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4: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图书进入战争》是一本由[美] 莫里·古皮提尔·曼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一):用一本书抵挡世界的残酷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的记忆都停留在纷飞的炮火、残酷的战役之中,而不同领域的专业也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不同的研究,可是也许战争还有我们都没有见到的那一面——图书,《当图书进入战争》之后,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在二战烽火来临之前,在思想意识层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悄然打响,针对希特勒的焚书行动,美国图书馆协会率先展开了“胜利图书运动”,号召民众为军人捐助书籍,随之而来的是意义更加深远的“战时图书协会”出版发行的军供版图书,这两次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风雨飘摇中的一点火光,不仅让美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认识到参加到这次战争中的角色与意义,也为美国军人甚至是全世界人民带去了书籍的力量,书中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图书管理员们、出版商、作家、议员以及民众儿童等美国各界人士如何在艰难的战争时期为军人们提供他们喜欢的书籍以及为此而做出的努力,而在极富争议的“第五条”法案事件中,我们也可看出图书以及图书背后代表的自由思想与政治事件之间的冲突,而最终图书的胜利亦可看出美国人民对于自由与正义的渴望。

  同时,对于“胜利图书运动”的开展以及“军供版图书”的出版,联接了二战与之前之后的岁月,图书伴随着战争的爆发,也伴随着战争结束,战争结束了不代表着一切的终结,而书的故事也还在继续,并且影响着不计其数人们的命运,而战时的运动对于审查制度以及图书市场的扩大都有着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图书代表着最有力的思想与最自由的观点,并且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都为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改变,因为图书,也因为《退伍军人权利法》,无数军人乐于走入大学,学习更多知识,并因此而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在作者的文字中,我们也同样感受到书籍的力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无法看到希望的时刻,没有任何可供心灵放松以及思想寄托的战场上,书籍似乎成了最原始的也是最坚实的精神力量,它们触手可及便于携带,能让战士们短暂忘却正身处战场,能带领他们走回记忆、走向欢笑、走向希望,并且抵挡住来自环境、来自生活、来自意识形态的绝望与残酷,或许这同样是一本写给书的情书吧。让我们时时刻刻会愿意拿起手边的一本小书,想起它也许曾经在战时岁月走过几多坎坷,微笑着翻开书页,让它带领你走进一个更加自由而广阔的世界吧。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二):思想战争的武器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其著作《我的奋斗》发行量立即剧增。

  同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焚书运动”在德国蔓延,青年学生以“纯洁德国文化”为目的,焚毁了所有威胁纳粹民族运动以及包含反纳粹思想的图书和文献;他们认为,“这些冒犯性的著作、与德国进步相左的思想”,正在阻碍德国变得强大。纳粹党对这场焚书运动大加赞赏,宣传部部长戈培尔亲临现场声援。

  纳粹公布了应该焚毁的图书名单,作者包括卡尔·马克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海伦·凯勒等。据战后统计,欧洲被纳粹销毁的图书超过1亿册。

  1941年底,美国正式介入二战;次年,“胜利图书运动”在美国开展。运动的组织者向公众募集图书,或者印制方便携带的“军供版”图书,运送到前线和训练营地的士兵手中。他们认为,“书时时陪伴在士兵身边,缓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他们与希特勒作战时至关重要的盔甲。”事实的确如此,这批书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士兵在战场上面临死亡和恐惧,这些图书起到了鼓舞士气、转移伤痛的作用,一个水兵在感谢信里写道,这些书“使我的灵魂获得了重生”。战争结束之时,这批图书又成为“欧洲荒漠”上的甘霖,这些国家在战火中饱受摧残,战后仅一个月就得到了数百万册海外版图书——这些图书是欧洲重建的重要部分。

  战争结束以后,退役的军人大多选择了再教育,其中许多注册了大学课程,军旅生活并没有抹杀他们学习的兴趣,相反,他们认真、勤奋、充满好奇,令学校大为震惊。(遗憾的是,由于法规限制,退伍女军人的境况没那么好。)在任何国家,退伍士兵的再就业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难以克服战争造成的心理影响,无法适应工作与生活;“胜利图书运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果说德国的焚书运动是希特勒的亮剑,那么美国的胜利图书运动就是美国公民举起的盾牌。图书作为一种武器,可以用来摧毁,可以用来抵抗,也可以滋润万物。

  图书在真实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思想战争中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一书横空出世,热销300万册;2009年,《中国可以说不》的第一作者宋强参与创作了《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两书的策划人均为张小波),构成了一系列“说不”狂潮。这些书的内容都比较雷同,无非是抨击西方,主张中国摆脱西方影响、领导全世界,代表着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三):一些想说的话

  看完这本书有很多要讲的地方,先说焚书。

  对于二战这段历史,我在教科书上学到的,自己接触了解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焚书这件事,看了这本书再去查一些史料,才知道1933年发生在德国的焚书事件,是我孤陋寡闻了,也是这事儿不去特意关注,确实很少有人留意,所以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二战。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四):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焚书坑儒”的事情,但是鲜有人知道发生在二战之前纳粹德国的焚书事件。即便是在1933年,这件事,看起来也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细思之,哪一场战争不是最终都要渗透到思想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切在历史背景下又变得可以理解。

  纳粹德国想要赢得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是战场的厮杀。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他想要完全控制人们的记忆、思想、漫游、历史,以及未来。

  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每一个大独裁者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历史证明他们都失败了。即便是距离现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大火也没有完全烧掉人们的记忆,直到今天人们还记得这一事件。自从文字被发明后,书籍开始流通后,任何外力都是无法毁坏人们的记忆的。

  而这本书的故事,就是在讲述,当“焚书”被重演之后,人们又是怎么抗争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另一场战争,战场未必见得硝烟,但是对于战争来说,这里的斗争又是具有决定性的。

  在这本书里,并没有真切的描述真正的战场之残酷。我想,在我们和平年代的人,是很那真正的理解和感同身受所谓“战场”的。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就需要看看像阿列克谢耶维奇那样的作家,用白描的手法描述的战争。用“人间地狱”来形容都不足以描述出真正的战场,而“地狱”你我都没有见过,又怎么能知道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呢?身体高负荷、超越极限的透支,目睹死亡现状的各种崩溃,在战场上,人们都失去了男女性别,所有人的美好都消弭了,如果没有图书,没有短暂的另一个世界的神游,到底要怎么坚持下去,特别是面对自己实实在在的痛苦时——或许失去了胳膊、腿、亲人、密友。

  只有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才知道这些军供图书的意义——他们远远大于和平时代图书对于我们的意义。它们就像海斯特白兰面对众矢之的的审判,精神与肉体都受到折磨的现场,如果没有一朵花让她走神,她活不下来。在战场上,书籍能够短暂地将人的头脑带离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哪怕只有片刻,能够远离死亡、深渊与痛苦,那都是善莫大焉。人需要信念活下去,人需要一种美好的期盼,如果现实是折磨,而未来是痛苦,那么生命就成为了负担。战争是残酷的,人必须面对现实,书籍给予人忠于理想、呼唤自由的力量,这力量是任何枪炮都给予不了的。

  在战后,书籍又发挥了另一种作用。当庞大的军队回归家乡时,战时的阅读让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在士兵的心理修复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可量化的,任何人都做不出科学的调查,因为战时的军供书籍,挽救了多少抑郁症、狂躁症、酒鬼等,也不能说获得职业资格执照就是因为战时未曾间断阅读,但是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当我们意识到书籍的力量时,这场战争的胜负昭然若揭。

  书籍没有被火烧光,就像生命力旺盛的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今天的我们,当我们手捧一本本油墨清香的书籍的时候,也许根本想不到图书曾经赢得了二战,爱书之人是如何帮助它们,它们又是如何给予人力量的。

  可是,即便如此,每一本书都值得被珍视,每一次阅读都意义非凡,就像,读了《当图书进入战争》,我们才知道宏观的历史之外,历史书籍记录不下的地方,依然有历史,依然有力量,有感动,有启迪。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五):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本文关键词:二战、图书、多媒体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这两件事的结果是——德国焚烧了1亿本书,而美国向战场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和1800万本胜利图书运动的捐赠书。所以《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从量化的数据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换到现在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美国的图书管理员也好、军方也好,都不会去想着弄那么多书来满足士兵的精神需求,而是跟亚马逊采购一批Kindle外加免费数目。当然这还只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时间士兵们还是需要wifi或免费流量来刷脸书、推特,还得看看视频外加游戏。士兵们享受着多媒体的便利和愉悦……

  然而,这并不会发生。客观上,战火纷飞的时候电子设备靠得住嘛?当你在北非沙漠里执行任务的时候,得带多少个充电宝?另外,估计信号也不能太好,还得是全球漫游的卫星手机,前提是政府能把卫星给你用。主观上,我相信应该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军队都不会允许士兵携带电话之类的通讯电子设备,即便不是通讯类的,具备存储和记录功能的也应该不能随便用。

  所以,貌似还是我们的纸质书最靠谱。反正如果我在战场上,能带本滋养心灵的书,在闲暇时光里,填补上我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助,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儿。而且我不用担心没电了看不了、摔坏了看不了、进水了看不了、中弹了看不了……反正只要我带着它,想看就拿出来看。

  回到二战时期的战场,图书在解决士兵精神空虚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精神上给了士兵们巨大的慰藉,在这一点上肯定要比只能看《我的奋斗》的德国士兵要幸福的多。我估计在我年富力强的生命中应该是很难体验战争的洗礼了,不过通过各种书籍、影视,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极其敬畏。所以当我脑海中想象着纷飞的战火,在没有任何寄托和慰藉的时候,一本抚慰人心的书,真的是可以荡涤心灵的。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六):“军供版”图书----美国赢得二战的秘密武器

  当二战的销烟渐渐远去的时候,可能在美国的某个角落还遗留着一些简装的书籍,它们或许已经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抑或还没来得及被送上战场,战争胜利的消息就已经传来。那些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书籍,很多已经变得破旧不堪,甚至沾染着血迹。但是经历了战争之后,有些书被辗转地带回来,被小心地珍藏,因为这里记录了战争残酷背后的脉脉温情,也曾为战争胜利奠定了不可磨灭地贡献。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七):精神不可抹杀,更不会被磨灭

  本以为这本书是写精神食粮类似的东西,但是拿到手之后翻看之下就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

  从开始独到纳粹的疯狂烧书,以此来企图磨灭国民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控制人类思想,这都是掩耳盗铃。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轻易被控制的,只要不是一个人,谁都无法控制另一个人的思想。看到烧书,抵制作家,驱逐波兰犹太人等等行为,对于知识的摧残和人性的泯灭,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愤恨。

  战争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战争是关于政治的,也是关于民族的,是否有关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战争爆发,全民惊恐,焦虑的心情无法克制,但是战场中人人如此,环境有限,无处宣泄。部队内部开始流传的书籍,无疑给了他们除了饮食之外最丰富的东西。他们阅读,了解除了战争以外的故事,思想被占有被充实,图书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力量。

  即使经过一番波折,图书还是在部队开始流传。印制出符合战场士兵阅读的书籍无非是适应了当下的需求。我认为的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书籍是可以成为:迷你书籍,类似于现代的迷你阅读器,随时翻看,随时收起来。这无疑是书籍史上伟大的发明。

  图书进入战争,其实战争只是背景,此种背景之下,图书的作用尤为重要,给以士兵力量,给战争带来希望。

  翻看到书的最后,是当时被纳粹烧掉的书,都是名作;被纳粹迫害的作家,都是勇士;还有战争士兵列出的需求书单,都是极具价值的著作。做为现在幸福的人,更应该多读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被抹杀和磨灭,因为你永远无法烧掉销毁所有的书籍,即使销毁,也无法抹去它刻在人大脑中的记忆。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八):遗落在中国的美军“军供版”图书

  这是一段真实的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曾于1943年至1945年在昆明停驻,一时间云南成为美军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美军随行中携带有不少“军供书”。70多年后,这些书的一部分辗转流传,仍然存于世上,直到最近又重见天日。发现这批书的,是本书的责编,一位热爱书的小伙子,他无意中在孔夫子旧书网昆明一家网店中发现了开本特别的“军供版图书”30余册,上架日期大约就在本书中文简体版付印前后,可谓因缘巧合。这批经历战争硝烟洗礼的图书,原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未曾注意。 国外一家ARMED SERVICES EDITION主题网站http://www.armedserviceseditions.com/index.htm介绍,军供版图书并不投向市场,只分发给各战场的部队,经历战场的严酷环境目前全球所保存下来的也不多。 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探寻那些漂洋过海、饱经沧桑的“军供书”,它们战时曾给军人以信心,在今天仍不失其珍贵价值。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九):最好的武器最迷人

  高尔基说:“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少年时借其自勉,青年时又觉过于冷硬:书读多了,难道不该使人豁达淡然吗?读过莫里﹒古皮提尔﹒曼宁的《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方才明白,单纯将读书视作乐趣,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幸福,读书丰沛着内心,必要的时候,也会变成最好的武器。

  当纳粹大规模查禁和焚烧图书的时候,美国却在酝酿一场“胜利图书运动”。前有公民响应号召,为美军士兵捐献百万册图书;后有“军供版图书项目”,出版1.2亿本便于携带、适宜阅读的书刊寄往前线,可是依然供不应求。固然,“在反击阿道夫﹒希特勒的‘意识形态之战’时,图书是最为重要的武器”,士气大增的美军也赢得了战争,但曼宁笔下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更让人看到,作为武器,图书是怎样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前线士兵的生活艰苦而单调,阅读起先是一种仅有的娱乐。他们的处境愈是危险和绝望、愈难承受心理的煎熬和肉体的疼痛,愈是需要图书的慰藉——“图书能够帮助战士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焦虑和战争带来的紧张感。”书中描写的家乡故事,像读到家书一样倍感亲切;书中鼓舞人心的语句,带来希望和力量;书中传授的新知,能让疲倦的心重新振奋。一个面临截肢的士兵为前途苦恼,朋友带来的一本海明威读得他痛哭流涕,却也助他积极应对变故。一个滚入狭沟的受伤士兵在连天炮火中等待救援,幸有一册小书令他毫不焦虑。如此便不难理解新书寄到时,一哄而上的盛况了。

  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应对自己的情况,再难解的心结都终会有答案。譬如,战争的残酷让士兵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沮丧的现实:人是可替换的,他们只是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尽管如此,他们却能通过阅读体会生命的价值,并能在“军供版”所选的书目中了解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在于对抗某个国家,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自由。一个有思想的斗士,和一群盲目的乌合之众毕竟是不同的,这大抵就是高尔基所言的“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曼宁为“重量最轻的武器”写下注脚:“有什么武器比曾经被禁止、被焚烧的书更适合用来解放欧洲大陆呢?”

  战争进入尾声时,“军供版”图书还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战后回归社会的就业指导。战后大批士兵重返校园,一个个都变成了“学霸”。他们发奋读书,岂只是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战时养成的读书习惯令他们终身受用,作为“平均分提高者”又激励着后来人。这种武器不再难得,也从不抛弃任何人。

  图书进入战争,尚能谱出如此动人乐章,不禁遐想,倘与其他精彩时光相遇,不定还能擦出多美的火花!

  ——丁酉年读莫里﹒古皮提尔﹒曼宁《当图书进入战争》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十):图书谱写的另类二战史

  文/王绍贝(自由撰稿人,汕头)

  《当图书进入战争》一书谱写了一个另类的二战故事,讲述了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主旋律,又符合今天中国提倡读书的正能量故事。 本书开篇就是大场面,写了1933年德国纳粹党举行盛大游行活动,成千上万的学生游行者把堆成山的不符合纳粹意识形态的书籍点火焚烧,有8万名观众观看了这个仪式,学生组织代表发表演讲,他说,为了纯洁德国文化,必须焚毁所有威胁纳粹民族运动的“非德意志”图书。图书被一本接一本烧掉,人群欢声雷动,似乎他们正在观看一场体育盛事。书籍是思想的载体,然而最明白也最害怕思想的威力的却是独裁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