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滚雪球(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滚雪球(下)》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5: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滚雪球(下)》的读后感10篇

  《滚雪球(下)》是一本由[美] 艾丽斯·施罗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7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滚雪球(下)》读后感(一):炒股并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获利高

  道理什么时候看都是对的,理论之树长青吗,但是现实操作就没那么幸运,总是会碰到叶黄花落的时候,总会有意外出现。比如太湿的雪可能会冻成冰,变成圆溜溜的冰球,动作稍慢一犹豫,冰球就从你手中滑走了——该抄底时恐惧犹豫,机会转瞬即逝;或者坡不是很平坦,半途中坡地上一个大坑把雪球陷进去,上不上下不下,牢牢套住;又或者你太贪心,雪球滚的太大,惯性太大,刹不住车,大到你无法掌控,结果轰然滚落坡底,重又碎成雪块——该出手时不出手,到手的利润化为空。这些状况老股民应该都深有体会,甚至是亲身经历。

  就在我写这个东西时传来巴菲特2008年投资账面亏损达到115亿美元的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股神也难逃金融危机的打击。巴菲特坦承:我至少做出一个重大的投资错误,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但也造成了伤害。他还自我调侃地说:“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

  巴菲特应该是成功者了,尚且有走眼失手的时候,何况别人,更不要把他的经验照搬到我们国家来,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的股市更是特色非常,照搬可能会赔死你。中国没有百年企业可供你投资,都是几年河东几年河西,你要与它发生感情永相厮守你就会活得很痛苦。中国的股市不规范,内幕太多,政策干预太多,投机性太大,你如果不顺势而为太过贪心你也会死得很惨。

  炒股并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获利高,智商有时候不如情商更关键。如果更简单的总结一下炒股秘诀,无非四个字:高抛低吸。但是有多少人做到?据统计股市里20%的人是赚钱的,60%是亏本的,还有20%是持平的。而赚钱的20%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掌握了内幕消息的阶层和他们的亲属,真正的散户赚钱的比例更是少而又少。

  我资质平平,炒股10多年,总体是赚钱的,唯一的原则是不要太贪心。07年炒股赚钱的人很多,但出来的人很少,我把本金拿出来买了房,只留下利润在里面继续炒,08年整个股市平均亏损70%,我也损失2/3,但是好的是我只是减少盈利而没亏本金。房价下跌10%,总体还是赚的,至少租金不用付了,也不用付贷款利息。当然这样的操作发不了大财,只能赚点小钱。很多可以赚大钱的股票都不能善始善终,真能从头到尾守住的不是运气好,比如我哥,9千块钱买了900股锦州六陆,跌了一阵还亏了几千块,停牌半年给套在里面,想出都出不来。谁知因祸得福,重新复牌之后改名叫东北证券,乌鸡变凤凰了,10送12,每股60多,最高到过74.88元,一下赚了10多万,不过08年又给砸进去不少;还有一种就是在操控股票的,比如黄光裕兄弟操纵的那个ST金泰,40多个涨停板,好像后来又回到起点了。

  《滚雪球(下)》读后感(二):神奇到不知如何评价

  当然不是指这本书,而是巴菲特亲自写的东西。

  一本书,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了(上)。从整体上讲,不如《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写作的角度不同,作者的水平也有异。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读遍所有关于他的书,可能也只能见其冰山一角。以巴菲特城府之深,他不会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他的投资秘诀的。所以只能从了解他这个人开始,再从相关的各种有关资料中去感悟。说实在的,这有点难。

  读这本书,最好伴着道琼斯半个世纪的走势、他从1957年开始的给合伙人的信及后来给股东的信一起看。读巴菲特本人的字会更快的接近他。看看他最早12年的投资,与道琼斯指数以及几个大型基金的业绩比较,简直就是奇迹。那段时间,他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投资事业的,他那段时间的年龄是25到36岁!

  我始终认为,他的奇迹是伴随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奇迹的。现在眼看着道琼斯指数已经跌破了跨度达十几年的颈线位,谁知道这是不是对起始于80年代初的二十几年大牛市的一个彻底清算呢?如果这样的话,巴菲特会不会也变成他曾经揶揄过的池塘里的鸭子呢?!只希望巴菲特的神话能够完满收场,让资本市场永远充满了对他的颂歌!

  即使从它最初的投资看,那样的增长奇迹不知道谁还曾见过!

  《滚雪球(下)》读后感(三):宅男巴菲特

  终于看完了这本上下两本将近700页的书。当然这是一本投机和投资爱好者必读的书,但里面并没有讲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没有关于这个雪球是如何一步步滚起来的逻辑严谨的叙述。

  作者更多的是写巴菲特从一个小男孩到世界首富的成长过程,和对钱的态度的变化。从积累每一美分到老年的裸捐,感觉像一个武功高手练就一身内功接近人生终点在一下子散掉。

  当巴菲特老年后家人朋友一个个慢慢离去,有一种曲终人散的寂寥,让人觉得不论你有多少钱,作为人都是很脆弱的.70多岁时他刚经历癌症化疗的老婆在一次短暂的度假中中风了,在漆黑的夜晚,救护车要缓缓的在山路中开几十里才能到医院。他老婆已经没有意识,安静而苍白的躺在那,而他只能默默的坐在车里,仿佛蜿蜒的山路永远到不了头。最后他老婆还是死于脑溢血。

  可能正是因为意识到人无论如何富有也不会不朽,所以巴菲特决定把他大部分财产在活着的时候不着痕迹的捐掉,完成小我到大我,小爱到大爱的转变。

  从这一点上巴菲特是一个真正的伟人,而不只是一个伟大的资本家

  《滚雪球(下)》读后感(四):读【滚雪球】笔记下

  继续读【滚雪球】。

  显然,在下册,在80年代开始以后,巴菲特的雪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虽然巴菲特的方法仍然没变: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专注,做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但50岁的巴菲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尔街之王,他的财富也从1978年的8900玩美元猛增到惊人的6.8亿美元。

  进入80年代以后,巴菲特的投资显然开始放慢了步伐。一方面价值投资已经深入人心,市面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壳资源了,另一方面,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奥马哈的乡巴佬投资人了,他的社交生活已经变得丰富多彩,除了继续与格雷厄姆保持深厚的友谊之外,桥牌、高尔夫和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更多地开始进入她的生活,他的个人圈子已经从芒格、格雷厄姆扩展到比尔盖茨和沙伦奥斯伯格,前者称为他后半生最重要的朋友,后者是她的桥牌搭档。在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案中,正是和盖茨的旅行和与奥斯伯格的桥牌让他错过了这个心仪的项目。

  夫人、所罗门和长期资本公司是这一阶段巴菲特的重要项目。

  巴菲特似乎特别得到女性的信赖和护佑。从一开始的多丽丝、苏珊到凯瑟琳格雷厄姆、阿斯特里德、奥斯伯格,再到B夫人,虽然青葱岁月的巴菲特并不擅长社交并屡屡受挫,但在成年以后,却越来越有女人缘了,并得到他们全心全意的帮助。“伟大的女性,照耀我们前行”,看来真是一句真理。

  《滚雪球(下)》读后感(五):两个巴菲特的和解

  爱丽丝·施罗德希望在《滚雪球》中让“作为公众人物的巴菲特与生活中的巴菲特相互和解”,尽管这本被誉为“2009年最重要的图书”里有很多段落让巴菲特感到不适。

  在成为专职作者前,会计师科班出身的爱丽丝·施罗德是摩根士丹利颇受好评的明星级保险业分析师及董事总经理,但她的影响力仅限于特定的圈子。《滚雪球》出版后,施罗德的名字越来越多的和巴菲特联系在一起,这本被亚马逊誉为“2009年最重要的图书”让她成为一个明星式的人物。

  “滚雪球”的过程

  衰老是所有人都敌不过的敌人,即便是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也会老,也会回忆。书店里从来不缺少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无论是投资指南还是财富人生,呈现出的都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但巴菲特向朋友抱怨,没有一本书是他自己认可的,而他希望有这样一本书来记载自己。于是,2003年的一天,巴菲特做了一个与投资无关的重要决定——授权爱丽丝·施罗德成为他的传记作者。

  对向来不喜欢华尔街分析师的巴菲特而言,施罗德是个例外。因为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施罗德与巴菲特结识,她分析师般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巴菲特的喜爱,此后两人成为忘年交。

  巴菲特在电话里非常简明扼要:“亲爱的施罗德,我希望你能来写这本书,我想我并不擅长写作。”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施罗德放下了摩根斯坦利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对巴菲特跟踪观察,翻阅众多他未曾公开的私人信件,并对其周围的亲朋好友实地采访。而巴菲特也主动地向她提供了一份确认两人合作关系的信,表示在采访时她可以向受访者出示。

  施罗德期望通过她写的传记达到一种“作为公众人物的巴菲特与生活中的巴菲特相互和解”的效果。

  “巴菲特对我说,如果听到有关他故事的不同版本,任何时候都应该采纳那个谄媚程度低的。对于这一点,他表现得勇气可嘉。”施罗德说。

  2005年秋天,施罗德的作品代理人大卫·布莱克向纽约多个出版商提交了一份160页的出版建议书。班坦姆图书公司的出版人阿普尔·鲍姆和兰登书屋出版人吉纳·森特雷罗迅速做出回复。此后,两人被要求分别飞往奥马哈与巴菲特面谈。

  “巴菲特要求出版社保证在推广这本书时,不做不实的声明,把他宣传成半个作者。”施罗德说。最终,班坦姆图书公司以720万美元的稿酬获得了巴菲特传记在北美地区的出版权。

  不过巴菲特本人事后的表现,并不如他此前的决定痛快利落。那些有关他曾经失败、人之为人的动情段落,让“股神”颇有不适。

  施罗德承认,巴菲特看到手稿中的某些内容时,他觉得“与想象中自己的形象相去甚远,有些章节读起来甚至充满痛苦”。但他还是遵守了最初的承诺——施罗德拥有书全部的编辑权。

  “书中所有重要材料都有多个消息来源。”施罗德补充道。

  然而,传记《滚雪球》出版后,作为传主的巴菲特并未就此书接受任何采访,“他的表现就像是这本书不存在”。

  巴菲特的一名助理澄清道:“巴菲特因对书中的内容不满而减少推广支持的说法并不属实。至少,这本传记会在2009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销售,销量应该不错。”

  最近,施罗德应邀参加了一次巴菲特的宴会。席间,两人相谈甚欢。巴菲特谈笑风生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众人,他已经不怎么介意施罗德的“揭老底”了,因为“他90%的朋友告诉他,喜欢我的这本书,而且他们认为巴菲特本人也应该喜欢这本书”。看来,两人一度尴尬的关系逐渐进入恢复期。

  让巴菲特不适的段落

  通过《滚雪球》,施罗德让人们看到了巴菲特作为人而非“神”的一面——这个美国老头儿热爱垃圾食品:薯片、糖果、可乐、汉堡,对子女严格,一生都爱他的妻子苏珊,但与另一个女人阿斯特丽德共同生活。

  施罗德认为,正是那段“自1977年,苏珊如何离开他并与他分居的段落”,让巴菲特“不舒服”。而“两人分居之后,各自都有了新的感情伙伴”。

  1952年,巴菲特与苏珊结婚。1977年,两人分居,苏珊搬至旧金山,但始终没有离婚。可以说,巴菲特的婚姻关系是非常规的,正是苏珊安排了自己的一位女朋友阿斯特丽德与巴菲特共同生活。三人长达27年(1977年—2004年)的“婚姻”关系维持至苏珊去世。

  起初,施罗德对此表示怀疑,她认为巴菲特和苏珊维持表面的婚姻不过是做给外界看。直到她亲眼见到巴菲特每天都给苏珊打电话。“情感上,他依然对妻子非常依赖。即使两人不住在一起,但他们的一生还是紧密地联系着。”

  “我的本意是希望读者能明白,巴菲特是在家庭方面做出巨大牺牲的情形下,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在他人生中的很多时候,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不多的,因此他的妻子感到过孤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施罗德说。

  其实,巴菲特的三人婚姻以前也被公开讨论过。1995年,曾为《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罗杰·洛温斯坦出版的《巴菲特:一位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中就提到了这段匪夷所思的关系。只是,这次巴菲特没有料到施罗德会找到并采访那么多了解苏珊生平的人。当然,如果说她这么做是为了达到“巴菲特的公众形象与私人角色和解”的效果,巴菲特或许可以谅解?

  “距离我开始写书后6个月,苏珊被诊断患有口腔癌。当时,我在奥马哈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他给医生打电话,讨论苏珊的病情,询问如何带她就诊、做手术。对巴菲特来说,这是很动情感伤的一段日子。当时巴菲特告诉我,那会儿,他总是哭,需要人安慰、交谈。而且200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务展开得也不是特别好,只收购了一些小企业的股票。当时,巴菲特因为家庭原因,对股市也没有做特别多的关注。不过,那年的股市也不乐观,对巴菲特的投资业务来讲,没有过多的关注可能反而是件好事。”施罗德说。

  苏珊的去世令巴菲特非常忧伤,有两个月的时间,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性格中的刚强最终让巴菲特走出痛苦,而且让他学会了适应和超越。“苏珊在家中的角色空缺后,巴菲特不自觉地替代了妻子的位置。”——正如巴菲特的妹妹伯蒂所言,苏珊似乎把她的力量、情感和慷慨都留给了巴菲特。而他的内心世界似乎在突然间开阔了许多。他开始处理过去一直由苏珊负责的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开始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我愿意做专职作家”

  完成《滚雪球》后,施罗德转行成为职业作家。目前,她的身份是彭博社的专栏作者。

  “和巴菲特相处的经历促使了我职业的转变。他鼓励我写书,鼓励我当作家。巴菲特喜欢我写书的方式,我也愿意做专业作家。现在,我可以充分发挥我曾是分析师的优势,把它运用到写作当中。写作不仅让我对股票买卖发表看法,也让我更多地了解到人的故事,人生体验,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做专业作家时,我的人生体验范围更加宽广。”

  如今,爱丽丝的名字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和巴菲特连在了一起。从投资银行的低调生活转变为聚光灯下的高调,施罗德享受着这份巴菲特给她“新工作”。除了“会收到更多的电子邮件”这一点外,这份工作堪称完美。

  “我接受采访,回答和他有关的问题,巴菲特是知道的,而且我现在收到的信件更多,接受的采访也更多。不过,我不会回答那些本应问巴菲特的问题。我写这本书时,巴菲特就说,我可以接受任何采访,和人们谈论他。他希望我明白,这永远是一份给我的工作。我可以花上余生的时间来接受有关他的采访。巴菲特喜欢别人写他的故事,喜欢别人采访谈论有关他的故事。书是写完了,但我的工作远远还没有做完。”

  爱丽丝·施罗德

  中国依然是“价值投资”的最佳地点

  过去的2008年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4年来业绩最糟的一年。根据伯克希尔股票账面价值和标准普尔指数显示,该公司股价下挫45%。巴菲特的个人资产也从2008年的620亿美元锐减至今年的370亿美元。在2009年2月发布的“致全体股东信”中,巴菲特开诚布公地写道:“2008年我们的市值缩水了115亿美元。”面对颓势,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们“既困惑又遍体鳞伤”,每个人“仿佛都是闯入羽毛球比赛现场惊慌失措的小鸟”。

  即便是巴菲特2008年抄底得意之作的两只股票,高盛与通用电器,它们的表现在2009年也并不是很好。高盛的股指较之巴菲特注资时只是略有增长,而通用电器则让巴菲特损失惨重。

  难道巴菲特错了?施罗德并不这样认为,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足够好的企业总会有业绩回升的一天。

  《新周刊》:高盛和通用电器目前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如人意,巴菲特毅然出手购买它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施罗德:巴菲特告诉过我,在一场危机中,现金加勇气是无价的组合。意思是,如果你有没被占用的现金,并且你是勇敢的,在金融危机时,你会变得非常富有。在巴菲特的一生中,曾有三次这样的时刻。2008年抄底是第三次。而且因为巴菲特一向讲求决策,动作彻底。当高盛、通用面临危机时,他出手了。只要巴菲特认定这家企业彼时廉价的股票未来价格一定是向上走的,他就会对这支股票进行投资。而世界上任何企业,就像经济体一样,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只要它足够好、足够强,这家企业的业绩一定会上升。

  《新周刊》: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即便某些股票暂时表现不佳,但如果从几十年的长远时间来看,它们仍会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人们都能理解“价值投资”,但能做到的却很少。

  施罗德:因为很多人在投资时,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是运用‘价值投资’的大忌。

  《新周刊》:巴菲特通常只会购买自己熟知产业的股票,但他去年购买了中国比亚迪公司的股份,这好像有悖于他的投资原则。

  施罗德:在入股比亚迪的问题上,巴菲特听从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芒格的建议。芒格对能源业非常了解,他很看好对这支股票所做的投资。当时,他们还展示了一辆比亚迪的节能车。车是由一位比亚迪的高管开出来的,巴菲特的一位朋友坐在车里。芒格对比亚迪公司评价很高,他认为,这家中国公司的老总王传福是一位爱迪生加杰克·韦尔奇式的人物——他既能解决科技问题,也能处理其他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正因为有了芒格的支持,巴菲特才下定决心购入了比亚迪10%的股份。不过,他是否会像持有四年再抛售中石油一般对待比亚迪,没人知道。

  《新周刊》:中国经济也处在转型期,巴菲特会把钱投在中国哪些行业?

  《新周刊》:那你个人的看法和巴菲特一致吗?

  施罗德:我比较谨慎一点。尽管2009年年初,中国股市曾回升了48%,但是如果在短期内,股市上涨过快,投资者要小心谨慎。最终投资者应该观察的是个股价值,而不是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

  http://www.neweekly.com.cn/index/newsview.php?id=607

  《新周刊》301期

  《滚雪球(下)》读后感(六):一切都有原因,别羡慕,别嫉妒,别模仿,请阅读请用心!!

  很多描写巴菲特的书都在神化他的传奇,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你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你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看过之后会为你解开层层谜团,想复制他的成功也许并非

  易事,但是却可以给你一个重新思考这个世界、重新思考自我的全新角度。

  一直很偏爱这种人物传记类的书籍,这套书也很详细全面的描写了巴菲特的一生,读起来很过瘾。

  当你知道了巴菲特的特质,了解了他的家庭,了解他所成长的那个年代背景,你才明白为什么巴菲特是

  巴菲特,而你不是。请别带着一点点地功利心去读这本书,别奢望在这本书里找到投资的法宝,你只需

  把他当成一本好玩的小说,为你讲述一个激灵古怪的小孩儿的成长历程。。。

  你明白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武林秘籍可以传授,却有方法和思路可以借鉴,并且这种方法和思路不仅仅可以

  应用在投资上,宇宙万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正所谓的道法自然。

  《滚雪球(下)》读后感(七):声誉的重要性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巴菲特拯救所罗门公司的事情,过程极其精彩,说明了声誉在资本市场的极端重要性。

  所罗门素以贪婪的企业文化著称,一名明星交易员在国债竞拍中采取欺诈手段,而管理层在得知此事后只是采取“吮拇指”的作法,也即应当采取行动时却拖延行事,希望能够把事情摁下去。最终引起了监管机构的调查及一系列异常严重的后果,足以令公司倒闭。在危机全面爆发后,巴菲特临危受命,出任所罗门的临时董事长来拯救公司。

  巴菲特同意与监管机构进行全面合作,认为帮助所罗门规避指控的最好疗法是表现出极大的忏悔之意。如同对待治疗一位癌症晚期患者,用极端措施挖出最后一个癌细胞,哪怕这种措施会让病人更加虚弱。他说:“如果让公司亏钱了,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让公司名誉受损,那我将毫不留情。”在事务管理上,他采取“重要测试”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按规矩办事:“我想让员工都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是否愿意那些见多识广、极具批判意识的记者们在第二天的当地报纸的头版登出你们的违法行为?是否愿意自己的妻儿朋友都看到这条新闻?”

  在选择首席执行官时,他采取如下标准:“我需要这样一个人:他能决定应该告诉我什么、不应该告诉我什么,知道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他会通知我所有的坏消息,因为生意场上好消息根本就不用处理。无论出现了什么坏消息,我都必须知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采取对应行动。我需要道德高尚的首席执行官,他不会因为我打算开除他而陷我于死地。”

  最终所罗门得到了拯救,作者总结到:发生在所罗门中的事情并不只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的故事这么简单,巴菲特用一种反传统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对于那些法律条文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巴菲特并没有卑躬屈膝,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化解了危机。这样的做法触动了人们心中最善良的一块领地:诚实最终可以得到回报,罪恶可以通过善良来化解。

  《滚雪球(下)》读后感(八):做一下广告

  接触股市一年了,没有领路人,独自阅读、观察,价值和趋势,自己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和实践就选择了前者,似乎是冥冥中上帝的召唤,在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声音,加上,一直标榜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追随心灵脚步的人。但斌所言:巴菲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美元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道理,然后用一生的岁月去坚守。不可否认,这句话给了我巨大的触动,错误的道路千万条,我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一试错后再回头,既然有一开始就做对的机会,为什么还要去浪费本就稀少的资源――时间?其实,这也符合我内心深处因为当初对成功学的热爱而种下的种子――走捷径,这种对人生伤害甚大的恶习在投资上让我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因为从来认为从思考到做事方式的不同才能导致结果的不同。另外,我所接触到的将趋势投资和技术分析、预测短期走势等同起来的例子让我对此类行为有种天然的厌恶,然而面对客户时对股价走势解释能力的贫乏又要求我必须对技术分析有所体会,这种矛盾随着一年的阅读和思考渐渐统一起来,一方面更为坚定地相信价值投资,另一方面,因为傅吾豪和陶博士 对趋势投资的本质是跟随的说明,也降低了自己的厌恶感,也许,正如但斌所言:技术分析并没有严重到“人生歧途这么极端”,抛弃偏见,学习趋势,也许正是我将来胜出的点。

  说来有些奇怪,一直觉得自己是赌性很重的人,为何在投资上会选择做乌龟?为何会认可不亏是第一要义?

  在有了结论之后,再去寻找价值投资为何正确的理由就数不胜数了。(1)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大道至简;(2)更符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因为价值投资的逻辑更为合理,是可证的,而趋势投资是经验的总结,在逻辑上是不可证 的;(3)……

  感谢李剑、但斌、李驰、博客巴菲特、陶博士、吕俊,目前,对我影响程度依次可做如上排序,李剑的4篇文章:“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做好股的收藏家”,“严格选股比精确估值重要得多”,“正确把握价值投资的三大方法”解决了我当下的最大困扰――零碎地读了不少文章(以博客为主)、看了一些视频,认可了一些观念,但脑子还是一堆浆糊,不知从哪里开始,如何继续。因为自己是一个喜欢体系化思考的人,总想着先搭起一个框架,然后慢慢地去填充一些正确的东西,这个过程可以很慢,但会让我有前进感。尤其是“做好股的收藏家”一文,花了些时间背下来,然后咀嚼,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

  投资收益来自于分红、股利增长、估值变化

  ‖

  决定股价的最关键因素是持续、稳定、极强的盈利能力

  ‖

  只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司才能做到这一点

  ‖

  首先寻找具备至少一种独一无二优势的公司

  ‖

  往回看(至少5年),它是否拥有极强的盈利能力

  ‖

  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保持多久?:结合财务报表,调查、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持续竞争优势、赢利模式、自主定价权、未来利润增长点、行业特点、管理层

  ‖

  好公司+好价格=好股票,安全边际降低潜在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潜在收益

  ‖

  高估、基本面严重恶化是理论上卖出股票的时机,但必须谨记其中蕴含的巨大不确定性:估值容易让人迷失――你凭什么确定高抛后市场会再给你低吸的机会?;基本面的恶化真严重到无法扭转吗,或者只是市场提供给你的又一次良机?

  如果将来的实践证明我今天选择的正确,很希望能有机会感谢一下这位引我入门的李剑(估计长我30岁)。

  但斌――对价值投资最初的认识来自于他,07年还是他被捧得挺高的时候,一系列的访谈让我对他的博客保持了持续的关注,也买下了第一本和投资有关的书籍:《时间的玫瑰》,坦率地说,这本书读下来收获不大,也许是期望值太高,太急于求成,希望能找到指路明灯,但书中的某些话的确让我印象深刻;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也需要我们通过公开的奋斗来宣讲。08年他所面对的责难和他的应对赢得了我的尊重,这需要坚定的内心,也需要勇气,相比之下,林园有点像个忽悠,也可能只是处事方式有别。

  李驰――同样奉行价值投资,但和但斌提倡的长期持有不同,他会根据估值的变化做一些交易,也因此相对逃顶而在08年依然过得潇洒,他的博客过于白话,总让我有所感,却无所得,貌似比但斌看得更透。

  博客巴菲特――这个博客有着很大的信息量,不少金子隐藏其中,只是让我对博主有了疑问:学习价值投资真得需要关注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保持专注?

  陶博士――最初因为此博客上的公开荐股和趋势投资痕迹而有些反感,后因博主对一些投资家和书籍的评价以及对趋势投资的论述有了认同,准备在适当时候仔细拜读一下所有文章。

  吕俊――他的资料很少,只有一段《资本人物》的视频和博客上的几篇公开采访,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和公募到私募的华丽转身很让人向往,视频中有句话印象深刻:如果说影响股价的因素有10个,投资就是一一去确定其中的9个,然后去赌剩下的1个

  短期而言,市场是投票机;长期而言,市场是称重机――市场是有效的,无论短期、长期,有效的含义不同而已,短期而言,任何和价格有关的信息都会迅速被买、卖双方所消化从而做出相应的交易决定,并最终体现在成交价、量当中;长期而言,市场的有效性体现在股票价值终究会反映在股价上,无论是钻石或是垃圾。

  通读完《投资王道》、《股市真规则》的一半后,接下来如何继续呢?

  有了这样的困惑,想在豆瓣同城上找到上海的价值投资爱好者交流活动,未果,尝试发起一下,以此为前提,形式不限于聊天,大家可以在一起喝酒、唱K、打台球、滑冰……总之就是共同的交流话题+玩乐。

  《滚雪球(下)》读后感(九):现实、梦想和钱

  我记得当我阅读(上)的时候,我还是很被感动的。

  当时在出国之前,自己在财经专业充斥的考证etc浮躁的气氛中一边心浮气躁(例子就是3年大学看的书还没有当时高中1个星期看的书多)一边自我唾弃。questioning myself到底是应该随波逐流,毕竟这是大多数人走的路,还是坚持自己继而做一个在别人看起来怪异的人。

  的当时(上)展示的巴菲特的对于自己的自信和对于梦想(即便是成为亿万富文)的执着让我很受激励和鼓舞。

  周围的人每日谈论的就是钱、钱、钱。但是正如巴菲特在(下)里面的某个部分说过的,他认为赚钱是赚钱,名誉、诚实这种东西似乎更为重要。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我们学校的人没有办法出一个千万,亿万富,但是我可以说能出一个创业者的几率很小。

  我认为从这本书看来巴菲特是真心喜欢“赚钱”这个工作,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但是我周围学“钱”的同学是为了赚钱而去赚钱。虽然外表看起来巴菲特的工作华而不实,但是在内里的是他的专注和热情。而相反看看我周围的同学,我认为他们是表面看起来热情而专注(地考证、找实习),内里却是无比的冲动和焦躁。

  看完了(上)接着就出国窝了一年。1年的经历可以说改变了我很多,也可以说没有改变什么。回来看完相对论接着就在看(下)。这个时候自己不再那么挣扎了,想的是和父母“对着干”,决定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撞南墙不回头。

  (下)里面巴菲特的事业已经进入了稳定期。没有了那么多限制,没有那么多挣扎,巴菲特在我看来不再那么专注于找“烟蒂”而是把自己的兴趣投向了其他方面,当然都还是和金融有关。收购的大都变成了大型公司,于是下就没有(上)那般变化多端和跌宕起伏。

  但是桥牌那一部分和那位世界冠军,让我很是shock了一下。他这样就进入了巴菲特的超级社交圈?无怪乎桥牌是一个”高尚‘的运动了。这也说明了为何很多人学高尔夫,就这样可以结识亿万富翁啊~可口可乐再保险etc他后期的投资一个比一个无聊……

  而巴菲特和他几个女人的关系让我很不明白。同时巴菲特的反应也让我很是吃惊。他不愿意去参加葬礼,他一直哭来哭去。这算是上帝开了一扇门关了一扇窗?

  作者在写巴菲特的时候也都充满了溢美之词,很少看到对于巴菲特的批评,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也很少分析巴菲特有没有错而是不断的指出对手的错误。巴菲特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结尾的”时代巨人“让我觉得未免言过其实。

  《滚雪球(下)》读后感(十):巴菲特的冰激凌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站着一个女人,而巴菲特的背后,站着一堆女人。

  这,不是想谈绯闻,而是关于《滚雪球》中展现的链条——关于这些身为女人的链条,一度在关于他的故事中非常缺乏。但,只有当这些链条连接在潜在失足青年和股神之间,作为地球人的巴菲特才完整。

  浴缸外的世界

  直到自己成了一个老人,巴菲特还是害怕并尽量回避母亲利拉。这种本能反应来自童年。盛怒之下的利拉会不停责骂孩子,“你过去犯的全部错误都会被翻出来”,同样的话一次就能说上至少一个小时,有时长达两个小时。

  好在,赚钱游戏让他分心,这减少了家庭对他的影响。但即使在他成功地于14岁攒到1000美元,巴菲特面对女性还是毫无自信。《滚雪球》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写道:“在和女孩交往方面,沃伦一直是个失败者。”

  事实上,除了精于数字并擅长以此牟利,巴菲特成绩差、逃漏税金、爱搞恶作剧,偶尔离家出走,符合未来混混的潜质,但这种趋势的可能性被两个因素掐灭:戴尔·卡内基的公开演讲课程使他增强了与他人沟通的信心;与后来成为妻子的苏珊交往越来越深,使得巴菲特自信外表下隐匿的脆弱内心终于有人看护。

  “我一片混乱”,巴菲特说,“苏珊看穿了我的部分内心,她如何做到这点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巴菲特自己的概括,他的记忆功能有点像浴缸,“浴缸”里头装满了他感兴趣的想法、经历和事情,而一旦他不再想考虑某件事情,就像浴缸拔掉塞子,记忆就消失了。专注使得巴菲特像咸蛋超人一样英武,但不可忽视的是,“浴缸”之外的生活全部由苏珊照料,而“浴缸”之外的办公室——在基维特大厦八楼外面的办公室里,格拉迪丝·凯泽坐在那儿守卫着巴菲特的门,“保护她的老板,那意味着去做一些他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巴菲特的日益强大,直接受益于他的软弱部分得到“女保姆”的忠诚看护。

  向上走

  在1971年这个时点上,要说有人会预见到巴菲特将与凯瑟琳·格雷厄姆越走越近,那绝对属于胡扯。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基本上类似于前阵发生的两颗卫星的相撞,本质上都是小概率事件。

  大部分经济学说基于人之理性的假说,但从人的交往实际来看,影响却往往源于小事——这些小事常决定一个人对他人的好恶。

  1971年,《华盛顿月刊》的出版商查理·彼得斯接到了巴菲特的电话,请他牵线,帮巴菲特和芒格结识《华盛顿邮报》的出版商凯瑟琳·格雷厄姆。尽管,这一年已是格雷厄姆接手报纸的第八个年头,已对具体业务甚有把握,但周遭的一些高管仍能娴熟地利用她的心理特性实施软性控制。

  “凯瑟琳会让厨师做龙虾。我不会吃,老出错,总也夹不住”,巴菲特其实更愿意她的厨师给自己炸薯条,或者直接去麦当劳帮他买份薯条。尽管来自奥马哈的乡巴佬巴菲特,与格雷厄姆就像两个物种,但两颗脆弱的心之间的吸引力,抵御了这种差异。

  能够成为凯瑟琳唯一信任的人,并且能够不让“坏凯瑟琳”现身,沃伦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附带的成果是,另一些社交通道被打通。

  尤其在遇到9道菜的正餐时——每一道菜都搭配有相应的酒,并且放在固定的餐桌上,而桌旁则坐满了达官和名流人士,以及新闻界的明星记者,巴菲特的“大秘”格拉迪丝说:“这常常让他十分尴尬”。

  然而,即使被龙虾搞得狼狈不堪,巴菲特几乎从不拒绝参加凯瑟琳的这些著名宴会,卡内基课程的鼓励和多年来的历练,使他开始乐于接受一些必要的挑战——尤其在他越来越清楚,作为名人,在资产交易中更容易享有溢价。

  挥别过去

  1978年年初,在苏珊的鼓励下,阿斯特丽德·门克斯不时来给巴菲特做饭、收拾屋子。

  在外人看来,这三人无疑是一个奇怪的组合,正牌妻子远离巴菲特,而每天紧挨着的阿斯特丽德比他小16岁,是一个蓝领妇女。

  但对于爱心爆棚的苏珊来说,当孩子逐渐成长以后,仅做时不时离开奥马哈的巴菲特的保姆憋得难受。而阿斯特丽德知道所有巴菲特所不知道的一切——高级烹饪术、美酒、吃贝类食物的刀叉以及厨师的刀具。

  更大的差异在于,只有阿斯特丽德才能欣然地接受巴菲特作为宇宙中心的相互位置——“浴缸”记忆决定了巴菲特只有处在这个位置上,才能自由地决定随时可以储水或拔掉塞子,对其他俗事不闻不顾。

  阿斯特丽德不是最后一个影响巴菲特的女性。比尔·盖茨是个有趣的反例。

  两位富豪之间交情甚深,且惺惺相惜,但即使如此,盖茨从来没法说服巴菲特使用电脑。但当身材娇小的金发女郎奥斯伯格出现后,这名桥牌世界冠军不但轻而易举地让巴菲特学习桥牌、改变打法,甚至让他改变了对电脑的看法。

  “其实,你可以在电脑上玩桥牌”,奥斯伯格说:“沃伦,你至少应该去试一下,即使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就这样,桥牌和奥斯伯格完成了甚至连比尔·盖茨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名名女性进入巴菲特的生活中,带来变化,而后退去。与此同时,巴菲特的财富以炫目的速度增长着。很难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但《滚雪球》提供了多种视角让你审视股神,包括这些难忘的女性。

  如果说缺陷的话,只是这个书名似乎只暗示着财富数字的滚动与累计。而且比较逗的巧合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作者帕金斯家的猫就叫“雪球”。

  而当更多的维度引入到对巴菲特的观察中,尤其是女性对其气质的影响,莫宁说巴菲特是在滚动着一只冰激淋——不止是财富的增长,还有融入其中的人生百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