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之光 (第三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之光 (第三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5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之光 (第三册)经典读后感10篇

  《文明之光 (第三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一):文明的片段

  1、经过英特尔、微软、google、苹果、amazon、联想、uber等等等无数公司努力,几百万人的努力,包括我,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计算机和手机成为了很多人的必备,给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

  2、泡沫骗局的流程:鼓吹舆论、控制舆论-->形成骗局-->吸引更多人稀里糊涂地加入骗局。 而对于舆论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其手段往往是炒作概念铁路,运输,中概股、医疗、电动汽车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个行业的高速成长。这很讽刺。

  互联网泡沫也是如此。但同时这是好事。因为大量资金用来快速试错。所以互联网行业很快就能成熟起来。

  就当做是大家在给人类文明纳税吧。

  快速进化的法则就是:过度投资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赢者通吃。

  3、作弊才是本事啊。

  回顾资本市场的200年,高手都是在作弊。然后规则越来越多。

  4、硅谷,全球眼光地方

  5、在互联网时代,一旦落后就很难赶上。所以要快速获得用户

  6、互联网这样一个强大工具,能够免费地提供给全世界使用,而且还致力于让落后地区人们能够上网。 不用道德上judge,但这是文明的新力量

  7、夸克不可再分,夸克是纯能量

  宇宙最初是纯能量的,并没有物质

  宇宙中的特殊的场(或者说一种力量),像胶一样把纯能量的东西固定在一起。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二):音乐之力量,文明之壮举!

  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情感时,音乐便产生了。

  随着琪丽哀太的出现,贝多芬在甜蜜爱情中弹奏出了《月光奏鸣曲》,随着琪丽哀太的离开,耳聋与失恋进一步把他推到死亡的边缘伟大的《英雄交响曲》将他从魔鬼的手中拉了回来;随着特蕾莎的出现,深情款款的《致爱丽丝》诞生遗憾的是,这对相爱的人却被解除婚姻;当《命运交响曲》想起,人民的力量战胜了反动势力,当生命行将结束,他用《欢乐颂》教会我们要坚强,要快乐

  贝多芬起于贫困年轻时又不幸耳聋,他没有家室,一生孤独世界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幸福和欢乐,但他却教会我们要坚强,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欢乐。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三):可以这样写书吗?抄袭、引用、四五十页的摘录?这样好吗?

  阅读第二十章·伟大的博弈

  发觉里面的内容和以前读《漫步华尔街》《伟大的博弈》极其熟悉,回去翻书,果不其然,的确是大段大段的摘抄,光这么说也许还不够,确切的说从这几本书里复制粘贴了至少四十几页的内容。本章章名就直接来源于摘录书的书名:《伟大的博弈》。

  我不禁感到警惕和质疑:这样做不要紧么?这不是抄袭么?最初读《文明之光(第一册)》的时候,在book.douban.com/review/7478249我就提到了吴军那册书有4章的内容似乎是抄袭的疑问。大家想必并不陌生,没有想到在《文明之光(第三册)》又遇到了类似情况

  整体上,图书出版市场是有一个趋势:图书一方面在缺乏创意的情况下,大家模仿畅销书的体裁、甚至直接搬运内容,即【图书的雷同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书商对这种抄袭、引用做得十分隐蔽,让读者不能一眼就发现弊病,即【伪装的水平在提高】。

  吴军的这本×××第三册又一次给了我这种感觉,印证了我上一段描述的趋势。

  原则上,我们读者希望看到#原创#的内容。如果说《伟大的博弈》《漫步华尔街》写得好,完全可以给个链接,把书号·书名·作者·出版年份罗列一个清单,让读者去这些书上吸收知识。学术界反对一稿多投,就是因为这会浪费学术期刊编辑时间资源,造成重复劳动。同样的道理,读者也不愿意买了许多书,却发觉新买的书与原有的书之间内容的重叠度有10~25%,这会浪费读者的金钱资源,造成[隐蔽性极高的]重复购买。

  版权上,我对出版社和吴军博士失望的。虽然第二十章结尾,列出了参考文献,其中就有《漫步华尔街》《伟大的博弈》《幸运孩子们:范德比尔特家的没落》《我们相信美联储》《2011年高盛展望内部报告》《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6本书,但是毕竟这一章的内容绝大部分都不是吴军写的,而是【从这6本书里摘录拼凑来的】。【【这应该是个抖机灵的绝招吧】】:在章末尾处列出参考文献,在书封面只写着吴军博士的名字。这太狡猾了,估计连1%都不到的读者会发现章末尾处列出的参考文献的,但100%的读者都会看到封面上写着吴军的大名,这样就会给人形成一种直观的误导:“好像这本书都是吴军本人写的。”但这并不公平特别是约翰·戈登著,祁斌译的《伟大的博弈》一书,摘录得可真多啊!从大家的评价看,许多人都把赞扬给了<第二十章·伟大的博弈 >,既然如此,在我看来,第三册的封面,作者栏就应该印上【约翰·戈登】的大名,是他为本书贡献了1/8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印上布林约尔松、麦卡菲2个名字。

  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吴军的这种行为究竟是引用呢,还是抄袭呢?在【我买了并看过了《伟大的博弈》《漫步华尔街》这些书】的前提下,让我气愤的是【如今在一本吴军的书里看见基本上一模一样的内容】,我感到我的辛苦挣来的金钱被浪费了。吴军的书和这些书有这么多重叠,对我而言就是【重复购买】。

  假如这种行为可以被允许,没有组织出来批判和制止,以后大家都可以这样出版书了:找到50本书,这里抄6页,那里抄7页,这本再抄8页,然后洗牌,再改写一下,好让读者看不出痕迹。拼凑出个300+页的图书不成问题。在书的末尾列出参考的文献,但是书的封面却只印自己的名字。我可以这样写书吗?这样真的好吗?我陷入了沉思……

  :吐槽一个劣质翻译,P136页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这本书居然翻译成【浅滩】。我的天!也不知是吴军博士所为,还是出版社的杰作。翻译的人怎么能这么蠢呢?让人没法不觉得:出版社出书卖书,根本不是在传播什么科学文化。只不过是一群附庸风雅的人在做假装有文化的工作

  183页One Up on Wall Street翻译成【在华尔街上】?明明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好不好?翻译成“站在华尔街之上”也行啊!唉,真受不了这群书商。文化?哪有什么文化。就算有,也是抄袭文化,copycat 文化。出版社?文化产业可笑!一群商人罢了。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四):跨界只服吴军博士

  这一册文明史的内容比较多元化:音乐、绘画、金融、IT、宇宙科学和自然环境。音乐和绘画的文明发展历程虽采用不同的载体来记录和呈现,但都遵循越来越强调个性解放和多元化的趋势。资本市场在疯狂的上涨和绝望的下跌中循环往复,人常常因为贪婪一面万劫不复,但人性中向善的另一面还在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在吴军博士最擅长的IT领域,继《浪潮之巅》后,又一次惊叹硅谷缔造的奇迹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让人类在“我们从哪里来”和“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哲学问题面前又向前走了一步。在书的结尾,增长的极限困境中,我们目前能做的是加速发展科技和减少不必要的物欲,不然在地球毁灭前,人类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五):来听听文明的故事

  当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看到经历了50年宋元战争破坏剩下的一点点南宋繁华的浮影,对于这位欧洲的富商来说,他简直到了天堂,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里的富饶,所以总是用一个词:“百万”。我想,如果当时南宋最有远见和智慧的人来到现代,他不是去夸赞眼前的繁华,更有可能的是,他已经吓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人类自身的想象力。

  当我们偶尔驻足回望,我们不觉感慨,世界是在加速发展的。今天,你可以不认识水稻和小麦,但是你仍然可以衣食无忧;你打开移动终端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听到当年只能在维也纳剧院里才能听到的交响乐;麦哲伦付出了一年多时间和生命完成的环球,今天的你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而且用不着国王或女王寻找援助。人总是要学会感恩的。每当我想到这些时,我都由衷感谢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用智慧与勇气让如今的我们沐浴在文明的阳光下。

  一、

  《文明之光》是一部文明史,也是讲文明的故事。我认为吴军博士的文明史观是反权威、反权利的,他认为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并不是王侯将相们,而是广大的人民。

  “在历史上,人类对强者的崇拜、对权力兴趣比对文明的兴趣更大。翻开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在讲王侯将相攻城略地的丰功伟业,帝国的扩展和兴衰,很少讲述世界各地区对文明的贡献。时过境迁,人们会发现,经过历史的涤荡,这些王侯将相其实剩不下什么影响,虽然他们的故事很好听,很好看。”

  关于他的这个观点,他在书中多次提到,尤其是前半部分,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国的农耕文明时,多次表达了他对那些无名创造者的敬意。

  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个别人确实加速了历史的发展。比如作者在“计算机时代”一章中,介绍ENIAC的诞生时写道:

  ENIAC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从算盘的出现开始,人类历经两千年,才完成了让人脑得以延续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做出了贡献,包括中国很多的工匠和技师,包括欧洲近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布尔、楚泽、图灵,等等,当然,完成最后临门一脚的是莫奇利、埃克特、戈尔兹坦和冯•诺伊曼等人。如果没有二战,没有莫奇利和埃克特,没有ENIAC,电子计算机或许会晚几年诞生,但是不会太多。在德国,楚泽几乎以一人之力,在不知道图灵理论的前提下,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图灵机,这说明到了20世纪中期全世界的理论和经验积累已经为技术的突破做好了准备。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在前人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的积累下,人类文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常常被人记住的是完成最后临门一脚的人,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这样的人,包括前面提到的冯•诺伊曼,还有牛顿、富兰克林、爱迪生、焦耳、笛卡尔等人。我想作者提到这些人,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就得有主人公,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与天赋,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中应该被记住的人,他们也许无力改变历史,但他们却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

  上面是在说作者的世界观,下面我们说说作者的方法论。

  《文明之光》这套书中介绍了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与他们的成就,这其中展现他们人性的光辉是一方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向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致敬。书中多次提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科学不仅要能被证实,而且还必须具有可证伪性,是否可以用经验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比如上帝的存在,这件事我们没有办法验证,因此我们说这个问题不是科学而是宗教问题。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已经为我们解释了很多疑问,我们也应该相信,对于更大的我们未知的世界,也要依靠科学才能解释。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有一个精彩回答:“科学与宗教的区别就是:‘我错了’“。为什么证伪如此重要?因为必须在逻辑上留有证伪的可能性,科学才能发展,否则就成了僵死的教条。

  “科学家们对于科学和科学方法的认识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在此之后,科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继承和否定前人的结论的过程。一般人对继承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否定在心理上总觉得没有底气,因此,证伪才变得如此重要。可能有人要问,是否有不变的真理,遗憾的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今天认识不到的事情,不等于明天认识不到。古人感觉不到地球的公转,不等于几千年后的人们认识不到,这才有了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因此,任何科学的结论至少在理论上要存在一种观测的方法(即使实际上没有进行这项观测也无妨),来表明这个结论不总是真的。不能提供这种验证方法的学说就不是科学的。”

  人类的文明史上,无论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还是核能的和平使用、上帝粒子的发现,虽然科学的领域不同,出现的时代不同,但是总有一条相似的规律,那就是人们遵循着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伟大的科学像牛顿、笛卡尔、拉瓦锡、焦耳、达尔文、图灵、希格斯等,通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发展的层次与脉络,但更重要的,作者更想告诉读者的是,在科学研究上,正确的方法比正确的结论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方法正确,即使一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但是只要按照这个正确的方法走下去,最终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偶然得到一些正确的结论,对科学的发展却没有什么积累。

  三、

  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与《数学之美》我都读过,他的书读起来特别享受,很对我胃口,《文明之光》这本书也是。之前的两本书我已经见识过作者对于科技与历史的深刻见解了,这本书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对艺术部分的介绍。这本书介绍艺术的部分有这么几个章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瓷器、文艺复兴、近代音乐的发展与历程、绘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在读音乐那一章时你一定被作者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热爱所吸引了,对吗?作者的知乎签名是“见过世界80%的名画真迹”,跑遍世界各个博物馆、收藏馆只为一睹真迹,可见作者对绘画艺术的价值认同。

  要问科学和艺术有什么不同,书中有一段精彩的阐述:

  “随着文明的进步,艺术和科学都在不断发展,但两者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艺术没有科学那种积累的效果,即21世纪的科学一定比17世纪的高。今天,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水平都会超过牛顿,可在艺术上,我们就未必敢说今天的艺术家水平超过了前辈艺术家。事实上,今天的画家很难超越米开朗基罗,今天的音乐家也很难超越贝多芬。艺术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并且为时代服务,因此对不同时代的人来讲,最好的艺术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而不是他们理解不了的。正因如此,艺术不仅浓缩了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而且成为了解人类文明过程的一把钥匙,透过一种艺术,我们能够了解产生它的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

  四、

  作为一本介绍文明的书籍,作者再一开篇并没有夸赞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成就,而是在时间轴上标明了人类文明的跨度:如果地球的历史是一年时间的话,人类文明是从最后一分钟才开始的。与地球的年龄相比,与人类今后要走的路程相比,人类还非常年轻,人类的文明史则更加短暂。

  在人类历史中,多次发生过野蛮战胜文明的事情,也正在经历各种丑恶的事情,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生态环境上的,作者是一个对人类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人。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被纠正的,人类相比地球还只是个婴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会长大,变得成熟,有能力解决自身的各种问题。个人是渺小的,但是人类却是伟大的。人类最终能不能像贝多芬、席勒、罗曼罗兰的理想那样团结成兄弟?将来的世界会不会更加美好?还是要靠文明的力量。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六):方法和制度影响历史的走向-《文明之光》书评

  之前拜读过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我受益匪浅。这次又迫不及待地拜读了其写的《文明之光》,果然没令人失望。

  作者在前言中道出了写本书的初衷。他认为一般的历史书讲的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虽然很激荡人心,但时过境迁之后,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首,会发现真正对后代产生影响的其实是文明的成就。因此作者在本书中主要介绍了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成就。

  区区三册书概括人类历史何其难也,因此本书必然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摘取几处闪耀的星光。作者在前言中说明了其主要按照如下几个原则挑选了本书的题材:一是对人类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却被一般的史书忽略的;第二是作者本人熟悉的并且有深刻体会的。这本书当然无法完全概括人类文明的全部成就。但是正因为第二个原因,才使得本书有别于如《全球通史》之类史书。作者带着自己的深刻体会讲述了历史,这样就让干瘪的史实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因此此书可读性很强,“有一种让人接着读下去的魔力”。作者是带着观点来讲述历史的。除了讲述史实外,作者在全篇都有着对历史问题的思索和总结。这点和《浪潮之巅》很像。这些点评和分析,正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本书各章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可以独立成文,但如果要总结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或者是王石在序中所谓的“意”,那我认为是作者想表达一个观点:方法和制度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在古代史中,作者选取了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中国的科举制这几个事例。汉谟拉比法典是考古发现的第一部完整法典,标志着社会由伦理道德维系到法律维系的重要进步。汉谟拉比被后世视为立法者,在美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山还有他的雕像。古罗马人和罗马帝国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基于自然法的罗马法律体系,它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是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中国的科举制,打开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直到现在,中国、英联邦公务员选拔考试,基本是沿用了科举考试的方法。

  由于上天的眷顾,中国同时拥有了烧制瓷器所需的三个条件:高岭土、高温和上釉技术。凭借这门瓷器烧制的独门绝技,中国生产了风靡世界的精美瓷器。但是到了19世纪,欧洲人通过不断摸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青花瓷。很快,欧洲人就占据了瓷器的高端市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欧洲人在瓷器制造上超越亚洲人,是整体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成果。欧洲人掌握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他们擅长定量分析和比较试验,完全弄清楚了瓷器的成分和烧制原理。在研制过程中,保留了全部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每取得一点进步,后人都可以直接受益,因此可以一代比一代进步。相比之下,中国工匠更多的是靠感性认识,传承也是靠师傅带徒弟,徒弟能否超越师傅,完全靠悟性。一些发明和改进,却没有详细记载,因此容易失传,进步缓慢。这让人联想到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从本书中可以找到解答。西方继承的是古希腊人那种其他民族缺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善于归纳和演绎,把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和科学。反观东方的文明在科学研究上有两大缺陷:首先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常常将问题和定理定律混为一谈。这样一来,后人就很难继承前人的工作,几乎所有研究都得从头再来。因此,取得的科学和文明成就很重要,但是过程和方法更为重要,它是能否持续进步的关键。作者对方法的重视也体现在其不仅介绍了那些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更是详细介绍了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在大航海时代取得成就,但是很快被后来的英国、荷兰超越。作者总结了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制度上的差异。葡西两国靠王权建立起来的日趋衰落的旧制度无法抗衡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其次在利益分配上,葡西两国大航海的受益者只限于王室贵族,对整个国家的普通百姓没有帮助,但荷兰、英国、美国,都做到了在国家崛起的同时,带来了全民的富裕,这是国家长期繁荣的保障。第三,荷兰人开创了现代商业体系,开创了信托责任制度,使得工商业变得规范,减少了混乱与投机,保障了国家的长期发展。今天很多人会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过作者认为思想和制度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作为一个有成就的技术人员,能跳出很多技术人员“唯有技术高”狭隘思维的束缚,得出这个结论,作者的思想高度可见一斑。

  当然,也正是因为作者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观点,本书在全面性与客观性上必然是欠缺的。作者认为重要的文明成就未必就是真正重要的。与专业的史学家相比,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时选取的一些史料证据也有不够严谨之处。比如作者评价中国发明的“垄耕种植法”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我认为有点过誉,可能是作者为了取悦国内读者而故意为之。可能因为作者对瓷器研究比较深入,给与瓷器过多的笔墨。另外,第三册很多内容和《浪潮之巅》有重复。

  总体看来,《文明之光》生动地讲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全书融入了作者深度的思考和有价值的观点,有观点有论据,成一家之言足以。《文明之光》是一本能够提高读者历史素养,达到“读史明智”目的的好书。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七):另眼看历史(三)

  我觉得这一册的内容非常不错,从选材到论述,都具有代表性!

  前两章,音乐与绘画的发展史,对于我这种俗人,真是大开眼界!记得中学每周仅有的几堂音乐课和美术课,时不时要被语文或者数学老师占领,以至于音乐老师真的来上课了却不交什么东西,纯粹听音乐,那也是很让人难忘!记得一次快到期末考试,音乐老师上课说,今天就放一段音乐,大家自己想听就慢慢听,不听就休息吧!在下其实也想睡觉,但是被音乐给吸引住了,老师放的是雅尼在北京的演出,演奏的《夜莺》,加上故宫那恢弘的背景,震撼,太好听了!好吧 这算是自己对古典音乐最初的认识和接触了。

  第一章作者就详细介绍了近代音乐的发展历史,尤其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等,从英雄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民族主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风格,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看完这一章,也去听了作者介绍的几部代表作,才发现,原来这些曲子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这些曲子不仅仅回响在各大音乐厅中,也成为了电影、电视、综艺、校园的BGM。这么看来,流行音乐虽然更加潮流,古典却是亘古长存源源不断!

  作者对绘画的介绍也让人大开眼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等不同流派的介绍十分详尽,好吧,以后去博物馆可以不仅仅是拍照了,要慢慢学会如何去正确解读一幅画。作者对毕加索的作品解读令人印象深刻,符号化的思想确实很有新意而且开创了先河。

  其他章节也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如华尔街的起源于历史,原来牛顿也栽在了股市里,哈哈...原来美国在建国之后的腐败更加严重,而再对比今日之中国,对中国更有信心!

  三册看完了,总有意犹未尽感觉,总想再回去读一下。或许这就是文明发展的魅力,一代代巨匠投入文明的历史中,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王侯将相如名利般过眼云烟,而他们的成就永远刻在文明的丰碑之上!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八):将思维浸染于人文精神的海洋

  追书追到第三册,依旧对《文明之光》系列爱不释手。每每对着机械般冰冷的课本,每每做功课做到枯燥乏味时,翻开左手旁的《文明之光》第三册,顿感被带入天堂一般,尤如海伦·凯乐描述她的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她减轻了我心中的负担,重新带给我对世界的希望,并且打开我心中的眼睛,点燃了我心中的烛火”,我也想这样描述可爱的吴军老师。

  就在断断续续准备苦逼的期末考试的那段时间里,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本书,对于理工科背景的我,看到如此充满人性光辉而又不失科学理性的文字,怎么能不生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呢?

  先谈人性光辉,书中开篇一二章讲到的”音乐、绘画“这种与大自然挂钩颇大的艺术,无疑让在城市化机械化原子化环境下生活的我重拾作为”人“存在的生命的乐趣,也无疑让我看到了更高、更广、更深刻的人生格局。于是乎受到影响,还买了傅雷译的《贝多芬传》来看,在校园BT上下载了许多名人的古典音乐来听,到书店买了一些欣赏名画的书籍来读,希望体验到人性深处的感动,借以丰富不虚的人生。

  而科学理性的态度,也是我极力推崇的,就如最后一章讲到当大家满心欢喜中国GDP每年增速于8%左右时,吴军老师却提醒我们要软着陆,硬不得。他作为工科背景出身,逻辑叙述写作的功力也很优秀,至今依然在知乎专栏上笔耕不辍,《发明365》系列我看了也是耳目一新,就像他写《数学之美》一样,能把抽象繁杂的事物变得形象简单。无论是数学原理还是文化艺术,在他逻辑清晰的文笔下,总令人恍然大悟,甚至看完即可对外人讲述,我就经常对身边同学做口头”二级转发“。可见,一个好的作家,不仅是自身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让ta的读者也学习领略到良好的表达能力啊。

  看完本书,对我来说,可谓是在思维上又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洗礼,不禁想起宋朝程颢的弟子朱光庭,听老师讲课如痴如醉,因而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他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读好书,就像交到一个好朋友,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我想吴军老师身上浓郁的人文精神,或许通过文字传达到了我身上,让我如沐春风。既然说到人文精神,我们且看《文明之光》第三册是否具备。

  首先,科普“人文精神”的内涵,来自百度百科。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其次,一条一条来看《文明之光》第三册是否满足这三个层次,还是仅止步于某一层次。第一条说的是,人文精神的内涵满足了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人道主义精神,这条是成立的。前面我写的关于”音乐、艺术“两章的感想即可表明,这的确是能唤起被压抑的人性的,无论是贝多芬,是作者吴军老师,还是作为读者的我,其创造表达的过程就是一种对人性的认可,对幸福的诉求;再看第二条——理性,对真理及科学精神的追求,无疑此条成立。如果前面说的科学理性的态度这个论证还不够充分,那么当看到”上帝的粒子“这一章,介绍量子力学,可谓终极真理的科学,知道了宇宙的历史后,会更加肯定本书传达出的理性与科学精神;那么,剩下最后一条,也是最深远的一条——超越性,本书是否满足呢?我认为是满足的。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吴军老师在序言里就说到了”我自己也一直有着贝多芬和罗曼·罗兰那样的信念,相信最终人类能够团结成兄弟。我相信,即使今天不完美,将来终究会变得美好,而实现这一切是要依靠文明的力量“,作者本就抱着这个理念创作,写《文明之光》系列也好,写《发明365》系列也好,不都是在以文明的力量来实现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么?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沉醉于人文精神的海洋是好事,思考机械数字化的定理也未尝不可,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我觉得还不够,需得”思考、爱、实践,缺一不可“,这也是我的座右铭。”学、思、爱“多半是在理想的环境下,而”实践“才更接近现实,两者结合更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全的人生观。所以人文精神与公式定理等都得落到实践处,诸如少用塑料袋、跟身边的人分享知识、用公理解决实际问题,等等,这么做帮助的不只是外界,更是内心丰满的自己。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九):以环保主题来结束这套书,很是完善

  读这套书是很有阅读快感的,畅快尽致。

  作者截取人类文明片段,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或广阔或细微处作了脉络清晰的描述。科技、人文交融在一起,延续了作者工科生的做法,摆事实提炼结论,同时作者又带入了个人的真切感受,这就比起一般的书具有亲切感。

  至于内容,这本书从众所周知的古文明到中国的垄耕种植法、科举、科学方法、罗马法、瓷器、文艺复兴、航海时代、美国建国、原子能、航天发展、近代音乐绘画、计算时代、互联网、华尔街、环保的必要,内容丰富多彩。

  2015国庆节阅读了一册半,后面的内容拖延至昨晚(2016.1.9)终于完结。以环保来结束这套书,很是完善。要让人类的文明之光持续更久,我们必须让地球资源可持续。

  文明的主线是能量和信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不过是为了能量与信息的交流铺路,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密度。-----张首晟

  艺术提炼: 形态---》神态

  东方文明科学研究两大缺陷1.完整理论体系缺乏 2.问题与定理定律混为一谈

  思想的创新比技术的创新更重要。

  有时候,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说服人。

  中间有个小故事,让我觉得要得出如下结论:谨慎选择你的工作,有些工作所接触到的内容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文明之光 (第三册)》读后感(十):Next Big?

  和前面两本一样,也是一拿到就抓紧看了。如果说前面两本书对我来说是天马行空的感觉的话,第三本更多得感觉是亲切,因为大部分篇幅讲的是计算机,华尔街,互联网,部分内容也在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有详细阐述。由于吴军博士在三册书里面讲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自己也没有能力就那么多内容做一个评价,本篇读书笔记就只针对互联网那一章内容作一点自己的思考和记录。

  这一章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吴军博士对于”互联网本质“的三点总结:平台,信息和通信。书中在描述这三个本质的时候,各举了一个例子:Amazon,Google和Facebook。这三家公司各抓住了一点,做大做强成了现在全球的顶尖企业。另外,吴军博士还有这样一段话:

  ”除了平台,信息和通信这三个核心,是否还有其他的本质未被发现?对此我现在也无法给出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有这样一个本质,那么把握住这个本质的小公司就是下一个Google或者Facebook“。

  下面的内容是我自己几个月来思考的记录。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采取跟随战术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只有在新的领域,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上下功夫才有可能成为Next Big。如书中该章第四节讲互联网3.0时代一样:

  ”互联网3.0时代的明显特征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讲就是通过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使得互联网由机器的网络真正变成人的网络“。

  互联网3.0时代最终让网络变成人的网络,那还有什么可以延伸的东西吗?我认为那个点可能最终在线下,通过线上的虚拟网络,引导人们更多在线下接触,增强现实生活的网络。下面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已经在进行并且竞争激烈,第二个方面做得好的暂时还很少(或者是我还不清楚):

  1.熟人之间的网络

  典型例子:团购

  现在不管是出去吃饭,看电影,还是其他一些跟熟人一起的社交活动,上团购APP先看看有没有团购可以优惠已经成了习惯。这里团购APP充当的角色很明确:作为一个工具,大家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每次用完就把它放在一边。看似用户花在上面的时间不多,但好的团购APP用户粘度很高。使用团购,对于商家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用户来说,它提供了信息。最终的消费,社交都在线下,对于熟人彼此沟通了解是一个促进的作用。纯线上的沟通交流有时候效果会很差,常常会造成一些误会,好多事情,其实大家线下聚会的时候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吃饭,看电影嘛,约一下就好了,也不一定非要团购啊,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大家花了很多时间在线上,有这样一个平台,方便并且也真是有了优惠,这不正好是一个约人的理由吗:hi,我有两张团购的电影票要过期了,约吗?

  2.陌生人之间的网络

  关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交,做得最好的应该就是陌陌了,但陌陌不是我心目中的真正陌生人的社交。我觉得陌生人的社交一定要建立在陌生人之间的”共同兴趣“的前提下,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通过一些线上的工具,建立线下的联系,这个方面不一定会出现Next Big,但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把一帮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彼此认识交流,对于一些”异类“来说,也不会再觉得那么孤单了吧。

  当然,陌生人社交的线上就已经很难做了,更不用说要做一个工具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家建立线下的联系:组织类似于桌游,读书会一样的线下活动。不止是陌生人彼此不信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很懒啊,计划一有变,很可能就不会去选择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深圳有知道几个这样的团队,真心祝愿他们能走得越来越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