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10篇

  《寻求灵魂现代人》是一本由[瑞士]荣格(C.G.Jung)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一):梦很重要

  每个人都能高举着知识的火把前行,然而,每个人都只能举一段路,指导下一个人接过它。

  (我们曾希望自己千秋万代开天辟地,然而,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蹦跶一阵。这是你不得不接受残酷现实。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把残酷当做一个贬义词,残酷仅是展示生活本来面目。)

  一旦意识无法继续忽视或压抑本能,这些冲突就会演化为疾病人们过于认同意识而牺牲了无意识。

  (通过学习荣格的理论,我认为梦最能展示无意识和本能,而这些是我们身体感觉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和意识产生了冲突,那么就会导致一些精神疾病。我们要做的是让意识和潜意识达成和解。)

  被我们的意识归为幻觉东西,对心灵来说有可能真实的;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重视心理事件的真实性。在给它们命名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对心灵来说,心理真实与外部世界的真实即使用了同样的名称,但它们的含义不同的。

  (有时候,我会思考,究竟心里认为的事物重要呢?还是现实呈现的事物重要呢?这真可谓是见仁见智假设,在现实中你靠自己实力考了一百分,然而你父母觉得你的分数是抄来的,你觉得是你现实中考的一百分重要呢?还是父母对你一百分的认可重要呢?或者说:让你选择过着贫穷幸福日子或者富有的苦日子,你会选择哪个呢?再举个例子,你老婆无理取闹,究竟是让你老婆变得开心重要呢?还是让你老婆变得讲理重要?在这里,我也不想贬损任何一方,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只关注现实和表象,心灵,感受心情往往主导着事物的发展。再谈一谈对于一个人来说,感受重要,还是世界的本真重要?很显然,当我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时候,我们幻想着各种牛鬼蛇神,我们还不知道世界的本真——地球是圆的。因为这个不知道我们损失了什么了?如果精神力量日臻完善,是不是也就不需要太多物质的现实。)

  既尊重肉体有种种精神并非一种堕落的迹象,因为“危险本身就孕育着拯救的力量”。

  (在我看来是不是说,在肉体和欲望满足方面也不能抵触他们,他们本来就是人的一部分,让肉体和精神达成和解,和谐发展,往往更加的健康。)

  只有在彻底被抛弃和孤独状态下,我们才能体验到自己的本性中那些有益的力量。

  (我们总是在失去了懂得珍惜,总是能白手起家,正因为那一无所有,才放得下架子,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于是义无反顾的去奋斗一句话就让我阐释出了励志鸡汤味!)

  只怪时间不够,只能分享到译者序的干货这里!

  第一章看完之后明白了几个好东西

  梦最能体现无意识,所以我们要多关注梦带来的关于无意识的启示

  无意识和意识的冲突导致了内心的冲突。

  我们不能压力无意识,而应该在尊重意识的前提下和无意识达成和解。在我看来就是要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来帮助患者自己去寻找出梦的无意识启示,而不是主观的去断定患者的梦就是暗示什么事情

  而且我们要关注患者的最初的梦,后面的梦往往比较不准。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二):为了明天能有曙光

  为了明天能有曙光 城市越大了,归属感却不见了。 家庭越小了,需要抱团取暖了。 我彷徨,我在正当龄的年纪里感到了来自各界的负担和压迫。这本《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本分析现代人的心理书。在我看来,处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现代人,没有什么比找到自己灵魂、获得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更重要的了。 我冷静下来分析,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正处于走出大学校园,走进社会迎接新生活的阶段。这段过程每个人都要经历,但却很难去走好这段路。因为这正是我们另一段旅途起点,面对很多条崎岖不平的路,我们不知道要怎么走才能走向宽阔和平坦,我们在起点阶段要规划工作与家庭间的平衡关系,先成家后立业亦或是先立业后成家这无疑是困扰这个阶段的人的难题。 在成家与立业间难以取舍的同时,工作的选择与工作地点的选择也插足进来让我们困扰。大城市打拼还是小城市自给自足这两座对立的大山着实让我们喘不过来气,我们该怎么办呢?一边是小城市的闲适静谧,一边是大城市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与从头再来。我们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做着艰难的选择。 如今,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发展日益迅速,但每年国家颁布的人均生产总值数字都在警示我们,那仿佛是在说,你拉了后腿。我们的薪水总是赶不上需要支出的部分,能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经让我们知足,并不完善医疗保险商家各式各样的购物浪潮让我们的腰杆子始终直不起来。 越是对生活绝望,就越是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触摸点击屏幕越来越多,提笔写字越来越少,趋炎附势的姿态越多,坚持自我的个性越少,日益哈日哈韩的越多,传承中华传统的越少,我们在与时代脚步接轨的同时,总会遗失一些东西,遗失了方向不要紧,但不能遗失了本心。 越是在纷扰混杂的社会上,我们越是需要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我们需要看透周围的环境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都秉持自己最初的本心,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对生活中家庭和工作等事情寻求平衡的状态,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保持向上的态度。 找回自己,方得始终。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三):梦是自己的预言家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20世纪心理学大师。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奥秘的探索,对研究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继费洛伊德之后最重要的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他的外向型/内向人格仍旧是最为广泛运用的非临床人格类型理论。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共13篇文章,从现代人的心理到个体心理,从梦的解析到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展示了这位大师级在心里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我最为感兴趣的是解析梦境这篇。

  相信很多人都用过“周公解梦”,或是在网上查阅梦中的解释到底意味着什么。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关于梦境中提到:在梦里,人类心灵的精华过程更凸显,在意识状态中则不然。意识是人类心灵的白天,无意识活动则是黑夜,就宛如梦的幻影。在解析梦境时,意识和无意识互为补充,共同导向神秘莫测的灵魂。

  这句话就是我们中国常说的谚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白天人并不是真的自己,往往都戴上面具语言的面具、表情面具、行动的面具,只有在夜晚,在梦里的你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活动,才是最真的你。梦直接体现了无意识的心灵活动,而这些梦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梦除了揭露内部生活的秘密,还会揭露做梦人隐藏的人格。书中举了许多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看起来非常有趣,这些例子让本书变得不那么枯燥

  荣格提到,在治疗神经症时,一定要用到梦的解析,再次强调了无意识的重要性

  在特殊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梦。

  这句话深有感触,在工作中压力非常大时,在梦中都会拼命的工作。有一段时间为了练习写作,经常会把梦里事情记录下来,为以后当写作素材使用。但是今天读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梦境有时会预示着现实世界的关系。

  记得有一次我在梦中大手大脚的花钱,是个月光族。梦里的好朋友总是会主动借钱给我花,让我顺利的度过余下的几天。

  而那段时间手头有些紧,有个朋友知道我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借钱给我。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早在梦中给了暗示?

  我时常会有种错觉,就是现实中的某件事情好似在哪里见过,我想也许是在梦中。

  提到梦,不得不提及他的另一本著作《红书》,这本书记录了他自己的梦境和思索,书中广泛涉及了文史哲、宗教神话、心理学等方面,是荣格的内心写照,更是知识的宝库。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这本书如果你能深入的读下去,里面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观点,同时能为你打开对分析心理学的知识大门。同时让你觉得荣格的心灵,始终充满着好奇

  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和选择井喷的时代,人类在不停的寻找安全感,在心灵上迷失自己,让灵魂无处安放。也许这本书会给你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

  古贤乐

  2017.11.30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四):遵从自己的内心深处~

  非常欣赏荣格的作品,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本书用十三篇文章的篇幅,解析关于现代人的人格类型,探索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差异

  当我们走进社会的那一刻,所面对的各种的人和事,都曾经或者现进行时怀有幻想,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感觉抱有过高的期望,对现实的困难想发太乐观或者太困难的态度,导致了许多的错误幻想,确实是的,我也有过,包括现在。

  我也是那种同大多数人一样,利用自己从前的经验,寻求将来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需求相适应的,结果解决难题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藏有未挖掘的潜能,为了安逸现状我们又不得允许自己去做去研究发现,就这样扼杀了自己潜在能量的释放。 有多少人这一生奋斗的轨迹一直是心中的路线,未曾昧心? 又有多少人在安逸中仍是不忘鞭策自己? 有多少清醒人生中? 看完荣格的这本书,觉得对活着意义目的疑惑,到现代人的求知欲的增强,我们对生存的焦虑困惑,最后,对充满爱的信仰的需求,想起一位作家说的,这一段人生可以首先是打下江山,然后恢复元气,再后遇到的新问题,最后民富国强。凡事循序渐进之说,越是出现问题越是要心静,浮躁只会带来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随处可见的轻浮,对个人的存在的感知浅薄,孤独感极为强烈,受到某种语气的挑衅会变得气馁,甚至失去无意义和无聊空虚感。把无聊当做寂寞的现代人,比比皆是,与最亲近的人相处也会戴着面具,甚至自己的家人爱人。 现在是个物质经济提升年代,不要忘记自己的精神领域也需要跟上物质的步伐一旦失去平衡会焠出很多问题,而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望眼世界历史,心理疾病种类多、且复杂的往往偏向发达国家落后严重的国家,就像能在历史舞台表演得到往往大都是最高层和最底层

  荣格先生的这本书是译本,没有枯燥乏味专业术语,在充满情绪化的今天,这个世界离灵魂越来越远了,还有无法安顿的自我何去何从作者会结合你的现在的状态,结合心理学找出问题的关键要素,关于信仰、希望、爱和洞见的四种品质,与你产生共鸣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五):灵魂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最原本想法,有自己的意识和一定的见解,有自己的的灵魂之所在。灵魂是一个人内心的深处的最根本的东西。本书作者用十几篇文章集中讨论了无意义的灵魂这一心理学核心,从解析梦到分析人格类型,从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到追寻原始人的心理,从探究无意识到探查心理治疗的奥秘,作者荣格费尽心思,极尽思考边界,将有关灵魂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一一讲述来,生动详细深入浅出,虽然一开始读的人可能会有点一头雾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其实还蛮有意思的,给人无尽启迪。我们内心潜藏着一种力量,推动我们追逐外部世界,这种力量已经与东方的通神论和神秘力量融合了。这种力量还推动我们格外留意无意识心理,因为力量本身兼顾内外部。它还让我们的内心拥有一种怀疑和坚持,这两点与舍弃两百万神抵之际,释迦牟尼所拥有的一样。释迦牟尼正是借助这两点,才悟出了本原经验,让人叹为观服。

  心理学现在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遍,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了,生活的水平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到底如何谁都说不好,生活质量象征着我们的很多问题,反映了平时的过得怎么样,并不是说我多有钱我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而导致人们的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非常普遍现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最近才问世,还处在婴儿时期,存续时间总共不超过半世纪。因为所有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这种假说,导致心理学无法在更早的时候出现。由此可见,所有分化产生的意识有多年轻,长期的睡眠过后,它清醒过来,察觉到自己的存在,过程迟缓笨拙。现在我们的意识只达到了刚学会说我的孩子水准,觉得我们的意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只是中种幻觉罢了。一开始,个人对自己没有意识的心理状态,便是所有人的心理都一样这一观点的源头。在那个古老的世界,只存在集体意识,个体意识尚未出现,个人意识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从集体意识中展露出来,个人意识必须有别于其他人的意识,才能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西方世界已经刺激产生了美国节奏,比原先的节奏更快,无为思想和归隐这种超凡脱俗的态度正是它的对里面。外部生活和内部生活,客观存在和主观实在就这样紧张对立起来。这可能是老去的欧洲和年轻的美国最后的竞争。人们可能会在意识中想办法摆脱自然法则的力量,在自然熟睡期间,打一场更加了不起且更加光彩的胜仗。我们不清楚双方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历史会为此作出解答。不管我们在这种心理背景中放去了何种称呼,它都会对我们的意识带来最严重的影响且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看不清楚,这就是真相。外行人难以想象各种黑暗心理力量对自身的气质,情绪,决心的影响有多大,或是在自己命运的锻造过程中,这些力量会带来何种威胁与助力。我们的自我意识宛如一个忘了自己在演戏的演员,可是戏演完后就要变回自己,无法再过凯撒或奥赛罗的生活了,因此,他一定想要回想起自己原来是什么样的。先前,他远离了自己,这要归功于意识的诡计,但这种诡计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他一定要重新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这舞台上表演莎士比亚的一段戏,后台还有个导演。无论何时,这个导演对他表演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人们的心理在做怪。在梦里,人类心灵的精华过程更易凸显,在意识状态中则不然。意识是人类心灵白天,无意识活动则是黑夜,就宛如梦的幻影,在解析梦境时,意识和无意识互为补充,共同导向神秘莫测的灵魂。

  人格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态度,内倾和外倾,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在各个方面都绝对内向或绝对外向的人是不存在的。每种类型都包含着数不清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容易观察,辨别,人格有四种基本的心理功能,思考,感觉,直觉,知觉,四种功能以明确,必不可少的方法划分来好像指南针的四个方向。生活水平线的扩张是二次元阶段最重要的特色,也是反抗的对象,在此之前,这种扩张已经开始了,最早开始于孩子摆脱母亲窄小的子宫的约束,也就是孩子出生之际,从这以后,它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一个重要的转折。我们从心理学中得知,心理的事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会变旧或真正消失。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六):走进内心深处真的很难

  荣格很出名,我从没有读过任何有关于心理学类的书籍,但是我就是知道他。

  这本书说实话,我能看懂的就是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内容,即使如此我仍然坚持阅读完了全书。我想知道自己的梦到底预示这什么,没有信仰的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抱怨一下中西方文化的行文差异,翻译人员也许已经是尽力翻译了,可是字里行间我真的看不明白他在表达的内容,也许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了,行文方式太过抽象,只有分开来看,逐句的理解才行,我的大脑一直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意识这样的神秘事物真的是太让人抓狂了。

  我不知道用我现有的知识体系怎么去理解这本书,我只能说我陷入了知识升级的瓶颈。

  我们人类伟大又渺小,我们对以一己之力坚持自己信念这件事,心怀恐惧。任何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中世纪的人们,他们也不会有如此的远见能够看到不远的未来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创造历史。

  现在看来欧洲中世纪教廷的黑暗与血腥不也正预示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么?身处那个时代,就算教廷之中不乏有卓远见的改革家,为了统治的利益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也是杯水车薪,改变不了集体意识的滚滚洪流,成为失败的改革家。

  东方的太极图就预示着意识的产生与毁灭:黑暗之中孕育着开始和希望,精神的毁灭其实也孕育着新生,精神病人的治疗就是根据于此,人类的原始无意识就像是大海,个人意识就是陆地,精神病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就是大海吞没了陆地,陆地沉入海洋,自己我淹没的过程,很形象。

  我们总是对无法预知的世界存在敬畏,对那些我们无法得知和形容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会将他们物化,这就形成了宗教的神灵,现在科技时代神已经摔下了神坛,西方人虽然信仰基督教,但是却也找不到曾经平静的心灵港湾了,东方的满天诸佛也在西方的洋枪大炮的轰炸之下渐渐地失去了光芒,所以现在的地球人类浑浑噩噩的缺乏安全感。

  我们喜欢标榜自己没有信仰,却在毫无信仰的环境中挣扎着,时刻找寻着能暂时栖息灵魂的避难所。

  扯远了,我觉得无意识的世界才是最难以预测的未来,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件最后都能产生联系,

  所以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研究将会让我们探寻到人类进步的真正原因和人类未来的方向。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七):当意识与意识发生碰撞

  荣格所提供的心理学方法引人入胜,在今天仍能鼓励人们越过牧师而选择相信医生,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英国《卫报》

  都说现代人压力大,背负的东西多,其实不然,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都有烦心事,都会处于一种空虚而焦虑的状态。荣格没有从最初就用理论的方法告诉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做,而是让我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大师,他发展出了分析心理学,从解析梦到分析人格类型,从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到追寻原始人的心理。作为精神医生兼心理学家,他一直将治疗为己任,病人需要的不是每一次发病后的药物,他们更需要在每一次安静时候的信仰和希望。患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情还没有开始扼住你的喉咙,你的心里就已经投降。这也是荣格提倡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会从潜意识里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而生活危机大部分源于无意义和空虚,如果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可以填补一个人内心,让他体验这个世界,或许从此就不需要心理医生了。

  从梦开始,荣格的一个观点是“解析梦境是探寻灵魂的入口。”这我倒不是十分认同,对于梦这个东西还没有科学的具体解释,从中国的文化上说,梦预示着你即将发生或者身边即将发生的事情。而西方的大多数都认同,梦是由心理的环境构造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想的多了,晚上大脑仍旧会重复回想这些事,加上其他的干扰,睡眠时候的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从而开始做一些千奇百怪的梦。

  这本书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荣格与弗洛伊德观念的差异。荣格曾经与弗洛伊德有着师生的情谊,但后来因观点分歧而与之决裂。说是两者在思想精神上面不同,有专门的学者曾经归纳,说两者的不同实际存在两种不同的划分: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心理的划分以及荣格和弗洛伊德无意识论的划分。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人类最本能的认知和欲望则是深层无意识。这层意识完全是由人的本能和本性决定的,同时也受人出生后的环境所影响,是最深层的意识。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人类的本能是受无意识的控制的,而人类的潜意识在日常行为中是不表现出来的,只是会在人的梦境中或是幻想中展现出来。三种意识层次是有联系的。

  实这样的划分是不完善的,因为两者关于心理和意识的区分实际是有一定的联系。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性是关键点,是贯穿始终的要点。弗洛伊德认为性是推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荣格认为性不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它只是其中的一种,人的心理和行为还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论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也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了自己的无意识论。

  这本书的观点还有很多,我只挑选了我较为感兴趣的一个小方面,关于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探讨远不止此,他们的观点争论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用知乎上面的一句话归纳他们俩,“一个往性上扯,一个往玄学上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