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10篇

2018-04-21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10篇

  《吃货生物修养》是一本由王立铭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一):意外有趣的生物学知识

  以为会看不下去的,结果越看越觉得有趣。做了三个简单笔记

  1.胆固醇,是对于胆的固醇,是合成胆汁的必要因素,每人每天摄取200到300毫克即可,每天体内会合成1g的胆固醇,因为鸡蛋一个是300毫克,所以有人说每天吃一个鸡蛋,不要吃多。胆固醇附着在每个细胞膜上,细胞膜直径只有头发的万分之一,它的密度血液小,所以胆固醇高血脂的人血液上层有厚厚的胆固醇,会引发心脏病,冠心病,所以心脏不好的人要少摄取胆固醇。2.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脂肪通常不能直接进入到小肠,都是将淀粉或蛋白质通过脂肪酶或淀粉酶分解,通过小肠后再重组成各个细胞需要的化合物,分配到各个地方。减肥药呢,就是看起来像淀粉或者蛋白质,把淀粉酶或脂肪酶吸引过来,然后他们就不能去处理真正的淀粉和蛋白质咯。这样食物就不能分解,不能吸收。好有趣。3.明白了为什么市场的黄豆比绿豆多。根据遗传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黄豆是显性,绿豆是隐性,黄绿杂交一般是黄豆,杂交的黄黄才能出来绿豆。也就是黄绿杂交后,有黄黄,黄绿,绿黄,绿绿,而黄为显性,所以黄绿比例为3:1,自然就黄豆多咯。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二):以后可以跟着“王立铭”这个名字追书了

  科普作品不好写。 几种糟糕极端表现是: 要么处处小心,生怕出错,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当然也就谈不上文采严重的甚至连半点可读性都没有; 要么信口开河,插混打科,只求搞笑,不求事实,然而即便是“搞笑”,也有不少是拿媚俗当幽默; 要么高高在上不容置疑老子天下第一,满篇生硬的术语词句,宛如几十年照本宣科老先生

  “深入浅出”这个词,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作者做到了。

  行文流畅,不生硬,不媚俗,也有不动声色深厚感情。 不回避术语,但对每个专业概念必定会做出易于理解解释。 尤为难得的是,不仅讲知识、讲发现,更讲述发现背后的科学逻辑。 能做到这一步,就不再是单纯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而升华成为传播科学精神的科学传播著作。 同样,正因为更重视科学精神,所以书中并不讳言“不知道”。 借用作者在另一篇微信文中的说法:“承认自己无知,承认整个人类的无知,正好是探索和发现的原动力。”

  不过,个人觉得“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个书名并不好。 这个名字正是上面说的第二种糟糕表现,太媚俗了。 就叫“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不好么? 科学本该有科学的气质尊严

  最后忍不住还想摘抄一长段文字。 在讲述胰岛素研究时候突然插入的这些文字,简直是神来之笔

  一场提纯胰岛素的科学竞赛,由此拉开帷幕。 百年之后,当我们回顾科学技术史,仍然会觉得20世纪初是如此的令人神往。 1901年,马可尼的电报飞越大西洋,新旧大陆之间从此天堑变通途,地球村的预言开始物理实现。在欧美两块大陆上,赶新潮的富人们开始在闹市里操纵着他们的新玩具——一种名叫汽车东西,而这种冒着黑烟嘎嘎作响的怪物将在之后的整整一百年中成为地球工业文明象征。巴黎和伦敦的沙龙里,不管是阔太太还是专栏作家,都在津津乐道讨论着一种叫做“X射线”的古怪玩意儿,听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够穿透人体,在胶片上留下全身骨骼阴影。而这个古怪玩意儿将很快在实验室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同时大放异彩。在远离喧嚣的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同僚们早已习惯了那个工作时总是心不在焉事情年轻审查员。这个年轻人将在1905年用几篇划时代论文重建整个物理学大厦和人们习以为常的一整套世界观。他的名字叫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而我们可敬的生物学家也在试图跟上这历史节奏。20世纪的最初几年里,新旧大陆的科学家们展开了寻找胰岛素的竞赛。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三):做一个有修养的吃货

  当看到同龄人王立铭言之凿凿的“吃货本是天生”论断时,我想大家都会释怀一笑。

  作者以职业生物学家的理性告诉人们,人类这副经历亿万年进化而来的皮囊,本来是为食物匮乏、充满天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准备的,每一个带着亿万年进化的印记骄傲地走进现代社会的人类个体都是“吃货”。

  我们的身体天然喜欢“多吃”,厌恶“多动”。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曾经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的进化本能,却让肥胖等亚健康成了美味之外的烦恼

  作者以科学的严肃生动的讲述,科普了关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故事,虽不足以让人们战胜诸多健康挑战,但却足以体味到科学的美好推荐大家闲暇时翻看。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四):一趟奇幻的科学之旅

  性急的我读得有点快,内容一环扣一环,让人欲罢不能精彩堪比小说

  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吐槽书的标题,有点过于标题党了,我一开始是被标题吸引过来的,虽然内容很精彩,但是觉得可以有更符合文意的标题,可以是论生物学家的自我修养之类的。

  书中内容结构很明确,科学家与白色脂肪的对战史,科学家与血脂的对战史,科学家与糖尿病的对战史。对战白色脂肪的章节里又从降低食欲、减少吸收、燃烧脂肪三个方面写,每个方面都详略得当地展开一段段药物开发的传奇故事。对战血脂的章节里作者不忘先科普血脂的基础知识,又从基础知识渐渐过渡到几种降脂药物的开发,不忘向读者诉说全球最大药企之一辉瑞的神奇销售手段。在讲述科学家如何对抗糖尿病中,更是体现了科学的不容易,受战争影响,人类从发现胰脏到第一支人胰岛素药物上市,足足等了近百年,对糖尿病的未知是在太多,在未知中,科学家从未放弃努力,发现并肠泌素并应用治疗糖尿病、胰腺移植、人造胰腺、基因编辑、干细胞技术…路还在继续。书本的结尾给了读者一个开放结局,给人无限遐想,不禁对科学充满信心与崇敬。

  除掉主要结构的内容,书中还有不少小知识,简单介绍了一些大型药企,例如德国与美国的默克公司同名,例如礼来公司,例如辉瑞这些随便一说都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又教给读者如何科学地辨别一些吃XX会得XX病的谣言,最重要的,作者在全书中有形无形地介绍科学的理性思维,如果提出合理的设想,又怎样实验证明

  这是一趟奇幻的科学之旅,古往今来,前赴后继,人类每走一步都意义非凡,每一个发现都是伟大的!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五):阅读笔记:重新认识脂肪

  读王立铭《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章

  按语

  高中时非常喜欢生物学,但因为学的文科,高二时就没多少精力学了,到现在我的生物知识早已倒退到初中水平。前几天碰巧看了一篇访谈作者的文章,就去豆瓣看这本书的介绍,结果在书评那看到作者给自己评论“我很无耻的自己来了,恩。。。”,很逗,书的封面做的也很诱人,于是决定买下来,今天看第一章,果然有趣,整理出笔记如下,都是些干货(很多知识还是不懂,待查),要想找趣味和科学过程朋友还得去看原书啊。

  看到第二章就感觉买错书了,因为像我这样的瘦子看有关肥胖症的书,真的合适吗?

  这本书题目中的“吃货”说的可不只是那些爱吃能吃的人,而是指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这副历经亿万年进化而来的皮囊,本来是为食欲匮乏、充满天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准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带着亿万年进化的印记、骄傲地走进现代社会的人类个体都是‘吃货’。”我们的本能要我们多吃以储存能量防患未然,所以当我们发展到食物充裕的现代社会时问题就来了,肥胖以及由此而起的各种疾病不可避免,这也算是我们进步的代价吧。当然我们不能坐以待病,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疾病的机制,以使我们在新的环境下健康的生活,而这又离不开给我们带来进步的科学。

  重新认识脂肪

  如果你的体重恰好是一百斤,那其中的十几到二十多斤是白色脂肪组织(这些组织因为富含中性脂肪,所以肉眼看起来是白色的)。这些脂肪有什么用呢?一般人都知道的是脂肪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能量储存场所,但脂肪过剩不但体型不雅(男女之间在脂肪堆积部位上有很大不同女性倾向于堆积在臀部和大腿男性更倾向堆积在腹部,所以我们常见很多男性吃货拥有“大肚子”),而且会引发疾病,因此“脂肪”在很多人意识中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这其实是错看也小看了脂肪。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现在我们知道脂肪有着复杂精密的生理功能,对机体的代谢、行为免疫反应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我们对脂肪的重新认识,是从瘦素分子的被发现开始的,而瘦素正是来自脂肪。

  瘦素的发现之旅:

  1969年夏天,生物化学博士道格拉斯·科曼在位于美国缅因州的杰克逊实验室(建立于1929年)做了一项连体动物实验,试图揭示肥胖的秘密。在经过多次实验之后,他提出一个假说:动物体存在两种基因,其中一个能制造出一种食欲抑制因子,该因子能通过血液流进大脑(的下丘脑),进而被感知从而发挥调节食欲的功能;而感知并响应该因子的就是另一种基因制造的物质。正是这两种基因决定着我们的食欲并进而影响我们的体重,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丧失功能(可能因为遗传突变而导致),动物都会暴饮暴食进而发胖。但此后科曼用了十几年时间都没能找见这两种物质,直至退休

  1994年(5月8日凌晨5点多),也就是科曼退休一年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杰弗瑞·弗里德曼团队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在脂肪组织里找见了那个能够抑制食欲的蛋白质因子,并命名为“瘦素”(leptin,该词源于希腊语“瘦”),他们是用了八年时间才取得这个成果的。

  很快,1995年千禧年制药公司的科学家也通过表达性克隆的技术找到了感知和响应瘦素分子的物质,并命名为瘦素受体。它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高度集中在动物的下丘脑区域

  至此,科曼的假说被完全验证,瘦素和它的受体就像锁与钥匙一样共同起作用调节动物的食欲和体重。这套从疑问——实验——假说——验证产生新知的流程正是科学的过程,也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了解了瘦素的发现过程,那么我们会接着问,瘦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瘦素存在且只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当我们身体内的脂肪组织堆积过多,瘦素分子水平随之上升,它会告诉我们的大脑现在身体能量充足,不需要再吃太多好吃的东西了。而当身体营养不良、脂肪水平下降以后,瘦素分子水平降低,我们又开始恢复自己的好胃口。通过分泌释放瘦素,脂肪组织能够掌控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我们身体的理想体重。”

  瘦素这么厉害,可为什么还是有些吃货的胃口和体型还是失去控制呢?

  且听下回分解。

  书中的插图也很棒,看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A3OTM2OA==&mid=2651942184&idx=1&sn=bc0b886909c0b3b0b5916514e6a7d82a&chksm=8bca604fbcbde9596e6bed8268cbef577dbf9b45503b592a602571a95f5555b779a5d9ad2b11&mpshare=1&scene=1&srcid=1211cg52CVEgHoiKkWHKEOVG#rd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六):试验设计呀试验设计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本书是导师荐书列表里的一本,当当年度减价的时候被我收入囊中。最初的吸引来自这个书名,听起来轻松有趣,还有个生物学的科学字眼

  我的读书习惯不甚好(记忆中是小时候养成的坏毛病),边吃边读是我一直未能摒弃的读书模式。没能养成焚一柱香、泡一壶茶,营造一点舒适氛围享受精神食粮的仪式感,跟我的物质食粮一样,我读的精神食粮品种也一直很杂。快扯远了,赶快回来。说起这个边吃边读的习惯是因为,我在享用《吃货》这本的时候,同时也在享用友人大老远给我买来的周黑鸭——不甚健康但欲罢不能的卤鸭脖。作者用科研工作者的实验精神与探索精神将食物与生物的纠纠缠关系抽丝剥茧地细细说来。书中大量的实验背景、生物专用名词、实验设计思想不得不让我从打发时间的松懈逐渐跳转到了科学逻辑与论证的研究心态。

  我所学专业统计学里也有一门名为试验设计的专业课程。本科学习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这门课让我有种“伪装”科学家的快感:要做试验(虽然是计算机试验),也要写完整的试验报告。装模作样地过了一把理工科的试验瘾。多年后,居然也为读这本书找到了点逻辑。

  本书真正读起来不算轻松的,但文字间有一种科学美。通过它让你了解一些脂肪、肥胖、糖尿病等等的本质,算得上是《减肥妙招》《与脂肪说再见》等单纯生活、饮食建议的滑溜文字之外的一股清流。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七):2ot for eating

  老实说,这本书于我,最初的感觉是不值45块的,或者说,不是我想读的那本书。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副标题“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我想当然以为这本书会讲下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分解、代谢,脂肪的囤积与消解,以及怎样用科学的方式趋利避害。然而如同前言所说,“它不是一本关于疾病治疗或健康管理的书”。

  这是一本讲述科学家在以世纪为单位的时光里照亮黑暗,拔除蒙昧的历史书,而在这方面,它显然做得还不错:让我对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的分类和治疗有了基本了解,提高了我对现代药物开发流程的认识,也更理解了“科学家研究客观世界”上下求索的艰辛。

  既买之,则读之,从书里也可以学习下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A、 脂肪:

  “胖鼠/糖鼠和瘦鼠的连体手术实验” :令人拍案叫好的设计——肥鼠/糖鼠和瘦鼠连体手术实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尽管表象都是肥胖,却是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进而推断出有某种物质,抑制实验鼠的食欲,缺乏它或对它不敏感,结果都是肥胖:发现瘦素。

  “如何找到瘦素并提纯”:单独找出瘦素基因很难,但基于基因的“连锁”现象,通过众多的分子“路标”,一点点厘清瘦素基因位于路标中的哪个连锁,通过这种像沙海淘金的繁琐工作终于把目标缩减到个位数的基因中,再通过同位素标记发现了一个富集于脂肪组织的基因信号——此时并不能确定该基因就是瘦素基因,然而“一个来自脂肪组织的信号分子,如果反过来也可以抑制食欲、阻止脂肪组织的继续增多,那将是多么优美简洁的自我调控机制!”——Bingo!

  “减肥药设计”:减肥来针瘦素?抱歉,仅对先天性瘦素生成缺陷患者有效。普通肥胖症患者更多是能量摄入高、运动减少、压力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深层机制则是瘦素调节出现了障碍,导致患者对瘦素不敏感,直接注射无效——此处引入了“负反馈循环”,而这个机制在人体乃至生活中的众多方面都会出现。

  “令人尴尬的减肥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在人体小肠被消化酶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后再被搬运吸收,奥利司他的工作原理则是通过分子上长长的脂肪链尾巴钓鱼,抢先结合肠道里的脂肪酶,脂肪酶却无法分解这种人工合成的药物分子,“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最终结果是“走脂肪的路,让脂肪无路可走”,没被脂肪酶切割的脂肪分子又圆润地滚粗人体。

  “奥利司他的发现”:科学家筛选了大量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发现有两种放线菌的分泌物能有效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将这两种放线菌培养了上千升后,收集培养液提纯,从41kg的放线菌菌丝中纯化出1.77g尼泊司他汀小分子,但它易被分解,经简单修改后制造出了奥利司他。

  “罕有人知的棕色脂肪”:棕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能进行高强度的新陈代谢、消耗能量。成年人体内仅有的50g棕色脂肪如果保持高效工作,1年可消耗多达4kg的白色脂肪。所以,如何增多人体内的棕色脂肪、促进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变、有效激活棕色脂肪等都将是未来脂肪研究的重点。

  、 血脂:

  “血脂对人体伤害的认知误区”: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脂肪简单淤积在血管里。血管中流动的脂肪沉淀在血管上时,免疫细胞会准确定位并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清理掉它们。而当血管中长期、过量地出现脂肪沉积,远远超过了免疫细胞的处理速度,前来清理的免疫细胞会大量破裂死亡,残存的细胞碎片反而围绕脂肪颗粒积累起坚韧的蛋白质网络,甚至还包裹上一层肌肉细胞。最终血管一边闭塞变窄,另一边又绷紧变薄,如果破裂,后果严重。

  “血液里的脂肪”:脂肪不是溶解在血液中的,而是搭载被称为“载脂蛋白”的交通工具。讲到血液里的脂肪时,大多数时候说的是“所有被载脂蛋白装载的脂肪分子”,其主要分为两种:三酰甘油和胆固醇。

  “胆固醇”:人体几乎所有细胞都有生产胆固醇的能力,而肝脏是最重要的胆固醇生产工厂。胆固醇是合成各种激素的重要原材料,包括孕酮、雌激素、睾酮等。

  “好胆固醇”:实则好坏与胆固醇无关,只与其血液中的含量有关。低密度脂蛋白负责将胆固醇分子运送到身体各个角落,但在这一过程中不时会在血管中泄露一些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而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胆固醇”,它们可以在血管里重新吸收和清理那些胆固醇分子。

  “坏胆固醇”:被污名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低密度脂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被吞噬进细胞质,触发了胆固醇刹车

  “降脂药的开发”:和人体一样,真菌的细胞膜也需要胆固醇。如果真菌之间需要进行生存竞争,那它们完全可能通过释放小分子化学物质干扰对方的胆固醇合成——最终发现了美伐他汀。

  “立普妥”:通过研究天然他汀的结构和功能,实验室里人工设计和合成了新的他汀分子。作为药物立普妥上市后,它的优质临床表现和安全性,足以证明“人工合成”的东西并不比纯天然差。而药物开发公司策划的立普妥直接PK其他已上市他汀类药物的“头对头试验”更是让其后来居上。

  C、 血糖

  “葡萄糖”:大脑的功能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的稳定供应,在极端缺乏葡萄糖供应的时候,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合成胴体为大脑紧急提供能量,而胴体合成的过程会导致血液酸化,从而引起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胴症酸中毒

  “胰岛素”:最初胰岛素是从牛胰脏里提纯的。1982年,利用重组DNA技术制造出了优泌林——人胰岛素药物,它的到来标志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诞生,以及医药行业的历史性变革。

  “人工胰腺”: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内有胰腺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它四面有滤网,能允许几纳米大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却不允许几微米大的细胞通过。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因此无法进入盒子接触到里面“别人的胰腺细胞”,进而避免了免疫反应的发生——Bravo!

  文中出现的所有负反馈现象:脂肪与瘦素、供需关系对市场产品的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后抑制胆固醇的生成、血糖(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高压锅,电铃等

  同样的疾病表现,不同的分类,以及医学研究中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

  肥胖症:瘦素合成障碍导致的肥胖与瘦素不敏感导致的肥胖

  高血脂病:有不同表达,分别是低密度脂蛋白或受体突变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抑制(PCSK9基因增强)——PCSK9蛋白会强有力地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从而成为了胆固醇刹车板的刹车板!(未考虑普通肥胖导致的高血脂病)

  高血糖病:胰岛素分泌障碍的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不敏感的2型糖尿病

  文中出现的药物开发套路:

  由安非他明改良后破解其工作原理得到的氯卡色林、

  由微生物中得到并提纯改良的奥利司他、美伐他汀、

  由动物体内得到并初步提纯的牛胰岛素

  偶然遇到的二甲双胍、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阿格列汀、立普妥,DNA重组技术设计制造的人胰岛素

  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致的调节系统通力合作保持正常运转的,而一个疾病的表象就有数种,涉及到的调节系统可能会牵扯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在目前医学研究已经涉足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大背景下,控制变量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类似于“瘦素合成障碍型肥胖”、“PCK9基因增强高血脂症”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如此重要的原因,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些单一变量的病症中可以发现普适的病因,进而惠及普罗大众。所以,哪怕某些罕见疾病的病人十分痛苦,但医学工作者仍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开发药物全力救治,甚至部分人群会无法理解,“为何在这些极少数病人身上所费甚巨”——尽可能保留人类基因的全面性,其实也是一种对大众健康的保护,因为没准研究出某个致病基因的机制,以后可以避免成千上万人罹患类似疾病,这也是在对病人“人性关怀”之外,不适用达尔文主义很重要的理由。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一个经典笑话,“科学家如何找到一把掉在房间地板上的钥匙”:先把整个房间画上水平与竖直线,分成单位方格,然后一个方格一个方格找过去,直到找到为止。

  科学家只是普通人,并不是影视作品中想法天马行空,付诸实验就能迅速得到反馈的天才。科学研究是一份工作,必然要遵循工作中普适的规律:动脑+辛苦付出=收获。很多时候科研是一个出色的想法或思路驱动下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辛劳工作。或许方法不见得太聪明,也不一定比体力劳动轻松,但当有新发现时,对于那些科学家来说,无异于见到世上最美的风景;而作为吃瓜群众,站在这些照亮人类文明前沿的先驱者身后,永远心存感激。

  写到这里,这样一本实实在在提高了读者生物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书,还需要问值不值吗?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八):这不显得自己有文凭嘛

  对于非医学专业并且无缘接触医生的人来说,生病时候的用药便只能听从就诊医生的只言片语,每个药也都不知道它的功能所在。而如果要捧起医学书籍来读,实在是为难了我们这些外行,我们所缺的,正是这样的科普,读了之后对肥胖症、高血脂和糖尿病有种豁然开朗的了解。进而我是多么的希望作者继续下去,把更多的病症原理介绍给我们,如鼻炎,如胃溃疡。

  如今医生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想当初我们这些理工科、程序狗考取的学校不比那些名牌医学院差,可如今温饱已足,世情世事逼迫着我们只能卑躬屈膝,一曰看病,一曰打官司,若非富非贵又无熟人,实在是两种难关。我们就只做本分的合法公民嘛,但病这玩意儿,避免不了啊!

  在每个时代看来,他们都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粗略的感受都是会庆幸如今比旧时代要好过太多;但细致的看去,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这种想法都是那么的局限。之前正好在读王阳明,他那个时代的医学在我们现在看来落后不堪,但他在龙场驿生病的时候,也会感叹偏僻山区的医疗水平太差,赶不上中心城市里专业郎中的先进。从更广阔时空的角度来看,哪个时代还不都是局限的,哪个时代所引以为豪的先进,还不都是被后来的时代笑说为愚。

  如今的我们也一样,只需对当今医学稍加了解,就会得知它的不堪,我们所谓的有方法去治疗某个疾病,很有可能是对这个方法的原理一无所知的,我们只是用了一堆经验上的实验,而且多是动物身上的实验,得出一个大概能行的结论,然后便迫不及待的用在嗷嗷待救的患者身上,缓一时之急,至于这其中到底是怎样的患病和治疗机理,糖尿病的患者的免疫系统到底因为什么去玩命儿攻击胰岛B细胞,用了他汀类药物以后会有什么长效的副作用,我们就只能等待新的案例展现了。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总结似乎有点过时了,毕竟我们在进步。不过,我倒很喜欢这句话给我的安慰,它让我觉得虽然我身处这个看病难的年代,但是无所谓嘛反正积极去看了也不见得有用。

  哦,还有这美丽的装帧排版,舒畅的阅读感,以食类比,如美味的披萨。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九):一本让人感动的科普书。

  特地粘贴过来啦!

  可以直接看原文!!有图的!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M2OTAyNw==&mid=2247483694&idx=1&sn=36ca3a55b3072838eb6f5ffffa53e962&chksm=97122702a065ae1488606fda26471e574718893eed0bf243064aeace971ca87635fa4b5f5069#rd

  作者王立铭

  1983年生,两个女儿的父亲。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任教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他于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11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注于神经和代谢生物学研究,热心科普写作和科学传播,自封为科学启蒙主义者。在公众号[知识分子]以及他的知乎专栏[以负墒为生]中,已发表过多篇文章

  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9月,在书的扉页上,王立铭写到:

  “献给我的女儿,洛薇和洛菲,等你们长大,爸爸讲书里的故事给你们听。”

  这是一本,有关人类代谢疾病的科普书。在 [前言:写给有点畏惧科学的你们]里,

  他说:

  “我写了这本小书,想和你们讲讲我们身体里脂肪和糖的秘密,和你们讲讲关于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故事。

  我想试着把人类代谢疾病背后的科学故事梳理清楚;

  我们是怎样慢慢理解身体里的脂肪到底有什么作用,脂肪的微妙平衡是如何被身体小心翼翼地维持,而它为什么又会像脱缰的野马般失去控制,导致各种痛苦的疾病。

  最后,我们又如何利用这些闪光的科学发现,来理解疾病,开发药物、保护我们的身体。”

  quot; 不管你健康或疾病、幸福或悲伤,

  想到千百年以来,人类最智慧的头脑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疾病的秘密,为我们创造更健康的生活,

  你也许会获得更多生活的勇气。”

  书里

  写了什么?

  第一章 [脂肪的秘密]

  在第一章[脂肪的秘密]中,他从上世纪60年代,连体老鼠实验说起,讲述神奇的瘦素分子和2G7基因被发现的故事,从此脂肪众多功能被慢慢揭示。

  第二章[脂肪过剩以后]

  聊完了肥胖的秘密,在第二章[脂肪过剩以后]中,他开始谈这种和脂肪堆积直接相关的疾病——肥胖症。

  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病?

  肥胖和地域有没有关系?

  它到底应该被如何对待?

  人人都明白的[消耗>摄入=体重下降]的道理,能不能应用在减肥药中?

  瘦素分子的发现,带来了什么样的减肥药物开发狂热?

  减肥药物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多舛命运?

  在这一章里,他给了我们答案。

  肥胖的烦恼

  第三章[血管里的脂肪]

  肚子上的脂肪是看得到的堆积的肉肉,那如果脂肪在看不到的地方堆积呢?

  第三章,名字叫做[血管里的脂肪],当脂肪在血管里堆积过多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沉默的疾病——高血脂。血管中过量的脂肪堆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包括心脏病和脑卒在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在这一章里,血管里的脂肪——胆固醇,这些脂肪的由来和危害,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以及这些种种背后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一展开。

  胆固醇发现的故事就已足够精彩,而种种降脂药的寻找、发现、工业制造、临床试验直到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故事,更是如抽丝剥茧般引人入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章中,作者用“戴着枷锁跳舞”形容新药开发,这些降脂药的故事着实让我对药物专利保护、小分子药物的曾经的荣耀风光、大分子蛋白和单克隆药物的种种都有了全新的了解。

  书中对医药巨头的介绍

  第四章[甜蜜的疾病]

  除了肥胖症、高血脂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而普遍的疾病——糖尿病。

  这是一种全球患者已逼近4亿人的疾病。

  在第四章中,作者讲述了血糖与疾病的关系,和胰岛素相关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1874年,古埃及学家埃伯斯发现了一本公元前1500前后的古埃及医书,书中记录的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是迄今为止关于糖尿病最早的文字记载。事实上,从最初这种疾病被发现,直到20世纪初胰岛素的发现和用于治疗糖尿病,人类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

  可在这一章中,你会看到过去的百年里,那些近似奇迹、神迹的故事,这种近乎死刑的疾病,终于可以被有效管控。

  在这一章里,

  你会看到胰岛素这个“诺贝尔奖摇篮”的前世今生,会看到一些诺奖的八卦;

  你会感动于用整整12年拼凑出胰岛素完整氨基酸序列、并开启了测序的新时代的科学家桑格,

  也会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其中做出的卓著贡献。

  这些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读 去分享。

  当我读完这本书,

  当我读完这本书,首先是,很感动。

  他说科学家其实是他心里的英雄,他把这本书写给他心里真正的英雄们。写写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灵光一闪,他们的艰苦努力,他们走过的弯路和最终的发现。

  他说“但你们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亲爱的读者们,我也希望这些人类英雄的传说,带给你更多生活的勇气。”

  很佩服王立铭,在他的笔下,科学的故事,那些枯燥的名和字拗口的可恶的生物化学小分子们,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故事。

  科学家发现生命的奥秘和利用这些奥秘拯救人类的艰难又令人振奋的过程,仿佛是一部时隔多年的探险史,一点一点,被他铺展开来。真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有趣的故事吧。

  而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我可能更能体会到这些故事背后的艰难和汗水、也更感动于让科学英雄们沉浸其中好奇和专注。

  所有所有,都让这些人、这些故事和我们的历史,熠熠生辉。

  他在书中提到奥地利著名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所写《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茨威格的眼里,人类历史大多数时候平淡无奇,充满着数不胜数无关紧要的琐事。但是这当中会穿插着人类英雄的闪光瞬间,这些瞬间会像星辰一般散射光辉,普照着人类历史的满满长夜,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当然,在茨威格的书中,他更多的是在歌颂野心勃勃的探险家,挥斥方遒的革命者。

  但是在我看来,科学家才是真正的人类群星。

  阿基米德跳出浴缸高呼“我得到了”,赫兹在阴暗的房间里看到两个铜球之间微弱的电火花,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记录下千奇百怪的鸟嘴...

  几千年来在对人类未知知识边界的探索中,科学家们始终星光闪耀。”

  如果,你也想看看这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如果,你也想了解,关于代谢疾病的故事...

  打开 这本书,就好咯~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y 王立铭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读后感(十):亿万年才出一群“吃货”

  胃的弹性有时让人惊诧。明明一大盘淌着浓汁的牛排已经下肚,看看菜单,我忍不住又咽了咽口水,点了份撒着可可粉的提拉米苏蛋糕。走进电影院,经过飘着奶油香气的小食部,我的脚又不听话地钉住了。看电影,怎么能少了焦糖爆米花呢!哦,对了,再来一杯蹿着气泡的可乐。

  我的胃已经胀得像个气球,一边咕噜咕噜地打着饱嗝,一边苦苦哀求我:“再来点儿好不?我还能再塞一点儿呢!”

  作为一个管不住嘴的“吃货”,我遭到的惩罚也显而易见。青春痘一茬接一茬,小肚腩无可救药地鼓起。听到健身广告“自律给我自由”时,我不禁浑身一颤,自己正值花一般的年纪,却对垃圾食品的诱惑毫无反击之力。

  不过,爱吃甜食,仅仅是因为缺乏自律吗?

  科学家给了胖子些许安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写了一本科普读物,叫作《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在他看来,经过亿万年进化淘汰生存下来的地球人,每一个都是天生的“吃货”。

  贪吃、能吃,本是巨大的生存优势。不仅是人类,所有“成功”的动物物种都是如此。科学家发现,从果蝇到老鼠到猴子,都败倒在奶酪和冰淇淋前,即便已经吃饱了,它们仍要“勉力加几口点心”。

  在食物匮乏、充满天敌的环境里,能量储备关乎生死。为了随时应对未知的危险,动物天然地喜欢“多吃”,尤其是那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它们也厌恶“多动”,总想方设法避免无意义的能量消耗。

  这多像我最喜欢的状态,瘫在懒人沙发里,一边嚼着酸甜的芒果干,一边看剧。那些精心积攒下来的能量,骄傲地变成了腰上手臂上的赘肉。

  时日不同了。在高脂食物唾手可得的现代社会,走路时手臂上甩动的赘肉不再性感,干瘪的竹竿腿和锥子脸,反而成了新时尚。这并不奇怪,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与普通大众的实际情况相反。

  变化发生得太快。在过去极长一段时间里,食不果腹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中描述,自从大约700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自类人猿的祖先分化出来后,人类大部分时间都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尽管猎场广袤无垠,但人类可以捕获的食物少得可怜:凶狠庞大的犀牛不敢下手,质地坚韧的树皮没法消化,色彩鲜艳的蘑菇暗藏剧毒,就连小巧玲珑的坚果,人类也难徒手剥开。

  大约1.1万年前,粮食生产出现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才逐渐远去。有些人类部族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以牲畜和农作物为食。每英亩土地能养活的人口呈爆炸式增长,比狩猎采集时多了10倍到100倍。不过,充沛的食物仍是奢谈。直到最近一两百年,有了先进的育种技术、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人类才开始在整体上消灭饥饿。

  也就是说,如果将现代人类的历史比作一天,不挨饿的美好光景才刚刚持续几秒钟。

  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很容易给人一种眩晕的错觉:人类已经强大到无所不能。但人类前进的速度实在太快,连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没跟上。古老的进化力量,仍不时在人类身上显现出来。比如,面对那些糖脂过剩的美食,我们还是无力自控,和果蝇、老鼠、猴子没啥俩样。

  超重和肥胖正快速蔓延。西班牙一项研究显示,自1980年以来,超过70个国家的肥胖率翻了一番。全球超20亿人因肥胖受到健康困扰,占全球总人口的30%。仅在2015年,全球就有约400万人因超重或肥胖问题死亡。

  为了对抗人类的“吃货”属性,医生和学者可谓操碎了心。各式减肥手术问世,有的在胃上装了松紧带,有的设法让食物从胃绕道,有的直接把胃切掉大半。五花八门的减肥药也被开发出来,原理大同小异,无非是降低食欲,或是减少人体对热量的吸收。

  可惜的是,人类尚未找到安全的减肥特效药,也尚不能改造我们的“吃货”基因。在钢筋水泥构建的都市森林里,价格高昂的健身房悄然流行,寡淡少肉的健康餐被专家推崇。

  但对我来说,那种用绿叶拌成的蔬菜沙拉,不管浇上多诱人的酱,都掩不住内在的乏味。我最爱的还是牛肉、辣子鸡和酸奶冰淇淋。

  不怪我,只怪那是亿万年进化留下的烙印。

  郭路瑶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 2017年08月16日 11 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