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识的错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10篇

2018-03-23 21: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10篇

  《知识错觉》是一本由[美] 史蒂文·斯洛曼 / [美] 菲利普 ·费恩巴赫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1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一):原来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

  1954年的3月1日,在太平洋远洋海域有一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爆炸事件:绰号为“虾”,代号为“喝彩堡垒”的氢弹爆炸。就在比基尼环礁附近。这个氢弹的威力是15兆吨的TNT(三硝基甲苯,常用于制造炸药)当量,威力几乎相当于3000个于1945年于广岛爆炸的代号为“小男孩”的裂变式原子弹。而科学家在爆炸之前的预估威力是300个“小男孩”。这项核试验需要一万多人参与,然而没有任何人能完全掌握这当中所需知识的千分之一。我们通力合作,为了共通追寻的艰难事业,集众人心智,化不可能为可能。

  这本书举了很多有趣生动的事例事例,说明了我们的无知。比如虹吸式的马桶,看了书中的介绍我算是知道冲水马桶的原理了,真有意思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南京大屠杀、1940年侵略法属中南半岛【( 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东洋),又称法属东洋,是法兰西殖民地在东南亚的一部分,实行联邦制,其组成包括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兼领从大清帝国手上获得的广州湾(今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租界,首府位于河内。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盖洛普民意调查已经显示,52%的美国人预计美国将在一周内与日本开战。

  书中画了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框和座椅和车把手,让测试者来画上车骨架、车链子、踏板,有将近一半的人都画错了。这个例子相当的深刻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对生活中习以为常事情太不当回事了,只要你认真观察,你还能发现很多你之前不曾发现的奥秘。

  现在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长期粗存空间为250-500GB。而我们人脑加入话70年时间学习,也就能获得1GB的知识。

  科学家至今无法完全解释黑洞的原理,甚至为什么冰是滑的等自然现象

  水母只有约800个神经元、一只海参有18000个神经元、果蝇和龙虾10万个、蜜蜂将近100万个、老鼠约两亿个、猫近10亿个、人类则有1000亿个左右,人类大脑皮层就有200亿个神经元。

  2001年年初,警方已获悉纽约世贸中心是中东可怕分子的功绩目标。毕竟它在1993年即遭受过爆炸袭击,造成6人死亡,千余人受伤。自从知道世贸被锁定后,警方从多方面加强了安保措施,例如增加警卫和设置车障。谁能想到民航客机会被当做炸弹于2001年奈万万撞上了世贸。此次袭击改变了美国的国土安全概念,并开启了一连串灾难性的中东事件,包括发生于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几次大战

  2011年日本日经指数在一场大地震和接踵而至的海啸之后下跌了1.7%,以上种种事例表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难以预测却又接二连三地发生。

  2013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了55位已被确诊的超忆症(记忆力非常惊人的病症)个案,其中大多数患者都被抑郁症困扰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大脑。不过海绵倒是个例外。因此,海绵作为唯一没有行为能力的动物也就不足为奇了。(海绵,神奇的动物,我们生活中用的海绵为什么会叫做海绵,我们知道什么是海绵么?果然,我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很多啊。)

  大西洋马蹄蟹,即美洲鲎。五六月份的月圆之夜的新英格兰海滩会有美洲鲎的交配盛况。(哈哈,今后我就考考别人,马蹄蟹是什么?肯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鲎。)

  原来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

  然而我们不必要太纠结

  重要的是如何嵌入一个好的组织

  去实现大的梦想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二):你以为你是你以为的那样聪明吗?

  古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作为神的训诫。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很多人认不清自己,总以为自己比其他人要高明,总想教训别人、指导别人,这便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是有心理学基础的,现代心理实验证明人们不但习惯于自我感觉良好,高估自己、展示优点隐瞒缺点,而且在团队中也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作用贡献,往往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对人类顽固的自以为是狠狠抽了一记耳光。他们认为,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经历的一种错觉,人们都在高估自己的智慧,认为自己了解世间万物,通晓诸事根源,但实际情况却是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我们对任何东西都知之甚少,既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无所不知,也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人们对自我的认知评价总是不准确的——这便是两位作者定义的知识的错觉,它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基本上就始终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错觉之中,而这也深刻的影响社会的演进和技术的走向。

  作者对所谓的知识的错觉进行了很详实的论证,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三个主题。第一个,是无知的错觉。承认自己无知对于个人来说可能让人羞愧,但对于人类整体来说则意义重大。尤利瓦尔在《人类简史》中提出,认识到人类的“无知”激励人类探索未知,是开启科学革命的第一把钥匙。现实中的人们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其实又对自以为知道的东西知道得很不精确,很多时候只是把别人知道当成了自己知道,把人类知道当成了自己知道。我们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第二个,是理解的错觉。人类是因果推理的大师,我们按照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数百万年前已经进化成形的神经系统、已经固化的因果模型来应对外界情境,来推理身边事务,并据此做出反应,但往往不是小题大作,就是张冠李戴。然而,人类对于生活细节的无意忽略,对于一些问题的过度反应,可能恰恰是为了应对现实威胁的需要而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需要过滤掉记忆中那些琐碎而无用的信息,踢开人类进化的绊脚石,否则人脑将不堪重负。这个世界并不全然,更不必然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第三个,是知识共同体。恕我知识浅陋,无法判断这一概念是不是两位作者的首创。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能够共享意向性。这既是人类个体机能日益衰弱却凭借整体的力量脱颖而出成为地球霸主的根本原因,也是人工智能至今尚不能解决难题。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知识、具有的能力,其实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知识共同体中,通过组建集体式记忆,彼此共享注意力,相互共享意向性,常年累月分工合作,以致于我们已经无法很清楚地区分出哪些是我们自己的,哪些又是人类整体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自己并不是单纯的自己,而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共享的知识和能力而已。

  总体来说,作者的论证不算精当,也没有大的漏洞,但对于在183页朱莉和马克兄妹的例子的分析比较尽如人意。作者认为多数社会对乱伦都有禁忌,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恶心,认为其是道德败坏却又找不到理由,从而得出结论强烈的道德反应不需要理由作为支撑,强烈的政治观点也不用。事实上,道德反应都是有现实基础的,虽然现代社会得益于科学进步而能够避孕,今天的人们当然可以纵情欢娱而不用考虑怀孕,但在没有有效避孕措施的前几百万年当中,怀孕就意味着必须生孩子。在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避免因为生出畸形后代而禁绝近亲结婚的道德规则绝对是通过无数惨痛教训得来的,从进化论上讲这是基因选择的必然结果,其他生物也是如此。直接有效的避孕手段只不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此类推,很多我们自以为是所谓人性的东西,什么道德、恶感等等,虽然按照今天的现实来分析是毫无理由或者不可思议的,但却深深地扎根于人类在远古时期总结积累,是基因选择的一部分。后来,智能的产生为人类的演进装上了超级加速器,以致于道德的演进再也跟不上人类科技发展步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人们现如今一方面无法抵抗甜品的诱惑,另一方面又在拼命减肥,这也是因为我们拥有远古洪荒时代的味蕾和胃囊,却又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所谓的理智根本无法抗拒身体本能。当然,我并不是赞同朱莉和马克兄妹的做法,只是说道德必然有现实基础,虽然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原因——这一点应该并不是错觉。

  有错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沉陷错觉之中而浑然不觉,更不知道如何去克服错觉。虽然作者在结语中作者又对错觉进行了一番辩解,认为无知不可避免,错觉亦有价值,正是知识的错觉赋予人们自信去开拓新疆域,激励人们去探索未知的新领域,但还是在后面的两章对于如何变得更聪明,做更聪明的决策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从宏观上来看,整本书就是一个是什么(指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找原因)、怎么办(解决问题出对策)的标准化的三段论。如果说前面列举错觉的现象让我们倍感意外,分析错觉的原因让我们恍然大悟,更加透彻和深刻的了解自己的话,那么在最后提出的解决之道则是对一般读者来说最具价值的部分——让我们明白如何去克服错觉,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你以为你是你以为的那样聪明吗?当然不是。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确不象自己所以为的那样知识丰富、足智多谋,我们的聪明严重依赖于我们存身的这个社会,依赖于人类这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于的想当然、自以为是。但不可否认的是,深挖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恰恰产生于人类生理、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的不断进化,是进化的必然,无可避免。所以,即使我们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聪明,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觉,知道自己的无知,经常性的反思自己、反观自身,还是可以由此更加聪明的生活的吧。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三):4星|《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要无知得多

  作者在书中指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对周遭事物制度比较了解,但是这往往是错觉,许多知识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世界,许多时候知识是存储在组织、制度、他人的头脑物理世界中,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要无知得多。

  内容比较有趣,也比较可信。

  总体评价4星,比较有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我们的心智经过演化成为一个懂得灵活变通的问题解决专家学会只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并举一反三应用于新情势,引导我们做出决定。于是,个体极少耗费大脑资源储存细枝末节的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更像蜜蜂和它们的蜂巢:我们的智慧是集体式的而非个体式的。#180

  2:思维本质是缜密地使用无论源自内在还是外在的知识。由于无法精确地划分知识来自内在还是外在,我们便生活于知识的错觉之中。#315

  3:相较于欣然接受复杂性的存在,人们更倾向于跟从一个或另一个社会信条而人云亦云。#330

  4:知识的共享是如此天衣无缝,以致飞行员或许根本意识不到他们彼此间理解上的差异。这也会使灾患不易被察觉,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到不幸后果了。#348

  5:拆穿人们的错觉着实简单难以置信,你只要要求他们对看似平凡的某事给出解释就行。这一招可不只对拉链有效。罗森布利特和凯尔分别以车速表、钢琴键盘、冲水马桶、锁芯、直升机、石英表和缝纫机为题进行的测试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403

  6:人们高估了自己对诸如税收政策和对外关系之类政治议题的理解,在热门科学话题如转基因作物和气候变化方面也全凭想当然,甚至连个人理财都是一本糊涂账。#408

  7:更重要的是,人脑不像电脑一样只依赖一个中央处理器,用写入和读取记忆的方式思考。正如我们稍后将在本书中详细讨论的那样,人们的思考还依赖于他们的躯体,他们身处的世界,以及其他人的心智。#478

  8:据丰田汽车称,现代汽车约包含三万个部件。但它们真正的复杂性并不在于部件的数量,而是这些部件有多少种设计方案以及有多少种组装方式。#482

  9:人造物的复杂性同自然界的复杂程度比起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一旦你凑近仔细查看便会发现,岩石和矿物比它们看上去可复杂多了。#494

  10:上述对人脸感知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所有知觉类型。变得聪明即意味着有能力从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洪流中攫取更深层、更抽象的信息。#726

  11:故此,人们对任何东西都知之甚少(出乎意料,太出乎意料了)。事实上,我们知道的特别少,只是刚刚够罢了。由于知识是有限的,相应地,我们对事物变化的理解也被局限了。#1098

  12:回想一下解释性深度错觉这个发现,人们自觉对因果系统的理解比他们实际做到的要好。错觉是直觉的产物。我们思索事物如何自发而不费吹灰之力地运行。但是当我们深入考虑我们拥有的知识的时候,错觉就不堪一击了。#1184

  13:世界总是运行如常的,这一预设惯坏了人类。这意味着我们不必凡事都死记硬背,因为信息本就储存在这世界的角角落落。如果我要知道些什么,我所要做的就是看看它。如果我需要知道什么,我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看上一眼就好。#1385

  14:重点在于,我们不应把心智当成只会在大脑里进行耗时抽象运算的信息处理器。大脑、身体和外部环境一同致力于记忆、推理和决策。除了大脑之外,知识的传播还要经由整套系统才得以完成。#1526

  15:人类个体可比一只只蜜蜂聪明多了。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人类和蜜蜂有一项相同的特质:我们都利用多个实体的协同作业来造就大规模的智能体系。#1549

  16:我们知识库的绝大部分都存储于这世界和我们的社群里。多数人的理解力仅限于意识到知识就在那里。高级的理解力通常还包括知道可以去哪里获取知识。只有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才真的把可用的学识存在他们自己的记忆体里。#1813

  17:人类是为技术变革而生的。我们的躯体和大脑生来就有将新工具融入日常活动的本领,仿佛它们就是我们肢体的延伸一样。#1889

  18:问题在于,花几分钟(哪怕几个小时)研读网络医生的资料,并不能代替数年学习所训练出的足以做出可靠医学诊断的专业知识。在金融网站上学习几分钟也无法让人掌握投资的奥妙。但是,当整个世界的知识就在指尖时,我们仿佛真的认为自己博学多闻。#1955

  19:由于计算机不具备共享意向性的能力,而且尚无迹象表明它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并不太担心恶魔般的超级智能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人类踩在脚下。事实上,我们尚未看到任何一种超级智能的问世。#2050

  20:众包造就了智能机器,但并非通过人工智能的魔力。它们的智能并非来自对最佳推理方式的深刻理解或巨大的计算能力,而是源于对共同体的利用。#2062

  21: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IrvingJanis)把这种现象称作群体思维。一项惯常的发现是,当和想法相近的人一起讨论问题时,人们会变得更加极端。#2401

  22:我们的研究表明,让人们详细地做出因果性的解释能打破他们理解上的错觉,从而降低立场的极端性。考虑到极端主义带来的种种恶果,包括政治僵局、恐怖活动以及战争,这似乎也是好事一桩。#2495

  23:我们在政治论述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相当粗浅。公民、评论家和政客们常常在对一项立法提案做出严肃分析之前就已经选好了赞成还是反对的立场。综艺节目把自己伪装成一副新闻报道节目的样子,但实际上是让嘉宾们互相泼脏水。#2586

  24:查明一位专家的可靠性远比培养一名专业人士要容易多了,事实上,这也是社会上种种问题唯一的解决途径。#2610

  25:批评公民直接投票机制的理由数不胜数。我们最关心的是,这种机制对知识的错觉的忽视。公民个人对于复杂的社会政策很少能获得足够的信息用于决策,即使他们自以为做到了。#2621

  26:揭露人们的错觉会让他们恼羞成怒。我们已经发现,要求某人解释一项他并不理解的政策不会改善彼此间的人际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表示不想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他们通常再也不想和我们说话了)。#2641

  27:一位好的领导者需要能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又不让他们看起来很蠢。这谈何容易。一种办法是证明大家都很无知,但并非针对你。#2647

  28:他们对每支团队都进行一些附加测评,并发现团队凝聚力、动机和满意度等指标都无法预测团队的表现,而其他如社会敏感性、工作轮替频率以及团体中女性的比例等因素则可以预测。数据表明,女性比例高对一个团体是有益的,因为这提升了团队的社会敏感性(每个去过男更衣室的人都能心领神会)。#2873

  29:一旦你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共同体当中,显而易见地,大多数研究人员探寻智力定义的方向都错了。智力不是个人财产,它是一个团队的公共财产。#2896

  30:让学生们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在理解测验上表现得多么糟糕。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感觉已经理解得非常深入了,但他们还是无法答对有关阅读内容的基本问题。这种现象如此常见,以至有了一个专有名词“理解的错觉”,不禁让人联想到深度错觉。#2952

  31:理解是肤浅的,而且不仅仅表现在做财务决策的时候。人们在购买任何一种产品时都不关心其细节。#3225

  32:这种配对阐释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以下简称“达克效应”),意即表现最差的人也总是最高估自身能力的那一个。#3485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四):独立思考,你做到了吗?——《知识的错觉》有感

  lue编辑

  在大力倡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全方位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推广。现在每一位坐在学校教室里的学生都已经感受到了铜材教育的理念,各门学科都需要学习。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就更博学呢?这样的教育是不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我们呢?

  相信对于上述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的回答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肯定的意味。但是当你看到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史蒂文·斯洛曼编著的《知识的错觉》一书的时候,你会对之前的回答感到不那么的确定。

  在本书的十二个章节的篇幅中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现在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过分自信的状态,还会对我们大脑思考问题的模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本书中的一些理念会将你对思考的认知进行一些颠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我们与前人相比学习的途经更多,接触的知识其实也更多,但是我们却变得更加的无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本书的第一章节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一章节里面你可以通过“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实验来让我们了解到即使是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家也会犯下近乎不可能发生的致命错误,这个案例中的斯洛廷在进行铍测试时将众多本来十分安全的测试方法排除在外,选择了一个高风险的测试方法,结果最后悲剧发生了。

  而这是为什么呢?本书的作者据此提出了其实主角斯洛廷很可能经历了那种人人都曾有过的错觉:我们在一知半解中仍知道该怎么做。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一般化,在很多案例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其实人们在行为处事作判断的时候常常会高估自己的理解力。

  这种高估其实就是自欺欺人,但我们自己还偏偏就相信而且践行着这种习惯。书中提到“我们高估对事物运行规则的理解能力,即使一窍不通也堵心自己无所不能”,这样的习惯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会看到作者是如何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思考的来源和运作机理。

  通过接下来的章节你会很悲哀地发现其实我们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独立思考,而且注定我们这一生都无法独立思考,因为我们的知识其实是共享的。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和我们学校里面一直提倡的独立思考背道而驰呢?相信在本书中你不仅仅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你还会找到关于思考,关于记忆的本质。

  当你看完本书你还会发现其实知道的越多并不代表你能够得到更多,因为按照我们目前的知识规划而言,知之甚少其实也够了。以上仅仅只是本书部分内容的一些所感所想,相信眼前的你在本书的阅读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五):尤瓦尔·赫拉利:无知怎么破解?没人知道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历史学家,《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

  在《知识的错觉》一书中,认知学者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又毫不客气地为个人理性的棺材板狠狠地钉上了一颗 铆钉。在 17—20 世纪的400 年间,西方哲学相信人人都能独立思考,将个人理性奉为圭臬,并把这些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石。民主制度建立在选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基础上,自由市场经济笃信消费者永远明智,现代教育试图教会学生们独立思考。

  过去的几十年以来,这种理想化的个人理性备受各方抨击。后殖民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认为它不过是西方沙文主义的幻想,用以美化白人男性的无上权力和荣光。但行为经济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的论证已表明,人类的大多数决策都不过是情绪使然和拇指法则的产物,而非来自理性的分析,我们的这种情绪与经验或许更适合因应石器时代的非洲大草原,而对电子时代的都市丛林望尘莫及。

  斯洛曼和费恩巴赫要讨论的远不止于此,他们指出,别提理性思考了,个体的思考能力这个说法本身也有待商榷。人类鲜有独立思考的时候。相反地,我们会采取群体思考的方式。正如族人共同养育后代,发明工具、化解纷争、治愈疾病也都需要群策群力。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盖出一座教堂、造出一颗原子弹或一架飞机。让智人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地球的并非我们的个人理性,而是那无与伦比的群体思考力。

  正如作者在那些趣味盎然却又发人深省的篇章中向我们展现的那样,人类个体对这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而且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一了解越来越有限。石器时代一个靠渔猎采集为生的人尚懂得如何制衣、生火、捉兔子以及狮口脱险。如今,我们自以为知识更渊博了,但就个体层面而言,我们实际上越发地无知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项原本不起眼的实验中,受试者被问及他们是否了解拉链的运作原理。大多数人都自信满满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毕竟这玩意儿他们天天都在用。接着,受试者被要求对拉链的原理给出准确的解释,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拉”拉链时的每一个步骤。大多数人都傻眼了。这便是知识的错觉。

  尽管人人都一知半解,但由于我们把别人脑袋里的知识当成了自己的,便自以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不过,这也未必是件坏事。正是对群体思考的依赖成就了我们世界霸主的地位,知识的错觉让我们不用花大把力气亲力亲为地弄清楚每件事情,日子也能过得一帆风顺。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相当擅长采他者之长为己之用。

  然而,正如许多在远古时期管用,步入现代社会就失灵的人类特质一样,知识的错觉也有其软肋。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意识不到自己有多么无知。结果是,一群对气象学或生物学一窍不通的人就气候变化和转基因作物等议题吵翻了天,而另一群根本不知道伊拉克或乌克兰在哪儿的人,极力主张要对这些地区采取行动。

  人们很少发觉自己的无知,因为他们会沉浸在一个高度同质性的环境中,其信念被不断自证与加强,鲜有相左之声。

  据斯洛曼和费恩巴赫所言,向人们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也于事无补。科学家寄望于通过更进一步的科学教育来消除反科学带来的偏见,专家学者致力于通过传播准确可信的事实和专业可靠的报告来影响公众舆论对奥巴马医改法案或全球变暖议题的看法。这类无谓的希望皆根植于对人类思维方式的迷思。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源于群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这些观念又经由群体认同的加强而根深蒂固。把事实真相一股脑儿摆在他们面前,揭露他们个体层面的无知,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面对真相,更不喜欢承认自己的愚蠢。如果你觉得摆事实讲道理就能让唐纳德·特朗普相信全球变暖——请三思吧。

  没错,那些笃信事实真相能够改变公众舆论的科学家本身可能就是科学界群体思维的受害者。科研群体坚信事实的效力,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即便大量的实证经验与之相左,他们还是固执地认为只要收集足够的事实,就能在公开辩论中获胜。相似地,对个人理性的传统看法这一见解本身也可能是群体思维而非实证经验的产物。巨蟒剧团演绎的《布莱恩的一生》的高潮之一,就是一大群不明真相的追随者把布莱恩误当成了救世主。无路可逃的布莱恩对他的门徒嚷道:“ 你们不需要追随我,你们不需要追随任何人!

  你们得自己思考!你们都是独立的人!”热切的门徒又随之齐声吟诵起来:“ 是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人!”巨蟒剧团的表演旨在讽刺 20 世纪60 年代的反主流、反正统文化,但其中对个人理性主义的真知灼见大概放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未来的数十年间,世界或将变得比今日复杂更多。人类个体终将对于科技产品、经济形势和政治动向如何影响世界知之更少。那我们还怎么能放心地把决定权交给这些无知又容易被操纵的选民和消费者?倘若斯洛曼和费恩巴赫所言属实,让选民看到更多的真相,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两位作者也只能耸耸肩。但他们确实给出了几条简 单实用的法则(“ 存下收入的15% 来养老”), 以及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教刚下岗的人如何面对失业危机而不是对上班族指手画脚),并鼓励人们面对无知的现实。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正如书中所言,斯洛曼和费恩巴赫对自身理解力上的限制也心知肚明,他们自知无法提供答案。而且,十有八九根本没人知道。

  著名认知科学家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合力打造

  #一本简明扼要的人类智能使用手册#

  让你了解个体的无知与错觉,认清集体的理性与非理性

  掌握聪明的思考方式,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撰文推荐!

知识的错觉7.7[美] 史蒂文·斯洛曼 [美] 菲利普 ·费恩巴赫 / 2018 / 中信出版集团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六):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评《知识的错觉》

  当我们在争辩或者反驳的时候会经常说:“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我和你解释一下……”我们在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对方的认识错了,或者理解不对。当对方也如此表达不同的意见时候,我们会发现达成一个共识有多么的难,进而发现原来所谓的知识也会产生错觉,这就是这本《知识的错觉》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而这种错觉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认知。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曾经详细地描述了人类的认知革命,告诉我们正是因为认知革命,人类开始了分工协作,从而走上了站在最高的生物链上统治地球的辉煌。年轻的历史学家如今为这本认知革命的新作打Call,并声称知识的错觉根源于认知革命,没人知道这种无知如何破解。如果你觉得这个结论荒谬,大可就这么结束阅读。

知识有非常广阔的用途

  这种广告式的营销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因为他们都认为“事情不是那样的”,他们有必要继续读下去,找到攻击作者和赫拉利的观点。好吧,那我们先说说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则是系统科学理论。人类对于知识的共享意向性使得个体在知识的使用上不用事事精通,而是“取我所需,为我所用”,这种知识共同体的分享带给人类诸多的方便,也让人类从此傲娇和自以为是。《知识的错觉》书中也讲解了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从知识的掌握、思考的过程、知识的存储运用和心智成长过程,知识的错觉在每一个产生和传递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经验的积累真的是一成不变的吗?不可能的,因为人类总是从事实上提取出对他有用的知识、他认为正确的理论。思考的过程一直都是理性的么?直觉、慎思和解释性深度错觉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知识。甚至是心智上的成长,作者都认为“其演化过程并非个体独自奋斗,而是群体协作过程”,这种协作过程中的折中妥协和变通,不更是运用一种知识的错觉来促使自己接受最终的结果吗?

打倒一切反动派!!

  哲人苏格拉底曾说过充满矛盾的哲理:我知道我很无知。这个矛盾的哲理至少告诉我们知识错觉的存在,就像很多学者经历的真理探索过程中的感受一样:越接近真理,越发现自己所持观点存在的错误。知识的错觉不仅来自于人类对自己掌握知识和个人理性的自信,更来自于我们充分运用知识共同体时对于他人智慧的依赖,于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运用中,种种的现象都可以发现认知的错误所在,无论是在理性殿堂的科学研究,还是在谎话连篇的竞选演说中。

错觉有时也挺美好的

  知识的错觉也并非全是坏事,无知者无畏,或者说无知即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开展科学研究,勇敢地打开科学的一扇扇大门。作者也讨巧地喊着“物质不可避免,错觉亦有价值”,在书中的最后部分教我们如何表现得更聪明一些,那就是勇敢地说自己很无知,更好地利用群智,做出更好的决策。人们倾向于做自己通晓之事,而在自己无知的领域表现得手足无措。知识让人变得更加自信,而无知会让人们避重就轻,这就是人们的聪明之处。

神奇的魔术师,就是利用了我们的错觉

  请你相信,书里说的都是错的。

  2018-2-7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七):知识的现实

  做一道数学题吧:中国现在每年新出版的图书在10万册以上,每册字数基本不会少于10万字。每个人的阅读速度有快有慢,但基本上每小时能阅读4万字,算是快的了。这样,一本书需要2.5小时读完。10万册就需要25万小时,也就是1万多天,或者说28年多。这是一个人通宵达旦,7*24的方式读完中国一年新增图书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如果读8小时的话,就是28年乘以3,基本上一辈子就过去了。

  这,不是知识的错觉,这就是知识的现实。

  在这个现实下,作为个体的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掌握人类的所有知识的,那怕是一个行业的所有知识。由此自然而然能引出的逻辑就是,我们必须与他人合作,不仅是体力,还有脑力。

  关于知识的错觉,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要以为知识是唾手可得;也不要认为,在知识共同体中,你可以依赖别人的知识过活。知识的共同体,是大家一共协作,协作的基础是,大家的知识是互补的,我会的别人不会,别人会的我不会,这才促进了协作。如果你什么也不会,你最终会被踢出局的。

  这是知识的真想。

  因此,读书吧。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八):行为经济学背后的认知解释

  无知、理解的错觉和知识共同体是这本书的三个主题。 民主制度是建立在选民无所不知的基础上的,自由市场经济笃信消费者能明智选择,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所知道的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少。 我们生活在逻辑行为主导的世界,这个世界如常运行:太阳会照亮大地、乌云和闪电会带来雨水、扔出去的石头最后会落在地上…这个世界奖励行动,人类是因果推理大师,思维是为了更好的行动。 然而,我们的认知经常会出错,不恰当的因果推理或类比会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知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储存在一个人的脑袋里,更多的存在于他人和周围的环境中,只要我们能方便的获取到这些知识,我们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我们的知识依赖于知识的共同体。 这本书相当于《错误的行为》、《钓愚》等行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延伸,从人类认知的原理上解释了人为什么不理性,为什么有过度自信的“达克效应”。 个人觉得,虽然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但论证部分的依据略显缺乏,但已经难能可贵了。

  《知识的错觉》读后感(九):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中:我们在学习和接触过很多知识后,尤其在这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自以为对很多事情都精通,自以为对什么事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实我们的无知和对知识的错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我很欣喜读到了这本《知识的错觉》,它通过大量的例证阐述了个体心智的局限性、表现、原因以及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本书的开篇,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人类个体到底有多么“无知”和“自以为是”。作者举的例子有与核武器相关的两件事例,一件是氢弹的第一次实验的威力远超众多专家的预估值,造成了预估安全范围内大量不必要的人员伤害;一件是核技术实验阶段,几名世界顶尖物理学家在斯洛廷带领下,错误的估计实验危险程度,导致他们纷纷受到过计量的核辐射,大多很快死于辐射或之后的癌症。

  我们不说这些大事件,来举几个生活中身边的小例子,比如我们可能天天在用的拉链,你能清楚的表述出其工作原理吗;对于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手电筒,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光的吗,那同样家喻户晓的缝纫机呢,并不负责的它又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天天都在用的锁,钥匙到底是怎么打开它的呢……这都是我们身边或曾经在身边经常接触的东西,类似于此的东西比比皆是,我们表面上觉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但仔细思考,往往会发现知之甚少。

  去年看过的《开车心理学》一书中在开车这一个领域阐述了“老司机”们自以为对开车驾轻就熟了,对车、对路况、对开车技巧等都了然于胸,其实真正的“开车”这件事要复杂的多,开车的盲区和需要我们注意的点也远超我们想象,这也是某一方面的“知识的错觉”。

  日常有这么多的“知识的错觉”,那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错觉呢?是因为“我们的直觉系统高估了它能够缜密思考的程度……直觉不过看到了皮毛而已,真正的知识在别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接触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我们大多止步于知道这件事,而这些知识和信息并不是体系化的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真正的知识可能还在我们原本看到它在的地方,或是别人的大脑,或是书本上,或是互联网的某个网页中……

  既然人类远比想象中的“无知”,人类历史怎样发展到现在的文明呢?作者又举了个例子:蜂群。人类对蜜蜂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如此简单的蜜蜂们为什么会建造如此负责的蜂巢,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呢?答案呼之欲出:群体智慧。正像上面所说,知识大多存储在别人的大脑中,但每个人总有其擅长的知识,只有大家同理合作,都把自己的知识“共享”出来,形成“知识共同体”,以群体智慧完成复杂的任务,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最近翻出几部老电影来温习,其中就有《十一罗汉》、《十二罗汉》……剧中的“普通人”们正是实现了知识共享,发挥了群体智慧的优势,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后,作者还介绍了不同领域错觉的表现形式与实例,并对如何认识知识的错觉,避免知识的错觉和更好地发挥知识共同体的效能,让群体智慧推动进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除了作者表述的观点外,作者这种对“显而易见”的事情深入思考的态度本身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思考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