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插图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插图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插图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插图的故事》是一本由黄裳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一):故事的插图

  黄裳老先生文词雅丽、工致,平日里我不看他的文章,那份古雅需要懂得之人,而他早已把浮躁之人排除在他的读者群外。

  此番购来他的“新”作《插图的故事》(实为1957年写毕),只是想看看那些插图。

  我爱极了明清版画中的小人像了,几年前影印了影印本《金瓶梅》,特爱看那些小人图,虽是淫亵了点,但又可爱的很。

  老先生1999年对文稿作了修订,2006年又写了跋,这才出版,好像时间特长了些(前后50年)。

  文中许多词句都是带有时代印迹的,譬如“这就是资本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经营方法所造成的恶果。”等等,不一而足,读来很不舒服,但想或许作者有意保留,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想法和要求,如果一本书隔个时代再版都做符合当代的修订的话,作为史料的价值也轻浅许多。好些作者都会在再版的时候做些改动,我认为除了错别字词更正外,其他改动大可不必,最多搞个增订本。当然,这又涉及编辑是否以一己之见删去或修改了内容,反正拿到一本书也别想那么多,再想就没底也没劲了。

  书中提到宋朝福建建阳的造纸业发达,出版业也兴旺,其中最著名的是余家,呵呵,那可是俺本家,我虽老家在浙江余姚,不知好多年前,是否有个干系呢?

  其他也没啥该记取的,看看古人所绘简单、可爱又丰富的图而已,只有书中引出鲁迅先生对唐明皇、杨贵妃在长生殿发誓的看法很有意思,鲁迅认为发誓是“杨李爱情生活破裂的一种征兆,他们为了弥缝这已经不稳定了的爱情,才不得已用‘密誓’的方法做人为的补救。”想来,鲁迅先生也是很可爱的,我怎么就从没想过呢?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二):又一本黄裳的小书

  用半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小书。

  曾读过陈平原的《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有些类似。不过陈平原更侧重于文学而黄裳偏重于历史。

  书写于1957年,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污染,1999年重校,这次的重印,好象也并没有怎么修改。很喜欢他的文字,简洁而雅致,通俗而隽永。也很喜欢他对自己过去的文字不修正、不洗刷、不扬弃的态度。我们的历史已经太少真实的东西。

  带有插图的书,小时候曾经看过不少,都是些老书。后来好象就只在连环画里有了。以后呢?在电脑已经可以包办一切的年代,那些小画儿,也只能成为绝笔了吧?

  心目中想象的黄裳,总以为该是个清瘦的老头。后来在一本书里看到,却是胖胖的看起来极随和的老人。这次看到书中说人像,说读者读完了一本书,总想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他的外貌、风格。有时候读了作品,理想中的作者应该是个瘦长的,等看到了照片,却是个又矮又胖的,就大吃一惊。禁不住自己笑了。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三):被封面勾引了,书也不错

  我又被封面勾引了,虽然说新印的那本封面也极好。但是这本张美丽的明朝大床和床上的花纹却着实引诱了我。

  这本书折扣极低,本不是我染指的贵货,可是却经不住那大床上精美的花纹的诱惑买了。

  等邮到手里的时候却大惊,居然是精装本,心疼那2块为了封面的硬壳付出的血汗钱。

  书里面的字并不大,有些稀稀拉拉的,每篇的总要空出一大段来,想来一位老者读它会觉得甚为舒适。字不多,昨天晚上画了几个小时居然就看完了,我喜欢图,但是只是徒一时眼瘾,乐于陈迹于线条与色彩,对画的历史并没有太多研究,更别说是版画了。

  文字只是囫囵吞枣的读过,看得出出自一位老人,有些句子还残留着上世纪70年代的味道,不浮躁,感觉不错。

  可惜图是少些,我原本以为这本比简装的那本图大一些,结果居然没有,而且封面的彩画也变成了黑白的,暗暗的一块,不知道是印成黑白的,还是封面的色彩是后人填的。

  不过要是本来就对版画有研究,大概内行可以看出点门道来吧。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四):人品一般

  近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黄裳自选集》,其中有两篇文章可互为补充,本是十分有趣的文选篇目,但读来却让我对自己所敬重的黄裳先生产生了一些不快的感受。这两篇文章分别是《宿诺》和《答董桥》。《宿诺》写于1983年,黄裳先生因念及一段颇为传奇的因缘而作此文。大约是在1947年左右,黄裳热衷于收集文人名流的字画墨迹,于是去信向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索字。沈先生是个极为认真的人,接到黄先生的来信后,先后三次寄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其中最后一次寄来的书法十分珍贵,系沈先生、张充和和杨振声三人合写的。黄先生看到后,以为张充和的书法可为三者中最佳。于是向他的朋友靳以询问,并请其帮助代求张先生的墨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十年后,卞之琳忽然从北京寄来一封书信,随信附有张充和的来信和墨宝《归去来辞》,同时也还附有三十年前应黄先生之求,靳以写给张充和的一封代求墨迹的书信。这应算作远在异国他乡的张先生对朋友承诺的信守,而这三十年的人世沧桑,家国变迁,难怪张先生的这一纸《归去来辞》会让黄裳先生“真是说不出什么滋味,痴坐了许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卞之琳一生痴恋张充和,1981年他到美国访问,自然前往拜会了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张充和,而张先生也才会有这样的一件托付,使得其飘洋过海远到故土。更让人感到敬佩的是,据与张先生有密切交往的张昌华在《一曲微茫度此生》中所记,张先生托赠黄裳《归去来辞》后,于1983年回国探亲,在沪上与黄裳晤叙,齿及名人墨宝时,黄裳哀叹他本有一幅胡适题款的条幅,在“文革”中怕惹是非,将其毁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充和返美后,竟割爱将胡适题赠他们夫妇的一幅“清江引”寄赠,以慰友人。由此看来,这一切皆因文人间的互相敬重而大有机缘,所以黄裳在文末会有这样的一番感慨:“有一条奇妙的线在牵动着它们,这条线虽然细弱、飘忽,往来无迹,但它牵动的却可能是非常的重量。”

  此文读完,我和黄裳先生一样,心中满是唏嘘感慨。但随之读此文后的一篇《答董桥》,却是大跌眼镜。这篇黄裳写给董桥的书信,也是因为一段传奇但却令人有些难堪的因缘,倒是黄裳写来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数年前散去之故人书件,至今悔之。潘某商人,陆续将所得付之拍卖,我耳目不灵,不知道消息,亦无人可托,充和书件,竟归尊藏,且将以之见还,感与惭并。此件与拙作《宿诺》不可分割,此文为我着意之作,书件一时脱手而去,愧对故人。如辗转得归,实为大愿。”原来,张充和写给黄裳的这件书作被一潘姓商人购藏,后又经香港的董桥在拍卖会上购回此件,将之原物返回给黄裳,董桥因此而有文章《张充和的伤往小令》记之。想来董桥先生也是颇有性情之人,看到这件书作上张充和先生的题字后,割爱将之完璧归赵。

  黄裳在《答董桥》中所谈到的潘某商人就是上海收藏家潘亦孚,董桥的另一篇文章《我和杜丽娘有个约会》中写到他曾为潘亦孚所出版的《百年文人墨迹》写序,可见其早与潘有私交,后来董桥拍买俞平伯的手札《牡丹亭杂咏》,潘告之董,早知如此,不如私下里均给董即可。由此可见,潘亦孚并非如黄裳先生所说的纯粹商人。然读黄裳先生的文章,似乎对潘先生语有不屑,潘先生乃一藏家,聚散本是自然,而黄裳是此作的主人,此作又有如此传奇身世,加之“与拙作《宿诺》不可分割,此文为我着意之作”,但他仍将之散出,实在是有些不该。

  黄裳文中还提到自己散出的其他珍重的藏品,就不能不让人对他这种“辛苦求字”又转手作价散出的做法产生一些怀疑了。尽管黄裳在致董桥的短札中既言“悔之”,又“感与惭并”和“愧对故人”,但令我感到并非舒服的是,黄先生在回叙因缘之时,一句“潘某商人,陆续将所得付之拍卖”,显然是对潘亦孚多有不屑和指责,读来很有些商人奸猾,以此牟利,而文人无辜被蒙骗的遭遇,因此这“一时脱手”和“愧对故人”也就显出几分文人的无奈与清高来。张昌华在文章《一曲微茫度此生》中,称赞黄裳与张充和两人的这段交往为“书翰佳话”,但他若对读这两文,想来会慨叹这佳话也不佳的了。

  由这一段文坛往事,却让我想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葛剑雄先生在《随笔》2007年1期发表的文章《忆旧之难——并谈一件往事》,此文表面为讨论历史追忆的难度,实则是有些重翻旧帐和向文坛老人黄裳发难的意味;随后,黄裳先生即刻在该刊2期发表《忆旧不难》一文进行回击,并要求文章发表时“一字不改”。此争论的起因是葛剑雄曾在1996年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对身处五代乱世的“长乐老”冯道有所同情,这文章引起了张中行先生的作文《关于史识的闲话》支持回应,大意是生逢乱世,作为小人物,除了为国赴难,是否还有别的出路,比如贵生?不料,随后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黄裳对此文的批驳文字《第三条道路》,然黄先生立场高调、义正严词,驳斥张论与汪精卫的“高论何其相似乃尔”,并引有鲁迅“卫国与经商不同,值得与否,并不是第一着也”这样凛然大义之句。批驳张中行,黄先生带及了葛剑雄,只是黄先生的这驳文,当时在文界影响颇大。十年过后,张中行先生离世,葛剑雄先生怀念故人,以此为由,作文《忆旧之难》,并引用了柯灵先生提及的一段往事作论据,对十年前的旧事重提。也就是在黄裳先生在报纸上作文批评之时,柯灵曾给葛剑雄特意来电并谈到一件让人惊讶的往事,在上海的孤岛时期,黄裳曾为由汉奸所创办的《古今》杂志写过大量的稿件。

  这毕竟是一件涉及个人名节的大事,黄裳先生很快就有了回应文章《忆旧不难》。在谈到自己当年给《古今》杂志写稿,黄裳指出是因为生活在孤岛其间,为准备到大后方去抗日的路费而作,加之自己所认识的《古今》编辑进行约稿,全属不明真相之举。对此,今天看来,也是可以理解,在国家零落之际,作为小人物的黄裳写点不关家国存亡的文字,其实也是并非有失大节的。至多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帮闲文人”,也还沦落不到“汉奸文人”的地步,但柯灵提到《古今》因为是汉奸所办,当时的进步文人相约不给其写文字,而黄裳却是第一个丧失约定的。对于葛剑雄在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细节,黄裳并无作答。根据《万象》杂志上的《周黎庵•古今•黄裳》一文揭示,黄裳1942年离开上海并非投身抗日,而是到四川的重庆交大继续学业;另外从当时《古今》杂志的周黎庵后来在回忆文章《一年来的编辑杂记》中透露,当时黄裳卖文给《古今》,也并非是不明真相,否则也不会“行踪诡秘”,到四川后就立刻转向把稿件投给《万象》的主编柯灵了。

  其实如此看来,黄裳在民族危亡之际,卖些文稿作为路费,求得日后的生存不恰恰是张中行先生所论及的“贵生”。要么冒死困守上海作英雄,要么高价卖文求生存,黄先生显然选择了后者。不过,黄裳后来作文《第三条道路》反驳,看来实在有些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意味。更让我感到有些诧异的是,对于柯灵先生所揭发的历史真相,在《忆旧不难》中则被黄裳描述成为早有预谋的暗算。根据黄裳的批驳,柯灵曾多次对黄的这段往事进行纠缠,其缘起则是因为“文革”结束后,黄拒绝了柯灵劝其将归还藏书捐献或作价卖给图书馆的建议,以后自己凭借这些藏书写作,出版了“几本不像样的书”,于是引起了柯灵的不快。对于这样的解释,我实在觉得很显牵强,即使真是如此,黄裳在此避而不谈往事,却将个人的名节问题很巧妙地转化成为一场个人恩怨的历史过节,并在这篇文章中颇费些笔墨描述,就让人有些黄先生颇受委屈的理解了。

  令我奇怪的是,黄裳先生对于爆料自己这段历史的葛剑雄不谈历史纠葛,作以澄清,而是闪烁其辞,拿数年前的一篇旧文作交代,但那篇《我的集外文》的旧文中,他写自己卖稿的经过乃是“走投无路”,于是有从敌人手中拿来逃亡的经费,想来“该是多么惊险而好玩的事情”。看来这卖稿一是为了逃亡,二则是因为“惊险而好玩”,这与他批驳张中行先生的义正严词相比,老年黄裳迟来的答复真是颇堪玩味啊。让我感到极不舒服的是,黄先生在对葛剑雄的辩驳文章中,对发难者则语多不屑,引得葛先生再作文《忆旧还是难》(《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7期)回应,对黄裳所嗤之以鼻的个人旧事再作论述,显然黄先生的回应之文是很令葛剑雄气恼的;不过这还算是好的,在对于之前就有几个“藏报家”挖掘出黄裳这段历史的行为,于黄先生看来,只不过是“叽喳不已”罢了。而就我所知道的藏报家,就有北京的谢其章先生,他曾在《藏书家》第二辑上发表《静向窗前阅<古今>》,谈收藏和研究《古今》杂志的经过,也谈到了他所发现的化名撰稿的黄裳,但却绝非是黄先生所说的“叽喳不已”。这些针锋相对的文字,实在让在下感到有失作为大家的风范。

  无独有偶,黄裳先生在去年被非议,还有在《山西文学》上所刊登的由黄裳的朋友沈鹏年所写文章《黄裳:爱书不能这么爱》。此文提到黄裳曾借沈鹏年一笔钱款,当时提出是为了抢救郑振铎先生散出的《纫秋山馆行箧藏书》,然而黄裳最后却又未将此款用于收购此书,只买了一些宋版书,过后黄既不给沈作交代,又迟迟延宕不还款物。在沈的一再催促之下,最终分次以旧书抵之。不料,随后多年,黄裳在不少文章中诬称沈鹏年有借书不还的习惯,语多不屑。也是因为这些印刷流传的文字,促使这位老友才不念友情,作文辩驳。对于这一争论,虽然各方观点也还算激烈,但由于当事人沈鹏年的出面,又有具体文字作为材料证明,所以大都是承认黄裳曾有过借钱款用旧书低债这一事实前提的。从《山西文学》这个影响不大的刊物上发端的这场争论,最后以黄裳先生的不作应答而草草收场,尽管当时《山西文学》的主事韩石山曾为此推波助澜,但也是难起更大波浪。

  巧合的是,偶然在网上读到安迪的文章《高手》(见《深圳商报》,2007年8月7日),此文一开篇就显示出作者与黄先生不同寻常的关系:“不久前,收到黄裳先生的信,让我有空去坐坐,想跟我谈谈最近‘四面树敌’的情况。”这里的“四面树敌”就是指葛剑雄在广州的《随笔》写文章发难,同时交往多年的沈鹏年也在太原的《山西文学》作文发难。一南一北,同时出现,虽是巧合,也让在文化读书界颇有身份威望的黄裳先生够为难堪的了,而对于黄裳先生的反应,这文章中有这样的文字:“那天交流了种种“战况”后,黄先生说,对葛剑雄他还愿意交手过招,但另两位,黄先生称之为‘文坛牛二’,不屑于出手还击。”安迪还在文章中称赞黄裳先生在应战中的功力,文末不忘记有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十五六年前,黄先生与柯灵先生有过一场笔仗,两个都是文章高手,过招数个回合,不分胜负。今天没有了柯灵先生这样的高手,黄先生虽手痒却不愿出招,肯定觉得很寂寞。”

  安迪所说的不屑于出手还击,在这里实在显得有些自欺欺人,一是黄先生主动来信,要谈谈最近“四面树敌”的情况;二是主动“交流了种种‘战况’”。可见,黄裳先生对于这两件事情还是极为看重的,也并非全是不屑的。在安迪的这篇带有吹捧嫌疑的文章中,这两场与黄先生有关的争论,对于黄裳先生来说,似乎又奇妙地转化成为了一场文章高低的比武,成为了有没有资格进行论辩的讨论。而个人的品德与历史的真相等在文人们看来至关重要的大事,在黄裳先生这里又完全成为了文章技巧与学识等级的比较了,因此看安迪在文章中庆幸,“难得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思路清晰,文笔老辣。”如此一来,我倒得佩服安迪先生的这一句“思路清晰,文笔老辣”了。顺便一说,安迪先生乃是沪上有名的才子和出版人陆灏先生,现为《文汇报》学林版编辑,与黄裳先生素有交往。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五):插图的故事

  黄裳先生与绘画的关系看起来很密切,这本《插图的故事》就是介绍中国的木版刻画的,主要是明代刻本,间附清刻。书里偶有雕刻的技巧,构思,布局,留空,补白,笔意,还有阴文、阳文之类,当然更多的是对画面的解读。挥洒自如处得见作者腹笥之丰盈。

  中国木刻的传统特点是画家和刻工的合作,自画自刻的非常少,因此木刻与原画总有些距离。这本书聊聊木刻,也会聊聊原画,聊聊各个时期不同的画风。在黄先生看来,仇十洲为代表的柳腰娥眉的美人图,多少带有晚明的病态与颓废,而唐代仕女的朗阔更显健康,唐伯虎的《孟蜀宫妓图》以及陈老莲笔下的女性是接受了唐画的传统的,可惜后继者寡。

  解图解得入微,解出味道,应是不易,尤其是解出绘者、刻者于细节处的匠心来,着实需要解者的体贴。《文潞公轩诗》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翼城王泰编刻的一部书,文潞公即宋代的文彦博,曾在山西翼城作过知县,造过一个亭子,后代的雅士墨客在上面留下不少题咏,王泰将这些题咏抄刻成书。书前有一幅山水人物图,技法古拙、粗犷,山水城河的布局疏落有致,亭台的造型与装饰构成画中的重点,亭里的人物与案上的纸卷也都栩栩生动。黄裳先生指点说,右下方几枝竹丛,不是写实,是用来填补空白的,却安置得恰到好处。

  《太真全史》是明朝末年的刻本,十六幅插图,精致而生气勃勃。“太真遗照”当是想象画了,丰腴的印象该是来源于“燕瘦环肥”的说法。黄先生认为画中头髻的形式不对,不是云鬓高髻的宫样妆,而是明代的流行妆束。但“七夕私语”一幅却画得相当好,露台之高用云雾和下角的殿顶来衬托;秋夜的气氛则用植物的种类、人物的衣饰及姿态来表现;牛女星之间的直线,一来用于提示注意,二来避免版面凸出的星点遭遇碰损脱落。

  《青楼韵语》刻于万历末年,选录从晋代姚玉京、南齐苏小小至明朝共一百八十人的诗、文、词曲,插图的艺术性很高。如“桂英送王魁”一幅,为表现焦桂英“灵沼文禽皆有匹,仙园美木尽交枝。无情微物犹如此,何事风流言别离”诗意,绘了交柯密荫下的执手相看。远处浩瀚的湖沼到了人物近旁则成了溪流,水中点缀着作匹的鸳鸯,小桥的另一边,蹲着放下了琴书卷轴等候着的小僮。即便没有车马长亭,也一望可知是远行前的别离。还有一幅“春日小园赏牡丹”,画面上端的溪水潺潺而下,使得所有的回湍、涟漪都有了根据;花木,回廊,栏杆,临水的平台,黑白的画面里掩不住强烈的色彩;弹琴女子的专注与三位听者的姿态表情,恰好地表现了人物不同的身份、个性与心理;而桥上的两个小僮更是活灵灵地展示着时间的持续。似乎这不是一幅画面,而是戏中的一幕场景,端果盘的僮儿匆匆地撵过持乐器包袱的僮儿,又扭头吩咐几句。琴声持续悠扬着。

  黄先生教人欣赏不同刻书时代的雕版作风,颇为用心。人物画像,汪克宽的像附在弘治六年(1493)《经礼补逸》里,写实逼真,线条粗犷,刀法奔放;张元忭的像收在《不二斋文选》里,万历癸巳(1593)的刻本,着意勾勒人物的面貌特点,显出过渡期的风格;邝露的像见于《峤雅》,清初海雪堂的刻本,刀法细腻,笔意圆熟且具力度,腰间垂拂的带子,线条虽细,却能看出丝织物的弹力来。《钓台集》中的“钓台图”,原始粗疏,体现明初版画的面貌,而《人镜阳秋》中的粗细线条均已游刃有余,衣褶的张力、肌肉的弹性以及花草水纹的特性都得到了艺术化的展现,是晚明版画烂熟阶段的代表。《道元一气》里的插图,体现了画者与刻者充分沟通合作的成绩。《吴骚合编》之附图尤为美善,人物眉眼颦笑神态毕现,衣袂飘带宛若当风,楼台花树的点缀与情景相合,至观于此,则前述诸图不得不趋下风矣。

  不过,黄先生解图,又不唯就图论图,似不经意间,常有于时于事于人于物的真知灼见。说苏轼,说到他不是道貌岸然的儒者,而是风流潇洒的诗人;说严子陵,说到他的“不得已而隐”;说李煜,说若将他的生活分期,再支离破碎地拾取个别行动与词句,是很难获得全面的结论的。至于说到明人刻书习气与“风雅行贿”的关系,说到“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更是于趣味处显存褒贬。

  黄先生此书,写成于五十年前,由于特殊时代的原因,未能付梓,因此算是新书。字里行间难免有些特殊时代的色彩,不过不碍目,倒像是轻嘲。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六):一册小书 一个世界

  黄裳先生的著作以前没有读过,为此书还专门谷歌了一下,有一篇黄永玉先生的文章《黄裳浅识》,很有趣,不妨看一下(链接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0707/68/35663.shtml)

  回到这本小册上,我比较愚钝,看书没有那么快,用来两天中的空闲时间看完此书,感觉是意犹未尽,一下子就到结尾了《千秋绝艳(代跋)》,原来古书中的插图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中国的文人很可爱,用插图表达了很多意境,都很含蓄、很美。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此书封面上用的古书西厢记插图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附:黄裳先生简介

  著名散文家、记者、文史专家、收藏家。1919年出生,山东益都人。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3年开始征调到昆明、印度等地担任美军译员,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驻重庆和南京特派记者。50年代后主要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研究员。现居住上海,主要从事写作。散文集《过去的足迹》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七):好看的插图好看的故事

  说一点点书中有趣的,其实全本书都有趣,就拣记得的说一点点。

  明朝士大夫为显风雅,喜欢刻书送礼,和别的贵重物拼在一起,是为“书帕”。不管精良与否,多少还是保存了古籍,也就有了些意义。

  如今,流行什么文化官员,好象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由一个文化人执政,立马就上了档次。文化人当然业余也写个书作个曲的,出了书,群者响应,一买就几十本,看了一页没有,不知道。作个曲,不管什么级别的晚会呀音乐会要么压轴要么就开场,我总惊佩胆量之大。书帕是风雅的贿赂,其实刻的可能是地方志也可能是当地名人传也可能是名胜古迹当然也有可能是地方官本人的诗词,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宣传当地的意思。而几百年后,胆量大的只余自己了。

  这本书很好看,又有插图对照着看,我差不多是手不释卷地看完的。黄老笔调一贯雅达,又兼饱学,又是藏书家,明清刻本收藏丰富,这样一本谈古版刻本插图的故事由他说来,合适不过。有文化有历史,都在信手间。

  我最喜欢封面的那副西厢记插图,刻得工细之致,人物神采微妙而出,布局简约又巧妙,有敞开有遮藏有半开半敞,美极了,好象可以看得到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故事,连心理都刻划得如丝如缕,真正是千秋艳绝。《入镜阳秋》与《吴骚合集》的插图也是手法烂熟,工细繁缛,堪叹。

  要是里面的木刻插图也能用好纸张印得更好一些,更清晰些,会是多么好。

  这本书真值,定价16元,还打折,拿在手上,不看都是享受。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八):抹不去的千秋绝艳

  一本赏心悦目的图文书,让人们在欣赏文字之余,也可以品一品美图,文图并茂,相得益彰,那所得或许要比单单阅读文字,多一些的吧。莫道图文书现今才流行起来,其实是很早就有的事了。

  大约是受了鲁迅、郑振铎等五四先贤的影响,使我对木刻版画有了特殊的喜爱之情。举凡中国古代版画、现代木刻、西洋版画等等,我都喜欢欣赏,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新近读到的黄裳先生的《插图的故事》,就是一部清新怡人,介绍明清版画的读书札记。

  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看古代的版画真迹,已是不易之事。好在有一些出版物,可以让我们过屠门而大嚼,也算聊胜于无了。我喜读黄裳先生的文字,多半是因为他是著名的藏书家,他对于古籍,不仅具有版本辨别的学识,也有阅读品评的能力。

  黄裳先生谈到中国古代版画的价值,认为其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存其社会面貌、时代风习,是除了古代实物之外,最好的历史学习的参考图谱。我想文字、实物与图画,确实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时有图像在,文字也变得形象生动,真实可信了。

  古代版画中最吸引人们目睛的,自然是彩色套印。据说最多可达到六色,那真是的美艳绝伦,让人爱不释手了。《闵齐伋绘刻西厢记》就是彩色套印的精品,现今已有重印本,印在宣纸上,捧在手上翻阅,大约那种感觉有点美得让人窒息吧。

  古代版画有好几种特色,我不是专门研究,只谈几种自己喜欢的版画作品。顶有名的是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与任渭长的《剑侠图》。其人物造型高古超绝,让人过目难忘。连金庸先生看了《剑侠图》,也忍不住要拿来改编成短篇小说了。读过《红楼梦》的人,往往在心目中想像宝、黛的形象,其中清代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也是有名的版画作品,改琦的人物造型婉丽清俊,其中宝、黛的形象还是不错的,只是将王熙凤也画成一副观音再世的面影,就有些不近情理了。除了小说、戏曲插图,从明代以来也盛行着“春宫画”,起先常托名唐寅、仇英等大画家,有放在小说里作插图,如《金瓶梅》就有插图百幅。此外还单独印成了代表性的春宫画册《花营锦阵》、《鸳鸯秘谱》等,后来荷兰学者高罗佩编辑整理,出版了研究中国古代性学的学术专著《秘戏图考》,使后人才有机缘见到。此书国内已少见,台湾曾将其重新出版,称为《秘戏图大观》,除了集中国古代春宫画大成,也收了大量的日本春宫浮世绘。此外在民间流行的年画,也是版画中的大宗,体裁多样,影响深远。

  到了鲁迅生活的五四时期,版画已渐渐成为士大夫的清玩,木刻由于西风东渐开始兴起了。大量的西洋木刻介绍过来,版画不仅成为艺术鉴赏的对象,也成了战争年代宣传、反抗的利器,以其粗犷的刀痕,记录了时代的进程。

  西洋的版画,我最喜欢的是法国版画家多雷的作品,其为《圣经》、《神曲》、《失乐园》、《唐·吉诃德》等作的插图版画,我觉得是无法超越的伟大作品,真正称得上是经典名著的图文绝配。

  版画中还有一种与书有关,爱书人的梦寐已求之物,便是藏书票。不仅表现爱书人之个性,也将艺术与审美之人生贯通起来,映衬得书房透着雅致的光辉。藏书票是西洋传入之物,中国特色的是藏书章。近代中国有个叫关祖章的人刻了一枚藏书票,表现的是古代文人读书的情景,刀法娴熟,布局古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藏书票精品。

  中国版画是传统留下的宝贵财富,使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愉悦与享受,即使在书籍印刷如此发达的今日,也仍然是无法抹去的千秋绝艳。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九):历史的味道

  《插图的故事》黄裳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6月

  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些书来。那年春天也是病,去医院挂点滴,顺手拿了一本索尔⋅ 贝娄的《拉维尔斯坦》,结果在医院里看得瑟瑟发抖。如此想来,以自身经历来感知历史的胡兰成,推崇国粹也并非全无道理。

  黄裳的这本书也是旧书重印,原书成于1957年,自然有不少意识形态的痕迹。这也是我当初并不看好此书的主要原因,只是对于明代版画的兴趣让我在踌躇之际买下了这本书。一开始也觉得不过是文人小品罢了,而且到了建国之后,这种小品文章也不见得有多么的正宗。

  然则写邝露生平的一段却十分的好,人生的种种际遇全都在这短短的几句里,而且还突出了邝露“实在是一个怪人”。中国人的文字,是可以将许多事情一起来说的。而且在这里说邝露的怪,也并非就是这个意思,而重在说他的气节,中国人遇到劫难是可以无惊无险地又有了办法。

  然则谈到吃茶,却加了一段“广大人民群众”,“在杭州,著名古老的龙井茶农已经走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组织了生产合作社”。仿佛到了茶这里总算找到一个理由来表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了。

  黄裳的这一本书零零落落地带出许多故事来,其对画面的分析,甚至是明代版画的发展都颇为精到。隔着49年的光阴再看这本书,又加进了不少历史的回味。

  《插图的故事》读后感(十):很干净很没有负担的一本小书

  就像看到的汤显祖的小品文,有时候是一封回函,有时候是一段感悟。有人跟我讲,这种东西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功底了,在碎碎念中才能渗透出对人对物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插图的故事》由一个个的小品文组成,一般是一题一图一文的模式来写,从木刻版画,广告,书籍插画,春宫图,军旗,年画,装饰画等等几方面来阐述插图,其实主要是讲明清比较多。很简单的一句话,那时候看书的人多了,想看书的人也多了,对书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插图的出现一方面也是弥补了知识水平比较低的人群读书的缺憾,另一方面为了书籍更加美观提高可读性做出了贡献。

  还有,明清时期是中华科技文化的总结事情,所以大量的总结书籍的出现,使得插图作为一种辅助说明的工具在大量的书籍中出现。比如武器,农具等。一般使用木刻版画。

  总之,这本书是今天看得最喜欢的一本书。怎么形容呢,就是看着没有负担,文字也干净淬炼。书籍装帧也很舒服,我看到的是新版的装帧,比这个原版还舒服些,也更搭配里面的蚊子。都说了,合适才是最美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