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6 02:08: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是一本由[意大利] 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1.60元,页数:4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一):写作和阅读存在于游乐场上

  相对于很多混乱的,碎片式的后现代小说,卡尔维诺已经算得上很仁慈了。

  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卡尔维诺这一篇《寒冬夜行人》只能称其为写本,而非读本。读本是清澈的、明确的,带有强迫性的。而写本则是邀请读者加入合作。并且让他们自行探索门径。

  关于阅读

  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和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你下面写的,或者你下面读的是什么。你阅读了A,就在这一刻错过了B,你写出了B,就不再能同时拥有A。

  如同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那样,写作、阅读或者生命,无一不是如此。所以许多后现代的小说家们在最大程度上,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回到《寒冬夜行人》上,十个故事的开头,不设置更多的东西。已经是突破。

  传统的小说,不是说不好,而是说它写了多少,你接受了多少,都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在某种意义上, 一个线性的,完整的故事,影响读者的同时也禁锢了想象。想象是无限的。卡尔维诺有意在这篇小说中引发我们最大程度的想象。他说:“小说中未言明的东西比言明东西更加丰富,只有让言明的东西发生折射才能想象出那些未言明的东西。”

  小说的开始,一位男读者发现刚买的书竟然装订出了问题,很恼火,想去换一本新书。当然换到的书永远都不是他想要的那本书,多次的阴差阳错,男读者没有一次能够如愿读完一整篇故事。十个故事的开头也由次而一一呈现。

  卡尔维诺是个相当高超的小说家,他先让读者沉浸到他写的那十个故事中去。男读者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阅读的时候,两种阅读合二为一,同时开始,同时被切断。所以渐渐的男读者不再是小说中的主角,而我,也不再是一个只管阅读的局外人。卡尔维诺用巧妙的方法,使男读者和现实读者之间出现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他模糊了读者和书中人物以及作者的界限,模糊小说和现实的界限,也模糊了小说本身的轮廓。

  在《寒冬夜行人》这里,阅读的惯性被打破了。我们这些人,长期以来,无论是对一部小说投入多么大的感情,都只是被动的受者,从没有过参与小说过程的体验。身份模糊后,追求结果的方式比原来辛苦多了,如果不要求纯粹的阅读快感,这种体验,还是很值得获取的。

  关于小说

  我们大多数人谈到这部小说都会从结构方面来探讨,并置的结构是这部小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为什么卡尔维诺设置了十部小说的开头给我们?为什么每一部小说在最精彩的时候就停止了?

  所谓的绝对时间概念,有一个著名的阐述是这样的:

  猎手去森林狩猎。突然,一头雄狮张牙舞爪,向猎手扑来。猎手急忙弯弓搭箭,向狮子射出一箭。雄狮纵身跃起。羽箭在空中飞鸣。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这一瞬间以后,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张开血盆大口,咬断猎手的喉管;也可能羽箭射个正着,狮子挣扎一番,一命呜呼。但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之后的事件,也就是说进入了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至于狮子跃起与箭射出以前,那时发生于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任何小说都存在于叙述当中,也就是说一本书从前往后翻,本来就具备一种时间性的顺序。但从诗学意义上来说,时间成了某种形式,能够被我们感知。在这个角度上,绝对的时间就出现了。卡尔维诺刻画了十个时间零。他把十个小说放在十个瞬间的、绝对的时间里。每一个小说是悬浮的状态,从这里开始,读者和作者都可以展开无穷的想象,把小说延伸到各个地方。

  在后现代主义中,整个世界都是无序的,混乱的, 自然,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在卡尔维诺这里,时间一时间二并不重要,负的时间段也不重要,因为它们不确定。只有时间0,在一个瞬间,在某一个点上,存在着绝对性。所以,作家所做的,不是给自己的小说创作一条发展的线,而是为小说创作绝对的0度。另一个方面,卡尔维诺自己说,很多小说第一章开头的魅力,在以后的叙述中很快的消失了,因为开端不过是一种许诺。对后面的故事及其可能的种种展开方式的一种许诺。”所以他决定只创作开头,至于说小说的生长过程,这种无限的可能,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叙述者,通常着力描写线性的故事,故事会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下去,也就是女读者所说的——看到一棵书的生长,它的枝繁叶茂。卡尔维诺却把写作热情聚焦在故事的时间零上。

  对于绝对时间,我肤浅的理解的是影像被固定在照片,电影被定格。但放在小说中,当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时间的0度到底有多久,负的时间是在那里结束的,0的界限又在哪里?我觉得这可能是小说比视觉艺术更难把握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或者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学习如何控制那个瞬间,不至于让她划向时间一、时间二。

  寻找十部小说的过程,看似一场追踪游戏,其实却是智力题。小说在每一个读者那里都拥有向正极滑去的无数种可能,这一点,已经完全超出作者的控制范围了。所以,卡尔维诺说,“凡是阴谋最后都会摆脱首领的控制。”当阅读者的想象开始蔓延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

  卡尔维诺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对他的每个绝对0度的故事展开想象,他更多的是站在探讨的意义上去引领我们关注小说的本质。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二):断章

  《帕洛马尔》 卡尔维诺

  一二三

  生命只有一二三种形式,你的如此,我的如此,世界的也这样。

  组合的形式是卡尔维诺纯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寒冬夜行人》里不同章节小说的连缀、穿插与错位;《看不见的城市》中的相近、相差、相存在;《帕洛马尔》的繁琐与简洁,《命运交叉的城堡》里的交错、铺陈,狭隘与升华……失去组合就没有世界,正如卡尔维诺相信世界的存在有一部分是基于26个字母之上的。

  一是生命自然朴素的原始存在。阅读以相信为主。

  与二相对的是生命存在的虚无或者说是虚无的存在,阅读以颠倒的反观为主。

  至于三,则是生命跳出了所谓虚无与存在的概念上的一种存在。当然卡尔维诺觉得自己还远远达不到。阅读以遗忘为主,忘我,忘卡尔维诺,忘阅读,忘世界,忘宇宙,忘遗忘。

  《寒冬夜行人》 卡尔维诺

  寻找隐喻的谜底

  “卡尔维诺的使命是要使我们所处这个正在死亡的世界里头发明一种交合的巫术,让轻灵的、看不见的精神繁殖、扩张,最后形成一个魔法王国。”残雪如是说。

  寻找隐喻的谜底,一个有我没我的寻找,一个存在在形式嬗变中的隐喻,以一个追求宇宙之上宇宙的谜底。谜底是——

  寻找。一种寻找,寻找柳德米拉,寻找马拉纳,寻找一些称谓,最终是为了寻找“元小说”,寻找故事的真正肉身,虽然你在她体内。

  隐喻。隐去的比喻,因为无法言说,所以选择隐喻。读者是一个隐喻,我是一个隐喻,小说是一个隐喻,它们的关系更是隐喻。我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准确的隐喻。

  谜底。如果说谜底是什么。我们有我们的,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也不是我的,我们的都不是卡尔维诺的。

  《美国讲稿》 卡尔维诺

  诺顿诗论,这四个字就很吓人,更何况再加上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

  卡尔维诺的小说理念是一种构造艺术,相信艺术,生存艺术,最后是一种风化艺术。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三):造书之人

  记得我有一阵子读书是“一口气儿”式的,读某个作家,就一口气儿把他的很多作品读完,我一口气儿读完了王小波,一口气儿读完了村上春树的所有长篇,又一口气儿读完了加缪什么的。我记得卡尔维诺也是在我一口气儿的时期读的,却不知为什么,停在了《寒冬夜行人》这里。不过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关于读书的神秘真理:就是,到了合适的时候,会有各种明示和暗示告诉我该读的书。比如突然有一阵,风格完全不同的几个人却同时对我说:你一定要读加缪;比如突然有一阵,我不论翻开什么都看到人们在谈论艾柯,弄得我非读不可,不读难受。最近就是因为一些感召,弄得我一定要读读《寒冬夜行人》,这也说明现在才到时候。

  有人(经验读者们)能够给10个故事对号入座,因为很多故事都有模仿某些特定作者和风格的痕迹。举最明显的例子,“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有着非常浓郁的日本文化风情,让人想起川端康成;“在空墓穴的周围”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意思,不论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叙事方式都令人想起《百年孤独》……对于急欲知道下文但永不能如愿的读者来说,这些故事个个不同又非常相似。

  这是多么浪漫的场景,这是热爱阅读的人最充满人情的理想。

  对于不同的读者,有很多不同的《寒冬夜行人》。甚至人们读出的东西,远比作者希望表达的还多。我看到的是,为阅读而阅读,最终从隐蔽的虚假中发现真理和从真实的话语中发现虚伪,这是对阅读者的最高的赞颂。借“作者”弗兰奈里的话说,作者淡化成写作的机器、没有个性的人,与小说里的作者完全不同的人。众多书评说的没错,这毕竟是献给读者的一本书。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四):第一次阅读卡尔维诺的后果

  看完《寒冬夜行人》让我无话可说,没看几页已经对老卡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俯首帖耳了,用火星文表示就是ORZ,用网络语言就是PF,用周星星的话就是I 服了YOU,但谁知之后卡尔维诺还是不依不饶地、彻彻底底地将我调戏了一番,调戏得我是体无完肤、晕头转向、胡言乱语、高潮连连,安插在小说中的十个不同小说的开头犹如十段风格迥异的催情音乐,让人情欲高涨,饥渴万分,头脑中早混淆了置身的空间,不断变换、颠三倒四的人称转换更似灵肉欢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你是女性就要更加当心,虽然你成为卡尔维诺的洛丽塔有点困难,因为他是重家庭观念的意大利男人并且他已经有一个家庭,“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战局不太可能形成,但他欲擒故纵的行文极易使无知少女落入他的圈套,并欲罢不能、欲拒还迎,极有可能造成暧昧关系。《寒冬夜行人》是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慢慢地将男女读者们通通吞噬了,来到卡尔维诺的王国,来到追求无限、无限追求的世界,来到这本《寒冬夜行人》已经被扔到的不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时空不分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的思维无限、无限思维,再将我们自己扔到另一个空间,扔到我们思维能到的地方,扔到连卡尔维诺思维都不能到的地方。这样就认为你已经摆脱了他吗?不可能,对一个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作者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他的思维触碰不到的。我们只能在充满卡尔维诺的气息的以太中任其调戏、任其玩弄,算了,我们认命吧,我们不是对手,孙猴子是永远飞不过五指山的。

  大家可能以为我神智不清了吧,其实以上都是瞎扯蛋,不过由衷的敬佩之情倒真千真万确的,尤其喜欢老卡在第二章扔书、《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第七章男女主人公相互“阅读”等章节的描写,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尾:“我这就读完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怀疑这个《寒冬夜行人》是指哪个?是真的这本书呢?还是又一轮开始的“颠沛不堪的旅行”呢?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五):河蟹之后,继续低头玩摘抄~~

  上一篇摘抄(卡尔维诺语言的碎片1)在同步到豆瓣九点和书评的时候,被咔嚓掉了~~是我太笨呢,还是各路神仙太精明?我在想,我是否应该学聪明一点,去遵纪守法。问题是,请告诉我,我哪儿不符合用户守则了,哪儿呢?天知道。

  低头继续玩摘抄:

  3、你作为读者,现在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这位妇女身上了。其实你在几页书之前就已经在她的周围转悠了;我,不,作者也早就开始围着这个人物转悠了。你早就希望这个幽灵能像其他小说中的幽灵一样渐渐现出人形,正是你的这种期望促使作者向她靠拢,也促使我(虽然我心里另有烦恼)走向她与她交谈。虽说我们开始谈话,但我应该尽快中止我们的谈话,应该离开她,从她的身边消失。你一定很想多了解些她的情况,想知道她的模样,可书中告诉你的东邪却很少,她的面目仍旧被烟雾和头发遮盖着,必须从她讲上面那句话时不无痛苦地撇一下嘴的动作中理解什么事使她感到痛苦。p21

  我在清理自己为什么会被这段话吸引的时候,才发现,卡尔维诺对于技巧的使用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在不到300字的篇幅里,至少有四位角色出场:作为第二人称的读者、披着神秘面纱的妇女、作为主人公的“我”、作者本人。四位角色在小说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尤为复杂。能在寥寥数语中展现这四位角色带出的严肃话题,这样的工作非卡尔维诺莫属。

  “你作为读者,现在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这位妇女身上”——这句话是作者下的一个套,让你觉得作为读者的自己才是文本的唯一主体。凝视的目光,是读者的目光。其余的角色,只是你的目光所及的对象,用某种术语来说,他们是客体。看到这里,我扬扬头,伸伸腰,洋洋自得,自大的主体不断膨胀——膨胀到极限,一种令人飘飘然的体验。

  “你早就希望这个幽灵能像其他小说中的幽灵一样渐渐现出人形”——看起来,读者在这里仍是作为主体在期望,而且似乎这种期望还推动着作者将小说按照惯例发展下去。但是,莫忘记了,这种期望本身都是由小说激起的。一旦你开始毫无意识的将自己作为主体在体验、在思考,那么你就陷入了小说的圈套中。你似乎已经分不清现实和虚构了,因为你已经把虚构的妇女当做了现实中的人物,作者只需把她的面纱揭开,她便一览无遗展现在你眼前。而实际上,谁都知道,并没有妇女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物。这里并没有揭示,揭示意味着将一个既有之物的帷幕褪去,这里只有堆砌,在一个虚空之上,不断地做加法,使人物形象丰富起来。作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明明在做堆砌的工作,但是让你以为他们是在揭示一个已有的东西。

  “你一定很想多了解些她的情况,想知道她的模样,可书中告诉你的东邪却很少,她的面目仍旧被烟雾和头发遮盖着……”——亲爱的读者们,现在你还认为你是主体吗?卡尔维诺开始耍滑头,你想要知道吗,你被吸引了吗?呵呵,就是不告诉你。你只好急不可耐的往下看。

  关于神秘女子——被烟雾和头发遮盖的面目。这个是我们幻想中的恋人的形象,他们总是若隐若现地撩拨你。你倾心于他们,但有时又不免恼怒,有求而不得的失落。你试图转身离开,但是他们却像幽灵般,成了你情感起源处永恒的牵绊。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六):寒冬夜行人在迷宫

  卡尔维诺在70年代后期开始转变其寓言式的小说风格,除了小说的内容仍然是充满想象的超现实描写外,小说的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奇特,作家有意对小说的形式进行实验性探索,作品也很多地蒙上扑朔迷离的怪诞色彩,《寒冬夜行人》就是卡尔维诺此类作品中的杰出代表,是卡尔维诺富有想象力的探索结果,被公认为属于后现代派风格,具有了更多的实验追求,是一部实验主义作品。关于其实验主义性质,大可体现在四个层次或侧面中。而在论述之前,则须对小说内容进行概述:

  小说以《寒冬夜行人》一书出版发行作开端,运用少见的第二人称,一开始写小说的一位男读者:“你”,欣喜地购得此书,急不可待地打开阅读,正看到故事的紧要关头,却发现内容前后连接不上,无法看下去,于是“你”到书店要求更换。书店老板解释说他已接到出版社通知,是小说装订出错,把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与一个波兰作家巴扎克巴尔的小说《在马尔堡市郊外》订在了一起,答应更换。因“你”已被巴扎克巴尔德小说吸引,于是换得《在马尔堡市郊外》以继续读。同时,“你”在书店里遇到一位同是要更换装订出错的《寒冬夜行人》的女读者,柳德米拉。于是,男读者“你”在阅读为寻找《寒冬夜行人》而得到十篇无关联的小说开端的故事中,又穿插了男读者与女读者交往和结合的故事。

  实验主义作家均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实验”,所以实验主义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实验方法。而《寒冬夜行人》中的实验主义性质,首先体现在小说中运用的观察和实验。据自然主义代表文学家左拉在《实验小说论》一文中的论证:“小说家既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他照观察到的那样提供事件,确定出发点,建立使人物活动和展开现象的坚实场地。然后,他作为实验者出现并进行实验,使人物在具体的情节中行动,通过情节指出,事件连续的发展过程完全如研究对象的决定因素所要求的那样。”在《寒冬夜行人》一书,作者既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甚至小说主人公“你”也是一样。小说几乎始终是一个为了看到结果的实验,卡尔维诺似乎是为了验证一个定理:“古时候小说结尾只有两种:男女主人公受尽磨难,要么结为夫妻,要么双双死去。”由此开始,卡尔维诺观察到的基本“事实”是,男女读者为寻找《寒冬夜行人》而结识和恋爱,在寻找过程中不断出现波折,也始终保持着悬念,最后男读者决定和女读者结婚。在小说中,卡尔维诺一选定男女主人公围绕《寒冬夜行人》进行的爱情故事的主题,便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建立他的实验,也就是使男读者经受一系列的考验、周折,让他经历某些环境,从而指出他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在小说中,男读者继续阅读更换得来的波兰小说《在马尔堡市郊外》,但不久又因印刷错误而没法继续阅读下去,当发现手中的小说既不是卡尔维诺的新小说,也不是波兰小说,而是辛梅里亚语的小说时,他和女读者柳德米拉决定到大学里找教授请教,可是不但没请教出个所以然来,而且还使男读者阅读兴趣转向了另一本无关联的小说上,后来小说又出现与之前相同的问题,男读者又转折来到出版社寻求答案。而在与出版社编辑的谈话中,男读者发现,这一次次的挫折时由一个叫马拉纳德译者造成的,因马拉纳曾与柳德米拉相好,而柳德米拉喜欢看小说,于是他就觉得小说作者是他的情敌,所以他期望通过模仿、拼凑各国的小说使小说作者的形象模糊不清,这样柳德米拉阅读时就不会使他感觉到她将他遗忘。男读者后来从出版社中有关马拉纳的各种手稿、书信中了解到,马拉纳可能隐藏在南美洲某地,于是决定前去寻找,几经周折,始终没没结果,也没找到自己期望找的小说,只好返回。最后,男读者在家乡的图书馆中与其他读者讨论时得知古代小说结尾的定理,于是决定与柳德米拉结婚,而他们的故事也在两人新婚夜阅读《寒冬夜行人》中结束。

  由上可见,卡尔维诺将人物安放在由他控制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实验,然而,卡尔维诺并非只是将小说的“事实”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而是直接介入其中:在小说中,卡尔维诺在多个地方曾以作者的身份跳出,如在第一章后的小章节《寒冬夜行人》里,卡尔维诺写道:“虽然你对我的了解仅此而已,但足以促使你把你的一部分与这个你所不了解的人物‘我’联系起来。作者也是这样,虽然他不愿谈论自己,他却决定把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称为‘我’,……作者和你一样,写下这个‘我’字时,就把他的一部分与这个‘我’联系起来了,把他感觉到的或想象到的一部分与这个‘我’联系起来了。”卡尔维诺无疑是既作为观察者又是作为实验者存在的,而实际上,小说中的主人公男读者“你”又何尝不是:他一选定文本《寒冬夜行人》进行阅读,便在阅读中及阅读外观察到的、体验到的事实出发,他的思想促使他行动,而他的行动又随着环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在书中,男读者“你”有时还要在作者的安排下转换角色,男读者“你”时而是书中体验一切的主人公,时而是那个俯览书中一切(包括男读者“你”的思想行动)的现实中的读者。

  《寒冬夜行人》的实验主义性质,其次体现在小说的整个创作过程是不断采集事实,然后研究事实的内在关系,通过改变情况和环境来影响它们。具体体现就是上面的论述中提及的男读者的思想和行动随环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卡尔维诺在小说中不断让男读者面对各种事实,不断改变男读者面对的情况和环境,从而推动其思想和行动的近一步发展,这与作者和小说主人公的身份转换道理相似,因此不作赘述。

  《寒冬夜行人》的实验主义性质,第四层次的体现在于卡尔维诺在其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性理智。在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实验手段中,所谓“元叙述”是其中最常见的因素,而当一部小说充满元叙述时,就成了元小说或叫超小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不是真实反映生活和现实,而是直接承认小说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卡尔维诺在该小说写作过程中不断刻意表明文本虚构性,不仅涉及到小说的形式、内容、语言和作用,而且涉及到作者的创作态度和读者对小说的要求,甚至分析了小说的印刷和装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不但点明小说是“串味儿”,还说:“我真想写一本小说,它只是一个开头,或者说,它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开头时的那种魅力,维持住读者尚无具体内容的期望。这样一本小说在结构上又有什么特点呢?写完第一段后就中止马吗?把开场白无休止地拉长吗?或者像《一千零一夜》那样,把一篇故事的开头插到另一篇故事中去呢?”卡尔维诺正是以这样的超越性理智运用套盒结构把小说缝合起来,成为《寒冬夜行人》这样一本关于小说的百科全书。

  《寒冬夜行人》运用了乱而不相关的事物、不知所终的故事情节及语言上的重复、不关联等手法,打破了传统小说线型结构的情节模式,结构奇特,力图在作者与读者间进行沟通,立意巧妙。小说中独创诡异实验性是为了更恰当地反映迷乱的现实,男读者“你”所面对的现实就是一座座迷宫,作者不是沉浸于客观记叙而迷失在迷宫中,而是实验性地寻找出路,突破一座又一座的迷宫。

  参考文献:

  1、(意)卡尔维诺 著,萧天佑 译;《寒冬夜行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P1-P3,P10-P11,P156-P157

  2、吴元迈 主编;钱善行,冯植生分册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五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2;P16,P366-P377

  3、吴晓东 著;《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P124-P145

  4、孙洁 编著;《外国文学知识精华》;北京:长安出版社;2003.4;P388-P389

  5、耿占春 著;《中魔的镜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P3

  6、章安祺 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P502-P518中的左拉及其《实验小说论》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七):请问,怎么才能不让读书笔记被“河蟹”掉?

  之前我在豆瓣上发了一个《寒冬夜行人》的书评:《卡尔维诺:语言的碎片》

  这个很顺利就贴过来了。

  然后我想陆续发一些摘抄和评论,但是贴不过来,说不符合社区原则。

  原文见我的博客:《卡尔维诺:语言的碎片1》

  这个博客也有同步到九点上,但是九点上也找不到这篇文。

  如此封闭和敏感的世界,让人心情很复杂,甚至惊恐。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八):阅读是一场寒冷的晚间旅行

  (练习书评。)

  一、标题与圈套

  《寒冬夜行人》,意大利文原名是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直译的中文名应该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但后者显然没有意译名那样精妙而紧凑,同时蕴含了诗句的韵律。这本大陆版的译者萧天佑先生,的确是位高水平的译者。

  寒冬夜行人,充满了蓝色的寒冷,仿佛一次深呼吸,将冬天吸入了心中。当然,它并不是一篇让人心寒的悬疑小说或是恐怖小说、侦探小说,也不是一篇冷酷的现实主义小说,更不是一部淡薄的乌托邦式小说、凄冷的民族历史小说或是苍凉的荒诞主义小说。

  它是它们的集合。

  这本书的开头,我们就看到一句话:“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寒冬夜行人》了。”这句话立刻会让读者的心紧了一下。卡尔维诺在对谁说这句话?对读者么?看到后来才发现,他是在对本书中那位男读者说话,以第二人称“你”代指他,或许也代指正在读这本书的我们。也就是说,这本书在同时被不止一个人阅读着:书页上的男读者,和书页外现实中的我(们)。而接下来的几页中,卡尔维诺不断地向男读者(以及我们)发出指令,让我们做好阅读这本书之前的准备工作:关门,找个舒适的姿势,调灯光,等等。

  喏,从第一句话起,卡尔维诺便将我们的阅读掌控在他设计的节奏之中了。

  在卡尔维诺的另一部文集里,有一个明确提出的“时间零”的概念。因为小说中一定会有一个时间顺序,无论它多么混乱多么复杂多么荒诞不经。而这本书就是对“时间零”理论的一次实践。两条线齐头并进又相互交缠,却并行不悖。

  分为十二章的书中,头十章,每一章的前半部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故事,贯穿全篇——这是那位“男读者”自身的故事;后半部分是男读者开始阅读又总在关键时刻被阻碍读下去的十本小说,在每一本小说截止的那一刻,新的一章又开始了,我们又进入了男读者那被一部部小说分隔开的自身故事之中。

  因此,虽然《寒冬夜行人》的每一章标题都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但或可说这本书被分成了二十二章,标题顺序是:“第一章”、“寒冬夜行人”、“第二章”、“在马尔堡市郊外”、“第三章”、“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最后两章没有其他书的介入,都是男读者自身的故事。

  而在本书的第十一章,即前十本书都出场过后,这十本书的标题又被连成了一个新的段落:

  “寒冬夜行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顾眩晕,向着黑魆魆的下边观看,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结局如何?’他问道,急不可待地欲知下文。”

  最后一句,是第十一章中另一个读者讲述的故事的结束语。这十一句话连接起来,便成了一个新的开头,一个未知的、但与那十本书同样吸引人读下去的开头。

  而第十二章,本书的末尾,是这么一句话:

  “……再等一会。我这就读完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了。”

  这也是本书读者应该说的话,不是么?

  卡尔维诺对写作技巧的探索,在这本书中可算是集其大成了。从开头至末尾,我们根本没从他的文字圈套中解脱过。而在技巧之外,他还讲述了关于小说出版、阅读、仿制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是仅仅身为一个普通读者的人所无法了解到或注意到的。有人说,《寒冬夜行人》是一本关于小说的百科全书,这评价十分到位。

  在结构上,《寒冬夜行人》被称为“连环套小说”或者“套盒结构”小说。是小说的读者“你”走马灯似地更换小说的过程串起了十部故事,“你”对小说的阅读和更换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套盒,十部小说的开头则构成了大套盒里面的小盒子。在这个意义上,卡尔维诺发展了从《天方夜谭》和《十日谈》就已经开始了的世界小说的“套盒叙事”的传统,并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创造性。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寒冬夜行人》可以被称之为一部虚构小说,或者,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它是一个写本而不是读本。这本书里面包括了虚构的国家、虚构的作者、虚构的经典书籍和虚构的仪器。正如人们通常正确认知的那样,虚构不是虚假。那些声称虚构即是谎言的人,只是在无理地诋毁一部优秀作品的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书的分类

  在第一章中,卡尔维诺对各种书作了分类——以一名资深读者的身份,与作家无甚关系。现将他的想法作一个简化总结:

  ……它们之中有许多你可以不看的书,有许多并非为了让人阅读的书,还有许多不用看就知道其内容的书,原因是它们尚未写出来就属于已经看过的书之列了;

  你想看但首先要看过别的书后才能看的书;有价格昂贵必须等到书价打对折时,或者必须等到出平装袖珍本时你才买的书;有你可以向人借到的书;有大家都读过因此你也似乎读过的书;

  你早已计划要看的书;

  你多年来求之不得的书;

  与你现在的工作有关的书;

  你希望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的书;

  你现在虽不需要但今年夏天要看的书;

  你需要放在书架上与其他书籍一起陈列的书;

  你莫名其妙突然产生强烈愿望要购买的书;

  你早已看过现在需要重看的书;

  你一直谎称读过现在需要下决心一读的书;

  并非新作家或新题材的新书(对你而言或对大家而言)和完全陌生的作家或题材的新书(至少对你如此),并根据你的愿望和你对新与不新的要求(即,你是在非新的东西中寻求新的东西呢,还是在新的东西中寻求非新的东西)来确定这些书对你的吸引力。

  有一段时间我执着于读书的面广而不是深度,因此对漫长时光中积累的书籍数量感觉压力极大,苦于无法遍览群书。后来逐渐意识到有选择地阅读的必要性,广是一定的,但同时不能在重复的东西中打转,尝试过并已发现拙劣或是不适合自己的也应该果断放弃,而不是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早在古代被总结出来,我却非得等到吃了点苦头才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但卡尔维诺的文集我是必然会通读并且深度探索的,因为他游移于众多文字中的思想气场,是我尤为愉快且契合地感受到的。尽管有些地方暂时还不太理解,但我期待第三次重读。

  三、人物在故事中的任务

  《寒冬夜行人》的第一条故事主线里,有四个主要人物:男读者,女读者(柳德米拉),伪书制造者(艾尔梅斯·马拉纳),年老的小说家(西拉·弗兰耐里)。其中,男读者显然是第一人物,因为他不仅占据了“你”这个指代词,而且必须有他的目睹、参与和推动,这个故事才能进行下去并获得一个所有故事都应该有的结局。

  而女读者的身份却没有那么清晰。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故事里只有一个女读者即柳德米拉,她是男读者推动故事前进的动机,虽然没有至始至终跟随在他身边,但我们总能瞥到她的面容,有时候在男读者的思念里,有时候在另一些人的回忆中,有时候在别的女读者们身上,她对阅读的理解看法时常犹如萤光一般闪现出来,在不断使男读者对阅读和小说创作的理解深化同时,也使男读者不断地了解她——不直接通过她本身,而是通过别人。比如柳德米拉的姐姐罗塔里娅,比如书籍雕刻家伊尔内里奥,比如一直未曾和男读者碰面的情敌马拉纳,比如渴慕着女读者的小说家西拉。——这些是和女读者有直接关系的,还有那些完全与柳德米拉没有关联的女读者们:苏丹王后,人质女读者,躺椅上的女读者,她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一种和别人不同的阅读,但她们对阅读的本质理解最后总能归到柳德米拉的思想里。

  也许是卡尔维诺将她置于了这样一个高度,她是阅读的意义的精神象征。我希望可以将柳德米拉的阅读宗旨归纳出来,但这很困难。或者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那部分。”

  第七章中,男读者与女读者的关系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男读者开始在她的私人空间中探寻她的秘密、性格、习惯和与他人的来往情况。这里的一段文字是表明男读者对她的疑问的:

  女读者,你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这个以第二人称叙事的小说不仅指你男读者(你也许是虚伪的“我”的兄弟或替身),而且也指你女读者。你从第二章起就以第三人称出现了,这是因为一本小说要成其为小说,必须有个第三人称,必须使第二人称男性与第三人称女性之间发生某种事情,再进一步发展,或以喜剧的方式结束,或以悲剧的方式结束,即人生的各个阶段。就是说,我们必须遵循度过一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我们按照这些思维模式赋予人生中的各种事件以意义,赋予一些我们借以经历这些事件的意义。

  这里也许是卡尔维诺对通俗流行小说的一种调侃,或者自古以来(可能从古希腊社会起)就开始流行的故事套路的调侃。故事中的人物需要被赋予一些意义,以构成这个故事本身的意义,因而故弄玄虚、牵强附会之类的手段以及修辞学都要统统用上,以增强文章的哲学氛围和思想深度。

  当然,真正哲学性和有深度的小说不在他的调侃之列。他指的是“伪书”,即本书中马拉纳的工作产物。马拉纳是一个制造虚假的人,他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充满虚假的伪书,使读者看到的书中充满虚假和谎言。马拉纳的阅读观点是:希望证明文字背后是空虚,世界仅仅存在于伪造、假冒、误解与谎言之中。……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结构和手法是否复杂,即由欺骗、圈套等齿轮构成的整个机器是否复杂。像他这类伪书制造者有一个迷人的名字——“影子作家”,如跗骨之蛆般爬在真正作家的思想之上,吞食,模仿,同时出产大量类似的东西,混淆视听。这个人物在书中的任务,就是破坏女读者的阅读,让虚假的书包围她,以证明这个世界最真实的部分就是虚假,这样他就赢得了她的关注,不会被她遗忘在书本之外。而当男读者被牵扯进来的时候,他也受到了这种来自精神上的攻击,不由自主地去抗争,和女读者一起。最终他们赢了,卡尔维诺给了他们一个喜剧性的结尾:他俩结婚了。

  在马拉纳的自我叙述信件里,他提及了另一个女读者,被革命派当做人质,将她的思想和电脑连接起来,测试她在一定刺激频率下对不间断放送的小说的视觉注意力,如果达到一定数值了,那么这部小说就是成功的小说,可以投放市场;如果被试的注意力下降或摇摆不定,那么这部小说便是不成功的组合,应该放弃,应把它的材料拆散另行装配。

  “(测试员说:)‘越来越糟。没有一部小说能站得住脚……也许是这个女读者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女读者戴着护目镜、耳塞和固定下巴的托架,面无表情。”

  作为一个读者,这样一种阅读方式,无疑是一种酷刑,并且是比肉体折磨更为痛苦和难以抵御的精神折磨。在读到这段描写文字的时候,作为“正看着另一个读者受难”的读者,我有一种偏头痛的感觉。

  再说又一个女读者,柳德米拉的姐姐罗塔里娅。她痴迷的是另一种阅读,一种貌似敌视文字的阅读——她在本书中具体地出现了四次:

  一、男读者初次打电话找柳德米拉,接电话的却是罗塔里娅。她不像柳德米拉那样“一本小说接一本小说地看,从来不会发现问题”,而要在各种大学生的讨论会上,用“意识与无意识的编码”来分析各种书籍。(P40)

  二、在《不怕寒风,不顾眩晕》这本书的讨论会上,罗塔里娅和另一个文学教授带领学生们进行阅读。在正式开始之前,他们还要分配任务:朗读过程中,应该有人注意生产方式的影响,有人注意异化过程,有人注意被免职者的活动,有人注意性行为的语义编码,有人注意人体的元语言,有人注意在政治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越轨行为,等等。(P69)

  四、在西拉的日记里,罗塔里娅来找他,演示了上述数据处理式的阅读方法,让这位老作家惶惶不安。——他本就够为写作而苦恼了。(P162)

  罗塔里娅所热衷的这种解构文字的读法,其实有一种别样的趣味。任何一种另类的阅读方式都是有趣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只能观望,而不能让自己栽进去。如西拉热衷于抄写名著,“看看在它那开头里蕴藏的力量能否传递到我的手上来。(P155)”抄写是一种富有魔力的行为,因为“他可以抄写而不为自己面前空白的纸张担忧,又可以阅读而不为自己的这一行为可能涉及何种具体对象操心。”在我理解中,那是一种虚假的创作快感,使抄写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误认为他也参与了创作,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在本书中,罗塔里娅的任务是什么呢?

  为了表达文字的脆弱不堪?

  四、套盒中的故事

  我愿意相信,卡尔维诺在书中的一切思想都是他自己的,就算从别处汲取,也是经过了他自身的思考、摈除、融合与阐发。因而他游刃有余地在书中构建出一个老作家,西拉·弗兰耐里。我愿意相信西拉就是卡尔维诺,西拉所经历过的一切困惑、嫉妒、苦恼和痛恨,都是卡尔维诺经历过的。作者说过一句话,足以作为一个座右铭:

  幻想有如果酱,你必须把它涂在一片坚实的面包上;否则,它终究会像果酱一样,不成形状,你无法从中创造出任何东西。

  卡尔维诺,这位幻想大师,并不是虚无而轻浮的。他牢牢地抓住了世界的内核,从坚实的现实中破土而出,带着喷薄而如有实质的热量。

  “自从我变成一个被迫写作的人以来,阅读的愉快已经与我无缘了。”

  这是西拉的痛苦之一。也许是卡尔维诺某个苦恼的放大版。搞艺术创作的人,在柏拉图的笔下属于“凭灵魂生育的人”,难产的痛苦或多或少他们都遇到过。第八章下有一个副标题:“西拉·弗兰奈里日记选”,可能就是卡尔维诺日记的摘抄,几乎每一段都充满了怨念和疑惑。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摸索了几年,虽未登堂入室,也算是入门了。因而对于卡尔维诺借西拉之口抱怨的那些事情,我亦心有戚戚。

  假若没有我,我写得多么好啊!如果在白色的打字纸与沸腾的语词和奔放的故事之间没有人来写,没有我这个碍手碍脚的人存在,那该有多么好啊!风格、爱好、哲学思想、主观意愿、文化修养、个人经历、心理因素、才能、写作技巧,等等,所有这些能使作品打上我的烙印的成分,我觉得它们简直是个笼子,限制我任意发挥。假若我只是一只手,一只斩断的手,握着一支笔写作……那么,谁支配着这只手呢?一群读者?时代的精神?集体的无意识?不知道谁在支配这只手。我之所以要取消我,并非要这只手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的代言人,只是为了让写作属于应该写出的东西,让叙述成为无人叙述的行为。(P149)

  而恰恰在认真读这本书的几天前,我困惑地发问:我写出来的故事,到底是谁告诉我的呢?

  有一位小读者十分可爱地回答我:自己吖,自己的大脑,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灵感与自己的手。

  嗯,十分理性的解答。好的。那么,谁支配着这只手呢?

  如卡尔维诺所说:“只有等我习惯使用‘写作’的无人称形式时,我才敢相信我能够克服自己身上的局限性。(P154)”我所希望超越和摆脱的,卡尔维诺在其一生中解决了吗?他给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了吗?

  我无法询问逝者。

  如果他解决了,我希望能够获知经验;如果没有,我只能继续探求,或者像他一样,创造出另一个人物来,他的人生任务,就是替我苦恼这个问题。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九):一气呵成

  周五开始,天气骤冷,彻骨的凉意让WC想起85年在北大跟着徐小平他们拍《激情与沉思》的那个严冬,还有87年冬阳台上那一篮子被冻裂成冰球的鸡蛋,以及89年冬他从海淀举到黄庄5分钟的路途即冻成冰棍的那棵大白菜,我则想起92年在鞍山拍电视剧《雷锋》时穿着着沉重的皮大衣站在零下40多度雪地里冻到想哭的那份无助……那时候真是年轻,再冷的天,一扛就过来了,现在,就只能以缩在家里读书、听音乐为乐了:-)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寒冬夜行人》,对卡尔维诺佩服得五体投地,小说竟然也可以这样写,十个悬念叠起的开头,超大的信息量,好莱坞为什么没人买他的版权呢?每一个开头都可以发展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啊,相比之下,国内那些码字儿的是多么寡淡浅显,一页望得到底……

  隆冬中的阅读真是过瘾,更何况,背景中还有《纳布科》的合唱……

  《卡尔维诺文集(第五卷)》读后感(十):寒冬夜行人

  卡尔维诺的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看不见的城市》是饱含诗意和哲理可以百读不厌的书,(但是译林的版本并不好,网络上有一个版本才真的好。)其次是《我们的祖先》,至于这本,只好往后排了。

  ——一个男读者买来名为《寒冬夜行人》的小说后,读到中间,发现装订有误,无法再读,便到书店去更换,书店老板说该书在装订时与《在马尔堡市郊外》一书弄混了,可以更换。此时有一位叫柳德米拉的女读者也来换书,二人因此相识。于是这两个人每换一本书回来都发现读了一个开头就读不下去了,如此读了十部小说的开头,并在这个郁闷无比却又兴味盎然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情。

  十篇小说开头的名字串起来是“寒冬夜行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顾晕眩,向着黑魆魆的下边观看,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结局如何?’他问道,急不可待地欲知下文。”——有种莫名诡异忧伤的感觉。

  全书结尾是男女读者成了夫妻,男读者对女读者说“再等一会,我这就读完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了。”

  ——如果读者真的是很认真投入地希望知道开头男读者买到的《寒冬夜行人》的结尾的话,看到这里只怕要气晕过去了。

  感觉这篇小说有一点像实例版本的西方后现代文艺理论教材,凡是那些在外行眼里类似黑话切口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诸如“解构”“阐释的循环”“文本间性”“相互指涉”“读者反应批评”等等,都可以在本书的文本中得到印证。但这也正是我感觉它太过概念先行的地方。

  我想卡尔维诺或者希望这十个小说开头写出不同的语感和风格,读起来仿佛真的是十个作者写出来的,借此为读者增添乐趣;又有说这十篇故事实在是对十个小说大家的某种戏仿,比如“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无疑就是博尔赫斯风格,而日本题材的“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多半就是川端康成。但是非常可惜这部分想法在翻译中被毫无疑问的损失掉了。

  总之,《寒冬夜行人》实在就是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如作者自己所言,目的在于“用十个故事的开头说明小说的实质”。不是对纯文学怀有兴趣,只是想增进个人品味,阅读乐趣以及谈资的话,实在没有必要来受这份叶公好龙的罪,只要在书架里摆上一本就好了。

  关于《美国讲稿》说点八卦,卡尔维诺在“速度”一章中讲了一个庄子画螃蟹的故事,和初中英语所学的“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 he loved horses”如出一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