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脑与科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10篇

2018-02-24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10篇

  《心、脑与科学》是一本由(美)塞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一):读书笔记: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

  塞尔的文章流畅而又幽默,但让最让我喜欢的是他对重点的反复唠叨。在他的唠叨下,论证显得更清晰,让人读后难忘。所以,读分析哲学,从塞尔入手是个不错选择

  本书的初稿是塞尔于1984年在里斯讲座的演讲,以人与宇宙关系主题,重点讨论了如何让心理概念物理概念相一致问题

  书名中的“心”仅指我们精神生活思想感情经验的序列,与旧哲学理论中的灵魂无关;“脑”是我们所知甚少的东西,我们的一切奇怪主张都是因为对脑的知识太少了。“科学”一词在这里指那些相对系统的学科。

  第一章•身心问题

  自笛卡尔以来,人们开始因“身心问题”而困惑,这个问题到当代转化为“心脑问题”。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仅局限于否认两者之一,因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人心地位遭到了贬低。在物理概念的系统内,我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1)意识是如何可能的?(2)真空中的原子怎么会有意向性?(3)如何协调主观实在(心理现象)与客观的实在(科学概念)?(4)心理活动怎么会影响物理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塞尔提出两个论点:

  论点1:全部心理现象,不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视觉的或听觉的,不论是痛觉、触痒觉或思想,乃至我们全部心理生活,都是由在脑中进行的过程产生的。

  塞尔以痛觉信号为例,痛觉信号通过神经末梢传送到脊髓,最终达到脊髓神经元,随后进入脑并形成痛觉,可见,我们一切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的内部过程。在此基础上,塞尔提出第二个论点。

  论点2:痛觉和其他心理现象正是脑(也许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的特征

  塞尔认为,心脑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人们没看到“(1)脑产生心;(2)心是脑的特征”这两个命题能够同时为真。如果脑产生心,心怎么会是脑的特征呢?困惑源于人们通常对“产生”这种因果理解为“台球相撞式”,为了区别,塞尔提出了一种“更精致的因果观”。

  桌子、水、玻璃等皆由微观粒子构成,属于微观元素系统的特征;同时,桌子的固体性、水的液体性、玻璃的透明性等性质,属于物理系统的特征。微观元素的活动导致物理特征,而物理特征体现在微观元素构成的系统中。两者虽互为因果,但却是同一事物不同层级的体现。

  因此,“从‘由……导致’和‘体现在……中’的意义上,心理现象既是由在神经元或模块水平上脑中进行的过程导致的,同时又是在由神经元组成的这个系统中体现出来的。”诸如我敲键盘这件事,从较高层次可以描述为,我让手指敲动键盘的意向引起了手指的动作,但从较低层次来看,这是由一系列神经元放电导致肌肉收缩的一连串活动引起的。

  塞尔认为,心与身相互作用,但二者并非不同事物,心理现象就是脑的特征。塞尔称这种观点为“朴素心理主义”,并将其表述为“心理现象是真实的存在”。

  第二章•计算机思维吗?

  计算机能思维吗?强人工智能论者持肯定观点。他们认为,心与脑的关系就是程序与计算机的关系。因而,脑不过是无限多种硬件计算机的一种,只不过这种硬件计算机能够装载构成人类智能的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具有输入与输出程序的物理系统,都和我们一样,在完全同等的意义上具有心灵,它们能思维,也拥有信念

  塞尔提到“人工智能”一词的创造者约翰•麦卡锡的话:“像恒温器那样简单机器都可以说具有信念。”塞尔问:“你的恒温器具有的是什么信念?”“我的恒温器具有三种信念——这里太热,这里太冷,这里温度适宜。”对方回答

  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塞尔在他的英语听众面前举了“汉语屋子”的例子

  屋子里的工人处理被送进来的汉语符号。他对汉语一窍不通,但按照一本英语写的规则来处理这些汉语符号。这些规则所遵循的是汉语语法而不是语义。诸如“从一号筐中取出‘甲’符号,将它放在从二号筐里取出的‘乙’符号之后。”这个工人不知道送进来的就是“问题”,也不知道送出去的就是“答案”。虽然他送出屋的是地道的汉语,但我们只能说他在摆弄符号,不能说他懂汉语。

  可见,计算机程序是按照语法来定义的,而思维决不仅仅是语法的,它所包含的诸如意识、思想、情感情绪及心理所有其他特征,都是具有语义内容的。计算机只是在模拟这些功能,而非复制。塞尔提醒我们注意模拟和复制的区别。

  第三章•认知科学

  塞尔说,任何企图填平身心之间鸿沟的努力都将白费,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鸿沟。所以强人工智能论者和认知主义者的努力恐怕是徒劳的。

  认知主义者认为,思想是处理信息的过程,但信息处理只是符号操作。所以研究思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计算机中或脑中的操作程序。认知主义者就是将脑功能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来描述的。

  塞尔将人们接受这种观点的原因归结如下

  首先,乔姆斯基的理论让人们相信,人讲话时遵循的语法规则,与计算机运作时遵循的规则是一回事。此外,人能够设计出遵循一定规则来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所以,大家很容易接受人脑与计算机存在一致性。其次,假设一种心理成果必有其理论原因。如果一个系统的输出有意义,比如我们学习语言或辨认面孔是一种有意义的认知能力,那么就必定存在某种理论,以某种方式内在化于我们脑中,构成我们认知能力的基础。

  塞尔提出了反驳。一个人是否在遵守规则,不能看这个行为形式上的特征,而要看这种规则的意义是否在行为中起着因果作用。比如,我上小学时候有这样两条规则,一是在走廊里不许吃东西包括糖,一是在走廊里必须右侧通行。我可以在走廊里口含糖块,这时我只是表面上在遵守规则;但我右侧通行的时候,却无法做到只是表面上遵守这条规则。所以说,只有第二条规则影响到我的行为。同样,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我们无法说他只是表面上遵守语法规则。在这个意义上,计算机根本不会遵守规则,它只是仿佛遵守规则。换句话,我们说计算机工作时遵循着某种规则,只是一种比喻,要是当真,可就乱套了。

  在这里,塞尔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遵守规则:本来意义上的遵守规则,比喻意的遵守规则。当我们说,我在思考的时候处理信息,意思是我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了某些心理过程。计算机无法在这个意义上处理信息,它只能模仿我心理过程的形式特点。塞尔将信息处理分为两类:心理学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理的“仿佛”形式。

  塞尔认为,我们无需在心理描述和神经描述间,加上一个计算机处理层次。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没人知道钟的工作原理,我们要理解其中奥秘,只有把钟拆掉。有一个人提议,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种在功能上和钟完全等同,像钟那样计时准确的机器,我们就能懂钟的工作原理了。于是,他们设计出一台沙漏,并声称自己已经懂得钟是如何工作的了。钟与沙漏的关系,就是脑与计算机的关系。

  第四章•行动结构

  人类的行动有四个特征:

  (1)行动由动作组成,但行动包含的内容远远多于一组动作。比如跳舞和肌肉运动。(2)行动可以优先描述。比如,我要去青年公园,在这过程中发生很多事:我向青年公园方向移动,我的鞋子地面摩擦,我推开了许多空气分子……但我的行动是什么,取决于我想做什么。(3)行动者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若是有人问我,“你究竟想去青年公园呢,还是想离青年公园近一些?”虽然我的身体动作适合这两个问题,但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个。(4)行动者能清楚地说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种能力建立在预设原则上。比如,我要去青年公园这件事,建立在有青年公园这个地方,从我家到那有路等前提上。预设原则是行动的一部分,正如语法是讲话的一部分。

  随后塞尔引出了“意向性”的概念:“说一种心理状态具有意向性,意思不过就是说这种心理状态涉及到了某物。”

  意向状态有三个特征:(1)分为内容和类型两部分;不同的类型可能有相同的内容。如“我要离开这个房间”的意向内容是我将要离开这个房间,类型可能是信念、愿望等。(2)意向状态是否满足,取决于世界与意向状态的内容是否相符。(3)有时导致事情发生,它们通过意向的因果关系实现符合。比如我想去看电影,我就去看了。

  关于人的行为结构,塞尔提出了如下原则:

  原则1:行动,就其特征而言,由两部分组成,即心理部分和物理部分。

  原则2:心理部分是一种意向。

  原则3:行动的结构和说明所不可或缺的因果关系,就是意向的因果关系。

  原则4:依照行动理论,那些预先思考的、作为计划结果出现的行动,与那些不作预先思考的、出乎本能的行动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

  原则5:一种意向的形成,通常都是事实推理的结果。事实推理能让人在相互冲突的愿望中做出最佳抉择

  这五条原则告诉我们,给我们的行动以动力的心理之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按照意向的因果关系(愿望或意向的形式)表现它所导致的事态。我实际上做什么,我试图做什么,完全是一个关于我的行动包含何种意向的问题。我知道我要去青年公园而不是去百鸟公园,这是我去散步的意向,我无需注意就能知道这点,因为这不是外部行为的知识,而是我内部心理状态的知识。

  塞尔按照这种逻辑来说明人的行动:说明一个行动,就是说明其原因。它的原因就是心理状态。通过导致意向的事实推理或意向自身,这些心理状态才得以涉及行动。

  原则6:对行动的说明,必须与行为者在行动或推理行动意向时头脑中的内容相同。倘若说明属实,意向通过因果关系引起的行为的内容,就必定与对行为的说明的内容相同。

  原则7:任何意向状态,仅作为“意向性之网”的一部分起作用。此处“起……作用”,指相对其他意向状态而言,这个部分仅仅确定了它的满足条件

  当我有一个要开车到青年公园的意向,我一定拥有我有一辆汽车和青年公园在我行程以内的信念,我还要有这一天不封路的愿望和这一天天气晴朗的希望,等等。这些其他意向状态称为“意向性之网”。此外,我还要有开车的技能,这并不包含在我要去青年公园的意向中,这些非意向状态的才能、技艺、习惯做事方式以及对待世界的一般态度,作为意向状态起作用的背景而存在,这个集合称作“意向性背景”。

  原则8:整个意向性之网,是以人在心理状态之外的能力为背景而起作用的。

  以上这些原则就是行为的结构。

  第五章•社会科学的前景

  “为什么自然科学方法在人类行为研究领域中,没有给我们以像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中的那种回报?”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既然社会和心理现象与其他现象同样真实,那么,为什么没有关于社会和心理现象的法则?为什么存在分子行为的法则,却不存在社会行为的法则?

  塞尔告诉我们,若要否认一个论点,就先将它假设为真,再去说明该假设由于某种原因而成为谬误。

  假如我们拥有社会法则和历史法则,根据这些法则,我们能预见战争的爆发和革命的来临,其精准度如同在海平面的真空中预测一个下落物体的加速度一样。因为任何战争都包含分子运动,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战争和革命法则而作的预言,与在物理粒子层次上根据分子运动法则所作的预言相同。

  于是,问题转化为:为什么较高层次(革命)的法则与较低层次(粒子)的法则不能完全相符?

  首先要考虑,我们用范畴把握社会现象时,遵循着哪些基本原则?社会现象之所以是社会现象,具有哪些特征?

  一个极重要的特征:对社会和心理现象而言,指称某现象的概念自身,就是这个现象的组成部分。比如,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中,一棵树、一例肺结核,不会因人们不去想而有所改变;而要把一件事视作革命、婚礼,参与者就必须对这些事有某种认识。许多描述社会现象的词,不得不成为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词具有自我指涉功能。“货币”涉及到凡是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或视作货币的东西。人必须具有把某物当作货币的思想和态度,而这思想和态度,恰恰就是货币定义的一部分。

  所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间存在的中断,源于社会和心理现象中的心理特征。在心理特征中,意向性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意向的内容取决于历史环境,这决定了社会科学无法独立于环境和脱离历史。因为社会科学不像化学那样以分子结构的系统事实为依据,其涉及的是人在某种历史环境下的意向性、愿望、实践、技术与知识状态等。

  “社会科学靠心推动这一事实是它与自然科学相比之下的弱点所在,但这也恰恰是社会科学的力量所在。”

  第六章•意志的自由

  一方面,世界由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万事万物都可以由这些微观粒子说明,因而,宇宙中没有自由意志的地位;另一方面,一系列基于我们自己经验事实的强有力的论证,使我们确信意志是自由的,比如我们常想“我本可以做出另一种选择的”。这是一个特有的哲学之谜。

  相容论者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被决定的,但有些人类行动依然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没有被枪指着头时的自由。

  塞尔纠正,自由意识的问题,不是关于是否能导致人行动的内部心理理由和外部物理原因以及内部强迫的问题,而是这样的问题:不论我们行为的原因为何,我们的行为是否由这些原因决定,使事情不得不按已发生的方式发生?

  这个问题可转化为:在所有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说一个人本可能采取别的行为,是永远为真的吗?

  对此,相容论者的主张是,在所有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所有行为都以原本不可能出现例外的方式被决定,只不过某些事是内部心理原因,而不是外部强迫。塞尔认为相容论否认了自由意志,而保留了其语词外壳。

  心理决定论者从另一个角度否认了自由意志。他们认为,在先的心理原因决定着受催眠者和海洛因瘾者的行为,我们全部的行为也是以这种方式被决定的。所以,我们的全部行为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受到心理强迫,即便我们会说正常状态下我们是自由的,但这些正常的理性思想过程像其他事物一样,也是被决定了的。

  在当代科学的观点中,为什么没有自由意志的位置?在物理学中,我们的基本说明途径是自下而上的。比如水的液体性取决于水分子的活动。“由于世界的全部表面特征完全是由微观元素的系统导致并体现在这些系统中的,所以微观元素的活动足以决定发生的一切事物。”这种“自下而上”的世界图示,容许有“自上而下”的因果关系,比如“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这种因果关系之所以起作用,仅仅因为上层次被下层次导致并体现在下层次之中。

  那么,我们在经验中为什么不能放弃对自由意志的确信?塞尔认为,让我们队自由意志坚信不疑的,是那种进行自愿的、有意向的行动的经验。凭借这种确信,我们才能去辨别和说明行动。“事实上,不管我们掌握了多少关于世界如何作为一个被决定的物理系统运行的知识,只要没有这种自由的假设,我们就不会有行动。”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二):无题

  作者简介及主要教育经历:

  约翰·塞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担任过哲学系主任、校长特别助理等职位,是该校负有盛名的哲学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多年以来专注于研究导师约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当今英美哲学界继其导师以来于该领域内为人公认的权威。

  1932年,约翰·塞尔生于美国的丹佛市,1949年至1952年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5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同时在牛津基督教堂学院任教,1959年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返美,此后一直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牛津留学期间,他开始在日常语言哲学家约翰 奥斯汀的指导下研究语言分析哲学,由此奠定了他毕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他认为,言语与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行为,对语言进行哲学分析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一般的分析,在行为背后是人内心的意向性。对意向性问题的研究引导他去探讨人性的问题。在他看来,意向性行为是心理现象的表现,这表明行为哲学与言语哲学只是心理学这个更大的研究领域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本书的稿件说明:

  本书的初稿是作者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过修改完善后,以此书名于同年出版。

  本书在内容、篇幅和风格上基本保持与原稿一致,比较集中地反映作者对心理学问题以及与此有密切联系的几个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哲学见解,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的观点”。

  内容概述:

  在写作手法上,这本书是作者阐述他自己的哲学观的一部重要著作,自出版以来受到英美哲学界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试图把常识与科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同于传统分析哲学一贯主张的还原论的哲学立场,也不同于传统二元论以及当代行为主义、功能主义的哲学立场,是当代分析哲学对待哲学基本问题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表明分析哲学在不断发展中的新动向,没有得到分析哲学家的一致赞同;其次,在解决每个具体问题时分别运用具有独创性的论证方法,这些分析方法对丰富分析哲学的理论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书中六章所探讨的六个问题始终围绕着“从哲学上去探讨人类与周围宇宙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被今天的许多哲学家有意回避“大问题”,也是当代哲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他看来,回答人类如何地与周围宇宙统一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把人类关于人类自身作为有意识的行为者这个常识性概念与把世界视为一个物理体系的科学性概念相统一的问题。他坚持认为,这种常识的概念和科学的概念不仅彼此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完全一致的,书中所讨论的六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从六个方面说明和论证这个基本的哲学立场的。前三章主要围绕心的哲学的中心问题即心身问题展开,这个传统哲学难题在当代通常采取心脑关系问题的形式:在第一章从正面提出了解决心身问题的方法,并简明地表述了他称之为“朴素物理主义”和“朴素心理主义”的两个观点,坚持认为这两个观点的一致性是塞尔在心的哲学的立场上一个基本的特征;在第二、三章,塞尔从他的这种基本观点和立场出发,驳斥了把计算机程序和硬件的关系等同于心脑关系的所谓“强人工智能”的观点以及试图在心脑之间插入一个信息加工层次的认知主义研究的原则(纲领?);后三章,塞尔探讨了三个与心的哲学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所谓的行为哲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人的心理特性及其与身体特性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人的行动结构;把他的关于心的哲学和行为哲学的观点应用到社会哲学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社会科学的概念具有“自我涉及”的性质(即自含性),社会科学涉及意向性的种种方面能,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向性问题,因此在自然科学概念与社会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中断。最后,他向自由意志这个“典型的哲学之谜”提出挑战,以一种“修正的相容论”观点试图协调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冲突,认为关于物理世界的科学概念与人们对自由意志的确信这两方面有着不可驳倒的事实,并且主张“物理的决定论”与“心理的自由意志论”是能够彼此相容的。

  书中所阐述的哲学立场和观点有待进一步作出评价。应该指出的是,站在塞尔所坚持的哲学立场上是否能够正确地解决所谓人类与周围宇宙之间关系这个难题,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本书也是作者力求通俗地介绍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尝试,对所涉及到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尽可能地加以简明、通俗地介绍,在与不同观点的论战中提出他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同时,作者采取这种叙述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英美哲学在这些领域里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三):。

  因为原书大概是两年前看的了,当时未留有读书笔记所以塞尔在具体的意志自由问题上的看法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很早以前就想填坑,随便说好了。

  量子力学的诞生似乎给了意志自由新的地位

  ---------绝逼不是这样。首先量子力学仍是统计力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次如果大脑的运转跟量子力学一样是一种非决定性的话,那我们肯定不会有意志自由,我们绝逼会精神崩溃。量子波会无缘由地让某个神经突然兴奋,你根本掌控不了行动,比精分还严重。

  灵魂或者神秘X驱动了这一身的原子

  ---------这是种逃避型的解释,每遇到什么难题就搬上帝来救驾,当然,在理论上,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塞尔在身心问题第一章做出了某些解释,但我觉得仍解释得不够清楚。 一堆毫无意识的原子组成起来怎么就有了意向性,有了生物性呢?难道存在某种神秘X或者有意识的原子吗?

  这么问好比,一本小说只是汉字或字母,怎么里边会有爱情和故事。不同层面的描述,可以得到不同层面的信息。意向性和自由问题的产生得益于人体高度复杂的有序,而有序并不一定需要超自然的加入才能形成。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四):《心、脑与科学》书评

  1984年的书,我在30年后的2014年对其进行评论,似乎不太公平。

  塞尔因为他在语言哲学上的贡献,被写进了教科书。更因为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被普通公众所知。

  他在第一章提到,心灵之与大脑,就像某物的宏观属性和微观属性。但他在这里讲得很模糊,用的比喻是宏观下冰的特征与微观下H2O分子的排列。以这种角度看,塞尔是支持同一论的,但他同时又反对还原论,这点在后面的几个章节能看出来。涌现在某种意义上反驳了还原论的观点。就本体论而言,我是一个强物理主义者,所以我不认为心灵是实存的。也许,对于心灵,我今天会支持一种类似功能主义的观点。

  第二章他提出了中文屋思想实验以反驳强人工智能的主张,丹内特等人对这个思想实验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正如塞尔自己所认同的,单个的神经元不懂语义,只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一个CPU也是如此,那为何认为由CPU组成的电脑没有心灵,而由神经元组成的人脑又有心灵呢?我认为塞尔的中文屋实验是不成功的。今天谷歌已经用机器学习做出了“认猫”机器人,也收购了制造“大狗“的公司。我有理由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通过另一种方式造人了。

  第三章,塞尔对认知科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1984年还有没有今天这么丰富的脑成像技术。我就不对塞尔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作出的论断提出反驳了。随着数据的累积,我认为”大脑地图“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第四章,塞尔提出了”意向性“在行为当中的重要地位。的确,意向性似乎是区分人类行为和自然现象的重要标志。但针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一个物理主义者不会承认”意向“是实存的。塞尔在后文既然提到了自由意志,就应该明白意向也很可能是幻觉。

  第五章,塞尔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具备意向性的人类行为。基本宏观看来,社会科学可能做出预测和规律分析。但是在微观层面,社会科学不具备任何意义的确定性。这不是因为要处理巨量的复杂数据,而是因为每一次意向都是任意的。这有点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当我们去研究人类行为时,我们就已经改变了人类行为。关于这点,我还没想清楚。

  第六章,塞尔认为前人对自由意志的证明都是不成功的,这点我十分认可。我甚至认为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有一种自由感,而这种自由感也许是生物演化带给我们的错觉。

  综上,我认为,《心、脑与科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值得一读。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五):【读品】梁捷:塞尔与心智哲学-评《心、脑与科学》

  近两年,我个人喜好的分析哲学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译介进来。其中主要是陈波的努力。斯特劳森的《个体》,蒯因的《词语与对象》,以及马上要出版的安斯康的《意向性》等都是历史上最经典的分析哲学-心智哲学著作。而那一代哲学家里(广义上说,我是指罗尔斯那一代有分析倾向的英美政治哲学-心智哲学家,最多向前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塞尔算得上是鲁殿灵光了。

  就塞尔的著作来说,近年来容易见到的有外教社那套原版语言学丛书里的《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这当然是从语言(语用学)的角度来理解塞尔。另一支角度是从心智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理解塞尔。去年人大社出了塞尔的《心灵的重新发现》,陈波策划的那套黄皮书之一,也是被陈波写到那篇著名的“投票序言”(过去50 年最重要的西方哲学著作)中的书。但我个人觉得那本书分量一般。还有一册更薄的白封面小册子,是塞尔关于生物伦理的一次演讲,与另一册哈贝马斯的书并列,我也觉得分量不够。

  好在这次译文社重版了两本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中的两本塞尔的书。这是推动以塞尔为代表的分析哲学研究的好机会。第一本《心灵、语言和社会》我觉得市面上有时还能见到,第二本更精彩的《心、脑与科学》却是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了。

  就说这本《心、脑、科学》,其实是一次演讲集。英美哲学家都不会写长篇大作,典型如维特根斯坦,只能写出大量分节的碎片,像戴维森这样的更是几乎没有专著。这本书很短,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摆出一个重要问题可供大家思考。

  1 心身问题。即心理过程与生理(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这也是研究“自我认同”的核心问题。以前我顺着这个思路研究“自我认同”,读的是米德,詹姆士还有一些认知科学的著作。后来偶尔读到泰勒的《自我的根源》,读了几页就扔掉了,实在是不知所云。

  2 计算机能思维吗。仅仅这个工作,塞尔就足以被列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他提出了“中文屋模型”,“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区别。现在仍是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3 后面的3 到5 章,我认为是提出一个由高到底,向外扩展的心智哲学基础,从认知到行动再到社会秩序(制度),这方面的思考和哈耶克那本《感觉的秩序》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从认知到行动这一环节,常常被看作哲学工作,包括哈贝马斯这样的社会理论学者也是在这个层面与塞尔对话。从行动到社会秩序,这就是更底层的社会科学,较少有学者参与这方面的讨论,韦森似乎是这样想的。

  4 第6 章是自由意志问题。我觉得这应该单独拿出来,所有的哲学著作最后都绕不过这个问题。书后还附了两篇长文,也许是为了弥补书厚度不足的缺陷吧。厚度不够,附录来凑,这是出版界内部的传统了。附录的第一篇是名篇,“什么是言语行为”,不过我想很多人在其他文集里读过这篇了。第二篇“意向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大致反应了塞尔论述“意向性”的思想,当然他那本专门的《意向性》还有待翻译。

  商务在很多年前就出过利科主编的《当代哲学趋势》,李幼蒸译,人名错误百出,但这是80 年代的工作也不能苛责。近年来重版了,但文字完全没动,也许觉得李幼蒸是大家吧。但这本书里的很多章节真的不错,虽然是西方学界70 年代的主流工作,但至今仍然值得国内哲学界来学习,其中也包括塞尔的哲学思想。

  上海译文还曾出过一套“当代学术思潮译丛”,黄皮本,是全国各地打折书店的必备书。这套书从封面到排版到设计,都是很典型的失败的书。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选题和译者都不错的书,比如孙周兴和陆兴华译的阿佩尔《哲学的改造》。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分析哲学著作有两本。一本是丹尼特主编的《心我论》。这本书里收集了最著名的哲学幻想,比如“缸中之脑”。遗憾的是,我对比过英文版,这本书翻译的时候删去了近一半篇目。虽然我理解这是80 年代大跃进的正常做法。还有一本就是玛格丽特·博登主编的《人工智能哲学》,这本书的第三章就收录了塞尔的名篇“心灵、大脑与程序”,这篇文章里塞尔系统地回答了各方面对“中文屋”模型的批评。现在想来,我并不同意塞尔对第一种意见(即那本GEB 的作者霍夫斯塔德的批评),但这篇是人工智能领域必读的文献。

  塞尔是个典型的跨学科学者,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社会理论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各执一词。其实阅读塞尔本身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应该彻底开放自己的大脑,哈贝马斯可以读的那样开心,我们也可以做到的。而且分析哲学著作一般质量都还不错,因为篇幅较段,也不会旁征博引,他们推崇的是清晰直白。面对那么多的垃圾废物,还是去读清新的分析哲学吧。

  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杨音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3 月重印,12 元。【细读指数4】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六):《心、脑与科学》总结

  一。心身问题

  主要提出了心是脑的整体功能性表现,犹如消化功能之余肠胃系统。在塞尔看来一元论二元论可以融合,意识与物质脑都是存在,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二。计算机能思维吗?

  著名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的出处。反驳了“强人工智能”:人脑不过是一台数字计算机,人心不过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即心与脑的关系是程序与硬件的关系。主要论点是:

  1,人心不仅是语法的,还有语义方面。

  2,计算机程序只是语法的。

  即人心不仅是形式结构,还有内容。

  人在理解事物上不仅按语法,还有语义的体现。而计算机只有语法,无法进行理解。

  3,“模拟”与“复制”。意识现象是生物系统的体现,而计算机“模拟”永远不可能达到,“复制”可以。

  ~没有说是因为缺少什么,塞尔只强调了意识是生物学性质的。但生物学与机械都是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前者才可以?这里不解

  三。认知科学

  塞尔不看好认知科学的发展,因为认知科学是以人脑与计算机的类似研究而进行的。而这点他已经在上一节否定了。

  物理世界的脑中的微观粒子运动与精神世界的意识特点的鸿沟是寻多科学家哲学家想来填补的。塞尔认为无沟可填,宏观的意识现象是微观粒子整体作用的功能体现。正如他在《一。身心问题》中所说那样。

  ~不解,这个过程还是还是没说清楚。消化之余消化道的作用和意识与脑中粒子性质并非是一个性质。另,当今的认知科学都以数字计算机为模型吗?

  四。行动的结构

  主要探讨意向性的特点,为下一节的说明做准备

  五。社会科学的前景

  物理等严格科学,没有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这种自我涉及的过程。意向性有无影响是关键区别。

  较低层次的活动决定较高层次的活动,物理学是从下往上的坚实的科学系统。而社会学的基础之一是人的意向性,是“不稳定”的。

  另外,社会学的现象取决于人的态度,而人的态度会随着对社会学及其他方面看法不同而改变,自我涉及。这是社会科学的缺陷,也是特色所在。

  六。意志的自由

  物理世界严格的决定论和精神世界经验的自由意志的矛盾,塞尔也仅是探讨说明,没有得出结论。

  所谓的相容论,意识被严格决定但不会感到“被强迫”从而感受亦为自由的意志,这其实是决定论,“自由意志”只留下了外壳。

  若自由意志存在,那么与科学里下层决定上层的性质也是不容的。因为自由意志存在,便说明我们的意识可影响脑中粒子的运动,是上层决定下层的。

  附录两章。

  第一章看得比较困难,分析哲学范畴?

  第二章仍探讨意向性。

  总体感觉,语言上不通。。另外关于“非表现行为”的定义网上搜不到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