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惜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惜别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1: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惜别的读后感10篇

  《惜别》是一本由[日] 太宰治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017-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惜别》读后感(一):惜别

  比起鲁迅成为鲁迅之后不同,本书中描绘的是青年求学时代的周树人,通过一同求学的太宰治的眼,通过多年后太宰治的记忆

  不同于之后犀利的文风和讽刺,《惜别》一书中可以感受到周树人青年时期思想的萌芽和转变,书中周树人更多的是探求,是寻找一条自己反复思考问题答案,如何强大祖国。弃医从文后,许多文字都直面了问题的根本,毫无顾地指出,批判尖锐深刻地思想让人无法回避,触及痛处,难免会遮掩,就如国人圣人之言委屈变为自我懒散借口激昂的思想与青年时代热血并存,救国救民的道路,治病不如医心,治好国人懒惰不思进取之根本。

  太宰治与鲁迅青年时期同样的孤寂促使太宰治将友人留下的记忆与自己的灵魂融合,之所以会深刻地记下某个人,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带来的震撼之深,和有幸相见的感佩之情。回忆性的传记难免有违背事实本身的地方岁月带来的是与之相处之后,对这个人的感觉综合评价,依照内心的,写出了这样真切的文字,感人至深

  《惜别》以周树人、津岛修治,藤野严九郎三位为主线,师生间,同窗间的情谊最后那首道别依然唱不尽。

  初识

  两者的初遇是极其有缘分得,两者在去松岛的船上初遇,而相同的制服让太宰治不愿亲近这位看上去比他高贵公子。鲁迅游览松岛时唱起了云之歌,本就不标准的日语加上奇怪的跑调使太宰治注意到了唱歌的人,初次交谈让太宰治意识到鲁迅的为人与亲和,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

  两人大概都是怀着游览盛景的心情一洗心中忧虑,对于刚从乡下来到仙台这样的大城市,说话带有浓重乡下口音的太宰治;对于从中国来到日本求学,却看到同胞不思救国之道,成群结队跳舞,打扮的鲁迅。心中也充满迷茫,对于一个有理想,想要探求如何强国兴邦的爱国青年来说,此时也来到松岛,游览此处“八百零八岛绵延不绝,美妙如画,几似西湖”的绝景。

  在太过安静的松岛,这两只孤独的鸟相遇了。谈话中对于太宰治的自嘲孤独之鸟 鲁迅深思后则回应自己为候鸟。书中极有意思一句话“即使是没有一只任何看头的鸟,单单停在枯枝之上,羽翼虽然漆黑,看上去却熠熠生辉。”这是孤独的自述,却也成为这两位相知开端

  相知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悲哀美学,书中写到两者或多或少都是孤独的鸟

  ,太宰治与鲁迅两大文豪的少年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求共鸣。让自我沉沦、内心极为孤寂的太宰治至少有了可以寄托思想的人

  惜别

  鲁迅多年后在中国写下感怀恩师的藤野先生一文,惜别也是这对师生间最珍贵的道别,人与情是密不可分,而往往可以忘记友人的样子,内心却永远存在他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安慰。惜别之情正如鲁迅怀念藤野先生,正如太宰治对鲁迅的这份惜别。

  《惜别》读后感(二):太宰眼中的鲁迅

  有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最为熟知的人,却总会被外来人说道得亲近详实。或许是因为后者所站角度更为客观公正,脱离了身在其中的情感迷惑,并能准确还原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日本作家太宰治就在这本《惜别》中追忆我们眼中的青年鲁迅周君。

  跟很多人一样,鲁迅的书文与思想在我上小学学习中就已经深入内心了,他的民族大义热情感染着中华子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以促进中国思想开放进步与革命胜利而忘我地奋斗,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国人一生铭记学习。鲁迅自1902年(也就是明治35年)至1909年在日本渡过了八年留学生涯,留日最初的两年里,在留学生预备教育牛込弘文学院学习。1904那一年,鲁迅立志成为中国的杉田玄白,他期冀用先进医学改变中国病态现状,并在日本东北部的仙台医专专攻医学,也就是在这里,鲁迅认识了当时担任解剖学老师的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这本小说就是以鲁迅离开东京入仙台为开端记叙“我”与书中周君的结识。

  “我”与周君在松岛相遇,由于“我”是乡下来的学生,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乡下口音成了最难为情的弊病,可在周君这个外国人面前却无此羞怯感,于是和周君能很自然亲近地坦易沟通。松岛一晚,彻夜长谈,追忆整理之后,道出周君之事迹与心志。这本《惜别》完全有别与太宰被世人所熟识的风格,太宰是日本“无赖派”作家的代表,他的文章总是伴随着堕落颓废的毁灭思想,这成为他创作的基调也同时是他人生经历的投影。同时期的日本大作家三岛由纪夫曾经评价批评说太宰治太过“气弱”,人也很讨厌,可是我们能在两人的作品中看到同样的价值观特质,只不过太宰在创作中暴露了三岛所不愿意暴露的共有心情而已。而在这本《惜别》中却没有太多清晰诠释出太宰的核心思想,偏离了我们了解的太宰,很容易让读者猜疑太宰写这本书的动机

  这本书出版于1945年,在这样一个战争结点,这样一本书的出现被无限赋予强烈政治交媾色彩。除了追忆鲁迅,似乎异于太宰其他作品所要表现心性。可若真正用心读过,这本书实则并未脱离太宰的本质,这是一本延续了他内心独白的书,依然追求着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真实自由,而且博广有胸怀。文中处于落后国的周君实则是太宰现实中的自我形态。周君面对同为东洋的日本国在旅顺战役(1904年12月)战胜科技发达的俄国,产生了重新理解研究日本的愿景。这与太宰当时写作背景重合,他寻求用文字来缓解战争失败即将带来毁灭性的痛伤,和那所谓战争引发的“罪”(太宰治思想中体会自己的罪的意识)。文学之于政治,也不可曲解。

  这本书的重点讨论在于鲁迅先生关于日本的评价,是否过于崇信褒扬。其实于我所体会,这本书中太宰并未表达出对身为日本国民优越感与过分自豪,这也能从之上所说的写作背景可以有明确的逻辑判断。再者,通过整理周君大段话语,也可见鲁迅关于日本研究的切实论述。书中大多写到日本的评价,总会有本国(清政府)的比较与之并列,在鲁迅先生看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优选并吸收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西洋科技文明,国民的主体性有所觉醒;而在当时中国的国民性尚处于“不自觉”的前近代状态,是明显落后怠惰的国民性。日本在旅顺战役胜利之后,鲁迅能切身感受到这个国家所拥有的一种出人意料紧张之感。——明治维新并不是由兰学者推动的,维新思想的源头,还是国学。他要用笔唤起国民的“自我意识”觉醒。 经过政府、国民、科技、国力上的各方比对,作为中国的子民,已完全没必要摆出沐冠而猴的大国姿态,落后就要寻求进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进步,放掉思想的优越感和厚重传统,虚心受教。小说中周君的话完全符合鲁迅对于日本研究的态度,在中日关系恶化之后,鲁迅先生仍提倡研究日本的改革与进步,即使是日本这样的“仇敌”,对于他所有而中国所无的真正优点,“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这就是鲁迅的态度,在民族存亡之时带着沉重隐忍而稳健忠实的爱国之心走在革命的最前线。

  读完这本《惜别》有种莫名的振奋,是啊,太宰眼中的鲁迅其实与你我无差,他笔下的这个青年正是那个被亿万国人永远铭记的精神领袖,精神不死。

  《惜别》读后感(三):留学时期的鲁迅

  与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太宰治,所写的《惜别》是以怀念同时代的文学家鲁迅为主人公创作的传记式小说。借着鲁迅先生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仙台医专的同班好友的回忆记录了鲁迅在仙台求学的心路历程。这两位一个是从乡下来的毛头小子,一个是仙台最早也是唯一一个中国留学生周树人,都怀着崇高救死扶伤理念去仙台医专学习医学知识。但是当时正遇政治和历史动荡不安的大环境,几乎无人能静心求学。这位日本本土朴素的青年在一次逃学游玩松岛的旅程中偶遇鲁迅,二人因故结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从这位老医师的回忆来呈现当时鲁迅弃医从文的过程,以及身在异乡复杂矛盾的心情。

  《惜别》读后感(四):《藤野先生》背后的故事

  首先要声明:《惜别》系作者杜撰。

  太宰治先生并没有和鲁迅先生同学过,日本当然有同期与鲁迅先生一起在仙台学医的人,但是未必他们与鲁迅先生有过过密的交往,“我”这位来自于乡下,最终成为一名村医的人,因为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也不能说子虚乌有,但是也不能说是真实存在。

  但是,作为一名从小就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中国读者,会推断很可能并没有。因为,鲁迅先生,与人交往是有距离的,可以从他后来和萧红等人的交往推断,他断不是一个在出行路上遇到一位同学就能把酒言欢推心置腹一夜畅谈的人,更何况,那位“我”是易邦之人。心怀救国之志的鲁迅先生,想来在日本没有那些闲情逸致,更不会生出奴隶谦卑神情

  那是我们的理解。

  任何人,都有固有印象。毕竟,在仙台那几年的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的,如今已无可考。其实,这位伟大的斗士之前的很多岁月,都无可考。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妨抛弃成见和固有印象,进入太宰治的小说世界,看看那位伟大的作家,也许会是什么样子。

  在仙台时,鲁迅先生是一位日语说得不甚流利,五音不全,但是却不以为意的青年。他可能很暖男,很善解人意,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他还不了解日本人那物哀怜的文化心理。在小伤包太宰治(其实就是“我”)的面前,他还是更男人更粗犷了点——对“我”的反唇相讥敏感不在意,以至于“我”拆掉了心理的藩篱,能够在他面前畅所欲言

  总而言之,这样的鲁迅先生,并没有他曾经用文字构建的形象那样有距离感。

  这位青年是一位有位青年,不管是藤野先生还是“我”,都发现周君非常人。而这位周君,多少有点话痨,也可能是在异乡,寂寞孤独冷所致。

  理想受挫后的鲁迅青年,化身为日本青年。为深夜打扰好友阐述心中的郁闷感到内疚,甚至到“客气到令人讨厌”的地步

  他温文尔雅,他敏感,他细腻,他善于沟通,他心怀理想,他是麒麟才子

  在太宰治的《惜别》中,鲁迅先生是这样的啊。可是,这样的鲁迅先生,竟然让人觉得很可爱,虽然明知,那并不是真的他。可是毫无疑问,他在仙台形成的思想非一日,而这过程,大抵和太宰治的理解出入不会很大,一腔热血,渐渐失望,不但探索,最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故事中,鲁迅先生在下雪那夜去找“我”畅谈,起因是在基督教堂听到了摩西的故事。摩西带族人出埃及,走向独立,但是人们并不理解他,甚至责怪他。这不禁使人想到了鲁迅先生写过的一个故事: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开启蒙昧的心智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情,摩西虽然最后成功了,但是依然责难不断,而“铁房子”面对的是更艰难的境地——死灭,是让人清醒地死灭还是昏睡中死灭?鲁迅自己,大概就是那个叫醒昏睡之人的人。在太宰治看来,他选择的是一条文艺之路。用高尚的文艺去填充中国人的内心的空洞,用文艺的洗礼赶走天朝上国的慵懒

  其实,不管真实的鲁迅先生是什么样的,太宰治都是一位真的理解他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理解,才能在他简简单单的一篇文章写出整个背后的故事。据一些资料说,幻灯片的事情是假的,在太宰治的故事里,幻灯片是真的假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此之前,鲁迅先生已经完成了思想上的嬗变,幻灯变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转折。这样来理解,仙台的往事是什么样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在阅读和思考以及观察热爱日本人中,终于破解了自己此行要解决的那个难题

  近几年来,太宰治在中国读者中,不算是一位陌生的日本作家。好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人间失格》,也是因为他不停地自杀。《惜别》褪去了一切猎奇的色彩,正如他的后记所记录,在这篇小说中,他是一位职业作家,不是虚弱地表达自己的乡下少爷

  可能是又虚长了几岁,过了几个年头。曾经并不喜欢太宰治,觉得他是那样地孱弱。文章里的末世情结过重,不够积极阳光。在《惜别》里,却发现正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人”探索的越深,人也越敏感,他是,真的耗尽了自己地将人类更深层次感悟挖掘出来啊,因为《惜别》才真正看到了“私写作”的价值。虽然不敢说这是他最成功最好的作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是深刻的,或者不如说,他是在深挖人类。他的探索,让我看到了那些沉默地走向焚尸炉的犹太人,和几个日本兵押解的一队中国人,这些亘古艰难的人的问题,他看得太深,也许这就是他无法摆脱痛苦的真正原因吧。

  《惜别》读后感(五):鲁迅的诞生

  鲁迅先生,一直是我仰慕的人,说句很俗的话,他是我的男神。平常很少和人分享这个观点,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鲁迅的形象可能太过坚硬和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常常觉得自己在某个层面上有些低级,距离鲁迅那样的大师,隔了一万个银河的距离,因此只会用一种仰慕的姿态去欣赏他。

  他曾经说过:“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从来如此,便对么?”、“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他的文字大多充满血性,直指人性,从不拐弯抹角。今天看来,我们很大程度上都在与这个世界对抗,也仍然需要这样凌厉,而不是软弱与顺从。

  作为中学的必读篇目,《藤野先生》在我们中学课本中一直都存在,并且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学的时候未曾记得什么,看完《斜阳》这本小说之后,突然就记起来了,这些似乎都是以前了解过的,关于鲁迅的诞生。

  众所周知,鲁迅是他的笔名,他为了挽救国民意识,唤起民众的觉醒,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一名用笔斗争的战士。如今的时代,与鲁迅所处的时代是无论如何都不同的。所以,我们也难以判断,当时的鲁迅以什么样的笔触影响着社会,但是从今天看来,这种影响仍然是振聋发聩的。

  根据记载,鲁迅1902年从矿路学堂毕业,同年公费赴日本留学。刚开始进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这其实是日语学习速成班)。两年之后,去往仙台学医,但是并未毕业就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家人召唤回国,与朱安结婚。之后再去日本,就不再入学,而是从事译注工作,研究大量哲学、文艺、人性及国民性的问题。

  可以说,在日本留学的期间,是他整个人生的转折期,也是他从周树人到鲁迅的转变。他在这里,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学习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欢愉享乐;也看到国人沉醉在落后中无力自拔。他整个人都被撕扯着,都被打击着,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个重要的决定,至少不让自己,沉迷于其中。

  在鲁迅写的《藤野先生》当中,对他转而从事文学的直接原因做了非常明显的解释:“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从这段能够看出,有两个重要的直接原因。第一是上文写到他曾因为考试成绩尚可,被日本同学认为是作弊。但是之所以认为他作弊,原因只是因为他是个中国人,不应该有好的成绩。可见中国人在日本,受尽了歧视。这一点大约在郁达夫的《沉沦》当中,也有非常细致的刻画。第二个原因是他屡屡看到和听到中国人在愚昧当中不知觉醒。列强当时在中国的土地上瓜分土地,中国人却成为他们的侦探或帮凶,国人只能围着看,但是他,决定不再做那个围着看的人。他要做那个在人群中大声呼喊的人,即便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也要冒险让所有人有觉醒的可能。

  说了这么多《藤野先生》中的文字,只是因为对于这段历史,我觉得鲁迅本人更有发言权而已。虽然太宰治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他从日本当局的角度立意,始终会有一些偏颇。例如,在描述日俄战争时说“日本正举全国之力英勇奋战,而他们却去给俄国做军事间谍。”言下之意,难道给日本做间谍才对?这一点看得我实在生气;再如,文中杜撰了怀疑鲁迅作弊的人,最终向鲁迅道歉的情节,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在觉得是无稽之谈。

  诚然,关于历史,我恐怕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看过的资料有限,也没有考据过,所以我更多的还是在关注鲁迅先生本人。文中对他的性格刻画有深刻之处,但是也有不太恰当的地方。诸如对文艺的热爱,对国民的惋惜,都是很真实和详细的;但是也有对日本的盲目崇拜,对中国忠孝文化的否定,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其实看完这本之后,又反复读了好多遍《藤野先生》,深深觉得鲁迅先生的文字才真是洗练凌厉,短短的三千字,一切跃然纸上。

  最后借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的一段话结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如今,我也立志以鲁迅为榜样,书写一些自己应该写的文字,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惜别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