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3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精选10篇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是一本由沈书枝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一):我们这一代人故乡

  在读沈书枝的这本书时,不时勾起我的童年回忆。偶尔陷入了沉思,竟然想起了我早已埋在记忆深处的童年

  我和沈书枝、妹妹是同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一个转折点上。

  我们经历过每晚上停电,点着煤油灯写作业。经历过白天停水,提前在水缸里储存一周的用水量。经历过小学5块钱学费初中拿瓶瓶罐罐装饭菜学校。经历过站在书店蹭书来读。还有,小学老师带我们排队去村庄里喊口号家族亲戚们在田地里共同劳作,早晨天没亮就背起书包去学校。还有,多年之后回到农村,当年我还觉得特别广阔的小学,如今看起来很小,而且早已荒废。还有很多,不一一说起。

  80/90年代特殊。2000年之后的孩子们再也没经历过停电。他们生来就有互联网。他们从未担忧过吃饭吃肉。他们再过20年,也不会经历这种文化经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变更。

  我认为故乡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有文化、生活上的回溯感。我们这代人很“可怜”,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回溯童年的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是旧时代被抛弃的“落后”,如今杳无痕迹

  近两年我回童年的农村,每年2至3次。我和儿时的拜把兄弟们见面吃饭,已有很明显隔阂,除了喝酒之外,已经无法深入对方内心。他们是被时代抛弃在了农村,而我有幸进入了大城市

  我还去过一些北方的农村,去找偏僻地方做一些星空摄影。我发现很多农村已经基本衰落,人去村空,田地荒芜,20年前偌大的上百户人家的村庄,如今只剩个位数的留守户。他们更“可怜”,地理上的故乡都没有了。

  去台湾,专门拜访了一些眷村。他们那代人,还活着的话,也是花甲耄耋之年。童年无处可寻,原址上建起了台北101。

  所以,很多年后,上世纪80/90年代的痕迹所剩无几时,我们这代人再去哪里寻找童年?也许我太敏感了,人啊,还是往前看,拥抱新时代吧。而过去就是过去,现实意义上,和做梦、虚幻一样,不必太回忆其中。

  这本书很好,推荐有过农村童年的70/80/90后们读一读。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二):《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无寻处,惟有少年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书评|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

  初识沈书枝,是她在豆瓣征文比赛上获奖的《姐姐》,这次的书里,第一章便是收录了那篇《姐姐》。

  重温了三个姐姐的故事,在看完三姐的故事后,我还是忍不住流了好多眼泪

  这次,在她的微信订阅号里,买了签名本,带给了我不少惊喜,尤爱她送的这句“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很开心地在豆瓣上@了她,然后,她转播之后,还告诉我这是出自章良能的一首词里面的两句话,她正好看到了,很喜欢,就抄下来了。

  而她的双胞胎妹妹有鹿,这本书的插图作者,我也是刚好有幸被她做的活动抽中,会得到她手绘的帆布袋,心里高兴

  这本书里,最期待的,便是书枝写她和妹妹的双胞胎生活。

  于是,我开始读《双子》这章。

  在看书枝的小学生活,我也会想起我的小学生活。那时候,我们也是在村子里的小学念书,一到六年级都各只有一个班级。那时候,妈妈在我们的小学里教书。我六岁的时候,在一年级跟读过一学期,那时候我被称为“小龄生”,和我同样是“小龄生”的还有我的好朋友培和后来的班长明,他们两个虽然是七岁,但是是下半年生日原本也是要等一年才能念一年级的。后来,到我七岁正式上一年级的时候,原本爸妈打算让我念二年级的,但是又怕年龄小,跟不上,就还是让我继续回去念一年级。培和明也是一样,我们三个又一同留在了一年级。

  一二年级的记忆,总是不太深刻,大概,是那时候贪玩。妈妈教书的时候,我的功课还是不错的,后来,因为外婆生病,妈妈请了很长时间的假去照顾她,我们换了一个年纪大的老师来教书。大概是因为,那些老师都是我熟悉的,我也从不惧怕他们,他们也碍于情面,不给我多的管束,就由着我贪玩。有时候,耍点小聪明,请假出去上厕所实际上是跑到外面玩。记得有一回在朋友圈PO了去当朗读者的志愿者活动的照片,有朋友回复说,会不会有小朋友课上到一半,请假出去上厕所的。后来,我在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真的就有小朋友请假去厕所。想来真的是太好玩了,童年的小把戏,这么的相似啊!我都快忘了,也曾贪玩耍小聪明的我的童年了。

  于是,我又想起了我的五年级。那时候,学校教室的地上还是铺砖头的,五年级是在第二排校舍,再窗外就是附近人家的农田。我们的同学,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没有换过的,全班38位同学。那时候,我们很少换同桌,所以,谁和谁,坐在哪个位置,我至今都还是记得的,我长年坐在第二排。哦,对了,我们班也有一对双胞胎。也许是在长久相处中,我们渐渐地发现她们的不同,所以,有时候,竟忘记了她们是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姐妹坐在我后面一排,中间隔着她们的同桌。我的堂妹,那时候个子比较高,坐在我那一列的最后一排。不过,她小时候特别爱哭,一有人把她弄哭了,就会有人跑过来告诉我,谁谁谁欺负我妹妹了。然后,我就会去帮她撑腰。也许,是仗着自己的妈妈在学校当老师,很少有同学敢欺负我,所以,我也渐渐地胆子比较大。我的好朋友培,那时候,也是我们班的领头人物。那时候,女孩子也会拉帮结派。有一帮人跟着她,有一帮人跟着我。课间的时候,玩游戏,有时候,大家也会有些小摩擦。但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啊,不想弄得不开心,所以,后来我们商量好了,黑白猜猜的时候,出一样的,这样每次就能分到一个组,就不会有矛盾了。我们还玩大小姐类的游戏,一些人装扮成大户人家的小姐,一帮人跟着装扮成丫鬟,有模有样地去操场边的杉树下面“做饭做菜”,招摇地走来走去。那时候,我似乎是不太关心男同学都在玩什么的。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他们很爱抓龙虾,抓来的龙虾带到教室里来,不知是哪个捣蛋鬼想的主意,将教室地面铺的砖头抠出来一块,然后挖一个可以伸进去到膝盖的长洞,将龙虾养在里面,然后再盖上砖头,老师才不会轻易发现。但有时候,做了这样“聪明”的事,自然是带些炫耀的心态。上课的时候,用脚跺一下,会有很空洞声音。所以,后来老师自然还是知道了,然后是批评教育和填洞。

  五年级结束后,镇上中心小学新盖了教学楼,我们都搬去镇上的小学念六年级。比较遗憾的是,我们一同念了五年书的38位小学同学,没有在五年级结束的时候拍一张大合影。因为,按照原计划,我们会在那里念完六年级,然后,会有一张大合影的。搬去镇上小学之后,我们和其他两所小学的同学打散之后重新分班,各自开始有新的同学,新的朋友,新的毕业照。我和培,还有明,也刚好分在了三个不同的班级,之后,再也没有同班过。

  书枝写道:“那时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小学校有一天会这样荒败。一九九五年,我们离开小学,校门黄土小山尚未挖平,在毕业照上,因为强烈日光几乎变成褐色,穿得五颜六色的我们,眼睛都照得睁不开。我为了如今已忘记的原因,涂掉了毕业照上曾经喜欢男孩子的脸,再后来又不知何时将它遗失不见。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曾经这样热闹的小学校,也有彻底离别的一天。”

  文字神奇就在于,有很多尘封的记忆,都慢慢被解开了。

  书枝细腻温婉的文字,记录贫穷但是丰富的童年,会让我觉得,即使我们度过一段物质匮乏的年代,那并不表示,我们的生活是单调的、无趣的。相反,正是这样的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得到了许多许多,再之后再也找寻不到的快乐。我们感恩,那些生活,带给我们的宁静和安然。

  然后,是初中生活。

  书枝写道:“等吃过早饭,背着书包在深重的霜气里出门时,天上终于化开一点深蓝的影子星星逐渐细弱暗淡大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两边收割净尽的稻田,覆着厚厚的一层白霜。”

  继而读到这些,也会让我带入到我的初中生活。

  初中生活,是一次大的飞跃,我们有了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多的班级,仿佛是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也随着更多新鲜事物的注入,我们又有了不同的改变

  我们第一次骑车去离家较远的地方读书,每天和启明星同行,又在傍晚骑车回家去。我们有了更好的课桌,更好的老师,更丰富的课程,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各种比赛,去到更好的中学参观。

  那时候,我的初中,在离家四五公里的地方,学校旁边,是烈士陵园,再旁边是敬老院。那时候,我们上体育课,都是跑到烈士陵园去上课的,印象中,那里有很多树,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园子,很大,有石狮子和石马。体育老师常叫我们在那里跳台阶,蹲马步。我们特别喜欢自由活动时间,就可以在园子里看花草树木空气也特别好,特别安静

  我的初一英语老师,长得特别像林志炫,他教书很认真,我们学得也很认真。

  我的初一语文老师班主任,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写的字特别好看,板书特别认真,我的字就是跟着他的字慢慢变好看的。

  我的初二英语老师,她普通话不太标准,常常叫我们听写词组,有一次,她说“回家庆祝”,我听成了“回家吃粥”。

  我的初二物理老师,他上课总是迟到,经常要我去他的办公室叫他。

  我的初二历史老师,他快退休了,给我们代历史课,他很喜欢画画,常常上着课,就在黑板上画很好看的粉笔画给我们看。

  我的初三物理老师,长得特别帅,上课特别有激情他喜欢动画片《猫和老鼠

  我的初三数学老师,她老公也是学校的老师,大概是太爱老婆了,经常帮她来带我们的早自习。

  我们初中的时候,上过两学期的音乐课,音乐老师会弹琴,是专业学音乐出身,教我们音乐基础知识。在那个应试教育的年代,能给我们那样用心地上音乐课,现在想来,真的是很感谢她。

  然而,我对于这些老师的记忆,也就只能这样大概地描述

  而你看,书枝是怎样描述她的老师的:

  “我们念初三时,他仿佛就已经很老了,虽然在我们毕业后,他还教过好几届学生,但在少年人眼里,成年人总是格外老些。寒冷冬日里,策老师穿一件厚布棉袄,戴一顶灰色的针织鸭舌帽,眼睛因为昏花而噙一点见风细泪,在黑板上用一只黄色三角板画出复杂几何图形,然后坐下来,对着下面一群榆木疙瘩开讲。”

  最后,写高中时代,那些关于高考的压力,那些不断注入的新鲜事物,那些朦胧情感,我们都有那么多相似的经历啊!

  我记得,我们是到一所高中参加中考,那时候,我们寄宿在那所高中的学生宿舍里面,那个宿舍有一个高中女生没有回家,也和我们一起住在宿舍里,我刚好睡她的床。因为初到一个地方的不适应,我很难入睡,夜里迷迷糊糊地醒来,发现她竟然在给我扇扇子。那样闷热的夜晚,一个素未相识的高中学姐,我记得她讲话声音很好听,给我特别好的印象。仿佛,我们的气质,也隔着很远的距离为此,我对高中也变得向往起来。后来,我选择那所高中,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些印象呢?

  所有科目都要学习的高一生活,然后是文理分科的高二生活,仿佛我们还未曾体会高中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就很快地进入高三。也曾为着不太理想的模拟考试成绩难过,也曾暗暗喜欢成绩好的男生,也有偏爱的课堂和偏爱的老师。

  我的整个高中时代,语文课听得最认真,大概是语文学得好,背诗写作都是我的强项,就更有学习的动力。有一次,作文得了将近满分,被语文老师贴到他的另一个班级展览,我那时候,想等着展示结束收作纪念,却不曾想,那一纸作文被风吹走了。为此遗憾了好久,最后决定凭记忆再写下来,留作纪念。

  临近高考的时候,在准备放假的那天,坐在我前排的男生,将讲台多余的一叠答题卡散给大家,那是学校为了训练我们涂答题卡特意定制的,那个纸的质量很好。我于是,抽来一张,在背面的空白上写字,是我刚好在某本书里看到的话:“为爱守候,就像一棵大树不肆喧哗,风雨中默默地站立了许多年,有一天,爱情这只小鸟终会栖在你的枝头”。我的那位同学还帮忙把那段话翻译成了英文。那纸片我还一直收着。

  而我的高中时代,就在最后放学的那天,在答题卡上写下的那句话之后,悄然离去了。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个世界和我们都悄悄地变了呢?

  也许,是小镇的中学也慢慢撤掉之后,也许是后来镇政府也搬走之后,也许是小镇唯一的电影院也改成了灯饰城之后,那些,在中国无数个相似小镇的相似变迁,都是这个时代变化的痕迹。我们又是否感恩,刚好生在那样的年代,还来得及,拥有那些再也寻不回来的美好……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三):每一只南飞的燕,都别忘了归家

  我是第一次看沈书枝的书,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最初吸引我的,大概是这本书的颜值,封面配色配图清新又充满童趣,字体温软绮丽,整体相得益彰,让我一眼就喜欢上,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书里面还会有多大的惊喜。

  惊喜果然是不小,当我沉浸其中,我简直要惊呼,和我之前读过的辞藻华丽的“妖艳贱货”们大不一样——质朴的文笔携着泥土的亲切气息,将成长的故事和与姐妹、父母的亲情娓娓道来,那些成长的剪影跃然纸上,细碎的生活片段不时勾起我的记忆,有些和我的成长经历重合,有些我不曾经历或听说,看起来倒也感觉十分新奇和有趣。

  全书除了序言和后记,分别记录了与姐姐的故事、自己和双胞胎妹妹的故事以及童年的一些琐事,姐姐们立业成家,和妹妹读书长大,童年随之而去。全书语气冲淡平和,也无过分的渲染和刻意的抒情,有人说作者沈书枝有一支干净而克制的笔,当我读到三姐的故事时对此感受尤深——虽然大部分是平铺直叙,丝毫不提生活里那些的沉重和悲伤情绪,只寥寥几笔对三姐日记的描述,直扎进心里,又淡淡的过渡到后面,只一段文字就讲完了三姐的新生活,再无然后。

  除了《背诗这件小事》一篇里寥寥几句因为诗句联想起和燕子有关的一点琐事外,其余几乎没有再提起过燕子,如果没有看过妹妹作的序,我大抵还想不明白这书名和内容的关联,等看完了全书再回头翻看妹妹作的序,不得不惊叹这书名的巧妙。

  “在我们小时候的乡下,‘燕子’是最常见的女孩子的小名之一,大概是因为它轻盈、常见,又是与‘家’联系最为紧密的鸟儿”。

  “燕子”或许就是作者自己,“燕子”又或许是说的作者的家庭和亲人们,他们一如燕子一族,互相帮助,牺牲自我,父母亲不畏艰苦的担起家庭重任,即使条件艰苦,也不曾放弃家里的任何一个,而姐姐们从小就担当家务,照顾幼小,减轻家庭负担,他们相濡以柔情,相偎以亲情。然而随着各自的成家立业,使得他们越来越不能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的相聚与依偎,这大概也是作者要用书名《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感慨的原因。

  “燕子”也是是故土与童年的象征,沈书枝在讲述与姐妹之间故事的时候,也生动的刻画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稻田、场基、油菜田、池塘、学校,插秧、打稻、放牛、喂猪,做蒿子粑粑、包粽子、腌生姜、酿甜酒等等等,随着姐妹们的成长,家乡也在不停的变化,不仅童年随之而去,我们离故乡也是越走越远。

  我们从小就会唱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即使燕子是眷恋故土的羽类,但是因为环境,它们还是会在特定的时间义无反顾的飞向远方。

  我的家在北方,长大后读书工作都留在了南方,如果说我也是只小燕子,那么家则成了我过冬的“南方”,因为我只有在每年春节的几天才能“飞”回去。读罢此书,我迫不及待的想回家看看,看看我毕业的小学校里的老银杏是不是又粗了一些,看看我爸爸种的菜地今年有没有新品种,看看我小时候常爬的小山坡是不是又矮了一些,更想约着哥哥们一起回家,再去河里钓鱼,哪怕再抹的浑身是泥,也不担心妈妈会追着打了。。。。。。

  每一只南飞的燕,都别忘了归家。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四):会的,都会飞回去的

  相比较冬天的时候,暖烘烘的酒局和过于丰盛的食物衬托出来的“家”的感觉,我更喜欢一年中草木新发时回到老家的清明时节。我之所以更喜欢清明节,或者说认为清明节更有“家”的感觉,大概也是因为,只有在这个节日,才能接触到所谓的乡土情怀。

  踏着泥泞的地,慢慢地上山去。彼时山显现出一种被雨水洗刷过的干净,空气清冽,夹杂着草木香气。站在山上往下望去,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若有若无的忧伤之中。山的绿呈现出新鲜的感觉,但它带来的氛围却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是死的,是安全的。若要看映山红,怕还是早些,但紫的堇菜、白的梨花、粉的山桃、黄的蛇莓花已是星星点点、俯拾即是。大人们扫墓、烧纸钱,我则和小阿姨们斗草、捡蛇莓、编草环,忙碌而快活。新上完的坟冒出的缕缕新烟,和山顶的雾气混合在一起。有时,山爬累了,能借着大人们的宠爱坐在山脚下的小溪边玩水,望着柔顺的水草发一下午呆。傍晚时分,扫墓完毕的鞭炮声从山上传来,我就在溪边等着大人们下山来。太阳穿过浅浅的泛着红色的水,照射在水底灰色的石子上面。水面下波光跃动。

  女人在水边浣衣,发出“砰砰”的敲击衣服的声音。小菜园里油菜开了,吸引着同样颜色的蝴蝶。那里长出来的芥菜,一个人抱非常吃力。我蹲下来,和妈妈摘毛绒绒的绵菜,它是清明饼的原料。中午,大家都去午休,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看水井。水井是我又怕又要看的东西,因为我同样爱着它那份深邃的神秘和未知带来的恐惧。记忆中的一片紫色是水田上盛开的紫云英。紫云英是多么可爱的植物,既能作为牛的食物,又会成群结队地显示它们安宁的美丽。失水后得水就火速恢复的特性,也让人喜欢的很。每次开车路过大片的紫云英田时,都希望看的再久一点,或是把头伸出窗外,闭眼微笑。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五):初夏的轻雨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是买的书枝的第二本书。等了几个月,国内的朋友来玩时帮忙捎过来,拿到手时已近六月下旬了。

  东京进入梅雨季,隔三差五地下如针的细雨,绣球花在街角寺庙悄悄地开起来。

  大多数下雨的日子,夜里下班回家都要翻开来读几页--一气读完是舍不得的。看书枝讲童年里遇到的一草一木,与父母姐妹的日常,微小心事。娓娓叙来克制而恰到好处。

  尤其爱看写吃的和植物。并不特为写一种吃食或花草,都是恰好在生活的某一角里有个刚好被少女书枝发现的位置。看到写农作之后,妈妈必给烧一碗豆角鸭架,或是上学时总是饿,和妹妹去买一点点夜宵吃。仿佛那青春期的饥饿是摸的着的,也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来。我在江南城里长大,并没有受过肚饥之苦,然而大约天下十几岁的小孩子都是很容易饿的,放学回家路过烤串奶茶店,忍不住就要买一串来搭嘴,更小的时候街边有老奶奶架小油炉子炸油墩,或者做葱包桧(就是薄面饼包葱和一截油条,一说是为了纪念岳飞所以把那根油条当做秦桧因此得名,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叫的),如果正好是阴湿蚀骨的冬天,遇上这样的小摊子,手边又正好有零钱,真是欢喜地不晓得怎么样才好了。必要等现炸的,面粉下到油锅里刺拉拉地响一会,香气冒出来,油墩一下子就炸好了。老奶奶拿张纸包起递过来,顾不得烫,赶紧咬一口,油汪汪的萝卜丝馅露出来,果然烫地涕泪横流直喘气。

  其实很多小时候吃到的街边小食,已经不大记得是怎么个味道了。但小时候吃的东西,似乎总是分外有味道的。离家多年,每年不过回去一次两次,东国气候虽然和江南相像,吃食自然是不能比的。虽然有海鲜刺身米其林星级馆子,吃进嘴里赞叹一番之后,我总忍不住向同吃的东洋友人传播一下江南吃食。“你们都没吃过小馄饨吧”“春天的荠菜,居然不挖来包馄饨吃!”“几片鸭子肉就好叫高级料理,我们都是整只卤来吃”。久之友人气的跳脚,你说的那么热闹,也不做来现一现,我光流口水吃不着啊!

  除去吃,书枝写的植物也很叫人喜欢。凡遇到写到花木处,一页翻过去,呆会总要再翻回来看一眼。那白而香的栀子花,总有大狗看着。小女孩心里想要,那样好看又甜蜜的花!

  朝露中的金银花,牵牛花,村里的枫杨,并没有很浓重的笔墨,然而轻轻点几下,仿佛在弥漫晨雾的淡青的画布上,有了几点夺目的色彩。

  自己出来留学工作,开头总不免住宿舍之类,没有地方养花。好不容易有个小阳台,那一点点地方也要挤出来摆几个多肉。这几年安定下来,有个宽敞些的地方,马上按季买起花苗来。今年终于买了小小一盆栀子。江南梅雨时,街上有人挎着篮子卖白兰花和栀子花,有时候有白色的小颗茉莉。小时候奶奶会买来,别在衣襟上。多数是白兰花,偶尔买到栀子花,搁在水碗里养着,我必定整天都要找点事去接近那只碗,深吸几口气过瘾。还没走开三步,又跑回来捧着碗闻,两三回就把碗打了挨顿骂。

  那浓郁的香气,浸润在潮搭搭的黄梅天里,仿佛是很奢侈的事。

  东国花道盛行,白色香花却好像不是很受欢迎,常去的花店里栀子并不多,也没有白色茉莉。友人也说,城里栀子零星种在室外,太香了,摆在屋力熏的人头疼。不如无香的花静而有格。我心里不以为然地想,那么好闻浓烈的甜香,多么浪费。

  豆瓣上也看书枝和其他几位识得植物的豆友的相册,慢慢记得一些名称。印象很深的是头一次知道绶草,惊叹那螺旋状花朵的精致。第二天在邻居的花盆里看到,是当做盆栽养了小小的一盆,一星玫粉色,攀着细高的茎整齐地盘旋排列。

  而其中和家人的日常,温柔能干隐忍的姐姐们。双子的妹妹。父母老师邻人同学。都是读来很有一股珍惜的意思,但想想其中岁月,必定有许多柔软文字之外的琐碎。书枝缓缓写来,并没有消解美化生活的印象,却将其裁成一桢桢电影画面似的,青湿的水田竹林,田坂里走过来一个人,近了一见,是姐姐啊。不动声色地,在人心上摁下一个指印。

  打算在整个微凉的梅雨季读完这本书。很多部分是已经在豆瓣上读过的,但拿在手上,衬着燕子翼下和细雨中的绣球花,南方的村庄和童年少年的旧日子,分明没有比这更适合这初夏的轻雨了。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六):书枝人事

  阅读时间:2017年2月28日-3月3日

  “沈书枝”是个很好听的笔名。

  生于八十年代的年轻作者,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家里却有五个姊妹。自己与孪生妹妹是家中最小的,因而得最多关爱。书枝将家乡南陵风土人情、三个姐姐的人生轨迹以及自己与妹妹十多年来形影不离的生活写为两篇长文、三篇短文。书题中的燕子则是书枝的小名。

  我关注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第二届中非虚构的首奖为书枝摘得,她的参赛作品只是本书中第一个长篇,题为《姐姐》。大姐亲善,二姐倔强,三姐和顺,文中常见姐妹间的关照。大姐二姐接连往芜湖卫校读书,辗转安徽、南京、常州多地,见不到面的日子常书信来往,往往在信中夹些纸币给妹妹买书与零食。三姐缄默温柔,待“我”如姊如母,丧夫再嫁,生育两个孩子,家庭的重担未将其击垮。

  写姐姐的笔触明显深情,轮到自己与妹妹则顿显调皮可爱。因为是两人,作些小恶如偷糖偷果子吃就方便得多。从小穿一样的衣服,上一样的学校,考一样的分数,书中罕见姊妹两人因分配不公而斗嘴打架的场景,原是父母为避免争斗总竭尽全力为二人提供同样的条件。双子出生时违了家中生男孩的愿望,自是不得老一辈待见,但父母皆不为所动,爱女和爱子一般,从不让一对姊妹受人非议,实在使我感动。

  书中我最爱高中生活一段,九十年代的高中就严苛到高三需熬夜到两三点钟,就连晚自习也要十二点半才下。书枝与数学课代表一段匿藏于心不肯说的青涩往事我实在喜欢,尤其是二人在熄灯后仍在黑暗的教室里聊童年与未来,却皆没有将友谊升华的想法,与现在的中学生决然不同。课代表最终竟因误以为自己得了血吸虫病害怕连累“我”而始终不对我说出那层情感也的的确确是小城农村里伙伴间的质朴纯真。

  这本小集子不厚,几幅插图都是由孪生妹妹有鹿所作。起初看时,我还因故事琐碎而昏昏的,到后也沉浸其中。书枝从不大肆渲染人物间的情感,但从故事里透出的冷暖已足以被读者所理解。我竟也生出想写写过往故事的念头。感谢书枝,伴我走过阳春三月的头。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七):这时候的我刚刚好喜欢你

  看到有人评论沈书枝的这本书,文采不足。

  很想温柔地笑笑。不懂一本书,甚至是读不懂一本负有盛名的书,未必是因为人家枉担虚名,恐怕是读者读不懂——读不懂也是没关系的,有什么样的年龄阅历偏好,就读什么样的书,后来读得多了,人慢慢会从阅读中长出自己的辨识,自己的智力和路。

  所以,幼儿尽管读喜欢的绘本,小学生可以成套买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初中生看看金庸琼瑶都是好的,高中生不喜欢鲁迅也不是大逆不道。

  说得远了,沈书枝的文章是真的好。那种脉脉的、静静的、细水长流的恬然,有的人是看不懂的。她写自己在安徽乡下那水润润的童年,写自己的四个姐妹与父母那有些贫瘠却有滋有味的生活。那生活中的许多内容,对在苏北小城里成长的我而言相当陌生。像打麦,手臂还会被麦芒割得红红的一道一道的;上学走十几里山路是多么暗黑和吓人,还好作者和孪生妹妹一起走,看到路上莫名的黑影还有个一起害怕的人。

  文章极是质朴清新,每一章的文字和章节名都干净,文字功底相当精湛,每一章每一节气息亭匀,流转圆熟,像是带着磁带里许美静低柔的歌声。《姐姐》一篇写得好,一点一点写着三个姐姐的点滴。事实上也没什么大起大落的内容,大姐姐在读护校时如何拍照片寄回来看,二姐姐如何养病、如何善于打扮而善隐忍,三姐姐有些伤感的婚姻生活,说是家长里短也不为过,却毫无俗气,一支笔写下来流流畅畅,明明亮亮,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手足情深的点滴回忆,娓娓地、婉转地道出来,这种文章,真有让人手不释卷的吸引力。

  作者的情感表达也柔和含蓄,没有太过丰盛的倾泻,或者大片大片的渲染,整本书浸透着她默默的羞涩。她说道三姐夫去世,三姐哀声对母亲说:“妈,他不要我了,他不要我了。”如此骨肉分离的痛切,写来也不重笔,作者只是说背过身去,不能再听了。

  我也是成长到一定的年龄才懂得看沈书枝这样的文章,少女时期的我,绝不会喜欢看这么清淡如水柔和如云、其实字字娴熟句句考究的好文章。一时迷恋声色不奇怪,重要的是渐渐能学会看从前看不懂的景色。

  二零一七年五月四日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八):一些过去的想法

  看完双子,我哭了。虽然家里是独生子女,但从小有个大我三岁的哥哥一直陪着我,上学放学,校内校外。真的很怀念童年,想我的哥哥。

  在一个就是看到后面作者的高中经历,我是个懦夫,从最开始就是。就像书里说的拉锯那样,被迫妥协,也不敢跟家里反抗,没有主见,学了理。

  到后来自己拼出了一条川大中文系自招的路,也过了考核,高考却意外崩盘。当时的我一度借希望于预科,认真的写了前三个志愿,之后的随便一报。也许这就是命运无常吧,教我走上了我随便报的那个学校,随便报的那个专业。通知书下来后,一度消沉,连复课的勇气也没有。唉,我真的很瞧不起自己。那么向往,却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勇气。

  最后就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她向往苏大中文系。看到作者报考苏大的时候,我正在上高数课,眼中的泪再也噙不住了,索性伏桌大哭。她今年高考,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圆了这个梦。我知道我这样有些自私,自己做不到的却要别人去做。但我真的希望,希望她能走得顺一些,不要像我一样就好。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九):燕子飞翔的大地

  不管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总还依恋着故巢。它们在一家人家房屋檐下做窝总还是有记忆和眷恋的。虽然待到秋意深寒,它们会飞往更南的南方。但来年春天它们总还要飞回来的。我无法分辨这只燕子和那只燕子,却总想着如果它们倘能平安度过冬天,这今年新春檐下的新燕大概就是去年的几只吧。至少那燕子啊,定是它们的儿女。

  鸟恋旧巢,人念故土。初看到沈书枝新书的书名--《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就以为她是将人比拟为燕子,觉得书名很好。待到展卷阅读,才赫然在有鹿所作的序中发现那更深层的涵义。

  “在我们小时候的乡下,“燕子”是最常见的女孩子的小名之一,大概是因为它轻盈,常见,又是与“家”联系最为紧切的鸟儿”

  原来在沈书枝所在的皖南乡村燕子竟是对“女孩”的另一种称呼。它即比拟人,也比拟性别。在热切的渴求男孩的并不十分开化的村子里,这样的称呼就像是一种意外的赞美。这种赞美好似父母寄予的一种骨气,一种精神了。我对书名的热爱亦从觉得 “很好”变成了“极好”。因为在那不为它处所知的新意思里,有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往后的书里,这种称呼时时萦绕于全书。最常见的是“大燕”和“小燕”,其意指沈书枝和她的孪生妹妹。

  除了同生同长的双燕,还有沈书枝的大姐二姐和三姐,她们成为这本书的五大主角。正如很多读者所言这本书最离奇的情节大概就是同样在计划生育的时代,家有五燕的传奇。与一般跌宕起伏,纵横捭阖的叙事散文相比,这本书的写法显然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那么并不在故事上十分出彩的这本书,究竟是依靠了什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我以为是那燕子飞翔的大地之美。沈书枝以其独特细腻的观察力架构了燕子翱翔的世界。这便是1980年代至2000初安徽南陵县峨岭镇一带独特的人文地域环境。

  乡愁不仅仅是故土家园,还有远去的时间,分离的过去的人。沈书枝描绘的那方大地就像那个即将发生时代巨变的前夜。因而对于经历了相似的时代洪流的同代人,这本书既是知音,也是发现自我的契机。

  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打开本书的序,开头即是山中雨雾。一辆小汽车载着有鹿行驶在通往她们曾经飞翔过的大地的路上。好像那汽车啊,既穿破了雨幕,也穿破了时间。

  “毛竹林的群山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山顶上雾气弥漫。超车的小汽车一辆接着一辆,车轮下溅起薄薄的水幕。雨滴打在客车窗玻璃上,电力塔依次消失在青灰色的树丛后,只有浅色乌云气定神闲,睡觉一般蓬松地瘫在天空上。雨幕里的公路似乎永远也看不到尽头。”

  无尽的绵延的山峦和田野,无尽的通往外部世界的公路,故乡的雨和雾,月亮和星星,天空和云层,稻田和水塘,间插在故事里,成为书的基调。

  沈书枝写它们时虽是在为故事铺垫环境,却好像有要停留在彼时的时空里的眷恋感。这种迟缓,恋恋不舍很好的传达给了读者。

  她写收割完稻田的黄昏的天空是这样的:“夕阳颜色一点一点消散,渐渐寂静的青蓝洇上来。”好像,身边真有夕阳渐渐落下山头,天空渐渐泛蓝起来的景象。

  她写去追了无踪影的二姐三姐时的田野和村路是这样的:“坡下一块一块青绿稻田,中间一条笔直的黄土路,清早水雾凝聚,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稻田和土路就已经消失在白芒茫的雾气中。”我看到湿漉漉的皖南山村,正要从纸上跳出来。像杜甫的一句诗“重雾成涓滴”。

  她写大姐从南京归来时是这样的:“终于看见大姐远远地从田畈里走来了。她一个人,穿一件白色的衫子,在一块连一块的田畈里走着,显得很小,很慢。”孤寂的只影,在广阔的田地里慢慢像纸面走来。动静之比,形状之比,色彩之比,在简短的句子里充满了画面感。我想起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的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在电影结局时所采用的主人公归去时的长镜头。那种大地的静默和可爱的跳动的人儿相映成趣的美。

  这样美丽的句子也唤起我自身的记忆,裹带着想象,总是要在那句子上再深深的回眸一眼,一如回望我自己的童年往事。这样的描写在全书里俯拾即是。这些描写交织在一起给了读者一个完整的故事发生的场域时空,正是那燕子飞翔的大地的模样。有鹿的插图无疑是那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最好的注解。

  沈书枝的故乡是安徽南陵峨岭镇,整本书主要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书中多次出现过这些地名。姊妹五人都在这里出生,上学 ,成长,也从这里飞到别的世界去。峨岭亦称鹅岭,其出处在于其形如鹅。山如鹅形者大抵不凡。文人墨客多慕之。但是在本书故事发生的时代,这里早已经失去了皖南乡村的儒学涵养。学校教育的衰败和落后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大部分孩子没读完初中就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

  很幸运也十分温暖的是,她们都有一个坚持希望女儿们能上大学的父亲。他从最大的女儿开始使力,终于他最小的一双女儿为他实现了这一愿望。很难想象,那样艰苦贫穷的安徽农村,那样简陋的学校,那样误人子弟的老师,这双姐妹最后居然都能双双考入南京大学研究生,并且顺利毕业。

  沈书枝和有鹿的姐姐们还会赠予她们《唐诗三百首》,《希腊神话》,《平凡的世界》这样的“闲书”,而不是一大堆复习资料。父亲的远见卓识,和姐姐们的那些“闲书”似乎铺开了这双最小的燕子今天的路。我回想自己的过往,因为看课外书不知道招来多少次父母的打骂。而在她们那里居然可以得到家人的支持,不免羡慕万分。

  燕子们喜群居。它们飞翔的大地尽管有着凄风苦雨。但家人们在一起,相互依联的往事,大概是燕子们各自独自飞翔时,常常遥想怀恋的过往吧。“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我们曾经这样热闹的小学校,也有彻底离别的那一天。”何止是小学,还有那燕儿们依偎于父母身旁的当时岁月。对于饱尝分离之苦的读者来说,沈书枝织布了我们心中记忆的网。

  燕子飞翔的大地是怎样一番情境,那既是沈书枝的文字,也是有鹿的画,更是每一位读者心中由此联系起个人生涯时的哈姆雷特。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读后感(十):明明我们都还是孩子啊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噩耗”流传甚广:88年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中年了。

  “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人”、“一个87年的中年男子”、“80年的已经40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被看做是“年轻一代”的80后,已经和“中年人”划上了等号。

  可似乎,我们明明都还是孩子啊。

  和人聊天,有多久没有说起“我小时候……”?我发现,会说我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的大多是20岁以下的孩子,只有孩子才会总是不自觉地聊起小时候。

  毕业、工作、结婚后,大部分在城市打拼的加班狗,忙着写方案、出差、开会,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聊起小时候。

  回忆成了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这样来看,能有时间读完《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真是幸福的事情。

  买这本书是被前面的“序”安利的。写序的是作者沈书枝的孪生妹妹——有鹿。

  这对双胞胎笔下全是满满的回忆杀。

  序的开篇是从2016年中秋,沈书枝、有鹿等姐妹五人回家探亲开始的。

  “毛竹林的群山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山顶上雾气弥漫。超车的小汽车一辆接着一辆……雨滴打在客车窗玻璃上,电力塔依次消失在青灰色的树丛后……”

  有鹿的文字很细腻,短短几行便将人从繁杂的工作中抽离了出来。许是太久没有读到这类宁静的文字,一时间竟有点出不来。

  “睡前刷一遍手机,雨还在下。网上有人晒很圆的月亮。”“又到了快要离家的时候,姐姐们在收拾行李,要带一些新鲜的蔬菜和鱼回城市里。”

  如果说,序言说的是现在的生活,那正文讲的便是儿时的生活,两者连接起来,便是大部分从农村出来的80后的生活写照。

  童年在家附近上小学,再大点会去远一点的镇上上初中,等到上高中一般就要去县里了,开始住校。而上大学,就基本上意味着走出农村了。毕了业,在城市里打拼,慢慢地买车、买房、结婚、生子。

  节假日,开车回老家,与家人短聚,赶在假期结束前,载着满满一后备箱的新鲜蔬菜、瓜果、土鸡蛋、河鱼海鲜回去。

  能这样顺利一步一步走来,已经是最平凡的幸福了。

  沈书枝、有鹿是家里最小的双胞胎姐妹,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在已经实行计划生育的80年代,像沈书枝家这样姊妹五个的,也是少见。

  沈书枝的小名叫“大燕”,有鹿叫“小燕”。姐妹五人在家境相对贫苦的幼时,相互拉扯、陪伴长大,渐渐地各自飞远,过上了自己的生活。

  这可能就是书名《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的注解。

  作者的文字朴实而宁静,有人评价她“如沈从文般沉静,如废名般平和”,但我更关注的还是她笔下姐妹们的人生故事和儿时的乡村生活。

  若要论文字,则更喜欢妹妹有鹿的,同样细腻平和,但更简练。

  沈书枝笔下儿时的乡村生活,有一种日式小森林的清新感,同时带有80后生长在江浙皖一带的集体回忆。

  玩“扎小刀”、跳橡皮筋、偷家里的零花钱、帮忙插秧打稻谷、写日记、穿姐姐的衣服、第一次来大姨妈、天没亮走着去上学、第一次喜欢一个男生、文理分班、高考……

  这些大部分80后都经历过,现在看似已经离自己很远了,但想起来依旧会怀念。

  我们都是那只离家的燕子,虽然各自飞远,但归来依然是孩子。

  抽空读一读《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就像是回了一趟老家那般温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