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疾风迅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疾风迅雷》读后感10篇

2018-02-18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疾风迅雷》读后感10篇

  《疾风迅雷》是一本由杉浦康平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80,页数:2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疾风迅雷》读后感(一):东西方象的区别-东方的至上主义生命抽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ATNFiLPlRE&feature=related

  这里有他做的一段影像。

  杉浦康平对平面设计的''增值''尝试使得他的设计并不局限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上,游走于艺术和设计之间。其精炼和统括力量让人想起至上主义艺术。具有深入本质层面能力

  如果西方的至上主义以及其他的艺术传统和东方的杉浦康平所表达的都能对应一个世界想象的话。以上的视频或许揭示了这种差异。在西方的建筑和艺术传统中,建筑,形体往往表现出一种几何的以及二元对立的特征。比如德国的平面设计,往往是通过一种棱角结构清晰非此即彼的形体完成对本质的象征工作。在20世纪初的新客观主义流派的主张和手法也揭露了这一倾向。静止性和无时间性则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在西方的建筑中这一点非常突出。无时间性,永恒的象征是重要的主题

  而在杉浦康平的影像和设计中,一方面其试图居有其对世界构架的想象,一种东方的至上主义,表现为一系列的象征性的符号形象,另一方面,形体和空白之间的关系暧昧流动的。留白是东方平面艺术的重要手法。形体和空白不表现为清晰的二元分割,空白也是重要的观望的对象。有时候说形体和空白相对立,不如说形体生成自空白。在东方建筑和园林艺术中空间的流动穿插,内外的观望,形体的打散,庭院层次过渡一直延续到现代的日本建筑也可以看。在日本建筑师的实践中,暧昧的空间界面和庭院是一个重要的诉求。另一方面,其并不是静止的,无时间性的,如同山水画传统,在散点透视下,各个元素形体间带有动态联系。这种流动或为山体在散点透视下的变换交接,或为水流,或为空白。又或一如枯山水的砂画,相生灭,万物流淌“化”入了枯山水的静寂的秩序之中。图形的音乐性的差异由此打开,西方或如学院派的电子乐或古典音乐,东方则如古琴或者即兴爵士乐。西方的如果是一种对于抽象的几何本质结构和秩序的图像想象和象征,东方的则是“混沌”中的一种“象形”式的生命抽象和秩序构建。这种象形的生命抽象在当代的西方艺术实践中也可以看到,比如david nash和德国的部分木雕塑艺术。

  木这种材料在东方被人们认作和人之间具有重要的联系。建筑中是主要的住宅建筑材料,其和人具有一种生命的亲和性。而石头在西方建筑那里则象征永恒,并且被抽象入比例和几何的形体秩序中。但是即便是西方,木质的建筑中也被赋予了生长和生命的含义。在木制的雕塑艺术中也被赋予了象形式的抽象后的形体。这里或许表明了这种生命的象形抽象和纯粹的几何抽象间的冷区分。再几何的木材也仍带有质料的暧昧性。,缝合了主客体和行动

  象征观念最终需要具体操作和艺术技术的实践并受后者制约甚至决定。除了零维度的艺术技术,如果一个作品“化”入了什么,或者试图化入什么,但这种讨论对于厘清意向或者意象的方向和比较是有帮助的。

  《疾风迅雷》读后感(二):购买指南

  1.杂志内提供的例子均为上世纪中叶到九十年代的作品,看起来有些过时,细品却毫不逊色于新作。

  2.定价略高,纸张优良,小十六开,两百页左右,作品多,介绍少。以作品为主线,只说和设计有关的话。文字不唱主角。和我同时阅读的另外一本书《设计中的设计》成鲜明对比(相关评价见http://www.douban.com/review/1121726/)。

  3.简体字版本的封面设计效果不佳,但内容值得品味

  4.个人认为超值,虽然从纸张上说,我们花钱花的有点多。

  5.里面有点睛之笔,寥寥数言,茅塞顿开

  以上几点,个人看法,也许偏颇,敬请谅解。

  《疾风迅雷》读后感(三):关于疾风迅雷在今日美术观的展览

  我也是在一个疾风天,来到了今日美术馆。这个名为“疾风迅雷”的展览是杉浦康平先生继日本全国巡回展和韩国展之后,首度在中国亮相。这位被众多媒体称为“拒绝时尚的时尚者”一直以低调神秘著称,这次巡回展览,恐怕也是一生一次吧。连展览在京的举办地点,都选在了众多国国际品牌加盟,但却尚未开发完毕的苹果社区旁的今日美术馆。

  展览的门票并不贵,10 RMB/人。这个门票价位相当于国内知名度甚微的艺术家办展的门票价位。展厅不大,参观者也寥寥无几,不知是不是当天刮大风缘故

  一直觉得杉浦康平先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有新媒体艺术的元素,他在书籍的装祯、杂志的排版设计上,都囊括着这样一种理念:时间和空间的颠倒和渗透,透视及虚拟的意象。

  在这个网络技术蔓延的时代,电子读物层出不穷,曾有人预言在网络大潮冲击下的“中国杂志已死”。认为纸质读物只能达到一维,电子读物却能达到二维甚至三维,并从视听感官上达到更深层次赏心悦目。但却忽略了纸质媒体中蕴涵了一种人和自然搏斗的痕迹,纸是自然物,不像电子读物那样飘飘然,不实。印刷上去的字体是通过人的劳动力,载体是厚重的纸质材料,最终的传递方式是通过人的手和眼。而手握著书的人的脑中实际上有着N维的再创造,这种再创作源于手中的纸张及其内里的劳动智能价值所带来的震撼

  但在商品经济时代,效率利润总是首位,就像昂贵电影胶片在若干年后必然会被相对廉价高清数码技术所取代。在未来的未来,纸质媒体会不会也将以一种民俗或者艺术的方式存在,而不会再以大众传播的媒介存在?当杉浦康平把杂志的设计和出版变为一种艺术,使得纸质媒体不再是获取信息完毕后就可扔进垃圾筒的废纸,而成为了一件艺术收藏品。

  川端康平先生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坦言,日本的文化中有很多来自中国文化的影响,他自己的艺术生涯也是受中国文化启发,他的作品中,很多着力点都在中国的迷宫般的繁体汉字上。而现在的意识现状是,很多日本人把中国文化误以为是自己的东西,而很多中国人在看到融会或者是借鉴了中国文化的日本作品中,却只会赞叹日本味如何深邃,却丝毫联想不到可能源于中国文化的启发。

  就像对待书籍的尊重传统,来源中国的线装书,而西方则一直是机器造书。如果说杉浦康平对书籍的设计告诉人们:“书籍并不只是纸片的集合,书是可以拿在双手中,复苏其生命力的,是人活力源泉。”那么中国自古以来的线装书又告诉人们什么呢?难道不也是一种尊重吗?只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只认为这是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社会生产力的产品,并习惯了将一切简化,取消繁体字,倡导简体字,统一普通话,导致各地方言在后代中逐渐失传。乃不知抛弃掉的这些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稀世珍品。不知道当中国人看到自己国家的民俗被外国人创新发扬光大,会是赞叹不已还是灰溜溜又或是麻木不然呢?

  《疾风迅雷》读后感(四):疾风迅雷

  玛特兄寄来《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昨天刚收到,好大好漂亮一本书哦,多谢多谢!E超感纸的印刷效果真是令人倾倒,颜色的还原度不用说目光触及,比铜版纸那种刺眼的光亮不知好多少倍。前后环衬用的是超感汀特莱特吧?这么贵的纸,居然用四大张,相当奢侈,颜色怀旧不张扬,摸起来如同古旧的虎皮宣。好纸重价,本书定价98元——三联书店是抢钱抢惯了的。哈哈,我这人不争气啊,大师作品当前,先观察这么枝节的问题^_^

  今天楼下的会议厅在开杉浦的研讨会,除了杉浦本人和国内的设计大腕吕敬人曹方他们,许多小腕和学生也都来了。早上挤电梯,许多一看就是搞设计的人,跟我们一起满满当当挤上楼去。什么叫一看就是搞设计的呢,就是光头小胡子,花衫垮裤子,背的包或者戴的帽子上面有红五星,你会心想“他几天洗一次澡”。总之你就算不知道他设计了些什么,一看那范儿你就知道他是个艺术家。因此我觉得无趣,各行各业都有不同装束,这我理解,可是艺术总该天马行空一点吧,若是搞艺术的也都有固定的行头,看上去也都差不多,那艺术还有什么搞头?大师大约不是这样的吧。

  杉浦康平这位老先生照片瘦长纤秀,给人一种两面而调和的感觉。两面是指,他一看就是一个传统的日本人,再一看又有些一般日本人没有的东西。这两者调和起来,很“国际人”,舒服。他的气质温和却迫人的。

  ——我在这里唧唧歪歪,其实早晨走下一层楼去就可以看到他真人。可是追星的心情好像也没那么迫切,而且他这么大腕了,压根没有和他合作可能性,看了也是白看。

  下午跑去听了半天讲座。先是吕敬人在讲,他做为一个老师和实践者,讲话非常有条理。不过他的设计基本上是给一百元一本的书预备的,瞻仰一下而已。朱灜春的《不裁》形式很有趣,得了2007“最美的书”奖。你google“不裁”,全是关于这本书形式的介绍,内容简介基本找不到。我在书店翻阅过,琐细的散文,一想到就这,还要裁开看,再也提不起兴趣买。美则美矣,有点“以辞害义”了。

  杉浦主张“将形式反映到封面”,他确实表现得很直接和大胆。《自然与文化》季刊的设计真的让我感动了,颜色和图案都这么美,很有艺术感染力。“我用心开辟出实在‘不统一的统一’的场子,让不停跳跃的题目悠游其间。即吞下大千世界,仍不失《自然与文化》本色的封面设计。”(图文书一般都别字连篇,似通非通,我们读者要谅解,要从中找出杉浦真实意思

  和同事在会场的最后面一起翻阅《疾风迅雷》。“也没什么特别嘛。”她指着杉浦《音乐艺术》的封面设计说。上面是那种复杂线条构成的图形。我翻到书最后的访谈指给她看:“你看,那是他六十年代的设计,那时候很超前,而且他还为杂志考虑很省钱。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哦,都是他手工绘的。”“六十年代?手绘?”这下她开始佩服了。

  宁简勿繁,宁缺勿滥,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设计师。书的封面小小一块,要充塞各种文化的营销的内容的诉求,做满版的艳色,就往往失却和谐,和“言多必失”一个道理。可是要让人眼睛一亮,满心欢喜,还是需要灿烂点儿。杉浦常常做满版的设计,而且真的做得很美,我觉得这才最是他强于一般设计师的地方。

  不知道为何设计展为何叫“疾风迅雷”(后来才知是指他一直领风气之先),因为他的设计一点都不猛烈。他是很有禅味的,浮世绘的瑰丽掩不住冲淡之气,满版的热闹下面有清冷核心精致得像KENZO香水瓶一类的东西。五十年的设计,他的风格一直在变,但总的说,是很“日本人”的那种。这是他的局限——每一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意识到这局限,才能有限中怀无限之思。

  我本人更喜欢那些看起来有点朴拙,有点稚气的设计,比如《芒果街上的小屋》(这本书的设计无比辛苦,要设计到朴拙稚气的地步,也真要这么难),比如《张爱玲文集》,《谢尔·希尔弗斯坦作品集》,再比如少年儿童出版社那一套《信谊图画书》。重庆书展的时候我就站在少儿社的展台前面,把那一整套图画书通通看完,他们的发行人员张大嘴巴看着我,以为是哪个书店要下大订单。陆智昌的设计我也很喜欢,他最简略,最细致,最没法挑剔,很像小p同学写他爱的那个女人,是“内心天真成熟女人”。

  一直向往和设计大师合作,不管你自己的爱好如何,可以信赖他,仰仗他。而平常编辑总以为别人都没他了解书本身,设计者又认为编辑是外行不懂设计只会挑剔。和奇文云海合作的时候,隔着南京到北京那么远的路,在彬彬有礼电话电邮后面,也能感受到彼此积聚越来越多的怨气。后来他们的设计我算是满意了,领导又说话。改成了领导接受的颜色,印刷工艺又一塌糊涂。总之弄得很糟。封面的图是向摄影师Steve strawn索要的,后来我寄书给他,多久都没回应,估计他是气到无语了。

  中午我买了在清凉公园的杉浦设计展票。我是求知上进的好青年。同事听说我买票很惊讶,可是我们这种官僚气的地方,向来是得到赠票的不会去,想去看的自己买。

  《疾风迅雷》读后感(五):藏于设计中的文字游戏

  藏于设计中的文字游戏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她藏于闺阁后敏锐恬淡得观察身边各阶层人物间的社交生活,谈天、舞会、喝茶、访客。她的笔下只是一些家长里短闲言碎语,可她塑造了一群群有鲜明时代阶层特色的英国妇人与绅士先生,或愚蠢幽默,或骄傲克制,或理智机敏,上演了一出出具有喜剧色彩婚姻故事。学术界称简•奥斯汀的作品犹如在二寸牙雕上作画,弥贵而精巧。

  二寸牙雕,这绝对是对精妙细小艺术品之高度评价。而在我拜读了日本书籍设计匠人杉浦康平近半个世纪杂志设计作品的集结之作——《疾风迅雷》,也萌生了“二寸牙雕”的慨叹。

  始于1960年的杂志封面设计,杉浦康平出于当时制作技术水平和成本的限制,他有了一些概念性设计的设想。在保持封面意象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他利用抽象几何、波纹状图形通过不断组合变化,相位偏移、切割拼接,将节奏,韵律,数列规律循环用图像表现了出来,实现了图案的自我增殖。

  早期杉浦的设计还是在利用抽象图形变化的规律来表达主题意象,这些图案成为了《音乐艺术》《新日本文学》《数学研究版》的杂志封面。那到杂志《游》的诞生,封面设计就不再只是一个脸面的设计。如何将杂志的内涵与外延关联起来,也就是把杂志的内在翻到外面,为杉浦的设计提供了思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当期杂志的主要内容都提到封面上了,为了耳目一新,用字谜、迷宫,圣典,伊斯兰式的编排设计规划排列那些浮于封面的文字内容。杉浦一个文字游戏的创意开始了。

  “任书脊变成信息的抽屉。”在《游》杂志第9、10两期主要内容为介绍古今东西146位游学家,伯克利,叔本华、与谢芜村、芥川龙之介,勋伯格等。杉浦大胆的在书脊部分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在这些游学家中选择了19位人物的面孔以小方块的图形属排印在了书脊部分,再从中插入杂志名和期号,当组合排列完成时,杉浦的小花招也成功了。将这些书脊人物的名字首字母连起来,竟然是一首藏头诗。第九期书脊的头像组合信息为“不择处则寓于游,如九重天之家园”。第10期则是“向游10那充满未来之星启航”。

  如果说,看早期他那由于微积方式式般迷惑困顿的图案增殖设计,让我等门外汉望而却步。那么此时《游》所玩弄的文字花招,就大大讨了我的欢心。因为藏头这类文字游戏,恰恰是中文出身的我玩耍得最乐此不疲了。现在感觉这个世界级的设计大师,只是一个沉迷于设计的老人而已。

  季刊《银花》不再只是让杂志内在世界外溢得到更多的展示。文字图片组合的能否打破枯燥乏味的组合设计,能否让封面能听得到声音话语,于是更新的创意产生了。杉浦在设计《银花》杂志封面的时候,对出现在封面的文字做了特别挑选。为配合图片应该发出的声音,一些表现日本方言,口语,诗歌的文字出现在杂志封面。每一期刊,凡出现在封面的绘画照片,杉浦都为其配以文字,让他们在杂志封面上或微语,或喧闹。它们可以是南冈山手艺工人的一腔土话,可以是“洋铁皮玩具”发出的卡嗒卡嗒的声音,可以是“吉利饼绘草子”招财猫的一声喵叫。年复日,创刊至今35年的《银花》各期封面夹杂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嘁嘁喳喳、喃喃细语中活力而来。

  奥斯汀能在文学作品中雕琢鲜活人物描绘市井人生,这是艺术。杉浦能于在32开有限封面玩耍文字游戏,传递世间百态,喧嚣物语,于二寸象牙做画一样做设计,这更是精致于臻的艺术。

  《疾风迅雷》读后感(六):读后感

  上学期看日本建筑设计的书比较多,伊东丰雄和妹岛和世等等,大部分都挺喜欢的。不知为什么,即使那些房子是用了现代的技术和材料,看着它们也能够感受到日本木构建筑的那种轻灵的气质。日本的书籍杂志设计,杉浦康平也算是翘楚之一了吧。他是学建筑出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从事了杂志设计,直至今日,一些他设计的杂志依然在日本出版。

  杉浦康平的杂志设计,初期是以“图形的增殖”为特点。比如对一些数学、文学专业杂志的设计,受当时印刷技术和成本的局限,他设计了一些可以自我增殖的图形,在每期杂志出版的时候将图形进行增殖或组合,再配以不同的颜色,就成为了新一期杂志的封面。那些图形的颜色大多鲜亮纯正,而杂志的背景多以白色为主,使得杂志的封面比较吸引眼球,对于略为枯燥的专业杂志也是有好处的吧。而我印象最深的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是给一本音乐杂志设计的图形了,他通过对正方形不同比例的划分,用形状和色彩生动地体现了音乐的韵律,使得杂志的封面似乎有了声音一样。

  后来,杉浦康平到了德国的乌尔姆造型大学任教,那也是他认为的设计转折点。在那里,他开始思索杂志封面与内容的联系,二者其实是不可割裂的。这便有了他后来对于封面和版式都加以考虑的设计,也实现了由“句法”向“语义学”的过渡,即形式向内容的转变。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就开始有了更多的东方韵味,加入他自己绘制的立体图形,使得独特的设计能够脱颖而出。在之后几十年的设计中,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他也带给了人们越来越丰富的具有浓郁东方味道的杂志设计。在这些设计中我看到了一些典型的“东方”特点:无论是假名还是汉字,与西方文字相比更容易进行竖排,而这样的竖排带来的垂直感不禁让人联想到东方的书法作品和画作,带有典型的东方气韵——我想这也是东方文字在设计中体现出的优势之一吧;如果说纯粹的几何形更多地具有西方的味道,那么一些具有日本传统意义的符号、物件的加入还是起了点睛的作用的,而且它们的色彩大多为高纯度的红、黄等,也是强调了东方的味道,甚至会让人想到日本的古代建筑;在一些不太适合用这样鲜艳颜色的设计中,杉浦康平则将封面的材质设计成自然的纹样,加以花、叶等独立的写实小图案进行装饰,用自然的感觉来诠释这种东方之美。可以说,杉浦康平对于东方设计的精神把握得还是很好的,在表面形式和内在精神上都做到了对他设计理念的充分表达。当杂志有了一定的厚度,书脊的设计便也重要起来,杉浦康平将书脊称为“齐集的印象小剧场”,一年的杂志排列在书架上,就连书脊都能在一起形成一个图案,如色谱的变换或是图形的重复变化。这也足见他对于设计的细心。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杂志设计拒绝像某些欧美的大牌杂志一样设计好一个文字图片位置都已敲定的版面,只在每期出版时在图片的位置放一张新的人像或新闻照片。同一种杂志,每期的封面、排版都会有不同,他更是在一种杂志出版了一段时间后,将原本竖排的文字全部倾斜了20度左右,仿佛是在提醒人们地轴也是倾斜的这一客观规律,而这本杂志的个性也就又被凸现出来。

  后面访谈录的部分,杉浦康平讲到在60年代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他只能用绘图笔来绘制那些精确的图形,夜以继日但是乐趣无穷,看得我无比惭愧。这种“匠心”我们是早就没有的了。“一个建筑要能打动人才是好的设计”,杉浦康平的杂志设计也是一样,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的很多东西是在那张图片的色彩、构图之外的——疾风迅雷需要能量的积累才能惊天动地。

  《疾风迅雷》读后感(七):翻出旧日志……

  2007-05-18 19:13:23

  杉浦康平的设计

  玛特兄寄来《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昨天刚收到,好大好漂亮一本书哦,多谢多谢!E超感纸的印刷效果真是令人倾倒,颜色的还原度不用说,目光触及,比铜版纸那种刺眼的光亮不知好多少倍。前后环衬用的是超感汀特莱特吧?这么贵的纸,居然用四大张,相当奢侈,颜色怀旧不张扬,摸起来如同古旧的虎皮宣。好纸重价,本书定价98元——三联书店是抢钱抢惯了的。哈哈,我这人不争气啊,大师作品当前,先观察这么枝节的问题^_^

  今天楼下的会议厅在开杉浦的研讨会,除了杉浦本人和国内的设计大腕吕敬人曹方他们,许多小腕和学生也都来了。早上挤电梯,许多一看就是搞设计的人,跟我们一起满满当当挤上楼去。什么叫一看就是搞设计的呢,就是光头小胡子,花衫垮裤子,背的包或者戴的帽子上面有红五星,你会心想“他几天洗一次澡”。总之你就算不知道他设计了些什么,一看那范儿你就知道他是个艺术家。因此我觉得无趣,各行各业都有不同装束,这我理解,可是艺术总该天马行空一点吧,若是搞艺术的也都有固定的行头,看上去也都差不多,那艺术还有什么搞头?大师大约不是这样的吧。

  杉浦康平这位老先生看照片瘦长纤秀,给人一种两面而调和的感觉。两面是指,他一看就是一个传统的日本人,再一看又有些一般日本人没有的东西。这两者调和起来,很“国际人”,舒服。他的气质是温和却迫人的。

  ——我在这里唧唧歪歪,其实早晨走下一层楼去就可以看到他真人。可是追星的心情好像也没那么迫切,而且他这么大腕了,压根没有和他合作的可能性,看了也是白看。

  下午跑去听了半天讲座。先是吕敬人在讲,他做为一个老师和实践者,讲话非常有条理。不过他的设计基本上是给一百元一本的书预备的,瞻仰一下而已。朱灜春的《不裁》形式很有趣,得了2007“最美的书”奖。你google“不裁”,全是关于这本书形式的介绍,内容简介基本找不到。我在书店翻阅过,琐细的散文,一想到就这,还要裁开看,再也提不起兴趣买。美则美矣,有点“以辞害义”了。

  杉浦主张“将形式反映到封面”,他确实表现得很直接和大胆。《自然与文化》季刊的设计真的让我感动了,颜色和图案都这么美,很有艺术感染力。“我用心开辟出实在‘不统一的统一’的场子,让不停跳跃的题目悠游其间。即吞下大千世界,仍不失《自然与文化》本色的封面设计。”(图文书一般都别字连篇,似通非通,我们读者要谅解,要从中找出杉浦真实的意思)

  和同事在会场的最后面一起翻阅《疾风迅雷》。“也没什么特别嘛。”她指着杉浦《音乐艺术》的封面设计说。上面是那种复杂线条构成的图形。我翻到书最后的访谈指给她看:“你看,那是他六十年代的设计,那时候很超前,而且他还为杂志考虑很省钱。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哦,都是他手工绘的。”“六十年代?手绘?”这下她开始佩服了。

  宁简勿繁,宁缺勿滥,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设计师。书的封面小小一块,要充塞各种文化的营销的内容的诉求,做满版的艳色,就往往失却和谐,和“言多必失”一个道理。可是要让人眼睛一亮,满心欢喜,还是需要灿烂点儿。杉浦常常做满版的设计,而且真的做得很美,我觉得这才最是他强于一般设计师的地方。

  不知道为何设计展为何叫“疾风迅雷”(后来才知是指他一直领风气之先),因为他的设计一点都不猛烈。他是很有禅味的,浮世绘的瑰丽掩不住冲淡之气,满版的热闹下面有清冷的核心,精致得像KENZO香水瓶一类的东西。五十年的设计,他的风格一直在变,但总的说,是很“日本人”的那种。这是他的局限——每一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意识到这局限,才能于有限中怀无限之思。

  我本人更喜欢那些看起来有点朴拙,有点稚气的设计,比如《芒果街上的小屋》(这本书的设计无比辛苦,要设计到朴拙稚气的地步,也真要这么难),比如《张爱玲文集》,《谢尔·希尔弗斯坦作品集》,再比如少年儿童出版社那一套《信谊图画书》。重庆书展的时候我就站在少儿社的展台前面,把那一整套图画书通通看完,他们的发行人员张大嘴巴看着我,以为是哪个书店要下大订单。陆智昌的设计我也很喜欢,他最简略,最细致,最没法挑剔,很像小p同学写他爱的那个女人,是“内心天真的成熟女人”。

  一直向往和设计大师合作,不管你自己的爱好如何,可以信赖他,仰仗他。而平常,编辑总以为别人都没他了解书本身,设计者又认为编辑是外行不懂设计只会挑剔。和奇文云海合作的时候,隔着南京到北京那么远的路,在彬彬有礼的电话电邮后面,也能感受到彼此积聚越来越多的怨气。后来他们的设计我算是满意了,领导又说话。改成了领导接受的颜色,印刷工艺又一塌糊涂。总之弄得很糟。封面的图是向摄影师Steve strawn索要的,后来我寄书给他,多久都没回应,估计他是气到无语了。

  中午我买了在清凉山公园的杉浦设计展票。我是求知上进的好青年。同事听说我买票很惊讶,可是我们这种官僚气的地方,向来是得到赠票的不会去,想去看的自己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