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家读后感10篇

2022-05-17 02:06: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家读后感10篇

  《老家》是一本由刘汀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家》读后感(一):从此家乡再无春秋

  当我们踏上求学之路之时,从此家乡再无春秋。想起老家,记忆似乎有点模糊,但仿佛又带点清晰,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流逝,风沙的岁月老家也在变化,它不是记忆中的老家,它散发出的熟悉感,还是老家。想想我也有段时间没有打电话回家了,或许男生便是如此,或许是对老家还有熟悉的记忆,不似那些在外漂泊十多年的70、80后,记忆已被岁月风干。

  这是个四处漂泊、追求人生的一个时代,与古时候的观念不同,我们会四处闯荡,找寻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散发我们的光亮。但事实是残酷的,社会是残酷的,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当踏上社会,走进染缸,见到了千紫万红的的人性颜色,见到了强者比弱者还努力,走出学院意气风发的骄傲一点点的被打压,菱角一点一点的被磨平,最后剩下一颗安定恐惧家乡的心。成就重要吗?可以说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对你而言很重要,但是对家乡靠在门沿边上的老父老母来说,并不重要。这点大家都清楚,唯独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们清楚唯有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或许只有在婚后才清楚吧。

  我们为什么在外面漂泊打拼?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在外面打拼,会累;在老家,会死。”死去的是我们还未热血就已冰凉的心。在老家我们什么也不用愁,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带有规律又是循环的一生。一眼望到头,只有想,没有梦的一生。我们可以当咸鱼,但不想当刀俎上的鱼。人,只有一个一生,如果不去把握、不去拼一把,在老时,绝对会老泪横流的后悔。

  透过刘汀说的一个个故事,我看到了现实的无奈,妥协、看到了老家的人,想到了老家的事。没有华丽的语言,简简单单的文字却带有一股让人感动的流泪的魔力。亲情比爱情更容易触碰到我们心底的柔软处,关于亲人、关于故乡、关于离乡。有教师父亲,沉默承担生活重量;有四叔,最后屈服在命运之下;有作者昙花一现的爱情。这些我想在每个人的童年与老家都上演过。我们比上一辈人幸运,有反抗命运的可能、有抓住人生的机会,也许最后会重归平凡。但,抗争过,输了,那么就绝不后悔。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遗憾,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减少人生中的遗憾。自己选的路,倘若不能笑着走,那么哭着也要爬下去。

  《老家》读后感(二):老家是一个随处可以捡起忧伤,又任它忧伤的地方

  “忧伤”其实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词,忧伤的村庄,可能只是因为季节。春天一来,不,最好过去春天,春天里,那有着毛茸茸的花朵的村庄,有一种自带死亡气质的混沌。夏天一到,人们就走出来了,春种之后的消夏,可能是农人最闲适而无忧的一个时节。然而,立春刚至,夏季尚远,冬天的余悲,还没褪尽。

  我对生活有幻象,以为家人要中意于我,朋友们要理解我,不以要求他人那样一般的或者成功的路径来要求我。于是呢,便一无是处。

  我也想挤开自己,去看看村子里那些尚未没落的淳朴,大河之上的一些好景致。挨着大河的公路,在拓宽,砍掉了村民数十年来辛辛苦苦种的大树。

  一个中年男人叼着烟,在追三个骑电动自行车的男人,其中一个是我的大伯。那个男人像矮风中乱嚎的猪,在后面狂追,但依然没有追上。我帮他喊我大伯,可是距离太远,三人行已然越来越远。后来那中年男人拐道,走到我面前,托我捎话。

  大伯不在家,他骑行到家,就直接去了学校,给孙子开家长会。我又去敲另一个队长的家门,先是狗叫,对于陌生人十分警惕。开了门,我告诉这一位辈分很高的中年人:修路的人,让我告诉您,有的村民不让修路,让去调解一下。

  矛盾。但没有人会流落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样的情绪中来,也很少有人去阻止对于原生态的破坏。村民的大多数矛盾都是鸡毛蒜皮,分配不均。

  因为有这一条大河,我常把自己想成河姆渡人。小时候玩泥巴,在河里游水,依靠着一个黄土、黄色水质的背景,原始生活并不荒蛮,只是粗糙。只有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才会导致荒蛮或许我不该想这么大的事情,不该想一条河流。

  我的二爷爷骑着他的小三轮,又溜了一圈。他现在耳背,隔得远,听不到人说话,所以见了面,我喊他,他就笑。祖父还在的时候,经常在清晨,二爷爷跟祖父就一起坐在二爷爷那开放的小院的石磙上,那是祖父做早炊的间隙,是夏天,蓝色牵牛花开在棉花柴黝黑的柴杆上,第一滴露水,从薄薄的花瓣上挣脱下来。

  父亲在用玉米皮烧水,那种从集市上买来的超大水壶,可以灌满三个普通家用水壶。我让他使用电壶时,他说:有柴不烧啊。我觉得水有烟火味儿,他说他喜欢这种甘苦。我觉得父亲也老了。喜欢味道。他年轻的时候,管理我学习,可是一个暴君,扔我的作业本,当着所有人,说我唱歌跑调,使我觉得羞辱。现在他在变得睿智洒脱,而我却觉得自己在风烛残年。

  母亲说:谁大年底下死了,他媳妇死了还没有100天。百日里,一对老夫妻相继去世。哀乐,一早上我就听到哀乐。我觉得很好听,有去世的人的脚步声在乐声中:我走了,我走了。幸好不是哀乐要奏上一天,否则我会觉得这个死去的人,很有神经病啊,说了一整天“我走了,我走了”,到底走不走!

  一个脸色黝黑的小伙子沿着土黄的路灯,走到我堂哥的门口,拿走我的通讯方式,问我:你着不着急啊,我要娶人呐。我说:不——着——急——啊。他说:拜——拜——了。自你走后,我就开始哭,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这是饮食男女的悲哀,我并不常常在这里面的。

  是为刘汀新书《老家》的一方评注。他的书写,更加真实,贴近真正的人与乡土。不似我这般儿戏。

  《老家》读后感(三):我的老家

  一本《老家》勾起了许多人的乡愁,苏童、梁宏、张清华等多位作家都对此书表达了赞赏之意,在这其中张清华做的序可谓将《老家》深刻的评析了一番,遣词表意立论言情,张清华已经将老家的写作手法与感情表达做了详细了书写,如此一来留给后来人可加评议的地方也就实在不多了。好在人人都有老家,而且这番对老家的回忆也正是在阅读本书时常常出现的,一本不厚的书却读了许久,只因为翻开一页读上几段思绪便飞到了过去,如此这般,一场阅读下来到似是也回了老家一般,那些潜藏在记忆深处的人物景致重又回到心头。

  翻腾起来的回忆还未平息,趁着刘汀的《老家》正火,也略说说我的老家吧。与刘汀同为80后,可是年纪似乎比他要小上许多,家乡虽说都在北方,但似乎河北与内蒙还是有许多不同,年纪和地缘,加上各自的身世命运,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老家。但是那大山里的农村,那种贫困与安然,奋斗与懈怠却总带给人共有的感觉。

  我要说的老家是姥姥家,虽然姥姥去世太早我都未曾蒙面,但在小的时候,甚至是现在喊的依然是回姥姥家。其实回的是大舅家。说起舅舅来在血缘上应该是很亲近的,但是我的大舅似乎对我们这些孩子都并不很热络,甚至还不如大舅妈。大舅瘦瘦小小,也不爱讲话,与我们这些孩子更是没什么可说的。大舅家有几亩田,还养了几十只或者更多的羊,不过后来国家要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于是田没了,羊也不让养了。我从来没想过大舅家是靠什么去挣钱的,只知道每到春天有杏子的时候,大舅妈就会去山里采杏,带回来几个比自己还要高的麻袋,还要把杏子晒干,然后才能买杏核,但似乎杏核在那会也并不是很值钱。夏天到了,可以去山里刨药,早出晚归,带点干粮就是一天,不过药材在山脚下药材贩子的手里似乎也并不贵,至少在如今看了,一斤药材几块钱,与那在山里一天所跑的路程比实在少的可怜。将近秋天,可以摘榛子,榛子如今价格蛮不错,不过在我小的时候,山货都不怎么能买的上价,如今东西贵了,却也少了,总之靠山吃山,似乎也不会饿到一家老小。

  我在上初中以前,大概每个假期都是在大舅家渡过的,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每天疯跑玩乐,一直到要开学了才被提溜回家,然后在老妈的监督下补作业。如今再回去,舅妈、三姥或者其他的亲戚常常问,“啥时候回来的,昨天回来的,住两天再走吧,不住了回去还有事呢。”这样的对话与刘汀在书所写大差不差,看到刘汀的描写,真的很难不想起自己的老家。

  刘汀写了他的一个舅爷打了一辈子光棍,不知怎的那么巧,我的二姥爷也是如此。不过二姥爷可不像刘汀的舅爷那样孤苦,但二姥爷为什么打了光棍我却一点也不知道,小时候竟也没有过好奇,从来没有去问一问,如今二姥爷已经去世多年,回想曾经二姥爷的面容都已经模糊不见。

  看到刘汀写他的几个表兄弟,我也就说说我的几个兄弟姐妹吧。小时候回家总是跟在大舅家的哥哥身后,他是个孩子王,带领我们一众小孩上山下河,不过我是个怂的,上山上到一半上不去也下不来,唯哭而已,过河也不敢,让哥哥伸手拉我,结果到最后我缩了,给他闪到了河里,于是一众小伙伴将我抛下,气鼓鼓的去晒衣服了。现在想起来都是欢乐,当时打架拌嘴,也真是热闹的了不得。

  小学热闹也就罢了,上了初中似乎就该收心了,我收了心,不过这些哥哥姐姐似乎没法做到。总之他们没有一个学习好的,而且还有一个通病,每每跳着脚的要和同学转去某某学校,然后不几天,同学要回家,于是他们也跳着脚的要回家。如今我常调侃我老妈,说她没带好头,我妈那会上高中就是因为同乡要回家便也从教学质量更好的但也离家更远的学校转了回去,于是不出所料高考落榜了。此后我妈的这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好似都学这个套路,当年我哥说转学回去的时候可是给我二舅和我爸气个好歹。但是在后来的后来,我问过我哥,为啥一开始非要转学后来又不坚持。他说在家门口上学那会,交点学费大舅妈就磨叨还摔摔打打的,等到转学过来之后,给的生活费也不多,秋裤破了洞也没新的,同学欺生加笑贫,也就不愿意在受这个气了。听了这些,我只能虚浮的说上几句,至少我从没想过事实会是这样,就如何不食肉糜的蠢货一样,我那个时候也只是以为他不能坚持罢了。幸而如今哥哥学了理发的手艺,自家开了店,日子过得倒也很是不错。三姥爷家大舅家的儿子是我的弟弟,等到他该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经济已经宽裕了很多,大舅放话,只要你想念书,砸锅卖铁也供你,当然以他家的实力远用不着砸锅卖铁,然而他宁愿在家放羊干农活也不肯去远一点的镇子里上学,最后混一个毕业证,18岁当了兵,在新疆那边很偏僻的岗哨上,据说很辛苦,不知他如今会不会觉得后悔呢。

  想把看书时勾起的那些回忆尽数写出,估计都写尽了,也快成本小说了。那么也就这样草草搁笔吧。好的文字总能感染到他人,就如这本《老家》,不知你们读了它又会想起了什么。

  《老家》读后感(四):当我们谈论“老家”是,我们谈些什么

  从我的18岁开始,每一年年过离家,和每一年的归家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期”。上大学的时候还曾经跟人谈起这种“震荡”,但是现在越越来越少说起,那种“震荡”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了。

  第一次离开几个月回家过十一,突然发现家乡的街道变得那么窄,建筑灰突突的,而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后来我才知道这一次次的“震荡”的根源在哪里——关于家乡和外面的世界,关于人生和自我的追求,我和家乡的人有了根本的认知不同。最后,那种“震荡”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激烈地碰撞。家乡成为了一个想回去又不敢回去,不回去又不可以不回,回去了又总是会后悔的地方。

  没错,正如刘汀所言:他们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读书,才让我知道了自己要过哪种生活。老家的亲人选择供孩子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光宗耀祖”。在内蒙古甚至很多并不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小城直至农村,人们对读书的认知就是“有面子,是上过学的人”,而读书的最终指向就是“考公务员,找个正式工作,做官,以后我们沾你的光”。就像《老家》里所有的叔叔大爷。

  然而,最终谁也并不能满足谁的期许。曾经共同成长,吃在一处,住在一处,终于也渐行渐远。在“老家”大多数人看来,我们这样一去不回头,在大城市里挤公交、换地铁,为一个房子疲于奔命的“挤破脑袋成为大城市人”的孩子,是某种程度的“叛徒”,因为大家既没有“沾上光”,甚至连“光宗耀祖”的福利都没有享受到,因为我们,在不属于我们“生于斯”的城市里,活得也没那么光鲜,要啥得啥,能帮上亲戚什么忙。

  总有一天,你的“震荡”会过去,那一天,你发现你丢失了故乡,故乡已经成为一种理念,你再也回不去了,你再也找不到了。

  正因为这样,《老家》充满了怀旧和悲伤的情绪。那些字里行间的情绪就像在拨动心弦处,它提醒着你“who are you”,那些你不去刻意看已经沉淀在潜意识的忧伤,一波又一波地翻涌上来。时光奔涌向前,不管你是想留住,还是想过去,最终还是都要失去的。

  刘汀的妈妈说,生活丰富了,人心复杂了。老一辈的人还想活在过去,可是过去早就过去,新一辈的人想要跟上这个全球化因为网络看起来好像地域无别的新时代,可是难耐,就像刘汀说的,他们心中的那块田,却什么也不长,只是干裂,磨着自己的胸膛。物质生活丰富了,即便是小县城,人们也住上了楼房,有了上下水和抽水马桶,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的头脑已经和发达城市、受教育人群走在了一起。他们依旧理解不了所谓的“追求”、“理想”这些狗屁不是的东西,为什么上了学不回来考公务员。

  也许复杂的不仅仅是“老家”,是每一个人。割裂的不是城乡的灰色地带,而是一种头脑中的黏着。

  每当我想起“老家”来,我的心里是有一种说不明白道不清楚的感觉的。我的老家离作者刘汀的家乡不远,虽然我未曾经历过那样粗粝的农村生活,可是他说得我全部都懂得,因为本质上,那种感知,是相通的。

  故乡消失了,可是老家永远都是在的。我们的根在那里,就算震荡、疼痛,依然还是没有停止思念,没有停止反刍和思索。或许,正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人,精神图腾的“老家”才会永远存在。

  《老家》读后感(五):《老家》:回望来时路,“寂寞众乡亲”

  文/吴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传统中国定义为一个乡土社会。而在文学领域,中国文坛上活跃的“50后”、“70后”作家,比如莫言、贾平凹、、迟子建、徐则臣,大多有着丰富的乡土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否写好乡土经验,成为一个作家成就的衡量标准。乡土作为一种文学书写的对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大放异彩,从鲁迅到沈从文,到汪曾祺,再到陆文夫,都有不俗的作品传世。

  不过,随着都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土或者农村,似乎日益呈现出一片破败、颓圮的景象,文科博士悲哀而又无奈的返乡日记不经意间走红,也暗中附和了这一声音。人们不禁要问:乡土中国,到底发生什么了?当然,首先要特别说明一点,乡土不同于农村,前者是人类学的概念,后者是社会学的概念,与“城市”或“城镇”相对立;而“乡土文学”,也不同于农村题材的文学,比如“十七年文学”中的《红旗谱》。

  《老家》,作家刘汀著,一本书写老家“人物”和“风物”的散文集。在本书的“跋”中,刘汀写道,“当我们谈论故乡的时候,那么虚伪又如此真诚,所有的痛苦是实在的,所有的幻想都来自身体内部,这些矛盾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存在着,纠缠着。”但他又强调,我们无须把这些情感和态度“表述成一种所谓的乡愁”,因为,他能够谈论的,只是自己的老家的人物和风物。换句话说,在本书中,刘汀并没有试图将个人情感抽象凝固为一种普遍经验,而仅为就事“写”事,讲述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北方农村中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刘汀的老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山区,自东北而来的祖上迁居于此,世世代代都住在那里,以半农半牧的方式维持基本生存。他们始终与自然的恶劣天气、不稳定的气候条件作斗争,以个人品行、基层伦理和风俗习惯处理大小事务。他们当中,既有作者刘汀熟悉的家人亲戚(如清贫一生、作为小知识分子的父亲,寡言少语、关爱子女的母亲,自尊敏感、脾气执拗的四叔,“头脑灵活,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三叔,孤苦一生、寂寞悲凉的舅爷,行为轻佻、不够稳重的堂妹珍珍,“守财奴”三姑),又有同住一院“交往不多”的邻居(如孙义一家)。严酷的环境中,他们演绎着各自的悲喜。其人生经历,或令人唏嘘感叹,或让人无奈伤感。

  不过,若以为刘汀的老家人的生活、他自己的老家记忆中只有悲伤,那便是大大的误会了。老家不乏晚景凄凉的人物,但生活其中的刘汀,还是发现或铭记了老家生活中的欢欣一面:“童年”,“一部饥饿和馋嘴的历史”;永远忘不掉的“牛奶煮面条”的滋味;偷印食堂饭票,只为能够吃饱;热闹异常的春节。当然,有时亦少不了惊悚恐怖的故事:可怕的“马虎”、“白魔黑魔”以及“鬼打墙”。另外,还少不了听人唱大戏、看电影以及马戏团带来的乐趣。

  刘汀的老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诸多改变。改变之一是个体人生道路选择的增多。以前的老家,人们从事的职业身份多半是专业工匠、赶大车的(用现在的话说即从事物流行业)、猎户、屠户、半农半牧的农民以及乡村教师,而现在,伴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高考制度的完善、商业浪潮向基层的延及,更多行业向原本颇为单调的人生敞开,但同时,生活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多。作者有幸不断深造,走出了农村,进入了城市,但老家也有不少人,早早便已辍学,失去了拓展生命宽度的机会,在人世中彷徨挣扎。

  回望来时路,“寂寞众相亲”。也许,直到写毕的那一刻,作者才能真正理解老家的各色人物,理解他们的欢欣与忧愁,理解他们的希望与失望,理解他们的乐观与无奈。毕竟,于写作者而言,站在人物的立场考虑问题格外重要。童年时期的经历受限,对人物的理解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而长大之后真正进入生活,才知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崇高与卑微,感伤与无奈。整体而言,“上部·人物”带有小说笔法的痕迹,书写的人物形象立体饱满,“下部·风物”则有淡淡的抒情味道。

  也许,离开老家之后,便无所谓回乡了。老家是一个出发的地方,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难以割舍也难以忘怀,而当下,往往不尽如人意。书写老家的过去种种,也是为了理解当下,理解自己、理解熟悉的“他们”,何以走到今天。确实,没有人能够洞察中国农村的全貌,但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还是刘汀的散文集《老家》,可能都不足以为我们绘制中国农村的大致样貌,但某种程度上,它们似乎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农村,或缩小范围到自己称为“老家”的那个特定地方的起点。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老家》读后感(六):理解老家,就是理解自己

  刘汀的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写老家的人物,下部写老家的风物,两个部分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读人物部分,每个人物散发出来的乡土厚重感沉沉地压着情绪。父亲,作为一个乡村小学老师,苦苦等待着转正;舅爷,一生孤独,大年初一,那个破屋子里一坨冻僵的黑面团和冻着冰碴的碎酸菜的画面,在我读完后依然闪现在脑中;四叔,爱折腾,早年四处求生存,最后也被拴在这土地上;小姑,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以及她沉默的抗争……

  农村人就这么在土地上挣扎,靠着祖辈留下来的经验过活。生活的目标就是挣那么一口吃食,把孩子供养大,一代一代这么接续下去。农村自有一套生存法则,且难以动摇。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由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其实是很固化的,会生成一种粘稠的秩序,人们的语言,行为方式,观念,都遵循着这种秩序。

  书中有一句话,“我记得的这些他活着的事,使我知道,村人们的日子并不只有一种缺吃少喝的苦,也还有别的,他们辛苦地种着土地,可心里的那块田,却什么也不长,只是干裂,粗粝,磨他们自己的胸膛。”

  农村人的心很小,稍微一点东西就能填满。或许,他们的心始终是被蒙着的,可启蒙又有什么用,我们这些被启蒙了的不也在自己的路上挣扎着。何况,启蒙是痛苦的,知道的越多,或许选择会越多,但也会带来更多的困惑。

  简单地活着吧,简单是一种奢侈,简单属于他们。

  读到乡间风物时,略感轻松,一个接一个的小短篇隐现出一种朴素的趣意,显出刘汀幽默的一面。

  我老家虽然在山西,但读到第二篇风物,竟发现有很多风俗与老家有着重合的部分,譬如作者写乡村的鬼怪故事,秋天收完庄稼在场院里收打粮食,纳底布鞋,看戏……虽细节不同,但这些事我小时候都经历过的,忽而又被勾动了记忆。然而斗转星移,二十多年过去,乡村发生了巨变,可我的记忆还完好地藏在脑海深处。

  农村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哪家的孩子考上大学,都可以作为家族里好几年的谈资。考上了大学,就可以从农村那个凝固的网中抽离,外出求学的孩子就这么背负着农村的烙印奔向城市。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会对农村的那种生活方式产生一种怀疑,甚至会与它保持距离,会不理解它。可总要这样的,总要从农村里跳出来,在其他地方生活过一遍,再回头看它,才能慢慢理解它,慢慢摸索出一根连接自身和农村老家的链条。

  作者是幸运的,他能用准确而细致的语言表达自己,能描述自己的痛苦、不舍、留恋、无奈,种种情绪。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他们无法表达和解释自己,甚至没有表达的欲望,只能和农村一起变老,他们从农村里出生,最后变成黄土下的尘埃,复归于农村。

  或许我也会随着作者的脚步,把那些隐藏的记忆记录下来,这不仅是理解老家的过程,更是通过老家理解自己的过程。

  《老家》读后感(七):回不去的故乡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是沉甸甸的。在外面也漂泊了近十年,我也会常常想到曾经成长的地方,想到那些记挂在心上的人们。即使是我现在已经在他方成家立业,血脉中流淌的血液永远也有着挥散不去故乡味道。我很羡慕刘汀,至少他能把对故乡那一份凝重的情怀用笔写下来,而我只能将那些珍贵的回忆在脑海里重新播放一遍!“当我谈论故乡的时候,我是在说老家”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几乎要流下泪来,脑中的回忆又一次的将我挞伐。故乡,我还能回的去么?已经在遥远的东北结婚成家,思念家乡的时候就会给父母亲打个视频电话或者发个微信,聊一聊家乡的变化,回乡探亲的时候凭着记忆去按图索骥的寻找那些熟悉的地方时,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是大厦。故乡已然不是我离开时候的故乡了!

  你有故乡么?如果你问在各个城市打工的人,很多人都会说“有”。故乡是什么?词典里的解释是“家乡,出生的地方。”然而在这里刘汀给了“故乡”二字下了另一个定义:“我清楚的知道,故乡是一个悖论,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而言,它并不存在,一旦他在某个人的心里变成了存在,也就是这个人失去它的时候”。虽然不愿意承认我们失去了故乡,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漂泊在外的人而言,我们确确实实失去了它!为什么不留在老家呢?刘汀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外面打拼,会累;在老家,会死”“在老家,如今的生活不用挨饿,也几乎不欠债了,可是大多数人任然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光亮,除了一部分人通过读书改变了人生轨迹之外,乡村的很大部分人都陷入了一种随波逐流的惯性,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消极放纵。”请刘汀原谅,用你自己写的话来写你的书评,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离开故乡的话了。还记得上学时老师说过的那个放羊孩子的故事,“你为啥放羊”,“赚钱”,“赚了钱干啥”,“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羊”!如此往复,就像是一个怪圈,故乡大部分人深深陷入其中!

  老家总是有很多的人,老家总是有很多的故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是在重播一遍自己的青少年时代。80后的青春记忆总是类似,满山遍野的苞米,经常没有信号的收音机,熊猫牌黑白电视,马车驴车,抢过的农忙,长辈们撒过的酒疯和对自己的疼爱,还有那打过的一场场“架”。不同的或许是刘汀吃着小米干饭而我是吃着苞米碴子饭长大。

  书里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偶尔也有心思活泛的人搞点其他的生财之道,但大部人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朴实无华的日子。我们的祖辈,父辈就是靠着这种淳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直到我们这些“漏网之鱼”跳出渔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一年又一年,我们就是像过冬的燕子,在老家和工作地之间飞来飞去,在外面的时候经常的叨咕老家多么多么好,可是当你回到家的时候,你呆不了几天又会想起工作地来。这或许是漂泊在外的人才会懂得的失落吧!

  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老家》读后感(八):作者回忆“老家”,是在怀念什么?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走出闭塞落后的农村,走向城市。曾经的农村景象在渐渐改变。在历史的狂潮中,农村人的命运该何去何从?《老家》正成书于这样的大背景下。 一个从内蒙赤峰走出来的文学青年,他印象中的北方农村将是如何?在生他养他的“老家”,又有哪些让他念念不忘的人与物?这些人与物又给了作者怎样的一番感受? 这些问题,在《老家》一书中,我们终将有自己的答案。 《老家》是以“我”的视角回忆“老家”的人与物的散文集。全书共17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人物卷,下部为风物卷。在作者刘汀笔下,“老家”已不仅仅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记忆中的“过去式”,更是一个历史落差比对的“现在式”。对于那段故乡往事,那个爱过痛过的“老家”,他不仅仅留之于文字,更存之于心,藏之于灵魂深处。 读《老家》,我首先为之感动的是“老家”的人物。父亲作为一个民办教师,多年挣扎在“转正”的路程上。他没有如“我”“老家人”的期望那样成为乡村权力中心,也没有能够坚持跟着村民们继续做建筑队,而是选择了终生留在讲台。作者在写父亲时,没有刻意的虚饰,保留着一个北方乡村汉子应有的朴实本色。父亲也是人,有他自己的固有弱点,有他无法言说的苦痛,有他作为底层的生存者的全部真实。读罢《父亲》一节,父亲的形象让我难以忘怀,似在眼前。 “老家”人物画卷中让人难忘的还有很多,羊倌舅爷犹让我不得不说,因为在我看来,他几乎是这一“老家”画卷中最为悲苦的了。《舅爷》一节中,第一句便是“到死为止,舅爷都只是个光棍儿”,就已让我的心微微一颤。少年时代舅爷作为祖母的“陪嫁”,随自己的姐姐从远方外地来到“我”的“老家”,从此一生未娶。贯穿舅爷一生的,便是无法言说而又不可逃脱的孤独。“我越来越感到,他所面对的那些孤独,那些空落落,多多少少也是我们终将要面对的”,作者在节末的话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老家”的人,父亲和舅爷只是其中的代表。少时有大志最终却困守在“老家”、每日于黑暗矿洞与飞扬的粉尘中讨生活的四叔,擅长以特殊手段发点儿小财的、命也好得多的三叔,以及自小顽劣、三十多年“一直处在折腾和被人折腾”最终锒铛入狱的表弟……作者牵挂着的每一个“老家人”,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在作者笔下活动起来,重新演绎了一段段“老家”悲喜故事。 这些“老家”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命运变迁,不仅仅是作者保留的个人回忆,而是“悄然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张清华先生语)”。”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成为正在全面消失的乡村世界真实录影(张清华先生语)”。 “生活丰富了,人心复杂了”,很多年之后,当“我”再次回到“老家”时,母亲这样跟我说。 所以说,作者回忆“老家”,不仅仅是在回忆年少时光,更在怀念曾经的那份真实与善良,怀念即将消逝的传统乡村世界……

  《老家》读后感(九):唤醒沉睡在身体内的故乡

  唤醒沉睡在身体内的故乡

  人对故乡,感情上总是难以割舍的,还会恒久地萦绕在意识的深处。每一次回老家,都会有很多的记忆被激活。对老家、对亲人、对相邻的关切,不是用大词堆叠出来的。离开老久居京城的日子里,青年作家、《人民文学》编辑刘汀想起最多的是老家,是内蒙古北部山区富河屯的老家,特别是族人们耕种、拔草、收割、晾晒的场景。捧读他的《老家》,满满的记忆,满满的真情。透过他在老家“点豆子”的场景描绘,唤起了我对老家的记忆:春耕秋播之时,父亲赶着牛犁地,母亲撒麦种或者谷种,而我也像刘汀一样高一脚浅一脚地在垄沟里数着步数点上几颗豆子,或者顺着垄沟撒着化肥,一晌下来累成了狗,始知读书是最幸福的事儿。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我小时候所生活的空间、老家的人和事,是我精神世界的基础。我后来的为人处事,都是在老家学习到的。用老家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一切就会变得很简单。”正如刘汀所言,我们多是十多岁离家求学,而后飘零谋生。少小离家,回巢无期。城中不如意,最想的还是老家,做梦亦如此。老家是什么?这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原理,委实说不清楚。或许是故土难离,或许是游子最永恒的窝巢,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累了、伤心了,还是高兴了,总有老家的亲人在牵挂,在老家也总能找到倾诉的人,至少“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孙犁《老家》)。

  老家,不是别的,是心中永远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家,不论是门口的老槐树,阳还是阳光照射下斑驳的影子,抑或是懒散散步的鸡鸭鹅,都生动无比。我们这些走出来的人,无论走多远,变不了的本性,灭不掉的情感,终身潜在味蕾里,日后反复回味良多的,仍是那起初滋养我们的土地与亲人。正如刘汀所言,“只有回去,我才能看到真正具体而平凡的人,才了解人活着的本来面目该是怎样的。”夜读《老家》,刘汀的文字唤醒了沉睡在我内心深处的关于“老家”的记忆,使我再次忆起那些已被淡忘了坊间俗世,以及那些痛苦的辛酸往事,包括渐行渐远的风俗。在《老家》中,刘汀写到了父亲,写到了四叔、三叔,还有羊倌舅爷和表弟,不管是东邻西邻的老头们,还是那几个女人,老家的人和故事流淌着刘汀凝重深切的感情。

  人,总是恋旧的。“老家的人和故事包含我凝重深切的感情。”一如刘汀所言,对老家、对亲人,我们都充满感恩之心。“这是我们的命运,我们必须承受,就像我们的父辈和子孙必须承受他们的命运一样。”刘汀的《老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场景”,它们构成了“老家”的基本景观。“这些老家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命运变迁,在刘汀笔下不只是单个儿的画像,而是悄然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假如这部小书有更多文学性意义的话,我想正是在这里。一种充满颓废感、挽歌式的吟咏,成为正在全面消失的乡村世界真实录影。”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张清华所言,《老家》情真意切,触及离乡人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

  老家的人与事停留在时光里,渐成回忆的底色。翻开记忆泛黄的扉页,刘汀的《老家》掀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波澜。“为什么要这样失眠呢!烦躁,呕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吧”(萧红《失眠之夜》);月是故乡明,忘不了的老家,忘不了那老家的人。刘汀的《老家》,说的是老家的人,老家的事,老家的景,老家的情。其中,有深痛亦有微光,有对生身之地的眷恋与无奈,亦有收获希望的慰籍与暖甜,“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学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叶圣陶《藕与莼菜》),“我离开这美丽的故乡,渐行渐远;但却时而回转头来,依恋地看看那些山水,树木和人家......”(柳青《在故乡》),那感觉,真好!

  原载《马鞍山日报》《中国国门时报》《西部开发报》《阿坝日报》《淮河早报》,发表时有删节,转载致函致电商洽授权。

  《老家》读后感(十):回不去的老家

  老家,对我来讲意味着“根”。那里不仅是故乡、更是故土、还有故人和故事。看了刘汀的《老家》让我有种痛的感觉。我和刘汀一样同属80后,我们的成长历程也是极其的相似。而《老家》可以说是一部离乡人手记,我们面对曾经的共同成长,如今却分道扬镳,感伤的同时又让人充满了希望。而现在对于老家的记忆,那是我回不去的过去。

  当然每个人的老家,是独属于一个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则是有关时代的回忆。刘汀的这部《老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极其质朴和真挚的。在这本文集里有记录亲人的文字,也有有关故土上发生的故事,这是一部以写人的故事为主的散文集。刘汀文字最大的魅力对于我个人来讲是有关离乡人对故乡的那份发自心底的温柔,我们在经历现在,我们在回忆过去。当我们离家到更远的城市,去成长去发展,而我们的故土我们的老家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我们的生命里变淡。这种变淡是在骨子里的千丝万缕,我们终其一生也走不出这种感觉。就像刘汀说的“我们这些走出来的人,成了故乡的背离者,也成了故乡的怀想者。无论走多远,变不了的本性,灭不掉的情感,终身潜在味蕾里,日后反复回味最多的,仍是那最初滋养我们的土地和亲人。”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离家的火车上,看着书里的文字特别是记录老家的人物的那些笔墨真的是特别的让我感动。因为通过文字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气息,闻到他们的味道,见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或许是因为相似的经历,他的这些文字让我感到一种亲近。我写不出对老家的这种文字,而刘汀的这部作品他写出了我的乡村生活的回忆。

  一个生活在黄土地上的我,老家是我的根。而远离故土的我在慢慢的移动着自己的根,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没有根意味着我没有了老家。我喜欢书里对村小父亲的描写,他是沉默承担着生活给予的全部重量,可以说父亲是逆来顺受,也可以说父亲是不屈不挠,可他是条汉子;还有倔强的四叔,活在现实生活里有太多的无奈和艰辛,最终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羊倌舅爷的凄楚人生,生的时候是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生命沉默而孤独.....

  这本书带给我太多有关老家的回忆,生于斯,长于斯。我们这代人很多选择了逃离老家的那片故土。对于老家我们在慢慢远离,可对于老家的回忆,那种淡淡的怀念是侵在骨子里的。老家,那么近又那么远,我把根留在了土里。我那回不去的旧时光,请把老家的那份念想留下。

  我突然想起以前写的一首诗,请允许以此诗作为结尾吧....

  六月,家乡的麦子熟了

  炎炎烈日下麦穗低下了头

  我从千里之外的地方回到这片即将收割的麦田

  爹说:你要留住自己的根

  六月,家乡的麦子熟了

  风吹过那滚滚的金色麦浪

  那是离开土地农人的乡愁

  你闻到空气中乡愁的味道了吗

  燥热的黄土地上土腥气混合着成熟麦子的清香

  沉默的父亲如同培育麦子的黄土地

  寡言少语

  土地的气息土地的生命

  黄土地上有太多个这样的父亲

  六月,家乡的麦子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老家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