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1 20: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岁月》是一本由[英] 玛丽·蒂芬(Mary Tiffen)著作,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岁月》读后感(一):赫德爵士在中国的岁月

  初看书名《中国岁月》,我还以为会是本讲述历史书籍,没想到还真是讲述历史的书籍,不同的是讲述的是在清朝时期,一位执掌中国海关的外国人传记历史。虽是以人物传记为主题,但从侧面看,则可以看出那时清朝的境况

  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历史,各地、赔款、八国联军烧杀抢夺,甚至海关都是外国人掌控。这是何等的屈辱?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证明了中国是打不倒的,传承五千年的文明未来也将一直传承。《中国岁月》这本书,如副标题所说般,是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封面上站立身姿,头戴绅士帽的就是他。作者玛丽.蒂芬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后来再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这本书是她退休之后完成的作品。她考证了家族史,讲述了母亲家族三代女性与一位来自爱尔兰阿尔斯特出类拔萃男人千丝万缕交情

  与一般的人物传记不同,这本书里主要是通过大量书信交流日记,玛丽再从侧面的解析他们的故事与要传达的意思。如果想要通过此书了解真正的中国岁月,我想大概是要失望了,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副标题。书中的副标题已诠释了书中所要表达内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玛丽母亲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机缘成为当时海关总税务局赫德的红颜知己。由于此书是以书信为参考资料,所以会有一些断层与不连贯性。但是并不妨碍阅读

  作者文笔细腻,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玛丽用他细腻的文笔,逐渐的剖开赫德爵士的情感世界,玛丽用女性的视角,逐步的解析赫德爵士的信件。虽是信件参考资料,但通过玛丽手中的笔与细腻的表达,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赫德爵士。同时侧面的展现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近代的历史,且赫德爵士掌握海关,搅动晚清经济命脉与政坛五十年,他的工作都是由海关工作展开的,可以从中窥出当时海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是一本外国人在中国掌权产生情感纠葛的故事。透过生动的叙事和史事考证,一个由商人、海关洋员、外交人员和学者组成的在华外国人网络凸显出来,并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尤其是沿海通口岸的政治变迁社会容貌,这些资料对于当时的海关历史,有着非凡意义。如果想研究当时海关的话,可以一读,不过做好吃狗粮的准备

  《中国岁月》读后感(二):红颜遗事中的赫德

  鹭宾·赫德不仅是中国海关历史上绕不开的名字,在清史中也有重要位置。他的工作能力,包括在晚清内忧外患不断的环境中起到的调和作用令人钦佩,洋人执掌海关的丧权辱国又将他置于尴尬境地,饱受诟病。《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借遗存的书信、日记,向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赫德,或可作为客观评说人物的依据

  书名虽言“红颜知己”,但与风花雪月无关。赫德的女性友人众多,他爱与她们交游、通信、谈论生活,可视为他繁忙工作的调剂,其中不含任何暧昧。在飞短流长的维多利亚时代,赫德与女性友人之间从未有过绯闻。本书作者玛丽·蒂芬的家族也与赫德有深厚交情。相比作为赫德下属的外祖父贾雅格,太祖母、外祖母和几位姨妈都跟赫德长期通信,可能要更熟悉

  于是,蒂芬借这段渊源来呈现赫德的中国岁月。不为他歌功颂德,只通过他的女性关系家人关系、下属关系,勾勒出生活中的赫德,比官方史料更真实、细腻。譬如有段小插曲:蒂芬时任福州海关税务司的外祖父贾雅格抱怨海关钱少活多无休假,未几病故。过了几年,外祖母却想让儿子入海关,盖因时局动荡,其他行业朝不保夕,海关之职相对安稳。向赫德请求入职的友人多抱着类似想法,赫德本人却非如此。

  蒂芬笔下的赫德深爱中国和海关事业。临危受命,励精图治,不是单纯为了加官进爵的一己之私打拼。他两度谢绝了更好的职位和封号,执意留在中国、留在海关,坚持自己能力助中国在“毁灭性打击后还能保住一统江山”。这已然不是一个中间人的立场,当他须安置亲属时,托付国外友人,不让下属掺合进去;友人书信中请求他安排子女进海关,他会让他们参加统一考试;无论他对某人印象糟糕,只要才干出众,都能得到升迁。上行下效,中国海关是晚清最廉洁的部门。洋人执掌海关不是赫德的决定,但当是时,在所有洋人中,他或许是执掌海关的最佳人选。

  赫德的中国情人同样被视为赫德非真心喜爱中国的证据。对中国情人阿瑶始乱终弃,三个私生子女送去国外不相见。从《中国岁月》中对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价值观描述难看出,青年赫德深受他人影响,他期望中的妻子不仅要照料他的生活,还要在事业上对他有助益,在社交上不失礼,能在正式场合得到他人的认同。要搏事业的赫德不可能不顾虑这些因素,像同行一样娶个本国妻子是最保险的。

  他对阿瑶,绝不是国籍上的轻视,否则无法解释他为何对她感到亏欠、为何终其一生为自己年轻时的过错惭愧、为何在得知阿瑶产下女儿后重修旧好、为何在秘密大白天下时予阿瑶赞美。相反,即便是英国妻子,当赫德认为她不是心目理想伴侣,亦显得薄情。蒂芬认为赫德的个性忠诚,他一直在努力平衡国家、对事业、对朋友的忠诚,令他紧张抑郁结果在私生活上,赫德只对自己忠诚,他最在意的是自己的需求遗憾。同时,他的良知提醒他应当肩负的责任,这使他挣不脱矛盾

  相较之下,与或长或幼的女性友人的通信没有这些羁绊轻松自在,他才能真话。赫德在书信中调侃自己,繁重的工作令他像个手忙脚乱的杂耍艺人。写信,抑或倾听所谓红颜知己的快乐困扰,让他暂时喘息,在慰藉他人的过程中得到些许业已失落的慰藉。

  赫德不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绅士,或许,他首先是一个海关人,其次是一个孤独不平凡异乡人。飞花逐水,画梁春尽,赫德明白,身处他的位置,已是乐而不能淫,哀而不能伤。最终,世间的盛誉和苛责都不能改变什么,他的心事遗忘在他的书信间……

  ——丁酉年读玛丽·蒂芬《中国岁月》

  《中国岁月》读后感(三):中国第一客卿鹭宾·赫德爵士笔下的晚清帝国

  由于大清帝国茶叶、生丝出口量的增加,急需新的贸易管理机构进行管理。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各通商口岸建立外贸管理的新机构——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海关在课税/纳税这个主要功能之外,还承担了新式教育、海事、邮政等职责,成为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

  鹭宾·赫德爵士,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掌大清帝国海关40年。他巧妙地平衡各国在华利益,同时对中国官场游刃有余,成为举足轻重的“中国第一客卿”。即便他在离开中国三年半后去世了,大清帝国依旧追赠他为太子太保。他在任时所建立的高效的海关管理体制,被历届的民国政府全盘继承,一直运行到1949年。

  在进行中国海关史研究的过程中,对洋员跨文化个人际遇以及洋员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成就颇加关注。考察海关官员活动地方性与日常性,可以从个人化的视角透视海关文化;进而透过海关文化,看清清末中国和世界的时代文化潮流,更加深入地理解多样性的海关历史,包括全球性的时代变化。因此,海关洋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书信、日记、回忆录采访记录、剪报、夫人亲戚观察记录和照片,成为深入了解海关洋员在中国活动的丰富的,不可或缺的资料。玛丽·蒂芬的《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海关洋员传记从书”的一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

  玛丽·蒂芬,伦敦经济学院博士。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作者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的机缘成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挚友。她在《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中,通过大量书信和日记等第一手材料,考证家族历史,讲述赫德与这些女性朋友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故事,从女性的视角描述赫德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示了赫德极富个性的一面。透过生动的叙事和史实考证,一个由商人、外交人员、海关洋员和学者组成的在华外国人网络凸显出来,并且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的政治变迁和社会面貌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通过赫德和卡拉尔家族三代女性书信交往,反映了赫德的婚姻情感、应酬交际、仕途升迁等方面信息。书信中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英两国的面貌,如内外交困的晚清政权之社会民生、政坛斗争、国际纠纷以及时代风云际会之下的个体营生和安危流离等等,当然也有同期英国本土现状和变化。这对于我们想深入地了解中国海关史、中国近代史以及晚清对外关系史而言,不啻为一本佳作。

  《中国岁月》读后感(四):传奇人物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是一部围绕赫德爵士和作者玛丽蒂芬母亲家族中的三代曾侨居中国的女性成员的人物传记,这是一段精彩的历史,作者通过大量书信和日记等第一手材料,考证家族历史,将这四人的情感纠葛全面生动地展现在本书中。通过这段历史,能够反映出当时沿海通商口岸的政治变迁和社会面貌。

  本书采用的大多是书信分析方式讲述人物与历史,这本书看起来更加严肃一些,这也很符合书中要描写的这位绅士。其实在外人看来,赫德爵士是一个思维缜密,领导能力极强并十分严肃的人。而在书中完全体现的是他的另一面,一个人在外面的样子和在家里的样子完全可以是天差地别的,这一面一直能通过他的家人的讲述我们才能得知。

  赫德因为女人爱上中国,因为中国拥有权力,因为权力改变历史。难以想象,一个外国人,竟能执掌大清帝国海关40年,赫德爵士是那种可以改变未来的人。在那个派系林立、官场腐败的清政府年代,他竟然能使当时脱生出中国历史上最高效廉洁的“衙门”,如今有很多现代化的东西,都是延续了他当时的贡献,可以说他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意义非凡的。

  所谓海关就是依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赫德代表的是英国利益,同时也是清政府的客卿,在与英国利益不发生矛盾情况下,他做了一些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利于清政府的活动;赫德与英国政府之间的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他与一些英国官员之间的又有许多恩恩怨怨;赫德在不同场合抨击了俄国、日本、法国、德国的野蛮侵略行径。对于被侵略的中国给予了同情支持;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赫德明确反对瓜分,主张保全,并高度赞扬义和团运动爱国精神。但赫德在海关实行的是独裁统治,大搞裙带关系,极力追求权势,“宁被诅咒,不被埋没”,是他的政治观念,不过他反对佣金,主张谦洁奉公、尽职尽责勤勉工作。

  然而在这样一个年代,身处如此微妙的位置,如果没有倾诉对象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本书还是着重于情感线索,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样的一个赫德爵士和那一段历史。

  《中国岁月》读后感(五):《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中英关系的一个旧有标本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中英关系的一个旧有标本

  赫德在中国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在《清史稿》里,他是少见的能够入传的外国人,在这本由清朝遗老所编的传记里,撰写者按照大清王朝的立场,对赫德不惜加诸“大清忠臣”的称誉之词,而同时代的学者,却把他看成是一个恶魔。他曾经以雕像的形式,站在上海外滩的繁华地段,象征着西方列强游荡中国的一段历史,但在1942年被日本人拆除之后,再也没有机会重新立起他的塑像,而在今天的外滩地段,我们看到的唯一的一座雕像是一名中国人陈毅的塑像,他象征着中国终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对这个国家以践踏的方式获得存在感的各路西洋人的痕迹

  因为尴尬,所以赫德必定是一个遗忘的存在。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是一位英国女性作者所撰写的赫德传记,再现了传主生活的一个侧面。赫德在今天所面临的尴尬,作者在书中深有体会,她认为:“赫德去世了,在他那个时代,英国和中国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但奇怪的是,如今,除了研究中英历史的专家以外,所有人都把他淡忘了。”(P438)

  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本质上,对赫德的观看,受制于中西方的立场不同,必然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赫德。在西方的文化语境里,赫德所身处的时代,是中国从“闭关和排外向着世界强国的演进”的时代,而在中国人的历史中,这一段区间,恰恰是丧权辱国的沉沦史(见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赫德代表着一个屈辱的过去,而从西方来看,赫德则会让人想起他们的祖先对中国的肆虐与凌辱。这才是赫德被两个国家淡忘的原因。

  但在学术领域,赫德的研究始终很活跃。汪敬虞所著的《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出版于1987年,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研究水平,书中把赫德定性为一个极端狡诈、阴险的侵略者。然而,随着赫德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他作妖魔化处置或者相反,作出圣人化的颂扬,都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们的研究必须拥有中国的立场,在这种拥有的同时,我们不妨吸取西方人的研究成果,丰富对赫德的观看维度,从而更确切而精准地触摸到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还历史人物最接近本质的真面目。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无疑是一本视角独特而更能洞察传主内心世界的书。这也是作者与赫德的特殊关系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一本传记作者与传主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本书作者的先人,却有三代女性都与赫德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作者把这种关系确定为“红颜知己”,个人觉得会有一点歧议。“红颜知己”会有一种暧昧之感,而从书中介绍的所谓三代红颜知己来看,她们更像是女性从一个官居高位、手握大权的男人那里,凭借她们的女性天分,而获取的一点施舍与关注。

  作者家族中最早与赫德发生牵连的当是第一代艾玛,她生于1829年,而赫德生于1835年,她比赫德要大六岁。她随第二任丈夫、做生意的巴克顿来到中国,后来丈夫去世,她又嫁给了第三任丈夫桑普森,他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治安官。可以看出,艾玛从商人之妻成为官员夫人,地位的升迁,使得她与赫德接近成为可能。这构成了她所在的家族与赫德之间的第一代女性往来。艾玛生有一女,出生年月为1852年,名字也叫艾玛,我们不妨称之为第二代艾玛,她要小赫德17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赫德对她只是如同女儿看待。很难说这种关系是一种“红颜知己”的关系。只是第二代艾玛只活了33岁,之后,赫德与艾玛家族的关系,则是与第二代艾玛的哥哥家的女孩也就是作者称之为凯特姨妈保持着书信往来,而这种“红颜知已”的关系性质,更像是一种爷爷与孙女的关系。

  这本传记作者作为艾玛身在家族的后人,借助于赫德的日记以及赫德与她家族先人的书信,还原了一个活跃在晚清政治、经济前台的西洋人背后的情感世界,让我们看到赫德的职业生涯背后的情感隐秘。特别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忙于中国的政务工作之余,赫德竟然能抽出如此之多的余暇,回复那些年龄相当于他的女儿、孙女般的女性们,与她们事无巨细地讨论问题,交流问候,传播关爱。在这些信件中,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个在教科书般字正腔圆的正统传记记载中看不到的人物丰富内心与情感秘境。

  但是,我们注意到的是,赫德在如此富有耐心地与书中的那些所谓的红颜知己谈天说地、议论风生的时候,却对他的私生子女采取了一种如此薄情的处置态度,而在这种态度里,恰恰可以洞见赫德本质上对中国的傲慢与冷漠。

  可以说,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中,能够洞察到他的政治取向的全部。

  赫德于鸦片战争结束以后的第十二年也即1854年来到中国,时年19岁,正值热血冲动、青春勃发的年龄,在赫德的日记中,他毫不掩饰受到情欲的困扰,常常不得不向肉欲屈服,在这一过程中,寻花问柳便成了赫德释放肉欲激荡的一个途径,1857年,在他22岁时,包养了一个情妇,这就是时年16岁的中国女子阿瑶,已经很难确认阿瑶的真实身份了,就是这个中国女子,为赫德生下了三个孩子,头胎女儿安娜生于1858年,之后又生了两个儿子。1866年,这种肉体买卖关系维持了九年之后宣告结束,赫德给了阿瑶3000元分手费,阿瑶重新嫁给一个中国人。而赫德这三个私生子则被他送到英国,托人抚养。而赫德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些私生子的父亲。

  赫德的这一段婚外关系与生育下来的女子,恰恰是中英关系在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说明。赫德看中的是中国女人的肉体,正像英国当时觊觎的是中国的女子一样可以掠夺与凌辱的存在,满足了他与他所在国家的一时之需,但是却注定不会给予这些女子及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合法的承认,赫德后来与一个英国女人结婚,但两个人关系并不好,妻子一直居留英国,将赫德一个人抛在中国,这样,赫德一直是孤身一人,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渴望与同种同属的女性交流,获得心理上一种慰藉的原因,这也正是作者在书中确定将这种赫德与女性的交往放入到红颜知己范畴的原因。

  而从我们中国人来看,赫德身边真正可以确认与他有肉体关系并生育了三个孩子的中国女子,却不具备从属于红颜知己中的任何可能,正如闻一多在那首香港回归时被重新谱曲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也就是说,中国女子被赫德看重的是她的肉体,而她的灵魂,赫德是不需要的。闻一多用两性关系的实质,来影射中国沉沦在西方列强的欺诈与吞并中的现实存在,而这恰恰可以看成是赫德在他一生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岁月留驻中国的本真属性。两性关系昭示了他对中国的态度,他利用了中国女子,但却没有从真心关爱这个女孩,这正可以看成他在中国的岁月里,他的真实内心里对中国的价值定位。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对赫德是赞誉有加,称他“亲自创立了帝国海关为中国做出了非常宝贵的贡献。它使中国历经洗礼,屹立不倒。”(P439)。然而,同一书中,在作者发掘出的赫德个人生活方面的温情、良善、温雅一面的同时,我们看到了赫德对中国女子纯粹用于肉欲满足的另一种缺乏人性味的丑陋一角,他与中国女子创造了一个融入了两个民族血脉的新生命,但这些生命,却被赫德藏藏匿匿,遮遮掩掩,使这些本来能够为中英关系构建起更加具有象征意义的新一代生命,黯然消失的历史的舞台中,他们不是作为一种荣耀的象征,而是一种丑陋的遗存,可见,在赫德的心中,他从没有以为拥有一个中国血脉的孩子为荣,这无形中暴露出了他内心里的对中国的态度。从私生活的角度讲,赫德能否当得起清朝政府对他的赞誉有加,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随着赫德更多生活秘境与内心秘密的揭开,可以更好地解释,他为什么在中国和他的祖国英国被遗忘的原因。因为他就像西方寓言故事中的蝙蝠一样,两头讨不到好,他是一种存在,是一种特定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已经难以契合中国和英国在当下的关系需求,所以他只能是一个标本,记录着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往过程中曾经有过的一段方位与区间,而这样的坐标,都是令双方政府感到难堪与不能承受的,就像赫德与中国女子的私生子,永远都会令中国和英国感到尴尬与难堪一样。

  《中国岁月》读后感(六):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AB面

  1863年11月29日,星期日,28岁却老到的鹭宾·赫德在上海的家中吃早餐时,收到来自总理衙门的急件,内有几封附函。里面有一份实授他为海关总税务司的礼谕,还有一份卜鲁斯的信,恳请他接受这一任命。赫德接受了。

  从1863年到1908年,45年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英国人赫德,掌控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界,一直服务于清政府。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赫德有职有权有学识有才干,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职场上极具才干、精明睿智,走在时代前端的领事官赫德,也看到了在复杂的情感世界里多愁善感的男人赫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书戴宁和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潘一宁共同翻译而成。本书的作者是玛丽·蒂芬,她早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后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这本书是她退休之后完成的著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和她的家族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本书中赫德的红颜知己,正是玛丽·蒂芬母亲的家族中的三代女性,她们因为一些特殊的机缘成为了赫德的挚友。

  作者和所写的人物,有了这一层关系之后,她从各方面着手,收集了当年大量的书信、日记、照片、回忆录等资料,从女性的角度,讲述了这三代家人和赫德长达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作为《海关洋员传记丛书》的其中一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海关洋员在中国生活的一些情况,也有利于我们从中国近代史角度出发,将全球史和地方史结合起来,让我们更全面得了解中国近代的海关史。

  我很佩服的一点,就是赫德从接受海关总税务司的任命开始,就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责任,他曾写下这样的信条:“不必用花言巧语,以中国的利益为重是必须遵守的正确原则。”他在上任之后,就列出了作为总税务司要达到的工作目标。首要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外籍海关队伍,选拔优秀人才,充任各关税务司及各项办公人员,并确保这些洋员各司其职,尽职尽责,不给商人们抱怨的理由。同时通过增加贸易量来扩充大清政府的税收。他也希望大家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国人对外故人的友善之情,寻找可以造福中国的西方文明产物,探索中国变革的方式,等等。

  虽然知道中国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但赫德一直用自己的力量保全着中国,用自己的力量试图推动清政府的维新之路,希望可以改变清政府的政治体系。后来,清政府终于走上了维新之路,但却为时已晚,无法扭转颓势,力挽狂澜。

  赫德这个爱尔兰人还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恪尽职守,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为北京政府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并逐渐增长的新的税收来源,清除了旧式衙门中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赫德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一书除了记录赫德事业上的忙碌和成绩之外,也叙述着他和卡拉尔家族三代女性之间的交往。他们充满乐观,憧憬着友情的天长地久。虽然当时他们的交往,充满了流言蜚语,让彼此都饱受指责,蒙冤受辱。毕竟对于当时而言,很多人还是相信“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友谊”。但是赫德和卡拉尔家族女性之间的友情挺过了飞短流长和道德中伤,他们也在这深厚的友情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彼此,让大家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信念和运气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以看到一份真挚的友情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可以看到赫德那些多愁善感、儿女情长的凡人故事。这所有的一切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赫德。赫德的人物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和全面,让我们得以拨开云雾,和真正的赫德有更近的距离。

  《中国岁月》读后感(七):很乱的乱世,不太佳的佳人

  《中国岁月:赫德和他的红艳知己》讲的是“执掌大清帝国海关40年”的爱尔兰裔英国人赫德爵士与卡拉尔家族三代女性的故事。这句话里有一个故意的歧义,到底是讲赫德的故事,卡拉尔家女性的故事还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其实都有。实际上,在赫德与卡拉尔家族之间,关系并不那么密切,所以这本书的故事实际上是平行地在两个线索上切换,而两者之间的交互并不是那么内在和必然的。

  这个叙事结构之成立,与其出于历史的真实性,毋宁是由这本著作产生的独特契机决定的。在历史中籍籍无名的“卡拉尔家族”其实即是作者玛丽·蒂芬本人的母系家族,而所谓三代女性,指的即是玛丽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祖母。

  玛丽·蒂芬本行是经济学博士,并非治中国历史的专家,这本书也是退休后的玩票之作。这并不是说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不专业,实际上,从史料的搜集和叙事的构建上,堪称用力甚多,用心良苦,把一个几乎难以成立的故事写得还算是有声有色。

  一定程度上,这本书写的其实即是作者的家史。作者的曾外祖母随丈夫到远赴中国,后来嫁给英国在华工作人员,后者后来成为赫德的下属。通过这种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这个平凡的家庭与赫德建立了友谊,于是被捎进了一段中国的近代史。这本书的基石就立足于此,如果没有赫德这层关系,那么这个故事就只是一个普通英国侨民家庭的家史,没有什么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情节,普通得几乎不值得书写。

  作者决心在一片看起来不太富饶的土壤里挖出宝藏,所用的力气让人钦佩。为了挖掘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细节,她不放过一切可能的线索,除了比较直接的材料如赫德的日记和往来信件外,更远及同时代人的各种记述、公文、卷宗、法律记录,乃至人口普查的档案,等等。为了尽可能的把赫德与卡拉尔家的女人们的关系拉近,作者也不惜用精心的材料剪裁和有时颇为大胆的臆断来夸大赫德与这些“红艳知己”的亲密。

  例如,作者暗示赫德与作者的外祖母弗朗西斯之间的交往有几分暧昧,但从提供的材料中,我却完全看不出这种暧昧的痕迹。赫德是作者的姨妈凯特的教父,与凯特的关系算是在这“三代女人”中较为亲近的,也留下了数量不少的往来信件。但似乎两人的关系也不过是父执之辈对年轻女性后辈的一种自然的爱护和喜爱,而作者却大做文章,寻章摘句的从信件中寻找“轻浮”的字眼,试图证明凯特是令赫德心动的欲望对象。

  本书的理路游走在家庭史、殖民史、政治史、心理分析和女性史之间,角度的丰富转换既是史学微观化、多元化的一种体现,或许也是受材料局限的一种无奈突围。话虽如此,这样的努力突围也不是没有成果,在每每显得繁琐无趣的家史钩沉中也不乏让人感兴趣的吉光片羽。

  首先赫德这个人就非常有意思。赫德出生于英国中下层阶级,无钱无势,于1854年只身以见习翻译的身份远赴中国打拼,不到十年,竟荣升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高职。赫德掌管中国海关长达40余年,在他的管理下,中国海关被建设为腐朽的满清治下唯一一个廉洁高效的现代政府机构。赫德其人也在中国近代史中许多重大事件中出现,留下不可磨灭的身影(比如陪同中国第一位公使郭嵩焘出访英国,以及撮合李鸿章和“常胜军”首领戈登上校),不能不说是个传奇人物。

  赫德之所以能够赢得清政府的青睐,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中国通:既熟谙汉语,又熟悉中国民情与官府的运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天性谦和,办事理智、圆通,对清政府比较尊重,对中国也怀有善意,而当时英国驻华的高层人员如著名的巴夏礼、李泰国之流,则是出了名的傲慢,对待清政府极其骄横。海关总税务司乃大清朝廷命官,总理衙门当然要挑选一个对自己买账的人来任职。

  赫德在正史中的功绩并非本书的主题,只是略略勾勒了一下。本书着力描绘的是赫德在私生活中的形象,尤其是与情欲有关的隐秘。在作者的笔下,赫德被描写成一个在欲望与道德之间挣扎的典型的十九世纪心理小説中的主人公。

  他年轻时一度放荡形骸,之后内心又充满自责与痛悔。远赴中国之后,孤悬海外、极其孤独,而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对财产的要求又不是职业起步期微薄的薪水能够负担的,在这种性苦闷之下,赫德追随时代的风气,在中国花钱包了个二奶——

凭我的薪水,我是娶不起英国妻子的:英国妻子到这里来也是个大“麻烦”——较弱、多病,需要时刻关照,还得有医疗服务,雇各种婢仆……而此地就有一些中国女孩,长相标致:花50-100元就能买下来,完全归你所有,没有花2-3元就可以养活了[他雇个出事还得付4元呢]……

  这个叫阿瑶的女子和赫德一起生活了好几年,生下好几个私生子。到后来,赫德也对她产生了感情,分手时给了一大笔分手费,而且提及阿瑶时总是充满了温情和赞赏。这一段不伦的殖民主义恋情写得还颇有几分动人,让人遐想。

  后来,赫德回英国找了个淑女老婆,与阿瑶往事如烟而逝,几个私生子被秘密送往英国教养。这些私生子的故事虽经作者努力建构,但毕竟资料阙如,早已淹没在时间的浪潮里。但可以想见的是,这几个长着不同程度的中国脸的混血儿,在那个保守自傲的英国里,想必不会有多么幸福快乐的一生。

  赫德这个人虽然很有实干才能,但内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日记写得不乏风趣和文采,不像某些名人日记里只有味同嚼蜡的流水账,而是充满着各种丰富的情绪:“欲望与良知的搏斗”,对自己作过的孽的忏悔,性苦闷的自述,孤独的抱怨,等等,读起来颇有意思。比如——

从我走上正轨到现在已经半年了:内心经历了无数挣扎,但在表面上并未作出会让我产生畏惧的苟且之举。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我曾经非常快活……但这种快活时光必然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每每让我经历一番心灵搏斗与挣扎……我很孤独,多么希望有个妻子呀……

  孤独似乎是赫德命中注定的基调,他正式娶妻生子后没过多少年,为了子女教育又把老婆孩子送回英国。于是很多年间,与家人只是偶尔团聚,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人独处异国他乡,形影相吊。为了纾解情绪,赫德发展了不少爱好,比如小提琴演奏,日记中留下了他勤奋练习的许多记录,让人不禁顿生好感。在这种孤独的状态下,赫德与周围的不少夫人、小姐发生了许多友谊,比如与作者的姨妈凯特之间(前者是后者的教父)的某些举动看起来不免有些亲密。在一封信中,提到凯特赠送给赫德一绺秀发——

我还要记住感谢你送我的一绺头发:眼睛流连于这些色彩,指尖触摸那丝般柔顺,多么让人心生愉悦之情啊!

  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看来或许有些暧昧,但在彼时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淑女间,或许也是社交礼俗允许范围内的风雅。再考虑到两人的年龄差——赫德与凯特的祖母是同辈人,我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中怕不大会有什么情欲的成分。

  与赫德的故事平行的是卡拉尔家族三代女性的故事。其中第一代、作者的外曾祖母艾玛的故事比较吸引人。艾玛出生于英国德文郡,出身低微,其第一任丈夫又是非婚生子,在英国社会里地位可疑。艾玛23岁守寡,很快嫁给第二任丈夫,并随此人来到中国广州。她丈夫是在中国从事贸易的英国商人,穷困潦倒,居住在黄埔码头的海上船屋里。当时正赶上中国的地方“叛匪”作乱,他们一家也险些遇难——

我们的船屋中了37发炮弹,其中一发六磅炮弹呼啸而过,只差两英寸就射中我妻子脑袋,离我小儿子也只差毫厘。

  虽然没有死于战乱,但不幸的是,这第二任老公不久后又意外去世。比较诡异的是:第一任和第二任老公都死得蹊跷,死亡证明上都没有注明死因。这不仅让人浮想联翩。而两年后,艾玛再嫁,嫁给治安官桑普森,后者恰恰是给她的亡夫办理死亡报告的人,这更加令人细思极恐。不过在这件事上,作者显然不想揪住自己曾外祖母的“黑寡妇”特性大做文章。

  照旧中国的观念,艾玛这种“克夫”的女人,和祥林嫂一样,是要注定孤苦一生的,即便是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估计也会引得世人侧目。不过她的运气在于,作为身在中国的英国侨民,她恰好处于两个传统社会之外,赢得了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所独享的那种自由。所以她不但没有沦落到捐门槛的悲惨下场,还繁衍出一个多子多福的家族。

  艾玛的女儿和孙女辈虽然在书中所占篇幅更多,但她们的故事相比之下其实要乏味一些。她们出生于中国,在中国长大,缺少了艾玛那种跨越两个文明的时空错置感和传奇性。凯特因为与赫德留下不少通信而占据了很多章节,但她的生活并不算丰富多彩——典型的侨民生活,努力在异乡过一种母国文明的生活:读英语书,跳舞、社交、打网球、赛马,在海关家属圈子里自得其乐。而且我觉得凯特这个人似乎在精神上并不是太丰富敏感,没有赫德那样波涛汹涌的内心生活:当许多同胞死于庚子之乱时,时在烟台的她还沉迷于日常的各种娱乐之中;当她的父亲去世、姐妹夭折时,她似乎也没有表现出多少哀痛。

  真正让我觉得有趣的还是从她们的文字中偶尔透露出的当时中国普通社会中情形,比如凯特讲述她在中国学校里的生活——

清晨,刚过六点,我们的中国保姆,阿嬷,就会站在我的床边,用轻柔的声音唤醒我,“洗澡水好啦,四姑娘”。旁边就是我们姐妹共用的浴室,一个涂着绿色彩釉、布丁形状的陶制浴缸正冒着氤氲的热气。浴缸底部有个软木塞,我们洗完澡后,会有专门负责浴室的仆人把水放光。这些仆人先是用扁担挑着长长的热水壶,把浴缸灌满热水。

  这田园诗一般的美好生活当然是建立在万恶的殖民主义之上的,所以当凯特的父亲去世,全家回到大不列颠之后,这种美好的特权生活也就成了明日黄花。在母国的生活让凯特反而很不适应——

还有一种景象我觉得特别奇特,那就是这里的白人穷人。在中国,所有白人不管多么弱小,都会被另眼相看,高人一等,而这里到处是白人穷人,……所有的景象,所有的环境,都不一样了,再也没有苦力供你使唤,替你肩挑背扛。

  在凯特身上,作者努力试图勾画在殖民地的独特环境里,一个英国侨民家庭中的女性自我成长。在材料的限制下,这个故事讲得差强人意。其实我倒觉得:这段史事提供了一个蛮有意思的史诗背景和人设框架,倘若以其为基础来写一部虚构的小说,用想象力来补全事实的空缺的话,或许最终的产品会比现在这部非虚构著作要成功得多。

  我几乎能脑补出一部类似《情人》或《走出非洲》那样的小说,在其中,有绝代的容颜和缠绵悱恻的爱情。这样的小说必定会被改编成电影,我甚至仿佛看到了这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在广州黄埔港外的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弹嗖嗖地飞来飞去,镜头转向一艘破烂的中国小船,窗户打开,米歇尔·道克瑞那张漂亮的脸庞惊鸿一现,露出恐惧的神情。镜头突然快速后拉,从特写变成近景、远景、全景,在一处高楼或城墙上,赫德背朝观众,手持单筒望远镜正在眺望。一个苍老的男声旁白: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艾玛·桑普森……

  这时宏大的管弦乐响起,一场从未发生的中国近代史版“乱世佳人”就此拉开帷幕。

  《中国岁月》读后感(八):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的作者玛丽 蒂芬所在的卡拉尔家族三代女性与鹭宾 赫德爵士相遇于19世纪末风雨飘摇的中国,碰撞出跨越三代人的至深友谊。作者依据家族保存的与鹭宾 赫德爵士的信件,向读者展现了鹭宾 赫德爵士人性化的一面。抛却历史人物的强大光环,回到家中,朋友之间,哪怕是声名显赫的鹭宾 赫德爵士也回归为一个普通之人,会有各种生活之烦恼,亦会犯错。

  鹭宾 赫德爵士担任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掌大清帝国海关长达40年之久。大清帝国的海关却由一位外籍人士执掌,放于今日恐怕难以想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被迫打开紧闭的国门,1854年7月中国第一个“洋关”江海税务委员会成立,1858年《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后,税务监督制度演变为外籍税务司制度。1861年,中国海关由总理衙门管理,1864年,《通商各口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颁布,雇佣洋员工作的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最终形成。

  我国学者研究中国近代海关史这一特殊的外籍雇员群体,大多运用阶级分析法,从“侵略”、“殖民”的视野去评判其历史活动。中国近代海关也和整个国家命运一样,度过了任人摆布的洋员统治的时代,充当了维护列强利益的国际工具。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能看到这些海关聘用的洋员工作能力突出,他们参与了近代中国海关、邮政、教育等等的建立,更是在衰朽的旧帝国制度中创造出唯一廉洁不贪腐的高效衙门。这些海关洋员,受雇于中国,国籍却是他国,这种特殊的天然的矛盾是一种被动开放形势下的无奈之举,也造就了这些雇员的两难境地。

  执掌大清帝国海关40年之久的赫德无疑是风暴的中心,《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并非一般的人物传记,并没有罗列赫德的功绩,展现他如何的睿智,怎样处理海关事务。而是,另辟蹊径,通过作者的曾祖母艾玛 桑普森,姑祖母艾玛 卡拉尔,以及姨妈凯特 卡拉尔与赫德之间通信,展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更是勾勒出了生活在中国的海关洋员们的生活状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的顶点,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女性往往困于家庭,操持家务,男性则忙于生计在外打拼。赫德与卡拉尔家族的三代人生活在侨居中国,赫德爵士见证了卡拉尔家族的三代女性的生活变迁,人生履历,他们的烦恼与快乐都会与这位慈祥的长者分享。赫德爵士也在卡拉尔家族的信件中体味了久违的亲情,排解妻儿不在身边的孤独感。

  阅读书中摘取的信件的时候,读者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那些真挚的语丝真挚隽永。多年之后,翻阅亦能从细微之处还原当时之人的所思所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能留存于世这些信件,真是幸事一件。

  《中国岁月》读后感(九):执掌中国海关的外国人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是英国作家玛丽•蒂芬的一部人物传记。这是一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本书的封面一个外国人端端正正的站在一些植物的前面。这个人身穿正装,头带礼帽,连毛胡须刻意留的很长,这样一个眼神炯炯的人,一看就是一个所谓的英国绅士。这个绅士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赫德爵士,他曾经在中国执掌海关达几十年之久,本书是由带宁和潘一宁共同编译的,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一经上市就引起广泛关注。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玛丽•蒂芬,作者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后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工作是评估非洲和中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社会与经济因素,由于作者的认真研究和评估,最终出版两部专业著作,在其领域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其后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专门考察了肯尼亚马查科斯地区的社会变迁问题,由于工作出色,获得较高的好评,因此而广为人知。作者退休之后开始考证家族史,通过大量的调查考究,终于完成了本书,基本还原了赫德爵士执掌着中国大清帝国海关时代的原貌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母亲家族三代女性与一位来自爱尔兰阿尔斯特出类拔萃的男人千丝万缕的交情,并因此引出的一系列故事,故事的内容非常精彩,引人入胜。,多年前作者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的机缘巧合成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爵士的挚友。在长达几十年的交往过程中,书写了大量书信,这些都成为本书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本书还有家族的日记等材料作为补充。作者就是在退休之后开始着手考证家族历史,通过各种资料了解了赫德爵士与家族这些女性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故事。

  作者具有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她用细腻的笔触从女性的视角描述赫德复杂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些包含神情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赫德爵士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精神世界。作者写作的内容丰富,资料真实,文笔功力深厚,和大量的史实考证,最终她生动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赫德爵士。这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国家的社会人事共同组成的在华外国人团体,这些人都是各个国家的上流人士,他 们在自己国家和中国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这本书间接的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历史,对于研究我国近代历史,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赫德爵士执掌着中国大清帝国海关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他的工作和生活都与海关密切相连,更加真实的见证了沿海通商口岸的变迁和面貌。这些资料对于研究通商贸易往来非常重要。

  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签定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就以英国为首,他们占领了中国的领土,还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的领土上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掌控着中国的重要关口,这样就使得赫德爵士这样的人可以长时间执掌着中国海关,并且可以为所欲为,英国还占领香港,直到上世纪末才归还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是一本记录外国人在中国掌权时候发生的一些情感纠葛,通过这些真实的书信和日记等资料,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间接的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历史现状,对于我们掌握那段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喜欢这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