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0: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的读后感10篇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是一本由彭凯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一):拨开心灵雾霾

  积极心理学是清华彭凯平教授参与开拓的心理研究领域,这本书汇集了彭教授长期以来的研究与思考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不光研究人类幸福,还研究道德智力审美创造、积极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社会组织生活意义等,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感受到幸福的终极体验——澎湃的福流。

  彭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何为“澎湃的福流”:当我即将结束布达拉宫的参观,随着游人慢慢走向出口时,突然被一幅美丽景象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下落日光辉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信徒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当时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快乐

  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包括了丰富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从不同侧面来阐释积极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让人们体验到全神贯注、知行合一、物我两忘、时间飞逝、驾轻就熟、陶醉其中的澎湃福流。

  作为对心理学的跨界阐释,本书值得细读,很多内容都有心间的共鸣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二):愤怒会使你目光变得短浅

  当一个人极端愤怒的时候往往是无法深谋远虑的,正如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张飞还是李逵,动不动就要杀他个片甲不留的猛将,似乎永远是计略不足的;而能够在谈笑间使得樯橹灰飞烟灭的,如诸葛孔明版,总是带着了然入胸般的淡淡笑意。愤怒是否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老师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告诉我们愤怒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愤怒情绪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有它自己进化的适应意义但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负面作用——使我们的“视野变窄,难以关注全局。

  我们可以想象现实生活中,许多攻击性的行为大都是发生在愤怒的时候,这是因为在愤怒时候,人们不仅从注意上只看到局部信息,而且从概念上只看到眼前的,因此,人们在愤怒时候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和平解决方式,进而采取最偏激的攻击性行为,因而酿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古人曾经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保持平和心态会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积极起来,会更加理智处理事情,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战时,我们需要“同仇敌忾“才能实现万众一心“,聚焦到一个目标;而在和平发展的当下,注意解决问题多元角度才是我们需要努力方向。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尚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三):拆掉幸福思维的墙 ——我读《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陈晓松

  幸福曾经是一个哲学问题,而现在,许多学者正在把它变成科学问题,而在这之中,彭凯平就是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作为世界杰出的心理学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最新力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对有关幸福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出了科学的全新的解答。

  在科学概念引进之前,中国与西方基本属于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是一种用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科学。而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对人的心理研究称之为“心性之学”。虽然人类的心理有其普遍规律,但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研究幸福就绝不能脱离中国文化与中国实际。凯平和许多中国的积极心理学者一道为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宝贵的中国智慧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与心理学相结合呢?彭凯平在书中提出六条探索路径同时指出:“要尽量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与中国其他传统学术研究进行联系和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与中国古代学者及当代学者进行沟通交流、融合、创造和升华他们有关历代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观念思想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研究古代中国人的心理、思想和概念的结果,引申并用于解读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中国人心理特性,也更容易被中国社会所接受。”

  彭凯平对于幸福的研究也处处体现着汇通中西的精神。比如在谈到儒家文化时说:“儒教文化强调以德为先,这也是一种生存的竞争优势。现代心理学发现,帮助、同情合作、创造,是一种比野蛮贪婪自私残暴更具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对人的生命有意义的是,人在做善事时,幸福、快乐、长寿,做善事的人比不做善事的人平均要幸福7倍以上。”

  细读《吾心可鉴》不难看出,彭凯平对于积极心理的研究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特色,这在当代学者中并不多见。书中,他不仅从跨文化的视角解释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更从科学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可以让传统文化焕发科学之光。让儒释道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哲学的思辨,也可以量化研究。这种在融通中西的同时坚持创新的精神令人感动。我想,倘若此种精神蔚然成风,不独心理学之幸,更是传统文化之幸!

  从哲学到科学,从东方到西方,从心理学到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彭凯平这种超越学科的跨界游走的功力得益于他对文化心理学的精深研究,事实上,他也是世界文化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本书不仅极具理论深度,而且语言平实易懂,既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学术著作,同时也是所有读者都能从中受益的幸福生活指导书。我很喜欢福流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的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意味。而当我捧读《吾心可鉴》的时候,的确感受到了一种福流的涌动,而这,正如孔子在论语的开篇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四):高山低谷总相逢

  人生有高山有低谷,改编彭教授书里的一句话总结认真的读一本想读的好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会感觉到澎拜的福流。

  《吾心可鉴》的最后2部分,即Part 4 和5,主题分别是“跨界”和“开拓”,内容不算太多,主要是关于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心理学的创新特别是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等。其中,又让我重温了一下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此实验被拍出多部电影,最新版的是2015年版,也是津巴多个人最认可的——据彭教授说)。

图书封面封底

  此2部分的篇幅合计不到全书的1/3,简单摘录如下

  【积极心理学只是一种理念

  积极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就像社会心理学一样。

  格林斯潘说:“所谓的新经济就是心理学”。已经有多个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心理账户”也是基于心理学的一些基础。心理学是前提,经济学是结果。

  态度有三个成分情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行为(不仅喜欢,还付诸行动)、认知(对事物评价观点)。英文分别是affect、behavior、cognition,心理学家称之为态度ABC。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丹尼尔提出第七感理论。人类的五种感官知觉,让我们得以探索外在世界;第六感,让我们得以察觉自己内在的生理状态。第七感,则是一种向内观看的能力。彭凯平教授认为这玩意儿佛祖说的“观心”很接近。但丹尼尔不以为然。(反正他们2个人一起吃饭瞎聊的,随便吧。)

第七感8.2丹尼尔·西格尔 / 2013 / 浙江人民出版社

  大量的心理学的证据表明,爱做家务妇女寿命比那些不爱做家务的妇女寿命要长。

  【所谓的”终结论“,听听就好,别当真,关键是自己的思考】

  很多所谓的大师名人甚至普通人,都喜欢用“终结论”发表一些观点,例如过去一去不复返了、XX时代终结了、进入了XX新常态……,普通人也乐于传播这种”终结论“的观点,动不动就搞出个什么2.0、3.0、XX来临之类的。彭教授的师兄及其它大师们对这种“终结感慨”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判断误差,称之为“历史终结幻觉”。研究证明:人们容易高估过去经历过的变化而低估未来会经历的变化。就像我们通常会认为我们过去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不容易才走到今天所以要倍加珍惜今天,却不相信未来你还会经历同样甚至更多的风风雨雨,所以你珍惜个屁?今天有什么好珍惜的?好好想想未来怎么过才是应该做的。

  低估未来,就可能会为未来的消费付出更多的代价

  不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更不是狼性生存,而是美者生存。

  【不要后悔和执迷:反事实思维】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不真实条件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模拟式启发”的论文时首次提出的。它是基于人类是非理性假设的前提下提出的。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反事实思维方面做的不是足够好。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它经常是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它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虚假的前提(“如果自己每天多学了一个小时”)和虚假的结论(“那么这次就会考好”)。实际上,“如果自己每天多学了一个小时,那么这次就会考好”和“如果出门前记得带伞,那么就不会被淋成落汤鸡了”这样的反事实思维想法也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实验证明,对概率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会增加人们产生反事实思维的频率,而这些反事实思维又会干扰人们对事实的记忆,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能力。但对赌徒来说,不断进行反事实思维,给自己的失败理由,反而会让自己对于胜负认识产生偏差,赌博成瘾。

  反事实思维的诸多研究启发我们在学习事实性比较强的问题时,要更加关注事实;而在逻辑思维训练方面,则可以通过反事实思维,拓展自己思维的宽度和增强自己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也可以把零散数据进行分类总结,来让自己更高效地学习。

  中国人特别擅长类比思维,却经常不讲逻辑。”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所比喻的道理让老外糊涂。纠结于怎么突然就从上句的”人“跳到下句的”狗“了,逻辑上不通,所以,国人必须注意国际视野下的文化形象传播的科学性、现代性、可比性。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帕斯卡说过,我们与他人交流时,一定要让他们自己主动找到相信你的理由,而非滔滔不绝强行灌输”应该相信“的理由。这就是文化形象重建在心理科学上的建议

斯坦福监狱实验 (2015)7.32015 / 美国 / 剧情 惊悚 / 凯尔·帕特里克·奥瓦内兹 / 埃兹拉·米勒 李起弘

  【逃脱路西法效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津巴多将引发"邪恶"的问题归结为三个层次(1)个人层面:烂苹果(The BadApples)。 (2)情境层面:坏掉的苹果桶(The Bad Barrels) 。(3)系统层面:坏的苹果桶制造者(The Bad Barrel一Makers)。并认为导致普通人变坏的原因主要在于去人性化、旁观者效应、顺从权威团体压力、道德脱轨以及匿名(去个人化)等等,而津巴多总结认为情境与系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甚大。

  ”10步“法抵御”路西法效应“

  那如何抵御”路西法效应“呢?如何避免和让我们超越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敬畏苍天扪心自问,坚守信仰?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书中,津巴多提出”10步法“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类似恶魔影响的方法。

  1、承认错误,让我们接受"人皆有过"这句话,只有能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犯错误,我们才有可能摆脱恶魔的控制。

  2、独立思考,一定要多去觉察自己的经历、行为和人生,就像我们经常提醒的要"吾日三省吾身"。

  3、担当责任。无论如何,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只是去责备外人和环境。因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会受到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一旦否认自己的责任,我们就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来得到进步。

  4、做最好的自己。首先我们应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自己的良知;其次,我们应释放关于自己的信息,从而立于去匿名化的社会状态,但要注意避免给人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

  5、尊重正义的权威,而不是邪恶的权威。我们尊重权威的权力和位置,但不一定非得尊重权威位置上的人。因为不是所有的权力、权威、专家和机构都是正义的,很多自私的人会利用这些正义的机构,去做邪恶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机构和代表机构的人区分开来,而这种区分人和事的态度也是保持自己理性特别重要的思维能力。

  6、融人群体,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千万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独立精神。

  7、始终保持对框架的警惕。也就是说,要意识到可能会有人让我们的心理、思维和行为进人到某种特定的模式和框架之中。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就要求我们保持”避免被别人利用“的一种警觉。

  8、保持最佳的时间观念。别太想近处,但也不要想得太远,而是以最佳的、平衡的时间观念,不虚幻未来、也不沉迷过去。

  9、不能为了安全的假象,而牺牲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要特别小心,有人用恐惧、愤怒、威胁等各种吓唬人的事故和场景来迷惑我们,控制我们。任何时候,人民的尊严、自由和幸福是我们最重要的着眼点,而不是所谓的安全问题。

  10、反抗任何不公正的体制。权,应该为民所用,而不只是让人民服从权力。这种简单的道理,往往在我们生活中被忽视。

  -------------全书摘完,以下为瞎编的---------------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这本书讲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逻辑、意义及对社会、群体和个体的价值,还有彭教授对心理学未来发展——特别是中国发展——的思考,毕竟心理学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中国人又缺乏科学精神,才出现像彭教授在书中所说的被一些“江湖人士和商人”钻了空子,毕竟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福祉这么个宏大的层面,至少在个人和企业层面,我个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是巨大的:

  1、对于个人,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积极的生活,如何科学的思考,不盲目、不盲从,如何教养出积极的孩子,如何开展积极教育而不是靠体罚,如何跟社会打交道,如何提高情商,如何去积极的爱一个人。

  2、对于企业,它可以为我们所谓的价值观、绩效管理、企业文化、领导力、员工幸福度之类的找到最基础的理论依据,而不是像传统那样搞所谓的权威、家长制、惩罚导向之类的,可以让企业找到同路人、让员工找到归属感、让老板凝聚一起打拼的队伍,从而对企业的未来充满更多的自信,方向感更强、执行力更高。

  更何况,正如彭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中国传统智慧里的儒、佛、道等里面也有很多类似的观点,与科学心理学进行融合,相互佐证,中国人还可能更容易接受和领悟。

  最后,人生有高山有低谷,改编彭教授书里的一句话总结:认真的读一本想读的好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会感觉到澎拜的福流。

  附:

  《吾心可鉴》摘录之自序、Part 1

  《吾心可鉴》摘录之Part 2

  《吾心可鉴》摘录之Part 3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五):幸福不在他处 | 读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文/ Helen Yan

  公众号/ hquest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从前,有一个美丽而又很疯狂的神秘家叫拉比亚。一天傍晚,邻居发现她在街上找东西,她说自己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掉了一根针。于是大家都帮着她找。可是街上那么大,如何能找到一根针呢?有人开始问:“你的针具体丢在哪里了?”“其实我是在家里丢的。”拉比亚说。所有人都停止了寻找,说道:“你这个疯女人,既然针是在家里丢的,为什么要到外面来找?”拉比亚说:“因为家里没有灯,很暗,外面比较亮。”大家都笑了:“你真是疯了,就算是家里很暗,你唯一的办法也是向别人借一盏灯在家里找呀。”拉比亚笑了:“既然你们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你们一直要到外面找呢?为什么不从我这里借一盏灯,去内在寻找你们想要的幸福呢?我知道那里是黑暗的……”

  我非常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大智慧:幸福不在他处,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你只需要一个转念,一个意识的回头,一个向内的、深入的觉察,就会瞥见它的存在。我认为,在这个从物质向精神转变的时代,彭凯平教授所著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及其传达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就是一盏为我们照亮内心、寻见幸福的明灯。

  这本书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极致的、理想的幸福体验,叫做福流(flow)。福流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积极状态,沉浸在此状态中的人感觉自己与行动融为了一体,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如,驾轻就熟,如醉如醉,物我两忘,对时间的流逝也浑然不觉。在福流结束之后,心中会油然生出喜悦和满足。而要产生福流,需要满足三个客观条件: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以及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平衡。这种状态会发生在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在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时候,在禅修者打坐冥想的时候,以及在我们和喜爱的、重要的人、事、物相处的时候。

  其实,flow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我的教授米哈伊·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提出的。在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Graduate University)任教之前,他曾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创造力和flow方面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历时25年,采访了世界各地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数千位人士,请他们描述自己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的回答无不印证了一种心理现象的存在:那就是一种全然沉浸于所做之事的幸福状态,甚至受访者描述它所用的语言都如出一辙,福流理论由此诞生。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flow也成为一个有名的幸福理论,为更多学者和大众所知道。然而在中国,知道并践行这个理论的人似乎并不多。这可能部分原因在于有关flow的书籍在翻译过程中意思和内涵的流失。Flow在早期的译本里都被译为“心流”,并多采用直译的方式来解读它,没有联系中国的文化环境。而且尽管这个理论很有名,但是似乎它的应用非常少,无论是测量工具上还是研究成果上都不像“主观幸福感”主题那样让人了然于心,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印象。直到这本《澎湃的福流》出现,作者彭凯平将flow改译为了“福流”,而且运用“全神贯注”、“知行合一”、“行云流水”这些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它,才让我们恍然大悟。Flow译成“福流”,音近、意近、神更近,令人大呼“妙哉”!

  这大概是我知道的第一本向国内大众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权威著作,而这本书是以“福流”开篇的,并且在书名中就出现了“福流”这样的关键字。惊喜之余,我的心里不禁升起这样一个疑问:积极心理学里有那么多关于幸福的理论,几乎都比福流有名,比福流全面,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以“福流”开篇呢?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Edward F Diener有一个知名的“主观幸福感”理论,提出幸福包含较高的积极情绪、较低的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三个要素。Chirstopher Peterson、Nansook Park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也曾发表论文描述过富足人生的三个取向,分别是愉悦感(pleasure)、投入感(engagement)和意义感(meaning)。马丁·塞利格曼还有一个著名的PERMA理论,在愉悦感、投入感和意义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积极人际关系和成就感……即便是在这些理论当中有提及福流,福流也只是“投入感”这一个要素当中的一种特例。所以,一本向中国人介绍积极心理学的书,为什么要选择以“福流”作为开篇呢?我想这其中是意味深长的。

  福流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我曾经与米哈伊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当时刚好在读关于老子道德经的书,发现福流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为”非常相似,于是我向米哈伊教授请教,这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呢?老人家马上点头说,没错,的确是这样。他翻着自己的日历说,他刚刚还给别的学院做了一场关于福流和道家思想的讲座。可见,这种联系不是巧合。

  我认识米哈伊教授的时候,他已经80岁了,在我的印象中,他就像是老子,一个得道的圣人。他生于匈牙利,在欧洲亲历二战的战火,青年时辗转来到美国,并走上学术道路,成为知名心理学家和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一定是因为传奇人生的历练、跨越国界的渊博学识以及对于人生幸福的深刻思考,使他在迟暮之年依然精神矍铄,眼里闪烁着孩童般纯粹的、活在当下的喜乐。他一定是早已将自己的福流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东方哲学思想融到了自己的血液里。彭凯平在书中也谈到,福流与道家《庄子》中《逍遥游》所描述的身心酣畅、与《南华经》中的庖丁解牛的出神入化都不谋而合,可见“福流”版的幸福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最“中国”的幸福。

  在今天这个经济腾飞、万众创新的中国,其实我们也特别需要“福流”这种幸福。与快乐论(hedonic)的幸福不同,福流是属于现实论(eudaimonic)的幸福,也就是说,它不是一味追求享乐、积极情绪,而是追求成长、自我实现、意义感。这其中当然会有快乐和满足,但也必然要付出汗水,甚至痛苦。勤劳而内敛的中国人民需要的正是这种幸福。因为我们不怕吃苦,我们要拼搏、奋斗、创造,同时我们也收获快乐和满足。因此,福流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文化。

  我们特别需要福流这种幸福,还因为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内在动因(intrinsic motivation)的价值。福流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拥有幸福,那么拼搏、奋斗、艰苦创业的动力就需要更多地来自内心,来自主动的参与,而不是外界的压力。在福流中,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一种享受,一种回报,不需要外界更多的奖赏,也不需要等到完成之后才获得奖赏。这其实是许多人需要转变的一种心态,从所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找到意义,化被动为主动,那样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成就,还有整个过程之中全然而极致的幸福。在这方面,奥运会上画风清奇、一夜网红的游泳女将傅园慧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因此,彭凯平在这本书中,不仅重新翻译了福流,而且对其涵义进行了独创性的中国化表述,将这个概念升华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也是现今最需要的一种幸福。

  然而,不要误以为这是一本解读福流的专著。事实上,它更像是一本彭凯平教授的思想文集,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根据主题划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就为广大青年读者们放了一颗彩蛋,主讲两性“情感”。从“单身狗”到“第二杯半价”,完全颠覆读者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学究形象——原来彭教授是如此的接地气,如此务实地为年轻人的爱情指点迷津。而且“爱”这种原始而永恒的积极情感的确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第二章将所有与幸福、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有关的话题都归为“福流”这一标题之下。第三章名为“正心”,讨论了人性中的美德和良知。第四章“跨界”描述了心理学与许多行业可能的交集,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最后一章“开拓”展望了积极心理学的广阔前景,并激发更多与之相关的创新。

  在每一篇文章中,生活体验、科学干货和真知灼见都糅为一体,读来轻松而深刻,令人久久回味。彭教授在书中传达知识的方式完全体现出他前不久在《每日谈心》采访中所提到的“具身认知”概念——学习是一种体验。其中,令人惊讶的科学发现让我们享受到知识的趣味和力量,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则让我们沉浸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而“跨界”和“开拓”两个章节更是体现出作者的开阔思路、前瞻性思维和坦荡胸怀。

  书的后记将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升华为“为中国社会和人民谋幸福”的千秋功业,满满的情怀令人动容。认识“福流”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因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寻求和践行这种幸福。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积极心理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终有一天,它会从一个“调味品”变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造福。同时,积极心理学也需要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怀抱中,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这一切都需要更多心理专业人士肩负使命,共同努力。

  米哈伊教授曾在他的《福流:一种极致的心理体验(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些学会掌控内在体验的人将能够决定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与幸福就是如此接近。”我相信,当你在一片“澎湃的福流”中读完彭凯平教授的这本《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书中的故事、科学知识和深刻见解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你的幸福观,让你开始将视线转向内心,转向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转向生活的体验,在那里,你一定会找到幸福的踪迹。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六):澎湃的福流----生命的力量

  今日读完了彭凯平教授所著《澎湃的福流》,感觉文字中所流淌的是生命的一股力量。整本书都在诠释生命,从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个章节分别从爱情、感觉、道德与正义、跨界思维、开拓文化等五方面为读者展现了生命(福流)的真面目。

  “2007年的夏天,我去西藏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在忙碌的讲学完成之 后,我抽空去了趟布达拉宫,瞻仰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圣地。时值黄昏,我随着游人慢慢地向出口走去时,在回味之间蓦然回首,突然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之下,落日的光辉 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和信徒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和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我的心中突然一阵发紧,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 同时也感到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流遍全身。顷刻之间,我觉得仿佛找到了人生真实的意义,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这样奇妙的体验,令我沉迷其中、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样奇妙的心理体验就是一种幸福的终级状态——它是一种澎湃的福流。”读完这段文字,能够感受到一个生命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知,正是这种感知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幸福是一种能力,快乐是一种生命的力量。这本书无疑对读者了解生命的真谛有着非常积极的贡献。中国古代哲学主张生命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一合一”,所谓“天地与我并生(sheng),万物与我为一”。天给予我们生化之机,地给予我们长养之气,常养之气随着生化之机而变动,阴阳二气的结合让万物化生成形。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相对于世界这个大宇宙中而言的,是包涵在大宇宙之内,同时又具有完整体系的小宇宙。生命的活力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感知力又叫生命的内动力,生命的潜能,就是生命中澎湃的福流。现代生活容易产生种种变化动荡,竞争攀比、不连续、自由化、多元化、忙碌、压力、分离和分裂,让人们内心感到孤寂忙碌,抑郁焦虑和自我迷失......人们普遍需要协助支持、疗伤、解惑、也强烈的需要一个精神体现来支撑那个时常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无能为力的自己.读完这部字字充满生命智慧和力量的作品会协助你快速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清楚的觉察到蕴藏在内心的无限潜能,转烦恼为智慧,拥抱生命的福流,有效突破生命中遇到的瓶颈。找到生命的力量!

  ——胡波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七):《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带你体验幸福的极致状态

  读完《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对于幸福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幸福到底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说,幸福就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就得了幸福。其实我想说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你已经获得幸福的所有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从物质时代走向感受时代,幸福是新人类的生存方式,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幸福。作为世界杰出的心理学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最新力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对有关幸福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出了科学的全新的解答。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开始浸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于以自残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些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精神上的不幸福是导致自己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他们在追求的更多的物质上的幸福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自己精神上的幸福,从而导致自己出现心里健康方面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彭凯平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应势而生。

  彭凯平老师在书中大量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采用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方式来研究积极心理学,开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式,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大家全面阐述与幸福相关的话题。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文人悲秋的话题。杜甫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一种伤势、忧国、老病、孤独的心境。还有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更似刻意形成一种文化印象:秋天永远是跟悲伤的情绪相连的。

  其实理论上分析并不是这样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这本书采用生动的心理学事例为我们详细的解释了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发现,悲秋可能并不只是所谓的文人颓废或者无聊之作,这种悲伤的情绪很有可能反映的是我们都可能存在的季节性情绪波动,这种季节性的情绪波动问题是由于季节的变化问题,特别是秋冬之交,环境、气温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让人产生的一种抑郁倾向。当然了,这种悲秋的现象并不是只有文人才会出现的颓废心理,他只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情绪波动和触景生情的自然反应。很多优秀的人都会短暂的体验到这种情绪的波动,它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只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克服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具备一种积极心态。

  细读可以发现彭凯平老师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来为大家引出“为什么会有文人悲秋“这个话题,下面分析中又有西方心里学的内容掺杂其中,这种在融通中西的同时坚持创新的精神令人感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八):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创新是为了救赎

  作为一个以创新为文化信仰的创意产业人士,即使已经有了创新类成功案例,仍然在新的创意突破之时,要面对来自内心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以及来自外围的强烈不理解和质疑,极度茫然之中,遇到了彭凯平教授的书稿——《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书中的每一个字就像是专门为我定制的救命稻草,让我的心情从未有过的释然和轻松。

  书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有趣和震撼的心理科学实验以及基于最新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见解,把思维梳理得非常舒服,不知不觉中,焦头烂额的难题,竟然迎刃而解了!

  首先彭凯平教授在书中以身作则,他面对质疑的态度,本身就充满了创意、科学精神而不是我们以前常见的、高端人士最容易持有的——某种高姿态,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且可望亦可及。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九):道不远人--你所不知道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章宁香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886329

  原文首发于知乎《心計》专栏,作者章宁香为心理教师、凤凰电台的主播,主讲心理类型栏目《心計》,单集播放量十多万次。作者在教育学领域与心理学领域实践16载,除了一线教学、接待个案之外,也开早教、做专栏、上真人秀。经典座右铭:请相信,生活用点“心”会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