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6: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品人录》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人录》读后感(一):书摘

  用人术的关键不是主人的出身。这都是虚的,关键是利益共享

  ----------曹操---------------------

  出身好的优点是:视野开阔,缺点是:脸皮薄,不会把握大部分中下层人的心理

  曹操和刘项的区别之一在于属于知识分子

  --------武则天---------------

  ✿王皇后便和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样,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把李治偷偷去看过好几次的那个小尼姑接进宫来,让她去和萧淑妃那个小贱人撕咬,自己坐山观虎斗。

  ✿但武则天并没有闲着。她很清楚像她这样的女人在后宫里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因此她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群众关系,使自己在宫里由少数派变成多数派。这时,武则天卑贱的出身帮了她的大忙。王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后台又硬,难免高傲,不把周围手下人放在眼里,令宫中人十分憎厌。武则天这个出身卑贱的小女子却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她也懂得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王皇后她们一百个看不起的“小人”,后宫里就别想闹出什么事端来。

  ✿告密制度、酷吏集团、冤假错案,这三个东西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人出来告密,就有了情报和线索,也就有了整人的理由和借口;有人充当酷吏,告密者的举报才可能被“坐实”,也才可能制造冤假错案;有了冤假错案,才能不断宣称“国家受到威胁”,从而使告密制度和酷吏集团显得合理合法。既然国家安全受到如此严重的威胁,就更需要鼓励告密,重用酷吏了。如此恶性循环,恐怖的气氛也就自然形成。其实,国家何曾受到威胁?只不过武则天自己神经过敏,或者只是她杀人立威的一种借口。

  ✿君主们爱听什么话呢?无非吹牛拍马和挑拨离间。因为专制君主都有两个通病,一是自以为是,二是疑神疑鬼。所以,专制君主的身边,总少不了两种人,一是马屁精,二是告密者。马屁精保证他感觉良好,告密者保证他不遭暗算。即便所告之密,不过臣下们的相互攻击,也很不错。臣子们越是互不相让,互不相亲,皇上的君位就越安全。臣子们如果团结一致,那他这个君可就真是孤家寡人了。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吹捧,也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告密的。不过,歌功颂德的话不妨公开来讲,投入那铜匦之中的,便十有八九是告密。

  《品人录》读后感(二):书评

  我读了易中天的《品人录》后深有感触。其中,对于曹操、项羽和刘邦的品评更让我感想颇多。

  西楚霸王项羽,一代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一个贵族子弟,他小时候不喜文,不喜武。他的家人问他原因,他说他要学能战胜万人的本事,于是家人便教他兵法。秦朝腐败,各地纷纷起义,项羽也组织了起义军。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大小小的战役未逢一败。可他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会任用人材。韩信本是项羽军中之人,可项羽不会用人,让他投靠了刘邦。刘邦身边能人众多,而项羽只有范增一人而且还经常不听取范增的意见。如此的自高自大又怎能不败,最终落得一个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的下场。

  汉高祖刘邦,一个市井混混,却在群雄之中奇迹般的崛起成为一代帝王,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在起义之初,本来刘邦论才学、论官阶、论声望,都不可能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可是,由于古代文人的中庸思想,却是刘邦当上了起义军首领。刘邦由于自身的能力不高所以总是虚心请教身旁的能人,并礼贤下士。刘邦一生说过的最多的话便是“为之奈何”。韩信说过他自己是将兵之才,而刘邦则是将将之才。可以这么说,刘邦的天下是靠‘问’才得来的。刘邦和项羽两人简直就是两个极端,项羽的自身的能力很强,不爱听取他人的意见,出身高贵,不善于用人。而刘邦与之完全相反,刘邦自身的能力很低,但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出身低贱,非常善于用人。刘邦身边的能人们的社会地位都很低,地位最高的也只是一个小贵族子弟,其他的也就是一些小吏,这些人在古代都要穿布衣,所以人们称他们为“布衣将相”。

  曹操,一代奸雄。他在乱世之中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个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庞大势力。

  这三人都可称得上是英雄人物,但三人均有其长处与缺点。

  《品人录》读后感(三):《品人录》读后感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火了之后我曾读过他的《品三国》,这次,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推荐枕边书中有他的《品人录》,诚如所言,叙事、评论一如既往,如潺潺流水、不疾不徐,让人手不释卷,一气呵成。不过觉得易先生在从这几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结局上升到对专制体制和文化的反思时还是稍嫌跳跃,并没做到丝丝入扣,似乎从中能够看出对此早有定见。虽然说理过程中也尽量想做到逻辑严密,但总不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定见可能变为成见最后使得结论有些武断。或许是因为我有工科生的这种特殊偏好,总希望过程严密,步步为营才显得推论扎实,和文人相比就显得严谨有余而情怀不足。

  《品人录》读后感(四):有感于易中天 品读中国书系之一到之四

  由于个人喜欢城市,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读城记》,感觉写的不错,就去图书馆查阅了一下,书都有,就一并把其余的三本(《品人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闲话中国人》)都借过来看看。而这些系列都是老易在出名前的著作,老易还是有才的。

  其次,看的是《闲话中国人》。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古时候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及对诗词歌赋的引用太让我痴迷了。其中从吃穿到面子再到人情再到家庭工作再友谊婚恋再到闲话,总总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都想在找时间看一遍。很中庸的书,但是解释了很多以前自己认为不是很清楚明白的东西以及一些不知道为什么的想法。也给自己好多不知道的东西给了一个定位。做做人做事都给了一个大概的方向,有些地方不应该愧疚,应该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本书给的历史例子还是很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还是给人无尽的思考,这本书感觉有用程度要比《读城记》更有价值吧。

  总之,这四本书引用的诗词超级多,故事解读也很有意思,有幽默感,能唤起对文化和历史的追本溯源。喜欢老易这样解读历史故事,以及方言,还有里面引用的诗词。在读上面的书自己总会去思考些东西,感觉老想对号自己种种做事和为人风格。看到华丽的辞藻,自己老是喜欢看看,有时候或是抄下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礼节(比如什么叫明媒正娶。。。),或是对某种事物的定义(比如幽默和滑稽的定义。。。)感觉不是在了解厚重的文化,就是比较完全的去深入某些懂得而有感觉不是全部懂得的东西。这本书趣味性和可读性比较强烈。

  《品人录》读后感(五):关于《品人录》

  这本书有点不伦不类,不全是历史,也不全是评论。

  全书讲了五个人物。从公元前两百余年的项羽至清朝雍正年间。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五个都是中华三千多年历史记载中的名人,他们曾用各自的方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在他们死后,可能会有各种非议,但不可否认,这些历史中的大人物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改变着历史进程的

  品历史人物,就不单单是一个人了--必然有许多与其相关的人与事。比如说到项羽,就不得不说起刘邦、范增。

  五个人物各几十页,当然不中以说明这个人物或是当时时代的什么,只是易先生从史书中引用,从自己的角度来阐释。

  易中天先生是很喜欢曹操的,称之为”可爱的奸雄”,看到那一部分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口音,也会觉得易先生也是一挺可爱的人。

  但是讲到海端时,明显看得出易先生不喜欢张居正,说他表里不一,这是事实,但是却只字不提张居正的贡献,也未免有失客观。而且还重复了好几次,说海瑞所处的那个朝廷昏庸无能,无不透着悲观,对贪污腐败严重之风的鄙夷。

  海瑞是悲哀的。他一生清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别人。从引用张居正、高供对海瑞的评价来看,易先生对海瑞的做法是很推崇的,也不禁为其在晚年痛失妻子而悲怆,所以才会把海瑞单独拿出来分析吧。

  海瑞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辞官,又多次被召回进行的原因吧。但是,他的行事方式,与整个社会、传统都格格不入,也使得最终他不能得到重用。

  他死后,大批百姓峰拥至南京来一堵海大人的精彩。官场与百姓的对笔,倒也真是有趣。

  易先生的后记很是升华,有些内容现在还不是很理解。

  “君臣、父子、官民、主仆,各有各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君应仁,臣应忠,父要慈,子要孝。义务不同,权利也不同。君可以杀臣,臣不能弑君;父可以训子,子不能责父;可以罚民,民不能告官,又哪有结果的平等可言?儒家说得好听:“人皆可以为尧舜。”可是君臣主仆所修德目各不相同,君主修“王道”,越修越霸气,臣仆修“奴性”,越修越窝囊,怎么会一样地都是“尧舜”?”

  《品人录》读后感(六):煮酒品英雄

  中国人谈论事物,讲究一个“品”,如品鉴,品酒,品茶。这“品”还不止于评价,它更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要我们品出感情,品出深度,品出个意境来。当我们说要品某些人或事时,都要坐下来,沏上一壶好茶,又或煮上几壶热酒,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个中滋味。

  在评论历史人物这方面,我国人对此似乎有着极大的热情。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十岁孩童,仿佛每个人对历史人物都有那么几分了解,他们可以随便对一个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好像他们对那些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就如他们的亲戚、邻居一样。也许,中国人对历史人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我想这恐怕和我国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深入人心有很大关系。而这又离不开这些戏剧小说刻画人物的方式。我国的戏剧、小说刻画人物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脸谱化,非好即坏,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印象深刻。这种脸谱化的善恶二元论在我国人们之中非常流行,这种判断方式缺点和优点都非常明显,缺点就是不全面,容易忽视人的某些特质,优点就是简单,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了“简单”这么一个一白遮百丑的优点之后,这种判断方法就很快在人们中间普及了。而正因为简单,说的人爱说,听的人也容易接受,于是,每个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都被放在了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好人,一边是恶人。

  而英雄更是值得“品”的。尤其是在这种二元论在人们心中扎根的时代下,客观评价一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品味他的心路历程,将我们代入到他的经历中,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认识、评价一个人物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有人物传记、人物故事,但就是没有人物鉴赏,殊不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鉴赏价值的。品酒,品茶,品画,品时,何如品人?

  易中天老师是武汉大学文学硕士,专业方向是研究古代文学,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有些人拿易中天的专业来质疑他的文章专业程度和可信度,认为中文系的研究文学尚可,写历史终归是不行的。但我认为这也过分强调了大学四年以及研究生专业的重要程度,以及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和自我学习的重要程度,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从易中天出版的一系列书籍来看,他在历史方面还是很有造诣的。我认为,易中天的文学专业在他写文章时给了文章另一种生命,他用写散文的方式写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和你面对面聊天,这是一种美。你要说这本《品人录》是历史家言,还是小说家言,这确实既非历史家言,也非小说家言,因为每一史实,都有史料为据,没有一件事是编造的,而且所据之史,也多为正史,很少用野史的材料,以免唐突古人,因此不是小说家言。不过,史家重在记,此书重在品,每一篇都是人物的品评,不是人物传记,对于人物的心理,亦多推测,因此又不是历史家言。总之,品人不是记人,对于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相信我们也不会仅仅满足于记述和描写。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然而,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性人物。这五个人究竟哪一个有好运气或者或好结局呢?不是身败,就是名裂,不是生前受打击,就是死后背骂名,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就连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人,比如韩信、允禗,也都没有好下场。不可否认,悲剧结局的造成,与他们的性格和为人不无关系。项羽失之头脑简单,曹操失之奸诈狡猾,武则天失之手段狠毒,海瑞失之迂阔偏执,雍正失之猜忌刻薄。但这些正是我们要品评这些人物的目的,我们既要发现他们的价值,又要避免他们的错误。为古人正名,就是为今人正名。只有客观评价古人的功过得失,今人才有一种激励去为自己正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在身前活的端正,那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后名。

  品,不光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价值。

  《品人录》读后感(七):易中天《品人录》

  易先生讲楚汉,讲三国,没注意你就以为是在听评书了。这位先生真是讲评书的好料子,声音独特,模仿逼真,笑声诡异,似乎一下子就把听众引在几千年前,不弱于我最爱的单田芳大师。

  而他讲的又不是评书,而是论证过的历史。这有点像一个历史版的现场直播,谁不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的项羽刘邦韩信曹操雍正海瑞呢,戏台上的既然不是历史,易先生可是在向我们直播历史。况且,易先生不止讲历史,他还要评,或是说品历史。这人物的行为罗列出来后,易先生就开始设身处地的向我们分析这人物的真实来。他确实是想找出真实来的。

  易先生应该是个人情练达之人,虽然是教授,但不高深,更像一个好邻居,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有情,在他的描述下,这些在历史上几乎定型的人物开始真实起来,鲜活起来,让人慨叹不已。

  易先生是充分了解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他说出了刘邦的大与小,项羽的刚与柔,韩信的智与愚,曹操的正与邪,雍正的威与惧,海瑞的名与实。易先生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和前提,让每个人的特点由来更有所依据。

  通篇文字雅俗共赏,逻辑清晰,顺理成章,读来很顺。不时一些口语妙语,犀利准确,常能发人会心一笑。好书也。

  我唯一希望的是,书中史实都准确,且选取史实并不偏颇,若此,则文中观点我都认同焉。

  《品人录》读后感(八):小武女士

  读《品人录》一书,我着重看了一下论述武则天的那一部分。享年八十三岁的长寿的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一笔。作为一名女性,她是如何从唐太宗的五品老婆“才人”摇身一变成了高宗的皇后的呢?她又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戒律而创造了那个年代女性当家作主的神话的呢?这些问题使我迫切的想要通过易中天先生(姑且叫他一声先生)之笔来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女人。

  先说说这些文字本身吧。典型的“易氏风格”的文字,,甚至武则天部分前面写曹操的那一块怎么看怎么像从品三国里摘录攒成的。基于这一点原因,我放弃了去写那位可爱的奸雄,而专来说说这个与本人同意性别的比较新鲜的人物。在这一部分对武则天的夹叙夹议中,易氏幽默好像略微少了一点点,不过如果去想象易中天站在百家讲坛的桌子后面用那种独特的高效的声音去讲述这段传奇,倒也会在某些地方忍俊不禁的。

  挡路的人无一例外的没有好下场。王皇后萧淑妃之被赐死,老臣褚遂良之郁郁而终,长孙无忌之谋反冤案,这些是发生在李治死之前;而这个“妻管严”死了之后,武则天那双美丽的手便愈发血腥。诛杀“谋反”(其实是想夺回大唐江山)的徐敬业、裴炎,是以左膀右臂为代价杀出一条称帝的血路,而是用近乎明代东厂一般的特务、告密机制,则是为了巩固地位,堵严世人的嘴,使得人们不敢说不是而天下一片太平。于是,她终于戴上了那顶金黄外面笼着一层血红色的皇冠。

  称帝后,以“打一下给仨枣”的方式收拾周围人的她在皇位上坐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中,为一让她烦心的事便是立嗣。李氏OR武氏?都不对。无论是哪一家,天下还是男人的天下。无论如何,他进行的都是一场失败的变革。这个女强人终于苦恼了。在重臣兼神探狄人杰的暗示下,她终于退而求其次,考虑哪一个选择能让自己在史书上的形象好一点。最终,她屈服于传统,将皇位交给了自己的窝囊废儿子,他的传奇大戏也就此落幕。在他去世之前,又一件事让我很是感叹,那便是赦免那些用生命给他铺设成功之路的人。这件事是他遗言中的一部分。是为了九泉之下重逢而不想太尴尬么?还是临终时参透人生大彻大悟而想对过去进行忏悔和补救?都未可知。我只知道,他给后人留下一块重达9.8吨的无字碑,和一片任人评说的空白。

  针对《品人录》,我觉得他更像一本讲政治的书。如果作人都像书中那些政治家那样机关算尽,这个世界……不敢再想,就此收笔。

  《品人录》读后感(九):有声有色的则天大圣皇后

  作为一个失宠的正五品才人,她懂得把握身边的机会,成功地得到了李治的注意。但是她在唐太宗驾崩后并没有急于再次踏入后宫,而是和其他没有生育的妃子一起去了寺庙当尼姑,她懂得等待时机,若此时急于求成,在历史上也许会得个败坏的名声,所谓“厚积而薄发”,被接回皇宫后,她的隐忍和工于心计在之后与王皇后及萧淑妃、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斗智斗勇中也得到了体现。

  有传言她甚至掐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她的手段之毒辣,心机之深,心肠之狠,已经让她的性格不像个女人或母亲,但这也是她在成为独一无二的王者的必经之路。

  撇开卑鄙残忍的上位过程,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同时爱惜贤才。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看完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感叹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这样贤达开明的武曌统治下的武周王朝可谓是欣欣向荣、政通人和。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任用狄仁杰等贤臣;在经济上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战场上,平定了边患;在文化上改革科举制,提高进士科的地位,还大胆修改文字,创造新字。就如同她自创的名字一样,武周王朝真可谓是明月当空,名君当世!由此看,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领导,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狄仁杰亲荐给武则天的张柬之领导了神龙政变,逼退了武则天,武周王朝得了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大圣皇后亲自书写了开头,却没有考虑结局!

  但是,武曌的一生可是过得有声有色,也许是有太多精彩和争议,她索性给后人留下一块9.8吨的无字丰碑。任后人评说好了,我就是我,绝无仅有的武曌。

  :我对武则天的第一印象是贾静雯,那个武媚娘是真漂亮啊,然后对武则天印象一直很好,然后看到了另一部戏里殷桃演的武媚娘进宫第一天就娇羞地对唐太宗说我叫武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品人录》读后感(十):[有聲書評]《品人錄》凱宇專訪Make雜誌主編周均健先生

  http://www.tudou.com/v/kQYPk6ybRKw/v.swf

  人真的很難瞭解。這是一生的功課。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鑑賞價值的。品酒,品茶,品畫,品詩,但何如品人?易中天在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從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裡,對這些生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努力挖掘著文化的內核,給予理論的闡述。《品人錄》勾沉史實,從文化角度品評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雍正,獨具隻眼,新穎的評說、生動的文筆將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人物內心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