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6 02:0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精选10篇

  《你的,大大的坏》是一本由周黎明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一):你的,大大的坏 提到的电影豆列

  三只豆列,顺序乃是此书中所提到的电影。极少数几个在豆瓣找不到条目,故略去。所差不超过5个~以供大家加入“待补”目录,哈哈~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二):张伟平是一个好的制片人吗?

  2012年4月15日晚6点半,周黎明携带新书《你的,大大的坏》走进人民大学图书馆,跟人大的影迷朋友和读者朋友开聊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制度。本次活动由后浪出版公司跟人大影协合力举办,众多人大同学和周老大粉丝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聊得十分开心。

  “张伟平是不是一个好的制片人?”这是周老大在讲座前就提出的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在讲座中,周老大首先跟同学们分享了他对电影制片人的理解以及介绍大陆港台地区对制片人、监制等概念使用的纷乱现状。制片人和导演谁更大?中国有哪些称职的制片?署名制片还是监制?executive producer是出品人还是执行制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加深了读者对制片和导演的理解。接着,周老大通过对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和中国的导演中心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对比,使得读者对制片人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有了一个分析的思路。张伟平选用周董参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演出,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启用小沈阳拍摄《三枪拍案惊奇》,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吗?《金陵十三钗》在海外市场是成功还是失败?周老大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个观点,而是带着读者以一种角度去分析看待中国的制片人和现状,并期待一个适应中国电影长远发展的未来。

  讲座后的交流现场非常活跃。观众提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制片人话题。从微电影到中国的类型片,从独立影评人到跨文化影视改编,有一个粉丝提问周老大的人生经历,还有一个学生朋友甚至提问关于自己的电影专业国外留学建议,大家聊得非常开怀。对于爱好电影的读者,周老大建议,无论哪个方面,都要积极去尝试,一定要去做,只有做了以后才会有新的体会。周老大的经历就是一个非常勇于尝试的典范,周老大坦诚自己从内心里是一个小文艺小文青,虽然可以拥有一个在外人眼里非常光鲜的高薪职业,但是“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连数钱都没有快感”,最后还是忠于内心的追求,通过尝试,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畅谈电影的周老大!而本次新作《你的,大大的坏》,就是集结了在《看电影》等处对电影的碎碎谈。

  在本次人大活动以后,周老大还将于4月20日19:00走进清华电影文化月与清华读者畅谈青年与电影的话题,地点第三教学楼3100教室,敬请期待!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三):周黎明携新书《你的,大大的坏》进校园谈电影

  2012年4月15日晚6点半,周黎明携带新书《你的,大大的坏》走进人民大学图书馆,跟人大的影迷朋友和读者朋友开聊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制度。本次活动由后浪出版公司跟人大影协合力举办,众多人大同学和周老大粉丝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聊得十分开心。

  “张伟平是不是一个好的制片人?”这是周老大在讲座前就提出的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在讲座中,周老大首先跟同学们分享了他对电影制片人的理解以及介绍 大陆港台地区对制片人、监制等概念使用的纷乱现状。制片人和导演谁更大?中国有哪些称职的制片?署名制片还是监制?executive producer是出品人还是执行制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加深了读者对制片和导演的理解。接着,周老大通过对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和中国的导演中心 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对比,使得读者对制片人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有了一个分析的思路。张伟平选用周董参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演出,是一个好的选 择吗?启用小沈阳拍摄《三枪拍案惊奇》,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吗?《金陵十三钗》在海外市场是成功还是失败?周老大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个观点,而是带着读者以一 种角度去分析看待中国的制片人和现状,并期待一个适应中国电影长远发展的未来。

  讲座后的交流现场非常活跃。观众提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制片人话题。从微电影到中国的类型片,从独立影评人到跨文化影视改编,有一个粉丝提问周老大的人生 经历,还有一个学生朋友甚至提问关于自己的电影专业国外留学建议,大家聊得非常开怀。对于爱好电影的读者,周老大建议,无论哪个方面,都要积极去尝试,一 定要去做,只有做了以后才会有新的体会。周老大的经历就是一个非常勇于尝试的典范,周老大坦诚自己从内心里是一个小文艺小文青,虽然可以拥有一个在外人眼 里非常光鲜的高薪职业,但是”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连数钱都没有快感“,最后还是忠于内心的追求,通过尝试,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畅谈电影的周老 大!而本次新作《你的,大大的坏》,就是集结了在《看电影》等处对电影的碎碎谈。

  在本次人大活动以后,周老大还将于4月20日19:00走进清华电影文化月与清华读者畅谈青年与电影的话题,地点第三教学楼3100教室,敬请期待!

  4月22日周黎明在库布里克有更加精彩讲座活动,欢迎参与~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四):本书中周黎明的电影简评汇总:

  《光荣的愤怒》(2007):怎么办才能既尊重“游戏规则”,又尊重艺术规则?一般人可能会折中,设计一个貌似合理的转折,但该片偏不,它真的动用了“天兵”,使得影片荒唐到有趣,徒增了一抹黑色幽默。

  《秋菊打官司》(1992):秋菊是古往今来“讨个公道”的典范,不典型的是她那极端顺利的过程。按理说,该片完全可以让包公现身,绝对不突兀,前面有足够的铺垫。但影片棋高一着,当村长被捕后,秋菊发现,她要的公道毫无意义,抑或她要的不是那种公道。影片暗示了中国人解决纠纷的正道不是靠诉讼,而是靠私下调解。所以,这部影片即是对法制的期盼,又是对法制的否定,很分裂,也很讽刺。

  《第九区》(District 9,2009):科幻是外衣,内核在于它的政治寓意。对于南非而言,影片影射了当年的种族隔离政策;拿到美国放映,外星人成了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的代名词——而且一词两义,英文中的“外星人”跟“外国人”是一个词:“alien”。

  近年来,好莱坞最头痛的是为电影找反角。好莱坞最期望的是占领全球每一个市场,但每打开一个市场,它就失去了把那个国家刻画成反角的机会。

  《沉默的羔羊》(1991):出身卑微、从小饱受心理摧残的人更可能出现心理扭曲,而知识渊博、趣味高雅的精英,理应是栋梁之才,而不是社会的白蚁。故事中把两个人物的身份颠倒过来,实属天才之举,至少是极具原创性和挑战性,也是对社会定位和社会偏见的一种颠覆。

  《白银帝国》(2009):一部很有潜力却处理失当的影片。数额巨大的金钱支持、精致的置景、美工、道具,到头来商战部分蜻蜓点水,反而不厌其烦地描写父子抢通一个女人,实在是失策。

  《感谢你抽烟》(2005):一部黑色喜剧,反吸烟的主题包涵在反讽手法中,但它的艺术独特性表现在立场的模糊。

  《为所应为》(1989):在美国影史上地位不低,一般被认为是最优秀的黑人电影。

  《龙城风云》(1943):这是我形成法制观念的入门教材,它教会了我最基本的法律精神:重证据、重程序。影片最后,司法正义受到破坏,但诗的正义(poetic justice,即文艺的道德观)得到了维护。

  《瑞典女王》(1933):电影里最经典的悲伤是嘉宝在这部影片结尾,她的一生的挚爱去世了,她的心如一片悲痛的海,她麻木了,默然了,没有一丝表情。这就是悲伤的极致。

  《修女传》(1959):大段的镜头都在描述冗长的日常程序,但它不是宗教教育片,而在婉转地倾诉主角的内心独白。欣赏这些段落需要特殊的心境,因为它们传递的信息不是剧情,而是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身临其境感。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影片中两个情节,是原著中所没有的——一个是挂灯笼,一个是捶足,被很多人批为张艺谋的“伪民俗”,在我看来却是天才之笔。没有这两个细节,故事依然完整,但艺术性会受损失。

  在我心目中,《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最完美的张艺谋作品,因为他对于视觉形式的高超运用跟影片的戏剧性水乳交融,使之在感性、理性、知性多个层面均成为一部传世之作。

  《蒲公英》(1985):影片简直是给吃拉面的诙谐赞歌,也是日本拉面业的绝佳广告。编导偏偏从这填饱肚子的纯实用活动中,挖掘出饶有兴致的妙趣。

  《入殓师》(2003):影片若只有前半部分,那只是一个敬业的故事。主角大悟能感受到客户的悲伤,但那不是他的悲伤。当他为他熟知的老太太举行入殓仪式时,影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外部动作和内在心理高度吻合的境界;而当他为多年未见的父亲举办仪式时,入殓仪式终于找到了它最初的意义,影片也随之进入感人的高潮。《入殓师》既赞颂了一个仪式,又消解了这个仪式,将它去神化。无论中外,当电影中出现仪式,通常是匠心所在。

  《黑天鹅》(2010):影片用了传统惊悚片的手法,反映尼娜的精神状态,一步一步迈向黑暗,同时又一点一点接近艺术的真谛。艺术的最高境界多多少少带有某种“坏”,说好听点就是“自我”,或曰“自私”。娜塔莉·波特曼舞动时并没有如痴如醉的神态,黑天鹅的爆发更多依靠化妆,我觉得这是一次颇可玩味但仍有瑕疵的表演。

  《时时刻刻》(2002):三条平行的故事线互相没有穿越,但精神上却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她们仨共通塑造了一个关于女性存在和价值的宏大叙述。

  《死亡诗社》(1989):诗人电影中最出色的作品。它是一部对诗的颂歌,通过一位热爱诗歌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让大家领略到诗的妙趣与无穷。片中出现的诗歌均为经典名篇,但全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人物对诗的真诚从老师渗透到学生然后作用于观众。这无疑是诗人及热爱诗歌者的首选影片。

  《悬崖上的野餐》(1975):我心目中最“诗”的影片。它表面上没有诗的特征,没有常见的慢节奏和空镜头,其诗意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一种叙述上的婉转低回和中药般的后劲,如神秘剧情一般不可言说。

  《无间道》(2002):影片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它的黑色元素。主要角色均隐藏着无可告人的秘密和无穷的内心搏斗。《无间道》融合了大量香港警匪片的桥段,但它不是靠追杀吸引人,它的支柱是刘德华和梁朝伟扮演的那两个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的反英雄。

  《杀手》(1956):库布里克成名前拍过的地道黑色片,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颇有看头。

  《杯酒人生》(2004):该片显示出对社会和人声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一种独特的酸涩幽默感。

  《飞行家》(2004):影片不像是一部典型的斯科塞斯作品,它没有老马早期作品的锋芒,非常圆熟,某些蒙太奇段落甚至炫得晃眼,叙事一反常态而极为流畅,如同是大师玩票,大气但少了点发自肺腑的力量。

  《百万美元宝贝》(2004):一出拳击教练、老拳击手和新拳击手之间的三人戏,前三分之二剧情毫无新意,但两个老头之间的戏颇值玩味。待进入第三幕,影片突然掀起《深海长眠》的主题,戏剧之力几乎全靠男女主角的精湛表演。

  《红磨坊》(2001)、《芝加哥》(2002):两部影片在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歌舞片实现了质的超越。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剪辑手法,这两部作品都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节奏和跳跃式思维。对传统条条框框的突破往往蕴涵着一种艺术形式的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赞美爱情的《红磨坊》采用了正统题材,而愤世嫉俗的《芝加哥》则是反叛的。

  《E.T》(1982):在那层薄薄的科幻面罩下,实为一部感人肺腑的儿童亲情片,它揭示了人类需要沟通,跟亲人沟通、跟外界沟通、跟自然沟通。

  《2001:太空漫游》(1968):这是一部大大超越食色性也的杰作,与其说表现人类对太空的兴趣,不如说折射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照。

  《超时空接触》(1997):了不起之处在于把科学和宗教同等对待,对人类所处的地球做了既人文又科学的审视。

  《细细的红线》(1998):独到之处在于的死亡恐惧的内心探究。贯穿全片的空镜头仿佛是人物对天地生死的冥想,在死神随时降临的日日夜夜疏忽闪现在人物的脑海,全然是无意识的走神,但又那么真切自然,没有半点故作深沉。《拯救大兵瑞恩》是入世的,积极向上;《细》是出世的,令人消沉,又消沉得那么美丽。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五):总结N对儿“毫无关系”——来自“姜文:把观众当作恋爱对象”。。。

  A与B,存在怎样的关系,也许不太好说,也可能不太重要;

  不过,好说的,也许更重要的是,什么A和什么B 毫无关系。。。

  1.“我的履历” 和 “我” 毫无关系。。。

  2.“婚姻” 和 “幸福” 毫无关系。。。

  3.“规矩” 和 “艺术” 毫无关系。。。

  4.“懂不懂” 和 “感动” 毫无关系。。。

  5.“SB” 和 “NB” 毫无关系。。。

  6.“桥段” 和 “舒服/过瘾/爽” 毫无关系。。。

  7.“经验/理论” 和 “真正的创意” 毫无关系。。。

  8.“政治” 和 “艺术” 毫无关系。。。

  9.“别人对我的评价” 和 “我” 毫无关系。。。

  10.“自己” 和 “自己” 毫无关系。。。

  。。。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六):亲爱的,电影是商人的,也是导演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观众的!

  太多来不及看的好电影

  我有一位艺术鉴赏眼光毒辣的朋友,总是受不住我三寸之舌的诱惑,被“绑架”进电影院看那些“肯定好看”的电影。每次看完和我宣传的完全不对等的影片,她总是哀叹:“在电影院里怎么可能看到好片!”

  我问她:“《无间道》不是么?《投名状》不是么?《哈利·波特》、《指环王》不是么?”她的回答让我愕然,这些片上映时她很抵触电影院,确实没看过。

  她爱看的电影,都是上不了中国院线的“有料的电影”,所以当《钢的琴》、《Hello!树先生》、《我11》上映口碑一片爆棚时,她极力想终结自己“电影院无佳片”的伪命题,但全都失之交臂。

  三部片都是因为上映时间极短,刚知道就下线了。

  这些没观众缘的好片越来越少,所以她的“电影院”至今看不到好片。我更多的朋友,每个月都会问:“这个月有什么片好看啊?”我答:“《超级战舰》、《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

  这些每个月只准备进影院最多3次的朋友,月月都看到好片。

  当周黎明的《你的,大大的坏》(以下简称《大大的坏》)出版时,我发现了朋友和我之间的区别。不管什么时候,影院内外,我永远都有来不及看的好电影。这是因为,尽管我们都爱看电影,但我们看电影的心态不同。

  影评人让电影更有价值

  我的观影心态,是被周黎明改变的。在周黎明得以走进中国影迷视野的平台——《看电影》杂志个人专栏里,他头一次接受了杂志记者的采访。这位以看片量、个人思想和一流文笔改变了我观影眼光的影评大师,说自己“走向影评之路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至今我仍视之为业余爱好”。这句话在欣赏他的影迷看来,是一句没有炫技心理的平实自述,但对那些为资本家、为票房写影评的所谓职业者,不啻为杀伤力最强的太极一击。正是这些背叛了艺术价值的影评人为一些商业大片提供了文字火力支援,蛊惑了太多想看好电影的普通观众,搞得中国电影市场畸形发展越发严重。

  电影是第七艺术,欣赏门槛最低,但影响力无疑最大。也正因为门槛低,才能让伟大的创造者通过影像广为传播艺术力量。好的影评人的作用,就在于为创作者和普通观众之间架构理解的桥梁。因为导演不方便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有多好,有多少深度。对有些大师来说,他们也不屑于剖析自己。同时电影人碍于“同行是冤家”的行业规则,也不

  便撰文评价其他电影。而好的影评,是最有效的宣传,所以这无形中造成很多有内涵却没市场的伟大电影的流失。

  影评人因此应运而生,他们反馈给导演电影好坏的信息,将好的电影推荐给观众,将烂的电影消化给自己、砸回给作者。让拍电影的以此为鉴,让看电影的知道电影好在什么地方,并增长、延伸观众的电影知识。影评人出自观众,理论上说,每个观众都能发表影评,但只有具备渊博学识、高尚艺术道德的观众,才能写出最有意义的影评。

  最有意义的影评,当不限于专业知识的解析,而在通过评论电影链接社会和文化现象,让电影的艺术性战胜商业性,使观众像欣赏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那样获得感动。

  电影是让人动心的事儿,高级的事儿

  无论你是不是周黎明的老读者,我都想推荐《大大的坏》中最重量级的一章,就是周黎明对姜文、述平、危笑三位《让子弹飞》(以下简称《子弹》)主创的采访。周黎明准备的问题,姜文等人的回答,都证明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对欣赏者的心智有多大的益处。

  众所周知,姜文的《让子弹飞》是2010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但喜欢《子弹》的观众中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同为姜文指导的影片——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因为很多人说“看不懂”。对此,姜文说自己拍《子弹》就是把《太阳》翻译了一下给观众看。姜文把每一部导演作品都当成和观众谈恋爱。他打了个比方,说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国往事》里那个黑帮混混“面条”泡妞时,穿上燕尾服,到了西餐厅,点上蜡烛,叫上一帮傻逼拉小提琴,“面条”是个没文化的人,他这样做就是因为他知道“妞愿意这样被泡”。所以《子弹》就是姜文扮演“面条”,观众扮演“漂亮妞”,他将观众最愿意看的内容展现给他们看,这样大家就都看得懂了。而《太阳》中,姜文就是把观众带到一片草地,没有西餐没有烛光没有小提琴,纯粹就聊天,还得聊出很多感动,这样的恋爱,是“动心的事儿,是高级的事儿”。

  对于观众的“看不懂所以没法感动”,姜文直指是以讹传讹的影评、宣传传染开的舆论。他说,“《太阳》不是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感受。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能力,那他的眼睛对他也没有什么作用”,“你去了西藏感动,其实你不懂西藏为什么是这样”,“大量的感动是建立在你其实不懂的事情上。”

  这让我想起那些让我一看之下感动得无法平静的电影片段,确实如姜文所言,那种感动正是因为我庸碌、平淡的生活中从未见过那样的故事,没有过那样的感动。这种跨越时空地域的感动,你无法解释,也无需去懂,当它出现,你只能为之感动,并感受你的人生因此发生的些微改变,成为一个追求更多此类感动的人。

  懂得电影,享受电影

  很多观众,包括周黎明在内,都看出了《子弹》想表达的不仅是影片中的故事,还有很多对现实的影射。然而对此,姜文和编剧述平都说了一句相当震撼的话:“艺术能量要大于政治。”

  说出这样豪情的话又不显狂妄的电影人,竟然生活在当下这个“国产电影佳作稀少”的国度,之所以姜文等有心拍好电影的艺术家会遇上这种荒诞境况,与其说是商业市场的罪过,不如说是观众的堕落造就了这样的悲哀。如今有多少进影院看片的观众,可以忽视“明星阵容、大投资、大场面”等商业元素,花几十元票价欣赏一部“诚心讲述好故事”的电影?对商业元素上瘾的观众,大可回家看肥皂剧,那里面什么商业元素都有,投资也不比电影小。

  看电影,就是通过好的故事,对生活有更深的体会。好的电影,必有上等的故事和绵密的感悟。

  部分观众所迷恋的好莱坞,旗下那些进入中国市场的或没进入的电影,难道只有商业元素而没有电影艺术么?《阿凡达》的故事让人感动,所以3D技术才能锦上添花。

  《大大的坏》中,周黎明对各种电影、电影人的解读,证明了艺术的能量不仅大于政治,更大于生活。所以当观众从这些影评和影片中获得感动后,对他们而言,无需再慨叹“电影院没有好电影”或“去电影院就是看大片”的片面感受,只要你领悟了电影的意义,掌握了欣赏电影艺术的主动权,等待你的将是影院内外海量的好电影。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七):周黎明人大讲座

  周黎明谈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制度

  2012年4月15日晚6点半,周黎明携带新书《你的,大大的坏》走进人民大学图书馆,跟人大的影迷朋友和读者朋友开聊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制度。本次活动由后浪出版公司跟人大影协合力举办,众多人大同学和周老大粉丝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聊得十分开心。

  2012年4月22日下午库布里克周黎明活动,同样精彩,欢迎参与~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八):在周黎明背后——贾樟柯推荐序

  好莱坞电影的确是横亘在各国民族电影门前的一座大山。无论在电影文化历史悠久的欧洲还是亚洲各地,好莱坞电影都以强大的美国文化作为后盾,在美国经济的推动下畅通全球。而表达本民族命运生存的各地电影,在好莱坞电影面前无一不面临空间减少、市场窘迫的命运。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台湾,台湾电影工作者感叹到:现在在台湾,连香港商业电影都不卖座了,年轻人只看西片。确切地说,所谓西片其实主要就是好莱坞电影。那时,随着美国背景的影城落户台湾,好莱坞电影几乎占领了台湾电影市场全部的份额。最极端的例子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台湾上画前,宣传片使用的竟然是英语旁白。把一个纯粹中国人创作,在中国取景的武侠片包装成一部来自美国的影片,这背后是因本土电影创作颓败,而衍生出来的文化信心的衰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那些经过长期文化禁闭的新兴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出现为当地年轻观众带来美国价值、生活方式及美国梦。

  好莱坞电影流水线生产的工业模式背后,很多作品其实都凝聚了对普世价值的连续思考,这些电影往往又能使用最新的电影科技成果,于是你会发现在好莱坞体制内部,不停地会涌现出一个个璀璨的电影作者,有研究者称之为体制内的作者。好莱坞电影的强势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将一个个复杂的哲学命题——那些涉及人类生存困境,对人类未来做出思考的哲学命题——通过通俗化的方法,变成就算是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故事。于是,好莱坞作为整个电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全球研究者的关注。难怪,无论是在柏林,戛纳,还是威尼斯电影节,每年都会有几部重头好莱坞电影全球首映。

  记得我2008年带《二十四城记》去戛纳的时候,那一阵正是《功夫熊猫》首映。作为中国电影导演五味杂陈。熊猫,中国的国宝;功夫,中国的国粹。《功夫熊猫》却是好莱坞制造。现在,有一种观点是:三大电影节越来越向好莱坞电影倾斜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对以观察电影发展为己任的电影节来说,好莱坞电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电影院买票的时候热爱、拥抱好莱坞电影;在各种理论研讨会上却又都成了反对好莱坞的急先锋。谈到华语电影发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到反抗好莱坞,似乎我们的创作变得因好莱坞而存在,这是一个更大的误区。电影创作原发于作者内心情感。创作不是因为要反对谁而存在。无论喜欢好莱坞,还是不喜欢好莱坞,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对好莱坞都理解甚少。记得有一次和陈丹青先生在北京大学做活动,下面有同学高呼打倒好莱坞,丹青老师轻蔑一笑,说:小伙子先别谈打倒,你对好莱坞了解有多少?我告诉你,好莱坞电影有很多牛逼的地方。好莱坞电影牛逼的地方在哪儿?的确,我们不求甚解,研究的非常少。

  这是周黎明出场之前,铺陈在周黎明背后的背景。

  所以当周黎明携其一系列对好莱坞电影的研究、介绍文章,闪亮登场于中国影评界时,的确有点曙光初现的味道。他在《看电影》杂志的一系列专栏文章,他在各类电视节目做的电影节目,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好莱坞电影文化、了解美国电影资讯的窗口。无论你是否喜欢好莱坞,周黎明对我们都是重要的。记忆中他对奥斯卡奖的理解中肯而敏锐,他在《好莱坞启示录》一文中说: 奥斯卡不是电影业的奥运会,但它也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内部奖。奥斯卡是从美国的视角看到的全球影业,正因为美国电影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相当比例(而不是多加一个“最佳外语片”门类),才使得奥斯卡具有了全球意义。

  今年,周黎明将最新电影文章结集出版,话题还是电影但更能从他谙熟的好莱坞经验出发,扩展到对全球电影工业、本土电影创作的关照。他笔下的“那些事,那些片,那些人”怎么样呢?周黎明在书里等着您呢。

  贾樟柯

  2011年12月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九):当然不止于电影

  本来以为读这类书是不需要什么基础的,其实还是需要,如果不了解相关知识,就好比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站在面前,你却只能欣赏其中一面。实在让人有些遗憾。 这大概完全是看评论类文章的通病了,如果没有了解过原型,也就很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只能高山仰止。人的能力与智慧终究有起局限,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也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东西。 那么说回这本书吧,第二辑的文章带我进入了那个云山雾罩的光影世界,可惜我看不清楚,也看不懂,反而让人有所触动的是第一辑的边角料和后面对姜文的采访。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亦是,从导演到片商自然也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借此角度实在也是关照社会的一个方便之所吧。也能以此看出周大侠笔底有不平的,有见识,冷静,还圆润。 至于访谈,姜文自然还是占了主场,简直要对这个不熟悉的导演路转粉了,活泼可爱,率真自我,起码表现出来是这个样子的。其后不那么显然的世故,也是像他说电影场景一样的,被谈法盖住了。不过这不妨碍他是个有意思的人。 读书能得快乐,兼长见识,算是不错了,对艺术,行业都能多些了解,若以打发时间论,怎么着也是四星吧。

  《你的,大大的坏》读后感(十):怎样做聪明的电影消费者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谈电影

  怎样做聪明的电影消费者

  主讲人:周黎明

  讲座时间:4月22日

  主办:后浪出版、北京库布里克书店

  有人说《人在囧途》有抄袭的嫌疑,它算不算抄袭呢?为什么一部影片在国内和国外的好评度会相差很多?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电影消费者……上周日,国内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就电影中的模仿、价值观等进行了解读。

  看完后觉得上当怨不得别人

  在我身边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不喜欢一部电影,是因为不喜欢这个人,他不应该这样,尤其是这个人不够完美的时候。这其实是犯了美学上的错误,文艺是为了反映一种道德楷模,一种标准?还是为了反映当下的现实?如果是反映现实,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完美的。很完美和很邪恶的人都是极少数,如果一味追求高大全,用这样的价值观来衡量文艺,我不能说这样不对,但是我可以说这样的话,你在文艺方面的选择面就很窄。

  打个比方,有的人不喜欢《让子弹飞》就认为它应该被封杀,而喜欢的影片就觉得不应该。所以关于封杀枪毙,我觉得不光是审查官那里有问题,更多的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有问题。如果我说《失恋33天》该被封杀,很多人都会骂我,因为这部电影很好看,我也非常喜欢。但是如果说《无极》该被封杀呢?很多人觉得应该,说他浪费资源。但是话说回来,浪费是他的权利。虽然这部电影在我们看来确实有缺陷,但是他有没有权利拍?导演当时拍摄的时候,肯定也想拍口碑好票房好的电影,他们不会认为烂片好。你可以不喜欢可以抵制它,但是导演有拍摄的权利。

  在票房和口碑之间,现在的电影人宁愿要票房。因为《钢的琴》有口碑,没票房,投资人将来可能会有所考虑。但是很多没口碑的电影,票房依然很高,比如陈凯歌、张艺谋,即便拍出来的是公认的烂片,还是会有人看。

  我觉得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是可以做到兼顾的,我们不可能不拍商业片,否则就是把市场拱手让给别人。反过来,有人赚到钱之后会去拍一些“让他骄傲”的影片。

  奥斯卡获奖的作品除了《泰坦尼克号》之外,为什么不选当年票房最高的影片?因为他认为这不能代表最高水平,而往往代表最高水平的是那些票房并不高的影片,是那些能够带给人们更多营养价值的作品。

  作为一个电影的消费者,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如果你看完后不喜欢,对我们自身没有特别大的危害,最多损失的就是一张电影票钱。当然一个人的观后感不能作为凭据,但是你去看看信得过的人或者跟你审美取向差不多的人,听听他们的话。再看看说好话和说坏话的人分别怎么说,这样去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八十元的电影票也好,一百元的也好,就不会浪费了。总之,关键的地方在,看电影之前去做一些功课,选择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题材和类别,之后获得比较好的观影体验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有时候很多人去看奥斯卡奖,看完了之后觉得上当了,这怨不得别人,是因为你自己误读了奥斯卡。

  厘清借鉴和抄袭,分辨真实与虚构

  说起电影中的模仿、传承和受启发。前年有一部电影叫《人在囧途》,很有特色,很多人都喜欢看。但是我一眼就看出来,它其实是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电影的翻版,叫《飞机、火车和汽车》,讲的是两个人在圣诞节前要回家,他们是中产阶级,先是乘坐飞机,飞机飞不了,又改乘火车,火车也除了问题,不得已改乘汽车,沿途又经历了很多磨难,中间夹杂着很多笑料。这样看来,《人在囧途》的框架与这部电影一样。相信导演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但他用了这个框架,改成了徐峥和王宝强的故事,故事里的内容完全来自中国本土,因而,我觉得这个是借鉴,而不是抄袭。

  这部影片反映了很多中国社会的现象,中国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比美国要大得多,中国的春运是个大迁徙。

  影片很好,里面有很多手法受好莱坞影响非常深刻,比如有个情节,王宝强在武汉看到一个女的在街上像卖艺一样乞讨,徐峥说她肯定是骗子,但是王宝强把身上的钱给了她,两人为此争吵。从电影中的细节来看,大家可能会感觉这个女的是骗子的可能性大一些。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却给你一个希望,绕一圈后发现这个女的实际上是在帮别人。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实际上是价值观的体现。这是非常好莱坞的一种手法,就是给你一些希望,在遭遇很多挫折之后,他在最后告诉你大部分人还是好人。

  这种编剧一方面是价值观的体现,同时还是商业化的体现。因为要赚钱,他的选择是向上的,只有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故事才会做成悲剧。尤其是设在一个真实的大灾难面前,如果设在当下,就不会这样。

  泰坦尼克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爱情故事和沉船。两者截然分开的话,如果只有沉船,没有爱情,拍得再好也没用。如果把这个爱情故事放在一个常态的框架里面,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票房。很多人以为杰克和萝丝是真实的,但其实故事百分之百是虚构的,反而船上的小人物是真实的。

  具体到国内,《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等都是一个套路,大背景真实,具体的情节虚构。因为这种真实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每一个细节都追求真实,那么拍出来的影片可能有历史价值,那么艺术价值可能会欠缺。

  我看的很多纪录片,大的方向是真实的,但中间也会采用一些故事片的技巧。

  影评人善于发现遗珠,多听听他们的

  我是影评人,经常会看各种类型的影片,当年《魔戒》跟《哈利波特》第一集几乎同时放,我就说《魔戒》比《哈利波特》好看得多。当时就有很多人骂我,但后来《魔戒》的口碑传出来之后,大家觉得是部优秀的作品。对于这样的影片,我是希望站出来替他说话,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好影片,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对于影评人来说,要善于发现一些遗珠,在其中才能发现一种文化中值得保留和推崇的部分。一部影片如果投资够大,肯定会有一个相应的投资预算,花钱做广告。但是如果一部影片只投资500万,他没有钱去做这种工作。如果影评人或者其他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不去推荐,受众就会越来越少,以至于将来投资这部分影片的人也会减少,很多人会直接投资好莱坞。

  但是在中国市场,中国电影能够战胜好莱坞,因为他们的电影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比如最近宁浩的这部东北题材的影片,在北方肯定受欢迎,他拍出来的幽默是好莱坞所没有的。但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我们的电影拿到欧洲,美洲后,当地人看我们的影片,像是隔了一层,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因而一定要先把本土市场做好。

  我们的手脚不能绑得比进口片还要紧,如果把电影比作奥运会,人家穿正常号码的鞋子,我们的鞋小几码怎么行?未来,中国作为电影的大生产市场,跟好莱坞竞争是完全有可能的,结果并不是你死我活,都可以活得很好。

  别总被“引进制度”牵着鼻子走

  有的国外影片确实很好比如《泰坦尼克号》,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影并没有那么好,比如《超级战舰》,时光网和美国的一个影评网站对比结果,前者的“想看”比例是79%,后者的好评率占40%。这部影片在中国的口碑远远高于美国,这其中有原因,我觉得跟我们的引进制度有关,考虑到利益,他们引进商业片,他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社会责任感?

  大家知道,以前好莱坞影片的票房分账比例在13%,而现在提高到25%,也就是说75%的钱是留给发行商等部门。这样就对中国电影形成一种挤压,对我们的观众欣赏口味造成了影响,甚至带歪了。

  此外,这对好莱坞也不是好事,这给我们造成片面的了解——好莱坞就是爆炸、追杀。那些真正有艺术水准的电影登不上我们的大银幕,这对他们也有失公平。他们的好电影不光是《泰坦尼克号》,也不只是《阿凡达》。

  ■文/本报记者刘佳瑞整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