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2018-05-01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山中最后一季》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布雷姆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一):山就是我的生命

  他叫蓝迪•摩根森

  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

  一个将生命、灵魂激情融入山野传奇

  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攀登戴纳峰

  从此,他便与山野结下了不解之缘

  冥冥之中

  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

  隐隐约约

  他能感受荒野呼唤

  渐渐地,他感到从未有过兴奋与激情

  因为随性自由的他

  太适合来巡山了

  可是他的家人不同

  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在学校好好读书,以后有个正经工作

  而不是一辈子就当个巡山员,太浪费生命了

  他曾经感慨

  在山上待几个月,学到的东西

  比从小在学校里学到的多了去

  他苦恼着,妥协着,徘徊着,挣扎着……

  东行游学后

  他愈发坚定了生命之舟该驶往何处——

  在没有人走过的山上漫步,感觉实在太棒了

  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

  山是我的导师,这一生如果需要学会什么,我只想在山里学

  于是乎

  他拥抱山野,引颈呐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从此,他的世界分为两半

  一半是山上,一半是山下

  山上漫游的荒野生活,让他感觉自然真实

  山下喧嚣机械文明,让人倍觉抽离而虚空

  他尝试过寻找山上与山下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平衡

  这么一找,就找了28年

  却仍然未找到

  他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

  都是上山,上山,再上山

  他说只要走进荒野,感官就会平静下来

  变得格外敏锐,犹如禅悟一般

  一切都会缓慢下来,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

  这个过程像是一种宗教

  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神学体系

  山脉是他的宗教

  荒野是他的信仰

  当他心烦意乱

  就跑到山上去,与它亲密接触

  体验它的静默,感受它的包围

  所有的不顺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当他遭遇中年危机

  当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他对老婆表示,只要在山上待一个夏天,他就能理出头

  然而正如他自己说过的

  即便人在山里

  只要心情不好或心有旁骛

  就听不见山的声音

  感受不到山的存在和力量

  母亲刚刚过世

  老婆提出离婚

  好友刻意疏远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我们不禁要问

  如果没有这些烦心事

  此番前去,会是他在山中的最后一季吗

  可是巡山没有如果

  人生没有如果

  体验过再多荒野的巨能量

  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山里不缺我一具尸体

  不幸一语成谶

  不过我更愿相信

  是内华达山脉的荒野拣选了他

  让他永远躺卧在青草地

  成为山脉的守望者,化身荒野的守护

  因为他是山选之子

  因为他是荒野之子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二):风火死生,正行不灭

  在中国人的眼中,隐逸于自然山水的人生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和冲淡的恬美境界让后来不知多少文人趋之若鹜,却又因为入世情怀为两相煎熬。其实,无论中外,世人大抵如此。

  在《山中最后一季》里,美国的传奇巡山员蓝迪•摩根森,在知天命年纪里殉职,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就这样贡献给了大河山川,整本书不仅仅讲述了那些让我们羡慕的大自然生活,也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蓝迪的人生缩影,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身为一个人所存在的痛苦喜悦思考彷徨。正如佛家所言,忘不掉,放不下,都是执着,都是痴念。唯有风火死生,正行不灭。

  “风火死生,正行不灭。”如果我们把“正行”理解为蓝迪的毕生追求与信仰,那些他一生的“实践”就是其活生生的写照。和中国的隐士退而寄情山水不同,蓝迪从小就受其父母亲影响热爱自然生活,他一生的梦想就是与自然相伴,是一个真正的“隐居者”。而自然山水不仅仅是他的梦想,更是他的需求。早年在泰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地旅行的经历和读书的爱好,使得他的思想其实比一般人都要深邃他喜欢日本的禅宗,喜欢中国的儒道,也痴迷于意境深远的佛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麻木单调城市生活无法满足他的精神境界,更无法与之契合。为此,他不顾父母反对离开大学,年纪轻轻就放弃了人生所谓的前途选择到更荒原深辟的内华达山脉,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国家公园巡山员也是情有可原

  但真正的自由并不存在。庄子早在《逍遥游》里就看破了这一事实世间万物皆有所依赖载体。蓝迪有妻子,有父母,有兄弟,他也需要吃饭休息,需要维持最低的生活开销,并非无牵无挂。与父母的不合,中年的出轨危机,离婚协议书……有太多的烦恼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蓝迪,那些山水都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无声的承受与静静的释放

  有人说,人生就是矛盾与对立,一旦你无法说服自己,那就只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们很难说清楚蓝迪究竟是自杀还是因公殉职。在书中作者列举了蓝迪最后失踪前发生的一些事作为蛛丝马迹,供读者猜测,我们可以看到与静谧美好的山水截然不同千疮百孔的人生,也可以看到那在厄运漩涡无奈的挣扎,但这些都无法成为蓝迪死亡的确切原因

  《我听见猫头鹰呼唤我的名字》中说:“死亡在每棵树后面等待,他与孤独、死亡和匮乏成了朋友,但他的背紧靠在信仰之墙上。”蓝迪深爱这本书,是因为他深知,他和人生信仰,他和迷恋的自然,仿佛从来都是如此紧密地靠着,即便是风火死生,即便是命运使然。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三):从山脉的角度领悟“失踪”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他说,“因我以为,每一个作家都应当简单诚恳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就好像是他从远方写给亲人写信”。大多数自然文学沿袭这一传统,也许因为自然文学更多面对的不是叙事角度这一难题,而是如何朴素表达我们存在的事实。

  但《山中最后一季》是个例外。它以第三人称展开,记录着一个自然主义者的失踪。对出版方而言,它首先是一个传记作品,埃里克·布雷姆记录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但我仍旧愿意把它当做一本自然文学作品,因为这本书的潜在读者或者这本书所指向的是自然文学,是内华达山脉,而不仅是失踪者蓝迪个人。

  失踪者蓝迪在整部作品中是以第三人称存在的。这是大多数传记存在的前提条件:记录的对象已经死亡。不同的是,作者演变了这个事实,传记的主题变成“内华达山脉吞掉蓝迪”,而不是“蓝迪失踪于内华达山”。于是,整个搜救过程,看起来不是对蓝迪的打捞,而是对第一人称的打捞。搜救队成员回忆说,他们时时浮现出蓝迪轻松走过来,对他们说“你把我的住所搞乱了”。但这个第一人称始终没有出现,没有人出来回答他们。这搜救就像没有回应的呼声一样尴尬

  搜救是一种猜谜,这种猜谜最刺激的部分,不是谜面,也不是谜底,而是谜底一度触手可及而你浑然不觉。整个阅读的过程,我们最担心的不再是蓝迪是否健在、或是否绝望而死,而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种虚无感对搜救者的折磨。“有时候悬而未决比得知真相更不好受,因为心灵创伤一直无法愈合,会延续很多年”。

  电视中,每年有大量的失联等没有结果的东西在折磨我们,直到它们被下一个娱乐关注点冲淡。我们等不到当事人的归来,对第一人称的打捞常常是徒劳的。这种徒劳已经成为常态,也许宇宙并不守恒,失踪总在拷问我们。然而蓝迪告诉我们,“冰就像世上一切事物一样,只是表面坚硬不移而已”。我们总是想不透,蓝迪可能也在想,“也许我在这里更久一点,全神贯注,仔细观察,我就会懂。”

  书中,作者埃里克·布雷姆,穿插叙述蓝迪的成长和对蓝迪的搜救,像同时断开又合上、形成又消失,这种回忆与失踪并存编排的方式制造了一种对话、回声的假象。一边是呼唤蓝迪没有回应,一边是蓝迪在悄悄地成长。直到搜救进行到一定环节,蓝迪停止成长,作者完成对蓝迪存在的叙述,答案在慢慢合拢。

  《山中最后一季》以寻找失踪受害人的方式重构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存在。读完该书,你就要重新审视失踪的本原。失踪首先是指称上的失踪。“失踪”总是针对他人而言,没有人对自己失踪。你要当心成为第三人称的存在,因为那是传记文学的开始。我们却看到蓝迪站在了山脉的角度上看待自己,在《我听到猫头鹰呼唤我的名字》中,“如果蓝迪当时明白了什么,他所领悟的应该是自然有其循环,而自己也是循环的一部分。”正如他看见一群草原狼吃完野鹿大餐后抬头嚎叫,便在日志里写道:“的确值得高歌。“

  如果你把《山中最后一季》当作一个传记,我想蓝迪会说,“山里不缺我一具尸体”。大概从山脉这端看过去,从草原狼的嚎叫看过去,你才能理解这是一部绝佳的自然文学作品。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四):荒野之子蓝迪《山中最后一季》

  荒野之子蓝迪《山中最后一季》

  在美国西海岸有一座南北走向大山,叫做内华达山脉,这里山高林密景色优美,山中也有很多很多故事。蓝迪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内华达山范围广阔,其中最著名人物是缪尔,缪尔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他从苏格兰移民美国,在美国旧金山长大,旧金山就在内华达山的西部,在缪尔的推动下,内华达山脉最美丽的部分成立了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而这本书的主人公蓝迪就在优胜美地山区长大,长大以后的蓝迪成为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一名巡山员。

  当然和缪尔相比蓝迪并不是一个名人,只是一个普通国人,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无比热爱自然,尤其热爱内华达山。而且蓝迪的文笔也很不错,留下的很多文字都带有诗意

  巡山员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巡山员就是中国说的国家公园的临时工。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中有一条重要小道就是以缪尔命名的缪尔小道,但是小道以外都是悬崖瀑布荒野之地,在这里有十个左右的巡山员,夏季常年住在山上,用无线电和总部联络,复杂清理垃圾,巡视,帮助和管理游客和登山者,如果遇到失踪和遇险他们负责救援。他们只夏季上班,工资微薄,但是这工作让人感觉非常浪漫,所以很多人去申请。不过很多都是干一季领略到山中美景也就够了,只有蓝迪在这里做了二十多年的巡山员。他完全可以成为永久巡山员,就好像中国有编制体制人一样。但是永久巡山员其实不用巡山的,是在山下工作,而且目标提升到国家公园的管理层,甚至走入华盛顿的国家公园总属。而蓝迪的理想就是在这内华达山上,在这荒野上生活,没有退休金,工资微薄,环境艰苦恶劣,这都不是问题。

  这么一个巡山员有什么故事呢?书的开始就是从蓝迪失踪讲起的,这样一个在优胜美地出生长大,并且做了几十年的巡山员的蓝迪,突然失踪了。在优胜美地虽然每年都会有登山者失踪甚至遇难,还没有发生过巡山员失踪的事故。于是整个优胜美地都投入到寻找蓝迪的救援中。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救援组织越来越扩大,所有巡山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甚至军方的直升机都调动了起来。最后增加到一百人。书里大量描写了救援的细节,虽然是二十年前的故事,但是依然让人感觉美国的救援很专业。如果是游客的话,搜救七天没有结果搜救就结束了。因为在内华达山中失踪的飞机就有很多架,有的几十年后才被发现,有的至今没有任何线索,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人,不过因为失踪者是他们的同事,是他们的伙伴,所以一直搜索了十天。加上发现蓝迪失踪开始搜救就有三天过去了。一共就是十三天。搜救并不是无限制的,每天投入到成本非常巨大,而且在高山搜救,很容易出现搜救人员的伤害,搜救过程中一位巡山员的手指就折断了。所以十三天以后搜救结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于是就好像侦破小说一样,作者开始讲述蓝迪的故事,尤其是蓝迪最后的这段时间,和大家对蓝迪之死的各种推测。蓝迪是自杀吗?他的妻子正要和他离婚,他带着还没签字的离婚协议上的山。是被杀吗?蓝迪曾经和一位游客发生冲突,游客扬言要杀了他。是偷偷的下山跑了吗?以前曾经发生过搜救遇险者无果,结果遇险者其实已经下山隐藏起来。一切都成了谜。

  五年以后在大家搜索过多次的区域里,发现了蓝迪的无线电,还有背包,和蓝迪的几块遗骨。这些东西散落在上百米的溪流和瀑布中,于是大家重新侦破蓝迪之死,努力还原当年的情景。以及推倒为什么当年搜索的时候没有发现蓝迪。随着时间流逝蓝迪的名字也被雕刻在华盛顿的因公殉职碑上,得到了很多荣誉奖励。可是他生前二十多年的巡山员工作,只得到过两次奖金

  书里面并不是只写了这么一个巡山员遇难的故事,还讲述了内华达山的美丽,讲述了国家公园的历史,讲述了巡山员的工作,讲述了蓝迪的文学梦,讲述了蓝迪的爱情,讲述了蓝迪出轨的错误,讲述了美国人如何搜救,如何管理国家公园,如何打官司为蓝迪的遗孀争取抚恤金……一个小故事,你可能从中看到很多很多美国的侧面,让你了解到美国其实也有很多问题,美国也很官僚,一个巡山员的艰辛,争取抚恤金的艰难。但是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临时的巡山员也有自己的梦想,而且很多很多美国人尊敬这样的一个临时巡山员,当确定他是穿着制服在冬天调入冰雪覆盖的溪流死在自己巡山的路上时,美国人给了这个临时工无数应得的荣誉。不过巡山员们用蓝迪的名字命名了国家公园中的一座无名的山峰,虽然谷歌地图上查不到这个名字,但是他们相信时间会让这个世界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叫蓝迪,这才是对蓝迪最好的纪念。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五):消失的风景

  读《山中最后一季》

  作者:苏术

  我是一个户外爱好者。

  如果不出意外,此时此刻的我可能正在辽阔的中国大陆上进行一次次的远行。可是意外就是那么碰巧。我没有去远行,而是选择了呆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一次一次望着天边看云起云落。

  《山中最后一季》从一位巡山员失踪开始讲起,历经探索并在寻找中给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环境的神奇。让我心生向往。本书的主人公叫蓝迪-摩根森,一位有着28年巡山经历的巡山员。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那就一位巡山老司机。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巡山老司机,在巡山过程中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是自杀,因为这次巡山的背包中有一份尚未签字的离婚协议书;也有人说他可能遇上了什么不可抗拒的自来灾害。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这位巡山老司机下落不明,到底是生还是死?我们只能跟着作者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去解开大自然的面纱以及蓝迪-摩根森的传奇巡山经历。

  “总有一天,我会走完整条缪尔步道,不留下一个足迹。”这句话就显示在书里第七章的位置。是蓝迪-摩根森1985年于夏洛特湖写下的。大自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以前曾想放弃学业去当一个迁徙者。背着相机与梦想,走过山川和河流,看一看乞力马扎罗山、亚马逊雨林、瑞士冰河。可惜梦想犹如潜伏的巨龙,蛰伏于心却沉寂不醒。我常常抱怨浮躁的生活,在喧闹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那些人,匆匆忙忙,奔向生活的此岸。以前追求的“静”字,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于是我坐下来,喝一杯蓝山,读一本书。

  和《瓦尔登湖》不同,《山中最后一季》以记录一个巡山员的失踪来展开大自然的蓝图。在巡山过程中,搜救似乎占着主线,却也给我们看见了在主线外的事情。比如蓝迪-摩根森的工作、爱情以及友情。里面还有很多配图,一些蓝迪-摩根森的手记。通过蓝迪-摩根森的生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朴实无华的外表里藏着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戴。

  也许很多人都做不到成为一个巡山员、一个边防守卫、一个墓园守园。因为这样的工作需要忍受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以及孤独。但是我们依旧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前仆后继。可能不是因为特别热爱,而是为了这份工作的责任。巡山员的对山的责任;边防守卫对国土的责任;守园人对墓园的责任。也许别人不懂,但是他们却心甘情愿。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六):《山中的最后一季》: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

  世事纷扰。人活在世,总是很难得到清净的。生活中总有林林总总的事端需要应付,而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乐于消费他人的纷扰。但这样下来,人人都难免感到贫乏、空虚、无所适从、疲惫不堪。似乎总有那么一刻,人们会渴望一个安静的所在。这样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在美国,有一位名叫蓝迪•摩根森的传奇巡山员。他有个热爱大自然的父亲,尽管这位父亲没能随己所愿,让自己的生活始终与自然为伴,但他却培养出了一位令人骄傲的“群山之子”。蓝迪自小便热爱自然,跟随父亲探索家乡的群山,结识这里的每一株草木。而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蓝迪终于得以把守护自己所热爱的群山当做自己的职业,成了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一位尽心尽责的护林员。在他近三十年的山林生活里,他努力维护自己所热爱的群山,也帮助过无数在山林中遭遇困境的人们。他贪恋这里的美丽,而作为报偿,他情愿在这里奉献自己全部的生命。

  以上这些,是我从蓝迪•摩根森的经典作品《山中最后一季》里读到的内容。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先后斩获“美国户外图书奖”、“圣地亚哥图书奖”等奖项,还入围了当年的“普利策图书奖”评选。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传记,除了叙述传主蓝迪的生平之外,作者埃里克•布雷姆还独具匠心地在作品中加入了另一条线索,即蓝迪的“失踪”与众人对他的搜救。两条线索穿插进行,使得作品在充分展现蓝迪传奇性的一生的同时,也充满了悬念。事实上,任何传记的阅读,读者都在试图从其作者的叙述中,“发现”一位自己或许并不熟识的人物,而在《山中最后一季》中,这种发现显然具有双重含义——在我们试图“发现”蓝迪的同时,书中蓝迪的好友与亲人们,也在不断的搜寻中,希望找回蓝迪。或许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将找到真正的蓝迪——不论搜寻的结果如何。

  蓝迪的失踪是十分突然的。在兢兢业业地做了近三十年的巡山员后,他突然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张纸条,表明自己只是外出进行一次普通的巡视。人们原本是并不担心的,毕竟蓝迪此前的工作并没有出过太多纰漏,他是如此热爱这里,因而每天都必定全力以赴。而另一方面,蓝迪的户外能力是无人能敌的,即便遇到意外,他多半也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解决。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蓝迪仍然杳无音讯。人们开始担忧,于是不断加大力度展开搜救,蓝迪的好友、爱人,许许多多和他有过千丝万缕的人们,纷纷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可是蓝迪就像融入了山林里一般,丝毫见不到任何踪迹。

  而另一方面,随着叙述的深入,蓝迪生命中的“羁绊”也开始显现。尽管无比热爱群山,尽管得偿所愿成了一位“群山之子”,蓝迪的生活却并非始终称心如意。他对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不容许任何人做出可能伤害这里的行为,为此他不惜顶撞上司,以至于与其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而私人生活中,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同时也热爱自然的姑娘。他们很快举行了婚礼,成了令人羡慕的一对儿。可好景不长,尽管女孩热爱自然,同时也深爱着将自然视作一切的蓝迪,可她终究不能像蓝迪一样生活在群山之中。山上和山下的距离,成了这对夫妇关系中难以逾越的沟堑。而每每遭逢无从化解的矛盾与不如意,蓝迪都选择回到山林深处。对他而言,这并非是逃避,而是找寻自己生命的宁静所在。“只要独自在山里待久了,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面对世事纷扰,内心的空灵恐怕是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护佑。

  在蓝迪所热爱的书本里,有一本是美国神学家阿伦•瓦兹的重要作品《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在这部作品里,阿伦•瓦兹认为人产生痛苦与焦虑的原因,在于自我的分裂。一方面追求内心的宁静,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身体的欢愉;想要当下,又常常踮起脚张望未来,或是对过去耿耿于怀。那么人要怎样放下执念呢?无非是舍弃欲望,随一切于自然,因为主观与实在的矛盾本就无解,自我即是独自运转的宇宙。只有二者同步运转,一切才会和谐自在。可这样的局面实现起来终究不易,尤其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看似可以改变的现代世界。去争执,去苦心孤诣,看似是必然又合理的人之责任——“人生来便是要改变世界”。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无限的改变,来成为世界的主宰吗?

  无论如何,《山中最后一季》的结局都是美满的。面对自然和生活,人始终是渺小又无力的。可这也无法断绝人关于纷争的念想。好在不论怎样,每个人都将找到一个无比安静的存在——终有一天,每个人都将跟随自己的心灵,抵达世上最安静的地方,一切静默不语,又安然无恙。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七):《山中最后一季—一场不同寻常的“搜救追踪”带来的无尽启示》

  如果有一个人家庭教育良好、物质生活颇为充裕、身体素质上佳、动植物知识丰富、对身处之地的自然风光常充满感情地聆听叙述•••••什么样的社会定位才是更适合他的呢?

  在国内,就算是把游历当做人生理想的人,符合上述条件的也算得上是能达到徐霞客级别的“高端配置”了。而书中的主人公蓝迪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凭借着上述的优势,成为了一名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

  从工作范围、工作时长和职责权限等诸多方面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轻松的活计,可以说没有热爱自然的强烈情绪作为支撑,就很难坚持下去—巡查范围广大,一走就得好几天;一旦有人遇险,搜救行动的范围、时间起始和结束都会脱离掌控;为了保护环境,需要收集、整理大量对自然环境有损害的废弃物和营地残留物,有的时候还会面临猛兽和人为的威胁••••••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能改善这些问题的行动,诸如关注巡山员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通讯装备升级并达到能够精准定位的程度、提高巡山员们的薪酬待遇等实际改善措施都被官僚主义地一拖再拖,让这些致力于守护自然的人被充斥着获取更多金钱的社会氛围忘在脑后,而所谓的“精英们”却乐于在偶尔进山野营时享受巡山员们提供的救护、指引等服务和巡山员们历尽辛苦才保护下来的自然的馈赠。

  书中以主人公巡山员蓝迪失联数日、随之展开的搜救行动作为叙述主线,将蓝迪因对自然的无比热爱而使他在世俗人群都会经历的家人相处、婚恋维持、同事合作等环境氛围下,显得异常“不合时宜”表述得淋漓尽致。很多时候,看似对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展开调查,无意识挖掘出的佐证和隐情总会减损主人公对真正热爱的事物的分量,甚至流于八卦。但很高兴本书是一个绝对的例外。蓝迪对自然的热爱如此纯粹,除了精神上的欢享全无所求--这是他个人性格的魅力所在,却也让他在未能听从父母建议完成学业时、妻子对与他长年在山里只能享受轻松愉悦的生存氛围却需要以放弃艺术探寻为代价开始抗拒时、朋友们对他同在野外却不热心进行处境交流关系转为冷淡时,无从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事件调查过程中,多次被怀疑事故是由自身精神压力导致,连家属也因此长期无法获得公正的善后待遇。讽刺的是,对蓝迪这样一位灵魂在自然赋予的“保护”神性和社会给予的“欲求”人性间反复交战的人,在他工作期间,国家公园署无人在意他出色的个人素质、服务态度和工作业绩,无人关注他生命最后时期的确可能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但在对他进行表彰的评估程序里,却用官方教条主义的规章无比严格地列出了种种要求,多年里谈及处理结果一直对蓝迪的家人和挚友敷衍塞责,并未体现蓝迪及其家人应享受的人权,不能不让人感到无奈

  另外,书中穿插的“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这一职业的历史发展、生活状态、工作方式、装备通讯、搜救模式等内容的叙述,对我国类似的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建设和搜救措施也是很好的参照,也足以引发人们对巡山员这一群体及从事类似工作的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

  即使这是在山中度过的最后一季,你也如愿地永远停驻在了你挚爱的山野里。再见,蓝迪。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八):个人评分:75.你是否问过你想要怎样的人生?

  书评:

  这本书其实完全可以拍一部纪录片,内容殷实,也具有提醒世人的境界。

  书中的主人公蓝迪,从世俗的视角来看,他是失败的,事业、婚姻都不顺利。

  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比绝大部分人都幸福,他能够将大部分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的人来说,不必给自己赋予过多的压力,对于你来说,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世俗的成功或许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但未必是你需要的。

  目前已知的人类生命,也就短短一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何度过这一百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去赚钱、买房、买车,同样可以像蓝迪这样去山里做一名巡山员,重要的是,顺应自己的心。

  本书结构:

  时间顺序推进本书,中间带有插叙。

  这本书讲了什么:

  1 1996.7.21蓝迪失踪。

  资深的搜救员蓝迪失踪,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相信他会出事。

  2 介绍蓝迪的成长过程,包括他大学时期专注于哲学,爱看书。

  1965年,蓝迪辍学,报考夏季巡山员。

  3 之后蓝迪在海外游荡了若干年后,特别重点是亚洲,接触到了更多宗教文化以及在喜马拉雅山接受了登山培训。1970年的游客暴动事件,让政府重视巡山员的正规性。

  4搜救队准备出发。蓝迪的妻子正在准备和和他离婚,并且认为蓝迪没有出事,只是想让自己担心。

  5蓝迪热爱文学,甚至投过稿,但没有受到赏识。

  6讲述早期蓝迪的巡山工作,侧写他专业,刚正不阿同时又感性的性格。

  7失联已经六天,搜救队伍扩大,但依然没有确切的关于蓝迪的线索。

  8介绍蓝迪在巡山工作上的一些事。

  9 蓝迪热衷于保护自然环境,经常提出建议,但绝大部分未被官方接受。简介蓝迪和林莉丝的婚外情。

  10 搜救队伍异常庞大,但依然没有蓝迪的线索。

  11 介绍旁人对蓝迪的看法。

  12 搜救第七天起,搜救的规模开始缩小。十天后,大规模搜救无果,结束。事后有两个疑点表现得像蓝迪在失联后做过一些事,后来被证明并非其本人所为。

  13 一年后举行了蓝迪的追悼会。朱蒂申请蓝迪的抚恤金,蓝迪的同事 和上级都没有阻挠,但还是被政府以证据不足而驳回了,四年后依然无果。

  14 五年后,蓝迪的骨骸被发现,最终朱蒂获得了抚恤金。尘埃落定。但对蓝迪的死因以及是否属于自杀,依然没有最终的判定。

  15 总结搜救时为何没有找到蓝迪。

  读这本书的动机:

  被本书的简介吸引,觉得应该会有趣

  作者:

  [美]埃里克·布雷姆 / Eric Blehm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4-5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相关书籍: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九):群山相伴,告诉你每天都一样好

  山里的时光漫长的恍如隔世,长到大自然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那些我们从未自我意识到问题。

  Randy的睿智渊博源于他长期住着远离喧嚣的大自然中,他的直观经验和救援知识以及他对大山生态环境的敬重,使得他与大山和睦相处。作为一名巡逻员,他沉浸在干净的空气、生活在最自然的光线中,用每一天感受着冬之夜深如夏之昼长,他如虔诚的信徒在深林中灵修。这样的生活,他的每日生活,他的亲密爱人,至交好友,甚至丰富的专业知识,都留在山林之外。每一天都是重新学习的机会,每一天都告诉他那些生活和那些人,并不是生命中理所当然占据全部的事。

  著名的登山员Norman Clyde曾说:这里的群山会永远相伴,让你感觉你每天都活得一样好。Randy每日与这类想法相伴。Randy是令人羡慕的,他把毕生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他追寻的是内心渴切的事。这本书让你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不足,他的成就,以及护林巡逻员的生活,让读者享受这份追随文字的体验。

  我们都缺失这份纯净。Randy的人道主义情怀,掩去了他的诚实木讷、奸佞狡诈、虚荣虚伪、怜悯同情、愤怒迷茫、还有爱,一并掩盖了。他慢慢成为一名单纯的巡逻员,交付了生命线,逃离了充满人的都市生活。故事的结尾,他是有争议的形象。但他仍是读者们敬佩的。

  我们大多数人感叹大自然的山之美好,水之清灵,我们在一次次旅程中沉迷自然之美,却转身忘掉它,继续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看着车水马龙的都市。我们做不到Randy那样,把生命托付给深山。我们只能在心理留出一块,存放这些关于美景的记忆。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Eric Blehm把Randy和护林救援人的生活向读者详细展开。他的详细调查影响深刻。作者对文字的把握也是经过层层思虑,我不怀疑他的专业性,作为一名媒体人,他很认真地把握,虽然他也曾在写作时对于如何把握故事背景信息和进展节奏,以及所要花费的文字深深挣扎过,但最后他都努力寻找到平衡点。他成功塑造了Randy的形象,我们随着文字,感受这个有瑕疵的男人,绝对环境主义者,为了深山,付出了婚约,付出了志向和抱负,付出了人生。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十):生活和爱情给不了你的,高山可以

  在这个浮夸的年代,环游世界追寻伟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奇迹很难。晨曦、花朵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琐细事物,构成了世界的美丽存在。——安塞尔·亚当斯

  瓦尔登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