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下得失》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下得失》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2: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下得失》的读后感10篇

  《天下得失》是一本由汪朝光 / 王奇生 / 金以林著作,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得失》读后感(一):用心理学读蒋中正

  父亲之严厉,“不忍言也”;幼年的塾师在记忆中就是个残忍惨酷的“毒魔”;自小与外祖母和母亲“共居处,同休戚,朝夕保育”;再加上外寇胁诱、官吏压迫、劣绅欺凌、手足反目、亲戚轻侮、学友嫉视、乡邻无义……如果一个人早年在这样阴暗凄惨、孤苦压抑的环境氛围中生存成长,会铸造出什么样的个性特质与人生境遇?

  蒋介石在国民党前辈中仅服膺陈其美、孙中山等两人。陈其美是蒋介石离开寡母步入社会后,所结识的第一位关照和提携他的人。蒋介石感念于陈其美的充分信任和赏识,尽心竭力为陈驱驰效命,甚至挺身暗杀陈的竞争对手陶成章。从小失怙的蒋介石,从这位同乡大哥身上找到了一种“近似父爱”,以致于在写给陈的祭文中情溢于辞:“自今以往,世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笃,如公者乎!”

  在陈其美死后,蒋介石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却对孙中山一直抱着若即若离,欲迎还拒的态度,动辄使气撂挑子,任性开小差。在1918~1924年间,他曾创下14次的辞职纪录,甚至在被任命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后旋即辞职。这是因为蒋介石认为自己未能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两人之间无法做到“以其信之专、爱之切而知之深也”。不难想见,不习惯接受别人的领导和控制,这种抗拒权威的“反上”情结“当与蒋介石缺乏对父权的敬仰有关”。

  希望别人对自己尽忠、自己又对他人常怀疑忌,这种心理之强烈,连新婚的宋美龄都感觉蒋介石对人“防患太过”。至于“好使部下力量对立”,有意让CC系、力行社、政学系等拥蒋派系三足鼎立,又使国民党和三青团互相制衡、中统与军统相竞相成,同样是因为蒋介石对部下信任不专的心理作祟。就像作者之一王奇生所说,“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任何人都不可信赖,想不独裁也难”。

  除了成长环境,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养成,而蒋介石的折衷与矛盾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蒋介石的自我角色定位并不是军人,在不同时期大致包括圣贤、豪杰、革命领袖等三种定位,他的阅读取向基本上也围绕于此。要做圣贤,所以重视进德修身;要做豪杰,所以关注兵略政术;要做革命领袖,所以对各国革命史有持久的兴趣。因为蒋习惯慢读、精读、复读,阅读量不可能很大,所以与三大角色关系不大的知识性、消遣性、趣味性的书籍则甚少涉猎。

  但这三大角色其实是难以兼容的。要想内圣外王、立德立功立言,就要努力通过温良恭俭让、中庸保守来做到修齐治平;要想当豪杰或者领袖,则少不了浪漫、幻想和激情澎湃的个性,“难免趋于激进、激烈、暴力乃至不择手段”。

  然而,“‘独裁’者的‘全能’只能是有限的”,甚至在面对各种制约因素时也是无可奈何的。由于“无干部、无组织、无情报”,蒋介石在从军事领袖向政治领袖转型的关键进程中曾困难重重,接班人之争与党统之争还夹杂着国共之争、路线之争、派系之争甚至粤浙地域之争。蒋介石与宋子文、孔祥熙等“皇亲国戚”的关系也有着外人所不知的烦恼、紧张、矛盾以至某种程度的斗争。

  在统治大陆的23年中,因为国民党内部分裂或中共的军事打击,蒋介石曾先后经历三次下野。为“做给外人尤其是美国人看”,蒋介石在1947年不得不提出国民政府改组与“一党训政下的多党合作”,即使这是“被迫的、战术性、技术性的安排,而非主动的、战略性、纲领性的安排”。而精心安排的撤换“云南王”龙云的行动,也因各种偶发因素与误差,令本来正常的调职行为几近演变为公开的武力逼宫,给蒋介石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任何读起来痛快、解气的所谓历史书,其客观性和准确性都值得怀疑”,研究蒋中正颇有心得的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奎松曾提出,好的历史著作应该有三个特点:一是史料充分,引证清晰;二是充分尊重历史的复杂性;三是能够启发今人深入思考。窃以为,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足以符合这三个标准。

  这本著作的可贵处在于,避免了一边倒、简单化的“以论代史”、“以论带史”,避免了将历史视为教科书的定论、主观判断的注脚以及公式推演的刻板必然。在心理历史学的视野下,作者们通过重塑细节、勾连比对,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的历史情境,体味与理解彼时彼地的种种局限、压抑与缺憾,努力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蒋介石经历过的大得大失、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让历史重新具有钱穆所说的“温情和敬意”,变得有况味、有风姿、有重量。

  但遗憾的是,本书似乎以1949年为分野,对此后蒋中正诸般痛定思痛、念兹在兹、“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心理体察,大多浮光掠影、语焉不详,让作者强调的“寿终正寝”前的“淡定”,变得了无依凭。

  《天下得失》是三位知名民国史学者合作撰写的有关蒋介石研究若干篇章的结集,从不同的侧面,客观、简练地描画蒋介石充满多面性、复杂性、矛盾性的一生。书中处处可见少时暗合成年、性格决定人生、思想影响行动、阅读改变气质,但身处时代浪尖之上的历史人物,还要受到人际网络、党派之别、国际形势乃至血缘、亲缘、地缘等因素的制约。蒋介石以一身一生,竟然体验到了“天下”的一得一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文/庄持 (本文刊于《财经国家周刊》)

  《天下得失》读后感(二):关于王奇生老师和他的新作

  《天下得失》读后感(三):得江山处失江山

  这是一本论文集,出自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先生之手,是大陆学术界目前基于《蒋介石日记》而完成的最佳学术成果之一,其中部分论文在网上曾风靡一时,集中来读,令人感慨万千。

  任何历史,都是具体的人的实践结果,作为人,他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当他带着这些问题去实践时,便形成了历史的缺憾。毋宁说,历史的魅力,恰恰在于历史中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他们性格、知识、信息方面的不足,让他们注定成为悲剧人物。然而,正是通过一次次壮烈的失败,我们品味到苦难中的那份狞厉的美。

  如果不是蒋介石,历史可能完全不同,如果他没有缺陷,他也不可能一度大权独揽,但就在他最辉煌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一方面,面对问题,他总是犹豫不决,在协调自身性格冲突的同时,这也让他在各方冲突中,更富有折衷性,所以他能被军阀们接受;另一方面,他时时处于选择中,既要关注矛盾本身,还要关注解决矛盾之后,如何应对新的困境。所以,他不果断,想四面讨好,结果却是令各方失望。人们接受他,是看到了他不决绝、犹豫的一面,而人们厌恶他,也恰恰是他太虚于委蛇,令人莫测。

  本书努力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蒋。蒋的一生充满压抑,早年日记空白处往往写上雪耻字样,晚年亦如此。作为人,难免一生自苦,写出这些,才算是有味道、有温度的历史。

  《天下得失》读后感(四):一本专业而有趣的书

  历史学写作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幅两极分化的面貌:一方面是学院内的研究越来越精深,却也越来越琐碎无趣;另一方面则是为迎合大众趣味的历史演义性质作品大量出现,虽然能通过优美的文字与曲折的故事吸引眼球,但是不免流于八卦,可能丧失了基本的历史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大众阅读的趣味性相结合起来的历史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而我很高兴地发现《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大家期待的作品。

  搞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要判断一篇历史论文或一本学术著作之高下,首先就要看文章后面的注释。没有注释的历史研究作品完全可以当小说看,如果注释多引自其他研究成果等二手资料,则能判断这本书只是在人云亦云,毫无创见,不看也罢。

  《天下得失》一书的三位作者都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他们可以接触到一般人很难接触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这一点在本书的注释中得到充分体现:本书所依据的基本史料是近些年来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其他史料则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事略稿本》这些蒋介石研究的核心史料;同时还辅之以档案、回忆录与报刊史料。从史料上来看可谓十分丰富,这就保证此书绝非人云亦云之作,读者可以从中获悉原来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具有深意:《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该题目已经点出,书的内容是关于“蒋介石的人生”,但是蒋公一生漫长,无法在20万字的有限篇幅内予以事无巨细的介绍,因此该书的重点集中于“天下得失”。具体说来就是蒋介石如何在国民党复杂的派系斗争中脱颖而出,“得天下”;然后又怎么在抗战胜利后短短4年时间内,兵败如山倒,退出大陆,“失天下”。可以说此书的三位作者以他们高明的历史眼光,成功抓住了蒋介石漫长政治生涯中的关节点,而蒋介石“天下得失”之经验教训又是值得我们今人所慢慢反思与品味的。

  那么这本书是否过于学院气而难以激起我们阅读之兴趣呢?对于这一疑问,我们可以抽出本书第一章内容予以回答。第一章名为“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王奇生通过研读蒋介石日记、蒋介石年谱初稿等史料,发现了蒋介石具有浓厚的“恋母情结”这一秘密。蒋从小丧父,“孤儿寡母”二人相依为命,这一独特的成长环境,使他对母亲具有独特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以至于妨碍了蒋结婚后正常的夫妻感情,这种依恋之情也使蒋的性格中带有了某种女性化的阴柔色彩。“孤儿寡母”的成长环境,难免使母子二人受他人欺凌,而这竟成为了蒋介石建构自己革命思想起源的素材;同时,这种成长环境也使蒋只信任自己的母亲,丧失了对他人之信赖,掌握权力后沦为“孤家寡人”。王教授采用一种类似“心理史学”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蒋介石的人格与内心世界,为蒋当权后的一系列政治举措提供了新颖而颇有趣味的解释。

  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书透”,敬请大家自己慢慢品味……

  《天下得失》读后感(五):像卡布奇诺般平淡无奇

  史家高华生前曾在一次国民党为何失掉大陆的学术访谈中,纵论蒋介石的个性与命运,他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说相对于毛泽东的卡理斯马型(韦伯理论,即个人魅力型)个性,蒋介石就像一杯平淡无奇的卡布奇诺咖啡。这自然包含了高华教授很深的寓意和感慨在内。

  作为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的政治人物之一,蒋介石生前死后的公共形象呈现戏剧性的断裂。最近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陶涵专著《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更是做足了为蒋介石翻案的文章。历史中的蒋介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这无疑随着自由行激荡的两岸人民更密切的互动,引发了普通民众更强烈的兴趣。而前些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公开蒋介石日记,更是为专业历史学者和史学爱好者进一步探索蒋介石的内心世界与政治性格提供了一手的史料。

  最近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三位著名学者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合著的《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就是用最新公开的日记史料,结合其他档案资料撰写的一部值得公众和专业学界注意的史学作品。日记最能揭示人的心灵,因此这部主要建立在对蒋介石日记解读和阐释之上的著作,便能够帮助我们洞彻蒋介石的人生观、政治观与国家观等,以及这些因素对其政治实践和情感世界的影响。

  纵观该书作者引用的蒋介石日记,以及杨天石在著作《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所引用的文字,可见蒋介石在日记里既多对他人求全责备甚至破口大骂之语,同时也不乏自责到撕心裂肺之词,两者大都可归纳为道德性的词汇,溯其根源,不乏出自宋明理学的语词。《天下得失》作者从蒋介石的阅读史这个视角切入,来考察其知识资源与思想习惯的形成,可谓独辟蹊径。一般来说,思想资源对历史人物的个性与实践会有不亚于生活阅历、童年记忆的重要影响。蒋介石的日记显示其读书的重点在中国古籍。作者认为,蒋介石喜读圣贤经书,性情暴戾而不苟,而一些知识性、消遣性和趣味性的书籍,如各类杂书稗史很少涉猎,如此阅读的结果就是蒋介石对传统中国的学问相当敬重,认为远超西学与新学。阅读决定了词汇甚至思维。蒋介石的遣词造句相对于白话文写得汪洋恣肆的毛泽东来说,自然是远逊一筹,其读书的格局正如其指挥军事乃至政治实践的格局,都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的。他似乎总是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思虑一些大问题。这样的人自然政治想象力不够,更相对缺乏人格上的魅力,但往往带有几分传统和规矩,比较不喜欢折腾,反而能够给民众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世界。历史,有时候就是充满着这样的悖论。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38期 文:唐小兵

  《天下得失》读后感(六):理解蒋介石的三个维度

  大约从2000年以后对蒋介石进行学术研究的限制逐渐减少,恰好其时,蒋介石的日记公开,也使得学者们获得了研究蒋的一手史料。这种情况促进了学术界出现一批蒋介石研究的新成果,而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生命史》 的结集,可视为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民国史专家的对蒋介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评价一个人往往要看他得两个方面:他自己与他的敌人。就蒋介石而言,真正威胁他地位的敌人只有日本和中共,从日本或中共的视角出发构成了研究蒋介石的第一个层面,而第二个层面则是蒋介石自己。

  本书实际上是将重心放在蒋介石身上,从三个维度理解蒋介石:自身、人际、对手。本书收尾均为王奇生老师所作,从两个方面:成长经历与知识够成分析蒋介石的性格特征,性格决定命运,本书的结构也暗示着作者对蒋介石的研究的始终关怀。人际则揭示了蒋介石的人脉来源:亲缘与地缘。亲缘包括蒋经国这样的血缘关系,更在于宋家、孔家等姻亲关系。地缘则主要是支持蒋的浙江帮,而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浙江帮同广东帮的争端。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蒋介石的得失之间,这种亲缘关系起了主要作用。而对手则指国民党内同蒋介石的竞争者,一方面来自党方,包括汪精卫、胡汉民、西山会议派等元老。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军事势力:桂系、西北系、滇系等他们之间的分分合合,是导致蒋介石地位起伏的重要原因,而且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消耗,从这个方面来看蒋介石的天下得失也是国民党的天下得失。

  《天下得失》读后感(七):回归本色的蒋介石

  近年来历史研究之所以侧重英雄人物的深度剖析,个中缘由,盖因中国特色使然,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个性、偏好、乃至生老病死都牵动着我们国家命运的改变。从这个角度上看,研究“领袖”蒋介石也算是治史的另一条路径,或可为民国史添上厚重的一笔。

  2006年,蒋介石日记在美国首次公布,立即引起近代史、民国史学者的热烈关注,引发了新一轮的民国史研究热潮,并以蒋的日记为基础,努力让民国历史回归本源的面貌,让各类历史定论有更加详实的史料基础,同时也促使了治史观念的更新,让民国史研究路径从枯燥、狭隘的阶级斗争史观中逐步拓展到生动、开阔的英雄史观。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名学者合著《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正是这样一部建立在蒋介石日记研究基础上、采取新的叙事方式、新的立论角度的个体研究史学作品,以研究蒋介石的成长、为人、谋略及其爱恨情仇,从而带动对整个民国历史的认识,特别是让读者对国民党在大陆主政时期由盛而衰历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蒋介石研究最新成果。

  该书以“天下得失”来概论蒋介石在民国主政时期的历史经验,基本上算是一个定论。然而,在天下得与失之间,有一个具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蒋介石,他既是一个恋母、爱妻、怜子的孝子、良夫、贤父也是一个用尽家庭成员能力营结个人权力的政客,一个既以豪杰、圣贤、革命领袖自居又擅长中国政治权术、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一个浸染中国古典文化又颇具现代政党意识的人,一个在乱世中谋得国家最高权力也在乱世中终结正统政权的人。从1927年起至1949年止,蒋介石三起三落,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的政权、实现了个人政治权力的巅峰、为家族攫取了巨额的经济和政治资本的同时,却一溃千里地被赶出大陆、偏据一方、丧失正统、威严扫地,假如不是美国人对中国政权的干预,或者蒋家王朝在台湾也不复存在,他的“天下得失”史,如同一出悲喜剧一样,从欢颜笑语到黯然伤神,让人唏嘘不已。

  多个角度下的解读,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乱世下的英雄人物蒋介石,既反映出了他1927年至1949年主政中国期间的喜怒哀乐的各种心态,又呈现了他“内圣外王”和以国为家的古典治国追求和攫取个人权力的政治抗争,同时也剖析了他各种政治实验不断复归失败的深层次缘由,在“凡人”与“超人”之间,历史也让我们清醒:没有现代民主意识的英雄领导人,即使有现代的政党制度、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及各种历史机缘为其做铺垫,也开动不了中国现代化的车轮,更何谈哪来的实现中国的富强。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定价42元)

  《天下得失》读后感(八):《天下得失》前言

  最近若干年来,中国各行各业热衷于与国际“接轨”,历史学亦不自外于这一潮流。受西方新史学的影响,政治史被认为“过时”了,“英雄史观”更是备受冷落甚至受到批判,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史、文化史等受热捧,“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受重视。

  其实,中国的历史自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史学亦大可不必与西方亦步亦趋。如西方政治早已上轨道,在轨道上跑的政治固然很好,但描述起来难免“乏味”。而近代中国政治既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又没有完全走上新的轨道,称得上是“乱世”。“乱世”对历史学家更具有挑战性。这一时期,战争、革命、内战、外战、政变、民变,一切都在剧变中,一切都在动荡中,充满偶然,充满传奇,充满戏剧性,具有不可预测性。经济基础不见有大的变动,上层建筑却是风雷激荡。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想避开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之类的老话仍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一个最高领导人的个性特质、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可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普罗大众的历史固然不可忽视,“精英”、“领袖”更不可能被历史边缘化。撇开蒋介石讲不清民国史,撇开毛泽东也讲不清共和国史。

  应该说,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蒋介石研究,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其间的制约因素很多,现实“政治”尤为关键。海峡两岸皆然。好在随着时间流逝,“政治”的因素逐渐减弱。而历史资料的大量开放,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蒋介石日记的公布,引发海峡两岸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蒋介石研究热”。

  持续五十多年不间断地写日记,是蒋介石有别于其他领袖人物的特异之处,也可能是蒋介石一生做得最英明的一件事。后来的研究者,无论是褒他贬他,颂他骂他,都不可能无视他的日记。蒋介石日记是写给别人看的,还是只写给自己看的,学界居然还存有不同意见。一般而言,“小人物”的日记多是写给自己看的,而“大人物”的日记在写给自己看的同时,也难免想到将来迟早会被别人看到,因而在下笔之际,记什么,不记什么,如何记,心中自有选择,笔端常有分寸。

  正因为此,阅读蒋的日记,不妨“于不疑处有疑”(胡适语),不仅要看他记了什么,更要广泛对照其他史料,揣摩其难言之隐,解读其言外之意,如有些事按常情该记而为何“漏“记,有些事依常理该详记而为何略记。当然,任何人记日记都是有选择性的记述。蒋介石在日记中,有强烈的情绪宣泄,常有一些极端化的言词,诸如最恨最爱、最悲最喜之类的表述。这在政治家的日记中是不多见的。这一类表述,最见其个性、心态,读来也富有趣味,但如果离开蒋日记的整体语境和表达习惯,尤其是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而断章取义地引用,是有可能歪曲其原义的。

  研究蒋介石,难免要评价其功过。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的自我角色定位不是军人,而是豪杰、圣贤和革命领袖。其实这三者是难以兼容的。别的不说,无论做草莽豪杰还是做革命领袖,都难免趋于激进、激烈、暴力乃至不择手段,而做传统式圣贤,则要温良恭俭让,不能走极端而要走中庸之道。蒋介石在日记中,有大量修身养性、自我反思、自我节制的记载,相信不全是“作秀”。再说,要能持续几十年“作秀”,也就不能理解为单纯的“作秀”了。中国自辛亥革命以后,名义上的帝制不存,实际上的皇帝仍有。袁世凯当政的时间太短,其独裁性尚未充分显露。而蒋介石要算是后皇权时代的“第一人”。若说抗战以前还有胡汉民、汪精卫等对手掣肘和地方实力派挑战的话,那么,抗战爆发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强大感召下,蒋介石的权势声威应该说是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一个位居权力顶端而缺乏外在制约的人,最易无所顾忌而走极端,然而蒋之“独裁”似无所不在,却也不无边界,其以“圣贤”自待的修身养性,未尝没有起到“自我节制”的功用。比如对付“异端”分子,蒋氏采“暗杀”手段,长期被认作法西斯特腕的表现,其实也未尝不可解读为还没到肆无忌惮的程度。蒋是一个缺乏浪漫、幻想和激情的人,其性格偏于保守、中庸,而浪漫、幻想和激情澎湃为革命家最爱而为政治家最忌,或许这又可以解读为,蒋氏的政治家个性远胜于其革命家气质。

  古语称“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之”;又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蒋介石的“天下”既从“马上”得之,也从“马上”失之;既顺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这样的一得一失,竟在蒋介石一身一生中“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吧。这是何等的生命体验!什么样的人能承受这样巨大的人生起伏?经历了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竟还能“寿终正寝”。这样的“淡定”,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即使不承认蒋介石是“伟人”的人,恐怕也不能不承认蒋介石是一个“非凡”之人吧。

  对于这样一个“非凡”之人,要想简单来一个“盖棺”定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在有关的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全面之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非凡”之人,因其多面性、复杂性、矛盾性及其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影响力,势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历史学者们持久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天下得失》读后感(九):毛蒋读书的差异

  蒋早年每年读书十本左右,掌权后每年读五本书左右,蒋喜爱读的书基本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比如中庸,比如大学。蒋最喜欢阅读的三人全集分别为为曾国藩,胡林翼和王阳明。蒋不喜读小说,历史书也阅读的比较少(资治通鉴曾划入计划中阅读,但阅读没阅读过也不知道),而基本以经书为主,或者配以三伟人全集用以修生养性。

  而毛相对于蒋来说,其热衷于阅读历史书籍,二十四史通读可能吹牛,但毛对正史和资治通鉴之类的阅读超越于蒋。而毛对儒家经书之类却无甚兴趣。毛早年亦喜读曾文正全集,后兴趣趋向渐进于阅读章太炎,饮冰室之类革命或改良人士著作。相对于蒋来说,毛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也超越其,但两人对西方文学和西方学术都无甚兴趣

  《天下得失》读后感(十):得失天下赖一身 ——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中国从未进入西方意义上的民主社会,那么帝制余荫下的中国仍深受人治的影响。在中国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一政策一方针都对国家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是如此样人。国共两党出于政治斗争需要而极力丑化对方,这就导致蒋、毛等人在两岸的不同形象。就蒋介石而言,共产党称之为“人民公敌”,而国民党则尊之为“古今完人”。蒋的真实面目则被深深笼罩在云雾之中。

  由于《蒋介石日记》等史料的开放使得近年来蒋介石的研究出现热潮,许多学者都纷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摘抄日记,撰写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素以研究民国历史而闻于世,其民国史研究室更是在学术界声名远播。近年来该研究室形成了研究蒋介石等民国历史与人物的学术群体,其中包括杨天石、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等。这些优秀学者近年出版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等专著,使得蒋的真实面貌得以初步呈现。今年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又合作推出《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一书,继续还原蒋介石的本色。

  这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著,而是一部论文集,分别由三位作者完成。每章独立成文,但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展现蒋介石复杂的人生。主要内容仍未脱离蒋的政治与军事,其包括与党内的斗争放到派系、地缘和代际中,与地方军事势力的博弈及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讲述了政治制度变革及经济改革和与中共军事斗争中的蒋。与中共的斗争方面,集中聚焦于1945-1949年,而没有抗战时期和苏维埃时期,甚至是更早时期。同时也在蒋的人际关系上,虽然仅仅是集中在孔宋身上,但做出了初步的研究,打破了我们一直印象中的“四大家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印象,展现了国民党高层内部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场景。其中只有第1章与第11章关注了蒋的性格与阅读情况,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蒋。这种描画更多的是展现作为政治军事领袖的蒋,而非作为生活中的人的蒋。其面相不免有单一之嫌。

  本书副标题为“蒋介石的人生”,通读该书确实可以看到从蒋的孤儿寡母时代到大陆失败其所经历的种种,但可惜的是这只是蒋的半个人生,即前半生。书中缺少了对蒋在台湾时期的后半生的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同样,这本书最主要的史料是蒋介石日记,但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蒋的日记是有考虑的书写,是留诸后世、教育他人的“教材”。这样在运用日记的时候就不得不对日记本身记述做出印证和持一分怀疑之心。如第1章讲到蒋的少年性格和心态时就基本上依靠日记来讨论,这就难免会有大而不细的纰漏。因为一个人的心态与行为以及性格如何会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而有所变化。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期,其反应是不同的。这也是人的复杂之处,研究的困难所在。不能泛泛的去谈蒋的心理、性格等,而是要谈一个历史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蒋的性格和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本书的主人公是蒋介石,故所有论述当以蒋为中心来展开,但是个别章节对此把握似可商榷。尤其是第九章中讲到“戡乱动员”时,作者更多的是讲述国民党如何实行该政策的,而没有去着重的考察在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蒋的表现如何。

  无论如何,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关于蒋介石研究的著作。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大概分为三类,即蒋的自身、人际关系、与中共斗争。性格决定命运,不可否认成长经历与知识够成对蒋介石的性格起了重大影响。人际关系部分则揭示了蒋介石的人脉来源以及成败。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蒋介石的得失,无疑与这种人际关系和派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而也正是这种党内派系的斗争与其在外部与中共的党际之争,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从这个方面来看蒋介石得天下的同时也注定了其要失天下。而作为党国领袖的蒋介石的得失无疑也是国民党天下的得失,结果仍不免天下得失赖一人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