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4重人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24重人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9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4重人格经典读后感10篇

  《24重人格》是一本由[美] 卡梅伦·韦斯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重人格》读后感(一):复杂的人格,冲突的自我

  头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小A童鞋的豆瓣上,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像一本心理悬疑类的小说。看小说到一半,我翻到封面才发现主角的名字就是作者的名字~原来,他描写的全都是真实而非小说艺术杜撰,我以前从没听说的诡异的DID,原来是真实存在的。

  于是乎我觉得脑袋心灵、人格是个玄妙的深渊,我们所认识的自我,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无怪乎老师精神科是最复杂的学问,很多机制都没有搞清楚,它神秘的让我们畏惧。

  所幸还有一种力量在我们身上存在,也许只有少数病人能够利用这种力量恢复平静的生活,但足以欣慰

  善待自己内心,不要回避,正视缺点创伤,而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新生

  《24重人格》读后感(二):DID病因、治疗关键小结以及有关瑞琪

  这本书是一本半自传体的小说,就像是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人格分裂时的状态

  治疗过程以及伴随着的家庭生活。作者既有严重的DID,

  又是在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成功攻下学位的PsyD。

  ----------

  如果你只想看看本书写了啥,那就看第一章和最后两章即可。

  第一章,把24个分身都拿出来说了一遍,最后两章是对治疗结果总结

  DID引起的原因、治疗的方法、治疗之中的关键以及作者完成本书之后的病情如何。

  ----------

  书上很玄妙,每一次身份转换的时候写得特别夸张【我是这么感觉的】,

  嗖的一下浑身无力,意识模糊,本我后退,分身出现行为举止改变

  而亲人主治医师喊他的时候,他又会嗖的一下回来,然后逐渐恢复意识。

  尽管作者除了结尾几乎都是极端痛苦的,但不得不说,最后站在大海前,

  感受分身存在的场面让我脑补成了科技片:嗖嗖嗖,分身全部出动

  (这是不可能的,就一副躯壳,一个一个地出现)面对大海,

  不同年龄性别、穿着打扮、性格的25个人酷酷的独领风骚

  有没有一种鸣人分身术的赶脚。

  ----------

  病因:

  幼时遭受虐待&否定。

  儿时遭受虐待,尤其性虐待,再尤其乱伦,作者的家庭混乱至极,

  而其中对他打击最深的就是他的妈妈了,有人说,这算是一种最终极的背叛

  时间发生是,为了保护自己,以免让自己沉溺在这个恐怖经验中,就会设法让自己“分离”

  而儿童时期,因为自己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所以更容易产生人格的分离。

  否认,就是你否认你有病,否认他们的存在忽略他们的感受,他们就会作妖。

  最激烈的会通过自残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比如作者拿刀划开胳膊,挠脸,

  最严重的一次,那大锤子把自己的手给砸了,还好受力面比较大。

  ----------

  治疗方法:

  1.亲人无私支持,分裂的人格也是人,他们也希望获得同等的待遇

  2.承认:承认发生过的事实,承认分身的存在,承认你是个DID;

  3.心理医师的介入,药物等治疗手段

  ----------

  书上说,DID平均得在精神病院呆7年,才会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突然觉得得了这病,真没法儿活了,有时候,别人都不会相信你得了这种病。

  再来说说他老婆,作者生病16年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你要问这都能忍?

  那我不得不说,其实从中间都结尾部分,我真是不乐意看见她。

  表面上说,我不排斥你的分身,我欢迎他们,实际上排斥的要死,

  一直不愿让他们融入她和卡姆的生活,也不让卡姆那些与他儿子年龄相似的分身出现。

  小孩子没那么弱好伐?小孩子比你忠实的好吧,因为他就这一个爸爸

  因为作者的病,她们搬了家,然后因为痛苦(这痛苦我可以理解),

  找了安迪做自己的朋友,她始终在强调,他们只是朋友,没有出轨。

  但开始她就说了,她知道这是一场危险游戏,走在出轨的边缘

  你要是受不了痛苦,直接走就成了,惦记着这个,放不下那个,

  精神出轨就不是出轨了么!最后还跟安迪说什么,我们还是朋友啊!

  实在受不了,但作者对他老婆一直都是感恩态度

  虽然实在无法用作者切身的角度去理解,但感情感情和感恩不是一回事儿啊!

  [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97564/

  《24重人格》读后感(三):24个痛苦的碎片

  三年没看小说的我居然有劲头一口气三个小时看完一位多重人格患者心理学博士Dr. Cameron West的自传体小说《24重人格》,原英文名是First Person Plural-My Life as a Multiple。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 现学名是分离性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谜一样的病症,引人入胜情节

  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家人的支持对于精神病人有着巨大作用,以前去精神病院做测验,对家属不配合很不理解。但看看才知道一个精神病人对家人是多么严重的伤害,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心理上。如果没有巨大的爱支持,很少有人能够忍受一个长期得病的精神病人。其次,是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接纳对于多重人格这种疾病是很重要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最终治愈,那些其他身份也不会消失,但至少可以找到一种和平共处的方式。世上许多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了,情感上我们否认无法接受,但最终需要迈出最勇敢的一步,接受现实,接纳这样的自己,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往前迈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一个人失去自我统一性,多个身份和灵魂混住在一个身体里,每个都要求行动自由和灵魂的独立绝对是件痛苦的事。书中的主人公还算幸运,他的身份们知道彼此的共存,最终还能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他的妻子虽不十分理解却也很宽容支持。忘了说最关键的一点,多重人格的病源多属于童年受到性侵犯,尤其是亲人的乱伦,会导致害怕不安的儿童通过隔离这部分不幸的自我来忘记惨痛的经历,而让另一部自我继续过着正常的生活,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在他身上发生。他会构造一个新的身份来承担他不幸的经历(大多数是潜意识的)。在成长过程中,他逐渐遗忘自己的不幸经历,而通常当长大成人生活中某个情景会让他压抑的身份们获得意识,需要表达也需要抚平创伤。而成人对于身份们表达的遭遇完全没有记忆,通常也很难承认。这些都将带来对人格完整性的巨大冲击。小说中主人公的其他身份通过自残和绘画等方式表达了情感上的痛苦也暗示了童年的创伤。生长在一个有着家族乱伦史的家庭,他幼年时分别多次遭受了外婆和妈妈的性侵犯。特别是和母亲的乱伦这种终极背叛使得他痛苦不堪,但母亲要求他不能说出去,潜意识里变出现了些新的身份去承担这些痛苦的遭遇,而他则似乎完全与这些无关,生活还要继续啊。当他的儿子到了他那时的年纪,闪回的痛苦情感使得潜藏多年的多个身份开始出现,这也算是故事展开的起点……

  更多了解多重人格(可参见wiki),这方面的书还有《24个比利》,电影名叫做《致命ID》,电影还有《三面夏娃》(老片但很典型),《蝴蝶效应》,国产片《绿茶》或许可以算上一个。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作者Cameron West的网站看看。

  该评论转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kysoar

  《24重人格》读后感(四):奇异的大脑房间

  這真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非常神奇!

  人的大腦果然是最最精密的機器, 連出問題後, 也是如此的精密和有趣. 儘管我不該用有趣來形容.

  本書是一本自傳類的作品,作者本人就是個高度人格分裂者, 患了DID di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分離性身份識別阻礙, 也就是人格分裂. 大腦就像個神奇的房間, 作者比喻為”傷心旅店”, 裏面住了一個個的分身(心理學名詞叫”他我”), 腦裏永遠有一群人在不停地聊天,說話, 偶爾會有爭執, 總之,你會覺得不得安寧, 一大群人住在你心理, 住了就不離開. 而且,這群住客並非都是守紀律有自控能力成年人, 將近一半是沒成長的孩子.

  實在很難想像, 多重人格是怎樣的, 一個人, 當他轉變另一人格的時候,, 整個人的精神面貌,舉止,神態,動作,語言,眼神,思想…全部改變, 除了軀殼一樣,什麼都不一樣.但是,旁人會看得出來. 簡直是靈魂出竅加魂魄上身…

  但是,本人是痛苦的,毋庸置疑. 看見第一個分身出來的時候是晚上,稍微驚嚇了一下. 那個分身是個孩子,畫了一副驚心動魄的畫,要切斷自己的四個指頭,因為那是污穢和罪惡的,然後在自己的手指上(就是眾人的身體)畫了一道紅色的線. 以這種非常有腦的方式來訴說,他要砍手指.

  後面看起來就不可怕了,非常奇特的認識自己和自己與自己分身的相處過程.不肯承認,恐怕是作者自己的最大問題,承認自己是個瘋子,是件多艱難的事.直到,一卷錄影帶,記載著分身的這個東西,終於能夠將本人一窺全貌.

  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一直都努力醫治自己,雖然大腦裂成碎片,25個人格同時存在在心裏,但是他還是很努力地配合心理醫生去治療自己.雖然他一直不肯承認自己, 因為承認自己有病,瘋子,他就必須承認,他的親人曾經對他進行性虐待,亂倫事件,這對個人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尤其是,當分身開始突然冒出來,不受控制地取得身體的指揮權,出來透氣,當你不承認分身,冷落孤立他們的時候,他們會生氣,損害大家的身體,你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這是非常!奇怪!和難以忍受的事情.你不是一個人做決定,你的生活和每件事情,甚至和老婆親熱的時候,也可能有你的分身冒出來打擾…你的生活就像一支足球隊,大家輪流上場,沒輪到的就在旁邊觀摩,但,每個人都是主人,病人,參與者,沒人是旁觀的.

  幸好,他還不是嚴重到不能和其他分身溝通,他如同一條麵包條,上面切成片,底部還連著. 這種溝通是至關重要的.

  有人可能很孤獨,自己創造一個虛幻的人來和自己說話,但是,如果分裂到這麼可怕的多重人格,你想靜下來都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人,一個團隊和你一起, 必須團結互助, 承認彼此, 不能嫌棄, 努力地活下去.

  不論如何, 努力地活下去.

  《24重人格》读后感(五):爱与意志

  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

  我们都同时既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

  又塑造着我们自己。

  《24重人格》是一本具有心理学色彩的可读性很强的书。我很少能看完一本小说,但是在为就业问题深度忧愁之际,我竟抽出时间将它读完了。

  很早就听说过人格分裂,也从各种影片中领略过人格分裂的患者的一些片段。像《hero》里具有双重人格的金发女郎,她的另一种人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或许这听起来真是挺吸引人的,一个人的身上有几种不同的样子。很有趣的是,有次去面试,一位面试官就问起我人格分裂与日常人们所说的一些人表现出多面性“面具”有什么不同。我就给她解释,如果人格中的那种多面性被完全割裂了,面具你都控制不了了的时候,人格就分裂了。

  这本书给人一个很“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DID,也就是说能够让人更易共情。我们经常从专业的角度从研究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病症,而很少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去见证病症的纵向发展,更难去感受一位患者在这其中所呈现出的爱与意志。

  读这本书期间,我多次回到首页看这一段话: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都同时既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又塑造着我们自己。正如它说言,每一个行动中,我们的爱与意志都塑造着我们自己与我们的生活世界。过去已经过去,现在才是焦点。认清自己和接纳自己,并将爱与意志灌注在自己的生命中,多么困难的坎儿,我们都可以跳过去。

  《24重人格》读后感(六):开眼界的一本心灵探索书籍

  除了前一段看的杜拉拉这一本职场小说,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纯粹为了看小说而看小说了。起码有两年了。翻出这本“24重人格”,还是一年多前在hongfu买的。当时空无聊,在卓越主要看排行榜买了好几百元的书,事后证明,有很多书徒有其表,所以最好还是好好看看实物或者看看书评再买。况且养成了一个买了不看囤着的坏毛病。现在我看书的习惯是,若能在豆瓣上交换的话尽量就别买,少花钱况且家里也没有地方了。我初中高中那一堆小说现在还在我娘家呢,书架和暖气旁的壁柜都塞满了,现在床底下如果塞满了我就没地方放了,寸土寸金呀北京。

  可以说,24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它向我揭开了DID的神秘面纱,即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病症的一切。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双重人格跟这个完全是两码事。比如我自己,时常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也许AB血型的人都有这个倾向。有时我及懒,有时又及勤快,有时想做家庭主妇,有时又想做super woman,而这种心情的转变是迅速的。这样的双重是性格问题。而DID,是一种极端的人格分裂。DID这种病症还有很多人否认它的存在,这个领域的专家非常之少,在国内,更少。国内主要关注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更多见,我也更容易理解。对于DID的闻所未闻以至于刚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都读不懂它。本书一开头就像杜拉拉一样有一个人物表,24的人物表是作者的很多分身,而我并不理解分身是什么,莫名其妙。而越到后来越能融入到作者的境遇中。

  作者共有24个分身,加上他的本我,共有25个人住在他的身体里。我的理解是,我们普通人有一个身体一个头脑match上,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但作者不行,他有一个本我,24个他我。刚开始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这24个他我并不仅仅是性格的迥异,而是从4岁到40多岁都有,男女都有,有三个小女孩的思想也寄居在他的身体里。如此多的人,甚至思想在不同的年代,这让作者有时候搞不清是何年何月何日。作者有时候有灵魂出窍的感觉,神游之时,他的分身就接替了他。从外表看,仍然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但是也许,他说话是稚嫩的童音结结巴巴的说话,这也许就是一个他我——克莱。

  患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童年时期遭受的虐待,在本书中是性虐待,这简直对于我是闻所未闻。作者的母亲、外婆还有家族的其他男性都曾经在他年幼的时候强迫他发生性关系。他的家族有乱伦史,真是一个被诅咒了的家族。这对于作者来说是可怕的,于是由于人的自我保护和修复意识,他把当时经历时候的他,比如4岁的时候被外婆强迫时候的他分离出去,这就形成了他的一个分身——4岁的戴维。这个分身永远保留了那个时候的痛苦记忆,年龄也永远不变。而作者本人就可以继续的玩耍、读书,因为那个痛苦的他已经被分离出去了,他甚至回忆不起4岁的时候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但是当作者的儿子凯尔也是4岁大的时候,也可能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作者的分身慢慢出现了。以前一直潜伏的他们纷纷出现了。作者面临崩溃的边缘,辞去了工作潜心治疗。但是他面对的最大障碍是,否认自己,否认亲人对自己的伤害。有时候,他会想,也许他的外婆和母亲根本就没有对他做过什么,而都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他是一个疯子。作者的第一个心理医生艾莉对作者的妻子麦琪说:“对大多数患DID的患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承认和接受一个事实:你过去的生活,并不如你以为的那么美好,你信赖的人,可能做过对你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事情,否认事实,只会让情况...恶化。”

  承认自己是DID患者,承认过去亲人的所作的一切令人发指的事情对于作者是一个困难。但最终,作者终于克服了这一切。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心灵的折磨啊。有时候因为作者不想顾及这些分身而专心从事一件事——心理学的博士攻读,分身们就会生气,有一个分身表现很强烈,甚至用刀子划伤了作者的手臂,而且不止一次。还有一次,用锤子砸伤了作者的手。所以说,跟一大群人共用一个身体真是一件不可思议、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对于作者的妻子麦琪,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每天她不再仅仅面对的是他的丈夫,而是说着说着话就有一个他的分身跑出来接替了作者本人。而麦琪——我非常佩服她。她一直对作者不离不弃,她是一个美丽而坚强的女性。每天对着一个精神错乱的丈夫,还要试图对儿子凯尔来掩饰这一切,这是一项壮举。其实,麦琪完全可以选择更“纯粹”的生活。

  在一群混乱中,作者分身的掺和,家里一片混乱。麦琪认识了安迪——另一个离婚了的男人。他们也约会。一年多后,安迪邀请麦琪和他去度假三天,麦琪说考虑考虑。几天后,麦琪致电安迪,而安迪一听到电话里麦琪的语气就知道答案了:“你不能来了,对不对?”麦琪沉默一会儿。

  “对!我不能陪你度假。”

  安迪叹口气:“你还爱他,对不对?”

  “是的,我还爱他。”麦琪想了想又补上一句,“我一直爱他。”

  两人都不吭声了。僵持了好半响,麦琪终于打破沉默:“安迪,我知道卡姆的病会治好的。”

  “哦,真的吗?”

  “真的!我跟他的治疗专家谈过了。他说,假以时日,卡姆一定可以过正常的生活。我们夫妻可以有一个正常的生活。”

  “麦琪,祝福你了。”

  两人又沉默了好一阵子。安迪先开腔:“麦琪,你不想破坏你的家庭。”

  “是的,我绝不会这么做!我们这个家庭现在已经够破碎了的。”

  “我知道!”安迪说,“我永远得不到你。”

  麦琪没有回答。她不必回答。电话线一下子沉寂下来。好久好久两人都没有吭声,只是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安迪先说话:“唔...我想,以后我们两人不会常常见面咯?”

  “安迪,我们还是可以见面的!我们是朋友啊。”

  “唉,朋友!”安迪幽幽叹口气,就像从嘴里吹出一阵风,把一艘帆船吹出港口,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过了好一会,麦琪终于鼓起勇气呼唤一声:“安迪?”

  “是,麦琪?”

  麦琪张开嘴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就在这一阵沉默中,那搜帆船深陷在海平线下面去了。

  安迪说:“麦琪,什么都不要说,说一声再见就好。”

  麦琪哽咽说:“再见,安迪。”

  以上的这一段让我既高兴又感伤。知道麦琪最终仍然选择和卡姆在一起我很为卡姆高兴。安迪实际上也是一个好人。也许,也许他能带给麦琪更好的生活。我也为安迪难过。虽然安迪在本书中着墨不多。我想,如果我是麦琪,我很难忍受每天还要和老公的一堆分身说话。

  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这并不仅仅是部小说,这就是作者本人——卡梅伦韦斯特博士的自传。连书中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没有做丝毫的改动,和作者本人一样。而这,我想,需要很大的勇气,来诉说自己的疾病史和治疗过程。作者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最终,他主宰了自己的心智、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我想,每一个受疾病困扰的人——尤其是心理疾病困扰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作者是怎样客服这可怕的DID的。虽然他的分身仍寄居在他的体内,但他已经会面对现实和他们友好相处了。只不过书中没有提到,DID的治疗会不会使分身消失呢?还是只是友好相处而已?

  总之,是开眼界的一本书。有的书评认为这是一本恐怖的书,我不这么认为,我想,这是关于心灵探索的书,一本战胜自己的书。

  《24重人格》读后感(七):寻找自己

  到今天,终于为坚持看完了这个最初被当做恐怖小说的故事而感到庆幸。真的很感谢卡梅仑,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不被广泛接受不被真正了解却真实存在的人,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他们只是在现实的时间与空间中拉扯着游走在一个个“分身”中,努力寻找着真正的自己。

  卡姆用他自己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幸福健康的童年是多么重要,告诉我们勇敢去承认现实是多么难能可贵,更让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相互信任扶持不离不弃的亲情。

  如果说前面的故事让我从恐惧到同情到揪心的话,到最后,我终于被这个家庭感动了——对家人深深爱着紧紧依恋着的卡姆,痛苦无助却始终坚持着的瑞琪,可爱懂事的凯尔。

  当卡姆终于敢于面对自己,在梦中与24个“自己”站在海边因白云、沙滩、棉花糖连接在一起时,当瑞琪无论怎样都“一直爱他”时,当凯尔知道爸爸“早晚会回来”时,我已不知是第几次忍不住落下泪水。

  回过头再去看扉页上那句话,才终于明白:

  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都同时既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又塑造着我们自己。

  《24重人格》读后感(八):24重人格的形成

  一个人身上出现24种人格,表面上看起来是很荒谬,很不可思议,很多人非常不能理解这类精神疾病患者,其实出现这种人格分裂很“合理”,因为这是受到伤害后的正常反应。。。

  儿时的那场噩梦般的经历让他受了很大的伤害,但小孩子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也不会像成人那样自我宽慰,把那种伤害尽量化解(说实话,即使是对成人来讲,要做到这一点也非常难)。更何况,他那时还是个孩子。

  所以,在他受到噩梦一样的伤害后,他非常排斥这部分记忆,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后,非常排斥它的结果就是——会把那些非常痛苦的事情完全忘掉。在他今后的生活中,他自己根本不记得曾经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就像记忆中的那部分被拿掉了一样。。。

  但是那部分记忆并没有真正消失!它只是潜藏在他的潜意识中,幻化成为了24种人格。当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与儿时的那场噩梦有关的情景时,潜藏在他潜意识中的24种人格就会跳出来,折磨他。

  而在没有遇到相关情景时,则不会触发潜意识中的那些东西,也自然就很正常。

  可他始终找不到原因,因为他根本不记得小时候有发生过那场噩梦。

  所以,只有通过催眠,唤醒潜意识,这样才能慢慢的剥离出那件痛苦的事。可能就像剥洋葱一样,一边剥,一边流泪,这个过程一定非常地痛苦。。。

  在他的“潜意识”说出了这件事以后,他的“意识”一定不能接受。但治疗的过程就是首先要让他接受事实,无论儿时的那件事多么的令人痛苦,但必须接受,只有让它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才。。。行。。。

  不能改变,那只能接受,包括痛苦。。。

  真正接受了事实以后,才能做进一步的治疗,然后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正确看待所遭受的伤害。。。

  可尽管如此,儿时的那场由于他人的过错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却影响着自己一生。。。那些痛苦只能自己来承担。。。虽然可以用心理治疗来化解,但心底的那种印迹始终是挥之不去的。。。

  现代社会中,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伤害,也许是在童年的时候,也许是在成年后,只是受伤的程度不会有本书的主人公来得那么深,那么严重,但有些伤害,尤其是童年时的伤害足以影响人的一生。。。而童年的经历,大致都与家庭、父母有关,如果要知道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看看安顿的《回家》就知道了。。。

  《24重人格》读后感(九):不过又是一场白夜行

  比遇到魔鬼更可怕的事是,你发现,你自己就是那个鬼。

  不是把他请入家中,不是上演一出浪漫主义的俗套喜剧,燃烛就光,犀破暗室,你在镜中寻找光明宛如向往一场未知旅行,却只撞见自己惊骇而绝望的脸。

  这不是爱伦•坡的恐怖小说,《24重人格》比起纯正的心理专业分析,更像是场文学体的混乱心情笔记。它本身消解的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

  美国人卡梅伦人过中年事业有成,家有如花美眷垂髫稚子,本应人人称羡,可惜他遇上了大麻烦。有什么比一夕变色,自己固有存在的理念信仰全都崩盘更为可怕?因为在那之前,以自我为基点的河流已开始无预警逆向行驶。一切都在失控。

  正如日与月,平常见熟了,也永不会熟悉它的壮美。人的心灵,即便再贴近,你也无法触摸它的深邃与边界。你和我,让我们来照下镜子,看我们究竟有多了解这个看似最为熟悉的自我?

  也许生命在某个时刻总会不经意开始追溯,如果尚未开始,那只是因为时机未至。

  当不知不觉停驻在脚步中,就会重组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也能强行解体你对自己最大恐惧的呼应守则。

  卡梅伦体内突然冒出多达24个的灵魂分身,又称多重人格。4岁男孩,孪生姐妹,8岁受虐儿童,浪子,精灵,强势领导者等等,这些分身一拥而上,此出彼伏,在分裂卡梅伦本体的同时,切割了他的生活。他们纷纷叫嚣彼此忌惮,就像隔室而居却互相未通消息的邻居,某天忽然兴起彼此打起了招呼,这种问安不是彬彬有礼的试探,更像一场剧震瞬间席卷所有。逼迫他不得不去寻找那已经被收拣在匣中的童年过往,被虐待,被伤害,压迫,凌辱,茫然,接受,掩饰-------分裂,首先滋生于无辜本体不得不产生的逃避。

  即使制造出许多的国度来隔离心灵上的重负,只要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就总有办法继续感染继续恶化继续梦魇。这种恐惧,犹如戴上了存在于恐怖小说里的附体面具,与神性狂欢与魔性共舞,却总要在曲终回归支离破碎,收拣自己凋零人性。

  于是,记忆复苏,人为删除的伤害在现实面前无所遁形。人不是电脑,不能一次又一次用系统还原来消灭病毒。卡梅伦必须去接受真实的自己,不是那个体贴风趣的丈夫,不是那个乐观开朗的父亲,不是友爱谦和的兄弟,不是运筹帷幄的上司,甚至不是所有人以为的春风得意的商人。在所有这些身份与脸谱的掩饰下,躲藏着的只是一个苍白无措的受伤灵魂。就像小孩子在固执的掩耳盗铃,分辨说故事中的那个受欺负被践踏的主角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比起不得不寻找下去更为尴尬的境地是,不得不接受,不得不面对,而后因为面对不了,又不得不自欺欺人继续沉溺于逃避。

  生活,带来伤害。这句话其实早就比真理更真。没有人自大到可以说自己铜墙铁壁,水火不侵,大多是象征性的反抗,无法反击时就只能装成若无其事。

  哪怕是创造出多个身份帮自己承担伤害的余震。卡梅伦的挣扎,也其实证明了,身体无法逃避病痛,而心灵无法逃避伤害。

  每个人都在说着面对面对,而真实的面对并不总是只在嘴上夸夸其谈,而是直面自己人生的震颤,是在事件真实的发生时,恰如其分的做好自

  己的应对。这样简单的说法,实行起来,又是多么的艰难。

  这个故事。它不是理性的加减乘除,也并非有着哲学的通透清朗,它不过是个掺满了水分的灵魂,在独自孤寂地与疯狂搏斗,企图重组自己的人格拼盘,因为在那之后,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现在的他希望停驻之地,有一个不能放弃的信念--------更好更真实的与自我和解。

  一株树干上会长出无数枝条,最直最高最壮那个一眼就为人所见,这些所有,才组成了一棵春天的树。折断的枝条,吹散的树叶,都是自我应当消失在风中的部分,是那些想忘不想忘的过去,铭记它们,但不必纠缠。正如书的扉页所说“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既塑造着生活世界,又塑造着自己。”

  人们常常以为黑暗只在夜晚,却从不去看那些白日里阳光射不到的角落。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但只要它没被放出来,所有人都可以假装它并不存在。

  自由灵魂是如此的柔韧又是如此的多维,阳光是如此的清澈又是如此的晦暗,就像行走于其中的人群,是如此的复杂又是如此的简单。

  《24重人格》读后感(十):嘿,你的记忆还好吗

  “他最初的记忆是不是他记忆中的第一件事,或者他记忆中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心理学家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记忆中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阿弗雷德

  最初的记忆真的很重要吗?狗血连续剧里,多的是车祸失忆、跳崖失忆的人,也多的是大声嚷嚷“你没有完整的记忆,你就不是完整的人。”的无所事事主角团。可是,完整的记忆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卡姆封存了幼年遭辱的记忆在他的分身里,从而得以幸福快乐的学习成长、娶妻生子。没错,他是丢失了自己最初的记忆,却也得以逃离黑暗,在阳光下生活了这么些年。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看,他这记忆也丢的值!

  而今,却因为一个两个分身的不甘寂寞,他又得重新面对不堪的过去——面对自己曾经遭受过外婆和母亲两个本因敬重的长辈的猥亵。这样的记忆,找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我其实一直有想过,如果最初,卡姆分身讲述童年噩梦、演绎不堪过去的时候,卡姆的妻子瑞琪能够当机立断,否认这些没有依据的事实,事情的结果又会不会不一样?你知道的,心存侥幸,人之常情嘛!胆小的人,想的永远也是逃避,就像我,就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过幸好、幸好瑞琪选择了直面恐惧,即使这个恐惧背后,是一个家庭更大的痛苦与不堪。

  众所周知,即使是捕风捉影的事情,说多了,也有可能扭曲成“事实”。那么也不难想象,一次又一次从你自己嘴里出来的的讯息,无论真假,即使再不理会,也永远会是你心里的一根刺,不拔就只能生根。

  这个世界是不是公平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个人有过多颓废绝望,就能有多么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与勇气。而曾经的画地为牢,也将在他的不断成长中,一一破除。

  你便看吧,那颓废迷茫的卡姆,看过那盘自愿录制的录像带,听过自己人格的发声,谈过和妻子始终不愿面对的现实后,他不是终于鼓起勇气,要找回过去那个幸福三口之家的男主人吗?这世上的事,哪有什么难与不难,你不去面对,凭什么品评难易。

  你说记忆吧!要么就封得死死的,待到合眼那日,也不要出来作妖。要么就得和卡姆一样,连根拔起,不要让过去,困扰你的现在与将来。

  嘿,你的记忆还好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