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的胜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10篇

  《城市的胜利》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格莱泽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一):城市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

  爱德华•格莱瑟的新书描绘了我们现有的城市化运动,并展示了激动人心的乐观前景。比如说,格莱瑟鼓励我们不要只看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更要看到城市化带来的更有价值的高效率。格莱瑟主张,城市非但没有压垮人类,反而使人类因城市而变得伟大;相比城市产生的贫困人口,被城市吸引而来的贫困人口比重更大;对于世界各地的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城市生活在经济和社会流动性方面比自己型农业更有吸引力。

  可以说,这本书里面有大量的事实,有大量的数据能为作者的观点注释,来证明城市存在的价值。经济类的图书对我来说总有些高深莫测,读起来比较枯燥,对那些数据、论证的例子就是感觉不亲切。但对作者来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的,因为他必须要让自己的观点立住脚,就得找到大量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是可信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当今环境的问题,作者能够另辟蹊径。减少碳排放,爱护我们的环境,最后一滴水也许就是我们的眼泪……这一系列宣传我们都懂,但具体落实到做法上却收效甚微。爱德华•格莱瑟告诉我们,居住在城市吧。

  《城市的胜利》不单单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也不是现代城市急需的辩护,而更是一系列的城市规划良方:我们需要通过提升燃油税和堵车费凸显开车的真实成本;需要建造更多的摩天大楼和更好的大众交通系统来增强人口密度;市区学校需要通过政府融资或者私人教育券来改善众多它们丢人的处境。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但是政策建议下面的逻辑才是真正值得注意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繁荣和我们的自由”,格莱瑟写道,“都是共同生活工作和思考的人们带来的礼物——这也就是城市的最终胜利。”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为了爱护我们的环境,很多有识之士从方方面面考虑,想对策,想做法。当一个最佳方案出现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倡导大众都去做了。因为这毕竟不是几个人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城市的胜利,告诉我们:为了我们自己首先居住在城市吧。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二):现代的部落、文明的图腾——城市

  “……人世间的大城市……已经变成了……充斥着淫荡和贪婪、令人厌恶的中心。如同索多玛的熊熊烈焰,它们罪恶的烟雾升腾到天堂前,所散发出的污秽腐蚀着大城市周围农民的骨骼和灵魂。似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是以作火山,它们喷发的灰尘成股地溅射到生灵万物上。”

  ——John•Ruskin: Letters to the Clergy on the Lord’s Prayer and the Church, 1880

  100多年前,城市被视为“一个充斥着腐朽、贫穷、社会不稳、民生不安,甚至可能发生暴乱的地方”。维多利亚时代“一位未能用勤勉奋发来彻底弥补其拙才寡赋的诗人——詹姆斯•汤姆逊”以一首打油诗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这首诗的开头几句这样写道:

  该城属于夜晚,偶尔也属于死亡;

  但是不定属于夜晚;因为在那里,从来

  不会迎来明朗清晨的芬芳气息

  清晨湿露之后,就是阴冷灰暗的天空……

  诗句和诗人很快被遗忘,但它的标题却流传了下来——“梦魇之城”。用Peter Hall的话说,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当时的伦敦、巴黎、柏林、纽约或利物浦……那个时候没有人敢说,城市胜利了。

  100多年以后,“在美国,2.43亿的人口拥挤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那就是城市……生活在东京及其周围的人口高达3600万,孟买的中心城区居住着1200万人口,上海的人口规模与其相差无几……每个月有500多万人口迁居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里,截止2011年,城市人口已经占到了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基于以上数据,本文的作者说:“城市胜利了!”

  许多人或许对作者替城市发出的宣言不以为然,既然我们依旧目睹着城市里的腐朽、污秽、堕落与贪婪。本书作者并不否认城市里存在的种种失败,但他认为“城市已经取得了胜利……但是,正如我们许多人通过自身的经验所看到的一样,城市的道路有时会通向地狱。城市可能会获胜,但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似乎往往遭遇失败”。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城市的胜利体现在哪里?这是何种意义上的胜利呢?它之于城市里的人意味着什么?

  作者的申述似乎已经部分地回应了上述问题,但为了这本书更有分量,他给出了详尽的解释。

  首先,作者认为城市的胜利最明显的、也最与我们常识相悖的体现就是贫民窟、以及即使贫民窟早已臭名昭彰依然有大量农民涌往城市。或许,许多人常常把贫民窟拎出来作为指责城市的罪证,但是作者说道“不是城市让人们变得贫穷,只是它们吸引了贫困人口。弱势的人群流向里约热内卢、鹿特丹等城市证明了城市的优势,而非弱势。”不管我们同不同意作者的逻辑,都不仿提出一个问题——城市,为何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弱势群体涌入?他们不惜从事最危险、最脏、最累的工作,毅然决然地走进城市,这意味着城市的胜利么?

  刚看完电影《1942》的人或许对数百万逃荒的难民遭遇的凄惨难以忘怀,可是他们逃荒的目的地——陕西是丰裕的么?是,因为那里的人民没有逃荒;不是,因为那里只是没有出现天灾人祸。这样的逻辑是否可以回应作者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之所以对城市的胜利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是因为大家对胜利的定义与标准不同。因而我们需要解决开篇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城市的胜利是何种意义上的呢?

  这里不得不简单地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城市期刊》(City Journal)特约编辑,他侧重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城市、住宅、种族隔离、犯罪、创新等课题,并为《纽约时报》的博客Economix撰写过大量有关此类主题的文章。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推断,作者所言的胜利应该更多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

  作者之后的申述证实了上面的推论。并没有托马斯•弗里德曼那么乐观,作者认为“技术的突破已经导致了距离的消失,但世界并不是平坦的,它经过了铺装……城市是人员和公司之间物理距离的消失。它们代表了接近性、人口密度和亲近性。它们使得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和娱乐,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实地交流的需要。”

  接近性、人口密度和交流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供了经济学家一直青睐的“规模效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创新总是来自于集中在街道两侧的人际交流”,作者提到,人群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是创新得以发生、扩散进而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核心。人口的聚居也使得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只有不到1/3的纽约人开车上下班,而开车上下班的美国人达到了85%……在美国所有的城市里,纽约的人均耗油量是最低的……这充分说明了纽约市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梭罗作为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鼻祖过时了,他住进瓦尔登湖实际是对自然更大的破坏。“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相比,居住在树木和草地周围的大自然爱好者们消耗了更多的能源。”至此,作者已经表明了他说的胜利是何种意义之上的。

  那么,我们来面对最后一个问题:城市的胜利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意味着什么?

  作者赞同城市规划专家理查德•佛罗里达推崇的愿景:城市职责范围核心的公共服务是为市民提供“安全的街道、快捷的交通和优质的学校”。作者强调:“美学的干预绝对不能代替城市的基础。一个更加性感迷人的公共空间将不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除非它是安全的。巴黎所有的咖啡厅都不会诱使父母把他们的孩子交给一个很差的公共教育系统。无论一座城市拥有多少座出色的博物馆,如果它的通勤之路变成了一种漫长的折磨,那么公司将会迁往郊区。”

  虽然这次交锋的结果丝毫不会影响简•雅各布斯(已逝)的赫赫威名,但却提出了一个需要规划专家和城市领导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推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置城市里的老建筑?像巴黎那样,把20世纪乃至更早因流浪落魄文人骚客驻足过的地方统统保护起来,供后代瞻仰?还是像勒•柯布西耶宣扬的那样全部推倒重建?巴黎,早已不是文人骚客可以流浪、在咖啡馆写稿子、谈艺术的天堂,这是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悖论——把城市保护起来,以致让人们无法再享受它之所以能够成功的辉煌。

  当然,作者也不赞同像柯布西耶那样激进,把一切推到重建。他只是希望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古建筑保护协会的权力能够被制度框在一个有限的边界之内,否则城市将无法安装市场法则进行更新。而市场法则指导下的自由竞争、民主和多样化正是城市活力的所在,反观那些集权国家的首都,它们往往是那个国家最大的城市,所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都集于一身,这是用一批城市的没落换来一个城市的“胜利”与拥挤。

  因而,作者强调“任何公共政策都无法阻挡城市变革的潮汐力。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生活在铁锈地带的贫困人们的需要,但公共政策应该帮助贫困的人们,而非贫困的地区……以开发建设为中心的城市振兴计划是非常愚蠢的,它提示我们: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帮助一个城市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方式不是“为日益衰退的城市涂上一层亮色”,而是去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本书被评为“2011年《经济学人》非虚构类最佳图书”,并荣获“2011年《金融时报》最佳商业图书提名”,这起码证明了这本书的“胜利”。至于作者提出的宣言,恐怕即使有些读者看完此书也不愿意接受。作者反引托尔斯泰那句著名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说道“就城市而言,失败似乎是相似的,成功却各有不同……”那么,我们身处的城市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在当今世界,除了纽约、东京、新加坡、温哥华等等这些作者眼中成功的城市,失败的城市又占据多大的比例呢?城市的胜利是一种实然表达,还是一个应然陈述呢?

  我想一本好书不是说它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终极道路,恰恰相反,它或许向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与现象发起挑战,提出种种问题让人们深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胜利,这个词本身只有在相对意义上才有存在的价值。作为一种聚落形态,既然集群居住可以看作原始版的城市生活,那么,把城市看作现代的部落也无可厚非。自古至今,部落一直尽职尽责地发挥着为单独的个体提供安全保障、满足交流需要和共创文明与文化等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聚落形式而言,城市胜利与否,答案不言自明。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史的产物,伦敦和纽约都不再被视为充斥着腐朽和污秽之城;相反,作为所有城市的标杆,所有的发明创造,不管是否滥觞于此,都在此处汇集、被认可而后扩散,它们代表的城市俨然成为现代文明的图腾。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三):城市,诞生奇迹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格莱泽教授欢呼,"城市胜出了"。尽管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以及廉价的机票,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得越来越近"。该书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向我们证明了经济力量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城市。格莱泽认为,正是城市生活的紧密感和其所提供的面对面互动机会让城市变得如此富有活力而令人兴奋,不断吸引着更多的穷人和富人到城里定居。

  梭罗的《瓦尔登湖》代表着人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愿望,但格莱泽用300英亩森林的被烧毁证明了人类是天生的环境破坏者,解构了瓦尔登湖的神话。因此,倡导融入自然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最好的办法不是倒自然中去,而是离自然越远越好。

  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大胆的论述开阔了读者的思路,在书中,作者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真正的城市是由居民而非由混凝土组成的。人们必须从“把城市看做是城市中的建筑”这种倾向中摆脱出来。 与其大兴土木,不如花钱培养人口的技能:"真正构成城市的是人的血肉,而不是砖石水泥。"因为创造力、群集度和对新观点的热爱才是城市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这里,诞生奇迹。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四):城市的胜利是我们的胜利么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旅行到泉州等地。在离去的火车上,我与同行的乘客攀谈。他们断然无法相信我是被古迹吸引,认定我是来做生意的;之后,就开始向我打听北京的生活是否像时下几部流行电视剧里拍摄的那样。

  很难把历史书上的泉州和正在我们身后远去的这座城市对上号:一边是拉伯人、印度人旅居留下的遗迹,提示我们过去的辉煌;一边是一座普通的南方三线城市,和许多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一样,滤掉文化背景,不免面目模糊。这种反差不能不让人起疑。那么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的书《城市的胜利》也许能提供解答疑惑的重要线索。

  爱德华·格莱泽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期关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他发表的论文聚焦波士顿、纽约等城市的经济演变,对于诸如城市与高技术工人、城市经济与企业发展等领域都有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影响了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理论。在研究之外,他在纽约时报开设Blog,写作了很多普及性的经济学文章。《城市的胜利》出版于2011年,被《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评为当年的最佳书籍。

  对于城市的看法总是充满矛盾的看法,这和我们对城市生活的体验是一样的: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既意味着机会与刺激,也带来不少压力和危险。而对于城市研究的著作也存在不少批判之作,芒福德的名著《城市发展史》中,就对城市带来的恶劣环境有所批评。相较之下,格莱泽无疑是个理性乐观派。在他笔下,城市生活的种种好处意味着一种更富足、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城市意味着跟高的人口密度,更多的机会,更繁荣的商业。这些论断显而易见,哪怕批评城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城市的胜利》中,格莱泽以班加罗尔等城市为例,描绘了城市的崛起。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们造就了成功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吸引了更多的印度青年,告诉他们如何才能过上更体面的生活。抛开班加罗尔,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城市,无一例外居住过伟大的居民,不管是雅典、长安还是佛罗伦萨,乃至加州的帕罗奥托一带,那些最聪明的头脑似乎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如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画一张分布图,城市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对于这些企业,小城市难以聚集起足够的工程师招聘。而问一问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哪里能提供符合他们生活期望的就业,答案也不难预料。

  但是西方的城市发展与我们不同,相对于全中国的城镇化,很多老一点的城市,如底特律、匹茨堡,正处于伤心的衰落之中。过往的商路迁移,产业格局发生变动,这些城市挤满了低教育水平的居民,难以应对经济转型。格莱泽指出,城市的核心绝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其中的居民。聪明勤奋的居民构筑了欣欣向荣的城市,这不是一条好看的天际线能替代的。底特律之前不停的兴建住宅,却造就了一大片无人的“鬼城”。

  除了忽略人而对建设狂热,格莱泽还批判了很多对于城市的偏见。贫民窟的好处已经被很多经济学者提及,格莱泽以里约热内卢为例,指出尽管贫民窟有着健康、治安等严重的问题,却给其中的居民带来了比巴西农村更好的生活,也给很多居民提供了社会结构上升的阶梯。我们有限制迁徙的习惯,也对贫民窟有着不同的政策。但是城市的吸引力还是自动引来一波波进城打工的人群,也确实提供了他们在老家难以获取的工资。

  城市无疑提供了工作机会之外的很多东西。格莱泽指出,一座大城市有着能供养剧院、博物馆的足够的人口,也会长时间为这些公共设施投资。新居民涌入的城市,是一个更好的婚姻市场,找到合意另一半的机会更大。诸如此类事情,让发展壮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口磁铁。然而正如城市批评者们所说,如此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个问题。尝试一下北京的地铁吧,同时看看《科学美国人》上关于城市压力导致精神问题的报道,但你首先得成功在拥挤的人群中展开杂志。住到郊区?田园资本主义的生活,或者洛杉矶不断平摊的低密度巨型城市都建筑在汽车通勤的基础上,为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且看北京这样的城市修筑的那些八车道大道,随之而来的是对汽车消费的进一步刺激和全城拥堵。格莱泽指出,城市发展有其资源上的限制,此时更需要聪明的城市规划政策,例如,和我们想象的不同,摩天大楼的发展。

  从简·雅各布森猛烈的抨击中,我们得知,讨厌摩天大楼的人不少;上网看看微博,就能发现对于旧城改造心存疑虑的人更多。我们往往对生活有着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对于大型城市的“非自然”属性感到陌生和恐惧。然而格莱泽指出,垂直发展的城市空间有着诸多益处,而大城市较之低人口密度的居住方式,在碳排放上,在资源消耗上其实有着意想不到的优势。智慧、绿色的城市是我们未来过上更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而非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不切实际的“田园”之路。这个过程,需要更负责任的城市规划。

  《大西洋月刊·城市》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东西海岸大城市的政治倾向与内陆地区常常相反,因为那个投入高新产业与国际化的城市美国,和那个非城市的美国分裂成了很不同的两个群体。这种分裂从另一个角度被国人熟知,每年春节回家过年,很多惯于城市生活的人都要经历一次小规模文化冲击,尽管他就是从那个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城市本身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和过往的行政区划也带来新的问题。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争论异地高考问题,那么恐怕不久,异地的医疗资源也将引发争议。这些问题,在《城市的胜利》之中找不到答案。然而格莱泽的忠告还是非常有意义:重视城市中的人,他们才是构成一座城市的根本。中国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进程,将伴随着几代中国人追求更好生活的历程。这不是靠房地产政策之类的事情就能解决的。

  对于城市格莱泽是一位乐观主义者,而乐观主义常常被当成天真。我们生活的复杂性确实不是经济学模型能涵盖的。但这本并不针对中国的城市书籍却能为我们的焦虑提供某种线索。据报道,艺术家蔡国强策划,正在他的家乡泉州兴建一座现代艺术馆。这座经历了唐风宋雨的城市,和中国很多城市一样,又要经历新的变迁。2010年,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的城市人口突破了50%。毫无疑问,城市生活已经取得了某种胜利。然而让这种胜利成为人的胜利,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需要更明智的城市规划。这就是阅读《城市的胜利》,以及一系列此类书籍的意义。

  发于南方都市报书评周刊2013.3.31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五):城市会消亡吗?

  城市会消亡吗?当时的讲座上自然没有人正面回答我。我也自然不会知道我这种粗糙的预言早在电话发明的时代就有人提出了。之后每一次技的术进步,电视,互联网,都有人将其重新提起,却屡屡败在现实之下。

  格莱泽教授在这本书里由衷的赞美城市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他认为城市的聚集性是人类繁荣的关键因素和近乎唯一的源泉,同时也是绿色和健康的代名词。明确反对美国汽车尺度下“摊大饼”式的城市模式,和依旧沉醉在“瓦尔登湖”式梦境的除了伤害环境外一无是处的环保主义者。当然,对于未来城市的聚集性是否会因技术进步而变得毫无意义这种观点,自然不会忘记反驳。不过显然像我这样胡思乱想的孩子不成主流,这种反驳并未投入太多篇幅,首当其冲的是作者提到的“杰文斯驳论”。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六):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北京的人口调控

  上周,《财经》的一则消息——保定被初步选定为政治副中心,在原本就潜流涌动的湖面上激起了新的涟漪。分都的目的人所共知,是为了控制北京的人口规模。就如习总所形容的那样,北京太胖了。针对首都规模不断加速膨胀的问题,分都不是唯一的被提出的解决方案。其他的解决方案还有诸如迁都、限制人口准入等。

  作为一个毕业后即在北京打拼的85后,北京规模太大导致的拥堵和高房价之痛,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既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然而今年春节期间翻阅的一本书——《城市的胜利》,让我对大城市的肥胖症有了新的看法。这本书曾被评为2011年《经济学人》非虚构类最佳图书,作者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此前社会学家、城市发展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次经济学家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呢?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清楚简洁地陈述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城市是谁的城市?城市是用来做什么的?作为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这本书里,开宗明义道:城市是人的城市,而非由冷冰冰的混凝土建筑构成的。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创新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循着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和脉络,我们不妨尝试着理解并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

  再者,我们也看到北京也吸引了大量低学历务工人员。就像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里所说的:贫民窟通常是一个城市成功的标志。虽然这些务工人员中很多人收入并不高,但却比在贫困的农村高得多。这些人员的增多,其实从整体上改善了国民的福利状况。他们做着最底层最艰辛的工作,为北京的发展做着不可或缺的贡献,他们的子女们也得到了比在贫困地方更好的视野和成长条件,这一切都滋生着进步的希冀。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地回答开头所提的两个问题:北京不只是一部分人的首都,它应该是所有国民的首都,它应该提供给所有人以机会,而不是封闭自守。在开放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不仅它自己得以提升竞争力,而且整个国民的福利状况也得到了帕累托改进。

  如果说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的根本原因,是北京地区环境承载力有限。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测道,现在即使分散掉一部分北京的政治职能,短期内拥堵会得到改善,房价会下降,但这立即就能吸引大量的人来到北京。因为北京已经形成相当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结构、产业积聚,即使丢掉政治职能,它还是能够遵循了既有的道路,而发展成为像纽约那样的经济文化大都市。所以分都之后,环境承载力的瓶颈依然存在着。所以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如何改善北京的城市治理和产业结构,让其能够适应北方缺水干旱的环境瓶颈?

  不难看出,分都不是解决北京环境瓶颈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当然分散掉政治职能,是有利于北京城市结构的更加合理化,更加可持续化。其实放眼于世界,专注他山之玉,我们也可以看到,东瀛岛国上的东京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大都市,兼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于一体。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有过限制人口规模的提法吗?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治理城市的水平,让城市的布局更加科学,让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绿色,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所谓的大城市病。

  人类的所有技术进步和文艺复兴都是在城市里产生的,城市让这个世界更加环保、更加绿色、更加健康、更加富裕,而不是相反。那些动辄提出要限制人口规模实施人口准入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大城市的拥堵高物价的另一面,是活力和创新。这些益处远远超过了城市所带来的些许负面因素。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善我们的城市治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可持续,而不是因噎废食,把现有的种种问题当成城市的固有顽疾,一堵了事。这就好像有人把贫富分化的罪责归因到市场经济身上一样,事实上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市场在分配方面是公平的。相反,贫富分化之所以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市场化的不规范不彻底。同理,所谓的大城市病,不正是因为我们治理的不够好吗?所以限制城市人口规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伪命题。

  再者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国家开始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人们一窝蜂地涌向大城市。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如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那么可以预见到会大大缓解现在首都的规模膨胀问题。问题是发展产生的,也必然要在发展中解决。如果现在就搞什么限制进入、人口调控,既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的福利状况优化。

  城市的胜利,其实是人的胜利。城市是创新的源泉,文明的火车头,人类的命脉所在。城市也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城市,而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不应该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全局出发,从改善整体经济效率着眼,从改善国民福利状况着想。而这其实就是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胸怀天下,经国济民。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是所有人的愿望,但这需要冷静的思考作为支撑。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七):换个角度看城市

  郭宁

  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城市中; 而据联合国人居署估计,到2030年,全球81亿人口当中将有50亿居住在城市当中。届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接近70%,将有3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在未来的20年间,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问题:环境恶化、人口膨胀、房价高企……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顶尖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于2011年推出的新作《城市的胜利》,在美国经济学界与城市研究领域引发了热烈与持久的讨论。在书中,格莱泽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与震撼性的观点,势必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诸多启示。

  住在水泥森林中比住在乡村田野里更环保

  在工业革命之后,浪漫主义者们逃离了城市的烟尘与喧嚣,拥抱着毫无尘埃侵蚀、阳光明媚的郊野。在美国,亨利•戴维•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过着孤独而简单的生活;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描绘的美景也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向往与追逐的生活。然而,从小成长在曼哈顿的格莱泽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解构瓦尔登湖的神话,打破人们的田园梦幻。正如他曾说的那样:“我是一名经济学家,因此我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人类自由的最大价值。”

  经过调查研究,格莱泽发现,美国的碳排放有40%来自家用能源和交通。标准的郊区家庭比城市家庭每年多排放6吨二氧化碳,其中包括4,400磅的取暖排放和1,800磅的电力排放。而私家车作为最大的排放源,与人口密度成反比。以波士顿地区为例,仅开车这一项,城市家庭平均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起郊区家庭来就要少6700磅。

  这个调查结果引人深思,让人们无法不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忧虑,并作出选择。随着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逐步富裕,它们将会面临一种对全球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选择:是迁往以汽车为基础的远郊乡村,还是坚守在对环境更加友好、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当中?中国的城市化模式将会成为21世纪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贫民窟体现了城市的巨大优势

  长久以来,贫民窟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与贫穷、肮脏、疾病息息相关。前两年的电影《上帝之城》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里约热内卢与孟买的贫民窟里充满贫困、暴力、毒品的黑暗生活。

  对此,格莱泽同样有自己的看法:“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刚刚进入大城市的人口的贫困率高于常驻人口的贫困率,这表明城市居民的财富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幅度地增加。”

  在他看来,城市贫民窟的生活要好于贫困农村里单调乏味的生活。与偏远的农村地区相比,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遇、公共服务和乐趣;而城市里的贫民窟也往往被作为跨入中产阶级的跳板,诞生了许多成功故事。即使与最为悲惨的城市贫困人口相比,农村地区的情况通常仍然更为糟糕。以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为例,它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极端贫苦之地。但实际上,拉各斯的贫困率在按照这座城市较高的物价水平进行调整之后,仍然不到尼日利亚农村的一半。大约3/4的拉各斯居民可以喝上安全的饮用水,而尼日利亚任何其他地区的比例通常不足30%。

  因此,尽管城市里的贫困现象非常可怕,但它却为贫困人口和整个国家提供了一条走向繁荣的道路,以及一个让人过上更加富裕、健康与快乐生活的机会。

  大兴土木才是降低房价之道

  住房紧张、房价高企已经成为制约世界许多城市发展的一大原因。纽约、巴黎和旧金山等城市的房价都呈现出灾难性的增长。

  著名城市规划专家简•雅各布斯发现很多老房子要比新房子廉价,认为限制新房子的增长可以保持房价的稳定。格莱泽在书中驳斥了这一观点,认为它不符合供求规律。只要城市人口不断攀升,房屋的价格就会居高不下。格莱泽以纽约与芝加哥为例说明房价高企的原因,然后又以孟买为例说明了限制开发给城市造成的损害,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提供充足的房源,尤其是高层建筑。

  如格莱泽所言,纽约之所以房价昂贵,是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房屋需求,但供应却受到严格限制。要想在纽约城里建造新的房屋是很艰难的事情,因为到处都是需要保护的古老的建筑物,它们遍布纽约的各个角落。与此相比,芝加哥市长大力支持房地产开发,允许在美丽的湖畔大量地建造住宅。大兴土木为芝加哥提供了大量优质且具有吸引力的房地产,使其房屋价格的可承受性大大超过了纽约。在芝加哥市中心,你花上650,000美元就可以在一座新建的富丽堂皇的大楼里买到一套带有三间卧室、面积达1,650平方英尺的公寓。同样的一套房子在纽约至少需要花上两倍的价钱。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限制建筑的高度而可能导致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它们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而后者将有助于极度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的国家。让孟买建筑太矮、房价太高的法规意味着:只有极少的印度人能够实现彼此之间以及与外界的交流。由于贫困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意味着死亡,而限制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更多的贫困人口,这甚至关系到印度的生死存亡。

  《城市的胜利》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城市生活的诸多误解。你或许并不同意格莱泽提出的所有观点,但你会愿意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那些以怀疑乃至敌视眼光看待城市的人从此将会更宽容地看待它,那些始终喜爱城市的人则会找到新的佐证。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八):城市新观点

  怎样才算是成功的城市?

  格莱泽的评判标准是高生产效率、低碳排放的城市。

  而要做到这一点,格莱泽用数据说:一个人口密度高、摩天大楼多的城市更加成功。

  说实在,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如春笋般的钢铁丛林更容易带来压抑。格莱泽本人也住在郊区。但是格莱泽却用数据论证城市似乎比开阔舒适的郊区更能创造财富,甚至人均的碳排放更低,更绿色。

  格莱泽的观点很颠覆, 以数据说话也非常有说服力。

  1.任何时候先是人,再是建筑。城市不是由林立的钢铁或是平房所组成,是其中的人口,是人口带来了生产效率,是密度带来了创新,而不是摩天大楼。

  2.城市的兴衰更类似于企业。

  3.城市吸引了贫困人口,而非城市创造了贫困。城市越是解决贫困人口,越是吸引贫困人口的到来。

  4.成功的城市,帮助贫困人口取得成功,目送他们离开,而非让贫困人口长期处在贫困状态,成为他们的家园。

  看了许多国外书籍,其中总是反复提到选择的权利比起选择哪一边更重要。拥抱创新,主动发现创造新的事物,而非呆在安逸的原地,而非恐惧新事物所将带来的可能性。可靠的原地是值得留恋的,新生之物会带来选择,选择自然出现利弊,现状必然会改变,个人选择成就自我。如果世界本身就是流动的话,随势而动要比强拉硬拽的好的多。

  看这类书作为外行很难对观点提出评判。但也有几点要说:

  首先,这本书中的所有数据都是来自一个自由迁徙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和中国相差甚远。

  其次,中国地区的贫富差距巨大,中产人数也较少。

  再者,人口文化程度与他国也相差极大。

  国情的差异很难将其中的观点生搬硬套,但书中很多新的视角的确启发甚多。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九):略显过犹不及的夸赞

  作为绝大部分生活都在城市中度过的“城市土著”,我对城市这一话题向来很有兴趣。之前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城市译丛”也读了数本,自诩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因此,爱德华·格莱泽这本《城市的胜利》早在其英文版推出时就已经吸引了我的注意。由于和引进本书的图书公司关系不错,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得知本书的引进计划(实际上我还帮忙翻译了本书开头部分及封底的国外媒体及读者评论)。如今中文译本终于付梓,感叹引进书籍耗时之长超过我预料之余,自然是要在第一时间先睹为快了。

  本书作者格莱泽是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专长领域是城市、住房、种族隔离、肥胖症、犯罪等,因此本书的题材对其来说可谓如鱼得水。在书中,他以生动而又富有激情的笔调,带我们领略了全球城市的兴衰起落。从班加罗尔到休斯顿,从孟买到纽约,从雅典到底特律,各番风貌,尽收眼底。行文方面,夹叙夹议,不乏数字点缀,但又深入浅出,绝不枯燥,是一本即使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的通俗类社会经济读物。不过,从书后超过70页的注释及参考书目列表中,你也可看出作者的科班功底,及其虽然写作通俗类读物但绝不敷衍了事的认真态度。

  纵观全书,作者的主旨十分清晰,那就是对城市这一“人类最伟大发明”的由衷赞颂。格莱泽对城市的态度鲜明,那就是支持高密度的居住方式,反对美国所盛行的以汽车主导的平面扩展“摊大饼”式城市模式。理由主要有二,一是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增进交流,激发创意,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建造城市的主要目的;二是高密度的规划模式可以减少人均碳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虽然本书宣传号称其观点颇具“颠覆性”,不过在我看来,这两点都不算新鲜了。关于第一点,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里论述得更为充分,而且城市的这种优势在网络时代是否会有所削弱的问题,比起格莱泽稍有武断的宣称“不会改变城市的优势,因为人们仍然需要面对面的交流”,科特金的《新地理》一书也更为全面和客观。至于对“高密度城市”的赞誉,这恐怕也已成了目前美国“理性环保主义”的一种普遍观点,之前我也在《生态城市》等书中读到过类似观点。当然,对于依旧沉醉于“瓦尔登湖”式环保主义的读者来说,本书的观点还是十分新鲜且有挑战性的,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在于视角的不同。就好比一个养鸡场,从环境总体有利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密集养殖更高效,污染更易控制,但是从“鸡”的角度来看,恐怕并非如此了。那么,散养模式不是更生态?一片地一两只鸡当然生态,可如果是一两千只,那就是灾难了。目前的环境问题,就是人口过剩和环境负荷过重的问题。虽然作者言之凿凿称光是美国两个州的土地就能容纳全球人口,但这种不考虑居住适宜度的简单计算显然是不能作数的。我们常说“环保”,但环保究竟是为了“让地球更舒适”,还是为了“让自己更舒适”呢?表面上我们常强调前者,可内里却往往倾向后者。即使是为高密度城市大唱赞歌的格莱泽本人,也搬到了郊区居住。虽然他花了不少篇幅为此辩解,但怎么看这个情况都似嘲讽。从大方面看,格莱泽谴责美国目前这种依靠汽车平面扩展城市,并表达了对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步美国之后尘的忧虑。可问题在于,美国人自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如今却又以环境为名要求别人不选择,这说得过去吗?正如书中所说,这是“开SUV的国家劝说骑脚踏车国家不要改用助动车”。格莱泽还算清醒,知道这样一厢情愿的规劝是行不通的,美国自己还是要做好表率。然而,美国人自己是否会放弃舒适的乡村生活,回到高密度的城市中过“更加环保”的生活呢?这恐怕不是几个学者的理性倡议或一两本书的宣传能够改变的。

  在经济学立场或称意识形态方面,本书的态度也是颇为令人困惑的。一方面,在作者对政府错误政策钳制城市发展加以大力批判,以及对城市自由竞争的支持,对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导致城市衰落的暗示之中,你会觉得他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说得差不多。然而,当提到合理城市规划等问题时,他又表现出了对“大政府”和干预政策的偏爱。当然,要求作者一定要进行非左即右,非凯恩斯及新自由的“主义”站队是愚蠢的,但是论证中至少需要一个加以贯彻的原则。格莱泽的原则是什么?要说有的话,恐怕只能说是“对城市有利就支持,对城市不利就反对”,而且往往还是事后判断。这种“唯城市马首是瞻”的态度,让人不禁觉得,他实在是太热爱城市了,以至于他的夸赞难免给人一种过犹不及之感。这种态度在书中许多方面都有体现,例如他盛赞纽约金融业的创新精神所带来的繁荣,却不曾提及,正是这种“创新”,在2008年将全球经济推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而即使承认“城市易于引发骚乱”,他也不忘加一句“正是城市中引发的骚乱成为荷兰和美国建国的契机”……对此,一位亚马逊美国的评论者说得颇为中肯:“……他提到曼哈顿的翠贝卡街区因为那些想要步行去华尔街工作地点的人士的迁入而重获生机。这并不真实。多数金融工作位于市中心,而大多数翠贝卡的住民搭乘地铁或出租车上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格雷瑟先生本应了解得更清楚才是,你这时就禁不住想作者是有些聪明过头了。”

  当然,尽管对作者的一些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本书还是颇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触发了不少思考。从书中我也能够充分体会到格莱泽对城市的由衷热忱,并理解他这种稍嫌过度的夸赞之中所包含的苦心。毕竟,要扭转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的各种负面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是美国人的印象,中国人现在巴不得往城里挤呢)。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点也深得我心,那就是“真正构成城市的是它的市民,而不是混凝土建筑。”也唯有认识到“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最初动力和最终目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最美好的希望”。

  最后说说本书的翻译,可以称得上流畅易读,但也有一些问题。如29页刚将电弧发报机的发明人译为“浦耳生”,仅仅一页之后却又译为“波尔逊”,这就有点离谱。另外“明治皇帝”的说法也让人不太能够习惯,还需译者明察。

  《城市的胜利》读后感(十):城市的胜利

  如果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是你的崇拜对象,在绿荫环绕的郊区拥有一幢独立住宅是你的生活理想,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会将你的偶像和理想掀个底朝天。

  格莱泽教授的观点非常鲜明:如果你爱自然,请去城市生活,环境真正的朋友是曼哈顿、伦敦和上海的市中心。他首先对备受膜拜的梭罗开炮,认为这个反城市化分子的湖畔生活对环境有害无利,甚至因为野炊烧毁了300英亩林地还拒绝认错。田园生活之梦是一个地球承受不起的生态噩梦。研究显示,驾车、电力、加热、公交工具的碳排总量,城市都比郊区更绿色。坚持生活在绿树草坪中,就是把自己对环境的损害最大化。

  格莱泽认为人们应该选择城市更重要的原因,是所有伟大城市已经展示了的优点:竞争、交流、人力、资本,是城市而不是乡村,使创新成为可能。人类的基本特征是相互学习的能力,城市让人更成其为人。伦敦纽约的成功表明,城市放大了人类创造性的能力。人们愿意忍受城市的高房价和拥挤,正是为了与各行业精英人才生活在一起。他还就一些现象的传统认知进行了颠覆性的剖析:

  1. 贫民窟。贫民窟恰恰体现了城市的优势而不是劣势。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能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城市有更多的经济机遇、公共服务和乐趣,贫民窟生活仍好于贫困农村的生活。他甚至说:“应为那些不能吸引贫困人口的城市感到担心。”

  2. 移民。大量移民进入城市的确给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但移民也让城市受益匪浅。肯尼迪家族从贫困的爱尔兰农村来到波士顿,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造福于城市。许多城市的流行元素都是移民的产物,包括披萨和宫保鸡丁。

  3. 历史建筑和怀旧天际线的保护。如果城市的历史变成了一件紧身衣,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向高空拓展空间的能力。比如巴黎规定建筑不能高于5层,使巴黎从潦倒天才们的天堂成为只有富人能享受的精品店般的城市。

  4. 美国联邦政府的住宅补贴和洲际公路补贴等政策,鼓励人们开车上班并购买大型住宅,实质上是鼓励人们离开城市,这与集中居住在高楼,步行上班的方式相比,给城市造成了伤害。政府应取消支持平面扩展政策,才会形成更健康的城市体系,让步行的城市更有效地抗衡汽车。如果发展中国家一窝蜂学习美式平面拓展将导致驾车出行和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

  当然他也提到城市的缺点,包括密度大可能导致杀害而非亲密。城市诟病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提供清洁用水,安全处理垃圾,确保食品安全,打破贫困人口的孤立,使他们能享受大部分人能享受到的好处。享受大自然乐趣过于奢侈,更能承受的做法是把农村带到城市,有科学家设想未来的田园城市被大量土地围绕,向城市提供食品、新鲜空气和休闲空间。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本书仿佛是为充分论证这句话而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