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7: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10篇

  《伊比库斯的预言》是一本由[法] 帕斯卡尔·拉巴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5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一):说说这里的画

  《伊比库斯的预言》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自然是形象的漫画了。这些黑白色的画同文字一起出现,我第一时间被画面所吸引。都说文学作品更能给潜在读者提供更为广阔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在这本漫画里,文字部分更像是处在一个附属的位置,作为对漫画的内容的填充而出现。

  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文字,我们能捕捉到作者想传达的内容么?或者说我们还能看懂这个故事么?说来也巧,在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编辑哪里看到她临摹的这本漫画里的一幅画,我的第一感受是两个相爱的人融化在了一起,就像巧克力融化了一样,充满浓情爱意。我猜想这很可能是表达做爱时的一种情态。

  之后我看到了这本书,翻到这幅画的时候,确实如我的感受一样,这是涅夫佐罗夫与女友在浴缸做爱的情态表现(书中P81页)。

  另外,独属于漫画的特点是,在传达图像内容时,会被潜在读者通过线性的语言在脑海中流动,相反的是带有意象的语言组织会在潜在读者中构建画面。另外,画面构造呈现出直观性,这个特点会迅速传达图画内容。比如说男主人公杀害古董商的过程,这里面作者没有配文字,几张漫画就勾勒出了结果,古董商被他杀死了。

  下面再来说一下,这部漫画的特点。这部漫画由黑白色构成,墨色之中没有勾勒线条,构造出的整体风格与故事的讽刺性隐喻暗合。除此,人物形象纤细,姿势轻盈,略显夸张与滑稽,传达出人物的狡猾。这几点在涅夫佐罗夫身上都可以体会得到。这种戏剧性的浮夸效果似乎暗含着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但是他们纤细的形态,就像一个个瘦弱的饿殍,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不禁对这黑暗之中扭曲的世界对以眼泪。

  另一个特色是这部漫画的浪漫色彩。这是与原著不同的地方,原著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比如说涅夫佐罗夫被扒光抢劫,皮鞭抽得他鲜血淋漓,这是由一系列残酷的画面组成的,可是漫画作者在最后一张画面上,将他置身在浓密的树林之中,辽阔的远处还有海面与船舶,船上还升腾着烟雾,带给读者十分怡人,安然的一幕。涅夫佐罗夫成为了树林中小小的一部分,他拖着痛苦的身体,发誓从新振作起来,大概是漫画作者对他的顽强有所感慨,构造出了这样一个愿景吧。这部漫画潜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惊喜,值得慢慢品味。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二):在无穷的黑白中感慨小人物命运的悲哀

  我没有读过这本漫画的原著小说——来自前苏联的著名作家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长篇讽刺小说《涅夫佐罗夫的预言或伊比库斯》。阿·托尔斯泰是一位跨越了沙俄和苏联两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因为生活在分裂的社会这样的早期经历,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表达对国家的不满和人民的同情。这本漫画由来的故事也十分取巧,据后记,漫画作者帕斯卡尔·拉巴泰一天在逛法国的跳蚤市场偶然看到一本作者署名为托尔斯泰的书,以为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立马就买下来了,回家才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作者,便束之高阁,等来日再读。而有一天突然想起,翻看这本书,却深深被这个故事吸引,也由来了这本漫画创作的念头。而正是因为这本著作由拉巴泰改编而成的漫画,当年获得了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最佳漫画奖”(“安古兰漫画节”为法国最大最知名的漫画节),而这本IBICUS(《伊比库斯的预言》)也成为了他的知名代表作。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三):伊比库斯令我脊背发凉

  这部漫画改编自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小说《涅夫佐罗夫或伊比库斯的奇遇》。这部作品还没有中译本问世,暂时只能从漫画中来品味它。阿·托尔斯泰并非读者熟知的那位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他的作品同样震撼人心。

  随着翻过一张张书页,我偶尔被其中的画面所刺痛,偶尔又感到悲伤,觉得渺茫。思考漫画中的人物形象,也思考我已度过的岁月。有几次我竟会脊背发凉,因为通过富有浪漫色彩的漫画风格,渗透出了一种只属于人性的真实。

  这种真实令人觉得无法负重,可悲的是,这正是人类的命运与生活。底层人物涅夫佐罗夫遇到了一个吉普赛女人,预言他将变得富有——“当世界于火和血中崩塌,当战争重返家园,当兄弟互相残杀,你将经历一些非凡的冒险,而且你将变得富有!”我在想这条预言与人物命运本身的联系。很快为了金钱他杀死了古董商,得到了古董商的钱财。并认为这是他应得的。

  这是我第一次脊背发凉的时刻。发凉的原因并非杀害古董商这一幕,而是他认为这钱财是他应得的这个心理活动。这是驱使他选择作恶的“正当理由”,这理由背后就是吉普赛女人对他的预言。他通过杀害他人获得金钱这一行为更加巩固了这一观念,即我的命运本应如此。在这之后,就是变本加厉。有了这样一个统领人物的恶的思维意识,之后发生的事情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阿·托尔斯泰这部作品不是批判现实主义,他没有给涅夫佐罗夫设定出一个该死的下场,相反,全书最后写道:为了小说的布局,似乎应该让西梅翁·伊万诺维奇死去,比如让他死于一只腐烂的牡蛎,或者把他推到一辆汽车的轮下。但是西梅翁·伊万诺维奇是不死的。作者想了许多方法为民除害却始终未果,西梅翁·伊万诺维奇不会任凭自己被一本小说的几张书页抹去。他就是伊比库斯。

  这是和批判现实主义最大的区别。作者没有对恶做出判决,他把这个思考空间留给了读者。在这不死的结局背后,这是一个没有丝毫光彩,丝毫温度的人间地狱,这可比判处涅夫佐罗夫死刑要真实得多。

  恶人仍旧参与世间的角逐,人性中恶的一面还在延续。看到全书最后的部分,我恍然大悟,伊比库斯的预言是一群蟑螂的赛跑。底层的小人物在动乱年代的角力正如同蟑螂般的比赛,他们挖空心思,换取存活下去的条件,抛弃了尊严与道德,这时只有伊比库斯在场,他把这些人物的命运抓得非常牢固,借助吉普赛女郎的话,他投下了一个又一个诱饵。伊比库斯在岸上俯瞰着这一切,充满无尽的讽刺。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四):褐色蟑螂的漫画剪影

  荒谬为开头,荒谬为结尾。

  下面这段是故事梗概,不想被剧透请绕行到下下段。

  故事讲完了。关于故事的背景,写作的背景,在其他很多人的评论中已经描述的很多了,改编自阿列克谢.托尔斯泰(非彼托尔斯泰)的小说,想了解的请移步

  伊比库斯的鹤:一则人性黑色寓言

  单从漫画本身,这部作品也是独具魅力及吸引力的。

  当然首先是杂么厚杂么厚的书页可以吓死一片人。

  随便翻两页整体黑白灰的画风又吓死一片人。

  最后剩下的就是喜欢这种诡异调调的痴汉。

  要知道画画最难的就是无颜色,丰富多彩的颜色可以轻松的表现背景、人物情绪、明暗远近等等,单一的色彩只能通过浓淡本身来调和这些复杂的东西。虽然很多日漫都是这样的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却是建立在G笔、网点基础之上的,水彩这种极不稳定的媒介不同于这些可掌控的材料,因为不可修改的性质往往需要作画者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熟练的运用,况且需要以此来完成一整部长篇漫画的创作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技艺精湛。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五):帕斯卡尔·拉巴泰将阿·托尔斯泰对人性之善的碾压又碾压了一遍

  我的已故的父亲,曾经是个文艺青年,喜欢绘画、音乐、摄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用学校的相机拍了许多颇有纪实色彩的照片),连给教材包的白书皮上也写着小说的名字。 印象极深的有两个,一是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一是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 匪夷所思的是,十几二十时,我看了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里、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大部分作品甚至还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却一个字的阿·托尔斯泰也没看过。 没承想,人到中年,竟然通过一部NB的漫画作品“读”了他。 对,就是法国人帕斯卡尔·拉巴泰根据他的小说改编创作的《伊比库斯的预言》。 这又是一个关于“活着”的故事。 但同样顺天承命,徐福贵是安心地等待被时间和命运抛弃,西梅翁·涅夫佐罗夫则谨记吉卜赛巫师的预言,不为良知让路,只为金钱热血,“带着一根死亡的反骨”,活成了我们看不惯又干不掉的样子。 论出手之狠,余华胜出。 论拷问之毒,阿·托尔斯泰胜出——放眼目下,环顾周遭,检视自我,是不是都潜伏着涅夫佐罗夫的“基因”? 而帕斯卡尔·拉巴泰的水墨画风,将阿·托尔斯泰对人性之善的碾压又碾压了一遍。 好看。值得收藏。

  《伊比库斯的预言》读后感(六):乱世众生相

  在《俄罗斯性格——回忆阿·托尔斯泰》一文中,科·伊·楚科夫斯基写到:“1923年夏,他终于由国外回到彼得堡。回来后,他显得惘然若失,心怀戒备,沉默寡言,而且,我觉得他似乎有病。他那本来懒散、安详、高傲的步态,如今变得急促、焦躁了。”“过了几个月,当我遇见他时,他似乎完全恢复了他昔日的堂皇……社交场所中,一坐就是老长时间,还不时地哈哈大笑,对他们讲述离奇可笑的故事。而且,他马上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不让自己有片刻的歇息……”

  而成书于1924年的《涅夫佐罗夫或伊比库斯的奇遇》很大程度上,正是作家本人经过一年沉淀后对乱世人情的总结与反思。

  主线中,典型的小市民涅夫佐罗夫自从得到一名吉普赛女人的预言“你将变得富有”后,便自觉是“背负着伊比库斯印记的蟑螂,未来的国王”。在革命爆发的动乱之下,偶然进入一个古董商的被洗劫后的仓库,推倒衣柜压死了重伤的古董商,乘火打劫走了第一桶金。

  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个贵族头衔,并离开圣彼得堡。我们读者随着他的脚步来到浮华、浮躁、犹如《红死病的面具》中城堡的莫斯科上流社会圈,在布尔什维克占领莫斯科后又跟着他逃亡到南方——带着经营赌场赚来的数百万黄金和外币、吸毒的爱好,和对中流弹而亡的同居女友一点怀念。

  在哈尔科夫,我们的小市民同样享受着上流社会的醉生梦死和左拥右抱,并买下了一座据称是某伯爵名下的庄园。然而很不幸,他与庄园农民产生了直接的利益冲突,导致庄园被付之一炬。愤怒不已的涅夫佐罗夫向寄住的德国军官投诉,然而对方正在布尔什维克的进攻下节节退败,自顾不暇。不得已再一次逃亡的路上,他路过了一个“孙二娘村庄”,伙同他们干了一票后分赃离开,到达了敖德萨,开始干起了走私行当。被抓后,又成为了秘密警察的线人,在白军全面溃退时登上逃离俄国的“梅杜萨之筏”,到达伊斯坦布尔后,因为谋杀失败而被“组织”抛弃,转而成为皮条客,又开地下赌场,被警察查抄后,终于在蟑螂身上得到启发,东山再起开始“赌蟑螂”行当。

  正如作者所述,涅夫佐罗夫“就是伊比库斯。他满身肌肉,百折不挠,身上带着一根死亡的反骨。”作为小市民型的投机客,他像蟑螂一样顽强,且生生不息。他一心想着“我已经喝够了陈茶,吃够了麸皮面包,我有权坐上配有便壶和天鹅绒席位的一等车厢。”为此,他能够落井下石,并在杀人偷钱后说服自己:“我才不是凶手呢,连帮凶也算不上。不管怎样,他都快死了,我不过是减少了他的苦痛,并拿了该拿的东西……”但在秘密警察的反间谍组织要求他刺杀某人时也下不了手。他爱慕虚荣,总是渴望着“美酒、美女、高尚的艺术、大量的金钱以及众人的奉承”,对于庄园农民的意见是“尝试和这些蠢蛋讲道理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是对牛弹琴……这些乡巴佬,只认棍子!”对寄住的德国兵,一个人在房间里关上门时大骂“肮脏的德国鬼子!”然而利益受到损害时还是想到向他们求助。他行动迅速,狡猾得像只泥鳅,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早早溜走,有必要时也照样能“摧眉折腰事大佬”,连秘密警察都对他说“他交代得够快的。不过我说的‘够快’可不能跟您比。您绝对是冠军。”他便是欲望本身,连死亡都跟不上他的脚步。

  而涅夫佐罗夫也仅仅是众生相中最典型、数量最多的一类罢了。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信念,仅仅是活下去,并尽量活得滋润。透过他的眼睛,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群体,更复杂的人性。

  书中最直接、出现最多的除却主人公,便是“贵族之家”了。与早期作品及《两姊妹》一脉相承,涅夫佐罗夫所见的上流社会日日笙歌,品尝着香槟和鱼子酱,讨论着未来主义诗歌,欣赏着《奶牛探戈》,“我们蛊惑着,躲避着。蛊惑那个,躲避这个。一会儿是躲避者,一会儿是蛊惑者。”在酒精、毒品、性爱和豪赌中蛊惑着,躲避着。在《两姊妹》中,“这些大吊灯、从池座飘起的香烟的烟雾、摆的密密麻麻的小餐桌、穿燕尾服的男人、裸露肩头的女人和头上染的假发……这一切都映照在墙上镶的大镜子里,现出重重叠叠的影像,仿佛这里能无限地延伸开去,坐得下整个人类,容得下全世界。” “我们不过是蝴蝶。这是一场悲剧。比如说我要是尝试种菜或者别的什么有益的事,则什么也搞不成。我这一生是注定了,只能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这些没完没了的寻欢作乐,只能带来精神上的空虚”。正如涅夫佐罗夫的同居女友,画家艾拉,她放纵于性爱和毒品之中,并在两人的一次无意义争吵后跑出去被流弹击中。而在逃难中能“在自己屁眼里塞了100多克拉玻璃珠子”的流亡贵族们仍在各处的赌场里抛洒金钱。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待整个贵族阶级的衰落的态度,都是轻松愉快的,无丝毫的惋惜之意”。

  与之相对的便是“孙二娘村子”了。涅夫佐罗夫逃亡时路过的这个村庄,“打三天前就一点吃的都没有了。”村长说道,“想像一下,如果您是走过来的,您可能就已经在锅里了,而不是跟我们一起!”“我们生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大家都说上帝死了,但悲剧不在于上帝带着神父跑路了,而在于饥荒取代了上帝,在于空荡荡的胃占据了我们的思想。”而能带领村民们猎取到食物的土匪显然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救世主。他一来到村子,包括孩童在内的所有人都高举着手狂热地喊着“阿塔曼·安格勒万岁!”而安格勒也认为“当我不喜欢一些东西时,我就让它消失……”然而谁又知道究竟谁是螳螂,谁是黄雀呢。安格勒和彼得留拉的一支骑兵队作战并撤离后,村民们如同秃鹫一般席卷战场,杀光伤员并搜光战利品。“这不是嗜血,也不是行善,只是不能留下个大嘴巴的活口,让他给全村招来灭顶之灾。”而敏锐的村长也识破了涅夫佐罗夫的本质,“秃鹫是不会自相残杀的。我只是过来把你的那份给你,兄弟。”

  而流浪、逃亡在大街上、车站里的人们,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情况下,在生命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下,内心世界一片荒芜,甚至能够在半公开场合公然求欢、做爱。除了最原始的欲望之外,人性留存不下一丝其他的东西。

  各种形式的“宗教家、思想家”们也在一片动荡中用各种主义、信仰来刷着自己的存在感,获取名声和......各种东西。纵观各国历史,任何时期都有着“造神运动”和一大群热衷进奉香火的狂热分子,而社会动荡、人们普遍极度缺乏安全感时,便是这些“神”们最活跃的时刻。他们的理论“也许用的尽是些陈词滥调,但是在听他讲时感觉却完全不同。”“这些话本身倒没什么,而是讲话人的魅力把原来冷冰冰的、持批判态度的与会者鼓舞起来了。”当然,现实如我们的小市民同志是不会受到这些蛊惑的,他只会认准了一个目标,排除千难万险向前冲,对于旁的不甚相干的事物并不投之以兴趣。

  作为“有枪阶层”的士兵们和警察们,在时时成为牺牲品的阴影笼罩下,毫不吝于显示出自己的特权。“革命士兵”欺辱任何看起来像“资产阶级”的人、客运的“特派员同志”公然索贿、彼得留拉(农民起义军)队伍里的士兵们随意奸杀女性、更不用说蝗虫过境般的打砸抢和借“扫黄禁赌”来中饱私囊的现象了。权力不仅导致腐败,还导致了特权的“合法”滥用和人权保障的缺失。

  当然,作者也没有忘了让另一种非常典型的、八面玲珑的人露个面。在涅夫佐罗夫去往南方的途中,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和气有礼的胖子借过到特派员边上,“这些是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画像,我是永远不会和这些珍宝分开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是革命者,您知道的,但我结婚了,还有了孩子……”随后场景切换,我们的主人公发现,两个士兵用枪抵住另一人,“抓住了你,眼看特派员就可以升职了。”当然没有原文对照,也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无相关性。而这位左右逢源的亲切公民也相当乐于助人,在路上遇见我们的小市民时,邀请他坐上自家舒适的、带遮阳篷的马车,顺路把他带到了哈尔科夫——完全没有其他意图。比起泥鳅般的涅夫佐罗夫,这家伙更像是一条滑溜的鲶鱼,活脱脱《死魂灵》中更善于立身处世的胖子形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