶然和独特的线条组合。不论是性格,灵魂,还是大家所说的‘我’,都不能从这个组合中显示出来。脸不过是一个样品的号码。” 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暗自在自己的身体里找出某些能代表自己的符号,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泯然众人矣。

  而这一次放弃是第一次,也是开始,从放弃这个手势开始,则是阿涅斯脱离了社会的标志。阿涅斯对自我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产生了疑问,也正是因此,她开始逃离。

  因此阿涅斯放弃手势,并不是放弃了自我意识,反而是逃脱了受困的平庸的人类社会。保罗的爱情没有留住他,女儿的亲情没有留住他,那个迷恋她的男人没有留住他。她反而想象出无脸人的造访,令自己都无法想象地说出不再想要与保罗相遇。

  而后。她开始在镜中,端详自己。这是主动审视探究自我的开始,她探究自我存在的真正意义。她躺在溪水里任凭水流过她赤裸的身体,则是她对自我另一番感受。

  当然,这与世界不符的探究促使她急切逃离社会,站在边缘线上的焦灼让她捉襟见肘。最终她选择远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阿涅斯的死是必然的。这样的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世界所记住。这也是本书的主题不朽。但这些人所追求的不过是加法、无谓复制的方法。阿涅斯追求的却是精神上的自由,灵魂上的不朽。这一个全身上下弥漫着悲伤的“如诗琴一般”的女人,也只有“渴望买一株细细的勿忘我,一朵勿忘我就好了;渴望把花拿在自己的眼前,做为最后的,隐约可见的,属于美的最后印记。”

  阿涅斯这一位勿忘我疯女,才能得到最后的自由和不朽。

  《不朽》读后感(五):我所理解的阿格尼丝

  前夜,辗转不眠,想艾格尼丝。

  是什么使艾格尼丝最终厌弃人类,逃离人类,想独处大自然呢?

  想起荣格谈到尼采时说:人的本能和天性怎么可能驱使他断绝与人类的联系,进入到绝对的孤独之中,进入到靠憎恶来支撑的避世和对人群的远离之中?

  在昆德拉《告别圆舞曲》中,雅各布莫名其妙地置换了淡蓝色药片而毒死那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女人,后来他意识到是憎恶人类这种潜藏的意识驱使他这么做的。他选择谋杀象征人类的具体一人。

  在昆德拉的《不朽》中,她在和陌生人(象征人类)相撞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对人类的憎恨,她选择了远离。

  艾格尼丝想象自己疯了的样子是举着一朵淡蓝色小花不停地嗅,从而忘记自己是生活在人类之中,

  说到这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虚构的自己那个“你有没有另外的地球仪?”的冷幽默。

  我想,人与人的亲近是人类本能之一种,那么人与人的疏离也是人类本能之一种。每个人在探求他人,求证自我时,他也可以采用疏离他的方法而保有自我。在他人身上看到与我之相似点像照镜子一样发现自我之存在,而疏离他人,则是因为跟他人太过相似而拒绝镜子,远离镜子是源于与他人相交融合过多而产生的失去自我的可能的恐惧。

  艾格尼丝是爱丈夫和孩子和妹妹的。然而,她的自我一直被她置于瑞士森林中,无需在通过他人印证,艾格尼丝不会像泳池中不断对他人强调“我我我”的女人那样无意识地凸现自我。艾格尼丝的自我之保护本能远远甚于想在群体中生活的本能。艾格尼丝只想体会自我的存在。

  在《不朽》里,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存在以使自我完满,或反过来说,如何保有自我完满而存在的问题。

  以往说,人有两面性:动物性和社会性。这个说法很可疑。难道动物就没有群体生活吗?动物的求偶繁衍交际和人类在根本上并没有分别,不过人类更复杂而已。我想,说人类有两面性:动物性和植物性更合适。艾格尼丝领悟到这一点,她想要的是植物性的存在。

  艾格尼丝是赶往瑞士森林途中因为要躲避公路上一个看起来想自杀的少女而出车祸身亡的。艾格尼丝在保有自我的同时撞见需要躲避以挽救其生命的少女,艾格尼丝对人的爱和自我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她的道路就只有死亡。那个少女象征人类,失去自我存在的肉身才不至于因保有自我而谋杀人类。

  艾格尼丝看到自己的死是恢复最初的自我的可能道路。

  当人类疲惫厌倦于对欲望的追逐,尤其疲惫厌倦于对自我不朽的追逐时,一个人就接近成为一棵植物了。仅仅存在,存在。

  然而,这是矛盾的。植物性的存在还是人的存在吗?我想,也可以这样理解艾格尼丝:当植物性存在的无意识进入意识,我们就体会到了自我的存在和保有的幸福。

  《不朽》读后感(六):不朽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说他是一本小说呢?感觉又不像小说。每个人似乎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却又有藕断丝连的关系。作者的视角很独特,文中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其他的小说都不同,这些句子很喜欢就把它们抄录下来。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和在那件事惹恼了别人,在那件事上讨了他们的喜欢,在那件事上使他们觉得我们可笑。我们的形象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神妙莫测的。”

  “这个少女对别人毫无同情心,但是她为她的狗哭泣。她之所以哭她的狗,是因为这只狗属于她的世界,而她的女邻居根本不属于 她的世界;狗回答她的唤声,而人不回答。”

  quot; 在一个无法与之和谐的世界里如何生活呢?不能把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当成自己的欢乐,这样如何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呢?明知不属于他们的一员,如何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呢?要么是爱情,要么进修道院, “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如果我们的时代违背大画家的精神,使笑成为脸部特别受到喜爱的表情,这意味着缺乏意志和理智成为人的理想状态。

  我不能恨他们,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我和他们联系在一起;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

  《不朽》读后感(七):每个人之于不朽

  不朽,对于芸芸中的我们似乎是难以想象和实现的! 不朽,都是哪些人不朽呢?对于自小接受传统教育的我来说,第一个想到的群体自然是那些历史上曾经伟大的革命先驱和“最可爱的人”们。不管现在是公元多少年,多少世纪,谁在当家做主,课本和电视里“他们”都是永恒的主人翁。 昆德拉的《不朽》简单勾勒的几个普通人物,平淡而无新意的情节从头至尾巴,可能对我而言,更感到有趣的是昆德拉讲故事的风格套路。讲几个表面毫无关系的人和事件用一种我暂时还不能够简单描述清楚的方法自然连接起来。所有的人都同时存在,所有的事件也都同时发生。这可能就是文学上的一种并进式的写作手法。

  迄今我能被书本感染到的是普通的人也会经历不普通的事。这如同书里所讲的那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朽。不朽的差别就在于是活在自己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记忆里的长短吧。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最终下来都是一面平镜,我们能一直看到的注意到的只是我们自己。

  《不朽》读后感(八):哲学森林

  拖拖拉拉的看完了《不朽》这本书,书的内容并不好懂,就像书最后部分写到《不朽》就像一个森林,他没有笔直的道路指引着一个中心主旨,但却随处都是哲理,随处都引起深思。  

  1.关于自由   

  自由的生活,愿意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愿意到哪去就到哪去。而他,他却从来也未曾有过这样的胆量,所以他把所有的资财都给了他的女儿,让她,让她敢于去做他想做的事。   

  (人有没有勇气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人人都向往自由,可是我们大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所以得过且过。)   

  2.关于不朽   

  任何人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向往不朽。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莫过於躺在棺材里的梦想:就这样,他居住在他的不朽中。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个英雄般的梦想,慢慢长大,也慢慢忘了那个最初的自己。所以不朽和死亡相联系,死亡让人变得伟大,让人找回曾经。)  

  3.关于自我   

  人只不过是自己的形象。哲学家很可能向我们解释说舆论不值一提,唯一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是什么。可是哲学家什么也不懂。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之中,我们必将是人们看待我们的样子。如果在他所爱的人的思想中,没有对他自己形象的苦苦追求,爱情还能想象吗?当我们不再关心被人看我们的方式时,我们便不再爱他了。

  (我们常常会说不要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可是我们是社会人,我们习惯了要伪装自己,习惯了角色扮演。也许某一天我们脱离了社会才会真正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我吧。)  

  4.关于人权   

  (从小就在听西方人对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抨击,可是什么是人权?也许是自由,是平等。但是在现代社会,自由平等越发地变成空洞的理想,变成了抨击的武器,变成了欺压的理由。就像平等和效率的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一样,人权问题也难以解决。) 

  5.关于光荣   

  光荣给我们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添加了百倍的回声。一个人身后带着回声在人群中散步,这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曾经的光荣也许真的会成为累赘,放下他们,脚踏实地才是正道。这句话说给我自己。)  

  6.关于善恶   

  爱是最高的美德。爱是我们失去对尘世的知觉,使我们心里种满了天堂,因此爱是我们摆脱了一切罪恶。

  (法律是客观的,道德是主观的。但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以谁为准呢?)  

  7.关于美丽   

  漂亮是什么?一个样品尽可能与原型相似,于是乎就美。丑陋:心血来潮的诗篇,美丽:中庸缺乏诗意

  (细想一下确实有道理,丑的有个性。)  

  8.关于存在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变成喷泉,在石头的盛水盘中,如热雨一般倾泻而下。

  书中讲了很多关于自我的东西,比如脸,存在,墨镜等等。虽然一时半会理解不了所有的意向。但是我觉得就阿涅斯和洛拉而言,两者代表了不同的生活状态。洛拉注重别人眼中的自我,所以她在不停的做加法,利用外界的属性来包装自己。而阿涅斯注重本身的自我,所以她在不停的做减法,以求得到真正的自我。最后的结局也很合理,阿涅斯在车祸中身亡,洛拉与保罗结婚。阿涅斯寻求到了她想要的自由的生活,洛拉也生活的幸福美满。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两种态度没有谁对谁错,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洛拉,用一切金钱地位武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强大一点。可是这样的生活让人疲累不堪,最后还不是两手空空。也许二者的中和才更为妥当,疲累的时候学学阿涅斯,找个地方静一静,看书喝茶旅行。孤独的时候学学洛拉,找几个朋友叙叙旧,逛逛街,感受一下市井喧嚣。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的自我都应该好好地经营,好好去爱。

  2013.9.21

  《不朽》读后感(九):还是被这老头的书吸引住了

  对这本书,我误解了很多年,大学毕业那年去同学家玩,当时我同学有事碰巧不在,他哥就拿了这本“不朽”让我坐着等一会...我随便瞟一眼,看到作者是米兰·昆德拉,直接扔在一边了,我不太喜欢他的书...总觉得政治意味太重了.. 作为文科生的我已被枯燥乏味的政治折磨得看到涉及政治思想的书就会恶心..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大家对这本老书的评价还相当高...于是重拾这本书,看完大爱不已..这本书并不像老头以前的那些著作,没有那么浓的政治意味,而是有了更多的哲学思考...还有一点,这本书虽然有好多的章节和段落看似完全不相干,好像随便翻到哪里都能看,但串起来又显得很自然,对我这种半年才有心情翻一本书的懒人来说..更迎合了我的阅读方式..

  《不朽》读后感(十):差一点

  昆德拉的故事里总有“差一点”的元素。文火慢炖的内心世界即将沸腾,却在向外投射之前戛然而止。读到阿涅斯之死,我竟然一点都不惊讶,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熄火”正是昆德拉的拿手好戏。

  我通常对昆德拉笔下人物抱有泛滥的同情,大抵是因为这“差一点”,内心再怎么千回百转,能按预演进行的不过万分之一,其余的都夭折在机缘上的“差一点”。绝大部分情绪都是无处安放的,人的孤独,也许因此而起。

  对阿涅斯,我有比其他人物更深切的感情,也许是因为她的不表达。《玩笑》里的路德维克,《生活在别处》里的雅罗米尔都是不得意的、不被理解的,他们鸡飞狗跳地与生活对抗,却最终是一场空。阿涅斯却极少表达,她的反抗是安静的、被动的。她沉默地收下父亲的遗产,沉默地幻想不再与丈夫生活,沉默地逃离到瑞士。她永远在被动地逃跑,而不是主动出击。在生活的疲惫中,她想要“车王异位”,想要逃离, 却因为想避开一个想自杀的陌生少女死去,阿涅斯的软弱和隐忍让我心疼。

  我因此感激《钟面》一章。因为阿涅斯的另一面得以呈现,她是鲜活的“诗琴弹奏者”,因她与鲁本斯的私情,生活有了不同的维度。

  读昆德拉,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冰山,永远有庞大的世界没在水里,永远不为人知。然而有那样多的机缘巧合,仿佛只差一点点就可以被理解,被接受,仿佛只差一点点就可以“车王异位”,就可以逃离生活的孤独与不堪。可是,最后并没有人逃得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不朽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