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痛并快乐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10篇

2018-02-10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10篇

  《痛并快乐着》是一本由白岩松著作,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3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一):与我们一同成长

  看岩松主持60大庆的节目,是一种享受。10年前,作为资深新闻人,他在电视机前,为全国观众报道了这一盛事,10年后,与年轻的欧阳夏丹并排而坐,多的是一份沉稳,一份淡定妙语连珠,时而逗趣,时而严谨考究。

  “白”,一个美丽的姓,加上高巍的松柏,就成了一个我们眼中的有责任、有胆识的主持人,做电视工作,想必在岩松认为,就是在做人生。人生容不得半点差错,敬畏,是我们的荣幸,岩松就这么当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不断地完善。

  喜欢上这边书,是因为他写给孩子一句话,记得他说,他希望他的孩子要学会宽容,这样长大进了那个有些不纯洁社会,就不会怪罪父母。这般的理解,让我足足立在原地许久……

  岩松的文字厚重的,从头,至尾。从最初希望留在北京到之后在中央电视台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录制与直播,都倾注了一个对工作、对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人的感情,是燃不尽的希望。

  很高兴,与岩松作伴的一丹大姐、宏进大哥、水均益都是很优秀的新闻人,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扶持。有他们,包括后来进中央电视台的人们中国就有了希望。

  食指的《相信未来》,是支持岩松一路走来的一首好诗,也曾在2010第一期《新闻周刊》中作结尾,听着岩松用如此温暖的口吻去朗诵这首诗,心中油然生出感动。如今,作为央视“一哥”的岩松,不管他是否承认,我都祝福他,在未来的10年里,甚至更久,都能作出更好的新闻,他的形象永远高大~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二):清醒人的回忆

  白岩松在电视上文质彬彬,时常表现严肃样子,一幅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其实,也难怪,中央台的新闻主持人有哪个不是这样的吗?所以,当看到他这本书的时候,对于他行文的风格甚至写作的用词丝毫没有觉得奇怪,不就是类似官腔的一种格式嘛。但是,我在他的书里看到写畅销书的人里面比较少见的真诚确切的说是感情。可以看出,他真的非常怀念青年时代也真的喜欢现在的工作。整体来说那些报道背后的故事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他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也蛮令人感动。总之,这是一个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将要走向哪里的人,是在这个纸醉金迷城市,相对还算清醒的人。我喜欢清醒的人,但是,过于的清醒往往会造成跟这个世界的不和谐,往往会变成孤军奋战,也最有可能受到伤害。但愿他一直保持这种清醒,一直保持作为群众喉舌的责任感。而不只是一个传声筒。真的,现在这种关注人性、关注世界从而想做点什么的热血男儿已经不多了。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三):痛并快乐着的白岩松

  白岩松,一个最最崇拜的中国新闻人,他代表睿智理性正直。当然一个到了不惑之年的他对人生的经历与感悟平淡真实语言里却往往饱含着对生命深刻体会。一个从小经历过无数次磨难的他,对于成长中的自己在精神上的榜样

  在他唯一出过纪录着他从大学时代而立之年的自传《痛并快乐着》里,可以让自己,当然也可以让很多看过的人在前面几章就找到自己年少无知时那种模样。20年前的他与今年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迷惘无助,但他最终走过来了,而且完美地阐释了那种冥冥中注定的希望在转角的神奇。始终还是那句: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有走不过的人。几年后的他在24岁本命年所经历的一场磨难,并最终打赢了这场战役。死里逃生之后的感悟是那么的值得细细体味:

  经历过一次生命的挣扎,看重的当然不只是健康和生命的质量。从恶梦里走出,你会把平日拥有亲情友情看得更重。生中有些看似很大的东西变小了,而有些属于生活常态的东西却变得珍贵起来。在我那段痛苦日子里,我现在的爱人当时刚刚和我相识相恋,她一直呆在我的身边,那时的我绝望、消沉,连自己都不相信会有什么未来,但她相信。虽然因为我的沉默她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也话语不多,然而执着地停在我身边就是一种扶持。我当然知道,之所以我能从绝望中走出,她近乎固执地相信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当时并不相信爱情,可和她共同走过那一段日子,我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情感在平时里隐藏与角落,却在危急时刻显现身手。于是这种落魄时的感情让我不得不相信爱情

  我本就不算是一个乐观主义。经历过这一次“战争”就更不是,但悲观并不意味着我每日都是消沉与绝望。过于乐观就会把世界和人生看得很美,而结果往往十有八九尽如人意,于是受的打击就大,挫折感就多;可先把人生看得悲一些,就知道了这条漫长的路上,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苦难在等着你,遭遇了也会以平常心去面对,躲过了更会窃喜。以这样的心态走长路,苦,才不会给我们那么多的打击,我们才会有更多赢的机会,生命之路其实才真正走的乐观。因此,先把人生看透,或者才有希望。

  对于快乐与痛苦,白岩松引述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想法,“人生中,最幸福事情5%,最痛苦的事情5%,剩下的90%就是平淡。但是这5%的幸福又使人们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0%的平淡。”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白岩松一直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新闻工作者,睿智、理性、正直、真诚、犀利。从《焦点访谈》到《感动中国》,再到《新闻1+1》,他在主持和评论的时候永远皱着眉头学者一样的口吻,私心认为评论员的角色更适合他,因为他思路清晰见解深刻。《痛并快乐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白岩松,看到他如何从一个少年丧父的内蒙少年成长为央视熠熠发光的一颗明星,看到他在工作中的努力、挣扎、挫折、成功。同后来的《幸福了吗?》相比,本书更偏重于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叙述。将从业过程中见证的历史时刻编织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以一个比普通民众更靠近一些的目光向我们转述这一切。听过他在耶鲁大学的一个演讲印象很深刻,名字叫做《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在一个又一个的十年里,我们看到了个人以及国家命运的共同成长。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五):追星成了追影

  看这本书是冲着白岩松的名字去的。以为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十一在火车上读完以后才知道难望其项背。

  白自己在书中说到一本好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会合上思考,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中段了打开音乐,无数次中段了往车窗外看,确实让我停下来不得不在书中和他对话一番。

  看完全书,两个方面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是他对弱势群体的理性关怀,二是他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当然这些观点现在大部分都适用。书中言语精彩我不想再累赘罗列他的观点,但是如果有机会我想问他一个问题:每个阶层的成员关心本阶层的利益,白显然和弱势群体不在一个阶层

  ,那是什么让他去“跨界”关注弱势群体呢?第二个他说要是国内发生了“运动”他不是反动派也不是保皇派而是逍遥派。这是一个智者该有的立场还是他有太多无奈

  粗读全书,发现向他学习的想法彻底没有了。不要说追随他的路,即使连个脚印都追不了,远远的只有他的影子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六):新闻人的强音

  很喜欢老白在书中有力度的深刻思考。也许是因为他家里遭受过文革的迫害,因此或间接或直接谈文革的似乎很多。作为一个从侧面了解那段历史,也是个不错选择。书中对此有句话:“什么时候,我们能对那个时代说更多?”直叩心灵

  老白谈了许多,爱好大事,理解,等等。老白在CCTV确实承受着太多。怎样痛并快乐着?怎样调整心扉,正视时代?看看这本书,受益匪浅。很赞同他对于阅读的观点。

  对了,这本应该是主持人的自传中最有深度的一本了,比自恋的曾子墨不知好多少。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七):书评 | 《痛并快乐着》

  我没有看过白岩松主持的节目,甚至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分不清他到底是主持人还是作家。很显然,和有些东西、有些人有更深一层次交集,也是需要一定的时机的。

  初见《痛并快乐着》这本书,就觉着这个标题有言情小说的嫌疑,但看了简介才知道,这是一本自传,记载的是白岩松从一个毕业生再到央视主持台柱的蜕变和历程,书名来自齐秦一张专辑的名字。

  大概书中的某些片段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那就是大学毕业,然后进入社会,成为一名工作人员。我相信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是有阵痛的,白岩松也是如此,在成为一名主持人之前,他也经历了不少的苦难。这本书的文字饱满富有感染力,描述在面对社会这个万花筒的迷茫与选择,在被单位毫无预兆的告知不用来上班,更多的是临危受命,比如澳门回归的直播,比如98年大洪水的直播等,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人的专业程度,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和迎战能力,大概是平日里的练兵以及自我良好的调节能力,所以面对每一次的临危受命都能圆满的完成。

  他见证也主持了人类两千年的到来,作为一名主持人,心境和平百姓是不一样的。我们作为小老百姓,更关注的是那个时代到来的仪式感,就好比每一个新年的元旦,带着新鲜与希望,然而作为一名主持人,要做两千年的直播,将各个地方走进新纪元年方式通过电视,呈现给大家,是要下足了功夫,搜罗了不少的资料才能将一个美好的2000年呈现给大家。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这是整本书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段话,这是白岩松作为一个新闻人,干了好几年的主持,才悟出的道理。在如今看似有些鸡汤,但却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活就不好好干,或因为事小而不为,那也许直到今日,我还会在最初的岗位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从这一点来说,命运的改变机遇的获得,是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开始的。”一个人之所以在工作的岗位上有着出色成绩,不仅仅是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专注认真的工作态度,。作为一个成年人,拥有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基本的。

  三言两语,自然是写不完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但看完之后,我感动于白岩松作为一个新闻人对原则的坚守,对事实尊重。那一份对专业的认真劲儿,以及专业中流淌的人文情怀,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硬邦邦的新闻工作者,而是有温度的主持人。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八):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

  喜欢白岩松的气质和紧锁眉宇间的忧国忧民,就像桐华小说里的那句"受了苦难的人,才能对别人更加的宽容"为了寻找他对这个世界的宽容以及责任感的溯源,所以翻开了这本书,走进别人世界看一看.站在自己欣赏的人的肩头看这个世界,喜欢他的生活态度---永远放不下书和音乐,每晚都有吣一壶茶和自己喜欢的书在灵魂高度对话,即使在他失眠抑郁的那段RAINY DAY里,他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却仍然没有放下对音乐的执着,并对自己说还有音乐最后一道防线,生命就还有希望.喜欢他在面对无数新闻事件,人间百味,无奈辛酸后还能追求新闻的纯粹性.想到一句话"单纯可贵不是因为你生下就单纯,而是你历经沧桑,品透了世间的百味还能用一颗纯粹的心去勇敢的单纯."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九):白岩松《幸福了吗》全本笔记

  心中永远的漂泊感、变换了生 活环境以后的感情生活,

  ==========

  春天过了从来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

  ==========

  也许今天我们在城市中 忘情地拚搏,正是为了明天愉快离开城市。

  ==========

  我终于知道,故乡一直在我心中,现代人在城市中的奔忙会淡化和掩饰一些什么, 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保持着童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我依然固执 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物理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哲学,而哲学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宗教

  ==========

  我们绝大多数人活着,理想如万花筒般复杂变换,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能活着,本 身便是生命中最大的理想。

  ==========

  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这段时间最好是在初秋,日子 总是晴的,却依然有些风,最好微凉,然后在打开门窗的家中,让背景音乐若有若无的 响着,手中终于拿起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书页有时是自己翻的,有时是被风翻 的,看一会儿,投入进去,又看一儿,走走神,困了就打个盹,醒来再回忆:我看到哪 儿了?   这就是我认为的幸福

  ==========

  除去工作中的翻阅资料,生活中的阅读已经变成一种纯粹 的快乐

  ==========

  每一本书就象三宫六院里的嫔妃,而我象皇帝,不知哪一天我会高兴地去宠幸哪 一位。“

  ==========

  许多的电话在 响/许多的门与抽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地慌张/我来来往往我匆匆忙忙/ 从一个方向到另方向/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盲盲盲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忙忙忙盲盲盲/忙得分 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

  看传记不是看人的一帆风顺,而恰恰是看传记中人物在苦难面前 是如何走过的,人生最关键那几步又是如何定夺的。

  ==========

  去文字 书籍以外,流行音乐帮助并提醒我们思考着。当诗歌逐渐死亡以后,优秀的流行音乐在 我们的心灵中替代着诗歌,和我们一起呐喊、沉思、迷醉和思考

  ==========

  我想要 离开,我想要存在,我想要死去之后重头再来。

  ==========

  随遇而安,随乐而安,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便自然欣赏什么样的音符。

  ==========

  正是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音乐如同雨润无声,每时每刻平衡、安静、启 迪着我们的内心

  ==========

  在电脑上游戏,要么孤独,要么快乐的有些自欺欺人,我实在不喜欢对手是个 机器,我希望在游戏中坐我对面的是活生生的人,而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宁愿阅读 或听音乐。

  ==========

  一旦上网,便没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我们会陷在信息的海洋中,成了可怜的网虫,现 代人的真正烦恼,其实并不是资讯太少而是相反,但每一日,我们都渴望信息冲浪,唯 恐自己被世界抛离,但我想,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才会被真正抛离。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十):生命是首无字歌

  一直想看这本书,尤其是大一的时候,可惜在图书馆里没找到,这次我看的是电子版。昨天在回公司的车上看完的。

  以后是我记录的几句:

  1、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

  2、不管是怎样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动选择的日子,只要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迹,回忆时便总是夹杂着一种温情;

  3、只有敢于揭自己短的人才会日益强大;

  4、舆论监督的真正目的,是在初起时把建立社会良性运转机制当做自己真正的目标,而当机制建立后,要监督的则是这个机制的运转;

  5、党的喉舌与群众的喉舌应该是高度统一的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监,改革尖兵——《东方时空》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职业转变和职业成长中几个关键事件,透露出来的是对自己、工作、社会的深入思考,尤其是香港回归直播、98年抗洪和申办奥运。由此我想到的是,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样的机遇是难得的、不可求的。而作者成功的抓住了他,当然其中也有些许遗憾。

  在对幸福的含义进行追问后,文中有一段访谈记录,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学者,能够和他们靠近,对于晚辈都是一种享受,曾几何时,当我看到电视里的水均益、敬一丹从容谦和的采访或做节目,心里萌发的是做主持人,即使是过过瘾,我也学着在对话中去观察他人、反省自己,因此我也记住了孟非说过一句话: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他必不可少的素养是懂得倾听。在本书中,岩松关注我国贫富差距、环保等问题,我想他是在用心倾听,听广大民众,听社会自然的心声。

  在本书中的少女张穆然,让我想起了初中时看过的电影,感人。

  9月22日看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