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10篇

  《谁在收藏中国》是一本由[美] 谢林·布里萨克 / [美] 卡尔·梅耶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一):乱象 ——【美】卡尔·梅耶等著 张建新等遗:《谁在收藏中国》读后

  乱象

  ——【美】卡尔·梅耶等著 张建新等遗:《谁在收藏中国》读后

  前言:此次双十一期间,笔者购书不多,但相比于平时,也有一定数量。京东满6免3活动因缺货和难以凑齐,故只下一单。此时秒杀专区中一本叫做《谁在收藏中国》的书偶然中进入了我的视野。浏览其详细信息,得知该书的原作者来自美国,为中信学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中信出版社)所出译书,2016年8月第一版。

  近日雾霾锁城,端居多暇。快递到手后,笔者挤出一些时间在被霾包裹着的七教将其览毕。其后,关于该书,笔者总体感知非常明确,我手上的书是一版一印,那它以后应该也就这一印一版了。

  因为是闲暇时间读的消遣之书,书评也不采用符合学术规范格式

  一、三种乱象

  乱象之一:中信出版社单行本

  这是笔者第一次购买并阅读中信出版社的出版物,内心本是有点小激动的。毕竟在京东其后的活动中低价购入了一套中信出版社今年在社科领域重要手笔——《哈佛中国史》,当然笔者还没有勇气去拆开它的包装。于是挑选本书来阅读,也有试水之意。

  中信出版社隶属于某大型信托公司,是该公司金融业务之外在08年新近拓展的行当。如何简单概括中信集团实力呢?我相信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除了“世界五百强”这个名头外,我们会懒得去分析比较,那么你一定知道鸟巢、北京国安……没错,这些都是中信集团业务的一部分

  铺垫了这么多,我只想请大家想象一下,附属于信托公司的出版社,其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没错,那一定是:盈利。

  没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那样的积淀,没有北大、社科文献社会科学那样的优质资源,除了与本行当相关的书籍之外,我们可以去豆瓣浏览一下中信出版社在历史类书籍方面业绩。中信出版社在历史类出版物方面,主要以世界史且以译作为主。近些年,出版了豆瓣9.1分的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中信出版社,2013.11,全十五册,平装,定价600元),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中信出版社,2014.9,全四册,精装,定价168元,豆瓣8.5分),威廉·曼彻斯特《光荣梦想》(中信出版社,2015.3,全4册,精装,定价236元,豆瓣8.8分)。

  大型套装书之外,其出版了“中信史学大师畅销经典系列,收录布罗代尔《文明史》(2014.5,平装,定价68,豆瓣8.3分)、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2014.11,平装,定价68,豆瓣9.3)、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2014.7,平装,定价38,豆瓣7.6)、麦克尼尔《世界史》(2013.10,平装,定价68,豆瓣8.3)等。

  其单行本,有费正清《中国回忆录》(2013.8,平装,定价68,豆瓣8.1),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2014.4,平装,定价39.8,豆瓣7.5),《其实你不懂美国:新大陆秩序简史》(2011.12,平装,定价42,豆瓣6.9)等。

  综上可以总结出,中信出版社在历史类书籍中,从出版物的内容来看,以世界史为主,从出版物的选择上,以20世纪中后期至今,国外畅销的通俗类历史著作和包含了一定当时的新观念作品为主。从出版水平上,以大部头书籍的出版质量最高,广受好评;丛书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单行本出版物质量和销量都最差。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单行本都难以被称赞的出版社,竟然在套装书上广受好评,怪也。这种乱象,难道要归于营销手段作用吗?

  不幸的是,我所买到的这本书,正是中信出版社的单行本。

  乱象之二:外行作者

  本书的作者谢林·布莱尔·布里萨克(Shareen Blair Brusac),和卡尔·梅耶(Karl Meyer)的背景,在书中都有所交代,前者为纪录片制作人和杂志编辑,后者为《华盛顿邮报》记者(但拥有艺术博士学位)。在国内的网站中难以检索到任何有关于两位作者的信息,这本书的出版,符合中信出版社一贯的出版外国热门,中国冷门作品的态度

  卡尔·梅耶在序言中写道,该书为二人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奥学院2012秋学期担任高级研究员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成果。序言中有一些话语人格外注目,例如该二人“完全了解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亚洲藏品”、研究的同时“旁听讲座”等,换句话说,这本书是接近专业人员,对于“西方(北美和欧洲)收藏家收藏以古代文物为主的中国艺术品”,这一事实的历史梳理为主要内容的非专业性作品。

  两位作者在国际关系和通俗性考古著作上都有建树,但是在收藏和文物学放面,不能说全无涉猎,显然知识面显得不是那么充分。中信学术出版社选择出版通俗性的著作,倒也没有违背其赚大钱初衷

  乱象之二:父女译者

  该书的译者有两位,其一为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张建新,现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交流工作,其二为张建新之女,张紫微。撇开这层父女关系不说,张紫微的履历上从未有过与中国古代文物有关的项目,或者说,这方面的知识含量到底有多少,令人生疑。我们有理由推测,日理万机的司长,将主要的翻译工作都交给了其女,因此文中的诸多涉及专业知识的翻译错误,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内容概括

  在读到该书以前,的确从未听说过有关于中国文物流失的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研究(甚至纪实)。我们只知道,自1840年到今天,西方人来到了他们心中的“大汗之国”,用掠夺、欺骗、购买等和平暴力的手段,从远到中国内地的敦煌、楼兰,近到沿海的市镇、工厂,上到紫禁城、下到民居,带走了雕塑家具青铜陶瓷书画等大量文物这样一个结果,却难以追溯其源头动机,更无从知晓国宝流失的真正过程。这种收藏活动是有系统的国家行为?还是纯属个人爱好呢?

  通读本书,两位作者借助的材料非常广泛,这些材料可粗略分为:有美国各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档案;藏有收藏家、古董商、探险家信息(信件日记)的图书档案机构后人撰写的传记;因该领域长期不为人注目,当代研究著作则引用颇少,这也体现出该书的价值

  作者首先解释了中国艺术品行业游戏规则变化。中国艺术品大规模的输入西方世界的开端,除了正常的海外贸易,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圆明园的掠夺,还有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本书的作者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了通过外国军队士兵和随军记者的回忆录正面揭露了这次两对中国艺术品的掠夺。随着综合国力强大,中国艺术品命运决定权,从西方人手中被夺回,那种圆明园式的掠夺成为了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了禁止珍贵文物出口的法律,并且采取措施回收被掠夺文物,越来越多的中国私人收藏家,也成为了国际文物市场上最为重要的购买者。

  其后,作者将故事分为了十九个章节结合美国自身的发展历程,以讲述不同的美国收藏家、博物馆以及他们收藏中国艺术品历史。笔者以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将美国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初始期:这一时期持续的时间段较长,大概为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持续时间约为百年。此时美国收藏中国艺术品的重心在东海岸的波士顿,最主要的研究机构为波士顿的哈佛大学。这一时期内,美英关系恶化,美国与欧洲的贸易陷于瘫痪。与之相反,随着《望厦条约》的签订,波士顿与广州的贸易往来迅速上升,中国艺术品开始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进入美国。贸易促进了哈佛大学对于东亚的研究,波士顿和哈佛大学,作为美国的东亚艺术知识中心一家独大。在此风气影响下,波士顿的富裕阶层开始大量收藏中国艺术品,并在死后将藏品赠予波士顿美术馆和哈佛大学褔格艺术博物馆,如《历代帝王图》。

  全面期:这一时期相对于初始期短,大概为19世纪80年代到1949年。这一时期,波士顿的经济贸易优势已经不在,随着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利尔博物馆的建立,美国对中国艺术品的收藏进入了全面阶段。这个全面,一是从地域上来说的(从波士顿到全美),二是从收藏的手段(从贸易到考察探险、在华直接购买、专业古董商的出现)。

  世界经济的变化,导致美国的经济实力直线上升,大资本家、企业家积蓄财富越来越多,他们其中的大多数都涉足了中国艺术品收藏,例如这一时期的佛利尔、摩根、洛克菲勒、邓曼·罗斯等,这些富豪阶层多是处于自己兴趣而不是投资,购买中国艺术品,并大量地通过遗嘱将其捐赠给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当然这样可以减免交纳的税款),从而丰富了美国国有的艺术品收藏。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大学和基金组织了多次对中国的科学考察,从中国收集了大量文物。外交人员、留学生也纷纷加入了收藏的热潮。

  末期:1949至今,这一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政权对文物的出口和买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文物进出口贸易收到了严重限制。大量的文物出口变为了不可能。这一时期,美国各大博物馆开始运用中国艺术品策划专题展览,以利用和教化为主,对于艺术品的征集,仅仅从个人手中或通过香港收购。

  三、结语

  本书的作者用详尽的资料为百年中国文物的流失进行了一场宏大的纪实,在中国的民族自尊心逐渐高涨时代,了解、思考中国流失文物的历史和现状,的确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年来势头正盛的文物返还问题。而彼时的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思所想又是如何?还有待利用国内史料进一步探讨。

  然而本书在翻译层面,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失误。列举如下

  269 皮博迪考古和人种学博物馆 人种学一词似乎应依照通行说法译成 人类学

  243 1928年,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 则里的科学院显然是 中央研究院

  256 路易·裕庾 应为路易·裕庚

  6 北京大学的魏征 应为韦正

  《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二):三流故事和四流翻译

  陷在译者张紫薇小姐给我们布下的文字泥潭中,简直不可自拔。张小姐的译笔时而深沉如秤砣坠底,时而欢脱如野狗撒泼,时而蜿蜒曲折,时而一泻千里,简直让人目不暇给,匪夷所思。有些译者翻译,体现的是他们的中文功底,有些译者翻译,体现的是他们的外文实力,张小姐翻译,体现的大概是她的过硬的后台?看张小姐的翻译,你根本没有机会知道作者原来讲了写什么,一点机会都没有,不要痴心妄想!她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让我们深深折服,支离破碎语言表达了百年中国文物身上的累累伤痕和切切悲伤。译者至大!

  感谢译者的不懈努力,把本来就已经零零碎碎的故事搞得更加零落。但是,形散而神不散!八卦故事的奇特魅力被罩上一层神奇的翻译之后,立马变得更加吸引人了,让人忍不住要想,作者讲这些到底是要说明什么,到底和上下文有什么八辈子或者十八辈子的关系。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绝对是一个作家能做到的最高境界

  最后,永远谴责文物贩子,无论是中国文物贩子还是西方文物贩子。

  《谁在收藏中国》读后感(三):谁在收藏中国

  真心话越看这谁在收藏中国越觉得洋人狡辩数一流,都不用过脑子,狡辩张口就来特别自然。华尔纳截取敦煌壁画那个章节,充满了辩解。先是说在此之前德国人有过用锯子截取壁画的例子(拿德国人定雷,而弱化自己“首创”用化学胶水揭壁画的事实);在辩解动机的时候又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因为留在中国的话过二十年敦煌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了(问题上事实是过了一百年了,敦煌今天仍然是世界遗产外国人担心的中国人对敦煌破坏得更严重没有发生;而被揭走的壁画呢,书里提了,根本无法修复也无法展出。这不就打脸了嘛,揭走完全没有保护,是破坏艺术品);最后还总要似乎心有不服的提一下中国导游,每回都指给参观者看被揭走壁画后留下的伤疤;难道不该提?这种事情就是要被钉上耻辱柱的嘛。做得出就别怕别人提。理亏就是理亏,该惭愧就惭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