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03: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精选10篇

  《郁闷的中国人》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一):中国人,你为何郁闷?

  中国人,你为什么郁闷?

  单士兵

  岁月的年 轮不断前行,经历过无数有暴风雨的夜晚,不少醒来后的中国人,并没有拥有黎明时分的心灵安宁。“郁闷”,这是一声低沉的时代叹息,也是一种深刻的时代表情。

  把“郁闷”当作母题,来分析中国当代社会的症结,这是作家梁晓声的选择。最近,他出版一本很火的书,叫《郁闷的中国人》,其中有对国民人性劣根性的感慨,也有对国家顶层设计的呼吁,更有对中国社会根本问题的力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所谈的郁闷,更多是指向超越个体的普遍郁闷。

  “今天,你郁闷吗?”这真不算一句矫情的关切语,而是一次体察心灵的细心触摸。活着,就是五味人生。只不过,如果其中苦楚与酸涩的味道过浓,这样生活就很难光亮美丽起来。遗憾的是,在今天,总有一种力量令不少人欲哭无泪,倒不是人们太过脆弱,而是生命太过卑微,很多时候抵挡不住时代洪流蛮暴力量的冲击与捆绑。

  对此,在《郁闷的中国人》的内容简介中,就有很生动的诠解——“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我还觉得,很多中国人不是才开始郁闷,而是已经郁闷太久,而且还将继续郁闷下去。

  没有人想要郁闷的人生。但告别郁闷,又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个体来说,发上一笔横财,娶个漂亮媳妇,看到孩子争气,都会是扬眉吐气的事,而不会郁闷。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告别集体郁闷,就是需要从文化和制度层面进行解决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能让整个社会告别普遍的集体郁闷情绪,个体欣慰也只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比如,挣的钱会因CPI高涨而蒸发,媳妇过门不久就得展开婚姻保卫战,孩子成绩优秀却获得不了公平向上流动的机会。

  一旦生成大量郁闷的人,就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心理集体裂变,必须得到及时的心理救治。很显然,被长期普遍诉求的改革,就是重要路径。种种事实证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改革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在上下而求索。抛开这种制度性求解的困境,我觉得,面对普遍的集体郁闷,以文化修补来祛除个体心灵的灰暗,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救治渠道。

  “文化求解”,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像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没有什么新意。对此,我是不以为然的。尽管说,文化决定论是一种被频繁叙述的方法,但我们却始终没能运用好文化力量,来把很多难题解决好。梁晓声“郁闷的中国人”,让我也想起当年台湾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事实表明,类似国民性反思的解决落点,最后很大程度上也都要归于文化。更何况,政治与经济的制度解决,也离不开文化来驱动。

  从这个意义看,把“文化缺席”当作国人郁闷之根,无疑是理性的。现在很多人对中国文学现状不满意,对国产电影很失望,觉得中国动漫只知道复制没有创新,说到底,也就是因为文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在今天,大众情绪常常淤积于很多社会伤口,不仅因为这些伤口难以轻易抚平,甚至一再被撕裂。更糟糕的是,社会为这些伤痛提供的文化记忆,也容易处于断裂状态,但如果连文化对社会自由记忆的功能也失去,我们就只能倍感郁闷了。

  “人们郁闷于这个时代,可又不得不郁闷地适应本时代的五花八门的规则。被两种力量拉扯长大的中国人,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心灵之扁平状态呈现于脸,而满脸写的只不过是一种表情——失我之郁闷。”梁晓声这样说。活在郁闷中的中国人,丢掉了太多的自由与创新,如果没有对文化人极大的包容,看不到“异质”文化思维的珍贵,感觉郁闷的中国人,就会生活在比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说的那种“文化酱缸”更大的文化泥沼之中。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二):是文化缺席还是制度漏洞?导致了现代人的郁闷

  梁晓声在新书开篇写:“被两种力量(自我、社会)拉扯长大的中国人,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心灵之扁平呈现于脸,而满脸写的只不过一种表情——失我之郁闷。人们郁闷于时代,可又不得不适应五花八门的时代规则。”他称,新书不是为了牢骚而写,而是希望各阶层均努力,找到“中国突围”之路。他指出“郁闷”对中国是一种困扰,又蕴含契机。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要务,在于改变当今社会“文化缺席”的现状。

  作为文化界的老人,更能看清楚中国文化在社会中的摇曳和败落,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中国人的郁闷?难道有了好的文化,中国人就不再郁闷了,苛捐杂税那么厉害,物价高、房价高、.......种种社会问题靠文化就能重整旗鼓?我是有疑惑的。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三):梁晓声有鲁迅的味道了

  标题有点雷,但确实是如此感觉的。

  故乡、风波等等的作品都是用一种阴阴的色调调处一幅冷冷的社会画卷。五四之前,从没有人像鲁迅一样几乎用一种病态绝望又冷森的笔墨来刻画国人,鲁迅之后也再没有人能够继承衣钵。

  时代变了,华夏大地的迅猛发展已不是那个内忧外患、食不果腹的年代可以比拟的了,自然,在这个年代阴冷的文学被称为心理障碍,但正如胡雪岩所言,怎么变,人性不变。

  中国人的人性,从耕读传家里继承的所谓人性和人伦纲常怎么会就因为高楼大厦多了,烟囱汽车多了就换了一种面孔,至多也不过是夹杂了新的小首饰,脸盘子还是那副摸样。可人们却不愿意再有人“用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人们希望的是宋祖英的好日子,人们潜意识渴求的是赵本山的傻乐。

  所幸,梁晓声还“活着”,并且以一种新的姿态在告别小说之后为民众以另一方式活着,这本郁闷的中国人,并不是是一部新的呐喊或者彷徨,更不是阿q正传,但是在这个万马齐喑却不觉得可哀的时代,弥足珍贵,如果再假山原来的那部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梁可称作是有鲁迅味道的新时代文人了。

  不足之处在于,本书的内容深度不够,作者自己下的功夫也远不如社会各阶层分析,再加上有一个出色的图书策划人,用了一个有噱头的书名,让本书平添了点快餐时代的酱油味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四):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很郁闷

  读梁老师的书,想了很多,虽然我还年轻,并不阻碍我思索的广度。

  一方面,感觉自己越来越变成被边缘化的中国人。怎么讲呢,这种感觉。处在主流核心的人们日渐蒙昧了双眼,随着体制的潮流滚滚前行,在惯性中频频露出马脚,郭美美事件让中国人对慈善事业寒了心,动车出轨让本来发展尚未全力以赴的工业被呼吁慢下来等待良心。诚然,我们大部分人不在金字塔顶尖,享受不到国家栋梁所获得的厚待,也不用背负日渐沉重的社会的怨尤。但在不时在生计的忙碌中还是会仰望一下高耸入云但又阴云密布的朝ting,想起自己好歹是个曾被供奉为主人翁的中国人民之一。想与世无争,又愤其不争,自己固然是束手无策,也不能做无脑的暴min。在方向和意志渺然的同时,感觉到被边缘化的无奈。要么你被无意识的同化,要么清醒得让人心痛。

  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的接轨中觉得无可奈何。只要有点耐心和细心,就会发现国外的体zhi也是不可能完美的赝品,国外的人也是人,也有各种错误和毛病。可是在平民相处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两国相争的尴尬,在这种情势下,你后面站着的祖国就是你的靠山和后台。平时自己都将吐沫或者看着同胞用唾沫星子将后台湮灭,真正对抗夷狄时,再遭遇别人的不屑和有色眼镜,还要拼命找寻失落的中华脊梁和不卑不亢的精神,那时内心的滋味只能用“情何以堪”四个大字形容,一种腹背受敌无依无靠的滋味令人百感交集。

  你可以无视阴霾,你可以用理论自wei,可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蚍蜉撼树。米国即使以次贷危机屡屡拖累全世界,国人还是不改初衷的趋之若鹜,对于该国的追捧及其人zhong的推崇简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黄种人的自信和尊严果真就这么廉价,连汇率上涨的脚步都追赶不上吗?

  国家的强盛或羸弱,势必分担到个人头上;每个人的点点滴滴,又汇聚成一个民族的具象。如果你看到这片曾经的大唐盛土,到处都是麻木的眼神和疲累怨愤的呻吟,再凭你怎样清高又怎能不郁闷,这样的人生,除了玩世不恭风花雪月一切看开,怎可能坦然畅快?现在于是很能理解黑人了,贫弱的种zu历史要有多少个奥巴马的衍生才能彻底改写他们在世界的地位。

  作为中国人,啥时候能不郁闷呢。难道果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百年势必得不停轮回?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五):郁闷的一代人,迷失的一代人

  这些天2012年南方阅读盛典的提名榜单揭晓了,其中不乏年轻一代新锐力量的身影(如韩寒《青春》,陈坤《突然走到了西藏》),也少不得实力中坚的诚意之作(严歌苓《陆犯焉识》,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他们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不可逆转。然而这其中,仍有一本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即是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

  想必人们都还不曾忘怀柏杨先生的那一部《丑陋的中国人》。以辛辣的笔端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带着对国人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柏杨走了;同样地,梁晓声来了。国民性命题向来富有争议性,或来源于过分的美丽,或来源于过分的丑陋,但不论怎样,我们总是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到国民性命题的争论中,因为谁都想知道,自己和身边的这群人被定义为如何的生物。是好的我们就要去争一争,坏的我们就要去辩一辩,向来如此。国民性命题之所以这么富有魅力,也因它本身就存在着这样一个瑕疵:没有绝对的国民性,但凡再国民的东西,其间总是有异类的。只要有异类,这争议就不会断。

  太大的命题范围注定了异类是不可避免的,而这异的范围还不会小。将命题的圈子逐渐缩小缩小至另一个族群,尽管异类还是有的,但毕竟少了,争议也就不至于激烈到如何如何的程度。然而有一个族群,平素我们都是不敢碰的,他们未必是掌握着真理的一方,却因为过于张扬过于热烈的性情,反而致使他们会成为可怕的一方,或是迷失的一方。

  在假设必定存在有大量异类的前提条件下,我们说说大学生一代。平均年龄二十岁,接近全国总人口2%的这个群体,自然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初升的太阳,未来是在他们的手中的,因而在他们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更不能为人所忽视。

  只说学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缺点在学生群体的身上尤其容易凸显出来。按说受过高等教育,当代的大学生理应在脑海中应当已形成一个自有的识别和判断的思维系统,所接受的知识越多,辩是非的能力要比平常人要更强些才是。然而不论何等教育水平和程度都不能够跨越的,是因为年龄的增加所累积而成的人生阅历和智慧。因此在进行理性分析的时候,大学生占有其教育水平的优势,在人生阅历方面却差人一筹。这两者孰轻孰重,在我看来,怕是后者(人生阅历)还要更重一些。

  得不偿失。

  学生A说,为什么要无偿为学校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清洁妇的责任,并非是我们的责任。拿着我们的学费却不愿意在冬天的晚上给我们多一点热水的学校,我们为什么要替他们承担清扫美化的责任?学校又为我们做了什么?讲师被驳得哑口无言。

  说这个事不是为了证明学生的言之有理,尽管事实上他也并非是无理的,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所考虑的层面不同而已。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只看到了学校的不足,却很可能忽视了这种不足是来源于学校的主观因素(能动力不足)还是客观因素所限。有些时候学校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了,有些东西不是凭着他们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可是在学生看来学校做的永远是不够的。我给了你几千块学费,所以我就有了支配你的权利,漫天要价我想要什么你就得给我做到什么。

  将关注圈缩小至只包围自己一人,过分强调重视自己的权利,以自我为中心,这或许就是一种自私性的体现。而当他阅历再丰富一些,成熟一些的时候,或许就会从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只关注到自己,他会尝试去关注别人的表现,关注别人的行为,就不会轻易地、草率地,甚至于说无情地下这种看似果决实质不合情理的定论。

  由这个例子说开去。居里夫人有言道,“别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常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在当前微博论坛各种传得沸沸扬扬为人喜闻乐见的外国式箴言中,像这类的总是极少见。之前有某位先生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说过:制造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膄军舰,发射的每一枚火箭都是对饥俄无食、寒而无衣者的一次偷盗。”,许多大学生纷纷转之并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将其奉为真理名言。有意思的是之后有人辛辣地指出,是美国造出了世界上最多的航母,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出口国。在此并非是要指摘美利坚的不是,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正因为大学生自有其一套成形独立的逻辑思维系统,当他接受了片面的、不完全准确的信息之后,这种认知就有可能朝着一个扭曲的方向行进。

  一句大实话:不要指望只二十岁的你能够有四十岁的智慧和眼光去看世界。过分高估自己的智慧和是非判断能力是可悲的,更可悲的是自己深陷于这种可悲中而不自知。我说郁闷的大学生,迷失的大学生,也并非说全部的大学生,自然其中还有许多不在我所说的这行列中,或许为我所说中的这一部分,在年岁渐长后回看往昔的时候也会意识到当初的自己是如何幼稚和不成熟。然而——我只求你们,在回看往昔感慨的时候,不要后悔自己为这可笑的荒谬的认知而失去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汲取力量和知识的时光——我的寄望便是如此。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六):点醒——《郁闷的中国人》读后

  没有题记,没有推荐序,没有自序,甚至没有跋,只有一个后记,是梁先生自负于自己的声名,还是梁先生觉得再多的话就多余了。总之,这本看书名就让人郁闷的书,看着看着,似乎能让人领悟些什么。

  底层小人物的艰难、底层小人们的龌龊一目了然,如此真实,如此自然,如此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中国人能不郁闷吗?

  一个一心想要怎么怎么样的人是如此的痛苦,从虚荣心到野心,从野心到走火入魔,最终众叛亲离,到最后竟郁闷而因癌症而已,临死前向组织申请,悼词中加添一句“生前曾是副部级干部提拔对象”。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对“平凡的人生”身怀恐惧,即便真的平凡的无可言说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句“我认识XX厂长、XX总、XX局长”之类的话,以抬升自己的身价。

  无可否认,中国的转型经济给中国人带来的是鲜有人文的物质社会,中国的公民意识在物质利益面前暗淡无光,正常的人性缺失,爱情变成了情爱,底层人民的种种离谱的行为正是映射了社会普世价值观的缺失。于是乎,佛教、儒家、国学、古琴、昆曲种种古典避世、或者暂求心灵安慰的各种法子一一流行起来,各种大师、灵修也日渐风靡起来。

  梁先生认为,一个公民应当具有自由、公平、争议的理念,公民社会的核心原则是“我予人善,人待我仁”,我们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看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主人。社会好的话,我们有一份功劳;社会不好的话,也有我们一份责任。我们骂社会、骂政府、骂别人的时候,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应该负有的责任。但是梁先生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他不是神。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七):中国人仅仅是郁闷吗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八):中国人,从认知到改变!

  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为什么我们会郁闷?相对于《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少了些许批判,而更多的是描写和陈述了近几十来社会变迁、环境变化对人们底层圈子生活状况,以及各类人的的种种表现及其态度和变化。特别是对于人们因经济环境的产生诸多变化,以及亲人经历社会变革所造成的影响来表现民众生活的郁闷与困难,显得更加真实更具有感染力。但是当看完这本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没有给你指出一条不再郁闷的阳光大道,或许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在当前大搞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先要维护和谐然后再努力过的幸福一点就足够了,因为社会、经济和政治对于底层生活的我们始终是无法去改变什么的。

  读完了,当你合上书,想想书中描写的那些镜头和场面,或者想象把你自己置身于其中某一个场景,你也会和他们一样么?其实不管怎样,你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身影”。而反过头来在回想,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或者已经意识到了,只是没能够做得到。为什么呢?当然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因素。比如说当下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我而言,我一个人是不会违章冒生命危险去横穿马路的(还会被开车的骂你傻逼神经病不要命了等等),但是当你发现周围很多人一起横着走过马路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大多还是会和他们一起喽,反正我“组团”人多你就得让着点,至于被骂什么,也就不会在乎了。。。

  真心的说,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太要命了,太无语了。一个人抢水结果全城人民就把商店超市的水抢光了;一个地方抢盐,然后全国人民都开始抢盐(而我正赶上那阵子吃完了一袋盐,去买的时候结果没货了,然后饭都没法做了)。

  每一个时代,或者是柏杨所说的“酱缸”,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或者是意义。而对我们来说,就是首先能够认识到存在我们自己或周围人身上的陋习或者说劣根性,然后适当学会做出一些努力和改变。我们不求像圣人那样要兼济天下苦难拯救人民苦难,但最起码的原则或标准就是:不要去做昧自己良心的事情,其实不做坏事就已经实在做好事了。我们有丑陋的一面,我们也有郁闷的时候,但是我们也要有一点点尊严。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九):《知青》是弘扬主旋律还是编造谎言

  长篇青春史诗巨制《知青》已于2012年5月30日强力登陆央一黄金档,这部万众期待的知青大戏,是由金牌编剧梁晓声历时数年创作,内地著名导演张新建执导,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体验生活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作为共和国历史进程中最为特殊的庞大青年群体——知青最沧桑、最激烈的血色青春,真实地全景式呈现给观众那个非比寻常年代的感人故事。剧中呈现出的宏伟场面、真实的场景都让我们感到震撼。青年演员们在剧中的精彩表现也受了大家广泛的关注。而这部巨作的播出也引发了社会议论的浪潮。

  社会上对电视剧《知青》的议论焦点主要在于其历史的真实性。首先,他得到很多官方的称赞,认为《知青》是对那个时代最有历史记录意义的作品,也再现了历史情感上关于“知青”的真实写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表示,《知青》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像一部中国知青百科全书,填补了很多知青文艺作品的空白,既写了他们的苦难,也写了以后他们的辉煌。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作为过来人的老知青们可以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看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年轻人则可以从剧中看到自己的父辈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父母。

  而就在官方盛赞该剧“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却招来民间舆论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尤其是有过知青经历且生活在当今社会底层的网民批评该剧,认为这部剧美化了知青岁月,美化了上山下乡运动,甚至批判编剧导演不顾那段不堪回首的真实历史,不惜编造谎言、歌颂罪恶。

  有人认为,在编剧梁晓声看来,这段沉重的历史已经一去不返,其意义只在革命、青春与爱情。剧中那茫茫的雪原、逶迤的山岭、辽阔的田野、长长的边境,知青们挥汗劳动的场景,情侣们交换的眼色,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浪漫的激情,而不是深切的反思,甚至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心向往之。还有人认为,编剧梁晓声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将知青史视为青春的成长历练,而不是社会的自我摧毁,不管是有意或者是无意,客观上是在为文革中的知青运动评功摆好。甚至引起了至今健在的当年知青的质疑,认为这部剧的许多情节和细节不真实,美化了当时的生活,有人甚至对编剧说出“我们还活着”的激奋言辞,要求央视停止《知青》电视剧的播出。

  针对批评,梁晓声说,他的本意也是对知青运动进行反思,他说他看到社会上一种对于文革的回潮之意。这段历史最先是被规避、屏蔽,然后逐渐成为空白;再通过另外一些歌曲、戏剧、影视作品,使它开始逐渐泛红,而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没经历过,所以不了解,把它讲出来是他的责任,有些泛红的东西是假的,我们不能回去。他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一直在尽量客观地还原历史真相、公允评论历史人物、深刻剖析自己国家历史错误的责任和义务。他根本没有美化知青、赞美苦难的主观故意——在梁晓声看来,《知青》不是为娱乐观众,不为取悦观众。他只想在观众面前呈现一部好作品,一部大众渴望的非娱乐的作品。对于评论认为《知青》描写得过于美好化的说法,他坦言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而《知青》中确实有一点理想主义,但即使别人都这么说,梁晓声还是坚持把人性中的温暖传递出来,他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再没有一点点温暖的东西存在的话,你突然会觉得生活是不是太不幸福了。”

  弘扬主旋律还是编造谎言,对于《知青》开播的种种争议,社会各界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而你认同哪种观点呢?或者是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欢迎访问2012南方阅读盛典官方网站(ireading.tv/),发表你的看法,赢取名家亲笔签名书。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十):商品经济下文人无奈的叹息

  最初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是那种能够深度剖析国人郁闷心态的理论著作,并满怀期冀地期盼作者能给我指出一条不再郁闷的阳光大道。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被骗了,这本书远没有我幻想的那么牛逼——既没有让我明白原因,也没有让我摆脱郁闷,同时让我感觉到作者本人其实更加郁闷。

  客观说来,本书其实也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但是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梁晓声生于1949年,到写这本书的2012年左右,已经63岁了。这位从来不接触网络的老先生,在花甲之年依旧通过各种纸质渠道获取社会的各种信息,静静地观察着整个社会的动向,默默地思考着整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着自己的担忧和希望,其社会责任感值得当代的青年大力学习。这也是我把评分提高到三颗星的主要原因。

  然而,从题目到内容和思想的各方面来看,评价就不会这么好了。从内容上,这本书充其量是基于社会现状而总结的一本杂文集,对国人郁闷心态的方面描写甚少,因而用“郁闷的中国人”来做题目显然就有些大而空了,甚至有吸引眼球之嫌。我宁愿相信这是编辑和出版商为了牟利而自己采用的题目,与梁晓声无关。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让我看了之后大失所望了一把,觉得是对读者的勾引和愚弄。

  从思想来看,书中所包含的文章虽多,但是总结起来无非是一下几个论调:1. 社会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贫富不等的各种阶层,每个阶层又有着各自的郁闷之处,但是不应该郁闷;2.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变得不再高尚纯洁而迅速堕落,但又不应该堕落; 3.政治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权力分配更不民主,但是又应该民主……

  所以这也正是作者通篇体现出来的郁闷心情。作为一个文人,他能够过多了解社会现象却不能上升为本质理论;作为一个思考着,他希望社会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却又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和措施;作为一个观察者,他眼睁睁地看着国民处于窘境中的郁闷,却又无力可施因而自身更加郁闷。所以,对于不能很好适应商业社会的文人,或者说妄图超脱于商品经济的文人来说,本书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