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0: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的读后感10篇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谁是局外人

  《局外人》,谁是局外人,“我”吗?他们吗?按道理说,所有事件里“我”是当事人,但在隐含的背后“我”又是实实在在的局外人。 葬礼上,去世的是“我”母亲,“我”是当事人,“我”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急切想要看母亲最后一眼,整个人悲伤到无法自拔,而且眼泪应该是流了一次又一次的。 法庭上,被告的是 “我”,“我”是当事人,“我”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激动地表明自己是没有罪的,为自己辩护。 但是“我”这个当事人,确确实实是一个局外人,葬礼上,“我”没有流露出一丝丝的悲伤,没有流过一点点的眼泪,这个养老院的人都作了证明。养老院的人反而显得无比哀痛,这样看来,似乎“我”是个局外人。

  在法庭上,“我”被律师要求不要出声,所有的事情交给他,这样,“我”似乎就是一个看客,听着检察官和“我”的律师之间的辩论,听着证人们说出对“我”的看法,听着法官的判词。“我”俨然就是一个局外人,冷静地看着这一切,真的像一个看客,事不关己感觉,一直这么冷静着。 关于在法庭上的情况,“我”说了: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我”还说了:把我这个人排斥出审判过程,把我化成一个零,又以某种方式,由他取代了我。 “我”,是这样一个人,“我”是深爱着“我”的母亲的,深爱着自由的生活的,不能因为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没有显露悲伤,就把这点掩盖,同样不能因为最后没有选择上诉而否认“我”对自由渴望。 “我”向来爱着母亲,只是跟她相处方式大多人不认可罢了,可母亲也向来爱着“我”,她和“我”之间从不要求,从不期待什么。 “我”向来也是渴望自由,“我”生活可以作证,“我”拥有自己的自由,不相信上帝,不扯谎去拯救自己,有什么说什么,葬礼那天没有哭就是没有哭,抽了烟就是抽了烟。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我”,成立这个社会的一个局外人,成了没有遵循这个社会“潜规则”的人。 就是这样,因为葬礼上的表现,葬礼后第二天与女友相约玩乐的作为,在杀了人之后,前面的一系列事情顺利的成为社会推着“我”走向断头台的双手。 在监狱待了很久,“我”一直回忆着过去,时间并不无聊,一天一天,还是安安静静,冷静地过着,没有埋怨过谁,没有多少可以引起兴趣东西表情也许已经只会严肃冷酷了。 被判死刑了,第二天上断头台了,思考着是否要上诉,神甫来了好几次,被拒绝,不见。放弃上诉,一直想象着怎么死去,一直想着被处决时人,一群人围观,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我”……

  《局外人》读后感(二):荒诞的局外人

  《局外人》是法国加缪创作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形象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无动于衷

  选择读《局外人》这本小说,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书中讲述了一个对世事冷漠麻木年轻人,偶然被卷入一场冲突,并犯下杀人之罪,最后竟因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遭到法庭的处决。作者通过第一视角冷静而客观地叙述,营造出一种孤独绝望气氛深刻揭示和探讨了荒谬、虚伪的社会现实

  “局外人”默尔索不试图去改变自己的任何生活,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看来都一样”,他对于升职、结婚毫不在意,在他看来生活的改变只是习惯问题,没有本质不同

  但生活却似乎和默尔索开了个玩笑,他帮助惩罚一个摩尔女人时,失手枪杀了一个阿拉伯人,最后却和阿拉伯人关在一起,探监的则是许多摩尔人。而困在监狱里的他极力证明自己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但司法机构把这个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默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只因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出来。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很喜欢文中这样一段文字

  “这功夫路灯一下子全亮了,初跃夜空星星因而黯然失色。总盯着灯光强烈的人行道上的人流,我感到眼睛很累。灯光映得潮湿路面明晃晃的,而间隔时间均匀地驶过的电车,车灯映现出油亮的头发、一张笑脸,或者一只银手镯。过了不久,电车逐渐稀少了,在树木和路灯的上方,夜色弥漫,已经漆黑一片了,不知不觉中,已经人去街空了,以致出现了一只慢慢腾腾地穿过空旷街道的猫。于是我想到该吃晚饭了。我俯在椅背上坐了太久,脖子有点儿酸痛。我下楼去,买了面包和果酱,自己做了点儿菜,就站着吃饭了。我想要到窗口抽支烟,但是夜晚凉了,我感觉有点儿冷。我关上了所有窗户,返身回来,在衣镜里瞧见桌子一角,桌上并排放着酒精灯和几片面包。我不免想到:又过了一个绷得很紧的星期天,妈妈现已入土为安,我又要去上班,总而言之,生活毫无变化。”

  这是对于默尔索的一段描写,他对于母亲的死没有太大的感受,对他来说生活毫无变化,作者阿尔贝·加缪通过塑造默尔索也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

  总而言之,《局外人》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局外人》读后感(三):偶然之外

  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所提供的独特意象人物,当读者对这种意象和人物有千差万别的解读的时候,作品的魅力则加倍突出。这一点,尤以小说最具代表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思塑造人物,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重塑人物。

  《局外人》是加缪享有盛誉的代表作。他塑造的主人公默尔索的形象,历来有不同的解读。解读没有正确与否,重要的是它为读者掀开了窗帘的一角,或者是拉开了整个窗帘,甚至可能是打开了一扇窗。至于看到什么,那已经由不得作者了,而完全是由读者的立场、学养、阅历决定的。

  默尔索被判处死刑。判处死刑的原因,不是他杀了人,而是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这种逻辑上的错位的确十分荒谬。这既是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中心点,同时也是读者对主人公解读不一的原点

  默尔索为什么杀了人,又如何杀人了人?在默尔索自己看来,这是纯粹的偶然事件。问题是,检察官是不相信的。作者少有的让主人公以激动的口吻,用排比句在内心回应检察官的质疑,“最初酿成这个事件的那封信是出自我手是偶然。到海边完全是偶然。当雷蒙羞辱他的情妇的时候,我没有去阻止,是偶然。我为他到警察局去做证,是偶然。”检察官根本不相信这些加在一起的偶然,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最大的论据显而易见,即默尔索在他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感情的流露--当然这是作为旁观者观察事实恰恰相反,默尔索对母亲的感情如他自己所言,和常人一样。整个故事,从他的妈妈的死开始,期间,至少20多次提及妈妈。这既是串联故事的一条明线,又是揭示矛盾的一条暗线,每一次的提及都是对前述偶然性的否定,而这同时又增强了默尔索对抗世俗的反作用力。他是如此坚信自己的正确,又如此地冥顽不化地对抗。他的悲剧意义在于,无论是对妈妈,还是对玛丽,他当然有感情,然而他认为“人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未来的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甘愿随波逐流,只相信自己相信的,独自生活在规则之外。他的启示意义则在于“没人可以审判他的灵魂”。

  法庭一面居高临下命令“不要下判断,要提供事实。”一面又先入为主肯定了默尔索的杀人动机。检察官同样固执地坚信,“他是有预谋的,是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这种先入为主,不讲事实,——好象是讲事实,不过是从旁观者眼中反映出的事实。然而这种事实又有多少是真实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到的当作事实,事实可能永远都无法被认清。

  《局外人》,没有荒谬感,没有意识流的紊乱,也完全没有故弄玄虚的化简单复杂象征意义,恰恰相反,故事情节平铺直陈,叙述的语调波澜不惊。小说语言冷静洗练,毫无拖泥带水。许多句子耐人寻味。“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我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是在电车上,对面座位上有一排不认识乘客,他们审视着新上车的人,想在他们身上发现有什么可笑之处。我马上意识到我这种联想很荒唐,因为我面前这些人不是在找可笑之处,而是在找罪行。”“我从来都不喜欢凡事突如其来措手不及。要有什么事发生,我更喜欢有所准备。”类似的句子,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别有会心,也增添了作品的想象空间

  默尔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写作后记里,作者不得不自己出面为他塑造的人物作解释,“默尔索不是一个反面典型,只是一个可怜人,一个赤裸裸的人,一个喜欢不带任何阴影太阳一般的人。”

  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一定是局外人,生活的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四):不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局外人

  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经典作品《局外人》近期在国内再次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这一版本整体视觉效果很好,清晰简单,干净的让人心旷神怡,符合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知,能充分让人感知到纸质读物的特点

  加缪在《局外人》中,用第一人称描写了一个叫默尔索的人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是从他的母亲去世下葬的前两天开始,一直到他被宣判处决的前一天。期间默尔索有一段爱情,有一份友情,有一次过失杀人。书中矛盾的爆发点,就在他过失杀人被捕入狱之后,全书也在这一部分进入到高潮环节。默尔索在牢狱中对社会、对事件的各种思索,成为作者表达情感的最好承载方式。

  在世人眼中,默尔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虽然他的生活很平庸生活中,他没有抚养自己的母亲,而是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工作上,他没有积极的进取心,老板要调他去巴黎开拓业务,他却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爱情上,他很喜欢玛丽,却不肯直说出来。在友情上,他认为雷蒙、马松是他的朋友,所以不管雷蒙说什么他都信,不管雷蒙遇到什么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帮忙。默尔索会陪孤单年迈的邻居沙拉玛诺聊很长时间的狗,也会在牢狱里与冷漠的看守成为聊天的好对象。他过失开枪杀人,也不过是因为之前差点受到阿拉伯人打劫而担心再受伤害

  书中对默尔索的细节描写有很多,比如默尔索坐椅子,也会把椅子倒过来坐,因为那样让他觉得更舒服。这些都是体现这个人尊重我的生活态度,也恰恰是他与别人的不一样。他是这么的不一样,以至于成为别人无法接受的,不被整个社会价值观接受的。加缪在《局外人》的写作后记中写道:“他之所以被谴责、被判刑,只是因为他没有遵循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他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

  默尔索是被“以法兰西人民名义”宣判的,最大的悲哀大概就在这里——人民在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代表了。而在整个调查、取证、审问、判决的过程中,律师、诉方、法官、陪审团等人完全都没有征求默尔索的个人意见,也就是说,在这些环节里,他是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被代表了,完全没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默尔索之前的种种行为,都被认为是个人精神状态不好被钉上了道德耻辱柱。神甫对默尔索说了一句话:“我见过的处境与您相同的人最后都皈依了上帝”,而神甫向他布的道,也无非是上帝的正义而不是人类的正义。

  明面上,《局外人》抨击的是不合理的司法制度,执法不依据法律,在法律的审判之外加上了道德的批判。而本书更深刻的地方,抨击的是这个能把人融化的社会。加缪书中描述的这个社会容不下异于自己的人,其实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嘲讽与批判。这样的社会跟现实社会是何其的相像,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又跟书中的极其相像,相应的,很多人也都受到了与默尔索相类似的待遇差别只在于方式和程度

  王国维曾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这个善人,不止是善良的人,还包括与世无争的人、顺其自然的人以及随和温顺的人等等。这样理解的话,王国维所指与加缪所指,其实并无多大差别。不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五):局里的局外人

  局外人是阿贝尔的第一本著作,书中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具体书本也是简洁好读,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生动的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因为没有遵守社会潜规则所以遭到了不公平待遇的事件,书中表达隐晦,但又禁得起推敲与思考,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之一。阿贝尔的叙事与故事情节也是十分有调理的,从一开始主人公默尔索去母亲的葬礼到后来的遇到玛丽与雷蒙一起出去遇到的阿拉伯人并阴差阳错的杀害了其中一个阿拉伯人,内心善良并且单纯的他,本以为自己的案子十分简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之后律师以及评审员的提问以及母亲去世时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无一不体现了主人公默尔索内心的善良以及当时社会的复杂,人心的叵测,主人公默尔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受到了过重的惩罚,因为他没有遵守当时社会的潜规则,他生活于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内心情感无处发泄,情感感知的麻木,最终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主人公默尔索这个角色是十分充满争议的,在局外人这本书中他情感的麻木,内心的满不在乎但同时它又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真实的一面,所以遭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也充当着一个可怜人的形象,所以也是值得可怜的。作者阿贝尔可以说是对主人公默尔索爱护备至的,不仅在书的序总提到主人公默尔索没有遵守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同时称赞它是一个赤裸裸的人,一个不喜欢不带任何阴影的太阳一般的人。

  我非常喜欢玛丽这个人物形象,因为她善良,她感情的真挚,在主人公默尔索即使杀人入狱的情况下也始终对他不离不弃,这是令人敬佩的,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局外人》是阿贝尔的成名之作,同时这本书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非常著名的成就。作者通过第一视角的冷静而客观地叙述,营造出主人公默尔索的绝望,以及当时社会的荒缪深刻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局外人》切入的角度独特以及简洁有力的笔触表现出了十分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且因为其中独特的精神情调以及沉郁的情感 深邃的哲理传达出了十分丰富的人性内容。是一本极好的佳作,值得大家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局外人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