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红利2.0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社交红利2.0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46: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红利2.0读后感精选10篇

  《社交红利2.0》是一本由徐志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一):引爆社交的导火索是什么?

  这本书看完一周了,一直不敢写点什么,怕写的不好影响对不起作者。

  发挥内心的余热,去照亮黑暗里前行的人。这本书从数据和运营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社交的各种创新性的院里和方法,基于作者前身来自社交帝国的腾讯,我非常认同他对数据的理解和看法。作者在对社交的理解通过《社交红利2.0》体现的很专业、很有说服力。社交在腾讯是有基因的,从QQ到现在无处不在的微信,无一不是基于满足用户的各种心里需求、体验需要、感受触发等来解决问题。沟通的种类有太多太多,腾讯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社交需求。从QQ的陌生人聊天,到微信的熟人圈子,社交的元素被体现在淋漓尽致,而红利则让腾讯成了中国科技届的翘楚,这便是最简单直白的解释社交红利的现实案例了。

  用数据说话是大数据的最主要工作,社交中的数据在这本书中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展现。各种引爆社交的案例在书中用数据表达的很好,基于数据的策略和营销能更准确的定位受众群体,激起更多人的参与、转发和点赞,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火爆景象。这是企业愿意看到的景象,读懂这本书的真谛或许就能弄清楚一个话题如何被引爆,一个社交的讨论如何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样的目标似乎有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影子,透过寻找简单事物背后的深层规律,我们需要更多的解析引爆流行的方式,更需要作者的细心观察和数据分析说话。

  好的书籍能沉淀时间,这本书具有这样的属性。互联网运营和产品岗的人都要看一看这本书,策划和营销在这本书中有不一样的新定义,而数据则完完全全是社交的基石。基于数据的运营,基于规律的战略和运作,能在极低成本下取得不菲的受益,这就是社交红利的一个基本价值体现。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二):作者自述:写了整整一年,死磕了N多数据

  现在,《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已在印刷厂印刷流程中,京东、当当、亚马逊也开始了新书预售。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几周,将陆续和朋友们见面。

  难度之一是关于方法论的提炼。

  2013年在国内是一个大变革年,在这一年,有几个重要的迹象涌现,催生了未来几年社交网络的基调。其中之一,就是疯狂猜图借助微博、微信实现了引爆。这几乎是国内第一家一进入社交网络就直接引爆的案例(在海外,是Draw Something)。从这一刻开始,一进入社交网络(不管微博还是微信),就直接获得引爆的曲线,开始层出不穷,并在2014年、2015年成为主流。

  如果说,我们将此前的社交网络阶段称为积累阶段(即大部分企业、创业团队进入社交网络,都需要依靠慢慢积累、不断优化来获得可观的红利),是从0分到10分、50分、100分逐渐提升的过程,那么,现在的阶段则回避了积累过程,直接从0分一跃而为80分、100分的过程。

  但一个方法论的总结整理谈何容易。

  2014年春节始,我启动了对《社交红利》的修订升级工作并于6月完成,再度出版。此后的业余时间,不管是地铁上、枕上、厕上、飞机或高铁上,都沉浸在这些答案的搜寻整理、讨论中,大量时间投入到了和这些开发者、合作伙伴的访谈、数据回顾中。

  有一次,我和出版社编辑在邮件中描述了这个阶段,邮件说,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烧脑之旅。琢磨不透时一搁置就数周,直到再一次进行合作伙伴访谈,或者重新翻阅大量过往数据、文献、笔记、案例分析,才又突然豁然开朗,内容再度实现大跨步前进。

  难度之二是案例背后的数据。

  业界最好的观察窗口之一,就是扎实的数据。《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写作时,依赖于自己所在的开放平台中那些海量而丰富的后台数据,做出分析和延展理解。《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也顺延了这个习惯,十分依赖数据。

  这次新书写作过程中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标准:被遴选的案例必须要有数据支撑,数据之间是互相咬合的,撇除喧嚣之余能经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

  数据却很不好找。

  二是在书中,很多数据(如杏仁医生、ShareSDK)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都需要多年的积累留存,对比分析,或者是将自己全量用户翻来覆去分析一遍,工作量之大,之耗神,可想而知。如闺蜜圈、百度贴吧那样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更是需要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

  三是数据的解读。尽管数据在手,但是如何关联并解读,也费去了很多时间。因此,数据在实际写作中,成为第二个大的阻碍点。

  后来在书中的后记中,我这样写道:

  完成粗稿的那一天,北京处在重度雾霾中,窗外快要伸手不见五指。这像及了写作过程,经常,在几组数据中迷路,找不到出去的方向。或者好不容易明确了一个现象分析的结论,又在新数据面前被推翻重来。直到下一个关键数据或者合作伙伴现身,才会带来新的指引。困惑几乎从始至终。

  这个问题无他,依赖于不断走访业界,不断探讨,案例和数据也因此逐渐丰富、补入,或者剔除。

  真的要感谢很多合作伙伴,许多数据其实相当敏感,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重新分析和整理。合作伙伴们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去做。反而内疚的是,因为写作风格的问题,最终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故事没有去展开,只是选择了数据的结果,或者一个小小的图表来显示而已。

  难度之三是写作时间。

  在腾讯工作,本身就是十分忙碌的。记得整理这两本书之前,我有过一个月22个工作日,加班到10点至凌晨打车回家的记录是20天。加上自14年下半年,工作发生了许多变动,许多调整都开始,因此越发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中,要完成一本财经类书籍的写作,几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从我家到公司上下班之间,有一段单程至少40分钟的地铁,经常也会抢到座位。之前每天上下班之间习惯拿一本书,在摇晃间阅读,或者闭着眼睛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写作开始后,就想起点什么迅速打开笔记本,搁在大腿上敲完再合上,继续思考。

  因此,后记里最后一段,我也如此写道:

  本书(《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成文于无数摇晃的地铁、差旅飞机、高铁旅途上、与合作伙伴深入探讨后的回程中,及夜晚临睡前枕上的时间。这些,可以算作是廉价娱乐时间置换出的最好收益。也谢谢自己,愿意用这些时间,来完成一个30多岁男人立言的梦想与渴望。

  从落笔至提交给到出版社,已近一年整。至出版前夕,仍在对书中内容更迭增补,纳入最新获得的数据和案例(足记就是最后一个补充加入的案例)。

  在写作过程中,仍然秉持了一个很好的习惯,即边写作边释放试读版本,这些试读者包括了老读者们、业内的几位大神、腾讯公司内部的多位核心Leader、及一线CEO们。不管是数据的解读,还是核心理解,他们帮我把住了关。

  之所以如此,是想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同期孕育诞生的我的小宝贝得米。因此兢兢业业,生怕还有遗漏,也总想做到更好。

  每天,就在这样烧脑、困惑、豁然开朗中度过,每月甚至每周,迭代的版本都大不一样。我有保留不同版本的习惯,也为一些章节写了三、四个不同角度版本供选择。当把最初的提纲和多个版本调出来,和今天写成的版本摆放在一起时,发现除了书名还一致,其余几乎都不一样了。到最后,编辑干脆连书名都建议改掉。

  好吧,不多说了,因为书终于出版了。我们书中见!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三):此书亦如互联网的浮躁传播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记得已经在地铁上读完了这本电子书。

  今天再来拾起,竟回忆不到什么。将末尾速读后,发觉理论太强。全书结合魔漫等个别案例做的规律分析,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结合实操的讲授更是一片空白。

  这个时代的一切,仿佛每天都在改变。而人心变得要那么慢一点儿,所以很多东西都成为了控制人心的工具,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就像这个书名一样夺人眼球,浮躁至极。我认为互联网正蒙蔽着绝大多数人的双眼,束缚着本性的自由,我认为目前这个时代人类生活日益光鲜,内在却是越发灰白。

  就像刚才说的,人性的发展不可能迎合得上这技术的爆发,创意的噱头总是会让很多心灵受到伤害,而心灵这种东西,要么麻木,要么爆发。沉默与爆发,二者都是相辅相成,这种事一定会发生在绝大多数人的未来。

  而那样的时代,也一定会需要冷静处理问题的人的存在。

  《社交红利2.0》读后感(四):即时引爆,笔记ppt

  1.一九法则;互联网时代是加剧垄断,赢家通吃的时代;无价值的信息泛滥,就是有价值的信息更加昂贵。

  要么平平,要么通吃!

  2.2011.1.21,433天后,微信突破1亿用户;2015年,微信5.7亿用户。

  3.2013年初,最多的APP下载一天突破80万;2013.5,疯狂猜图突破一天下载300万;脸萌,2014.4,突破500万下载量。

  引爆的更猛,更快!

  4.四大社群引爆法则:

  短-零成本、用户时间少,上手快,轻松,粉尘化时代

  新-体验新奇

  好友-好友向外转发的欲望

  快衰-不断快速迭代

  5,标题类似颜值,重要性凸显

  这,最,好HOW,玩WHY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五):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读《社交红利》的时候,觉得神了,教科书般带我认识互联网传播的规律,之后追《社交红利修订版》,持续在公众号互动,一直到《即时引爆》预售,毫不犹豫订购。

  在关注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年,阅读徐老师的书可以看得到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自己认知上的改变。从《社交红利》到《即时引爆》,徐老师从数据分析,到深入调研现象背后的逻辑,直指本源。

  对于运营的初学者,就像拿到武功秘籍,关于自组织、强关系、弱关系在产品设计、社群运营、团队组织架构的运用,平衡与失控,如何迭代,如何在迭代中获得认知,等等运营中涉及的大小事都用案例来说明。

  让我放不下书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每一个案例,徐老师都进入到其团队并且体验其产品之后才做分析,提出观点,这种阅读体验的场景感非常棒。说到某款游戏的时候,马上进入游戏体验去验证,去理解徐老师的表达和游戏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这种阅读不需要拘泥于字句。

  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数次想开口去交流,我想知道,那些更多的背后。

  作为一个女屌丝,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创业者的事。

  这个时代,每个人该具备创业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说过,老板就不喜欢你这样想法太多的人,你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但对于单个个体,长时间不能思想,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以秒计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对行业产生影响,是不是对人的技能需求也发生变化,阅读是获取别人的经验最快的途径。

  我想,近期不会再读一遍,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记住只言片语。什么时候会再读,等到在执行中需要交流的时候,会再翻开。

  《社交红利2.0》读后感(六):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

  09年开始接触电商,正式入互联网行业也转眼有3年。身处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亲眼目睹移动互联网大潮对现在生活的影响力。每天都有新的app面试,每天都能听到互联网行业内的创业故事,融资消息。从来没被打过这么多鸡血,没喝过这么多鸡汤。感觉人人都能从互联网红利中分一杯羹。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与人直接的信息更对等,信息的对等也让社会变得公平透明起来。身处互联网浪潮,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本书主要是通过近期的案例,分析了目前火爆的一些应用的引爆规律,因为水平有限,不敢点评分析的是否正确,但对作者对数据的观察和逻辑还是很敬佩的。

  在我看来,本书先通过脸萌和围住神经猫,魔漫相机等几个例子分析了社交引爆的四大定律:短定律/新定律/好友定律和快衰定律。之后讲了如果逆转快衰曲线:与社交生活有连接点/和用户维系在一起,社群运营。最后点了下小应用怎么在大企业环境中求生存(深挖垂类,从长尾中着力)。

  感觉我可能是个跟不上时代的古板人,还惦记着读书看报的年代,对互联网并不是那么有热情。但身处浪潮中,行不不行,知与不知,都还是随着浪潮在波动。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七):技术屌丝男读社交红利2.0有感

  在我2002年毕业那阵儿,整个互联网行业正从泡沫破灭的低潮中重燃希望。那时新浪、搜狐、网易还坚挺着,是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BAT还是三家不大的互联网公司,雷军还在金山埋头苦干,周鸿祎还在用流氓招式推广3721,刘强东还在中关村贩卖电脑配件,大多数行业内的人还都觉得马云只会吹牛……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青屌丝,觉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低门槛的创富机会,想想看:只要一个Idea,加上几个会做网站的屌丝组成团队,再加上几台服务器就有能吸引大众的眼球、然后引来几轮风投、然后上市——就好像只需造个房子,然后打开门,用户就会蜂拥而至,然后财富也会跟进……是这样吗?

  12年之后的2014年,新浪、搜狐、网易还在,但它们的市值却只有全球互联网巨头BAT三家公司市值的零头,雷军的小米、周鸿祎的360、刘强东的京东也紧随BAT之后,马云在阿里上市时还一度成为中国首富。发生什么了?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掌握了更加巨量、更加稳固的用户,所以也就掌握了更加巨大的财富。而此时,我依旧是个年纪稍大的屌丝,先后进行过一次传统互联网和一次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但都失败了。之后我开始了很长时间的反省,期间看到了徐老师的《社交红利》,受益匪浅。

  《社交红利》中的红利并不直指财富,而是指用户——当拥有了大量用户,财富也就会随之而来。而社交也并不直指社交网络,而是指互联网巨头们逐年积累的纵横交错的基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大平台,上面已经有了现成海量的用户,这个大平台事实上已经成了我们创业的基础生态环境。《社交红利》则通过实际案例和真实数据,引导我们更好的融入这个环境;通过分析和推导规则让我们更好接入这些平台,并且利用这些平台的各种接口和技巧,更方便、更快速、更科学的导入大量用户。

  所以在读《社交红利》的过程中我也在总结自己的问题:两次创业失败最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一开始就没有把如何推广和吸引用户考虑到产品设计上来,每次都是在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再考虑这些;另外也没细想推广的成本控制问题,这样失败也就必然发生——换句话说,如果把创业比作造房子,其实在一开始就应该把如何让用户知道房子位置、并吸引他们方便的推门而入作为最核心的环节考虑到房子整体设计中;然后在房子造好后,除了让用户自己进来,也要利用周边环境主动出击,激励用户拉更多的关联用户进来,最后还得让大多数用户能经常进来——这些就是我在读徐老师的《社交红利》时得到的启发。

  而后不久,我又有幸预读了徐老师写的《社交红利2》的书稿,并再次受益。《社交红利2》并非前作的简单续篇,而是在前作基础上,向纵深挖掘,根据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给读者带来三方面启示:

  1. 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海量用户?

  2. 如何尽大限度的把新用户转化为持久用户?

  3. 如何提升自身组织形式,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

  当前有很多互联网相关的畅销书,但大多侧重理念和概念的阐述,而徐老师的《社交红利》系列则不同,其中详列实际案例和真实数据,更侧重实战,如同独孤九剑于令狐冲一般,让创业者和业内人士快速有效的把相关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实战中。

  《社交红利2.0》读后感(八):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以及打开率?

  文/鱼鱼爱吃饭

  去年的时候我的朋友圈齐刷刷被疯狂猜图截图刷屏,也有一阵子是脸萌的头像,以及今年年初足迹服务器被爆的种种,不过很快朋友圈又恢复平静。社交网络当道的今天,这些快速增长的应用,在某一细分领域占据90%的以上市场份额背后,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种定律。

  短定律:社交中的零成本现象。

  基于此,何如让用户快速对你的产品或文章感兴趣,以文章为例,回到开头文章打开率的问题,如何快速吸引用户的眼球?那就是标题了,那标题如何定呢,简单来说"这最好玩"来解释。

  新定律:定义用户的状态

  好友定律:用户越投入,对好友的影响越大

  由此回到开头微信订阅号打开率的问题,用户越来越依赖好友的分享,已经懒得主动去打开一篇文章。那我们其实可以把文章分享到群里,发个红包,让大家帮忙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如果有能力,大可以先增粉,让朋友圈的粉丝达到上限5K,甚至去建群组,拉一些粉丝多的人进群,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想必阅读量会上一个层次。

  快衰定律:通常爆的程度越大,退的速度也不会小

  《社交红利2.0》读后感(九):朋友圈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如若要评选出现今年轻人最依赖的生活装备,大抵第一位是手机,第二位是网络。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交互联网渗透了整个生活。在《社交红利2.0》中,徐志斌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趋势,在《社交红利》一书对于网络营销基本概念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社交引爆四大定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虽然这仍是一本面向商业的读本,但对于广大网络依赖者同样受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社交红利2.0》在阅读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比较顺畅。作为重度网络社交依赖者,对于书中例举的打飞机、神经猫、脸萌、足迹、魔漫等APP,多少都有所涉猎,甚至一度是其忠实粉丝与传播者,而作者所列举的数据、所作出的分析亦可谓头头是道。在网络社交时代,唯有海量干货息才对得起宝贵时间的付出,从这一意义上而言,放下朋友圈,认真读这本纸质书,可谓收获颇丰。

  徐志斌以微信作为主要平台进行了分析,这与他曾经的腾讯资深员工与资深社交平台开发者身份息息相关。作为普通的微信用户,我们看到的是微信朋友圈的缤纷绚烂,而他看到的则是后台的起伏数据。通过这位内部人士的指点,确实可以让我们对天天使用的朋友圈有了新的认识。在我们乐此不疲与朋友们在朋友圈互动时,无数商机应运而生,引无数创业者尽拼抢。网络社交红利的取得,是一场心理的博弈,无论是畅销应用的开发者与享受互动的消费者,各取所需,共同创造了现在的局势。

  《社交红利2.0》读后感(十):社群这道菜

  说实话,这本书是那天听徐老师在微课堂里面分享后的那个晚上,我用了大概3个小时看了一个抢先版(PDF),因为之前看过《社交红利》,所以看这本书会比较的快,加上我看书的习惯,把目录浏览过之后,重点的地方慢看,不那么重要的就一带而过,200多页的书,看起来其实不蛮。

  对这本《社交红利2》的第一句评价是:这本书不是拿来看的。

  对于本书的第二句话:本书从实例中告诉你用户是什么

  不论是《社交红利》还是这么《即时引爆》,作者关于用户的总结如下:

  1. 如何短时间获取用户?

  2. 如何最大限度的把新用户转化为持久用户?

  3. 如何提升自身,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不同于其他讨论社群如何搭建的文字,本书从来不讲概念,只从WHO和WHY两个方面对于这个部分进行解释,而是通过实例来论证,详见第二章的内容,非常的精彩,我就不多言了,毕竟没有徐老师的那么精彩。

  最后聊聊我眼中的社交,或者说社群该怎么做

  内容>口碑>用户,这是个人认为的优先级。

  用户。任何产品发布后,自然而然开始下一步的部署:如何提升下载量、提升注册用户数、增强用户活跃度。一般来说,最基本也是最容易的做法之一就是尽量利用普及的帐号,而企鹅在这点上肯定是国内当前使用最广、最完善的帐号系统。当用户数够了,那么对于用户的关注度要时刻把握,这一点,私以为FB,Tweet把握得比较要,除去你每次登陆后会给你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感兴趣的话题之外,定期他们会有邮件推送给你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一点上之前提到的Medium做得更加出色,Medium每日会推送一次(3篇文章)到你的邮箱里面,这三篇文章是根据你最近参看文章的类型来推荐的,而且手机上也会更新提示,对于用户行为把控得非常好,这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用户去搜索,去关注。要知道,用户是懒的,而且还是懒的爷,没办法,您得伺候着。

  口碑。很多产品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口碑效应。这是被认为最有效获取新用户的方式之一,而社交网络大大的降低了口碑相传的门槛,而且成为最高效率的传播场景。任何的产品要借助社交产品传播力,内容与方式都需要好好设计,这是比内功的时候。这也是为啥我觉得国内很多都不是在比内功,都花在了如何给用户礼包啊,福利的短期浮夸的收益上,短期获利,长期只能是崩盘。

  这里拿微信做一个例子,微信在这一点上做的是传递信息的本质,无论是公众号,还是基于个人之见的信息传递,让信息有效、准确的传递到用户那一端,解决好这个问题。另外,在App没那么发达的时期,有人将其视为孤立,彼此信息不通畅,从这点上似乎违背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然而,微信则抢先一步,先触及这个目地,借助其开放平台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辅以推广运营得当,比粘性更低的搜索产品更有机会获得用户的青睐,从而把用户作为中心,打通各APP,帮助用户实现互联网信息的跨应用浏览和无阻碍信息推送。但是,你不能仅仅是一个搬运工,这样无意义,也非常容易被取代,那么如何做到不可替代?很简单,模式应该是:客户关系管理+富媒体应用+关系链管理+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推荐,在最初的端口把握好内容的精准分析和审核,这样到了终端,还会不合用户口味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