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9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精选10篇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一本由[奥] 斯台芬·茨威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一):感情混乱

  看过几篇茨威格的短篇后,就被他的细腻,细腻到繁琐的行文方式弄腻味了。随手把它丢到一边,再也提不起兴趣。如果不是有一帮无聊的人需要我耗费时间去陪,怕是要把它忘到九宵云外去了。反正无聊,且以它打发时间好了。

  之所以没有换一本更好的书是因为我向来有一种强迫症,开了头的事一定要有个结尾。哪怕是虎头蛇尾也好,哪怕是囫囵吞枣也好,如果不把它翻完,心里总是有个事情没有了结。

  《感情混乱》的开头一点也不吸引人,这篇小说我打开了四五次,这一次真正静下来欣赏,不久就被作者调皮的逃学、反课堂抓住,迫不及待地读下去。难道我现在还没有渡过青春期?难道我现在还在叛逆?也许是一种偷窥的兴奋,要窥得别人的隐私,要窥得别人的秘密,一路跟着作者从柏林走了那个小城市。作者可能就是洞悉了人类偷窥的劣根性,才采取这样的写法,在你欲接近谜底的时候,他偏偏荡开一笔,又生出新的岔路来,让你重新迷失方向,让你不得不被他牵引着一页页看到最后。原来教授是个gay。

  天哪!我翻回本书封皮,重新去看作者简介。他竟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人。一百多年前,敢于旗帜鲜明表达对同性恋者的理解同情,对,他是用纯洁高贵来形容教授的,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即使在当代,除了李银河、王小波以外,中国很少会去对同性恋者给予理解和关注,国外对同性恋的态度宽容些?看看《断背山》吧,gay们活得很压抑呢!

  如果让我评判,我觉得《感情混乱》应该是作者的代表作。他对于女人的描写太多、太细也太滥。那个时代的女人只是依附于大树的藤,让人看上去生厌。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这本短篇集让我再一次熟悉了茨威格的风格浓墨重彩地揭示人物内心,扭曲沉痛的内心,高贵不灭的灵魂

  《女人和大地》:真正的作家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通篇没有情节,只有感触

  《看不见的珍藏》:没有使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的方式,从外在间接地描摹一个灵魂。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样是多年后的自白,不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感情的混乱》:茨威格竟然写过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压抑隐忍的情感最具纯粹动机牺牲特质。教授一生痛苦挣扎的描写十分真实。它启示我们:既然爱他/她,就以一种他/她能够接受并且对他/她最有益的方式。

  《里昂的婚礼》:前面比较平庸。结尾前的一笔“他们两人出乎意料地三次实现自己愿望,这两个幸福的人身上想必会再发生一个奇迹,一定会再发生一个奇迹,那最后的奇迹,从而使他们大家在九死一生绝境中获救”,让我顿觉心酸无比。相信这个尘世中,除了极少数的幸福者外,都有过这样的感慨“这一关看来是闯不过去了”。感慨之后,有幸运者,有不幸者。这篇小说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做好不幸的准备。就为此构思,我觉得这是一篇佳作。

  《无形的压力》:草草翻过的,没有特别深刻印象,只觉得同《女人和大地》一样,无论你喜不喜欢,这是只有真正的作家才会去写的文章。

  《象棋的故事》:著名的篇章。好,但不惊艳。没有硝烟的反战名篇还是有不少的。

  《偿还旧债》:真正的惊艳之作。两次灵魂的拯救:多年前,一个中年对一个少年;多年后,一个中年对一个老年。最有可能获得财富权力中年人们,不要忘记你们也曾年少,你们也终会年老,善待身边稚弱或衰颓的灵魂吧,你们在偿还旧债,也在累积新恩。这篇据说是茨威格的遗稿。展现了茨威格毕生的工作―描摹那些欢愉短暂痛楚漫长的、卑微而高贵的灵魂,并通过自己的描写最终拯救了它们。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三):战火纷飞中迸发的人性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年轻人对赌博上瘾,但是老妇也对年轻人上瘾。人们追求的总都是能够点燃自己人生激情,而年轻人正是老妇平淡无聊的寡居生活中的一丝火光。危险人事令人恐惧,但也有着一种莫名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打破常规、体验叛逆的快感

  老妇和年轻人的故事被放置在法国妇人私奔的框架内,说明这样关于激情的故事是总在发生着的。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眼中的老妇像“少女”,像“新娘一样慌乱”;作者还“羞怯地吻了她的手”,则又暗示着一次激情的爆发。幽默至极。

  《感情的混乱》:

  “我”夹在老师和师母之间,有一种感情的混乱。一方面,“我”崇拜老师至极,对老师无私奉献;但太过在意老师的话,有些敏感神经质。另一方面,我又被师母的活力热情吸引,最后做出了不道德行为。正如作者所说,“理解我的不懂得我的心思”,而师母却“懂得我的任何想法”。

  结果真相大白后,“我”在黑暗中接受了老师的表白筋疲力尽、受尽折磨的老师在黑暗中的表白——虽然这是看不见的画面,但却是本篇中最具力量的一幕。而多年以后,我意识到我当年对老师的爱,却让人茫然

  茨威格在百年前对同性题材的表达,令人叹服

  《无形的压力》

  权威VS个体:是服从,还是争取自由、自己做主?

  正义VS非正义:什么是正义的?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而杀人就是对的么?“我在人类之外别无祖国”“欧洲是人类”

  妻子坚定VS费迪南的软弱:如何做自己?怎样随性?

  《象棋的故事》:

  纳粹迫害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更是人的精神

  《偿还旧债》:

  两次帮助让人心暖意演员从前对迷途小女孩的帮助和尊重,赢得了小女孩长大后在他潦倒中的尊重。

  这位百年以前的狂热“追星族”,付出真挚的感情,也获得了美好的回忆和帮助他人的成就感

  摘录: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有些时刻会不受意志的管束,自己也不明白,就屈从于神秘的力量,这是明显事实,硬不承认只不过是害怕自己的本能,害怕我们天性中的妖魔成分,想要掩饰这种内心的恐惧而已。

  冷场的时间越拖越长,我不敢冒失地说句什么话,打破这一沉默,因为我感到,这里有一个坚强的意志正在使劲挣扎,力图克服一股强大的阻力。

  “老实说,这是由于百无聊赖,由于心里感到空空洞洞,仿佛泛起一阵恶心,使人深受折磨,这种空洞的感觉至少要用萧萧的外界刺激来予以填补。我越是心如止水,我就越发感到有股强烈的力量把我推到那生活的陀螺转得最快的地方去:对于毫无生活经历的人来说,别人激烈的感情波动,依然是自己神经的经历,犹如看戏或听音乐。”

  “干脆就有一种魔力在吸引他们,有个意志在推着他们直往下跳,他们自己都还来不及思考,去做这件大胆的行为,究竟有没有意义。”

  “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搏斗。我的每一根神经都明白无误地感觉到,这个陌生人,这个已经毁了一般的人,受到致命威胁,正以全部渴望和激情,在抓住最后一线希望。”

  “我远离人生的一切妖魔般的力量已有二十年之久,倘若没有这个可怕的偶然事件,我也永远不会理解,大自然神通广大奇妙无比,有时候会把热和冷,生和死,欢欣和绝望,压缩在短短的几秒之中。”

  “感激之情使人幸福,因为这种感情极难清清楚楚地亲身经历;温存柔情使人舒服,我这人四平八稳,生性冷淡,他的这种强烈的感情流露对我来说确是使人心情舒畅,使人无比幸福新鲜感觉。”

  “我们称之为痛苦东西,是多么软弱、可怜微不足道啊。这些东西即使大到难以估量的程度,也完全无力把我们受苦受难的肉体,我们受尽折磨的身体炸得粉碎。”

  “在我们肉体里的这种恋生之心远比我们精神力一切求死之欲都更加强烈。”

  《感情的混乱》:

  对他的讳莫如深,我从心里浮起一种仇恨愤怒似的感情,他把我这个热情地向他逼近的人关在外面,关在他真正的生活之外,犹如把个乞丐留在严寒之中。

  我白白地寻找慰藉,我像关在一个由撕扯不破的噩梦组成的漆黑的口袋里拼命寻找解释,挣扎着想从这些自相矛盾的感情交织成的神秘迷乱中清醒过来。

  因为我爱我的这个炼狱,我的故乡冷静漠然,毫无灵气,平庸凡俗,对我来说就如同遭到流放和被人抢劫。

  我一向憎恶通奸,倒并不是由于一种强词夺理的到的,不是由于古板拘谨,端庄贞静。也不是因为它意味着在暗中行窃,霸占别人的身体,而是因为,几乎每个女人在这种瞬间总是会出卖她丈夫的最深的秘密——每个女人都是大利拉,偷走了被欺骗的丈夫的最人性的秘密,把它告诉一个陌生人,暴露她丈夫的力量所在

  这里有一个人赤身露体地展现在我面前,这里有一个人,亲手撕开他最内在的胸脯,渴望着把他捶得稀烂,让受到毒化、业已焚毁、长满脓疮的心暴露出来。在这个憋了多年的坦白直陈里,透露着一种宗教徒自我鞭笞的狂野欢乐

  那背离正规的性,就在城市最低下边缘,在所有这些扭曲变形心惊胆战,颠三倒四,光怪陆离的行驶中寻找并且认出自己的同类

  面对这个他早已不再期望的奇迹,他吓了一跳,他觉得自己已经不配接受这样纯洁、这样无意识地向他先出的馈赠。青春的使者又一次来临,英俊优美的体态,激情如炽的思想,为他燃起精神的火焰,通过精神感应的纽带温柔地和他拴在一起,渴望得到他的激情,对于泽中激情的危险毫无感觉。

  我越来越清楚地认出我自己,我那急切冲动热情洋溢样子,狂热地想要亲近他的愿望,那欲念强烈的快感,单凭精神还不足以使它满足,认出我这个傻里傻气秉性狂放的少年,不谙自己的力量,再一次在这个阴沉抑郁的人心里唤醒了生机勃勃的勇于创作的萌芽,再一次在他的灵魂里点燃了厄洛斯由于疲惫业已倾覆的火炬。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四):遗忘艺术

  我是容易遗忘过去的,而茨威格是长于设计遗忘的。在我的遗忘中,我毁弃了过去;而在茨威格设计的遗忘中,他重塑了过去。不久前初读此书时曾写道:“读茨威格:肉欲被情欲包裹,却又温婉地流出鲜血。”可能单单就读完《女人和大地》一篇而言,是精妙的透视,而若在读完前三篇之后再来考量这一句子,便发觉是对茨威格的误解。严格而言,情欲与肉欲只不过是促成主人公之遗忘的催化剂,而非主题本身。茨威格小说的主题应该定格为“遗忘”——有关身份的遗忘,有关本初的遗忘。

  再次回溯小说情节发展的时候,时间早已不再成为被注意怀疑对象。茨威格将时间和空间溶解在人物的主观意识中,以主人公的主观意识反映出所处环境微妙变化。这一写法的妙处在于,使小说的感官重心移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而读者在阅读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加直接与真切地设身于小说的情节与情绪之中。同时,这一写法有力地回避与隔绝了时间对遗忘的渗透——时间一旦不对遗忘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尽管时间在流逝记忆也在消逝,但两者已经没有之间关联),那么人物本身对以往的选择与强化便真正展现出遗忘的自我剥落。这一剥落处于真空之中,未有命运、时间的介入,仅有主人公情绪的作用,因而是极度纯粹与质朴的,是与世俗之遗忘截然不同的。

  然而意外的是,女主人公与“遗忘”分享了同样的特质,她纯洁神秘,怯世害羞。或许女主人公扮演了“遗忘”的外化。男主人公在暗夜里的吻,正连接着外化遗忘与内在遗忘的通道,一再地吮吸榨干外化,而丰盈着自己的内在。双重遗忘的沉默不语无动于衷迫使男主人公的感觉异常敏锐,以平衡两者的不平衡。然而他却错了。遗忘的沉默只为渴求现实的介入与填充,过分的吸榨只扭碎了这层关系。因而文末,两人的形同陌路正是这层破碎关系的写照。女主人公(即“外化遗忘”)彻底遗忘了过去与自身,因而无论男主人公在那一刻吮吸过多少遗忘,也只得慨叹万千,将心中的记忆倾倒一空。

  这与时间无关的遗忘,才是纯粹的遗忘。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五):理智与情感的抉择

  其实,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内心就在涌动,24小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一白天,一黑夜而已,而对于有些人而言,连这黑夜都省去了,在沉睡。24小时,能够改变一个女人什么?很少静静去想这个问题琐碎学习和生活,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幻想

  都说,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穷尽所有地去爱一次,也才算不枉此生。那些为爱而出逃的女人是幸福的,至少,爱情的巅峰时刻,她已经体味过了,人生极致的愉悦,也不过如此。有几个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遇到那个她能够不顾一切去爱的人呢?而遇到了又能如何呢?不是相互的辉映,也不过是在心头留下一块疤而已。

  太巨大的快乐和太巨大的伤痛都是需要远离人群的。当C太太打算随他而去的时候,心头便觉得有些悲凉了。这太极致的快乐,不是那个为她疯狂的男人给她的啊,而只是一个年轻的赌鬼。她为他着了迷,而他俨然是对赌着了迷。这样的情感,没有出路可走。我想C太太此时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呢?明明没有出路还要奋不顾身地陷进去吗?也算成全了自我的内心?情感、理智?如果不随之去,那么终生可能都会后悔,还不若去拼一次呢?结局是什么,又有何重要!人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不管怎样,我得忠于自己的内心啊,我也一把年纪了,或许我的人生中只能遇到这样一次呢?如果错过了我会后悔终生的。于是带着那份赌赌的心态去了。明明知道这个男人不会带给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还是抱着那一丝的希望和光芒去飞蛾扑火了。而残酷的事实来了,再也无法自慰了。便只能抱着对那过去的那自己的执着而怀念了。岁月成全了她内心的那份对于爱情的那份幻景。即便是自欺,也是好的。

  因为太多的伤害,因为那骄傲的自尊,因为不信任,即便在自己爱的人面前也是那么偏执和绝望,因为太渴望被爱,所以失去耐心,失去勇气。

  对于爱情,终究缺少一种孤勇的执着。有没有一个时刻,真地能够放下所有的防备、不怕被抛弃地去爱一个人呢?

  原来你也在这里的爱情究竟只是存在于人心里的一个幻景,还是人为了成全这个幻景而欺骗自己呢?二者皆有吧。

  普鲁斯特说过,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而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想象真可怕,也真美好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六):优雅宁静的白发女子,半生前的天堂与地狱

  优雅宁静的白发女子,半生前的天堂与地狱。

  被完全释放的沉浸与激烈吸引,为秀美的身形动容,因彻底的绝望感和毁灭感而激起的拯救力量。

  极致的大雨,极致的执拗,极致到仿佛脱离这个世界,在第二天醒来时惊恐羞惭。

  那个沉迷赌博无法自拔的明媚男子,最纯真的笑,最无能为力的毁灭。

  看到彻底放弃的行尸,如何救赎?她因自己付出一切而看到的安静睡容而焕发光彩,也因短暂时间的轰烈相处而心心念念。她因错过相约而万分纠离,也因一点一点重走旧时路跳起自己的独舞。一切因在赌场重见他而支离破碎,是镜子般的决然断裂。他仍是初见时的那个他,被绝望感和狂热的毁灭而覆盖的他。

  究竟谁是谁的拯救?谁成全谁的花好月圆?

  究竟谁比谁更绝望?谁倾颓谁的美满瞬间?

  想起一次次被摧毁的以色列民族,救恩与忘记,背叛与执迷。

  然而,神在末日来临之前,不会审判任何人。

  跳下马车奔向教堂,最圣洁的决志祷告,是脑海里最明媚洁净的画面。

  而最后的鞠躬与敬意,亦是我们心底的温暖。

  给所有渐渐走来逐渐美好的女子。

  10.12.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