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人物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人物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1: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人物的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大人物世界史》是一本由[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5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一):相信未来

  本书名为《大人物的世界史》,莫如说是一本个人小传合集,横跨三千多年历史,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大帝开始恐怖大亨本·拉登结束全书相当厚,共五百五十页,对每位人物的介绍约一页半左右。因为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人物列传,不是卷帙浩繁的纪传体通史,所以在阅读容易对历史事件的存续感到迷惑。读到一半时我就觉得,或许这本书被称作《大人物辞典》更合适。当然,正如作者所言,收录历史大人物的名单永远可能完整,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比如书中有开膛手杰克,却没有马克思、列宁、毛泽东

  作者认为:历史的进程虽不由少数人决定,但这些人或多或少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造就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他们可能是先知国王皇后,也或许是诗人艺术家哲学家,还可能是征服者、探险家。他们或高尚勇敢或鲁莽蛮横无耻疯狂,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是英雄野兽矛盾体。作者说:“我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曾试图将这些人物分成“好”与“坏”两个阵营,但我意识到,这是徒劳之举。大部分历史人物都极具多面性、复杂性,既有闪光点,也有性格缺陷。”在前言中,作者引用古罗马普鲁塔克下面这段话,表明了写作此书的基调,并把对这些大人物评判的权利交给了读者。

  “我所写的不是历史,而是鲜活的人物;对于许多霸业,我们无法简单地称其道德或不道德。一句话或一个调侃,比一场夺走成千上万生命战争更能说明历史人物的性格。”

  的确,对于许多霸业,我们无法简单地称其道德或不道德。不过,我根本无意评价这些大人物们的道德观念所作所为。从尼布甲尼撒二世、居鲁士大帝、秦始皇到君士坦丁大帝,到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大法官托尔克马达、再到20世纪南美洲、黑非洲的独裁者和大屠杀制造者。相比作者笔下这些双手沾满人类鲜血的大人物,我觉得还是养了五只孔雀一只埃及苍鹭,为了希腊独立死去的拜伦勋爵更为可爱,虽然他在世时一片声名狼藉

  因为,这些政治大人物们的丰功伟绩虽然名震后世,读多了却有千篇一律之感。要么是伟大时代的开创者,繁华王朝在身后却转瞬即逝;要么是荒淫无耻疯狂荼毒生灵,某一天被政变推翻。充斥其中的是仇恨与死亡的蔓延,是人类历史的灾难。仿佛历史是永不休止的重复。“人类能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奴隶制、酷刑和死刑曾是人们生活中常态,强暴和贩卖妇女、虐待儿童、灭绝战俘和大屠杀到现在也并没有消失。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却又不受正义制裁的罪行之后,我不由得掩卷发问:世界究竟有多糟糕

  三千年的血与火,千百万无名枯骨湮没在历史长河。如果要将这一切重新记录在案,恐怕历史无能为力。然而,我们也能够发现,虽然过往的历史如此血腥,如今的世界多么无望,历史仍在按照它的既定步伐一点一滴向前进步。虽然一代人寿命像朝露一样短暂,虽然地球上没有比人类更卑劣凶残狂暴的物种。但我们别无选择,除了告诉自己:相信未来。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二):历史的墓志铭,未来的通行证

  翻开《大人物的世界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人名和生卒。留名青史,不过方寸之间,这目录看上去倒像是墓碑了。

  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有条不紊、气象恢宏的叙事能力,《耶路撒冷三千年》让人为一座城市的跌宕牵肠挂肚。而《大人物的世界史》则是四两拨千斤,看似对这166位大人物生平仅是蜻蜓点水,却已悄然勾勒出三千多年世界史的全貌。功过是非,镌在墓志铭上,也藏在通行证中。个人的高尚与卑鄙,只是在特定的时间闯入历史的引子罢了。

  蒙蒂菲奥里认为,在这份带有“主观性”的名单中,传主“或多或少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有伟大的执政者,也有宗教领袖;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也有谈之色变的恐怖分子。作者不做道德审判,交由读者自己认识历史,见证光鲜阴暗。正是读者的认识,重新定义客观性。“大人物”是让历史鲜活有趣的切入点,但远非历史的全部,只是抽出线头待我们细细梳理。譬如,对中国读者而言,东条英机是个令人憎恶的名字,蒙蒂菲奥里却提醒我们,“将日本的暴行和侵略归咎于一人与事无补:东条英机仅仅是日本贵族、官僚和军方中普遍存在并受到广大民众狂热支持的军国主义思想行为代表。”

  同样,蒙蒂菲奥里在选取其他人物的时候,更关注的不是他们的行为或成果本身,而是大背景意义及对后续历史的影响,抑或举一反三牵出其他剧变。达尔文之伟大不在于一本《物种起源》,“他是为数不多的给我们的思考方式带来革命科学家”,改变了人类思考自我的方式;爱因斯坦的伟大也不在于难为时人了解的超前理论,“替代经典力学的范式转变”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看法成就了他的不朽;巴斯德的入选不独为他个人在医药领域的建树,随之被铭记的还有一连串名字:李斯特、伦琴、弗莱明……

  历史的墓志铭,延续了数千年无数人的智慧;未来的通行证,须以史为鉴亦须深思慎行。出身显贵者顺应命运才智卓绝者登上舞台,可我们也看到更多曾经籍籍无名者在险厄中主动过时重任平凡人性迸发前所未见光辉,甚至当事人自己也难以解释,好比富有传奇色彩的辛德勒。“真正的英雄有时不是虔诚传统的,而是那些世故的人、古怪的人和局外人。”生逢其时,又恰好携有一张通行证,伴着希望前行,或许能照见我们不自知的力量

  茨威格说:“历史在她从事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间是无需他人辅助的。”往来不绝者,皆是看客,也皆是过客

  ——丙申年读西蒙·蒙蒂菲奥里《大人物的世界史》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三):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过去,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和未来。

  孩提时代,我曾读过一篇小文章——正如本书中收录的这些文章一样——讲的是有关 19―20 世纪的俄国。我对这个故事很入迷,接着又读了很多关于那一时期的故事。多年以后,我埋头于厚厚的俄国文献中,为了我的第一本著作做相关的研究。我的目的鼓励读者去更多地发掘那些大人物的生平——正是这些人,不论男女,造就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

  但是历史并不仅仅像是一台随着时间推移,上演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事件的戏,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过去,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和未来。“谁掌控了过去,谁就掌控着未来。谁掌控了现在,谁就掌控着过去。”《一九八四》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曾这样写道。

  本书是一本个人传记的合集,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收录历史大人物姓名的名单永不可能完整,也不可能完全令人满意:我选择了这些传主,因此这份名单带有主观性。可能你会觉得有些人被漏掉了,而被收录的其他一些人,你则对他们的入选持有异议:这正是这份名单有趣但又使人感到挫败的所在。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发现一些很熟悉的名字——比如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约翰·肯尼迪、耶稣、俾斯麦和温斯顿·丘吉尔——但还有一些,可能你并不知道。现代世界是由近东和远东所主宰的,因此你不但可以找到我们 “传统意义”上的领袖,如亨利八世、乔治·华盛顿,还可以找到当下新兴国家的开创者:沙特阿拉伯的奠基者伊本·沙特等。

  我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曾试图将这些人物分成 “好”与 “坏”两个阵营,但我意识到,这只是徒劳之举,因为许多历史人物——比如拿破仑、克伦威尔、彼得大帝——都极具多面性、复杂性,既有闪光点,也有性格缺陷。此书把对这些人物作评判的权力交给读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萧伯纳曾说:“理性的人使自身适应这个世界,非理性的人使世界适应其自身。因此只有通过非理性的人才实现改变。”有时,天才白痴只有一步之遥。挪威人有这么一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stormannsgalskap”,意为 “伟人的疯狂之处”。

  过去的半个世纪,许多历史老师似乎对怎样将历史讲得索然无味乐此不疲,把历史讲得沉闷无趣,重复讲着死亡率、每户家庭消耗煤的吨数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数据。但仔细研究每一个时间段就会发现,历史人物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不论是古代的贵族,抑或是当代的政治家情况大抵都是这样。21世纪,回顾 “九一一事件”后的这段历史,没有人会质疑,美国总统乔治·W. 布什的个性特点影响甚至决定了美国所实施的政策。普鲁塔克在描述亚历山大大帝和恺撒大帝生平时有句话很应景:“我所写的不是历史,而是鲜活的人物;对于许多霸业,我们无法简单地称其道德或不道德。一句话或一个调侃,比一场夺走成千上万人生命的战争更能说明历史人物的性格。”

  摘自《大人物的世界史》前言

  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四):人物小传,世界大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其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则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或者抑制历史发展的进程。英国历史学家西蒙的《大人物的世界史》可以说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中的部分理念同时也刷新了我的“历史观”:第一次发觉一部世界史原来可以这样写——不需要为国别烦恼,亦不必为时间的先后较劲,一个个人物的鲜活人生串联而来的世界,自成一部历史。

  从拉美西斯大帝到亚历山大大帝,从孔子到柏拉图,从耶稣到穆罕默德,从武则天到圣女贞德……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等,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名人,似乎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贴上了各种各样标签:亚历山大大帝、武则天只会出现在历史与文学书里;说到耶稣和穆罕默德,我们只会想到世界三大宗教;更不必说海明威、毕加索,他们往往只会出现于文学史和绘画史当中……但在《大人物的世界史》中,我们会在阅读中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这些所谓的“大人物”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遥远高大

  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上来看,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生命的长度热度,也曾真实地游走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了属于他们的“人生小传”,供后人铭记。在这本书中,西蒙一视同仁:一方面,他不太偏向我们熟悉的“领域叙述”(横向),而多是以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对历史最重要贡献作为讲述核心(纵向),比如说到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西蒙以她的一生为叙述主干,而她的文学作品比如《傲慢偏见》、《爱玛》则多是星罗棋布地散布在她人生各个阶段,以蜻蜓点水般的字眼滑过,如同一个个时间剪影,简洁利落得漂亮

  另一方面,西蒙也不曾对任何“大人物”留下太多的笔墨,他客观公正得甚至有些冷漠,在只言片语中就从一个任务转向了另一个人物。但他的“客观公正”也有解不开的“死角”——在界定何为大人物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就能看出他的“困惑”。比如在这本书里,我们除了能看到之前提到的人物之外,甚至还能看到辛德勒、开膛手杰克这样的人物。如果说辛德勒的出现至少是在缅怀在二战中死去的犹太人,那么开膛手杰克这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却连真人都不曾被找到,更类似捕风捉影的传言了,猎奇的心态可见一斑。对此西蒙在前言中的解释是:“收录历史大人物姓名的名单永不可能完整,也不可能完全令人满意。我选择了这些传主,因此这份名单带有主观性……我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曾试图将这些人物分成好与坏两个阵营,但我意识到,这只是徒劳之举。”

  但不论如何,西蒙对于世界史的全新诠释,让我们看到了在一般历史书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对于横跨了整个时空的世界史而言,那么漫长的人类文明确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传”,但那其间由人物所构成的闪闪星辰,才是最令我们着迷的所在,正如狄更斯的临终遗言:“一生所为,此时最美;平生所知,莫过于归。”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五):简明大人物词典

  简明大人物词典

  文/米雪

  《新华字典短小精悍,携带方便,是一种非常实用而又简洁的工具书。如果日常生活中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含义词语,都可以使用《新华字典》。那么,有没有一本书,让我们快速而又清楚地了解一位历史人物呢?有,这就是知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的《大人物的世界史》。

  西蒙•蒙蒂菲奥里1965年在英国出生,他的代表作品有《耶路撒冷三千年》《大人物的世界史》《青年斯大林》等历史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深受读者写的喜爱。而这一本《大人物的世界史》“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依年代顺序,讲述100多位历史中大人物的生平与故事,由此构成了一部跨越3000多年的世界史。”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过去的半个世纪,许多历史老师似乎对怎样将历史讲得索然无味乐此不疲,把历史讲得沉闷无趣,重复讲着死亡率、每户家庭消耗煤的吨数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数据。”历史不是数据,不是死亡率,历史因为一些人或多或少改变了世界的走向,这些人,不应该被埋没在冗长无趣的历史叙述中,他们鲜活的生命,带给人的是鲜活的历史。所以,历史应该是由鲜明的人物带动下的生动的故事。对于讲历史故事,西蒙•蒙蒂菲奥里最擅长,他的博学、睿智使历史引人入胜,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每一个人对于大人物的理解不同,所以这一本带着作者“主观性”的大人物历史,在有一些人的眼中它可能是不完整的,但是,正是这种不完整性,才使得这本书更加有趣。武则天的无字碑任人评说,作者选择“我”的大人物,也带着这种任人评说的色彩。人性是复杂的,不能用单纯的好与坏来进行评价。丘吉尔逃学、打架,上学时期是有名的问题学生,他的父亲警告他即将成为“社会的废渣,无数公学的失败者之一”,可是这不耽误他成为著名的作家和国家元首。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者,他为德国的纳粹夺取政权铺平了道路,可是,他曾经却因为宣传和平而锒铛入狱。

  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历史,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部豪华版的社会词典。面对林林总总的人物,总会叫人无从下手。在《大人物的世界史》这本书中,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茫然的感觉,读懂作者书中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100多位人物,也就明白了人类构筑的光影交织的3000多年的世界史。给大人物作传,并将这些大人物通过时间顺序,与历史相交辉映,每一位人物讲述的,都是历史长河中那朵大且美的浪花,精彩绚烂而又丰富多彩。

  就像一部简明大人物历史的词典,通过那些与人有关的历史事件,串联起复杂而又漫长的3000多年,大人物的人生经历,观念发展历程,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无一不有。无论是把这本作为一本历史书去读,还是把它作为一本工具书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西蒙•蒙蒂菲奥里的作品都堪称经典。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六):历史的细节往往更动人

  西蒙·蒙蒂菲奥里说,如果仔细研究每个时间段就会发现,历史人物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不论是古代的贵族,抑或是当代的政治家,情况大抵都是这样。而我们的世界,便是由这样的一些历史人物塑造的。出于这样的想法,蒙蒂菲奥里着手写这本书。一开始,他曾试图将这些人物分成“好”与“坏”这两个阵营。事实上,2009年那时候,他确实曾因此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英雄:历史上最伟大的男人和女人》,一本是《恶棍:历史上最邪恶的男人和女人》。但后来,他意识到做这样的区分是徒劳的。因为很多历史人物都极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他们既有闪光的一面,也有性格缺陷。他说,“有时,天才和白痴只有一步之遥。挪威人有这么一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stormannsgalskap”,意为‘伟人的疯狂之处’。”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他又将这两本书合并为一本,叫Titans of History,也就是中文简体版的《大人物的世界史》。从拉美西斯大帝开始,到本拉登结束,蒙蒂菲奥里讲述了公元前1302到公元2011年,这三千多年的时间长河里,那些曾改变世界进程,继而塑造我们当今这个世界形态的人物。

  了解蒙蒂菲奥里的人都知道,他不仅说为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个小说家。他写过多部小说,比如《寒冬一夜》(One Night in Winter)。也许是身兼两重身份的缘故,他的历史读物总是充满了叙事技艺,非常好看。可以说,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这从《耶路撒冷三千年》里他将提图斯屠城作为开篇,在《青年斯大林》中将斯大林组织抢劫银行作为开篇,就可以略知一二。在《大人物的世界史》里也是如此。他讲的不是“死亡率,每户家庭消耗煤的吨数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数据”,讲的不是这些人的生平,而是他们的故事。就像蒙蒂菲奥里借用普鲁塔克的话说的那样,“对于许多霸业,我们无法简单地称之为道德或不道德。一句话或一个调侃,比一场夺走成千上万人生命的战争更能说明历史人物的性格”。而我感兴趣的,便是这本书中出现的那些历史细节。

  比如罗马皇帝卡里古拉。

  有一位先知曾说,卡里古拉当上皇帝的可能性就和他能骑马穿过那不勒斯湾的可能性一样。卡里古拉听说后,用船作桥,架在水面上,然后成功地渡过了那不勒斯湾,当时他穿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胸铠。

  比如巴西尔二世。

  他是拜占庭帝国最有权力、最实干、最聪明的皇帝之一,同时他也极为残暴。其中一个例子便是,1014年7月29日的克莱登大捷,他率领军队攻克了萨缪尔的都城。战争结束后,他把战俘串起来,弄瞎他们的双眼。更为恐怖的是,他给每一百个双目失明的战俘留下一个独眼的,好让这支不幸的军队能返回自己的家园。后来,沙皇萨缪尔看到士兵归来时,晕厥了过去,最终死于中风。巴西尔二世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保加利亚屠夫”的称号。

  比如哈桑·萨巴赫。

  他就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山中老人”。山中老人身边有一批杀手。这些杀手都是死忠,只要老人下令,他们可以为此杀人,甚至自杀。可以说是早期的恐怖组织了。那他是如何训练他们的呢?山中老人有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沟渠纵横,流的都是酒、牛奶、蜂蜜和水,还有美女在其中载歌载舞。仿若天堂。老人会给这些年轻人吃一种药剂,让他们昏睡过去,随后送进花园。等他们醒来时,便会看到这如同天堂一般的景象。他们在这里享受美妙的时光,流连忘返。这时,他们再次被下药,被带出花园。然后,山中老人就会给他们提供了简单的契约,承诺如果他们按他所说的做,变能再次回到他们的天堂。

  比如叶卡杰琳娜大抵与波将金亲王。

  他狂野而富有想象力,她勤勉而通情达理,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但两人有着同等的政治智慧,于是一拍即合,展开了一段疯狂的恋爱。两人的爱情始于1773年年末。她曾给他写过作为一国之君最浪漫最离谱的书信;而他在死前,手里握着她的书信痛哭流涕。女王听闻他死讯后,瘫软在地,说:“世上再无波将金!”

  比如塔列朗。

  这位18世纪的法国外交大师,每天早晨要花两小时起床。他从凹陷的床上起来,坐在火炉旁的椅子上,年轻的男仆开始打理他长长的灰发。一个盛着海绵的银碗会送到他面前,让他擦脸。之后,一顶帽子就会戴在他浸漫发油的头发上。接着,他在全法国最好的桌子上就餐。早餐只喝一杯甘菊茶。饭后,会送来两杯温水,让他用鼻子吸入后,再用嘴吐出来。再接着,仆人开始会清洗他的双腿。他对自己的跛足非常敏感,羞于展示。在仆人将他的双脚洗净后,在仆人的追随下,他在房间里漫步,签署信件,听别人读取报纸文章,发表言论。仆人们解开他的睡袍,给他穿上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最后的点睛之笔,便是给他穿紧身裤。如此等等,他才开始准备迎接当天的事务。

  比如拜伦和宠物。

  他的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动物园。诗人雪莱曾给他的“家庭成员”列过清单:十匹马,八只大狗,三只猴子,五只猫,一只鹰,一头奶牛,一只隼……五只孔雀,两只珍珠鸡,以及一只埃及苍鹭。

  比如丘吉尔。

  有一次,他的孙子问他,他是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回答说:是的,你现在可以滚开啦。还有一次,有人指责他饮酒过度,他回到说:我从酒里得到的远比酒从我这里得到的多得多。

  比如埃斯科瓦尔。

  他是哥伦比亚最大的毒枭,是黑帮教父。1991年,由于搜捕他的网越来越紧,也为了避免被引渡美国,他向哥伦比亚当局提出协议,愿意接受五年的监禁。然而条件是,他可以自己建造“监狱”。然后,我们就看到,这座监狱成了一座豪华的别墅。在这里,他仍旧可以统治他的毒品帝国,可以接待访客,包括妓女。还可以杀人。有两个他的商业伙伴就是在这里被杀,而且还喜欢亲自折磨受害人。

  《大人物的世界史》读后感(七):所以,大人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上中学时,我一直不太喜欢历史。也不是讨厌,就是喜欢不起来。

  从初中到高三的上学期一直都是同一个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宋老师上课经常不看课本,让我们看书上的方块字时,会把一些她总结的提纲写在黑板上。

  提纲通常是:年份 / 事件 / 主要人物 / 前因后果 / 影响……(记不太清了,大致是一个人和一件事前后的重要的点。

  等我们看完那些宋体和楷体组成的方块字后,她会随机提问我们,就是那些黑板上的要点。

  上完课,我基本记不住什么史实。下课要背诵的那些前因后果,我也比一般人背得慢。虽然在文科班我的综合成绩还不错,但是历史绝对不是一门学得好的学科。我猜,她一定不怎么喜欢我。

  不然我和我哥就隔了一个班,都是她带历史,为什么念我的名字的时候总是把我的姓念错,而念我哥的名字就是对的。我们是一个姓啊。

  现在回想起宋老师的课,我大概只记得我昏昏沉沉的瞌睡和她拥有绝对的自信却也偶尔记错年份的短暂尴尬。

  我对历史课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不多的配图,比如:

  哇,原来毛主席年轻长这样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