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4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的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书评俱乐部政治预言经典之作

  《1984》是一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预言小说,细读这本书可以品味到1984不止是一个年代,而是一个社会,是一个让人窒息、压抑的、无自由的、无思想的的社会,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书中描写的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着个人崇拜主人公温斯顿所住的公寓每上一层楼总有一张设计奇特宣传画——老大哥的画像;他房间玻璃窗正对的那个房子的前面就贴着一张;咖啡馆的墙上有老大哥的画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二角五分的硬币上面铸着同样的宣传画,另一面是老大哥的头像。邮票上、书本封面上、旗帜上、烟盒包装上……老大哥的画像无处不在。当权者为了其独裁统治作为政治最高领袖的“老大哥”被人奉为成神,利用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极度虔诚来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控制的,难怪温斯顿的妻子凯瑟琳脑子里除了宣传标语外,就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书中描写的这个社会人民群众没有了隐私,无论是卧室还是公共场所,所有人都要接受电幕的监视,每个人言行甚至是表情心跳都在被监视。此外,还有控制人民思想的思想警察,任何人都不允许有异想,一旦发现对就会被思想警察逮捕。温斯顿所住的公寓,一进走廊,墙上老大哥的画像,画像下面写着:老大哥正在看着你。这是一张设计奇特的宣传画,无论你走往哪个方向,总有一双眼睛跟着你,他每上一层楼总有一张。当权者就是利用恐惧来让每个人都谨言慎行

  书中描写的这个社会有一句口号战争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力量”,当权者向所人民群众灌输着这些荒谬东西:国家不停地打仗,因为世界需要的和平就是战争不断;当权者对下层人民的奴役是理所当然,这就是在为他们创造自由;知识文化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上层社会引导发展,下层人民的无知即可推动这种发展。总之,在这个社会所有的人没有了思维,就只能跟着党走,只有对当权者绝对的服从。

  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具有"双重思想"的人,他认识到这个社会当权者控制了一切,人民没有任何自由,却还每天被监视。温斯顿想到了反抗,并且找到了组织,也开始了与朱丽亚的恋爱。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被当权者执所发现,他被折磨奄奄一息不再有自己的思想,甚至临死前,心中还充满了对“老大哥”的感激与爱。

  《1984》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政治预言的经典之作” ,作者奥维尔用他那超常的对人的洞察力和对社会发展的预见力,描写了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态,在1945年就预言了这些事情发生。在1945年成书后的几十年来,发生的许多件事情与书中写到的许多件事情有多么的相似。比如:在前苏联,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因研究基因科学成了“资本主义生物学”而被批判;在朝鲜,人民对党绝对忠诚;在我国大跃进中 “卫星”,文革中人之间互相检举揭发,红卫兵对右派、走资派的批斗游街等等,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不愧为政治预言的经典之作。

  《1984》读后感(二):过程大于结果

  《1984》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文学经典,也是村上春树、钱钟书、王小波等人的集体致敬之作。

  故事背景发生在1984年,但是作者乔治·奥威尔,出版这本小说的时间是在1949年。

  可以说,乔治·奥威尔假想了一个未来世界,这个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

  《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现年39岁,他在大洋国的真理部做着篡改历史工作

  有必要介绍一下,大洋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四大职能部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美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维持法律秩序富裕部负责经济事务

  《1984》被世界文坛誉为“反乌托邦”的讽喻小说,小说深刻刻画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社会。

  所谓“乌托邦”,是指人类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东方的世外桃源,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

  而“反乌托邦”,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它反映的是反面理想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精神依赖物质,精神受控于物质。

  以《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的经历为例,他生活在一个毫无隐私的状态下,所发出的每个声音都有可能被偷听,除非在黑暗中,否则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有可能被细细观察到。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这个社会的成员,都被一个叫“老大哥”的人洗脑着——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温斯顿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捍卫着真理和理智的人。

  “思想罪并不致人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当温斯顿在日记上写下这段话,他内心的觉醒和斗争使他走在一个如迷宫一样精神世界里——

  “同时持有两种针锋相对观点,明知道它们两者之间的矛盾但又深信不疑;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拥护道德一边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不可能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温斯顿就在这种双重思想的压迫下,有意识地诱导自己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中,然后,再次意识不到自己刚刚所完成的自我催眠行为

  小说的结局失败告终,“正义”并未战胜“邪恶”,温斯顿“依旧”热爱他的老大哥,但就其整本小说的斗争过程,有它的永恒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THE END-

  《1984》读后感(三):荒诞的世界

  荒诞的世界 评《1984》 在老大哥为首的政党下,生活的人们,似乎被教化了,麻木了,不再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不能有自己的思维,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控制了,没有了活力。 温斯顿,在那个被老大哥的政权控制的时代里,更像是一个典型代表,更像是一个如何被转变思想历程的缩写。 在他的记忆深处,隐隐约约有着城市最初的印象,有最初生活的印象,有欢唱的歌谣,有母亲小妹影子,只是记忆的混乱,让他都难以确定,那些不断出现片段,是否与影片有重叠的关系……不知他的成长经历里,是否被送进劳改所,是否受过少年侦查队的训练,而这一切不过是平常的驯化日常。 如同以奥布兰为首的教化工作,对温斯顿这类有着异类思想的改造,分学习理解、接受三步,不断地进一步强化对老大哥的认同和忠诚。只是这学习的过程,更像是严刑拷打下的委屈求全,是对折磨的求饶,是对痛楚最深层的认识,而不是真正的认同。然而,囚禁的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妥协而改变,紧接着的是对精神上的折磨,他们会迫使你放弃挚爱,出卖对方,放弃情感上最后的一根绳索。 不断地通过三国战争来控制产品的消耗,控制国民分配和供给,通过电影、书刊、报纸等一切宣传途径,将反叛人物的行为扭曲,引起民众愤怒绝望,从小抓住孩子的思想灌输,建立少年侦察队,到处分布电幕和麦克风,监视人们的行为,伪造和篡改文件,摧毁一切不符合老大哥传统档案……都印证着那句话: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一切都不过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过去而控制现在,控制未来,巩固高层集团的政权,一个有着双重思想的荒诞虚假的世界。 那些有着“思想罪”的人,无一不是从世界消失了,从档案中消失了,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不见。 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所有的一切仿佛就是谎言,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堆积起来的世界。 人们生活在谎言里,巧克力等生活用品,不断地克扣,单薄衣物,发黑的面包,令人作呕的“胜利杜松子酒”,濒临倒闭的住房,然而政府还依旧不停地报道生产计划的完成,超指标达成,形成一个假象关于生活满意度的假象,关于生活幸福感的假象。可人们的生活依旧贫困,依旧温饱不济,不断地边缘挣扎

  《1984》读后感(四):《1984》插图珍藏版 群言出版社

  在来写书评之前,我还在和译者廖小姐说:我作为这本书的插图设计师,买书、写书评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其实是一个很爱买书和看书的人,但是极少写书评,总觉得自己写的不透。我在大学时期有读过《1984》,但是我没有想到我会和它会有现在的这样一个缘分,当我收到稿约时,内心是十分雀跃的, 但同时也很踌躇,深怕自己手中的笔无法贴切的解读出原著质感味道为此,我再多次通读小说原文,为了能找到更合适风格,也尝试了很多的草图效果,最后选用的铅笔这一十分常见表现媒介,欲想表达出原著中的那种粗涩的氛围感等……我不止一次的说:这一版《1984》就像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怀胎十月,他终于来了。很感谢斯坦威图书公司和群言出版社参与工作的团队,他们让我的“孩子”品相很好,出图效果、书册质感都很棒,同时,再次我希望购买《1984》插图珍藏版的每一位读者,在收到书时是惊喜的。

  《1984》读后感(五):权利的恐惧和讽刺

  对于本书其实闻名多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拿来赏读,终于在最近完成了心愿,相信很多朋友也跟我一样,即使没读过也至少无数次的听过这本被拿来提及的巨作,《1984》。

  关于本书的头衔很多:禁书、反乌托邦、集权主义等等。作者乔治奥威尔先生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历史架空世界。二战结束后,世界被分为了三个国家:大洋国(美国和英国统一)、亚欧国(俄国统一亚欧大陆)、东亚国(中国统一东亚)。三个国家对外相互斗争,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作者的已经成立了大洋国的伦敦,大洋国实行高度集权统治,设立“电幕”这样的监听系统,在全国进行洗脑政治,并且捏造新闻、篡改历史。整个权利的顶点被称为老大哥,整个国家的宣传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主人公温斯顿作为大洋国政府真理部的公务员,主要负责篡改历史的工作,由于党的宣传经常出错,一旦出现了矛盾的地方,他就负责把原先的新闻全部销毁和改掉。文章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如此恐怖而又真实现实,历史在权利面前变得毫无尊严,当权者任意的撰写有利于自己的过去,而对此支配下的国民早已经分不清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谎言了。文章中有一段非常讽刺的情节,跟东亚国战争了三年的大洋国,突然要与东亚国联盟了,所以前三年的关于战争的新闻全部删除,而整个国民就像这三年从未跟东亚国打过仗一样,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极度扭曲的观念存在着。

  而温斯顿在这样一个压抑的国度中,终于产生了反抗的种子。他与情人茱莉亚相互坦诚了这样的想法,而二者却发现原来引诱他们说出反抗想的人们,其实都是“思想警察”,他们就这样被关进了监狱里。在全民检举的洗脑社会里,这样的情节屡见不鲜,文中描写了一名叫做帕森斯的太太,被自己的女儿检举关进了监狱,而她的女儿正是通过门缝监视了自己的母亲。这样的故事在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中也有类似桥段,而《生存与命运》真是对于当时苏联现实状态的描写,奥威尔用这样一个完全泯灭了人性的国家来告诉我们,在绝对权利之下的人民,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作为国家机器下面的一个机械部件而已。

  故事的最后温斯顿和茱莉亚经受了残酷的洗脑之后,曾经对彼此坚贞的情侣都出卖了对方。显然整篇文章的结尾是绝望的,尤其对于“洗脑”部分的描写,几乎让所有人读起来都心生恐惧,就是在这样的严刑之下,所有人都承认了“2+2=5”的谎言。

  本文最精彩的桥段出现在故事的中部,温斯顿和茱莉亚阅读反对者头领戈斯坦因的著作《寡头集体领导理论实践》,乔治奥威尔通过这篇著作来表达了自己对于大洋国甚至是他之后未来的集权主义领导国家的预测:对外通过局部战争化解国内矛盾,通过贫穷来削弱国民的诉求和反抗意识,将文化宣传作为禁锢人民思想的重要手段,以偶像崇拜来洗脑大家。而他的这些预言竟然在本书出版以后的几十年里,全部变成了现实,甚至到现在也在世界的某处存在着。

  《1984》读后感(六):压抑的'1984'

  今天花了一整个下午看完了 1984。

  看到最后,自己真的有一股窒息感,很绝望,很无助

  一个幻想极端政权,很庆幸我们今天的社会没有变的如此极端也不会如此极端。

  历史可以被篡改,所有的东西都在掌控之中,实时被监控着,永远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所以千百年来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平等,自由,博爱

  对社会形态探索永无止尽,希望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最重要的是 自由。

  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不想再看下去了,1984让我看的透不过气。尤其是第三部,温斯顿被捕了,那种被洗脑的过程,在极权制度下,二加二等于五的荒谬,没有自由的人生,真的是绝望的无助的。最后,温斯顿彻底迷失了自己,那所谓的老大哥,那种极权的社会,其实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那种虚构的极权社会,让人发疯,在那里我们找寻不到自己的价值,没有自我,那是多么可怕。

  自由。

  《1984》读后感(七):《1984》——黑暗中的极权

  乔治•奥威尔的《1984》在我的眼中似乎不如他的《动物庄园》有名。所以我在读了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我们》和《美妙的新世界》后,为了平复心情和更彻底地了解他的作品,先去读了他的《动物庄园》。不幸,这本原以为是动物的世界,却更残酷地揭露了极权主义的形成,我感觉心情更不好了。

  《美妙的新世界》中“野蛮人”约翰和新世界的总统有过一段终极对话,总统为他的“牺牲了真理,给予了幸福”的社会理念做出辩解:在塞浦路斯实验中,几千优秀人种被放置在这个地方进行发展。结果短暂地和平过后,开始不断地争权夺利,消极怠工,破坏生产,自相残杀。最后,不得不取消了这个实验。奥威尔在《动物庄园》里所描述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家畜们为了反抗人类的剥削,团结一心驱逐了人类。战斗胜利后的热情消减后,相互之间开始产生矛盾。结果逐渐演变成更加残酷的极权统治,压榨剥削。阶级分化形成,所谓的动物统治阶级逐渐和他们曾经视为敌人的“人类”合二为一。

  反乌托邦的极权统治,利用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的进步,抑制被统治的精神世界,制造和虚拟一种“幸福”的享乐,克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正是用这样一种理由,麻痹了无知的大众。让他们失去了人类的特质,变成无知无觉的机械人。

  《1984》中的极权社会,在战争中粉饰和平,做出为和平和民主而战的假象,却在战争中失去了道德的底线。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无法觉察到这种威胁,只是盲目地随从,热烈地响应,甚至达到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比如书中在“老大哥”宣扬胜利时看到敌方民众在惊恐中被打死,幼儿的手臂被炸飞,引起他们的哈哈大笑。比如8.9岁的孩童用窃听器举报亲人的谈话给思想警察。

  奥威尔的前瞻性就在于,在这种绝望的笼罩下和意识的麻木前,就揭下了极权统治的面具。让人类社会在进步的同时,避免进入这样一种对世界和人民都致命悲剧的漩涡。这就是他作品的意义所在。

  乔治•奥威尔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盛行时的社会生活。由一名在假想的极权社会,因为怀疑统治者“老大哥”,而变成思想犯,再经由政治洗脑,重新变回“思想纯洁者”。

  只是可惜,在三部曲中,所有的先知先觉者在觉醒的萌芽状态,就被扼杀。《我们》里的D-503在经过对“幻想”手术后,揭发了爱人觉醒者I-330,只在残存地意识中,看到I-330被行刑的时候,感受到迷茫的欣赏和爱慕。《1984》中温斯顿对“老大哥”的谎言疑惑,也在被捕后残酷的刑罚中,承认了2+2=5。他和爱人秋莉亚相互推诿揭发了对方,重新变成行尸走肉一般地“思想纯洁者”。三部曲中唯一的反抗者《美妙的新世界》里的野蛮人约翰,在向被统治的傀儡民众揭露真相时,被无知的人们撕咬毒打,却仍不肯妥协。宁可在绝望中自杀,也不选择堕落。

  在书中的真理面前,个人的力量和国家的巨大机器来比,何其渺小。但作者的预见,却成为不可估量的力量,在扭转社会的进程中起到警示。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永不会被抹杀。

  《1984》读后感(八):多一个人读《1984》,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读完了《1984》。从大学时获知此书时起,我就一直惦记着它。这本享有世界声誉的反极权主义的经典著作,描述的是作者所想象的未来统治极权达到巅峰的图景。这一年,是1984年,也是我的出生年份。对于一个出生于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未经世事的少年来说,要理解“自由”、“平等”、“正义”、“专制”之类的抽象名词并非易事。直到多年以后,当初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的少年变成了沉默谨慎的隐忍中年,我才深刻体会到《1984》带给我的震撼。

  《1984》描述了一个被党所高度集权统治的大洋国中,一个名叫温斯顿.史密斯的外党党员从自由意识萌芽、思考其所置身的畸形扭曲的政治和生活环境,结识反抗同盟兼爱人茱莉亚,到最后被捕、洗脑、毁灭的过程。阅读本书是一趟心灵的黑暗之旅,乔治.奥威尔用冷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高压统治、民生凋敝、战乱不绝、把谎言写入历史将其变为真理的荒谬恐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底层民众被动麻木地接受党给予的一切:短缺的物资、贫瘠的文化供应、被篡改的历史……而外党党员则机械严密地执行着上级的命令,为了保存自身,即便他的思想中有丝毫的质疑,也要毫无表情地将其深深隐藏。只有内党党员,享有至高无上不容抵抗的权力,予人生死,颠倒黑白。

  温斯顿是一个看似柔弱的人,但是他却勇敢地为自己保留一个独立的内心空间。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试图给未来留点关于这个时代的讯息,他在大脑中不断追问存在的无理和荒诞,他还偷偷寻觅到能将他与静谧深邃的过往相连接的物质空间——一个杂货铺楼上“没有电幕”的小房间。小说在他收获茱莉亚的爱情时达到前半部的高潮。茱莉亚是温斯顿在真理部的同事,她鄙视党所维护的秩序,但却懂得“遵守小规则,才能突破大戒律”的自我保存之道。比之于温斯顿在精神上的反抗,茱莉亚代表了人本能的欲望对党的压抑的对抗。然而,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的觉醒与抗争,在小说的最后都被强势的政治机器无情地碾压。

  小说中,帕森斯的两个孩子是那些从小就被党成功洗脑的代表人物。在幼小的心灵还无法分辨善恶黑白之时,组织就在他们的体内植入了绝对服从的基因。在仁爱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温斯顿最后见到了被自己的孩子揭发的帕森斯,不可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然而,与老大哥针锋相对的以戈斯坦因为首的兄弟会是否就代表着正义呢?事实绝非如此。在温斯顿误以为奥布兰是他的同盟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考验温斯顿是否对兄弟会忠诚的对话。这个所谓的反党组织为了达成目标,也是要杀人、执行导致数百名无辜群众丧命的破坏活动、欺骗、敲诈勒索、毒害儿童的心灵、逼良为娼、传染性病、要自己的党徒为了组织的利益而自杀……那么与正如日中天的老大哥一党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在这段对话中,温斯顿义无反顾地表示了他的忠诚,反映了他对于党的思考是如此幼稚、缺乏经验,以至于最后陷入奥布兰早早布下的圈套,葬送了自己。甚至戈斯坦因一党就是党为了稳定统治而生生捏造出来的反对派势力啊。

  小说借戈斯坦因《寡头集体领导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更加系统地描摹大洋国的组织架构、统治策略和依靠“双重思想”的愚民之道。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自白书详细解释了“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奥义。读者看到了统治当局为了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发动持久不息的战争、让真实的历史在编造的谎言中分崩离析。不同于中世纪镇压宗教改革分子的酷刑,比摧毁异己者的肉身更重要的是,老大哥一党要彻底摧毁一个人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被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之下的温斯顿,如同《飞越疯人院》中被切掉大脑额叶组织的麦克墨菲,已然从内而外变成了一个虔诚无比的党徒,不再拥有思考和反抗的能力。

  《1984》让人看得脊背发凉,是因为这本出版于1948年的小说,道尽了世间各种政权组织的残酷现实。从纳粹德国到苏俄大清洗再到大陆的十年浩劫,我们仿佛看到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寓言被不断地印证、实现。他所写的并非虚构,而是近乎暴虐的真实。更可悲的是,小说借助奥布兰之口,说出了瘆入骨髓的真实:我们长期以来所坚信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实际上并不成立,无知无觉的民众不会反抗,有知觉但却乏力的民众没有能力反抗,精英分子已经被糖衣炮弹腐蚀,成为像奥布兰一样的享有特权的高级党员,他们更没必要反抗,黑暗的铁幕降下,永远遮住了光明、掐灭了星星之火。好在人类社会总是能通过各种方式演化,科技和网络打破了信息、知识的垄断。我们有幸生在可以自由阅读《1984》的年代,多一个人读《1984》,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1984》读后感(九):这是一个政治行为

  《1984》——George Orwell 这是明朗但清冷的四月天,时钟敲了十三下。 大洋国,老大哥统治下,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一开始真的在笑这句口号,越看到后面越能够理解。战争是不是真的在打,这无关紧要。战争打得好打得坏,由于不可能有 决定性的胜利,也无关紧要。需要的只是要保持战争状态的存在。消灭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后来温斯顿被思想警察发现入狱,和奥勃良见面,监狱里分不清白天黑夜,常年灯泡亮在秃头上。 温斯顿觉得他和奥勃良至少是相互熟悉的人,他决定为奥勃良写下这本日记。它太坚固了,无法被占据,即使是一千枚火箭弹也无法摧毁它。他又开始想,自己究竟是为了谁写的日记。为未来,为了过去——为了一个可能是乌托邦的时代。等待他的不是死亡,而是毁灭。日记会被烧成灰烬,他自己也将被人间蒸发。 思想罪并不致人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奇怪的是,那种长相像甲壳虫的人是怎么在真理部里激增的:又矮又胖的男人,还没上年纪就身材发福,四肢短小,走起路来动作飞快,肥胖的脸上表情难以猜测,眼睛又细小得可怜。似乎在党的统治下,这样的人最盛产了。 除非他们真的觉醒了,否则反抗永远不会发生,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永远不会觉醒。 他突然想到,无产者仍旧是这样。他们并不忠于一个政党,或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思想,他们却相互忠于对方。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不再轻视无产者,或者只把他们看成是一种有朝一日会爆发出生命来振兴全世界的蛰伏的力量。 圣克利门特教堂的钟声说,橘子和柠檬,圣马丁教堂的钟声说,你欠我三个铜板,老巴莱教堂的钟声说,你什么时候归还? 肖尔迪区教堂的钟声说,等我发了财。 这段在小说前面被重复的歌谣,在提醒着温斯顿,过去发生的事情是真真实实发生的,是在记忆中无法用double think篡改的。 在文明的中心,战争的意义不过是消费品长期发生短缺。 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 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生活保障,原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就会独立思考;他们一旦做到这 一点,迟早就会认识到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没有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 黑镜第二季第二集whitebear的情节,类似于现实存在的意义。黑镜作为一部黑暗英剧,它的剧情之前被争议的讨论过,因为过于赤裸揭露人类的黑暗。那集的主人公抵不过千万双眼睛最后自己选择精神死亡。温斯顿作为1984里面最后一个异类也选择了他的投降。 但是佩服温斯顿,他和裘莉亚不一样,他敢于接受奥勃良的拷问,他在酷刑之下还明白自己是对的,去对抗集体唯我论 只要你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人人平等,只能是人人无知,人一旦意识到每个人人都是平等的,就不会再有社会制度和阶级矛盾的存在,也当然不会再有统治者。所以追求平等反而是统治阶级的危险做法。 历史若有变化,大不了是主子名字改变而已。奥威尔用他的悲观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历史是不断重复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 不会发生叛变,是因为没有比较的标准。 谁能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能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所谓权力乃是对人的权力,是对身体,尤其是对思想的权力。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 现实存在于脑袋里 他的脸是个绝望无援的死囚的脸,额角高突,头顶光秃,尖尖的鼻子,沉陷的双颊,上面两只眼睛却灼灼发亮,凝视着对方。满脸都是皱纹,嘴巴塌陷。 但是他最后投降给权利、投降给奥勃良、投降给党了。但是在思想上他投降了,但是他想保持内心的完整无损。 仇恨他们而死,这就是自由。 监狱里的人每次听到“带到101号房”都会吓得屎尿直流,那里有什么呢?每个人最恐惧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于温斯顿,是老鼠。在有些街道,做妈妈的不敢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哪怕只有五分钟,老鼠就会出动,不需多久就会把孩子皮肉啃光。只剩几根小骨头。在最后他们要拿老鼠逼死温斯顿最后一条精神防线时,他出卖了别人也出卖了别人。裘莉亚住进他的身体里,但是他把她的名字说出来了。 “别这样对我,对别人去,对某某人去”两人都出卖了对方 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作为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刺寓言,感触很深的是奥威尔从悲欢色彩为我们解释了历史为什么是不断重复的。有人说,这部小说以前写的是苏联,现在写的是中国。其实更写的是所有的政权。 小说的可怕在于垫付我们对乌托邦的想象,对战争、政权、党、国家,对过去、现在、未来,给我们一个尝试独立思考的入口和实验。 珍惜酷暑的阳光吧,至少它是真实的。

  《1984》读后感(十):乌合之众@1984

  乌合之众@1984

  E.B.怀特曾说,“暴君并不怕唠叨的作家宣扬自由的思想——他害怕一个醉酒的诗人说了一个笑话,吸引了全民的注意力。”

  英国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1984》正是此类代表。奥威尔入木三分地描述了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被强行剥夺、思想受到挟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的种种生存状态。“1984”——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但在他的笔下,如同一个触目惊心的标签,振聋发聩,警醒着世人。

  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公温斯顿可谓是一个极权主义下充满矛盾的缩影。他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支持什么;温斯顿在真理部工作,但日常的工作是负责纂改历史,他知道怎么做,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在笔记本上口诛笔伐“打倒老大哥”,在电网前却噤若寒蝉;遇见了灰色时代中那一抹红——茱莉亚,人性觉醒,激情萌动,但爱情却“在遮荫的栗树下,你出卖我,我出卖你”中伤逝,至于他自己,最后一切都解脱了,斗争已经结束,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1984的政治寓言里支离破碎的景象感悟很多,对书中麻木却又疯狂的人们更是不可思议,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书中大家仿佛习惯于在沉默中沉沦,甚至某种意义上“死亡”。上帝让这群人毫无指望却又从不反抗,就像他总是会把解药放在生病的人旁边一样。

  也许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可以解释一二。《1984》与《乌合之众》两书虽然题材文风显著不同,但是伟大的作品往往会在某些地方耦合关联。

  温斯顿在与茱莉亚交往过程中,爱情初萌芽,人性有所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找寻光明。在“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1984,“他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捍卫着真理和理智的人”。温斯顿就这样看着它,冥冥中感受到一种敬畏之情。它究竟是为谁歌唱?为什么要歌唱?没有伴侣,没有对手而言,为什么要飞到这种偏僻的树林里,独自高歌?

  孤立的个人有对刺激反应的加工能力,而群体缺少这种能力。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而不会对智力起到任何作用。温斯顿在群体里却往往迷惘麻木,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成为疯子,“可是,接下来的一刻,他又跟周围的人重新站在一起,攻击戈斯坦因的那些话都是真实正确的。在这个时候,他对老大哥那种憎恨又变成了崇拜,老大哥形象越来越高大,像一个所向披靡、毫无畏惧之心的保护者,对抗着从亚洲来的乌合之众……有时候,你甚至可以自动地将自己的仇恨对象如变魔术一般变来变去。”

  在1984的时代,人们表面似乎拥有自由,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所有的自由都受到限制,甚至与情感都消灭了,只剩下恐惧、仇恨、狂欢和自卑。人们不再有什么好奇心,生命中毫无乐趣而言。这个时候,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体的有意思行为,群体中累计起来的只有愚蠢的智慧,而并非天才的智慧。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奥威尔洞察入微,措辞犀利,观点也许有些极端,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天才为之责任,对历史和现实的事件产生触目惊心的契合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