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10篇

2018-02-07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10篇

  《李光耀回忆录》是一本由(新加坡)李光耀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一):很坦率吧,但终究不大喜欢李这个人

  很快的翻完了,写的也算是相当坦率吧。李早年连中文都讲不好,大概对于中国也不会有很大的认同感吧。

  立国时是有危机感的,很可能哪天就被周边国家给灭了,只好在海外追求强援。小国强盛一时是可能的,但天下大乱的时候,还是人口和军力更有话语权,在东南亚历史中,昙花一现的小国大概是不少的。所以李光耀各种合众连横也是情理之中

  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所以对华文的态度,也算是相机而动吧。80年废掉南洋大学,在我看来无论如何是不能宽恕的。

  看到中国大陆发展了,79年开始强势推行普通话。虽然号称是民主国家,其实蛮专制夸张的。而且里面还提到了对热播剧的强行该台词(本来是方言),在真正的民主国家难以想象

  新加坡和香港是常常用来对比的,90年代,一度香港是占了上风,如今却问题多多。新加坡的政策相对而言更具有连续性,因此近期可能更好吧。

  这大概就是李光耀看中的。

  香港无法避免的和大陆绑定在一起,通道业务曾经做的风生水起,但大陆早期各种支持政策不可持续,近期对其态度的变化,会造成很多困扰和问题。而且其自身的长期定位也不能够自主。随着大陆的全面开放,香港的通道业务萎缩,同时其在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先行优势也几乎不在了。

  相比而言,新加坡的独立外交和经济政策,虽然不会得到香港那种一度受到的厚爱,但长期而言,是更稳健和可持续的。

  当然,李光耀死后,未来新加坡的政治格局会如何变化,国家治理如何变化还尚待估量。李显龙一代可能尚好,但再往下传递政权,难道就非常大了,而且李显龙本身能做到收成就不错

  自65年新加坡建国之后,整体的国际形势还是平和的。如果经历规模的战乱,新加坡的独立和完整,很可能受到挑战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二):工具文化——新加坡的双语选择

  先注明几点:一、笔者阅读的是大陆的版本,封面如图所示,和原版内容相差程度不得而知。二、本文不涉及意识形态立场,不涉及对政治人物的喜恶。三、书本中“华语”一词更多是指汉语普通话,而各种汉语方言被单独作为一种语言,与华语、英语并列,本文对该词采用相同处理

  本书作者李光耀(下称“李”),在书中主要讲述了新加坡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历程理念

  语言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对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这一点,对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移民国家来说意义尤为凸显。

  自1965年从马来亚联邦政府独立出来建国之初,新加坡华人约占75%,其余主要为马来人和印度人,加上英国殖民地的背景,使得这个小小的东南亚小岛同时讲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也译泰米尔语)和英语。同时,当时所谓华语其实是各种中国南方方言,依使用人数由多至少分别为福建话、潮汕话、广东话和客家话,彼此沟通困难由此可见,当时的新加坡语言相当杂乱,没有统一的共同语言。各说各话使得新加坡社会内部难以融合,不同种族、民系虽然同处一片土地,但实际上有着分隔开来的不同世界。所以,制定怎样恰当的语言政策,是新加坡来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新加坡的答案是,一是以英文为共同语和工作语言,二是通过母语保留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语言政策的首要考虑问题,是选取何种语言作为共同语。人口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为什么选择英语而不是华语作为第一语文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国家,任何政策都要考虑种族情绪这根敏感神经。华人已客观上不论是人数还是经济都占据优势地位,倘若还把华语作为第一语文,继续强化华人的主体地位,华语沙文主义、种族仇视就会如炸药桶般随时给新加坡带来暴乱。李光耀深知华语的政治敏感性,在书中提到斯里兰卡就是一个前车之鉴。那里的僧加罗人和淡米尔人过去以英语作为共同语往来,后来占人口八成的僧伽罗人语文成了官方语文,占人口两成的淡米尔人被排挤,从而拉开了斯里兰卡长期内乱的序幕。李认为,将占多数的华语作为共同语,只会加剧种族摩擦,使马来人、印度人失去前途而变成“恐怖分子”。“新加坡不是华人的国家、也不是马来人的国家、印度人的国家,或混种人的国家。新加坡是新加坡人的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语言、不分文化,是所有有公民权的新加坡人地国家”,李在书中说的这句话,不仅是新加坡的立国基石,也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导明了方向。他深知加强民族间沟通与融合,强化公民意识,营造共同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对当时新加坡的举足轻重

  再将眼光放向国外,看看地图,就会发现新加坡这个小岛虽然华人居多,身处的却是马来人的海洋。国内的马来人虽少,但一旦涌进马来人的“海水”,这个小岛就会有被淹没的危险。这个自然资源匮乏,连生活饮用水都要靠柔佛海峡对面的马来西亚输送过来的国家,所制定的政策,必须确保在东南亚能跟邻国和睦共处。为此,李在书中讲述了南洋大学的兴衰加以例证。

  历史关系、经济地位分配、意识形态角逐等原因使得东南亚不少国家起码在当时都不同程度地排华,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人社群上至富商下至草根,都热切期盼东南亚有一所华人自办的大学,以解决东南亚华人子弟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众人拾柴的努力下,南洋大学应愿而生,可惜峡隙生存,最后并入新加坡大学(组成新加坡国立大学)而停办。李认为,南洋大学作为东南亚第一所团结华人、宣扬华族文化和语文的大学,从一开始就招惹东南亚各国怀疑,注定失败,因为“在东南亚的政治土壤中栽培中国的果树,既无法在新加坡成长,也不可能在东南亚任何国家容身”,“马来人的海洋,是没有办法容得下一所纯粹培养华文精英的大学的”。

  同样地,东南亚的政治土壤也容不下一个首尊华人和华语的国家。所以,不能以华语为第一语文,同理,也不能以马来文、淡米尔语为第一语文。

  但是英语可以。

  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它不是华人的语言、也不是马来人、印度人的语言,其中立性可以得到认可(当然新加坡将这种“殖民地语言”作为第一语文推行也是历经阻力慢慢推进的,在此不赘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英语可以作为新加坡的工作语言,带领这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岛国立足于国际社会。有着优越地理位置和天然码头的新加坡,从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在此开埠以来经济就十分依赖国际贸易。英语作为国际最通用的语言,是最适合的工作语言。除此以外,充满危机意识的新加坡当权者明白,要减少国际经济气候对自身经济的影响,还必须要有本土知识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作支撑,英语无疑是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最好媒介。

  然而,新加坡人不能只懂英语。即使沧海桑田,新加坡人也不可能成为西方人,西方的价值观念并没有根植于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内心依然是东方的精神价值体系一旦失去了文化的根基,就会失去民族自信心无所适从。而且,李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对可能随着英语而来的西方个人主义十分警惕,他奉行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爱、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的东方价值观”。因此,新加坡还必须推动双语教育,用母语这个和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载体传授足够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华人得会讲他们的华语,马来人得会讲他们的马来语,印度人得会讲他们的淡米尔语。

  通过以上,从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政府地位,双语政策起步,到了1987年,新加坡终于确立了以英文为第一语言,以母语为第二语文的双语政策。

  对华人来说,“母语”这点上还值得进一步说。上面提到过,当时华人内部其实是各讲各的方言。1974年,双语教育成绩糟糕,显露出了问题。五年后新加坡当局研究得出的报告书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语文教育政策“不合自然规律”——极大多数学校用英语、华语教学,而85%的学生回家说的是方言。而根据语言专家的研究,普通资质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应付三种语文的。到头来,华语因为没有足够的使用机会而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无用语言。

  华语和方言,两者间需作出取舍。

  这一轮内部语言的竟逐,华语取得了胜利。新加坡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南方,说的方言是包括福建话、潮汕话、广府话和客家话在内的中国南方方言,但华语的文字依托的是中国的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大多杂碎而没有完备的文字系统,可以说,只会说方言几乎就是不能阅读和书写的文盲。方言的局限性,加上新加坡社会最底层的人是无法被期望用英语作为日常语言的,所以与其让方言成为日常语言,还不如让华语成为全体新加坡华人的通用语。另外,利用华语打破华人不同方言社群的隔膜,加强团结,也是选择华语的原因。于是在1979年,“全国推广华语工作委员会”成立,并以每十年为一进阶,推行讲华语的运动,以提高华语作为第二语文的能力。

  随着中国的崛起,相信新加坡国人会继续加强使用华语的能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现在华语显现出了经济价值大于文化价值的趋势

  有没有可能双语并重呢?新加坡作为全世界最大最复杂的语言实验室告诉我们,双语学习恐怕是个零和角逐(英语多用,华语就弱,反之亦然)。一个事实是,“没有一个人的双语能达到同等水平”,就像没有人的左右手能同等灵活和频率使用。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主导语言,才能够很快地吸收知识。

  加坡双语政策的制定历程与成效变化显示,越早龄开始实施双语教育,能为未来语言学习确立记忆因子,打下有利基础。而成年后才学外语会有本质差别,一般读、写水平还可以,但听和讲相对较弱。听和讲是需要小时候才会扎实的部分,在幼年阶段要偏重培养,而且要以引起他们兴趣方式

  纵观全书,可以发现双语政策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工具语言和文化语言的关系。一个成功的语言政策,应该是满足国家整体发展利益需要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利益人群需求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三):读李光耀回忆录

  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这本书。

  出于对新加坡多年经济维持发达水平的好奇以及和对李光耀个人的崇拜,希望从书中能寻找一些信息

  李光耀本人的家庭背景其实是新加坡很多华人移民家庭的代表。很多华人家庭中相互可以以华语和英语,或是马来语,抑或夹杂着广东话和闽南语进行沟通。就像我的前老板Lee先生一样,上述几种语言都很精通并能熟练运用。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下,李光耀先生意识到新加坡难以形成独立的语言和文化体系,所以毕生努力创建新加坡社会英文为第一语文,华语为第二语文的道路。经过多个阶段和各种政策的调整,李光耀的语言政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同时,新加坡经济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李光耀无疑是成功的政治家。但是这本书的一些观点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两种语言(包括母语)的熟练应用,但即使智力再发达,却很难精通多种语言。拿我自己来说,羞于告诉别人自己是英语专业,更不要跟别人说自己的二外是日语了。偶尔和日本供应商打交道时,会稍微说几句,其实他们不知道除了这几句寒暄很熟练,其他的就说不出了。学习语言的确还是需要环境氛围,需要有说和沟通交流的机会。

  我想我熟练掌握两种外语的愿望大概要落空了。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四):李光耀回忆录 一生的挑战 书评

  这是第一次接触新加坡的书籍,对新加坡的发展,李光耀先生可谓是呕心沥血。以北京的面积,400万人口,70%的华人,马来、印度、英国、华人四种民族宗教,纷繁复杂的政经现状下,光耀先生定义英语为行政语言,贸易立国。 开始光耀先生并不了解语言的学习规律,深以为只要努力学习,两种语言终归会达到较高水平。到后来,在研究脑科学的女儿结论中才明白语言能力与其它能力的差异,促使自己改变语文政策。

  新加坡的优势在于鸡即懂欧美运行机制,有通宵华文文华,左右逢源

  新加坡中国市长班等为中国官员提供另一种视野

  从新加坡苏州工业园的不尽理想到天津生态项目,新加坡人也在努力学习。

  双语政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普及英文教育,从小打下良好基础,为未来中国更好的拥抱世界储备人才

  启示二:中国比较广阔,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城市更加先试先行。

  启示三:对于教育大计,本身就是一相基本国策,应该坚持百年。战略确定的情况下,与时俱进,利用科技辅助教学。

  中国未来三十年前途必将更加广阔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五):权臣之路

  看完后觉得李光耀是不折不扣的权臣。

  虽然达不到皇帝那种决定别人生死的地步,但是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引导人们的前途,却是非常easy的事情。说的是英语,行的是中国的传统之路。即精英决定国人的命运。

  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眼光。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纷争之地,李光耀以大局观而非小家庭观处理语言问题,强行将一个可能的民族国家变为世界公民,即使现在新加坡人已越来越多的说英语,中文退步,也是非常有益的。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六):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2000年初一接触英语。农村里的小学初中,可能对于英语的启蒙并没有多少认知。

  2005年稀里糊涂进入大学校门,专业是“科贸英语”方向。之所以选择英语是因为文科学生,真的可以选择的专业分类并不多。

  2009年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江浙沪工贸一体公司,以“业务助理”一职入职,刚开始能用到的英语是不对滴,毕竟各种翻译软件等皆是利器。

  细数下来15年过去,与英语的爱恨情仇也占据了,此刻人生的二分之一。

  1. 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说实话我的英语启蒙不是很顺利,原因有很多方面可以说三天三夜。对于英语的最早认知是不太喜欢,突然从文学感悟很强的汉语掉入英语的窟窿,作为慢热且没安全性的我来说都是突兀。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会用铅笔把英语发音翻译成拼音写在每一行英语单词或句子的下方,经常忘记如何拼写或阅读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看拼音读写。

  没有人告诉我48个国际音标如何正确发音,没有人告诉我G和J到底有和发音的不同,没有人告诉我口腔应该如何断句语音语调如何把握。。。而这也是直到现在我的软肋之一,很多时候我看到认识的单词或句子,都会去想这个单词的发音重音到底是在前面还是后面,这个句子的断句是应该在哪里断句?

  初三那一年,我却因为不喜欢那个陕师大毕业的女老师而荒废。那个女老师本科师大毕业,是学校的香饽饽领导老师各个夸。但我就是不喜欢,她笔书不好看穿着不洋气像男孩子她对各种语法等不会详细讲解而是一笔带过等等,她上课没激情不能调动起我的兴趣,于是我睡觉或看课外书度日。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高中的英语大家都有目共睹,她很少会告诉你一篇美文到底是如何演绎的,她很少会告诉你如何在人前进行英语表述自己观点,她重视的阅读理解你选对了几个答案听力又做对了几个题目,无穷的压力和漫天题海战术让人欲罢不能,我就像灵魂出窍的孩子一样完全丧失了任何功能,就连最基本的搭配运用等忘的一干二净错误率满篇。就连我的英语老师在班上说,XX一直叫嚣着为啥这道题又给自己打叉等,殊不知你看下现在的讲解你的能对吗?

  后来看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技巧分享、看包蓓蓓对赴美留学生的指导等,他们都指出了一点至为重要的一部分观点,那就是在没法改变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努力争取通过应试教育的各个审核,比如高考、比如托福、比如GRE等,一旦通过一旦PASS才有讨论后续发展的可能,比如去很好的大学读书比如拿到赴美大学的OFFER等,否则一切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而这一点愚钝的我,竟然在很久以后才明白才懂得。

  等我醒悟过来时我已高中毕业,于是我把希望传递给了表妹们。我买了考拉小巫的书送他们、我告诉他们英语要努力学习、我跟他们说新概念很经典要记忆等,但收到的反馈和回应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炽热,我想着可能就是人生的成长选择吧,我不能要求他们现在就懂得我领悟后的所思所想,也许只有等他们踏上工作岗位走进大学才会有切肤之痛吧。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一是自我的强烈愿望,一是你周围的环境状况。新加坡全民学英语,就是国父李开复看到新加坡发展的障碍,看到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救赎新加坡,而科学技术的源头在欧洲和美国,那语言不通思维不适应如何国富民强呢。

  3.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工作后进入职场,前两年英语用到不是很多,客户都会以英语为往来邮件,然而客户基本来自于港澳台客户,所以大家基本都是中国人在用英语写邮件,有的时候实在无法用英语解释清楚,产品的原理料性引起的反应等问题,就会用汉语发电邮给客户他们也还接受。写是这帮德行,就更不用说和听了,但凡有最终买家来巡视工厂, 港澳台中间商一大帮人会陪着客户拜访,于是更不用我们直接和客户沟通交流了,一天会议下来和客户的沟通基本是开始say hello结尾说good bye。

  这两年因为工作内容调整以及市场区域的划分,让我不得不用着蹩脚的英语和客户直接沟通,每天下班之前给客户电话催促项目紧张,出差在国外不得不向亚非拉国家的客户介绍公司、推荐产品、项目紧张等。于是这会儿才真的知道,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有多么重要,接地气的英语到底有多难。不是你文绉绉说些不常用的词语,跩一些几十个单词叠加在一起的长句给客户,而是简简单单的短句和常用的基本单词清楚明了的给客户推销自己推销产品。

  这一点我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条件,那就是我的现任BOSS是新加坡华人,感谢国父李光耀感谢新加坡双语政策,BOSS可以一气呵成不带拐弯的给客户电话、谈判、推荐、简报等等。每次坐在位子上听BOSS 给客户电话,都是一种享受和难得一次的实际英语培训。于是我会拿笔记下来她的所说的精简之处,她写给客户邮件的利落之笔我也会记下来,希望有机会也可以用得到如此专业且适合的英语文书表达。

  至此我才真正发现我要好好学英语,听说读写都要拿得出手才行。于是我会留意美剧当中的表述、我会在意BOSS用了哪一个我没见过的单词、许岑老师ANDY LAW的英语学习进阶之路等等。虽说年纪一大把,早也过了校园时光的学习,但此刻我愿意拿出经历和时间去学英语练习听说读写,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历史宗教变化,读书也刻意会去读这类书籍。。。而这些动作和以前的最大不同就是,我愿意,我发自肺腑的愿意。

  清代王国维说读书有三种境界,其实学英语也一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光耀回忆录》读后感(七):语言与族群认同的新加坡实践

  凡立国都要解决两个问题:国家的独立性、族群的认同感,新加坡立国时,这两个问题尤其尖锐。为了国家的独立,新加坡选择了“完全西化”,英美,尤其是美国,是它的政治、军事盟友;为了族群认同,它选择在占国民比例70%以上的华人族群中强行推广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以此将华人降低到本来人口只占很少比例的马来人、印度人相同的地位,以保证国内族群关系的和谐。而在成功完成这两个任务之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光耀似乎发动了与前二十年“消灭华语”政策完全相反的“推广华语”运动,但实际上,其政策背后的动因仍然是“国家生存”和“族群认同”。

  新加坡的双语政策经过了两个阶段,从1959获得自治到1979,这二十年以打压华语为特征,其里程碑就是南洋大学作为华人、华语最高学府的消失。1979之后的三十多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地位已经确立后,以逐步恢复华语(实际上是华语普通话Mandarin)为契机,消灭华语方言。之后,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增强,新加坡的经济逐渐向其倾斜,文化上也逐渐向中华文化靠拢,双语政策目标转变为强调双语教育,在维持英语统治地位的同时,培养掌握双语的精英人群。

  李光耀此书中没有描述当年这一系列政策演变的细节,尤其是当时推行政策背后的逻辑,但我估计,写出这一逻辑会让读者更加迷失,因为这完全就是“没有逻辑”,一切都围绕国家独立和族群认同:建国之初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独立,既包括政治上的独立,也包括文化上的独立,“英化”和推行“英语”成了一石二鸟的必然之选;随着国力强盛以及东南亚其他各国排华势头减弱,尤其是在6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成为社会主体之后,“新加坡人”的族群认同已经形成,新一代新加坡人已经尝到了英语的好处,也体会到了作为新加坡人的自豪感,但同时也感觉到没有历史和文化积淀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危害。英语可以作为一种统治性语言,甚至在政治制度上也完全西化,但英美文化却无法在新加坡主体族群中生根,所以80年代之后新加坡逐渐强调学习中华文化,也就可以理解了。90年代后,中国逐渐实现了与东南亚各国的邦交正常化,新加坡更不必介蒂与中国的关系,而且,大陆经济实力的增强,既让新加坡看到了借其发展经济的机会,也让它感受到被其夺去地区中心地位的危机。所以,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同时,新加坡在90年代后更加重视与中国政界的互动,向其推销自己的施政方法,而这一特殊的民主政体正好也符合中国当时的需要。

  高调纪念李光耀的葬礼,或许是这一合作关系的巅峰。随着李光耀的离世,新加坡与中国以及与中华的关系,也应该还会有变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