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0 20: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精选10篇

  《树之生命木之心》是一本由[日] 西冈常一 / 小川三夫 / 盐野米松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一):匠人精神是不是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傍晚顶着挥之不去雾霾如约去听“留住手艺《树之生命木之心》新书沙龙”讲座感触有几点。

  1,北大的学术文艺氛围之浓每去一次感触便加深一次。座无虚席

  2,日本人的守时精神名不虚传,讲座按时19:00开始分毫不差

  3,我对马未都老师提到的“现存两个世纪以上的企业全世界有4000多家,日本占3200多家,德国占400多家,其余国家共占余下的400多家”这个数据记忆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在讲座后我百度了一下,马老师可能记忆出了偏差,他14年在商业论坛里“中国需要存在200年的伟大企业”里原文数据是:“迄今为止经统计大约不到3000家,日本独占2000多家,德国占400多家,剩下所有国家加起来400多家。我们大中华地区,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加起来15家,这个数据显然不是偶然的”。

  随后我又延伸查了一下日本的长寿企业,调查显示,在日本,1000年以上的企业有7家,500年以上的企业有32家,200年以上的企业有3146家,100年以上的企业有50000家以上。这些百年老店之中,有89.4%的企业是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的中小型企业。许多日本中小企业都是“日本神话”的创造者,这其中颇有历史的老店就超过10万家,里面的匠人多达几十万。

  4,关于日本人的“忠诚”。这个的确是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讲究事情挺多的,比如我们讲究面子,我们也讲究里子,但是我们不讲究“忠诚”,我们讲“名利”,我们要伸手可得的好处利益。所以这个讲座我越听越失落越听越难过,日本这种匠人手艺的传承在中国没有土壤,我们不认这个,这东西在中国有价无市。

  大概在中国手艺人里最传统的师徒关系就是相声行业了,但是今年相声界师徒的撕X大战进一步让我们见识到,言传身教师徒传承在中国步履维艰

  5,提问环节我举手了,但是举手人太多,没轮到我。

  今天我们讲“留住手艺”,讲“匠人精神”,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层面上的需求,是因为我们吃饱了饭。我是一个没有手艺的人,但对优质手艺的鉴赏力是有的,我会力所能及范围内用购买产品支持这些手艺人,但很有限,因为太贵的东西我买不起。

  我吃饱了饭,剩下的钱也只能支付为数不多的事情了,这就是现状

  至于手艺者,首要问题也是先吃饱饭。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二):对我这个手艺人感触很深

  我就是学木工的,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深,让我更加坚定选择这条路走下去,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因为我喜欢纸质版的,所以买了纸质版今天到货,一打开就看的废枕忘食,一夜未眠,暂时将天卷看完,日本的很多文化是中国传过去的,现在中国流失了的反而在日本更好的保存下来,“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不满足于90%,追求99%,我会坚持下去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十几岁就出来做服装销售了,工作多年也做到品牌专卖店的店长,收入尚可,去做服装也是因为喜欢时尚潮流,但实际做门店店长琐事比较多,业绩压力也会特别大,但最关键的是不喜欢,嘴里天天宣传能量调整自己心态,但心里其实很厌倦和厌烦的,一直想转行,朋友介绍过别的行业,待遇还行,但始终做不下去,认真思考后觉得还是快乐才是人生的意义,现在决定去学木工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度过人生

  我觉得写的好的地方都划下来了,全部看完之后会再加深阅读我做的书签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三):此刻刚看完《天 》《地》 的我

  刚刚看完 地 的最后一页,怀着急忙想看 人 而又舍不得看太快的心情,写下我的感受

  语言朴实无华,译本一股真面目に(认真的)日本人物叙事的味道, 别看不华丽,但字里行间透露着精髓.有很多师傅讲的话再重复叙述,但一点都不觉得多余,反而读一遍和读两遍有不一样理解,读三遍只会让理解加深,真的很神奇

  我毕业工作了两年,工作生活中时常觉得自己很烦躁,很着急,总是在放弃某些认为看不到成绩的东西,但放弃后再回头想其实是还没到火候而已。好像每天都很イライラ(急躁),但又不知原因。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虽然是讲木头,但是却好像看到了每个人的影子,不断的反思,自省。

  我很羡慕书中的“师徒制度”。

  要想成为一名手艺人,需要长时间修炼过程,它的过程是需要靠自己慢慢体会积累,靠继承祖辈们传承下来的艺妓和智慧来完成的。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有一种叫做师徒制度 的传统,师傅带徒弟一传一的修炼方法。手艺人的技能直觉学校里教不了的,是靠人与人,师傅跟徒弟一起生活,一起做活,才能体会到的。

  这种传承方式,在学校已经很难见到了,一个老师管理一个班级学生,千万别说什么求同存异,那真的是很麻烦的。我从小到大一直被牵着走,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记忆中有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作出选择的事情应该是在大学吧。幸运的是,我也有自己喜欢的一名老师,她有恩于我,我会把内心的疑难讲给她听,能读到这本书和读完这本书,最感谢的人就是她。

  我很敬佩西岗师傅的人品,他强大信念

  小川说,他在用生命维护自己的事业,即使让家人吃苦,也坚守自己的阵地,即使为了生计卖掉田地山林,也坚守自己的信念。他是一个不拘泥于小事的人,因此你从他身上看不到悲壮感。

  又让我想到了一个认识的老阿姨,一个被生活所迫的悲壮感缠身的女人。如果我不认识这位阿姨,我可能无法深刻体会什么是悲壮感,也就无法做出对比,也就不明白西岗师傅灵魂的伟大之处了吧。无欲无求,执着于自己宿命中该干的那份事业。他真的是一个厉害的人,值得尊敬的人。

  看完天,地。我学到了一样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西岗对小川讲,“把大脑放空,什么都不要想,书也不用看,报纸也不需要,只顾埋头磨工具就好了,我就真的照做了。”

  学一个新的东西,做一件没做过的事情,我会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看待新事物,这样,对教我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就潜移默化中做了筛选,还没做,便有了这样做肯定不适合或者行不通想法,从而漏掉了重要的内容而不自知。既然是新事物,那就扔掉偏见,“别看书,不读报。”听经验之谈,做后再自己揣摩吧~

  还有很多自省,还有很多反思,还有很多认识,以后拿出来再读一次,我相信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吧。

  买这本书,还有个故事,我因为工作原因要搬离原来的住处,早就想买这本书一直放在购物车中想安定下来再买但忘却了。有一天,在和老师聊天,她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但比在网上贵了30,我在啃指甲考虑买不买。结果她立马发来了差价的红包,告诉我,买啊。我便买了,这就是为什么能读到这本书和读完这本书后最感恩的人是老师的原因。

  要去看《人》了~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四):坚守本心的伟大

  去年十月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瞬间就被书名深深吸引——《树之生命木之心》,因为自己特别喜欢木心,所以在心中暗想这本书会不会和木心先生有什么联系呢。其次质朴的书封也有让你感受到一种典雅,让你想要拥有了解它。

  左等右盼,2016.12.16拿到书本的那一瞬间便迫不及待得读起来了。翻书时你的指尖划过粗糙的油皮纸带来的那种独处的触觉感受,淡淡的书香加上朴实的语言、充盈的故事,绝对是一场值得拥有的阅读体验

  《树之生命木之心》分为天、地、人三卷,讲了三代人的故事。不知为何天地人的分卷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君亲师,其实是不同的概念,但是我却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想也是可笑,真是好久没有写东西,不论是日记还是说读后感,现在再来重做这件事,竟意识到这件自己从前无比享受的事现在却有些吃力,以前的可以文思泉涌娓娓道来,所有的那些点子好像不用任何思考就可以蹦入脑海随意支配手指轻敲键盘,而现在却要努力在脑海中搜索辞藻来描绘自己的感受。原来大脑不用真的就会生锈,当我们只习惯去输入而不输出的时候,其实很多的输入都无用或者收效甚微的,比如学习语言、比如看书,我们需要交流需要反馈需要思考需要总结,只有通过这些步骤升华,那些我们流于形声或者机械学习的内容才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可是这个看过就仅仅是看过么?不尽然!还需要我们反思让它成为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也是我们的气质,因为在行走中我们的五官活跃思维敏捷时刻都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进行思考并给出合适的反馈,相爱的过程也一样,我们还可以通过和恋人相处学会包容和爱。

  言归正传,还是回到书本身吧,天篇——讲述了日本最后的宫殿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也是通过他的故事我了解到关于宫殿建筑的一些知识,比如宫殿建筑都用实木而不用任何的金属配件,因为只要用得得到一块好的宫殿木料可以支撑上千年的岁月。明白了日本宫殿建筑一般都采用扁柏,而杉木和楠木用于造船,罗汉松用于造棺。第一次听说了树有两个生命的概念,一个是他们作为树木成长的生命,另一个就是他们作为建筑物一部分历经的岁月。在工匠师眼中树木就像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他们独特的癖性,他们不仅会花时间去和树木相处来了解他们的个性以便最好的利用他们,他们还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懂得平衡重要性,所以每每砍掉一棵树后他们便要再次种下一颗小树苗以便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他们内心有着对自然对生活的最基本的尊重,在他们眼里每一颗树木都那么独一无二,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宫殿木匠秉承“建造唐塔的用材,不是买木料而是去买一座山,用木料要按照它实际生长方向使用。”所以他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山间林里观察树木,他们在建筑一座宫殿时想的是怎么让树木可以更长久地生长下去,而不是怎么越快越好地完成当下的工期。可以这么讲——怎么建筑一座隽永神圣的宫殿就是他们的信仰,没有近路也没有快道,唯有一步步地埋头往前走,这是他们学习技术、建宫殿、做人的准绳。传统的同吃同住同生活师徒制让他们在摸索中慢慢地体会和积累,在耳濡目染中用手的记忆把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技艺和智慧变成自己的东西。想到了1万小时定律,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上有所成,那么至少要在一个事上花超过一万个小时,而且要用心去感受,所以他们就如同《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工匠一样,十年如一日的干着同样的活计,他们并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发现乐趣。有个小细节记得很清楚,西岗栋梁一家还有田地,他们会利用空余时间自己种些粮食来维持生计,因为到后期修建和修葺宫殿的工作已经没有办法养家糊口了,“人一旦转进钱眼里,心也就被污染了。”所以不管怎么落魄西岗栋梁始终坚持本心——只建造宫殿,不像世俗低头。仅凭这点都值得受到敬重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是我们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我们中很多不但不能坚持我们自我,更多时候我们还被物欲控制,忽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忘记真正的满足感往往都不是钱可以买到的。断舍离,古人舍得,有舍才有,当我们的心都被外物塞满时,可能那就是我们最空虚的时候吧,可能像西岗栋梁那样过着最纯粹与世无争的生活才别有一番乐趣。

  关于学习和教育,西岗栋梁提到了日本文化或者说日本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和活用自然所赋予的力量,融于自然在调和中成长。科技发展人类自大的认为我们可以掌控所有,看看今天的环境污染就知道我们是有多愚蠢,那些自己犯的错还不是只有自己来买单!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尽量让自己成为像刚出生时一样听进去别人的话再去消化和领悟,人啊很多时候总是免不了自大,很多时候都丢失了谦卑之心,所以只能注定游离门外。很世间万物都是想通的,从很小的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秉性,有的东西可以后期培养而有的则不行。思考、消化和领悟是好东西,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怎么前进的结果,并没有去欣赏前进的风景更别提去总结路上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

  地篇——讲的西岗栋梁唯一的徒弟和继承人:小川三夫的宫殿木匠修炼之路。 以小川三夫的视觉记录了他是怎么想要去做宫殿木匠,在正式成为西岗栋梁门生之前又经历了哪些磨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西岗栋梁怎么关心和鼓励他,其实从他口中你可以得知一个关于西岗栋梁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严谨的性格却不失善良和慈爱。

  地篇的书末我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2017.2.1. If you're really love something, then you should focus on it and work hard. @bookworm bar CD”很短的一段话,我想就是看完小川的故事自己的最直观感受吧,细细回想三本中关于宫殿木匠生活的描写都是很枯燥繁琐的,承接项目之前每天在工房除了磨工具就是练习刨花,怎么把工具磨好,怎么刨出完美的木屑花,而每一项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大家却乐此不疲。至于工具要磨到什么样,不同的工匠有不同的要求,全凭你,毕竟也就是你自己对话自己的过程,没人要求你要做到怎样一个程度,一切都全凭你自己。好的工匠他的工具一定是最锋利的保养得最尽心的,因为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就反应了这个工匠的技艺。由此延伸,其实自己也算是一个“匠人”只是不甚合格而已,我实验室的仪器就是我吃饭的家伙,诚然我没有栋梁们的心境,不为了钱工作,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也没有有多热爱的我工作,每日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重复,我没有想要做好,我的目标就是不出错地完成,仅此而已!所以我开始反思,只是目前的我还是很迷茫,想要去尝试却又害怕吃苦失败,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能我就不能成为人上人吧,毕竟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个平凡简单的人。不过自己曾经也说如果这件事一定是我必须要花时间做的,那我的性格就是一定要做好,至少要对得起我曾经花费的时间,只是我现在的我真的还没有想清楚这个是不是我要花精力去做好的事。

  人篇——采访的对象不再是像西岗栋梁和小川三夫这样的独立个体,而是一群年轻匠人的故事。社会在进步,而宫殿木匠为了要不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革新,传统的同吃同住同生活的师徒制还是继续沿用,只是鵤工舍把原本的在师父家变成了宿舍,师兄弟之间相互学习工作磨合,在这里还是像对待木材一般,看透徒弟的癖性,因材施教地培养,来去留走学成与否都看个人造化,年轻匠人们的梦想与生活、坚持与退缩随着他们的讲述一个个展现在我们眼前,你可以看到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磨工作和刨木花还是没有变,只是娱乐方式更多了,鵤工舍成立了棒球队,匠人们自己制作木质棒球棒,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看新闻读报纸了。可能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年轻匠人都会围城宫殿木匠,但是越多的人来学习了解这项技术总不会是一件坏事,越多的了解才会被广泛接受和传播,这不是一项大众技艺,为了避免它消失在历史潮流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它的重要性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可能中国的很多传统技艺也可以尝试这个方法,所以可能我们应该感谢《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平凡却伟大的工种。是的,工匠们的专注和坚持还有对技艺的爱是那些不朽的工艺品得以传世千芳的原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充满诱惑的当下能坚守本心就是一种伟大。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五):读后感-5/100 《树之生命木之心-天卷》西冈常一

  读后感-5/100 《树之生命木之心-天卷》西冈常一

  这一套书总共有三册:天、地、人。讲的内容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职业:木工。具体来说是日本专门修缮寺庙的“宫殿木匠”。三卷分别讲述了师傅、徒弟、徒孙三代从事这个职业的心路历程。

  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年大热的“寿司之神”,这套书同样体现的还是一个“匠人精神”,这个概念这两年在国内总是频繁的被提到,不是坏事儿,但希望除了嘴上说说,还能更多的人去做做。

  往浅了说,[匠人精神]是一项精湛的技艺;说深了,[匠人精神]是耐得住无功无名的寂寞。好比武林的一门绝学,你练成之前没有人认识你,只有练成下山,才能广为人知。

  《天之卷》中的西冈常一就像是一个落寞的武林门派的传人。有点像张无忌,从小跟着爷爷辈耳濡目染,悟性极高,稍有机会便可以成为武林高手。而西冈常一也没有辜负期待,20出头的年纪就成为了这个“门派”的掌门,书中叫做“栋梁”。

  看完这一册,有两点感触深:1 对待“工具”的态度能看出对待“工作”的态度,书中介绍,做木工的第一年全是在磨刀刃,与自己的工具磨合好了,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像摄影师对待相机,画家对待画笔,不爱护工具的人,肯定做不好事。2 如何“学习”技能。书中有一部分讲师徒:“不要以为自己来学徒了,师傅就得手把手地什么都教,师傅只会给你看做为范本的东西,其他的就靠自己去悟了。”

  一理通百理明,任何职业,也可以说是技能,都是一个道理。尊重你的工具,磨练你的工具。观察,临摹,耐下心。总会有顿悟的时候。

  不要觉得顿悟遥遥无期,还记得那一万小时定律吗?资质再普通一万小时也能成专家。拿学语言为例,学习时间1000小时,就可以达到留学生水平,付出十倍时间,那还不得是外交官水平咯!

  本书内容充实,但难以避免的有日本人的文风,就是一件事情来回说,需要一定耐心。书籍装帧质朴无华,手感极佳,阅读体验好。打7.9分吧,较为推荐。(打分纯属个人喜好,并不公允)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六):育人如用木

  薄薄的三册书,天卷、地卷、人卷,分别采访了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西冈唯一的继承人小川三夫以及小川的徒弟们,作者是曾写过《留住手艺》的盐野米松。周末读此书,堪称悦读,体验很好。

  我先看了地卷,小川出身于中产家庭,却只有高中学历,起因不过是修学旅行中见到了建造于一千三百年前的法隆寺,从此立志要建造这样的塔。他全无经验,为拜师法隆寺宫殿木匠西冈常一的门下花了三年。三年,并非西冈不收徒,只因为当时没活干,太穷困,西冈坚持习俗和大匠尊严,宁愿种田养家,也不愿做其他的行当赚钱。三年之间小川在家具公司打过杂,也在穷苦佛龛作坊做过学徒,一个月只得三千日币,而他的高中同学早就工资八万。如此生活,一过三年,期间他与未来的师父西冈一直书信往来,西冈鼓励他热爱工作奋发努力。这样的工作,看不到前程的学徒生涯,因为鼓励和热爱而被坚持,一直到有了活干,他终于入门,成为西冈唯一的继承人。

  即使入了门,传统的宫殿木匠沿袭师徒制的口口相传,没有秘笈,没有捷径,只有师父吃住同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师父并未传授如何成为一个好大匠,只是说“不要看书、看报、看电视,只要一门心思磨工具就可以了。”而这个徒弟也就这样做了,师父刨了一片木花,他把木花贴于窗上作为范本,一次又一次的刨,不置一言并非不授一课,“如果手把手教给你这样做、那样做的话,当那只手离开了以后怎么办呢。”“对于一个木匠来说,我们首先是靠身体去记住手艺的,其他一切智慧都是多余的。靠自己琢磨,然后再用身体去记下的手艺,是有伸展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智慧也不重要,它反而能让技艺更率真地扎根在你的身体里。”

  如何习艺,书中自有箴言。“入门学徒,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掉自身已有的毛病。”并非聪明伶俐才是最好,小川的不少徒弟在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念下,都是不被看好甚至是被淘汰的人,但是这个传统的行当中,工匠们育徒如用木。“我们木匠的工作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每一棵个性不同的树。这些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树没有一棵是相同的,所以首先需要看懂它们的个性,然后再想办法如何更好地使用它们,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这个观念也同样适用于人。”“人就像树木一样,都是有癖性的。如果无视这个癖性,那是教不好的。但是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个癖性,同时还要让它很好地发挥作用,就靠师父的眼光和工作了。西冈师父说过:人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个性,真正的教育是如何很好地让个性得到飞扬。”这个世界上并不见得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用人之道在鼓励,在活用,在了解每个人的特长与局限。书中的阿研连算数都不会,可他自有优点,在小川的工舍中,他们视他如宝贝。百工有百念,若能归其如一,方是匠长的器量。

  一生只做一件事,于飞鸟时代的工匠而言,是理所应当,可如今这样飞速的年代,人们相信机器,相信学问,却看轻匠人。奈良的法隆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最易被火侵水淹的木质结构竟然屹立了千年。差不多七八年前我曾于朗朗晴空下见过它,那种省却了多余的装饰,让木头本身所持有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朴素的美是有生命力的,这种建筑的美是现代人的技术所不能及的。随着新机器的诞生和科技进步,人的能力却退步了,我们崇尚便利快捷,却丧失了慢下来欣赏经过时间发酵的作品的能力。如果要了解“时间”的话,必须要体验“忍耐”,只有一寸寸的慢慢的一遍又一遍的被时间洗刷,才能感悟单纯一彻的道,而很多时候,大道至简,最单纯的才是最美的。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七):树之生命木之心

  “对神佛没有崇敬之心的人没有资格言及伽蓝。”

  “盖家宅的人要时刻想着住它的人的心。”

  “营造伽蓝要选四神相应的地相。”

  “营造伽蓝不买木材而是直接买整座山。”

  “要按照树的生长方位使用。”

  “堂塔的木构不按寸法而要按树的癖性构建。”

  “调动匠人们的心如同构建有癖性的树材。”

  “能否调动匠人们的心靠的是匠长的体谅。”

  “要拥有像佛一样的慈悲心和像母亲一样的爱子之心。”

  “百工有百念,若能归其如一,方是匠长的器量,百论止于一者即为正。”

  上述这些,都是法隆寺工匠的口诀。法隆寺,坐落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相传建于飞鸟时代,是圣德太子主持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自寺庙建成的时代至今,法隆寺都有专职的木匠用于对寺庙的建筑进行养护和修缮,这种专门修建寺庙的木匠被称为“宫殿木匠”,宫殿木匠的戒律要求他们不可以建造民宅,当寺庙没有修缮工程的时候,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种地维持生活。

  西岗常一(1908-1995),法隆寺最后的专职宫殿木匠,十六岁时正式跟随祖父西岗常吉开始木匠学徒,他的祖父、祖父的弟弟、父亲、弟弟都是宫殿木匠,西岗常一从小便被祖父带到法隆寺看着工匠们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二十七岁时,西岗常一因为在法隆寺解体工程中的优秀表现,荣升法隆寺栋梁,之后又主持修建明王院五重塔、复建药师寺大雄宝殿和西塔,并且恢复已经灭迹了的工具“枪刨”。

  在他的一生中,西岗栋梁严守法隆寺工匠的口诀,例如“要按照树的生长方位使用”,长在山南的树木,接受的阳光多,虽然细但是很坚实,而生长在山北面的,因为背阴,木质则是粗大但软弱。现在建造一座建筑的用料都已经交给木材公司来完成,只要告诉他们尺寸即可,而在过去传统的宫殿木匠心中,木料并不只有尺寸,还有“癖性”,要把具有不同癖性的树材安置在建筑中最适当的位置,才能发挥它们最完美的作用。

  人也是有“癖性”的,对人的教育也要按照不同的癖性来实施。小川三夫,在高中毕业前一年的修学旅行中来到了法隆寺,被这座千年古建所震撼,时年十九岁的他找到西岗栋梁想要拜他为师,进行宫殿木匠的学徒。木匠的学徒与普通的学校教育不同,它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亲手参与操作的习得。但在当时,作为法隆寺栋梁的西岗常一手头也没有活计,没有活计就养活不了徒弟,因此建议他先到别的地方学习,并为他写了推荐信。之后的三年,小川三夫辗转于做家具的公司、摩托车厂、做佛龛的公司等地方,作为学徒经历了做饭带孩子这种事情,并且初步接触了木匠工具的使用以及画寺庙建筑图等内容。在这三年时间中,他保持着与后来的师父西岗栋梁的书信往来,师父也一直在信中鼓励他“精进再精进”。终于,小川三夫在报上看到了关于西岗栋梁要着手复建法轮寺三重塔的报道,再次急忙联系西岗常一,终于正式成为了西岗栋梁的徒弟,那一年,小川三夫刚好二十一岁。

  那时候的师徒制在日本也已经不是主流了,而且由于这种制度需要漫长的学习时间,也极少再有人愿意涉足。小川三夫正式拜师之后,西岗栋梁为他在自己的家里举办了规模很小却很正式的入门仪式,并且当着家人的面确定小川三夫的地位仅次于他本人,甚至西岗栋梁自己的儿子都要排在小川之后。

  作为西岗栋梁唯一的徒弟,小川三夫参与了修建法轮寺的工程,跟随西岗栋梁学习宫殿木匠的技能和修建佛塔寺庙的理念,并于1977年创立“鵤工舍”。鵤工舍保留了传统的师徒制度,招募各地有志于学习或从事宫殿木匠的人士共同参与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传承技艺。

  至今为止,鵤工舍已经参与建造、改造、修缮的建筑遍布日本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国土安稳寺、国泰寺等重要工程,鵤工舍的学员出师后有的继续留在鵤工舍工作和带徒弟,有的离开鵤工舍自己创立机构,也有的转行到了其他行业。

  《树之生命木之心》分为天、地、人三卷。天卷主要讲述了西岗常一对于宫殿木匠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求学、实践历程;地卷将接力棒转给了他的徒弟小川三夫,从他对于西岗家族最初的接触写起,一直到自己学徒、出师以及成立鵤工舍的始末;人卷便是宫殿木匠这个行当的开枝散叶,作者盐野米松先生继对西岗常一和小川三夫之后,又对鵤工舍现今的学徒进行了采写,原本地记录了徒弟们学习宫殿木匠技能的心态和程度,以及他们现在的去向。

  时至今日,虽然西岗栋梁已离我们远去多年,但他所代表的已经流传了一千四百年之久的宫殿木匠的精神依然回荡在世间,以另一种更符合时代步调的方式继续流向未来,千秋万代,薪火相传。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八):读后感-6&7/100 《树之生命木之心-地&人 卷》小川三夫

  读后感-6&7/100 《树之生命木之心-地&人 卷》小川三夫

  这一套书总共有三册:天、地、人。讲的内容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职业:木工。

  上一次只谈了谈《天之卷》,因为全书是从师父,也就是教授者的角度写的,今天要说的这两本相当于徒弟和徒孙,是[学]的角度。意义大不同。

  西冈常一的徒弟--小川三夫相当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怎么讲呢?师父一辈还比较传统,收徒严格,真正传人也只有小川一人。但小川就琢磨着求变了,传统工艺那么好,一个人一个人往下传可不行,广收博教才行,只要想学的都可以进入她们的木工房当学徒,门槛虽然低了,但是出师标准没有变,出来的各个都是一顶一的“栋梁”级人物,(受不了艰苦半路退出的也有)这么一门传统手艺不就搞活了么。

  《地之卷》中同样强调了一件事情,就是[磨刀]。所以说想掌握任何一门手艺,基础是最重要的。“有一段时间必须集中全部的精力在一件事情上,一刻都不能被多余的思绪所打搅……如果用大脑去思考,就会延迟手上的记忆。”当然这段话的意思不是不让你思考,而是让你心无旁骛的锻造[肢体记忆]。

  有关[学],书中有一句话我十分认同:“自己连考虑都没有考虑过就向别人提问,是很失礼的事情。”

  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很正常,但自己连努力都没有努力就要找别人问答案,学问是不是来的太方便了?学英语的时候,经常有同学去问老师某个单词什么意思,老师怒了:“我是字典吗,连字典都懒得查!还学什么英文!”简直太失礼了。

  书中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讨论时间。这群宫殿木匠所在的寺庙是有1300年历史的法隆寺。大殿的柱子又都是树龄2000年以上的扁柏,所以抚摸着法隆寺的柱子,就等同于抚摸着3000多年前的生命。而作者困扰的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还无法理解这么长的时间维度,从小就被妈妈、老师催促着“快点!快点!”吃饭的时候,学习的时候,玩儿的时候,都是以时间“短”为标准。速成变成了这个时代大家所追求的。可哪有什么“速成”?哪有什么“多快好省”?多,就不可能快;好,就不可能省。好的技艺都是“慢慢煮、慢慢熬”来的。

  这两本书的风格延续了第一本的风格,这一套书总的来说都是“干货”,只不过要适应日本人的语言习惯,要“慢慢品”。整套书7.5分吧,较为推荐。(打分纯属个人喜好,并不公允)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九):我为什么学古典建筑

  这个月初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有一天,妈妈忽然告诉我给我寄了一本书;我大吃一惊,赶紧问她是什么书。妈妈告诉我是建筑方面的书之后,我慌了,接着问她是谁写的;妈妈又告诉我是日本人,这下确确实实把我吓坏了。 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古典建筑的学生——对外行崇拜的当代建筑一直抱着不屑的态度,而日本更没有哪个建筑师的能被我看得上眼(某种程度上,藤森照信除外)。不过很快我就想开了:看看反面教材也好不是吗? 我当然没有想到,两天后收到的是这本书…… 关于两位木匠的精神,我无需多言,因为那也是我的信念;书中强调的育人道理同样深深启发了我。作这段文字,我只为提出一个在今天被常常误会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可以作为本文题目的部分回答。 有人问过我,学古典建筑,将来是不是要建教堂;我笑道,教堂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有人问过我,古典建筑学的是不是古建筑的修复之类的工作;我告诉他们那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还有人问我,古典建筑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建筑;我解释说,『古典建筑』并不是『古建筑』,不特指某个时期的建筑,也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理念;该理念注重的是『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人与城市之间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人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平衡是建立在两者的连系之上的。 另一方面,也许今天有人开始意识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手工艺被遗弃了;因此又有人意识到我们该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强调所谓的『匠人精神』。这样的做法看似很好,然而在我看来却远远不够。我刚才提到,古典建筑(我可以自豪地说,建筑是上述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注重的是平衡,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人作为动物需要从其他有机体中获取能量,也就是进食;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我们不会吃没有烹饪过的食物(即使是水果也是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吧),因为太难吃了。我说不清楚这样一个感官需求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但是我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吃,这样就有了一个矛盾。幸运的是,智慧使得人类学会了用火,还发现了盐和许多可用作调味料的植物。如此,矛盾就被消解了,而美味就是其中的『平衡 』;烹饪术也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技艺之一,它使我们必须的食物变得美味,这一点就是它和我们之间的连系。 现在假设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某些奇妙的原因,我们的烹饪术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大家(因为不知道有更好的)又开始吃味同嚼蜡的食物;这时候,有些人偶然知道了过去有一种技艺叫『烹饪术』,并认为那应该作为古人的智慧保存下来,于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厨师又有了用武之地。然而问题是,尽管现在烹饪术得以保存,但是它之所以创造美食却只是为了『被保存』下来,大多数人还是在嚼蜡。其结果是,美食和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平衡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还远远不够。 我相信如果提到文化生活,不少人会想到博物馆;然而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才应该是文化本身吗?因为博物馆中冰冷的展品是我们用智慧创造的每一种技艺的产物,它们本该继续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书中的两位木匠都是宫殿木匠,也就是专门建造寺庙等大型非民用建筑的木匠。读罢此书,我唯一的不同想法就是,宫殿木匠和民间木匠之间的界限似乎太分明了。虽然作者也解释说,宫殿木匠不用像民间木匠那样,考虑建造成本之类的琐事,所以才得以创造出最好的建筑;但是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作者还是承认,在资金不足的日子里,他们也不得不停工。 其中小川三夫木匠甚至也想过这样的问题:

……然而,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筹集了许多钱,然后去山里砍伐很大的树,再去建造很大的佛殿和佛塔。我经常想,砍伐这么多树,就是为了建这么大的殿塔,真的好吗?这是不是太自我满足了?虽然这些钱是信众们资金募集来的净财,但我还是会想很多。我曾经批评自己在银行工作的父亲,认为他动用别人的钱财,所以不是生产力。但事实上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是啊,我认为,要真正保存一门技艺,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让它服务于更多的人吗?如果仅仅在寺庙等建筑上延续木匠的技艺,那么这项技艺和我们的连系是十分无力的。 就先写这么多吧。

  《树之生命木之心》读后感(十):比期待的差了一点

  书还没上市、理想国刚在公号里推介时就很关注了,一方面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木作、手艺方面的题材,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主页君说“这可能是理想国今年最好看的一本书”,这个最好看真是的很高的赞誉了吧。不过看完全书,我只想说这个“最好看”应该理解为“最容易读”,而不是“内容最棒”。

  当然,可以理解它的好读,因为本来书的内容就是以主人公的口述为主,再加上作为一直身体力行、以身体和心灵来感受并传承技艺的宫殿木匠,除了历代传承的口决外,并无西方那种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都是平易近人的口语。总的来说,天和地卷都不错,毕竟作为国宝级的工匠,在历经沧海桑田后,他所沉淀下来的思想,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而人卷就差一些,第二部分鵤工舍全体徒弟的个人经历介绍占去太多篇幅,但对于读者来说其实没有特别的意义。

  看完全书再来回味,似乎前面写的有点偏激了。其实应该说,书只是一个传递的介质,把西冈和小川的经历和一些感悟介绍给我们,更重要的是去细心体会他们在这样的坚持背后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比如西冈一生的执著、专注,一辈子的滴酒不沾,小川一年只会有2天在家休息,这样严格的自律、对工作的投入和享受,就已远远超越绝大多数人。值得好好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