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10篇

  《局外人 鼠疫》是一本由[法] 加缪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一):2012年前读鼠疫

  2012年前读鼠疫

  ——本书《鼠疫》译者序

  鼠疫到底是什么?很显然作者不是要写鼠疫,或者说尽管他的纪实手法使得小说中的事件真实可信,但是加缪想写的不单单是鼠疫。这在文章开篇的题记中加缪就已经说明了。显然这是一部现实生活的寓言。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写成的小说,此时的法国正处于被占领期。作者创作的内容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思考。所以首先这部小说是一个对二战中的法国的隐喻,并对大量的战争中发生的事实进行了人性和哲学上的思考。战争是合理的么?任何一个人有宣判别人死亡的权力么?加缪在小说中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回答。

  走出小说的历史背景,我们看到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小说还焕发出他永恒的光辉。这是因为战争其实也只是小说一个现实层面的隐喻。在更进一步的哲学层面上,加缪想叙述的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永久不变的生活,和这样的生活当中的人的状态,只不过他将考察人性的视角极端化——将我们置于死神的镰刀下,因为只有在死亡面前人性才能得到了最大的揭露。我们说人类的最初的思考就是源于对死亡的思考。在死亡面前他们才会作最本质、最彻底的思考。加缪在小说中不但谈到了他认为的“最有趣的”爱情,还谈到了感人的友情和真挚的亲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想与现实。加缪为我们阐释了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现实的生活所进行所的不断的反思和顽强的抗争。小说以一个禁闭中的城市展现了现代生活中人们渐渐失去的善良纯真的人性。它使我们这些还在忙忙碌碌生活的,忘却了自我,失去了基本信仰的人以震憾的思考。

  很多评论将《鼠疫》归类为哲理小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实践。尽管加缪先生可能不喜欢别人把他的作品和这个词加上什么联系,但是我不得不提到这个概念,因为我觉得这至少是一个理解小说的入口之一。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鼠疫”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外部事实,而身处这种境况中的人的存在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人的本质和价值是需要人自己去决定和选择的,而他们的选择也是自由的,要知道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小说《鼠疫》中加缪的笔法简洁明了,朴实无华,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叙述注重对故事情节的推进和对主题的深化。比如他在描写中运用的都是很简单的比喻,但在小说的情节进程中很有力量和说服力,画面感很强,人物的形象很清晰,事物的情状显得非常的逼真。举个例子,当我读到那个烂苹果似的破裂的脓肿时,真的产生了一种恶心的感觉。在加缪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的刻意地抒情,但他却在用最理性的笔调呼唤一个充满真情的感性世界。

  此译本是在参考郭宏安先生的译本编译而成,做了较大的修改,语言力求贴近当下文本用语。在此感谢郭先生优秀的译笔和卓越的工作。在小说翻译期间,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鼓励和支持。感谢本书的编辑在翻译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初执译笔,囿于本人水平,译文中不免错讹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二):有一种罪名叫作“你和我们不一样”

  莫尔索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在我看来,他犯的罪不是故意杀人,而这个罪名叫作“你和我们不一样”罪。

  人都惧怕和周围人不同,人群里一旦发现异类,往往会被排挤。人们往往乐于做跟别人相同的事,读同样的书,说一样的话,在差不多合适的时间结婚生子,然后慢慢老去。仿佛这就是一个人应该走的轨迹。中国古人所说的“中庸”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恰恰莫尔索就不是这么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是个“局外人”。社会中的这些规矩在他看来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也找不出自己要遵守这些别人制定的规则的理由来。母亲去世了,虽然难过,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哭出来呢?受朋友之托,做伪证,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自己不是当事人。那个可怜的死去的阿拉伯人,只是看他不太顺眼,况且他不是也要来杀我嘛,先下手为强好像也没什么不妥。莫尔索的行为规则,从来不是世俗的法律,而是他自己内心的判断,他的口头禅是“没有什么不妥”。这样一个人,在未犯罪之前,世俗的法律是拿他没什么办法的。虽然人们并不喜欢他,但不能拿他怎么样。直到这一天,他杀了人,犯了罪,所有看他不顺眼的人都冒出来指控他。这些所说的证词跟他犯下的杀人罪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证词只能证明一件事 ”莫尔索这个人跟我们不一样“。母亲去世了,他应该跟我们一样痛哭流涕,不然就是铁石心肠。给朋友做伪证,说明这个人没有道德观念。至于杀人,那简直就是罪不可赦。我们应该尽快把这个“异类”处死!

  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局外人”,我们无时无刻被编织在社会的大网中,行为受到所有人的监控。我们一生下来就被要求遵守既定的规则——法律和道德,不管你乐不乐意,这也许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

  我不懂存在主义哲学,每本书每个角色,不同的读者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我对《局外人》的理解,我很喜欢这本书。甚至喜欢莫尔索这个人,这个纯粹的丝毫不装逼的人。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三):生而为人

  对于宗教,我知之甚少。主要的原因是不敢了解。一般的念头里,想着如果真的有神存在,为什么不把这个世界安排的更美好一些呢?为什么生命伴随着病痛,生活伴随着贪欲,爱情伴随着嫉妒,和平伴随着竞争……而且,人类又何德何能,可以进入食物链的金字塔顶端,可以对大部分生命肆意屠杀,毫无怜悯?有时候坐在地铁上,看着周围的同类——我实在无法把他们当成同类看待,我不理解他们。有时候我也不理解那些和我很亲密的人们。神啊,如果你真的存在,为什么要把人设计的如此纠结,矛盾和脆弱,又为什么让如此纠结,矛盾和脆弱的生命那么轻易地统治了这个世界?

  比较信服老子的一句话,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无情,就是没有感情的意思,就好比小孩子,看见蚂蚁爬,有时候去喂点食物,有时候拿开水去烫……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举动,只是觉得好玩而已。这个就是无情。如果相信了这句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太把自己当回事,刍狗而已。今天还在笑,也许明天就哭了;下班前还想着好好和男朋友吃一顿,晚上就吵架吵到分手了;在网络上豪言壮志指点江山,现实里被人瞪一眼就吓的屁滚尿流了。

  刍狗,刍狗而已。

  但是我又没有办法不喜欢自己。哪怕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过自己的脆弱,自己的矛盾,自己的无知或者自己的小心眼——我仍然没有办法不喜欢自己。看见美好的东西,我想买下来;看见聪明的男人,我想追到手;我也尽可能地让自己变得阳光、开朗、有一定的智慧和勇气,这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心疼自己,不舍得自己僵硬而无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要放弃自己,哪怕是刍狗而已,自己也不想放弃自己。

  《鼠疫》的描写并不煽情,但是看的我眼睛发酸。当鼠疫降临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医生和神父也受不了了。医生说,我到死,也不会爱这个让无辜孩子遭受痛苦的世界。神父说,这个孩子,是我们精神里的苦面包。

  这是苦中的苦,愤怒中的愤怒,极端中的极端——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似乎和我一样,不舍得放弃自己,通过对自己的爱扩散到对世人的爱,爱自己,却愿意消耗自己,尽自己的责任拯救他人;对世界充满疑虑,但愿意尽忠职守,维护这个世界的规律和普通。

  明明是矛盾的,我们没有资格审判,却经常在审判;我们无法说服自己,却经常去游说别人;我们渴望自由,却又遵守秩序;我们无法互相理解,但却希望彼此相爱。

  也许,完美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完全的混乱也许也不存在一样。因为不完美,所以我们才愿意穷尽一生去寻找答案,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让自己看得起自己?我们怎么才能坚持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怎么去克服空虚或者虚无。我们苦苦寻觅,不愿放弃自己,也许就为了在逃避一百次的时候,有一次是勇敢地坚持到底;在争吵了一百句的时候,有一句话给了爱人温暖;在活了一百年的时候,有一秒是平静地正视死亡。

  《局外人》也好,《鼠疫》也好,关于该如何生而为人,他并没有真正地给我答案。我也不相信那些给出答案的书,那些斩钉截铁说人应该怎么活着才是正确的书,我总疑心他们不过是说来给自己壮胆。好的作品,是没有答案的,他只给你看了一种其他人经历或者对世界理解的方式,叙述了一种矛盾的温情,表现了一种怎么都可以的达观——是的,怎么都可以,在悲痛来临的时候,有不齿,有麻木,有逃避,有冷漠,有犹豫,有疲惫,有绝望,有伤害,有虚无……但,只要活着,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自己人类的身份,谁也逃脱不了自己对自己的拷问:生而为人,我该做什么。

  也许终其一生,仍然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仍然有自己为自己得意的时候,仍然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快乐,仍然在死路上飞奔着而不信死之将至——到最后的最后,我仍然相信阳光会温暖我的尸骨,我仍然愿意感谢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过,哪怕没有答案,我仍然想说谢谢。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世界上曾发生多次鼠疫大流行,据估计,中世纪时期,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长篇小说《鼠疫》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之一。《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的形式,刻划出法西斯像鼠疫病菌那样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在加缪看来,当时处于法西斯专制强权统治下的法国人民——除了一部分从事抵抗运动的人以外——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期间一样,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囚禁生活。他们在“奥兰”城中,随时面临着死神的威胁,日夜忍受着痛苦的折磨。

  《鼠疫》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致可以概括加缪对战争的看法:“战争显然是一个愚蠢的行为,但这并不影响它打下去。蠢事总是存在,如果人不整天考虑自己的话就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人们自我安慰时会说灾难都是不真实的,这只是一场噩梦,终将消失。但它又总是不消失,而且还一场接一场地上演。”

  有人说:惨绝人寰的战争是“鼠疫”;政治制造的贫困、饥饿与愚昧也是“鼠疫”;一切迫害民主人权自由信仰的国家犯罪都是“鼠疫”。杆菌可以杀人,而专制、独裁、恐怖、意识形态、种族歧视、舆论压制、个人崇拜、政治乌托邦、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革命主义、纳粹主义、绥靖主义、斯大林主义……都会致人绝望,致人死命,且杀得更凶,更理直气壮道貌岸然。正是这些有毒的社会蛛液使世界变得混乱而荒谬,就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性及危害程度而言,它们比前者更疯狂,更歇斯底里。

  故事主人公里厄医生说:“我处在黑夜之中,我努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过去我曾一厢情愿地以为,黑暗是渺小和虚弱的,其实黑暗并不渺小,也不虚弱,有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它甚至会笼罩一切。黑暗很复杂,而《鼠疫》就像是一把刀,加缪用他庖丁解牛般的娴熟技艺把黑暗从头到尾剖析了一遍,最后他提醒大家:“威胁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鼠疫杆菌绝不会死去,也绝不会消失,它们能够在家具或者衣物里潜伏十年之久,在房间里,在地窖中,在行李箱里,在手帕上或者在废纸堆里,它们耐心地等待着,也许将来有一天,为了制造灾祸或是教训人类,疫神会唤醒他的鼠群,让它们在某个幸福的城市里倒地死去。”

  是的,光明与黑暗将永远形影相随。“没有比一场灾难更缺乏戏剧性的东西了,而且巨大的灾难,由于持续时间很长,往往是单调的。回想起她们所经历过的那些不幸,处于鼠疫中的可怕日子并不是水深火热或者冷酷无情,而更像是一种无休无止的践踏,一切都被压得粉碎。……市民们重新开始生活,适应了目前的境况,正如人们所说,因为别无他法。她们自然还会感到不幸和痛苦,但是这种感觉也不再那么强烈了。但是里厄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不幸,对于绝望的习惯比绝望本身更加糟糕。”

  黑夜如此漫长,在黑暗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里厄医生告诉我们:“不要听信那些道学家说的应该跪倒在地,放弃一切。唯一应该做的是在这片黑暗中,一点点试过去,试着做些善事。”我们“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展开斗争,而不是屈服”,而“抵抗鼠疫的唯一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因为“世上的罪恶几乎总是由人类的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良好意愿和恶意一样会造成同样多的伤害”,“人们的沉睡比鼠疫患者的生活更可怕。”

  在这深沉的梦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确身处黑暗之中,否则有些人还会以为这里一片光明。当那些颠倒黑白的无耻谎言像病菌一样蔓延的时候,我们必须同撒谎者作斗争。当各种罪恶在黑暗中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去作一个揭露者和批评者,即便我们不是月亮和明星,而只是一只萤火虫,一支蜡烛,一支手电筒,或者是一团野火。即便你不会发光,请睁开你的眼睛,去围观,去凝视那些骨肉同胞的苦难,去阻止暴行,去看一看是谁在不断制造着这样的苦难,是谁在嚼着他人的骨头,喝着他人的血,是谁在卷起乌云,遮挡月色星光,扑灭野火,摔毁手电,吹熄烛火,捏死萤火虫。

  “从微小的期望对人民来说成为可能的那刻起,鼠疫的有效统治就被终止了。”最后,鼠疫终于远离城市,回到那个它曾悄悄爬出来的未知的洞穴中去了。

  “二月的一个美好的早晨,黎明时分,城门终于开放了。民众,报纸,广播,政府的公告一片欢呼。……里厄一直走着。随着他前进的步伐,他周围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大,嘈杂声也越来越大,在他看来他的目的地——郊区好像在倒退。渐渐地,他感到自己融入了这个嘈杂的人群当中,他越来越明白叫喊声意味着什么,至少其中也有一部分代表了自己的心声。是的,所有人无论肉体还是精神上都一起承受着同样多的痛苦,这些痛苦来自难以忍受的分离,无法挽回的流放和无法满足的饥渴。在这堆积如山的私人中间,在一阵阵救护车的铃声中,在这些所谓的命运发出的警告声中,在这挥之不去的恐怖气氛和人们心中强烈的反抗中,一种巨大的嘈杂声毫不停歇地警告着这群受到惊吓的人们,告诫他们要去寻找他们真正的故乡。对于他们当中的所有人,真正的故乡是在这座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高墙之外,在山岗上的散发着香味的灌木丛中,在大海里,在自由的国度,在爱情之中。他们希望回到真正的故乡,恢复幸福的生活,而对于其余的一切,他们将厌恶地转过头去。”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五):午夜君 in《局外人 鼠疫》

  先说点题外话,我觉得豆瓣的这个功能实在是非常好,至少对我个人非常有益。我本是个读书非常快的人,读的快,忘的也快。有了这个功能,就如同读书笔记一般,在可能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印象。我也许会写很多书评,目前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很有新鲜感。

  回到本书中来。关于作者,我所知道的信息不多,虽然作者凭借此书中的《局外人》(误?)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遗憾地是,我对作者的了解还是甚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书籍的装帧还不错,纸张很厚,字体较大,拿在手上也比较舒服,看起来不容易觉得疲劳。吐槽一句,如果现代派的书籍字体排列密密麻麻的话,怕是谁都看不下去。

  中篇《局外人》我觉得是一部好作品,至于它哪里好,我也不太能说清楚。只是我觉得表现主义或者现代派(也许有不同观点)的作品叙事风格以及表达矛盾的风格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荒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结构没有章法,但是你仔细想想还真TM有可能发生。我们每天都想知道更多的为什么,也会有人每天不停地问你为什么,可是哪有TM的这么多的为什么?很显然,有些事情就是发生了,并且不可能有为什么。

  单凭《局外人》这一篇,我就觉得有必要买下这本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给了四星的原因。为了给准备购书的人留下悬念,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总之,这是一个喜欢读现代派作品的人的不错选择。然后,我们来看看本书另一篇小说《鼠疫》。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写下这篇时为止,并没有看完这篇小说,大概只看了3/4左右,所以可能意见比较片面,请大家酌情参考。如果单就这篇来看的话,我会给三星,也有可能更低。老实说,这个故事不太适合写成一个长篇,至少不太适合写成一个现代派的长篇。本书以时间以及鼠疫的发展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被鼠疫围困的城市中的各色各样的脸谱。故事的情节比较的拖沓,基本没有分支剧情,所有的文字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鼠疫是大家的事情,而不是某个医生或者患者的事情。没有太大的波澜,一切就如同真正发生鼠疫的过程一样。我不得不钦佩作者叙事的功力,不过显然这一篇比之前的那一篇要坏,而且差距很大。但是,我要说的是,本篇中的某些桥段和对话非常经典,我们不能要求一部长篇小说一句废话没有而全部都是精华,我相信这是谁都做不到的。我的感觉是,如果《鼠疫》能写成一个剧本,则要比现在好的多。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个人对现代派作品中哲学观点的一点理解。现代派作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识来决定故事的脉络,它不一定能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一定合理——这能使作者摆脱许多束缚,从而能专心的表现自己的哲学观点。我认为,哲学是人文类学科的根本学科,其他的一切学科都是基于哲学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掌握多少好词好句,成语古诗,只要你头脑中没有自己的观点,你写出来的作品就好像狗屎。现代派作品因为可以摆脱常理以及逻辑上的束缚,所以它的哲学观点是最强烈的,读现代派的作品,不能仅仅只看作者的句子写的漂不漂亮,要挖掘更深层次,也就是哲学层次的东西。而现代派作家,又彷佛像是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孩子——你也许理解了他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因,或者明白了这句话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维;而你又不敢确定,因为换成别的解读方法似乎也合情合理,你又不是作者,你凭什么一口咬定当时作者是这样想的呢?这不得不说是作者的狡猾了,这样一来,你即使和作者当时想的一样,你也无法知道自己是对的。但这也正是现代派的魅力,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这才是促使你读下去,并且深入挖掘的动力。反观《鼠疫》,我妄自揣测,作者的立意似乎有点浅,如果结合本作创作的时间,更是觉得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它没有一点荒唐的地方,全部都是那时法国真实的写照,所以也就让人有点意兴阑珊了。

  最后。时间很仓促,明天还要工作,急急忙忙就写出来了,有点对不起也许要看到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似乎还有点摸不到头脑,以后再慢慢改正吧。以上全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误导了别人,我先在这里道歉了。

  我是个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阿宅。写的不好,但希望能和人多多交流。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六):局外人

  在文中,主人公就像一个社会的局外人,一个冷眼的旁观者。在他的周围,人们都一样地活着、忙碌着。而他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思想中。更准确来说,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冷血的怪物,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没有热情。在母亲的灵前,他没有流眼泪,甚至抽烟,喝咖啡,忘记了母亲的年龄。相信在一般眼里,这个把母亲送到敬老院的不孝子看起来真是的不孝子。而后来,没有人相信他只是因为阳光恍了眼而在被害人身上补了四枪。在法庭上,人们给他定了罪名,理由并非是杀人,而是铁石心肠,没有人性,竟然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就因为这样,人们信誓旦旦地下决论,这个在心里不爱母亲,甚至不知道反悔,不为自己异于常人的行为所忏悔的人甚至比那些弑父的犯人罪加一等,更加令人胆寒。检察官说如果他迟早也会做出弑父杀母的行为,因为他是个局外人,站在社会之外,无人理解、孤独的局外人。我想,这真的是很荒谬啊!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七):世界是一部残忍冷漠的机器

  不说假话不按照社会普遍的道德观生活就会生活不下去,被判死刑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因为在母亲的葬礼没有哭,明明杀了人的是我 在法庭上大家都在为我的道德观争论却不允许我说真话甚至没有任何发言的权利,当我终于有机会回答检察官抛出的问题时我诚实地回答了但是他们没有人相信,最后我被判处死刑,神父来安慰我,却不住地声泪俱下劝我死前求得上帝的宽恕,然而我对上帝没有兴趣,我不知道上帝是不是存在我也没有兴趣知道更不需要求得什么见鬼的宽恕,我丝毫不为我杀了人而愧疚,生活处处没有退路。神父固执地认为世界上没有人不相信上帝而我也不例外,但我就是不相信也没兴趣再听他胡扯。我只想静静地在监狱里面等死。

  -------------------------------------------------------------------------------------

  看过很多小说,这部小说非常平常情节也不吸引甚至让我几度不耐烦,但是我给它了它五星。一部好的小说它可以情节不吸引可以让你打瞌睡,但是当你把它放在各个时代它都有存在的意义。《局外人》对于现代对于中国依旧有现实意义,整个社会都在依赖着国家机器以及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道德规范相对稳定地运行着,似乎只要有人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观他就应该被谴责,殊不知,只有罪犯才能被剥夺自由,尽管这依旧很残酷;只有法律才能赋予自由,尽管法律有许多漏洞。有人战战兢兢地活着,读书时代害怕考试不及格害怕被老师批评害怕家长不满意害怕拿不到学分出到社会害怕丢了工作害怕上司指责害怕迟迟没结婚没孩子老了害怕孩子不养自己害怕生病;有的人活得自由自在不干涉他人只关注自己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自由的灵魂除了触犯法律的事他们不做以外其他任何事情只要是内心的方向他们会勇敢的追随。礼又岂能约束他们的灵魂?

  对比黑暗的中世纪,因为反宗教或者甚至发表了触犯宗教的言论都会被处以极刑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文明”了不少,至少你不会因为说了一句话就丢掉性命(在中国),对比起文革对比起古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我们只要不触犯法律基本都能保着脑袋,但是“人言可畏”依旧阻挡了许许多多人走上成为真实自我的路。不少人总在感叹在别人面前要带着面具生活在家的时候脱下面具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好像做人已经做得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一直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可怕,一个是社会就是有这种土壤供你戴面具,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另一个是个人自己的问题,别人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所以我不做,别人认为.....是恰当的所以我做,别人认识.....的生活是体面的所以我拼死拼活拼爹拼妈不择手段都要过上这样的生活在别人面前体面一把,那试问,你自己的生活呢?你还有你自己的生活么?你一直活在别人认为的生活中,你有真真切切生活的感觉你有过开心幸福么?如果有一天剥夺了你所有为自己创造的幻想,你就什么也不是了,因为别人认为的东西你都没了。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矩,你再戴多几层面具你都做不全所有的,你再怎么圆滑都会有人不爽你的,何不干干脆脆扔掉面具,你要取悦的,只有你自己。社会是一部冷漠残忍的机器,你可以选择在里面被搅得血肉模糊,也可以选择作为一个局外人,身处机器里,心置于上空静静感受生活。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八):鼠疫带来的命运的变化

  鼠疫扼杀了所有的色彩,禁止了一切的乐趣。

  记者朗贝尔一直想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逃离这座城市却屡屡受挫。在里厄和塔鲁的请求下加入抗击鼠疫的前线。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九):无我之人,罔谈自由

  无我之人,罔谈自由 ——关于《1984》与《局外人》 听过两句话“人生而自由”和“人生无不在罗网之中”。两句似乎都一样的铿锵有力,也像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人的自由与不自由。但扪心自问,我可曾真的了解所谓“自由”为何物,那作为人类永恒主题之一、被一代代人渴望、追寻,又因其丧失而放弃生命的自由? 自由、自由。南非大主教图图会说你无法传达那种如同第一次尝到蜜糖滋味一样的自由的感受,也无法与生来自由的人形容这种感觉。他会告诉你“不可能,就好像无法跟一个天生的盲人讲清什么是红色一样。” 的确,我从未有过被奴役的过去,南非黑人获得政治权利与地位的欢乐我也无法感同身受。但除此之外,单我自己又是否是完整意义上的“自由”的人,用庄子的话来说,“逍遥”的人? 乔治·威尔在《1984》里告诫我们:“老大哥在看着你”。带摄像头的电子屏幕无所不在,一个个公民都本应保持微笑直至终老。老大哥的监视标明了快乐的义务,也剥夺了不快乐的自由。而快乐与不快乐的自由又是什么?倘若放弃小说中极端的思想警察控制人心的假设,那么奥威尔想说的,也许是人所能拥有的最后的——最卑微也最高贵的自由:单纯的思想自由。 思想的自由,其实相比情感的流溢只是更多了一点自我审视与反思。但当所谓完全的“自由”被赋予,没有规范、没有准则、没有任何所谓的“条条框框”之后,“自由”之外,人的思想中又能剩下什么?也许,这样的命题可以被简单地抽象为:自由与不自由。但“不自由”也并不准确。因为到了极端的自由之时,“不自由”也早已消逝,是剩下一片无法重建的虚无。非自由、非不自由、非非不自由。借用《道德经》这样的句式,也不过想表达,若缺乏独立重建自我世界的能力,彻底、无限的自由同样会走向逍遥的反面,虚无。取走俄罗斯套娃的层层镶嵌,最终可见者,又为何物? 加缪在《局外人》里,也不过是进行了这么个“完全思想自由”的实验。自由的主人公默尔索,抑或如一些评论说的那样,“理性的”的人。理性,对,对外界的反思能力使默尔索无视了整个外界,放弃了所有他人的行为和他人的标准。这些标准,不单行为上的,不单情绪上的,甚至不单价值取向上的。 母亲在养老院再次恋爱了,母亲又去世了; 楼下的老人养狗,发出巨大的声响; 一个女人要求成为自己的女友; 有人要求自己顺着他的指令行事。 但默尔索并不懂得为何人爱应喜、人去当哭;并非“不懂”,而是不明白为何要“懂”,为何要遵循这一准则行事。他太懂得反思了,太懂得解构了。他相信那些小小的、微妙流动的情绪不过化妆巧妙的无聊、那些强烈的、甚至可以说是激烈的情绪有时也不过道义上的一种要求,并非感情压制理性,而是理性主动要求感情表示对自己的征服。 而他也并非不愿去“懂”,不愿去明白他人何以生活在这种被“不自由”约定俗成了的生活。他尝试过,他想了解养老院中的老人,他想了解那些疯狂的男人和女人;甚至在狱中,他也渴望通过回忆,了解自己曾经的生活,了解那自由与不自由间的界限。 最终,他要死了,被那些安于不自由之境的人们判了死刑。他宣称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的自由吗?我并不明白。 也许他是幸福的,也许他在狱中的反思使他终于在曾经错失的细节里擦去了情感与理智间的那么一层“水雾”,那么他终于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终于在自己的世界里赋予了外物以意义,终于在自己的理智里使情感自在流淌。 也许他依然不是幸福的,也许只有没有反思的人才会彻底“幸福”;再多的反思,再大的能力,倘若无以构建真实之我,那么依然永难“逍遥”。大鹏在等待“六月之息”,列子在寻找借以返回的大风……自由,就好像那彻底的,永恒的真空,连“无”的概念都已剥离了的“无”。而幸福,那又是什么;也许是来自外界或自我的定义。而那定义者,外界,“群体价值观”、“文化传统”,或随便其他什么;而自我,当是“至人无己”,早已融入自我的世界,又何来物我之分,又何来外界束缚下的自由或不自由? 其实说到底,我依然不懂自由。哪怕喋喋不休,我依旧无以触碰那自由与不自由间的界限,依旧无以构建自己的世界,而成为那“果壳中的国王”。倘若被抽离了外界,我不明白自己将怎样思考、怎样生活。用日记、用记录的方式,一点点明晰过去与现在的差别,如《1984》里的温斯顿?或如默尔索那般重新考虑万事万物的意义,用一层“水雾”间隔自我与外界?是热血抗争,抑或单单冷眼漠视那妄加于自己身上的不自由? 前者的反抗对象是明确的,是思想警察,是老大哥,是专制的制度和人,即使他们被塑造成为不可战胜;而后者的反抗,却是缺乏对象的;甚至我用“反抗”这个词,也过于粗糙。默尔索追求自由,但并没有选择反抗不自由,他只是在世界和自己降生之后,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坠于无限自由的“虚无”中,重新寻找到有所依靠,诞生于自己的自由。 还是打一个极不准确的比方吧,看花时,花开了,离开花时,花也复归寂静;花没有谢,也没有消失,只是不被看花的视线所包。而当花永恒地出现在一个世界,永恒地存在意义,不因枯荣而失去其意义时,我才真正成为“我”;因为我能见到一朵花,能自由地赋予她我所创造的意义。 也许如此,方为庄子所谓“至人”;而超越自由与不自由间的界限,方为真正的自由,最终的“逍遥”吧。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十):一种假设

  看《鼠疫》的时候,觉得加缪做了一种假设:面对死亡,人会怎样?

  有这样一座城,没有草木,毫无特色;有这样一群人,喜欢挣钱,追求享乐。日子平淡无奇的过着,直到有一天,鼠疫打乱了一切。人们起初还不太在意,后来是恐慌,再后来便麻木了。加缪想象着被死亡笼罩的人们的神态,在持续不断地灾祸中,人们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幸而有医生里厄这样的人民英雄,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最终战胜了灾难。加缪说他是这个故事的叙事者,客观地记录了奥兰城被鼠疫袭击的整个过程。他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理性、坚忍和积极。

  瘟疫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它几乎摧毁了一座城市。甚至连神甫对上帝都产生了疑惑。他帮助病人,积极投身到应对鼠疫的工作中,自己却被感染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吗?一个男孩子被鼠疫百般折磨,这也是上帝的旨意?神甫帕纳卢很矛盾。我们信仰上帝,祈求上帝的宽恕,然而鼠疫仍在肆掠,黑暗里的绝望仍无边无际。“……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信仰的神甫,因为他看到了一张双眼裂开的年轻人的脸……当一个无辜的人的双眼裂开,一位基督徒要么失去信仰,或者接受眼睛裂开的事实。”帕纳卢不想失去信仰,他接受了鼠疫的事实,最后他死了。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看到后来,最让我动容的是小人物格朗。他很平凡,是个没有转正,每月拿最低薪水的小职员。他喜欢写关于女骑士骑马跑过小径的句子,并且对语法的专注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写出来的句子能让读者脱帽致敬。在围城的日子里,他也勇敢地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帮助医生隔离病人,直到自己被感染。

  我觉得里厄医生是英雄,大部分人应该还是格朗。或者说在灾难面前,大部分人会像格朗那样作出自己的选择。即使平日里再卑微,再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还是会勇敢地站出来。格朗说:“我感觉很糟糕……如果我走了,请脱帽致敬,医生。”(我瞬间看到朗格背后的圣光啊!不过就这一下,作者写到他后来立马进入到一种沮丧的心情之中,不过作为小人物,这也够了。)

  好在最后作者没把他写死(赚眼泪之嫌啊!),同里厄并肩作战的塔鲁倒是死了,很多人都死了。没死的人呢,获得了重生。鼠疫仍存在,就像死亡一直存在一样,不管你做出怎样的选择,生活都在继续。

  :都说加缪是存在主义者,写法也很客观、理性,不带拐弯,不带艳丽辞藻的。不过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咋回事,有些地方看着很不顺眼啊。这本书,费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